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等职业学校的依法治校的参考论文

时间:2019-05-15 15:2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关中等职业学校的依法治校的参考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关中等职业学校的依法治校的参考论文》。

第一篇:有关中等职业学校的依法治校的参考论文

论文摘要 在“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前期下,“依法治校”的意义更为重大。通过“依法治校”实现校园环境的稳定、团结,实现师生的良好道德风貌。同时,又是师生在享受其权利的同时,明确自己的义务。为教师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了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和法制化建设。使学校顺应现代社会发展,更好的为社会输送人才。

论文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行政 师生 依法治校

目前,我国已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多部法律。为我国各大院校、中学、小学等教育机构提供了“依法治校”的依据。各级政府对依法治校非常重视,不断的建设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依法治校”的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实行“依法治校”就是为了稳定校园的安定、团结,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温馨的、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公平、公正的处理校园纷争。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主要以初中生为主,在初中升入学中,大部分基础好的学生进入高中校园,向大学奔去。造成了生源的不平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文化课基础上,综合能力上相对比较弱势。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很强的叛逆心理,不听说、不服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要不恰当,很容易引起师生纠纷,甚至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想还处在成长阶段,其价值观、人生观还不成熟,一些看法、想法容易走偏执路线,难沟通、难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如不依法治校,管理者、教师的主观因素势必会对管理结果造成影响,激化学生的偏执情绪或不满情绪,导致管理效果不明显、管理失效等结果。而教师作为学生的教育、管理者,有义务把学生教好,也有责任把学生管好,确保学生权益的实现。在管理过程中不但要有足够的耐心,还要依据相关的法律、制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还要避免体罚学生,采用不恰当方式打击学生。此外,行政部门作为学校的管理机构,对学校的管理更应该依法执行,坚持公平、公正的处理事情。做到管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依法治校、依法从教。

二、“依法治校”的权与法

中等职业学校的”依法治校”中,最关键的就是对权与法的客观认识和充分理解,明确学校各岗位职责范围。有规划、有步骤的实施”依法治校”。

(一)行政部门的权与法

中职学校行政部门是实施学校管理的重要部门,享有充分的校园管理权。在”依法治校”中,行政部门肩负着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重担。首先,行政部门人员必须充分的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依法治校”原则。其次,行政部门人员必须正确的认识校园管理权和法的关系,决不能将校园管理权凌驾于法律之上。比如,某同学多次违反校规,影响课堂秩序,并对老师发出威胁性的恐吓。老师无奈之下将此事反映到学校,行政部门人员为了规范校规,打压校园的不良之风,将这个学生带到教务处很扁一顿。在此例中,学生违反校规、威胁老师,应该依法、依校规对其进行处理,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也可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但殴打学生肯定是不对的,虽然出发点是为了学校管理,但其将管理权凌驾于法律之上明显是错误的,即使可以起到一定效果,这种行为的法律风险还是很大的,无法实现校园治理的民主化、持续性。再次,校园管理权和法应该是统一的,学校治理的目的就是优化校园环境,保障师生权益,为社会培养人才。立法的目的也是为了确保师生的权益,建设文明校园、和谐校园,让学生在更好的条件下成长。因此,治校要以法作为根本,规范的、科学的行使校园管理权。

(二)教师在“依法治校”中的地位

教师是铸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教师更应该懂得“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的道理,所以,在”依法治校”中教师要积极发扬自己的引导作用和榜样作用。首先,教师有义务将法规教育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去,向学士灌输法律的重要性,“依法治校”的必要性。其次,教师有义务依法规范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权利进行批评和教育。再次,教师应以身作则,依法教书、依法育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触法律、认识法律、学懂法律,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接受法律对自己的约束,促进校园的管理、整治。第四,“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建设一个法治的、规范的教学环境,引导和教育学生依法行事,遵纪守法。比如帮助、指导学生建设法治专栏,协助学生开展法治方面的演讲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体会法治的重要性,成为“依法治校”的积极拥护者。此外,还可以利用法治宣传日、戒毒日等特殊节日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积极的引导学士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遵纪守法、热爱校园的学生。

(三)学生在“依法治校”中的地位

在学校,学生是受教育者,学校和法律都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对于学生也应该充分了解自己享有的权利和职责。首先,学士要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并遵守学校纪律,给自己和同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其次,学生是法律约束的主体,同时也享有对”依法治校”的监督权利。监督学校政策、规定的实施情况。再次,学生有反馈意见的权利,对校建设的不足之处,可以通过写信、谈话等等方式向老师或校领导反映。

总之,权利和义务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学生和老师再“依法治校”中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在中职学校的“依法治校”中比较强调学生的权益,通过对权利和义务的法制化建设,更好的对学生的权益进行保护。在学校管理中,学校应依法对教师、学生等权利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进行科学的划分,校园各岗位人员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最大程度的避免学校的法律风险,促进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三、“依法治校”的问题与措施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而立法的速度相对缓慢,因此我国的法律体系还处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之中,所以“依法治校”的法律体系也不完善,“依法治校”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依法治校”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依法治校”从立法到依法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特别是立法上,现行的法律体系根本无法满足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比如2011年9月轰动全国的安徽合肥“90后少年求爱未遂将17岁少女烧伤毁容”事件。案件摧毁了两个家庭,结局令人痛惜。然而在中学校园和之中校园因感情纠纷引发的不理智行为比比皆是,但是我国的立法对于校园恋爱纠纷防御与干预方面几乎是一篇空白。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依法治校”的法律基础,做到校园建设、校园管理处处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二)“依法治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

学校内部管理要在依法的前提下进行,每一个校园都有自己的管理文化,在遵循相关法律的前提下制定相关学校规章。但是,一些学校对相关法律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入,制定的规章制度有一定的漏洞,比如说一些条例缺少可行性和操作性,严重影响了校园管理的执行。面对这一现象,首先,要坚持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的科学性,依法制定学校的章程。增强学校管理制度的可执行性和有效性。其次,对各岗位人员提出统一的管理要求,依法、依规约束各岗位人员的行为,规范其行为。实现校园管理的统一性。再次,坚决依法、依规问责制度的确立,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学生、教师、行政人员等都能够依法履行职责、享受权利。"

(三)“依法治校”的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广大中等职业学校中,对于“依法治校”的监督主要来自学校内部(主要由学校纪委执行)。监督主体单一,监督效果难以保证。针对这种状态,第一,要加强学校纪委工作,使之更好的履行监督职能。第二,要使“依法治校”的监督多元化,除学校内部监督以外,积极的开发社会、学生等监督职能,如在校内进行校务公开,让学生参与到”依法治校”的监督中来,更好的做校园的主人翁。

(四)“依法治校”与学校管理的关系不正确

再次,”依法治校”与学校管理的关系处理的不恰当。一方面”依法治校”不等于从此不需要学校管理,法律在约束主体的同时也是为了保障法律主体的权利、利益。另一方面”依法治校”与学校管理应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学校的管理制度、管理章程应该依据法律制定,充分体现法律的主导地位。在实施过程中,第一,要对”依法治校”和学校管理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第二,要主动的维护学校的发展,在坚持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生成才的前提下,积极的参与学校的管理,依法教学、“依法治校”。第三,要发扬民主精神,建设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同时要正确认识民主的相对性,不能让“民主”借题发挥,使校园治理难度加剧。

(五)校内法律救济体制不完善

学校缺少相应的法律援助机构,当学生和校内人员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无处诉说,一些本可以校内解决的冲突发展到校外,甚至对簿公堂。同时对学校一些不良风气,可能引发法律风险的问题缺少洞察力,以致于事态扩大化、严重化,影响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秩序。因此,学校应筹备和建立专业的法制办事机构。对外,可以应付学校诉讼,为学校提供专业的法律援助。对内可以对”依法治校”进行监督,排解学生、老师等人员的法律疑惑,并对校园各岗位人员进行法律引导,满足其咨询需求。同时还可利用其敏感的法律直觉,发现和避免一些潜在的法律风险,提高学校的安全性。

(六)“依法治校”的理念不深入

随着社会法制化的加快,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依法治校”也是水涨船高。但是,一些学校对”依法治校”的概念认识的不全面,“依法治校”的理念不完善、不确定。导致“法治校”走了形式主义路线。没有真正的发挥出法律在校园管理中的作用。此外,对”依法治校”认识上的一些偏差,影响了校园的有效治理,甚至阻碍了校园的发展。因此,对于”依法治校”我们决不能盲目跟风,要用理智的态度认真的思考、分析”依法治校”的精髓,从实际出发落实”依法治校”的具体措施,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监督体系,使”依法治校”行之有效,为校园的稳定发展做好护航。

(七)“依法治校”的思想宣传不到位

中职学校学生年龄偏小,对社会的认识还很朦胧,对法律的概念还有些模糊。因此在“依法治校”中他们对自己的相关权利及义务也是一知半解。同时,学校又不注重这方面的宣传,甚至有些老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也是不慎了解。因此学校要加强普法宣传,奠定”依法治校”的“群众基础”。首先,开设普法讲堂,组织人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进行学习,通过实例了解法律知识。其次,通过校报,校园网等进行法律宣传,促进广大师生知法、懂法,强化校园的法律氛围。再次,组织法律类的辩论赛、座谈会、讨论会等促进师生的法律交流,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依法治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依法教学打好基础。此外,还应建立长期、有效的法律知识培训机制,定期的对全校师生开展法律培训,提高校内各岗位人员的法律意识。同时建立恰当的、有效的考核制度,如学分制等,以此激励学生及教师学法、知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语

“依法治校”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坚持走“依法治校”道路符合广大师生的心愿,能更好的保护教师、学生的权利和自由。同时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更好的走向社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思想还不成熟,对“依法治校”的理解比较浅,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对学校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引导和教育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为校园持续的、稳定的发展打好基础。

第二篇:依法治校论文

依法治国下的依法治校管理理念探究

摘要: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教育发展与改革进程的加快,依法治校已成为我国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依法治校,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尤其是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等来治理学校、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无论是教师教学研究,学校管理还是学生就业,校企合作等都需要以依法治校的理念深入推进。这对于未来高校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管理理念

依法治校,顾名思义,即依照法律管理学校。依法治校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学校管理方式产生的新的科学的管理方式。依法治校的施行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教育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我们现在强调的教育教学法制观念,学校的法制管理,师生的权益维护等都是依法治校的题中之义。所以依法治校具有相当广阔的内涵。应该说,依法治校缘自“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派生出来的学校管理战略。实施依法治校,就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落实。我们必须把依法治校放在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地位来认识,促进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保证学校教育在法制的轨道上规范运行。依法治校是高校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在高等学校治理中的具体体现,堪称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构建新型大学关系的根本保证。

一.依法治校的内涵

依法治校是实现学校的法制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所在。只有明确了主体,才能明确学校管理工作的权利义务;只有明确了内容,依法治校的工作才有目标和方向。

从广义上讲,凡属教育活动所涉及到的主体均可看作依法治校的主体,诸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政府及其所属行政部门尤其是教育行政机关、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等各种主体;从狭义上讲,学校内部工作所涉及的主体,简单地讲,就是学校,具体而言诸如校长、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等均在其列。

明确了主体即是明确了内容。从学校管理学角度而言,凡属学校管理的一切范畴,均属依法治校的内容,诸如学校行政管理、教学工作管理、体育工作管理、德育工作管理、劳动教育工作管理等;从法律角度而言,凡是学校管理主体依法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均可看作治校的内容,诸如学校的权利义务、教师的权利义务、学生及家长的权利义务等等,而这些在教育相关法律条文上都有明确规定。比如,学校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等权利和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等义务。

一般说来,“依法治校”的“依”是指依据或根据。“依法治校”的“法”则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法”包括《宪法》以及与教育有关的所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狭义的“法”则指各个学校自己制定的《章程》及其他规范。“治”的意思是治理、管理,根据行使治理权的主体不同,可以区分为国家对学校的依法治理(所依据的主要是广义之“法”)和学校依法进行的自我管理(还需依据狭义之“法”)。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和师生员工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学校章程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教学、研究、管理、服务等学校内部活动进行规制,纳入法治轨道,以确保师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的规定,学校章程是高校进行自主管理的基本依据,规定了高校管理中一些基本的、重大的问题。

二.依法治校的意义

随着时代发展,高校建设也面临各种复杂的问题,期中不乏科研知识产权的侵害,学生利益的损失,管理工作的失误,学术行为的不端等诸多问题。这些高校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仅仅以道德的约束,还需要法律的执行。使教育教学,科研管理都纳入规范的轨道上去。

因此,依法治校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法治校的意义是重大的。

首先,对学校自身的发展建设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理顺和正确处理学校与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机关、企业、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形成有利于学校稳定健康发展的和谐的外部环境。学校在运作中,必然要和上级主管机关、社会上各类企业、组织或个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尽管学校与政府及教育职能部门形成的是行政关系,但他们都是独立的主体,有自己的利益,应用法律的手段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不应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调整。公安、卫生、工商、城建、税务、财政、物价等部门也是依法治校的责任主体,都应履行法定职责,依法行政,依法支持学校,确保学校工作顺利开展,从外部依法管理和规范学校行为,管理与学校有关的事务,并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而学校与企业、组织或个人之间,作为独立的法律主体,在围绕学校的硬件建设、联合办学、或者建立实训基地、学生就业等方面,都应善于运用法律合同等手段进行合作,以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让中国的下一代健康的成长,为祖国的建设培养人才!

其次,有利于维护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表现在,一是对外当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寻求法律保护,捍卫法律尊严,严惩不法之徒!制造校园暴力之徒必受到法律的严惩 二是对内明确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规范各方的行为,依法保护学校、教师、学生各自的合法权益。同时能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保障老师学生人身安全!

再次,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起推动作用。学校教育是整体教育事业的核心部分,目前,我国受经济发展,现实国情所限,继续教育尚不发达,终身教育概念才刚刚引入,国民教育主要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我国社会发展走向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教育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学校的法律地位发生了变化,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举办者、教师、受教育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理顺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解决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需要依法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依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依法治校既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保障。

三.依法治校的现状

1.依法治校的成绩

2003年,国家教育部门曾发布“教育部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2012年,国家教育部门出台《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要求推进依法治校进程。而今高校在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指导下,于办学理念、制度建设、民主建设、普法教育、师生权益保护等方面有计划地推进依法治校,也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依法治校理念形成了更加广泛的共识。依法治校逐渐成为高校办学、理事的基本观念和工作目标,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和法治化已经成为高校的共同认识。二是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大多数高校都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政策法规研究处或法律事务室等部门推进依法治校,并在教师、学生中成立一些组织,保障师生的权益。三是各种规章制度建设逐步完善。目前,各高校基本形成了“章程——学校基本制度——部门规章制度——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四个层面的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四是管理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各高校正在探索构建完善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监督”的依法治校工作体系。

2.依法治校存在的不足

高校依法治校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等多种因素影响,仍然存有一些缺憾,由此又衍生出种种问题,制约了高校依法治校的工作进程。

一是高校管理行政化。当前,高校依然存在管理行政化现象。如行政与学术连体、职位拔高绩效影响度等。其后果就是使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限制了学术生产力,使创新人才多是“难产”,对学校科研和教学的发展、提升造成损害。

二是高校办学功利化。目前,中国高校的办学规模已经超过了一些传统教育大国,成为世界前列。国家施行“985”、“211”计划后,国内高校在论文的发表、科研设施建设等方面,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但仍然有一些大学,过于功利,盲目跟风赶潮,热衷于搞短平快,影响了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观感。

三是高校培养同质化。最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高校的同质化问题。表现在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本科教育的同质化。更严重的表现是一些本科教育高等院校,不顾自身条件,办学规模求大,设置专业求全,既分散了抓优势学科的时间和精力,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极大浪费。特色型高校的特色被“稀释”了。

四.依法治校的具体措施

1.学习管理者应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

学校管理者能否树立明确的依法观念,认清依法治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是学校实施法制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学校管理者应该把依法治校上升到依法治国的高度,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来认识,在实施过程中要力戒形式主义。

2.加强教育法制宣传

目前我国有关教育发展、学校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陆续出台,为依法治校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广大师生员工知法懂法,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可在学校党政机关管理人员及教职工中开展教育法制宣传讲座;在高校学生中可以开设《教育法概论》、《教育法行政》等课程;

重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建立了普法责任制,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总结。(1)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依法执教的意识,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2)按照规定开设了法制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3)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校报等宣传教育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形成了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4)请政法系统领导到学校做法制教育报告,让学生通过鲜活的案例自觉主动地接受法律安全知识教育,增强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宣传教育过程中,校领导要率先垂范,带头学法,使校园内从管理者到广大教师和学生都了解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为管理者依法实施学校管理、教师依法从教奠定基础。

3.正确处理法与国家政策、法与学校规章制度的关系

学校对教师、学生等方面进行管理时,可把法律、法规延伸,制定规章制度,把学校法制能动地与学校内部规章制度相结合。依法治校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强调的是依法办事,并不排斥学校管理中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及其他手段。就法律与学校规章制度的关系而言,以高等院校为例,应根据新出台的《高教法》对学校原有的规章进行修订,这是依法治校的基础性工作。

4.建立健全依法治校的管理机制

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章程,有合格教师,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和设施、设备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应根据《教育法》制定《办学章程》,统领学校管理。《办学章程》是保证教育法律、法规及政策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党的监督、教工民主管理、行政管理、校内申诉与调解、学校决策程序等重大问题做出全面规范而形成的自律性的基本文件。它是校内“教育法”,是依法管理学校的总纲。各职能部门及所属员工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履行各自的职责。学校保卫部门应依法保护广大教师学生的人身权、财产权、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的教务部门应依法招生、颁发文凭,监督管理不同层次的教学工作;财务、后勤和基建等部门应依法管理学校的一切物质财产;科研部门应依法申报、管理教师的科研成果;人事部门应依法搞好教师的晋选任用、职务聘任、培养培训、考核奖惩工作;外事部门要依法处理对外交流、合作事宜;学生管理部门要依法作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等,这一系列的工作都要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戴中祥、郑全新.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2011.(2)冯福泰.论学校如何进行依法治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3)李世莲.论依法治校的不足与对策[J].湘潮杂志.2010.(4)刘树忠.论依法治校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新西部,2012.

第三篇: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一、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现实情况中,很多学校的固定资产采购问题突出,没有专门部门负责采购,工作中后勤部和办公室都在采购,缺失采购权的控制。验收问题突出,没有验收部门手续,也没有验收人签字,缺失采购质量的监管。使用保管问题突出,没有使用人签字,缺失保管责任的明确。处置报废问题突出,没有报废处置手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甚至有的学校财产盘点制度流于形式,多年不盘点,账实严重不符,无法知晓学校的真实家底。

二、针对上述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牢固树立固定资产管理的新理念

要从企业化角度来重新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关乎学校财务状况的大局,关乎学校资产的效率化,关乎学校的经济效益,从经济角度来管理固定资产有着增值保值的作用,从效益角度来管理固定资产有着夯实发展的巨大潜力。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不仅仅是学校领导的事,也是全校各科室、各部门甚至每位师生也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只有在思想根源上抓好,才能真正落实在具体工作中,把存在的问题解决。

(二)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管理

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学校根据招生计划和教学要求,按专业类型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可提高资产利用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要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投资预算是对固定资产购建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组合成不同的预算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比较,最后选出最优方案。中职学校的固定资产投资既要考虑社会效益同时也要考虑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

(三)配备固定资产专员

随着中职教育迅速发展,学校固定资产增幅很大,由于资产管理工作是和实物打交道,工作对象多而杂,是贯穿全校各方面的重要岗位,因此必须配备可靠、责任心强,又有一定业务能力的固定资产专员来具体负责,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专员主要负责学校固定资产购入后编号入账、异动、盘点、报废等一系列活动的循环过程,还有与各部门的人员的协调配合。

第四篇:2017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论文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目前,电子电器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电子电器上的制造和维修都需要培养大量的人才,中职院校都将电子电器专业作为学校内的重点专业。在开设电子电器课程时,教师要注意教学策略的实施,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教学课堂中,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策略是影响教学效果最基本的因素之一。

1.中职学校电子电器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职业学校电子电器维修与应用专业主要培养电子电器设备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行业中,从事安装、调试、经营与维修工作的中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该专业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应该以学生就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为依据,在系统学习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专业能力与技能的培养,突出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其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的实施,让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电子电器的应用功能,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等级技能证。对于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其就业方向一般是朝着电子安装以及电子维修等岗位。对于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课程有专业制图、电子生产实习、电子工艺、计算机基础以及电工工艺等。

然而,在电子电器专业课程教学中还普遍存在如下弊端:教材建设偏理论性,缺乏创新性、时代性,不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内容设置多重视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较少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实验教学在应用性方面给学生的锻炼和实践比较匮乏。课程教学方法没有完全实现从重教轻学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教学服务。

2.提高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教学效果的策略 2.1 教育理念及教学改革思路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我市及周边地区的电子加工企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电子电器加工技术应用岗位必备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课程的知识结构,重组课程体系;突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技能和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常规技术训练与先进技术训练相结合,创建具有现代水平的训练教学基地,构建具岗位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新体系。

2.2 定位培养目标,整合教材内容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以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以“必须、够用”为准则。整合教学内容,划分教学项目,突出核心课程地位,以学生就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为依据,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以项目化、综合化为主要形式来组织,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的职业能力为主要形式来组织,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训练。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2.3 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材施教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课程实训主要是根据教材和案例进行展开的,而制作活动,是凭着学生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制作的,不仅能够帮组学生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练学生的意志,更能树立起学生的拼搏精神,帮组学生打好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

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制作音乐彩灯控制器或者之多直流稳压电源以及集成电路作用下的音响放大器,教师可以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完成。

2.4 推进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所谓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组合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又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传统的“灌输式”过多地强调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训教学,收效甚微。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交融、相互弥补、相得益彰。“一体化”教学的体系清晰,形式生动活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教学,针对性强,突出了操作训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2.5 实施项目教学,使专业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搜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直至最终自己对项目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通过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促进课程内容综合化、模块化,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使专业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彰显“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2.6 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演示教学方法是通过教师进行示范性实验及示范性操作让学生观察。它可以使学生获得具体、清晰、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抽象理论和实际事物及现象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利用技能训练课、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搞好校内综合实践实习。例如:收购一些二手家电产品,成立维修兴趣小组,让学生分层次有目标的训练,教师现场指导、示范、讲评。

2.7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 一是,校内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方面具有随时性、方便性、显效性的优势,重点可采取由浅入深,分段进行的方式。校内实训基地应体现仿真性原则,应充分体现生产现场的特点,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数量和场地足够的、与社会上实际的生产和服务场所尽可能一致的实训工位,在反复训练中不断提高技能熟练程度,基本完成毕业上岗前的准备和训练。二是,校外实训基地不仅能弥补校内实训设备和场所的不足,还能创设一种能够有效地促进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和职业情境,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从事和胜任某一职业岗位的能力,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能力在实践中增长,及时掌握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校企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技能,又缩短了学生参加工作的“磨合期”。

第五篇:中等职业学校第二课堂教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质量;第二课堂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针时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质量现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素质,进一步发展和推动职业技术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有思想、有觉悟、有能力的、熟练的各类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素质的高低。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如所招学生大部分思想素质较差,文化水平较低。同时,由于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情绪、心理等多方面出现更多的不可替换性。叛逆、任性、依赖、冲动、我行我素、厌学、早恋、嫉妒等行为,给学校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在抓好中职学生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在校情况,着眼未来,从职业规划、专业建设、自我管理、人际交往等多方面,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动态追踪。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增强学生与他人文往的能力,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健康向上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实用技术的培训.教会学生熟练的掌握一两门技术,使之走向社会拥有谋生的方式。但中职学校在抓好技能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尤为重要。试想,如果一个人具有较高的技能,而缺乏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那么这个人的技能也只能给社会带来危害。针对目前少数学生出现的问题,中职学校教育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施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定期抓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育,通过第二课堂教育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同时.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操。

中职学校应该开展哪些第二课堂活动呢?我们要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第二课堂教学计划。如学生在课堂上爱小声说话,上课画画、练字.有的戴着耳机听音乐等等。既然学生对这些感兴趣,甚至放在课堂上做,我们何不在第二课堂开设这样一些课程,聘请专业的老师来对学生进行培训呢?

学生上课爱小声说话,说明他们有交流的欲望。那么我们何不在第二课堂中开设“口才班”,把说话做为一门艺术和技能来培养.教学生说话,说好话,不说废话。同时,经常开展演讲比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学生上课在画画、练字,我们在第二课堂开设美术书法兴趣班,由专业的老师给学生指导绘画的基本功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掌握绘画技巧。同时,由书法老师进行专业指导,使学生认识祖国的书法艺术,掌握书法技巧,将来走向社会更多一门技能。

学生上课爱听音乐,说明他们爱好音乐,我们就在第二课堂开设舞蹈课、合唱课、音乐欣赏课,让喜爱文艺的学生能在这个天地里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再加上专业教师的指导,对学生的欣赏水平也有提高,能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正确区分什么是高雅艺术,什么是美的东西,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

总之,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走进中职教育的校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又多了一门或几门课堂上学不到的技能.更重要的是,着眼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第二课堂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不仅要抓好学生的技能培养,同时也要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特别是通过第二课堂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向上的思想,使中职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同时,让学生多一些技能,成为复合型人才,使学生能更好地走向社会、走向未来。

下载有关中等职业学校的依法治校的参考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关中等职业学校的依法治校的参考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等职业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方法刍议 钱灿兴 论文摘要: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王作。要想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交导作用、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

    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坚持依法治校 推进学校工作稳步发展 我校始终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认为本、依法治教“的办学方向,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

    依法治校

    花园屯小学依法治校工作计划 实施依法治校是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认真学习教育部的文件精神,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

    依法治校

    可乐小学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多年来,可乐小学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人为本,发扬传统,打造品牌,追求卓越”的办学方向;自觉规范办学行为,建立自我约束、自主发展的机制,不断......

    依法治校

    一、什么是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就是学校遵循法制原则和法制精神,在职权范围内,依据《宪法》、法律、规章等规定,管理学校事务,开展办学、教育教学、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等活动。 教育......

    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从严治校”主题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身正为范铸师魂,德高为师正行风 新源县第四小学 古丽巴努 二〇一三年八月二十四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新源县......

    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做法、经验 一、引、善、全 1、办学指导思想鲜明。学校的文化及办学思想引领学校各项工作,决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培养人才的质量。我校非常重视文化思想的建设,根......

    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创建和谐校园 ——法制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非常感谢您对我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近几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趋严重,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