第一篇:国际劳动节的简介来历
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可以说是万物之源。
国际劳动节的简介
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6816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并公众放假。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国际劳动节的来历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从此,3个“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假日经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话题。已基本形成。从2007年11月9日开始,经过多方研究论证比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改委网站,以及新浪、搜狐等网站上予以公布,开展民意调查。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3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
劳动节的首次纪念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号“劳动节纪念号”出版。发表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和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同时,还登载了《旅法华工工会简章》及唐山、山西、长江等地的劳动状况调查。
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当天各地工人和知识分子共同集会。在上海,陈独秀指导下,5000多名工人召开了由中华全国工界协进会等7个团体联合筹备的世界劳动纪念大会,陈独秀当选筹备大会顾问。纪念会上,各界代表发表演说,工人提出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教育的“三八制”要求,并高呼“劳工万岁”、“中华工界万岁”等口号。会后,发表了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农政府的通告。《新青年》纪念专号还刊登了李大创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劳动者底觉悟》、《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重要文章,以及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十多个城市和地区工人现状的调查报告。在北京,李大钊领导了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纪念活动。北京大学学生在这一天罢课,《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出版了“劳动纪念号”。学校内召开了500多名校工和学生参加的纪念大会,李大钊到会讲话。何孟雄等8名北大学生和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被巡警拘捕。邓中夏到北京长辛店,向铁路工人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并发表讲演。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幼儿园劳动节的由来
2.劳动节的由来50字
3.五一劳动节的由来英语怎么说
4.5月1日劳动节的由来
5.五一劳动节的由来简写
6.五一劳动节的来历简介
7.中国劳动节的由来
8.5.1劳动节的由来跟意义
9.劳动节的来历100字
10.劳动节的由来故事
第二篇:清明节的来历的简介
清明节的来历的简介
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
明节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
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节。”清明节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节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
过清明节”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节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
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
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
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
人杜牧的诗《清明节》:“清明节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节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
节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节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
明节”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节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
清明节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节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节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节之日不动
烟火,只吃凉的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食品。
第三篇:元宵的来历简介
元宵作为一种食品,原本是元宵节的专有节令食品。元宵成为一种节令食品,据说是从宋代一种名叫“饣追(dui)子”的食品发展而来的。饣追子,实际就是一种圆的薄饼,《玉篇》中说蜀人“呼蒸饼曰饣追”。《北齐书·陆法和传》记载说:“于是设供养,具大饣追薄饼。”这说明,“饣追”作为圆饼并不是宋代才出现的,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只是在当时还没有成为节令食品而已。
另据唐人卢言的《卢氏杂说》记载,在宋以前,饣追子已经成为了宫廷里的主要食品。《太平广记》引录了《卢氏杂说》所记载的一位专为唐代宫中做饣追子的能手“尚食令”(专供膳食的官):“冯给事入中书祗候宰相,见一老官人衣绯,在中书这里记载的是造饣追子能手(“尚食令)在冯给事家做饣追子的过程。从这个记载可以看出,唐代的饣追子已经不同于南北时期的“大饣追薄饼”了。南北时期的”大饣追薄饼”可能是蒸的或者是烙的,唐代的饣追子,已经是油炸的大圆饼了.看上去有点近于今天的油炸糕或油炸元宵了。
这种近于今天的油炸糕或油炸元宵的“饣追子”,到了宋代又有很多称谓,而且发展为元宵节的节令食品了。例如北宋人陶谷撰《清异录》就把这种饣追子称之为“上元油饣追”了,说明在北宋时饣追子就已经成为了元宵节的专门食品。可能因为“上元油饣追”又圆又光又好吃,所以又得名“油画明珠”。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元宵节的食品,就有这种饣追子。但并不称“油饣追’,而是称“焦饣追”。《东京梦华录·十六日》介绍汴京所卖元宵节食品时写道;“市人卖玉梅、夜蛾、蜂儿、雪柳、菩提叶、科头圆子、拍头焦饣追。唯焦饣追以竹架子出伞上,装缀梅红缕金小灯笼子,架子前后亦设灯笼,敲鼓应拍,团团转走.谓之‘打旋罗’,街巷处处有之。”从这段记载看,‘焦饣追’乃是元宵节的重要节令食品,所以售卖时还要”打旋罗”。《东京梦华录》中提到的“圆子饣追拍”.也是“焦饣追”,是“焦饣追”的另一种称谓。
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元宵节的食品时写道;“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科斗粉、豉汤、水晶脍、韭饼,及南北珍果,宜利少、澄沙团子、滴酥鲍螺、酪面、玉消膏、生熟灌藕、诸色花缠、蜜煎、蜜果、糖瓜蒌、煎七宝姜豉、十般糖之类,皆用镂装花盆架车儿,簇插飞蛾红灯彩益,歌叫喧阗。”这里记载的食品是元宵节街上售卖的节令食品。“乳精圆子”、“饣追子”居首位。“乳糖圆子”和‘饣追柏”即后来的元宵,“乳糖圆子”可能是水煮的,“饣追柏”可能是油炸的。
元宵节食品油饣追之所以被称为“圆子”(“浮圆子”、“乳糖圆子”),主要因为这种食品的形状是圆的。“圆子”之所以逐渐被人们选定为元宵节食品,可能也主要是因为它的形状是圆的。元宵之夜,天上的月亮圆圆的.人们食“圆子’”有拜月和祭月的意思;“圆子”圆圆的,象征着天上的月亮。另外,元宵夜,全家人团聚一起,吃着圆圆的“圆子”,仰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寄托着人们希望团圆幸福的情思。宋代一些诗人颁”圆子’,也寄托着诗人希望团圆的情思。
宋诗人周必大《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坐间成四韵》写道:
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烂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诗中的“团圆事事同”,似是在说元宵夜里月是圆的、圆子是圆的、人是团聚的等意思。诗中描写的水煮圆子的情况,很像今天的水煮元宵的情况。圆子浮在水里,像珠子一样翻滚,盛在碗里又白白的、圆圆的,很像天上的月亮,这可能也就是后来圆子又称“汤圆”的原因。元人伊士珍在《郎环记》中还记载了一则用以解释元宵节吃圆子的传说:“嫦娥奔月之后,异昼夜思惟成疾。正月十四夜忽有童子诣宫求见,曰:“臣,夫人之使也。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耳。’如期果降,复为夫妇如初。”这是元宵节食圆子的风俗形成之后附会出来的传说,但传说中的“团团如月”的思想,耳实地反映了人们元宵之夜追求团聚的理想。元宵节的食品油饣追、圆子被称为元宵始于清代,清代可以说是“元宵”、“汤圆”、”圆子”多种名称并存的时代。这从清代诗人的一些诗中可以得到证明。从当时诗中的描写看,清代已经把圆子称作元宵了,而且做法已经基本与今天的做法一样了清代的文学家李调元在《元宵》诗中描写元宵道:“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格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元宵夜里.人已散去,可是那卖元宵的小饭还在叫卖“汤圆”。这说明,“汤圆”一词,在清代已出现了,而且一直相沿到今天.今天的南方仍把元宵称作汤圆。清代的时候已经把圆子称作“汤圆”了,可见那种认为“汤圆”之始于袁世凯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据清人顾禄的《清嘉录》记载,苏州一带的元宵食品还有“圆子”和“油饣追”的区别。记载说:“上元,市人簸米粉为丸,日‘圆子’。用粉下酵裹馅,制如饼式,油煎,曰’油追’,为居民祀神、享先节物。” 这里的“圆子”即元宵,这里的“油饣追”有点像今天的烙饼,是近于宋代所谓“油饣追”的元宵食品。
第四篇:六一儿童节的来历 六一儿童节简介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 六一儿童节简介
六一儿童节是每个小朋友都很期待的一个节日,大多数人光期待六一儿童节但是却不知道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具体的日期是哪一天?
六一儿童节首提
六一儿童节是在1925年在瑞士日内瓦被首次提出的,当时召开的会议叫儿童福利国际会议,当时参加这个会议的国家有55个,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儿童节的概念,并且当时在该会议上号召世界各国设立自己的儿童纪念日。此次大会以后世界各国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儿童节,不过各国设立的儿童节日期大多数都不同。
六一儿童节设立背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党开始疯狂屠杀无辜百姓,其中最典型的、最具有灾难性的事件就是德国法西斯枪杀捷克利迪策村,此次屠杀共杀害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多人和全部的婴儿,而且还把村里的妇女和儿童关押到了集中营,除此之外德国法西斯还把捷克利迪策村的房舍、建筑全部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纳粹党给毁了,顿时间捷克利迪策村就没有了生命的存在,给后人留下的仅仅是满怀悲哀的叹息。
六一儿童节正式确立
1949年11月为了悼念捷克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被法西斯枪杀的所有儿童,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专门为此事在莫斯科召开了会议。在此次会议上世界各国代表都揭露了世界法西斯在法西斯侵略战争当中犯下的种种残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健康权和教育权,此次大会就把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
国际儿童日
1954年12月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召开儿童会议,并把1954年12月14日确定为国际儿童日。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提倡保证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健康权、教育权等。并且还指示坚决同世界各团体、组织及个人仍雇佣童工、使用童工的黑恶势力作斗争。并且还倡导世界各国政府拿出一些经费来投入到众多的儿童当中,同时还倡导一些企业组织进行一些儿童募捐活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为儿童们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世界儿童日
1986年,土耳其一位9岁的女学生丰达·卡拉戈兹莱和另外一位同学给世界儿童写信说:“我们希望在社区内人人平等相待,我们希望生活在和平的世界中。我们虽然是孩子,也能够改善这个世界。”
这封信后来被送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后还到了联合国代表们的手中,就是这样一封信当时引起了人们强力的反响。之后不久也就是1986年4月27日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定为“世界儿童日”。而且还把写信的那个女同学定为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名誉主席。从这以后每年的四月份全世界的儿童代表都要去联合国总部也就是纽约去代表他们国家儿童去讲述一下他们的在一年内所做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并且还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一些维护儿童节合法权益的要求。
中国儿童节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成立了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儿童节,这个节日就是每年的4月4日,这个节日首次确立是在1931年4月4日。新中国成立以后从1949年开始我国的儿童节正式修改为每年的6月1日。每年到了这个节日的时候举国上下所有的学校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学校还要求孩子们着装统一,佩戴红领巾。六一儿童节的时候一般要做广播体操、表演小节目、聚餐等,不过各个地区之间六一儿童节的形式可能会多多少少有些不同。
我们都知道儿童是国家的栋梁,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以每个国家都有义务和责任去为儿童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孩子们才会健康成长,长大为祖国去贡献自己的才能,去发挥自身的价值。不过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孩子们的父母,因为父母可以为孩子指明方向,并且指导他们前行,如果在前进的道路上出现了偏差也可以帮助他们修正。
儿童节寄语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所以希望全天下所有的儿童在成长的道路上都有一个完美的儿童节。
第五篇:“五一”国际劳动节
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第二届德兴市劳
动模范命名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第二届德兴市劳动模范命名表彰大会。这既是一次群英荟萃、展示我市劳动人民时代风采的庆功会,也是一次振奋精神、激励全市劳动群众建功立业的动员会。在此,我代表中共德兴市委、德兴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受到表彰的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表示热烈的祝贺!
劳动创造世界,劳模谱写崇高。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劳模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始终激励我们加快推进富民强市的强大动力。今天,我们隆重表彰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就是要在全社会弘扬新时代的劳模精神,激发全市人民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而努力奋斗。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点意见,广大职工群众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致力干事创业、建功立业。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要在加快发展中大显身手。面对各地竞相发展的形势,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是退。对于我们这个内陆县市来说,要始终坚持把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按照市委、1
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争当上饶县域经济排头兵、打造全省最具魅力县城、建设四省交界区域最具发展活力工业强市”的发展目标,积极投身到我市开展的“创业服务年”、“主攻工业年”、“招商突破年”活动中去。广大职工群众要以加快发展为己任,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加快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在改革开放中建功立业。要切实强化“你兴业我就业,你发财我发展”的观念,下大气力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资金和技术参与德兴的开发建设。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出表率。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弘扬和谐文化,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要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增强法制观念,自觉用法律法规维护和谐稳定的大局。
第二点意见,广大劳动模范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致力争先创优、永作表率。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优秀楷模。近年来,在推进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各个领域、各条战线都涌现出了一大批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劳动模范和职工标兵。他们中既有爱岗敬业、埋头苦干的一线工人,也有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企业经营者;既有勤劳创业、无私奉献的农村带头人,也有恪尽职守、廉洁勤政的党政干部;既有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和辛勤耕耘的人民教师,也有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和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既有几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家乡建设发展的德兴市籍人士,也有
融入德兴、扎根德兴、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外来建设者等等。他们尽管岗位、事迹不同,但都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集中体现了我市广大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成为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全社会要高度重视和发挥劳动模范的重要力量和导向作用,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劳动模范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着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模、崇尚先进的良好风尚。广大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要倍加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崇高荣誉,倍加珍惜时代给予的宝贵机遇,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良好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永葆模范本色,不断在新起点上再创佳绩,带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激情创业、永争一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第三点意见,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致力服务中心、促进和谐。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会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各级工会组织要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全面履行各项职能,尽力为广大职工群众搞好服务,发挥好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要注意研究职工的愿望和需求,创新体制机制和活动方式,不断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注重运用社会力量推动工会工作,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积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切
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使劳者有其得、强者有其安、弱者有其尊。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工会工作,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关心劳动模范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对劳动群众的感情,始终与劳动群众心连心,坚持倾听他们呼声、反映他们意愿、关心他们疾苦,为他们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注意深入到困难大、问题多的地方去,为群众排忧解难,帮助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同志们,事业鼓舞人心,形势催人奋进。让我们让以劳模精神为动力,以模范人物为榜样,拼搏进取,艰苦创业,真抓实干,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创造德兴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祝全市劳动者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