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桂花雨》课文
桂花雨课文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下面是桂花雨课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第二篇:桂花雨课文分析
12、桂花雨课文分析
一、生字组词
左边 右边 鲜艳 谢谢 尤其 吩咐 帮忙 挑拣 糕点 都有 左手 右手 鲜美 凋谢 怨天尤人 帮助 挑三拣四 糕饼 京都
二、词语
姿态 笨笨拙拙 茂密(茂盛)香飘十里 邻居 桂花 新鲜 谢落
风吹雨打 湿漉漉 缠着 阴云密布 云脚长毛 吩咐 洗净 撮一点 水晶盘
檀香 炉烟袅袅 混合 诗兴大发 口占一绝 挑拣 铺开 竹席 晒太阳 铁罐 泡茶 桂花卤 糕饼 沉浸 捧着 旧宅院 童年时代 仔细 左右 及时 尤其
三、诗句
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语缤纷入梦甜。
四、课文具体分析 第一段:
1、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
这是一个总起句,点明我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最字可以说明喜爱的程度之深。
2、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姿态:容貌神态、姿态出众
笨笨拙拙:笨笨拙拙:用来表示生物的不灵活,手脚慢、做事不利索;也表示事物的不精细。本文指桂花的朴实无华,普通、不华丽。
用桂花和梅花进行对比,写出了桂花的朴实无华,也写出了桂花的样子的特别与可爱。
3、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这句话从“不开花”和“开花时”两个方面介绍了桂花的形态,写出了桂花细小的特点。
只是,也得(děi)必须要,仔细地找,可以见出作者对这桂花的细小的不欣赏。④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繁花:指繁茂的花,各种各样的花。运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了桂花的香气迷人。
总结:开篇明旨,写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用课文的句子来)桂花不与繁花斗艳,香气迷人。第二段:
1、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通过双重否定句式“不说„„没有不„„”,间接写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浓郁的香味;而一个“浸”字,更是将桂花香的无形却无处不在展示得淋漓尽致。
2、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为什么要摇桂花呢? 因为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现在,我更想知道了,什么是摇桂花呢,怎么摇下来的花朵就可以保持完整、新鲜呢?
3、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打下来,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多了。如任:如果任凭、听凭,听之任之,不管不顾。尤其:特别
总结:写摇桂花的时间选择及原因。第三段:
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盼望摇桂花的急切心情。大事指导朗读,重读拉长语调读大字
这个事情,作者可是将其作为一件大事来看的,足见作者对其的重视。
一个缠字,将儿童的天真烂漫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更写尽了作者想要快点摇桂花的急切心情。为什么作者这样热切盼望摇桂花呢?好玩啊!有乐趣啊!
注意朗读的语气:妈,怎么还(加重语气,拉长语调读还字)不摇桂花嘛!带点撒娇意味的问询。
作者没有一下子描写摇桂花,而是欲擒故纵,采用铺垫的手法。“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自然地过渡到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而这些都为下文的“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埋下了伏笔。
2、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继续进一步写摇桂花的时间选择与原因。没到时间,摇不下来的。
因为摇桂花太有意思了,我太想摇桂花了,可妈妈总是说没开足,不让摇,所以我就老是“缠”着妈妈问。
由“缠着”我们读出了“我”对摇桂花的那份期盼!现在我来做妈妈,谁来做文中的“我”来“缠”妈妈?
生:(摇着老师的手,撒娇般地说)“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点了一下学生的额头,慈爱地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全班同学都笑了,举手的人更多了)
师:你们都想来“缠”妈妈?好,现在我读妈妈的话,你们读“我”的话,看谁读得更逼真。(全班投入地读起来)
3、可是母亲一看到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
4、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两个“帮着”可以感受到我忙得不亦乐乎的心情。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使劲”一词中能体会那份高兴劲。这便是儿童快乐,是童真,是童趣,只有儿童才能了解,才能体会。正所谓“儿童解得摇花乐”。练习读中体会。
作者的高喊,直接点出了桂花香,虽然没有下面描写桂花的多,但是透过桂花从枝头落下来,落得满头满身都是,真像下雨一般,可见桂花的多与香。
读这个句子,你感觉到那纷纷飘落的桂花像什么?这缤纷的花雨落在你的头上、身上,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于是我会情不自禁地喊。假如是你,你也会这样喊吗?你喊出的是一份陶醉,听出的是一份惊喜,感受到的是情不自禁的赞美。我们每个人都读出了自己的一份美美的收获。这桂花雨多香呀!
5、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
为什么要洗净双手呢?足以见出母亲对待摇桂花这件事的态度,多么神圣多么严肃,多么庄重。撮
檀香与桂花的香混合在一起,让人的心灵非常沉静,就像进入了仙境一般。
6、于是父亲的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父亲的诗虽不见得有多高明,但在作者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诗中的“甜”字直接点出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带给小作者心中的甜蜜,连做的梦都是甜的!可以说,桂花伴随作者尽享美好的童年生活。父亲的诗从侧面反映出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馨氛围和心灵祥和的美好境界。
飘向空中,连风打的旋儿都是香香的了,这正是“细细香风淡淡烟”。
师小结:是啊,好香的雨呀!它香了“母亲洗净的双手”,香了那水晶盘,香了父亲的诗兴,香了整个宅院,香了整个村庄,香了作者童年的梦。这真是“花雨缤纷入梦甜”啦。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吧。)(齐读)
第四段:
1、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
2、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
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桂花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仅可以闻,还可以吃。一个“沉浸”,说明桂花让全村人分享它的香,共享它的花。一年四季带给全村人花香和甜蜜,让人魂牵梦萦的桂花,在全村人心目中的确有着与众不同的地位。
[赏析]作者摇桂花和摇桂花后的“铺、抱、摇、拣、铺、晒、收、泡、做”等一系列动词,充分体现了摇桂花和吃桂花的无穷乐趣。第五段
1、以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2、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通过对比,显示出家乡金桂的香。其实,外地的桂花未必真的香不过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金桂在母亲心中的地位是他乡的桂花无法取代的。那摇花的快乐,那父亲的诗歌,以及全村人的甜蜜,都融在金桂的香味之中了。母亲心中那份金桂的甜蜜、那份家庭甜甜的和睦情、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情,是世间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见到桂花,闻到桂花的香味,引起的是母亲的乡愁,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艾,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的极乐世界。
3、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身心奉献给人类的精神也留在了作者的心里,悄无声息地融化在作者的血液之中了。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写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描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怀念。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第三篇:课文《桂花雨》读后感
课文《桂花雨》读后感
这是一篇美丽的小文,虽短但都是精华。妈妈爱桂花飘香的季节,怎样爱呢?她曾经用文字赞美过。描写桂花的香,是那样的奇特,“我四处寻觅,那花的出处既不在眼前,也不在身后,似无处不在,却又无处可寻”,花香好似调皮的孩子跟我们捉迷藏,听得见他的笑声,却看不见他的踪影。
景中有人,人在景中,给我们用笔画出了一幅很美的图画,“如果恰好遇上风轻轻吹过,就会有金黄色的花儿伴着雨滴从树上蹁跹落下,一片又一片,形成一场桂花雨,美丽又迷人”。
画中有情,“长大后,你也会牵着妈妈的手走么?那时的我只顾傻傻地笑,忘了作答。”多么温馨的母女对话呀!
结尾处升华,“多么希望,我就是眼前的桂花树,而妈妈就是那片雨„„”把自己幻化成桂花树,妈妈幻化成雨,树和雨什么关系?是雨滋润了树呀!自然而然过渡到“那桂花雨,尽管来去匆匆,却能令我伴着香气感念过往的恩与情”,一个懂得感恩的少年跃然纸上,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第四篇:课文《桂花雨》读后感(最终版)
课文《桂花雨》读后感
这是一篇美丽的小文,虽短但都是精华。妈妈爱桂花飘香的季节,怎样爱呢?她曾经用文字赞美过。描写桂花的香,是那样的奇特,“我四处寻觅,那花的出处既不在眼前,也不在身后,似无处不在,却又无处可寻”,花香好似调皮的孩子跟我们捉迷藏,听得见他的笑声,却看不见他的踪影。
景中有人,人在景中,给我们用笔画出了一幅很美的图画,“如果恰好遇上风轻轻吹过,就会有金黄色的花儿伴着雨滴从树上蹁跹落下,一片又一片,形成一场桂花雨,美丽又迷人”。
画中有情,“长大后,你也会牵着妈妈的手走么?那时的我只顾傻傻地笑,忘了作答。”多么温馨的母女对话呀!
结尾处升华,“多么希望,我就是眼前的桂花树,而妈妈就是那片雨……”把自己幻化成桂花树,妈妈幻化成雨,树和雨什么关系?是雨滋润了树呀!自然而然过渡到“那桂花雨,尽管来去匆匆,却能令我伴着香气感念过往的恩与情”,一个懂得感恩的少年跃然纸上,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全篇娓娓道来,品读全篇,好像在欣赏一幅美丽的工笔画,每一笔都那么精致;品读全篇,好像在听一首抒情的歌,每一句都那么柔美,这篇文章,真好!
第五篇:课文《桂花雨》教学反思
初读《桂花雨》这篇文章,如淋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乡之情。听说有实习生来听课,我便选择了这课。以前曾听过此课,记忆比较深刻,便按着基本思路上了下来。下课后很多学生跑来,眉飞色舞地跟我说:“老师,上课时我仿佛都闻到了桂花的香气。”听完,我的心情也跟着轻舞飞扬了。时值两年后的今天,我算是较为彻底地明白了当初该教学设计的意图,不知算不算后知后觉呢!
一、练笔中突破难点,追求“知识与能力齐飞”。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缠”理解作者的“摇花乐”后,让生找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紧抓“浸”字,学生把桂花的香气读得相当到位。接着便引出一个看似矛盾的疑问:“桂花只在八九月开放,为什么说“全年”呢?”,让生去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写一写这些句子
提示:桂花摇落以后,母亲。
当有乡亲来家里串门,父亲。
过年时,胡家老爷爷、毛家老婆婆。
最后学生便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从“浸”中不只是感受到桂花香,还感到浓浓的乡情,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明白了作者为什么如此怀念故乡那桂花雨,还培养了语文能力。
二、略读课内引外联,课外拓展求宽
本次学校“百家讲坛”活动金老师提到“略读课,要内引外联,课外拓展求宽”,我深表赞同。该课从伊始对琦君作品风格及作品的介绍、学完“摇花乐”片段后引入《桂花雨》原文的内容深化感受,到最后以《乡愁》后记的话作为总结,对学生品味作者那如丝般的思乡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间接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渗透强化表达方法,进一步为单元习作奠定基础。
本单元一个教学重点是想想作者的思乡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该知识点。因此课伊始便让学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分别了写了什么事、物和人来理清文章思路,板书设计如下,让生一目了然。
事摇花乐。
思乡情物桂花香。
人母亲善。
想来,在教学备课中,教师多一份思考,给予学生的将可能是一大笔收获,争取做一位善思的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