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逻辑判断练习试题附参考答案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判断练习试题附参考答案,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公务员行测考试有所帮助。
逻辑判断练习试题1:
1.老虎属猫科动物,是亚洲陆地上最强大的食肉动物之一。老虎拥有猫科动物中最长的犬齿、最大号的爪子,集速度、力量、敏捷于一身,前肢一次挥击力量可达1000公斤,爪刺入深度达11厘米,擅长跳跃,一次跳跃的最长距离可达6米,且擅长捕食。
由此,可以推出()
A.最凶猛的老虎也是最凶猛的猫科动物
B.猫科动物都擅长捕食
C.有些猫科动物不是食肉动物
D.擅长跳跃的动物有些是猫科动物
2.一本书要成为畅销书,必须有可读性或者经过精心的包装。
如果上述断定成立,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大多数人喜欢有可读性的畅销书
B.没经过精心包装的书一定不是畅销书
C.有可读性的书一定是畅销书
D.没有可读性又没有精心包装的书一定不是畅销书
3.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新生儿进行测试,研究人员发现新生儿对某些图形的识别是与生俱来的。
如果上述测试结果正确,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新生儿可以区别圆形和方形
B.人类对图形的识别能力随学习不断提高
C.人类对图形的识别能力不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D.人类对图形的识别能力大多数是通过学习获得的4.如果王教授是北京大学的教师,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则他一定是哲学系的教师。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王教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B.哲学系的教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C.北京大学的教师中只有哲学系的教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D.很少有教师写过许多哲学论文
5.在是否戒烟的问题上,总有些不算明智的人。除非他们戒烟成功,否则就不得不为其健康恶化承担所有后果。老李已有20年的烟龄,但他很怕失去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生活,不想因为自己的不明智而承担健康恶化的后果。
由此,可以推出()
A.老李请亲朋好友严格监督自己戒烟
B.老李若要实现自己的想法,必须成功戒烟
C.老李戒烟不能成功,因为他总是做不明智的选择
D.如果老李身体不好,一定是吸烟造成的参考答案:
1.D。日常推理,老虎是猫科动物,老虎擅长跳跃,因此可以推出:擅长跳跃的一定有些是猫科动物。
2.D。形式推理,根据题目间的逻辑关系,翻译结果为:畅销→可读或精美包装,根据推理规则,选择D项。
3.C。日常推理,新生儿对有些图形的识别是天生的,因此,可以推出:人类对图形的识别能力有些是天生的,即不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4.C。加强型论证型题设,但具体技巧仍然是形式推理的内容,通过“北大教师且哲学论文→哲学教师”所必须的前提选择C项。
5.B。形式推理,除非...否则不...,翻译为:承担后果→戒烟成功,根据推理规则,选择答案B项。
逻辑判断练习试题2:
1.所有诗人都是文学家,有的文学家是诗人,张中是文学家,则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A.张中是诗人
B.张中不是诗人
C.张中可能是诗人
D.张中不是文学家就是诗人
2.警方查询了三个可疑的人,这三个人中有一个人是小偷,讲的全是假话,有一个人是从犯,说起话来真真假假,还有一个人是好人,句句话都是真的。查询中问及三个人的职业,回答是:
甲:我是部门经理,乙是发型师,丙是教师。
乙:我是医生,丙是工人,甲呀,你要问他,他肯定说他是部门经理。
丙:我是工人,甲是教师,乙是发型师。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
A.这三人中说假话的小偷是甲
B.这三人中说假话的小偷是乙
C.这三人中说假话的小偷是丙
D.这三人中没有说假话的小偷
3.某厂产品的合格率为95%,今抽查其中的100件产品,发现只有两件不合格。因此()。
A.该厂的产品合格率大于95%
B.该厂产品的合格率为98%
C.再做一次实验,可能没有不合格产品
D.如果抽查200件产品,必定有10件不合格
4.某国的人口调查数据表明,未婚的三十岁以上的男性超过这个年龄段的未婚女性,比例大约为十比一。这些男性中,大多数确实希望结婚。然而,明显地,除非他们中有许多人娶外国女性,否则大部分人将保持未婚。
上面论述基于下列哪个假设?()。
A.移民到国外的女性比男性多
B.与该国男性相同年龄的三十几岁的该国女性宁愿保持未婚
C.大多数未婚的该国男性不可能娶比他们年龄大的女性
D.大多数未婚的该国男性不愿意娶非本国的女性
5.1998年度的统计显示,对中国人的健康威胁最大的三种慢性病,按其在总人口中的发病率排列,依次是乙型肝炎、关节炎和高血压。其中,关节炎和高血压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乙型肝炎在各个年龄段的发病率没有明显的不同。中国人口的平均年龄,在1998年至2010年之间,将呈明显上升态势而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最为恰当?()。
A.到2010年,发病率最高的将是关节炎
B.到2010年,发病率最高的将仍是乙型肝炎
C.在1998年至2010年之间,乙型肝炎患者的平均年龄将增大
D.到2010年,乙型肝炎的老年患者将多于非老年患者
参考答案:
1.C 【解析】这是一种简单的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如果直接从已知条件入手,张中是文学家,而有的文学家是诗人,所以张中可能是诗人,也可能不是诗人。回到备选答案中看,选项A,张中是诗人,这是不敢肯定的,同理选项B,张中不是诗人,也是不对的,所以A、B可以排除。C中张中可能是诗人,这是正确选项,而选项 D的错误在于文学家和诗人的关系并非非此即彼的,是文学家同时也可以是诗人,所以D也是错误的。
2.A【解析】由于三个人的回答中,只有乙的回答有两句分别被甲、丙所肯定。因此,乙不是小偷;又由于甲、丙都说乙是发型师,从而证明乙也不是从犯,否则三个人的话都有真有假了,所以乙是好人。既然乙是好人,他的话句句属实,那么丙是工人,这与他本人的回答相符,所以丙是从犯,惟有甲的话句句是假,所以甲是小偷。所以A为正确答案。
3.C【解析】这道题的解答需要一点概率方面的知识。产品合格率是对一批产品整体的一个描述,如果随机地抽其中一个样品来看的话其合格率是不定的,因此会出现题中的情况,除了合格率外,题中给出的其他条件其实是无效的。产品的合格率是一定的,因此选项A、B都是不正确的,选项D显然也是不太可能的,正确选项应该是C。
4.D【解析】由题意知,未婚的三十岁以上的男性超过这个年龄段的未婚女性,而男性确实想结婚,比较合适的原因是未婚的该国男性不愿意娶非本国女性,与命题中“除非他们中有许多娶外国女性,否则大部分将保持未婚”的题意相符,故选D。
5.C【解析】由题意知“中国人口的平均年龄,在1998年至2010年之间,将呈明显上升态势而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乙型肝炎的患者也逃不开这一必然趋势,可知到2010年乙型肝炎的老年患者将增多,而非老年患者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没有大的变化,所以乙型肝炎患者的平均年龄将增大,选C。
第二篇:安徽公务员逻辑判断训练题附答案
逻辑判断题在安徽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看似复习难以下手,只要进行系统训练就能很好地提高逻辑推理的能力。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安徽公务员逻辑判断训练题,供各位考生练习。
安徽公务员逻辑判断训练题(一)
1.电学工程师已反复重申,最好的晶体管扩音机与最好的电子管扩音机在通常测量评价扩音机的音乐再现质量方面的性能是一样的。因此那些坚持认为录制的音乐在最好的电子管扩音机里播放时要比在最好的晶体管扩音机里播放时听起来好的音乐爱好者,一定是在想象他们声称的听到的质量上的差异。
下面哪一点,如果正确,最能严重削弱上述辩论?
A.许多人仅凭耳听不能区分正在播放的音乐是在好的晶体管扩音机里播放还是在好的电子管扩音机里播放。
B.电子管扩音机的音乐再现质量的变化范围要比晶体管扩音机的大。
C.有些重要的决定音乐听起来怎么样的特性不能被测量出来。
D.当放出相同的音量时,晶体管扩音机比电子管扩音机的体积小,用电少且产生的热量少。
E.在试验室里通常测定的用以评价扩音机的音乐再现质量的特性方面,有些电子管扩音机明显地比晶体管扩音机好。
2.室外音乐会的组织者宣布,明天的音乐会将如期举行,除非预报了坏天气或预售票卖得太少了。如果音乐会被取消,将给已买了票的人退款。尽管预售票已卖得足够多,但仍有一些已买了票的人已经得到了退款,这一定是因为预报了坏天气的缘故。
下列哪一项是该论述中含有的推理错误?
(A)该推理认为如果一个原因自身足以导致其一结果,那么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只能是它。
(B)该推理将已知需要两个前提条件才能成立的结论建立在仅与这两个条件中的一个有关系的论据基础之上。
(C)该推理仍解释说其中一事件是由另一事件引起的,即使这两件事都是由第三件未知的事件引起的。
(D)该推理把缺少某一事件会发生的一项条件的证据当作了该事件不会发生的结论性证据。
(E)试图证明该结论的证据实际上削弱了该结论。
3.如果小赵去旅游,那么小钱、小孙和小李将一起去。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是真的?
A.如果小赵没去旅游,那么小钱、小孙、小李三人中至少有一人没去。
B.如果小赵没去旅游,那么小钱、小孙、小李三人都没去。
C.如果小钱、小孙、小李都去旅游,那么小赵也去
D.如果小李没去旅游,那么小钱和小孙不会都去。
E.如果小孙没去旅游,那么小赵和小李不会都去。
4.甲:最近,我被一家航空公司的某一航班拒绝了一个我已经确认过的预定座位,因为这家航空公司超额预定了那个航班。因此,我被迫乘下一班可乘的航班,该航班两个小时后才起飞,我错过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会议。即使我预定的那个航班在最后一分钟因为天气原因而被取消,航空公司也应该因没能让我乘坐那个航班而给我赔偿。
乙:从道义上来说,航空公司没有给你赔偿的责任,即使你没被拒绝乘坐早一点的航班,无论如何你都会错过你的商业会议。
下面哪一条原则,如果正确,能证明乙对甲的反应,即从道义上讲航空公司有责任赔偿那些在某一航班上确认了预定座位而又被拒绝乘坐该航班的乘客是合理的?
A.如果迫使乘坐晚一点航班的惟一原因是航空公司已超额预定了那次航班。
B.只有当乘客被迫乘坐晚一点的航班的原因不是因为天气恶劣而取消了该航班。
C.只有当航空公司没有超额预定最初的那次航班,乘客也没有被迫乘坐晚一点的航班。
D.即使乘客被迫乘坐晚一点的航班的惟一原因是航空公司因为天气不好而取消了最初的那次航班。
E.即使在航空公司没有超额预定最初的那次航班的情况下,乘客仍被迫乘坐晚一点的航班。
5.软饮料制造商:我们的新型儿童软饮料力比咖增加了钙的含量。由于钙对形成健康的骨骼非常重要,所以经常饮用力比咖会使孩子更加健康。
消费者代表:但力比咖中同时含有大量的糖份,经常食用大量的糖是不利于健康的,尤其是对孩子。
在对软饮料制造商的回应中,消费者代表做了下列哪一项?
(A)对制造商宣称的钙元素在儿童饮食中的营养价值提出质疑。
(B)争论说如果对制造商引用的证据加以正确地考虑,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C)暗示产品制造商通常对该产品的营养价值毫不关心。
(D)怀疑某种物质是否在适度食用时有利于健康,而过度食用时则对健康有害。
(E)举出其他事实以向制造商所做的结论提出质疑。
安徽公务员逻辑判断训练题答案
1.C 2.A 3.E 4.C 5.E
安徽公务员逻辑判断训练题(二)
1.每年,一个消费者机构将所有国内航空公司按照在过去一年里飞机起降准时的表现排名,它所使用的惟一标准是每个航空公司晚点不超过15分钟的航班的比率。该机构不将因机械故障造成的延误计算在内,但去年因机械故障造成延误的航班的比率在所有国内航空公司中大致相同,这一事实说明
下列哪项能最合逻辑地完成以上论述?
A.将因机构故障造成的延误包括在航空公司起降准时表现排名的计算之内,如果有影响的话,那么它对去年的排名只有极小的影响。
B.如果把机构故障造成的延误包括在准时表现的排名中,航空公司可能努力工作来减少延误。
C.该机构的排名没有给予消费者关于一个航空公司与另一家航空公司相比较关于其晚点的比率的准确信息。
D.去年有最好的准时表现记录的航空公司同时也有最大数目的机械原因造成的晚点。
E.去年准时表现对于所有国内航空公司大约相同。
2.某银行被窃,甲、乙、丙、了四人涉嫌被拘审。侦破结果表明,罪犯就是其中的某一个人。
甲说:“是丙渝的。”
乙说:“我没偷。”
内说:‘我也没偷。“
丁说;’如果乙没有偷,那么就是我偷的。”
现已查明,其中只有一个说假话。从上述条件可以确定以下哪项成立?
A.甲份。
B.乙份。
C.丙偷。
D.丁偷。
E.推不出何人偷。
3.永久型赛马场的休闲用骑乘每年都要拆卸一次,供独立顾问们进行安全检查。流动型赛马场每个月迁移一次,所以可以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逃过安全检查网及独立检查,因此,在流动型赛马场骑马比在永久型赛马场骑马更加危险。
下列哪一项,如果对于流动型赛马场而言是正确的,最能削弱上面论述?
A.在每次迁移前,管理员们都拆卸其骑乘,检查并修复潜在的危险源,如磨损的滚珠轴承。
B.它们的经理们拥有的用于安全方面及维护骑乘的资金要少于永久型赛马场的经理们。
C.由于它们可用迁徙以寻找新的顾客,建立安全方面的良好信誉对于他们而言不是特别重要。
D.在它们迁移时,赛马场无法接收到来自它们的骑乘生产商的设备回收通知。
E.骑乘的管理员们经常忽视骑乘管理的操作指南。
4.每次核聚变都会发射出中子。为了检验一项关于太阳内部核聚变频繁程度的假设,物理学家们计算了在核假设正确的条件下,每年可能产生的中子数。他们再从这一点出发,计算出在地球某一特定地点应该经过的中子数。事实上,点数到的经过该地点的中子数要比预计的少得多,看起来这一事实证明了该假设是错误的,除了。
下列哪一项,如果正确,最能从逻辑上段补充完整?
A.物理学家们应用了另一种方法来估计可能到达该地点的中子数,结果验证了他们最初的估计。
B.关于太阳核聚变反应频率还存在着其他几种竞争性假设。
C.太阳内部没有足够的能量来破坏它释放出的中子。
D.用来点数中子的方法仅发现了约不足10%的通过该地区的中子。
E.其他星球核聚变反应所出发的中子也到达了地球。
5.小张约小李第二天去商场,小李说:“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去爬山。”第二天,天下起了毛毛细雨,小张以为小李不会去爬山了,就去小李的宿舍找他,谁知小李仍然去爬山了。待两人又见面时,小张责怪小李食言,既然天下雨了,为什么还去爬山;小李却说,他并没有食言,是小张的推论不合逻辑。
对于两人的争论,下面哪项论断是合适的?
A.小张和小李的这个争论是没有意义的。
B.小张的推论不合逻辑。
C.两个人对毛毛细雨的理解不同。
D.由于小李食言,引起了这场争论。
E.由于小李的表达不够明确,引起了这场争论
安徽公务员逻辑判断训练题答案
1.A 2.D 3.A 4.D 5.B
第三篇:常识判断:经济常识试题(附答案)
考点直击
1. 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的提出者及其内容,例如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
2. 与当前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的经济理论,例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 商品经济的基本理论知识,例如商品二因素、价值规律等等。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异同。
经典例题透析
例1.理性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逻辑基础,这一理论基础的核心是认为人()。
A.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B.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C.没有利他心D.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解析】 答案为D。
相关链接:
西方经济学、管理科学及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关于人的理性的假设:每个人都以其效用最大化为目标,而效用通常指个人利益,或者是从个人出发的自我实现。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活动只表现为个人需要的单回路结构。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也称为X理论,认为被管理对象是由无组织的个人组成,他们在行动和思想上力求符合个人利益,追求最大限度的个人收入。行为学派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他主张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基本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有人把马斯洛描写的追求自我实现的人叫做“成就人”。马斯洛后来又补充了求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现代管理理论中有两个著名的理论:经济人与社会人。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尽可能逃避工作,不愿承担责任等;而社会人的假设则认为人都是勤奋的。人们可以自我激励、自我控制,在人群中存在着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经济人的假设,必然导致“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而这正是一些小企业的管理方式——时刻监督,处处防范,惩罚严厉,常常喜欢“杀一儆百”。然而,按社会人假设,管理者应采取的是截然相反的管理方式——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满足职工的尊严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让职工担负更多的责任,使他们发挥潜力,自我控制,以达到个人与组织目标的一体化。虽然社会人假设仅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真正尊重人就会把人性好的一面发扬光大,同时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是把员工当作“经济人”,员工的自尊心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员工就会真的变成“经济人”,对工作不满,能少干就少干,并时刻酝酿离开这个“大棒”常现的地方。
当代管理学派中对人性的假设也犹如丛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决策人假设。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且在组织中,不同层次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决策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必将超越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升华为复杂人假设。
例2.经济学领域所谓的“看不见的手”的最初提出者是()。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
C.大卫?李嘉图 D.萨谬尔森
【解析】 答案为A。
相关链接:
亚当?斯密把市场形容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市场可以把个人的自利行为化为共同的社会福利的奇妙结果。经济学有一个“看不见的手”原理,讲的是市场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对资源配置起
基础性作用。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哈耶克则提出了“知识分工”,亚当?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哈耶克则提出了“自生秩序”。萨谬尔森
在经济理论上的卓越贡献是对数理经济学的发展。他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论文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1947年)提出,所有经济行为的研究都可以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解决最大化问题。为此,1970年,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但是,给萨谬尔森带来国际声誉的却是一本普及性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经济学》出版于1948年。最初写作这本教科书的目的是为了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进行综合,从而推动经济学的普及。实际上,《经济学》出版后不仅成为美国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而且畅销世界各国。
实战演习
1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
A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 处理好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C 中央与地方分权 D 政企职能分开
2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
A.保护型经济 B.竞争型经济 C.垄断型经济 D.封闭型经济
3市场调节是指()。
A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调节
B 通过市场竞争,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进行调节
C 把市场作为基础和主要手段的资源配置方式
D 以市场为基础,辅之以必要的宏观调控
4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
A.政府放弃宏观调控 B.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C.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D.计划与市场相结合5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 B 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C 一般等价物 D 社会财富的代表
6因为变质而卖不出去的商品有没有价值,下列看法你认为哪个是正确的?()A有价值,因为这些商品同样凝结了人类的一般劳动
B 没有价值,因为商品卖不出去,意味着生产商品的劳动没有得到社会承认C 有价值,只不过这些商品的价值没有得到实现
D 没有价值,但仍然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7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8现代企业制度一般采用()。
A公司制 B 股份合作制 C 业主制 D 合伙制
9影响社会总供求形成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A物质生产的发展规模和水平B 进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
C 出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D 商品储备动用的规模
10据《经济学家》杂志刊登,1995年全球保险费用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经济学家》指出,私人保险费用支出最多的国家往往是最富有的。在这些国家,购买
保险是一种大众化的投资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贫穷国家开展保险事业的效用很小
B 经济实力是保险业的坚实后盾,现代保险业日益发达
C 保险费占CNP比重的增长导致了基础投资不足
D 保险只是富人或富国的事企业兼并()。
A可以跨地区、跨行业,但不能跨所有制
B 可以跨行业、跨所有制,但不能跨地区
C 可以跨所有制、跨地区,但不能跨行业
D 既可以跨地区、跨所有制,也可以跨行业
1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
A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逐步走向规范化 B 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
C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D 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13 存款储蓄有多种形式,其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有效形式是()。
A活期存款 B 整存整取
C 零存整取 D 整存零取
14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许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发和研制新产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一些企业因商品滞销而减产甚至停产。这说明()。
A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B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 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D 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15 要采取积极措施,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和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推进再就业工程。
A 搞好失业救济B 搞好社会福利
C 搞好职业培训,拓宽就业门路D 搞好就业再教育工作
16 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优势,主要是通过()。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量的优势体现出来
B 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规模和实力体现出来C 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其市场竞争力体现出来
D 国家对市场活动的正确指导和有效调控体现出来
17 世界市场,也叫国际市场,它主要指的是()。
A各国之间的商品流通活动 B 各国之间的科学技术联系C 各国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D 各国之间的劳务相互交换
18 对股票价格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股票价格和股票的票面金额通常是一致的B 股票价格是可以变动的C 股票价格趋向涨高,银行存款利息往往上涨
D 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
19 我国现行税制把税种分为()。
A.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 B.中央税、共享税和地方税
C.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 D.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20 经济全球化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
B.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C.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
经济常识(常识部分)答案
1.D 2.B 3.B 4.C 5.C 6.C 7.D 8.A
9.A 10.B 11.D 12.A 13.A 14.B 15.C
16.C 17.B 18.B 19.C 20.B
第四篇:经典逻辑推理题附答案
题中有 ☆ 者表示难度较大。
☆ ⒈ 称苹果
有十筐苹果,每筐里有十个,共 100个,每筐里苹果的重量都是一样,其中有九筐每个苹果的重量都是1斤,另一筐中每个苹果的重量都是0.9斤,但是外表完全一样,用眼看或用手摸无法分辨。现在要你用一台普通的大秤一次把这筐重量轻的找出来。
☆☆ ⒉ 称零件
有13个零件,外表完全一样,但有一个是不合格品,其重量和其它的不同,且轻重不知。请你用天平称3次,把它找出来(此题难度较大,只要能做出来,便说明智力非凡。时间不限)。
⒊ 九死一生
古时一位农民被人诬陷,农民据理力争,县官因已经接受别人的贿赂,不肯放人,又找不到理由,就出了个坏主意。叫人拿来十张纸条,对农民说:“这里有十张纸条,其中有九张写的‘死’, 一张写的‘生’,你摸一张,如果是‘生’,立即放你回去,如果是‘死’,就怪你命不好,怨不得别人。”聪明的农民早已猜到纸条上写的都是“死”,无论抓哪一张都一样。于是他想了个巧妙的办法,结果死里逃生了。你知道他想的什么办法吗?
⒋ 一张假币
一天傍晚,一个体鞋店来了一位顾客,拿出10元钱买一双布鞋。该鞋7元一双,需要找给顾客3元。因为没有零钱,鞋店老板拿着这张10元钱到隔壁小店破成零钱,找给顾客3元,顾客拿着钱和鞋走了。第二天,隔壁小店来人说昨天的钱是假的,老板只好拿出10元钱,叹口气说:今天的损失太大了。请你帮他算一算,他一共损失了多少钱
☆ ⒌ 买烟
60年代的哈尔滨。一天,一个小商店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对售货员说:我是南方人到哈尔滨出差,想带哈尔滨特产的“哈尔滨、迎春、葡萄”烟回去给大伙尝一尝。我现在只有3元钱,全都买烟。”当时的价格分别是0.29元、0.27元和0.23元。售货员经计算后,满足了他的要求。这位南方人每种烟买了几盒?
☆ ⒍ 遗嘱
古时候,一位老者已气息奄奄。临终前,把两个儿子唤到床前,曰:“你们骑马到西山然后回来,谁的马跑得慢,家产就归谁。”两个儿子骑马出去缓缓而行。一路人见状奇怪,问明原因后,对二人说了一句话,二人便快马加鞭,唯恐落后。这位路人说了句什么话
⒎ 快速回答
⑴树上有6只鸟,用枪打掉1只,还剩几只?
⑵缸里有10条鱼,死了3条,还有几条?
⑶一个四边形木板,用刀砍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⑷一队解放军在路上走,前边10人,后边10人,当中几人?
⑸两个人以相反方向站立,如果要互相能看到对方,最少需要几面镜子?
⑹10个小孩捉迷藏,已经捉到5个,还有几个没捉到?
⑺假如今天中午天空乌云密布,10小时后是否有希望见到太阳?
⑻国际歌一共有多少字?
⒏ 分袜子
两个盲人一起到商店买袜子。每人各买了一双黑的,一双蓝的,当时都放在了一起。虽然他们眼睛看不见,但在分手时每人仍然得到了一双黑的,一双蓝的袜子。已知两个人的脚码和买的袜子都是一样的。想想看,他们是怎样分的。
⒐ 钱哪里去了?
有两个父亲给了他们的儿子一些钱。其中一个父亲给了儿子150元,另一个父亲给了儿子100元钱。但两个儿子却说他们一共只得了150元。那100元哪里去了呢?
⒑ 问路
古时一人赴京赶考。来到三岔路口,不知该走哪条路。见一人在石头后面干活,便上前询问。不料此人竟不言语,只把头探出石头上面望着他。赶考者正欲发怒,忽然想到了答案,于是选了一条路继续赶路。你知道他选的是哪条路吗?
⒒ 跑马场
跑马场上有三匹马,并排从起跑线上向同一个方向起跑。已知公马十分钟能跑四圈,母马十分钟能跑三圈,小马十分钟能跑两圈,经过多长时间三匹马又能同时回到起跑线上?
⒓ A国与B国
从前有两个相邻的A国和B国,关系很好,货币可以通用。后来两国的关系发生了矛盾。A国国王下令:B国的一百元只能购买A国八十元货物。B国的国王也下令:A国的一百元只能购买B国八十元的货物。结果,有个聪明的人利用这个机会发了一笔大财。他是怎样做的?
⒔ 幼儿园
每天早晨,我都看见许多年轻的父母去幼儿园送孩子。可有些人既没抱孩子,又不是幼儿园的工作人员,也去幼儿园,他们去干什么?
☆ ⒕ 砝码
用天平称量物体的重量时,总少不了砝码。用一克、二克、四克、八克……的方法设置砝码,一般人都能想到,但这种方法需要的砝码数量太多,实际完全可以用得少一些。请你重新设计一个方案,只用四个砝码就能用天平称量一至四十克的全部整数克的物体的重量。
⒖ 火车站
有两个封闭式的小火车站,每天从甲站开到乙站的车次总是比从乙站开到甲站的车次多,时间长了,火车会不会都集中到乙站呢?
⒗ 清理垃圾 有一堆垃圾,规定要由张王李三户人家清理。张户因外出没能参加,留下9元钱做代劳费。王户上午起早干了5小时,李户下午接着干了4小时刚好干完。问王户和李户 应怎样分配这9元钱
⒘ 找错误
你看到的这道题,本身就有两个地方有明显错误,但你可能一时看不出来,需要仔细找一找,找不到别睡觉。
18.死刑犯
一死刑犯就要执行。行刑官对死刑犯说:“你知道我将怎样处决你吗?猜对了,我可以让你死得好受些,给你吃个枪子。要是你猜错了,那就对不起了,请你尝尝上绞刑架的滋味。”行刑官想:“反正我说了算,说你对你就对,说你错你就错”没想到由于死刑犯聪明的回答,使得行刑官无法执行死刑,这个死刑犯绝处逢生。这个死刑犯是怎样回答的?
☆☆ 19.怪城
有一个怪城,城里一边住着好人,一边住着坏人,城门左右各有一个人站岗,其中一个是好人,一个是骗子,好人总说实话,骗子总说假话。有个人到了这个城门后,忘记了哪边是好人,如果问错了人,就会走到骗子住的地方,吃亏上当。这可怎么办呢
20.分家产
从前,有个很有钱的人家。正当全家为新的小生命即将降临而欢喜之际,丈夫突然得了不治之症。临终前留下遗嘱“如果生的是男孩,妻子和儿子各分家产的一半。如果是女孩,女孩分得家产的三分之一,其余归妻子。”丈夫死后不久,妻子就临产了。出乎意料的是,妻子生下一男一女双胞胎!这下妻子为难了:这笔财产该怎样分 呢? 21.分牛
从前有个农民,一生养了不少牛。去世前留下遗嘱:牛的总数的一半加半头给儿子,剩下牛的一半加半头给妻子,再剩下的一半加半头给女儿,再剩下的一半加半头宰杀犒劳帮忙的乡亲。农民去世后,他们按遗嘱分完后恰好一头不剩。他们各分了多少头牛?
22.钓鱼
有个人喜欢钓鱼。一天钓鱼归来,路上有人问他钓了多少条鱼,他答到:“有6条没头的,9条没尾的,8条半截的。”你知道他钓了多少条鱼吗?
23.井底之蛙
井深27米。一只蜻蛙从某月1号早晨从井底往上爬。白天能爬3米,夜里又下降2米。照这样,几号能爬到井上?
24.切西瓜
把一个西瓜切4刀,最多可以切成多少块?怎样切?
25.招侦察员
某部收一名侦察员。考试的方法是:凡是参加报考的人都关在一间条件较好的房间里,每天有人按时送水送饭,门口有专人看守。谁先从房间里出去,谁就被录取。有人说头疼要去医院,守门人请来了医生;有的说母亲病重,要回去照顾,守门人用电话联系母亲正在上班。其他人也提了不少理由,守门人就是不让他们出去。最后有个人对守门人说了一句话,守门人就放他出去了。这个人说的是什么?
☆ 26.最后剩下谁
1~50 号运动员按顺序排成一排。教练下令:“单数运动员出列!”剩下的运动员重新排队编号。教练又下令:“单数运动员出列!”如此下去,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他是几号运动员?如果教练下的令是“双数运动员出列!”最后剩下的又是谁?
27.海边案件
这是发生在海边的案件。
一天早晨,张某的妻子还未起床,忽听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门外有人喊:“大嫂大嫂,大哥在家吗?”张氏听到喊声,开门一看,是准备同丈夫合伙外出做生意的李某。忙答道:“他昨天晚上就没回来。”然后急忙向附近的派出所报了案。经调查,张某已被人暗害。派出所人员详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后,立即将李某逮捕。开始李某极力否认,但最后不得不低头认罪。派出所人员是根据什么认定是李某做的案呢?
28.找相同点
善于寻找事物的异同点和内在的联系,善于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做好任何研究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条件。请你找找看,下面的两个数有多少相同点? 2468 3579
29.上楼
我上班的办公楼和我居住的家属楼都是6层楼,而我工作和居住的楼层均在3层。于是我想:我每天所爬的台阶数是家住6楼,工作也在6楼的同事的几分之几呢?
☆ 30.火柴拼字
请你用4根火柴拼成一个“田”字。注意火柴不能折。
31.搬火柴
10根火柴排成一排,现在请你把它们每两根放在一起,要求每次搬动火柴时,必须要跨过两根火柴,例如可以把第6根同第9根或第3根放在一起。
☆ 32.忙碌的鸽子 哥哥早晨步行去郊外野游。刚走 1个小时,弟弟从电视中得知中午有雨,立即骑车给哥哥送伞。出门时,哥俩养的一只小鸽子同时飞出来。它飞到哥哥的头顶又立即掉头向弟弟飞去,到弟弟头顶又掉头向哥哥飞去,直到弟弟撵上哥哥。已知哥哥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4公里,弟弟骑车速度是每小时20公里,鸽子的速度是每小时100公里,若鸽子掉头的时间不计,当弟弟撵上哥哥时,鸽子一共飞了多少公里?
☆ 33.鸡蛋
一位老太太挎了一筐鸡蛋到市场去卖。路上被一位骑车的人撞倒,鸡蛋全部打破。骑车人搀起老太太说:“你带了多少鸡蛋?我赔你。”老太太说:“总数我也不知道,当初我们从鸡窝里拣鸡蛋时是五个五个拣的,最后又多拣了一个;昨天我老头子查了一遍,他是四个一数的,最后也是多一个;今早我又数了一遍,是三个一数的,也是多一个。”骑车人在心里算了一下,按市场价赔了鸡蛋钱。老太太一共带了多少鸡蛋?
34.画家
古时某地南庄有一位画家,技艺高超,远近名气很大。北庄也有一位画家,对南庄的画家有点不服气,总想找机会会一会。一天,这位画家来到南庄画家院外,向仆人说明要求见他的主人,仆人将他请进院内。只见房门开着,仆人道声“请进!”他用手一掀门帘,立即返身就走,嘴里直喊“我服了,我服了。”他为什么服了?
35.小孩
昨天,我的邻居告诉我,他家才6岁的小孩不小心从5楼的窗台上摔下来了。我吃了一惊,忙问“摔的怎么样?”他说“还好,只是胳膊腿擦破了点皮,没伤着骨头。”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这孩子的命可真大。”
36.问题小唱
什么菜煮不熟?什么菜洗不净?
什么蛋不能吃?什么饼不能吃?
什么河没有水?什么马不能骑?
什么牛不耕田?什么火不烧手?
什么球不能踢?什么珠不能摸?
什么嘴不讲话?什么药没处买? 什么刀不能切菜?什么锅不能煮饭?
什么事人人不愿做都得做?什么衣人人不爱穿都得穿?
智力题答案(转)
⒈ 称苹果
把十筐苹果按1~10编上号,按每筐的编号从里面取出不同数量的苹果,如编号为1的筐里取1个,编号为5的取5个,共(1+10)×10/2 = 55个。如果每个苹果的重量都是1斤,一共应该是55斤。由于有一筐的重量较轻,所以不可能到55斤,只能在54-54.9斤之间。如果称量的结果比55斤少x两,重量较轻的就一定是编号为x的那筐。实际上,为了称量的方便,第十筐的苹果也可不取,一共取45个,最多45斤。如果称得的结果
正好是45斤,说明第十筐是轻的。否则,少几两,就是编号为几的筐的苹果是轻的。
许多人开始都以为此题无解,告知答案后认为很合理。
⒉ 称零件
先在天平的两边各放4个零件,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坏的在另外的5个里,再称两次不难找到。如果不平衡,说明坏的在这8个中,此时要记住哪些是轻的,哪些是重的。剩下的5个是合格的,可以做为标准。然后把5个合格的放在天平的左端,取2个轻的,3个重的放在右端。此时如果右端低,说明坏的在重的3个里,一次即可称出。其它情况比较简单,这里不再赘述。
⒊ 九死一生
农民抓起一个纸条立即放入口中吞下,剩下的9张全是“死”,县官只好承认农民抓的
是“活”,只得把他放了。
⒋ 一张假币
赔了10元,即一张假币的面值。许多人猜此题时都把问题搞复杂了,反而把结果弄错。
⒌ 买烟
此题最好用解“不定方程组”的方法,否则只能用“试探”法。设葡萄、迎春各买一盒,余钱全部买哈尔滨烟,共可买10盒。再设迎春、哈尔滨烟各买一盒,余钱买葡萄烟,共可买12盒,也就是说,顾客最少可以买10盒,最多可以买12盒。先看看买10盒的情况,设哈尔滨、迎春、葡萄烟分别买x、y、z盒,可列出不定方程组: 29x+27y+23z=300 ① x+y+z=10 ②
由②解出y=10-x-z 代入①后整理得:
2z=x-15 ③
∵ x≤8,z≥1 ∴ ③式无解
将②式之10改为11,最后整理得:2x=3+4z, 左边为偶数,右边为奇数,无解。最后,再将11改为12,经整理得:2z=12+x,设x=2(只能取偶数),得z=7,y=3,再设x=4,得:z=8,y=0,不合要求。x不可能再大,因此答案只有一个,即:
哈尔滨牌买 2盒,迎春牌买 3盒,葡萄牌买 7盒。
⒍ 遗嘱
“你们把马换过来骑”。注意问题中说的是谁的“马”慢。快与慢是相对的,问谁的马慢与问谁的马快是一回事。
⒎ 快速回答
⑴一只没有,其余的都飞了
⑵10条,死鱼也是鱼
⑶不一定。如果是沿着对角线切,就剩三个角;如果从某一个角向对边切,则剩四个角;如果是从某一边向相邻边切,则剩五个角,比原来多一个角
⑷9人,总共11人。题中的前、后和中间都是相对的⑸一个也不用,两个人面对面即可
⑹还有 4个,这是1个人捉9个人的游戏
⑺不可能,半夜不会有太阳
⑻三个字,分别是:国、际、歌
⒏ 分袜子
把每双袜子都分成两只,每人各拿一只即可。
⒐ 钱哪里去了?
两个父亲和两个儿子实际是三个人(祖孙三代)。
⒑ 问路
人的脑袋露出“石”头上,相当“石”字出头,即暗示为“右”。因此应向右走。
⒒ 跑马场
十分钟。这时公马跑了四圈,母马跑三圈,小马跑两圈。请你再想想看,如果公马十
分钟能跑六圈,母马能跑四圈,其他不变,答案又是多少?
⒓ A国与B国
在A国用A国币换B国币,再把B国币带到B国换成A国币,就是以“保值”的兑换“贬值”的,再把“贬值”的变成“保值”的,周而复始。这种便宜的事只能一开始实现,以后谁也不会拿本国的钱到邻国去用。
⒔ 幼儿园
是一些稍大点儿的孩子,他们可以自己走着去。
⒕ 砝码
只要你能想到天平两端都可以放砝码,问题就不难了。所需要的砝码是:1、3、9、27克四种规格。例如:被称量物体加 1克砝码与 9克砝码相等时,被称量物体的重量为8克,也就是等于两个砝码的差。这种方案理论是可行的,但实际中并未被采用,因为应用比较麻烦(需要做减法运算)。
⒖ 火车站
不会,因为甲站到乙站挂的车箱少。
⒗ 清理垃圾
不能简单地认为王户应得5元,李户应得4元。不加分析而想当然办事往往搞错。应该知道,王李两户所做的工作中,除帮张户外,还有他们自己的任务。很明显,每户的工作量为3小时。王帮张干了2小时,李帮张干了1小时,王帮张的工作量是李帮张的2倍,得到的报酬当然也应该是李的2倍。因此,王应得6元,李应得3元。⒘ 找错误
两处错误是:①在题目中“找”的后面。②在“明显”的后面。如果你要什么所犯的“错误”是找不到的,所能找到的是只是“错误”两个字。18.死刑犯
死刑犯回答的是:“上绞刑架”。行刑官如果说他猜错了,按他事先说的,应执行绞刑,但这样一来,死刑犯说的又对了,应执行枪决。如果执行枪决,死刑犯说的就是错的,而说错了应执行绞刑。因此,无论怎样执行都是矛盾的。19.怪城
可以这样问:“如果我问对面那个人,应往哪边走,他会怎样告诉我?”这个问的方法是非常巧妙的,它把两个相反的回答变成了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后必然是一个真话一个假话。真话对结果没有影响,假话把路给指错了。这个问题有点像数学上的一个公式:正数乘以负数,结果总是负数。因此,只要按回答的相反的路走就保证不会错。20.分家产
这里关键不是数量的多少,而是数量的关系。细分析遗嘱,不难看出,妻子和儿子的数量相同,妻子的数量是女儿的2倍。有了这个关系就不难分配了:妻子和儿子各得总数的五分之二,女儿得总数的五分之一。
21.分牛
这类题最好用倒推法求。因为最后一头牛也没剩,可以肯定是杀了一头。按遗嘱要求,女儿只能分2头,才能剩下一头。按同样的思路分析可以得到结果:儿子分7头,妻子分4头,女儿分2头。22.钓鱼
“6”去了“头”,“9”去了“尾”都是“0”,“8”从中截断是两个“0”,因此是一条也没钓到。23.井底之蛙
如果以为一天净爬1米,需要到27号才能爬到井上,那就是犯了想当然的错误。1号这天,蜻蛙净爬1米,那么2号就是从1米开始爬的,依次后推,可以想到,25号是从24米开始爬的。因为白天可以爬3米,到晚上就爬到井上了,不会再“下滑”。24.切西瓜
一般可以切成14块。方法是:从上向下两两相交切三刀,每刀之间约成120度角。这样可切成7块(当中有一块)。再从中间横切一刀即可。据说最多可切成15块,感兴趣的读者不妨试试。
25.招侦察员
他说:“我不考了。”守门人对一个放弃考试的人是可能放他走的。26.最后剩下谁
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规律。①“剩下”的人是逐渐向中间靠拢的②第一次剩下的运动员的编号能被2 整除,第二次剩下的运动员的编号能被4 整除,第三次剩下的能被2 整除……第N次剩下的能被2 的N次方整除。最后剩下的是能被32整除的数,即最后剩下的运动员是32号。
27.海边案件
从李某问的话中可以肯定他要找的是张某而不是张某的妻子,既然如此,他应该喊张某而不应喊“大嫂”,这说明他已经知道张某不在家,但他又问“大哥在家吗?”显然自相矛盾。28.找相同点 乍一看好像只有不同点,没有相同点。其实只要你善于寻找,相同之处还是不少的,这是一种很有用的能力的培养。现举数例:①都是阿拉伯数字②都是4 位数③都是正数④都是整数⑤相邻两数的差相等。29.上楼
如果不加思索,很容易得出二分之一的结论,但这个结论是错误的。这里的关键是住一楼的人不需要爬楼梯。如果你想上三楼,需要爬两层台阶,而绝不是三层,想上六楼,要爬五层台阶而不是六层。答案:五分之二。30.火柴拼字
如果你把火柴当做几何中的线去拼,你永远也拼不出来。火柴杆是方的,把四根火柴并拢在一起,从火柴的根部看过去,就是一个很象“田”的字。31.搬火柴
此题比较简单,答案从略。32.忙碌的鸽子
如果你想求出鸽子每次飞行的距离,那就把问题复杂化了,因为兄弟二人的位置时时在变化,他们之间的距离也是在不断地变化(缩小),你很难求出结果。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因为鸽子是连续飞行的,只要求出飞行时间就能求出飞行距离,这个时间就是弟弟骑车撵上哥哥的时间,这是很容易求的。
第五篇:赤壁赋练习--附答案
赤壁赋练习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基础知识(74分)
(一)注音(14分)
窈窕()冯()虚 桂棹()酾()酒 属()客 ......嫠()妇 愀()然 横槊()江渚()蜉蝣()......无尽藏()枕藉()壬()戌 扁()舟 ....
(二)解释加点字(18分)
泣孤舟之嫠妇 正襟危坐 山川相缪 ...乌雀南飞 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不绝如缕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倚歌而和之 ...举酒属客 酾酒临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哀吾生之须臾 固一世之雄也 相与枕藉乎舟中 ....知不可乎骤得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横槊赋诗
...
(三)词类活用(11分)
羽化而登仙 舞幽壑之潜蛟 歌窈窕之章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顺流而东也 下江陵 不知东方之既白 ...正襟危坐 歌窈窕之章 ..
(四)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义(18分)
⑴.之(6分)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 哀吾生之须臾
苟非吾之所有 ⑵.于(4分)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 ⑶.其(4分)
而不知其所止 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 其破荆州 ⑷.而(4分)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糜鹿 耳得之而为声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五)重要句式(13分)
1.何为其然也 2.而今安在哉 3.客有吹洞箫者 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5.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7.渺渺兮予怀
8、凌万顷之茫然 9.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
10.而又何羡乎 11.固一世之雄也 1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二、选择题。(4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壬(rén)戌 窈窕(tiǎo)桂棹(zhào)冯(féng)虚御风 B.嫠(lí)妇 愀(qiǎo)然 舳(yóu)舻 山川相缪(liáo)C.酾(shī)酒 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 D.匏(páo)樽 枕藉(jí)蜉(fú)蝣 一叶扁(piān)舟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2分)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冯虚御风(驾)... 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 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扣舷而歌之(敲击)... D.倚歌而和之(循,依)而卒莫消长也(到底)..3.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2分)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如日中天 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B)A.七月既望 西望夏口 B.纵一苇之所如 起如厕
C.而卒莫消长 卒起不意 D.举匏樽以相属 两狼之并驱如故,耽耽相向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
①纵一苇之所如 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③而又有何羡乎 ④虽一毫而莫取 .. A.①任凭 ②如果 ③然而 ④虽然 B.①任凭 ②如果 ③然而 ④即使 C.①假如 ②大概 ③然而 ④即使 D.①假如 ②大概 ③然而 ④虽然 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C)(2分)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D)(2分)A.徘徊于斗牛之间 B.白露横江 .... C.凌万顷之茫然 D.挟飞仙以遨游 ....8.选出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C)(2分)
A.苏子愀然 B.凌万顷之茫然 C.何为其然也 D.其声呜呜然 ....9.选出短语结构与众不同的一项(D)
A.白露横江 B.水光接天 C.旌旗蔽空 D.冯虚御风 10.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A)(2分)
A.驾一叶之扁舟 B.倚歌而和之 C.自其变者而观之 D.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11.选出下列句中“乎”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C)(2分)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C.知不可乎骤得 D.郁乎苍苍 12.选出下列句中属被动句的一项(A)(2分)
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13.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D)(2分)
A.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 C.而又何羡乎? D.渺渺兮予怀 14.语言形式不同类的一项是(C)(2分)
A.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B.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C.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D.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15.下列六句话分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C)(2分)
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⑤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④⑥/③②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⑥/②④⑤
16.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赏析不正确的是(B)(2分)
A.第一句,写以桂树木兰做桨,用美好的事物寄托高雅的情调。B.“击空明”与“渺渺兮予怀”写景抒情,以景的空明衬人的胸怀广阔。C.最后一句,点出“予怀”所思慕的对象是那在“天一方”的美人。D.全歌落脚到“美人”身上,具有象征意义。
1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2分)
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阴历每月十五日。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1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2分)
A.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的创始人。
B.本文与《后赤壁赋》都是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到黄州所作,这期间他还写了词《念奴娇·赤壁怀古》。C.本文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生,表现出主人公乐观豁达的胸怀。
D.本文通过叙事,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19.最能体现苏东坡旷达心怀的两句是(BE)(2分)A.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B.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C.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D.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E.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0.对文章理解有误的几项是(CE)(2分)
A.作者在江风秋月中与客对饮,显出一种乐观的情怀。B.作者对客人箫声悲凉而感到不解,因而发问。C.客人箫声婉转,主要是内心怀慕前贤。D.客人转悲为喜,最后主客畅饮而酣睡舟中。
E.本文是散文,因而重在写景抒情,而不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三、阅读下文,完成习题。(35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槊:长矛。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下面。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藏:宝藏。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缭绕。2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C)(2分)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哀吾生之须臾 ...2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A)(2分)A.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襟危坐(端正)... B.下江陵(向下游到)顺流而东(向东进发).. C.酾酒临江(斟酒)渔樵于江渚之上(江中小岛).. D.驾一叶之扁舟(小船)渺沧海之一粟(眼泪)..24.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C)(2分)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驾一叶之扁舟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 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 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 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 25.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①相与枕藉乎舟中 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③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A.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 B.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乎”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D.两个“乎”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 26.将下列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③而今安在哉 ④客有吹洞箫者
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①⑥/②⑤/③/④/⑦ B.①/②③/⑤⑥/④⑦ C.①⑥/②③/⑤/④⑦ D.①⑥/②⑤/③④/⑦ 27.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④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28.对加点的实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C)①凌万顷之茫然 ②击空明兮溯流光 ③倚歌而和之 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A.①凌驾 ②逆流而上 ③靠着 ④细丝 B.①越过 ②顺水而下 ③靠着 ④一条 C.①越过 ②逆流而上 ③循 ④细丝 D.①凌驾 ②逆流而上 ③循 ④一条 2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①吾与子之所共适 ②始适还家门 B.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②举匏樽以相属 .... C.①扣舷而歌之 ②倚歌而和之 D.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②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30.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2分)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31.选出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D)(2分)
A.“正襟危坐”一语出自《史记·日者列传》,原文为“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C.“孟德之困于周郎”系出自三国“赤壁之战”中周瑜巧用连环计,大败曹军的事实。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化用了《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诗句,原句为“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32.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C)(2分)
A.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B.同情曹操不遇于时。
C.慨叹人生无常。D.借曹操自比,表明自己被贬的心志。33.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2分)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D.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34.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A.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
B.作者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C.第一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的渺小,为第二段人的超脱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反差。D.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35.下列关于这段文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是(D)(2分)A.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B.“月明星稀”两句从当前江月之景联想而得,由此推展开去,写目中所见之地形,进而塑造了曹操的形象,借此感叹现实人生。
C.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作者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D.作者引出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议论。
36.以下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方其”一下八句,是想象,是推测,却全力以赴,大肆渲染,此即所谓“赋”。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八字勾画出周郎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有立体感。C.赤壁古战场并不在黄冈,苏轼不过是以此寄托遐想,抒发感慨,并非对历史无知。
D.“哀吾生之须臾”以下四句回到眼前所见的长江、月亮,推广开去,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37.下列理解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C)(2分)
A.主客问答,实际上表明了作者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旷达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悲哀的一面。
B.第一段客答的文字,作者将情、景、理融为一体,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绘明月江水之景,叙曹操征战赤壁之事,发历史上英雄人物“而今安在”、人生苦短之论,抒己身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之感慨;使本段精彩而见功力。
C.对于世间万物,作者主张“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应抓紧时机,享受大自然给予的美景,得到则为己有,得不到则为“非吾之所有”;表现了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
D.《赤壁赋》是宋代文赋的一篇优秀代表作。作者用典而不拘故实,写景而富于想象,抒情而兼用夸饰,加之造语多用对偶,声韵之美也体现了苏轼作品行云流水的艺术风格。38.填空。(11分)(1).归纳第一语段的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语出 ____ 时代的曹操所写的《 》诗。(2分)(3).“孟德困于周郎”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往事。(1分)(4).作者列举往事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逝者如斯”,语出《____________》,它的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6).作者超越自我,把生命放到宇宙的永恒中加以考察,终于积郁释然,作出了超旷达观的解释,得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2分)
四、翻译句子。(20分)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分)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2分)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分)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2分)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分)
6、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2分)
7、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分)
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2分)
9、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2分)
10、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分)
五、填空。(19分)
1.苏轼(1037—1101),北宋(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是一位通才,在诗、词、文、书画方面都是开派的人物,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和黄庭坚并称 ;他的词和 并称苏辛;他是“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画开创了湖州画派。苏轼在词方面开了 一派。词源于民间,因着其存在的环境,渐渐发展为歌台舞榭、尊前花下的消闲品,被文人称为“诗馀”,似乎只是婉约的才是词之正统。而苏轼,以他广阔的胸怀和豪迈的性格,给当时的词坛带去了新鲜的空气。他有意以诗为词,终于从他开始打破了词坛婉约一统天下的局面。苏轼在词史上的另一贡献是使词摆脱了音乐的附属地位,把词发展成了独立的抒情诗。苏轼词长于咏物,擅用白描手法。(5分)
2.《赤壁赋》是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年游黄冈赤壁后所作。第一段写的是“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之景;第二段歌的是“ 望美人兮天一方 ”那样一种渴求;第三段问的是人生“何为其然也 ”的一种奥秘,客作答则表现出“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消极悲观;第四段作者又借阐发“变”与“不变”的人生哲理,表达了自己欲寄情于“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的一种超脱,一种乐观旷达的情怀。就感情线索而言,全文表现出作者 乐 — 悲 — 乐 的感情变化及平静 — 苦闷 — 解脱 的思想斗争历程,而这正是他政治上失意,想在不能满足的人生中求得 解脱的复杂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由此可见,本文过渡性的枢纽段落是第 二 段。(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