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大赛论文

时间:2019-05-15 15:00: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创业大赛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创业大赛论文》。

第一篇:创新创业大赛论文

创新创业大赛激励大学生面向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战场,促使大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下面是创新创业大赛论文,欢迎阅读。

摘 要: 本文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初探。首先对创业教育的由来及发展阶段进行论述。其次尝试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培训目标定位进行初探,分析我国大学生创业和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最后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 创业教育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创业教育正在高校蓬勃发展,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模式形式多样,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仅仅停留在一种意识的或是感性的层面,缺乏系统化。所以,我们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初究。

一、创业教育的由来和发展阶段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最早提出的,指出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美国考夫曼基金会为创业教育作出了如下定义:创业教育是向个人传授一种理念和技能的过程,它帮助被教育者识别那些被别人忽视的机会,使其有足够的洞察力将他人犹豫的事付诸行动。内容应包括识别风险与机会,整合资源以开创新企业,并对企业进行管理等[1]。

我国创业教育在高等院校的开展大概进行了10余年,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创业教育战略规划阶段,1999年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我国首次较完整地提出了创业教育概念。第二阶段,创业教育的实施阶段,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第三阶段,创业教育的推广阶段,2005年9月,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中国项目合作办公室,共同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试点项目KAB(Know About Business,即“了解企业”)。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伴随着国家政策层面对创业教育的重视、支持和引导,创业教育已在全国的高等院校包括职业院校开展起来,创业教育已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体系也不断扩大和深化[3]。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本质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其创业教育的目标与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本科创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高职院校更应强调创业技能的锻炼与培养,在注重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同时,应融入创业教育的理念。我国大学生创业率较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创业意识,缺少创业精神。因此,在培养学生创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业精神的塑造同样不容忽视。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能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以唤醒学生的创业精神与意识、提高学生创业技能,以及培养企业家行为为主要目标。

三、我国大学生创业和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创业意识淡薄,但实际创业比例低。高职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各种社会经验,资本积累薄弱,在找工作时也是被动接受学校安排的实习工作,有少数创业强烈欲望的学生,但实际参与创业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2.科技转化率低。在国内创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从事家教、零售、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即使涉及网络的创业者也都集中于一些不必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网站维护。

3.创业的社会文化基础薄弱。大学生创业没有赢得社会、家庭、学校的完全认可和支持,明确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家长并不多。无论是向社会宣传创业的大学生还是向高校宣传创业的企业家都比较少,使得创业的舆论氛围不浓厚。

4.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大学生创业需要具备自主创业能力,具备能将参与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活动能力,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当前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欠缺专业的创业知识,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容易呈现烦躁、焦虑、多变、矛盾等心理状态,这些都会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

5.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比较薄弱。我国开展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在创业教育上的实践探索才开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系统性,很多学校只是把创业教育当做讲座来讲,创业教育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理想信念。

6.教学问题和师资队伍的局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理想信念,相应的创业教育教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也不能够满足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教学形式一般采用重教材讲解、案例讲解。教师同样也存在创业知识缺乏、创业能力欠缺、教学形式单一等缺点,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创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1.转变就业观念,完善创业政策。高校扩招以来,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能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致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在这个时候,我们要转变就业观念,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学校要根据政府发布的创业政策及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做好创业政策服务工作,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创业政策,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典型报告会、创业政策讲解课等。

2.创业教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当前高职院校仅仅在《就业与创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课程中一带而过地介绍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知识,并没有系统地进行课程讲解。高职院校可以依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科学构建创业教育的体系,设置以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模块化课程。在唤醒和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创业知识的培养,开展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技能课程,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开展创业课程、创业模拟、创业实战等课程,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3.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实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或相应的研究机构。

4.丰富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在系统地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知识教育、创业素质教育后,就需要利用多种创业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当前高职院校的创业实践活动多数是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社会兼职等形式,有系统的创业模拟、创业实战活动很少。当前对创业实训师的培训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建立了创业实战信息系统。在系统中,创业者撰写创业计划书、公司注册、公司资金运转、公司运营等活动,都可以让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在创业模拟活动中得到提高。创业实战活动则需要学校与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包括政策、资金、场地、技术指导等各个环节。

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研究与探索,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相信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一定能够得到更深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朗,贡意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项目参与式创业教育[J].学术论坛,2011(09).[2]何独明,滕发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实践通道[J].教育探索,2007,(07).[3]李晓娟.当代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职教与成教,2009,(05).[4]王鉴雪,杨兔珍.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5]陈永秀.论高等专科学校“四位一体”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第二篇:创新创业论文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背景

早在1990年,我国就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目研究,但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创业者群体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创业者在全部创业群体中仅占3.7%”,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这说明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完善。

近几年,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不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不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不浓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范围不广泛等等。目前,在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围绕“挑战杯”和“创业计划”大赛,运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较普遍的形式,但这种创业教育的受众面比较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持和保障。(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是由英语中“enterpris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就曾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其中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发明和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

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本领。创业素质的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

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2001年,我国有107万普通高校毕业生,2005年增至338万人,2006年达到413万人,2008年、2009年分别为559万人和611万人。从以上数字我们看出,高校毕业生数量在大幅度增长。据教育部有关统计显示,2001—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只有70%,其中本科生的待业人数2001年为34万,2005年达到79万,2007年为增至144万,2008年、2009年由于全球经济危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近年来,高校招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源源不断地涌入人才市场,如果单从高校毕业生这一项来讲,就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再加上政府机关、其他事业单位减员增效,难以接收更多毕业生,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其他单位也因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重组而难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毕业就有可能面临着失业,这将给社会带来很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育和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创业创新队伍中来,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接受社会挑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大大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人的全面素质中,不仅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要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而创业素质的养成必须通过创业教育来实现。创业教育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培养大学生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机制和能力。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素质,培育大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进而促使学生注重自身基本素质的提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看法

(一)创新创业思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突破200万大关,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指出,虽然毕业生数量增幅较大,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数量逐年上升。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统计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仅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就很多。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而且还应该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不断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要求,同时也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3、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雄厚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付未来社会中国大学生就业发展和挑战的人才,是各类高校在教育创新中担负的首要任务。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立高校创新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和基础性内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想创业的大学生至少要注意四个方面: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对公司运作的认识过于简单,他们不清楚如何融资、如何做商业上的事务活动筹谋、如何塑造管理团队等,甚至连基本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常识都很短缺。因此,在创业前,应该有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培训。市劳保局每月都有免费的创业者培训班,有心创业的大学生可以来报名到场学习。

其次,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既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创业,那创业就必须符合市场规律,不经过市场调研,盲目投资,成功的可能就很小。因此,在创业之前,应该冷静地思考,选择啥子行业来做才气更接近成功。建议最好先到相干行业去打工,熟悉一些行业的运作规律和流程,也可到市劳保局到场见习培训,有50多种岗位可供选择,在见习培训中选择创业方向。

再次,要多方面了解政策,充分哄骗政策。对大中专结业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通称里有不少相干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者应该充分了解这些政策,哪些用度是可以减免的,哪些优惠是可以申请的,都要做到胸中有数,这样才气在创业之初,节约资金更好发展。

最后,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心理脆弱是大大都大学结业生的通病,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轻言放弃,是不会取得终极成功的。创业的道路没可能一帆风顺,以是,大学生在心理上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途径:

1、构建个性化的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使创新创业及实践教育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建立合理的个性化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使高校教育更为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为我国高校进一步深化、细化教育创新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应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在人才选拔培养考核过程中,其模式的定位、形式及体系的整合和内容的改革上,要树立以适应性为核心、以个性化为特点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内在需求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不仅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也给学生提供更多能够发挥自己潜能的创业平台。

2、加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途径。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是关键。只有把课堂教学所学到的文化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尤其是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真正得以提高。3重视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模式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

创业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敢于竞争、敢于冒险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奋求实的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心态及自控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创业品质的前题,优秀的导师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所以在不断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开发社会教育资源,聘请创业上有建树,品德高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来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新创业思想与实践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才能培养出具有敢于探索、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4、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具体要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加强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重视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创新思维开发等方面得到主动发展。所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及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其次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成功企业家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他们的事迹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一己之长的事业;最后就是要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或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让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使其形成自主创新创业的理念。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多次提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群体,如果失去了创造的冲动和欲望,而仅仅安于现状和守成,那么中华民族最终将失去发展的不竭动力。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绝不仅是希望创业的同学所应考虑的事情,即使是在其它岗位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不该失去创新之“心”。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成立活动组织,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具有较高的风险,但也有较高的回报。随着商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猛来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的浪潮中,并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大学生创业也因此成为热门的话题。

创业是就业的另一种模式,所不同的是创业者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给自己“饭碗”(就业机会),而是主动地为自己或他人创造“饭碗”。目前,我们国家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工商、税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之所以提倡大学生创业,除了创业不失为缓解目前就业压力的一条解决途径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要具有一种敢于开拓的创业精神。

第三篇:创新创业论文

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自身优势的培养,有利于满足社会经济需求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创新创业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创新创业论文

(一)一、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因素

1、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与理念较落后

全校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各高校迅速发展并普及起来。虽说各个高校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对其目标和理念仍然存在着狭隘的认识,即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针对少数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就业行为,倾向于对其进行功利性的商业价值评判,把多培养几个自主创业的“企业家”看作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却很难真正理解其人才素质培养的内在价值,因而不愿在教学层面推进全校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将其纳入人才培养的计划。与此同时,社会上对创新创业教育功利性的价值判断也局限了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没有在专业教育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创业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导致他们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是能迅速带来经济效益的途径,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挣钱养家糊口、创办新企业的肤浅层面上。殊不知,创业的本质是创新,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是一个“涉及远见、改变和创新的动态过程”。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在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就业能力。与商业创业相比,社会创业更能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社会创业作为一种创新社会价值的活动,更有助于解决市场和政府尚未解决的社会问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社会创业不排斥市场的力量,即利用市场的规律去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推动社会价值的实现。由此可见,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存在的狭隘认识,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绩效难以提高。

2、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

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同样需要诸如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的大力支持和保障。然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难以面向全体学生,不能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其原因在于:一是没有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机构、专项资金和工作场地,许多高校是在其原有的学生工作部门增设此内容,致使能够用于创业教育的财务资源时常捉襟见肘,甚至挪用;二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一般都应具有经济管理的专业知识背景,并且热爱创业教育,而各高校具有这方面能力的师资供给不足,直接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3、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老套

创业课程的宗旨在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效的创业教育需要采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所学的“游泳知识”能够转而应用于课堂之外的商海或工作中,培养学生能够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的世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高校“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大课堂教学难以实现小组教学优化培养,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模式,恰恰是要改变这种现状,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而非被动地接受知识信息。毫无疑问,想要取得有效的预期学习成果,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去感受创业者的生活状态和做事方式,使学生转换为知识的发掘者、学习的主导者“、创业者角色”的扮演者。可见,老套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会阻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提高。

二、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对策

1、科学定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育人为本”,其本质是素质教育的新发展。因此,推进全校性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育人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定位,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范畴,贯穿于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的育人过程中,要拓展到全校每个学院,并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以及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相结合。这是因为其融合了创新、创意、合作和敢于承担风险这几方面的能力,对各门学科人才培养与发展都很有价值。事实上,并非只有商学院的学生热衷于创业活动,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有的甚至从高中就开始着手创业,其中也不乏大量成功的创业者。高校培养具备创业精神的大学生,并不需要他们都成为企业的创建者,只是因为受过创业精神“熏陶”的大学生在进入传统行业入职时会推动这些行业创新创业理念的更新。

2、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全校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落实的关键。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师除了理论知识丰富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实践经验丰富,这就要求教师拥有“学者+企业家”的素质,自身要有从事创业的经历或经验,能在学生创业中给予个性化的指导。要把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选聘具有生产、管理和技术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人才担任创业教师。因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要积极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案例的研究,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之中;二是要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各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以积累实战经验;三是要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四是要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

3、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延伸到创业实践的服务平台,通过必要的实践环节帮助大学生磨练意志,积累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一是要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内实践平台。一方面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以及素质拓展教育的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建立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打造一个全方位创业支撑平台,为他们的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物资帮助,积极整合“高校—企业—创业学生”等各方面的优良资源,采用“大学生创业街”、“大学生创业小组”等形式进行管理,制定出有利于学生开展创业工作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在创业基地的运行中,应当在场地、资金、实训、技术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持,对条件已经成熟的创业项目,创造机会促使其走向市场,成为真正的企业。同时,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网站,加强创业信息的交流,提供政策咨询,推介好的创业商机,做好创业跟踪服务和校友创业管理培训工作。二是要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外实践基地。即主要通过拓宽校外的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服务平台,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企业和感知企业家精神。要鼓励和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同学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课余闲暇时间和假期尝试与社会的对接,设立和参与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创业项目,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综上所述,要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需设计出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以实现创业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参与者的激励兼容,把参与者的个人目标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予以“糅合”,从而促进并整合诸多资源“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只有科学定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加大教育资源的供给,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才能有效地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

创新创业论文

(二)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关系,阐明活的灵魂贯穿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新的经济时代的形态。它为大学教育改革,为创新人才竞争的理念和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既然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势在必行,那么我们如何开展,怎样践行呢?笔者认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动力源泉和有效途径,是其发展的内在要求,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的指导作用。

一、实事求是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践行的原则和依据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是世界的政治主题,发展则为世界的经济主题。和平是阶段性的,而发展是永恒性的。我国作为第三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实事求是地讲,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有差距,迫切要求探索高速发展之路,一切有益的人类文明优秀成果都可借鉴为己所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也随其而行,但仍落后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节奏。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生了战后严重的经济危机,各国都显现出经济增长的停滞、高失业率和高通胀等问题,致使国外大学生择业就业的空间大为缩减,由此,人们必须“实事”而“求”,“求是”的目标如何锁定?经“求”的结果表明:问题出现在市场的供求关系上,也就是说求职单位的供给无法满足人才的需求,那么就锁定“求是”的目标,即造“企业”,如何制造企业呢?那就是创业,因此,创业应“求是”而生。随后20年期间,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显著,创业奇迹不断涌现,创业革命蓬勃发展。而我国高等教育由于追赶的步伐过快,改革的形式和方法不可避免地有些粗糙和简单,精英式的大学教育急速转为大众化教育后,教学质量没有跟进提高,反而呈现下滑态势,毕业生就业大军严重供过于求,专业知识与就业岗位严重脱钩,传统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僵化,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引导,与国际高等教育的新理念、新目标相差甚远,与国际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形成鲜明对比。为此,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要“实事”而“求是”,大力开展和深化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迫在眉睫。

二、群众路线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践行的动力源泉

群众路线就是要求一切工作都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利益,尊重和支持人民的首创精神,虚心向人民学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同样离不开人民,离不开群众。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群众的首创精神是人类活动最有力的刺激力量。当前,世界形势日新月异,风云变换,各个国家都在发展的道路上急速前行,唯恐落后于人。所以,我们必须时刻警醒,切记居安思危,铭记发展是硬道理。而发展的实质就是创新创业,就是创造出一片新天地,打造一批新兴产业,夺取发展的制控权,其动力根源就在于群众的首创精神。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只有践行群众的首创精神,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体系,配备激励创新创业的薪酬机制,同时设置明晰的运行和考核标准,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形成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大胆探索,勇于开拓,纳新除旧,最终必将破茧成蝶,争创出大学教育的新未来。

三、独立自主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践行的内在要求

一个国家无论是进行革命,还是进行建设,都要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这就是独立自主的原则。自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随着经济和科技体制的日益深化,现处于“深入突破”的第四发展阶段。从高等教育改革的第一阶段开始,国家就致力于对高校进行逐渐松绑,逐渐扩大学校自主权,随后紧跟市场经济发展的节奏,逐步由统分管理向市场需求靠拢,由计划分配到双向选择,再由市场调节专业需求,使各高校逐渐“独立自主”起来。但这一改变仍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难就业成为高校困境。为此,创新创业教育应运而生,并要求进一步独立自主,充分利用现有办学条件,发挥高校自身办学特色,自主开发优势专业市场潜力,创设创新创业实验室,模拟专业创业项目,研发专业创新点,加强学科纵深联系,扩充学生知识储备,向社会输送优质创新创业人才。

作者:孙红丹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下达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2012-8-1.

第四篇:创新创业大赛计划书

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成就梦想

“万力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创业计划书

自行车租赁市场

项目名称:刘洋 负责人:

姚闯辅导老师:

魏学 赵晓伟

张珊团队成员:2014年9月1日星期一

创新引领未来

创业成就梦想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摘要

1.1 项目简介„„„„„„„„„„„„„„„„„„„„„„„„„1 1.2 项目背景„„„„„„„„„„„„„„„„„„„„„„„„„1 1.3 实施方案简述„„„„„„„„„„„„„„„„„„„„„„„1

第二章 项目介绍 2.1 服务说明„„„„„„„„„„„„„„„„„„„„„„„„„1 2.2 创业思路„„„„„„„„„„„„„„„„„„„„„„„„„2 2.3 特点与创新„„„„„„„„„„„„„„„„„„„„„„„„2 2.4 车源解决方案„„„„„„„„„„„„„„„„„„„„„„„2 2.5 租赁实施细则„„„„„„„„„„„„„„„„„„„„„„„3 2.6 总运营流程图„„„„„„„„„„„„„„„„„„„„„„„4 第三章 团队文化 3.1 团队成员介绍„„„„„„„„„„„„„„„„„„„„„„„5 3.2 品牌及FLY介绍„„„„„„„„„„„„„„„„„„„„ 5 第四章 市场分析

4.1 分析手段„„„„„„„„„„„„„„„„„„„„„„„„„6 4.2 车源分析„„„„„„„„„„„„„„„„„„„„„„„„„7 4.3 需求分析„„„„„„„„„„„„„„„„„„„„„„„„„7 4.4 市场定位„„„„„„„„„„„„„„„„„„„„„„„„„8 4.5 SWOT分析„„„„„„„„„„„„„„„„„„„„„„„„9 第五章 营销计划

第五篇:创新创业大赛讲话稿

创新创业大赛常用讲话稿

各位、嘉宾及集团同志们:

大家晚上好!

在这个充满温馨、祥和的美好时刻,很高兴可以和大家齐聚一堂。

为纪念五四,欢度五四青年节,彰显七一青年风貌,丰富集团文化生活。集团特要求集团团委承办“激情燃烧,歌唱七一”首届十佳青年歌手大赛。

当前,我集团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七一要想站在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实现新跨越,就要进一步组织和动员集团公司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凝心聚力,共同拼搏,才会建设出一个安全、富裕、和谐、幸福、美丽的新七一。

由此可见,职工才是我集团公司最宝贵的资源。职工的观念、意识、文化心理乃至兴趣爱好才是集团最关心的问题。

企业文艺活动,对于形成一种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业文化活动具有陶冶情操、丰富感情、优化素质的教育、修养功能,使政治工作在潜移默化中点滴渗透;其次,企业文艺在企业中能营造一个宽松、和谐、亲密、融洽的环境,达到沟通职工感情、密切人际关系的目的;第三,企业中的一些文艺活动,还具有调节情绪、增强体质的作用;第四,企业文艺是振奋企业的催化剂。

在现代企业中,以广大职工为主体、为原型的企业文艺活动以其独特的作用和功能,在培养和形成企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激励员工开拓创新、建功立业的斗志,建设企业文化,还会举办更多的活动来丰富大家生活,提高大家的文化生活!

最后祝各位选手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赛出风格,赛出七一青年人的风采,同时,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下载创新创业大赛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创业大赛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创业大赛策划书

    山西财经大学校园科技文化节创新创业大赛策划书主办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分团委2013年10月一、大赛介绍为认真贯彻“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营造校园......

    创新创业大赛主持词

    2017首届××创新创业大赛 决赛主持词 (13:30)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2017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我是××××协会秘书长,也是本次......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2014年11月16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光明新区管理委员会共同指导,深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客大赛(以下简称“大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 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而未来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高素......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

    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为就业市场中两个平等、互选的......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

    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看法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为就业市场中两......

    创新创业论文大全

    创业创新论文 一、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提出背景 早在1990年,我国就开展了教育基础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研究,但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据有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创业群体......

    创新创业课程论文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是形成和推动创业行为的内驱力,是产生创业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