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离别不再是泪诗歌(范文模版)
离别不再是泪
假如今生不认识你,该多好
我不会写这些流泪的文字
不会有离别的伤感
不会有思念的烦恼,漫漫长夜,不会拾起温謦的回忆
悠悠岁月,不去追忆你的身影
今生
你给我无比的欢乐
也带给我无比的痛苦
这个世界上
没有人比我更加爱惜你的一切
也没有谁比你更有权利伤害我亲爱的我累了
我已疲惫不堪
今夜
我捧着伤心的酒杯
和着泪水咽下
我知道
女人是用生命点缀爱情
男人是用爱情点缀生命
我输了
夜色低垂
烛影摇曳
泪光点点
亲爱的没有我的日子
你的世界依旧灿烂
你的世界无需我的祝福
今夜
喝下这杯忘情的酒
向你轻轻的道一声
珍重
第二篇:诗歌_离别
2010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离别诗鉴赏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而送别诗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今年湖北卷考查了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和韩琮的《暮春浐水送别》,安徽卷考查了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那么,掌握鉴赏送别诗的方法,就非常必要。我们要从哪些角度去掌握呢?
一、风格和抒情方式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别薛华》、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柳宗元的《重别梦得》等。
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丝毫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英气逼人,气壮山河。此外还有高适《别董大》,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岑参的《送李副使碛西行军》,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
鉴赏送别诗风格时,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如李白生活在盛唐,他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甚至狂放不羁。因此他的送别诗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豁达开朗,没有伤感情调,如《送友人》,这是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送别诗主要抒写离别之情。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接抒情的,如唐诗人高适意境高远的七绝《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的前两句以粗犷笔调和白描手法,绘出一幅北国寒冬图:日暮黄昏,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惟见遥空断雁,寒云出没。这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于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联系上下文,可知诗人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接着,作者以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创造了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风格,以它的真诚情谊和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和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间接抒情的,又有多种形式。
以喻显情的,如李白景象宏阔、别情深挚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又包含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远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直到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李白的向往,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
借酒抒情的,如王维构思精巧、语言新鲜的七绝《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在交待了送别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后,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切话别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宴会即将结束时对主人的劝酒辞。主客之间惜别之情在这一刻都到了顶点,主人这一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体现。这种安排,很好地写出了送别的深情。
借景抒情的,如唐诗人刘长卿虚处藏神、用笔神妙的五绝《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幅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凭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也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表露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此诗如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二、内容及主题倾向:
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如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元好问的《别程女》、黄景仁的《别老母》等等,抒写的是亲人离别之情;而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吴伟业的《送友人出塞》等等则是对友情的咏唱。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如王昌龄,“天生贤才”终未被“君王”所用,虽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胸怀大志,仍想建功立业:“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骎骎。”(《别刘谞》)
第三,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如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梅尧臣的《东城送运判马察院》等,劝勉之中带有明显的“君子赠之以言”的倾向。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为“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
第四,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如谢眺的《新亭渚别范零陵云》把离别之情、劝慰之情和内心的希冀巧妙地融为一体:“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力籍,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
这些诗从情感上看,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意极为凄悲,催下泪下;或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气贯长虹,如
“勿使燕然上,唯留汉将功”(陈子昂《送魏大从军》);或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绮丽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使人心旷神怡,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或慨叹尘世之喧嚣,追慕山林之空灵寂静,赞叹僧人之清静脱俗,富有禅意之情等等,不一而足。
三、常见意象的寓意:
杨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日暮
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并且,傍晚时分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
月
月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 “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江淹作《别赋》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致使它在不是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恨,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而“南浦子曲”和《南浦》词牌多被用来写惜别伤离之情或羁旅愁怀。
酒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杨载《诗法家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别宋之悌》),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
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在暮年面对巫山巫峡的秋色,作者感到了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国势衰落,不禁发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的感叹,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
四、写作技巧
送别诗运用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常见方法和技巧。
融情于景:诗人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不外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之属,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景象。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着力描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交织在一起,形成离别时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抒写惜别哀伤之情。
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言下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思。这样写更能深化主题而富于魅力。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通过写柳条藤蔓、黄莺的伤离别表现人的情思心绪。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二)“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那彻夜流溢的烛泪,都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
以乐景衬哀情 :送别环境千差万别,有凄风苦雨中的送别,也有良辰美景中的离别。写凄风苦雨固然可以烘托别离之苦,写良辰美景又何尝不能反衬离人的懊恼。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和离别的难堪,美好景色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欧阳修的《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想象(虚拟):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则展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如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想象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寝的幻想,借以加倍地表现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此外还有王维的《送韦评事》“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都运用这种手法。
比喻:用比喻的手法来抒写心情,是送别诗常见的艺术手段之一,如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用“水悠悠”比喻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还有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也运用了比喻。
我们在鉴赏送别诗时,除了掌握以上的知识和方法外,还应了解作者、作品风格及创作背景等。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
第三篇:离别诗歌
无论是否愿意,
那场离别
已如约而至,风吹落你的发须,从树的顶端坠落,涛声响起,疼痛的颜色
和你的灵魂一起漫步。
树叶沙沙飘下
并肩漫步
跌落一地的心事,你曾收留一颗破碎的心,在那场暴风雨之前
来到你的世界,我瘦弱的笔尖
流落一地的伤悲,在你丰硕的心灵之土地
乞讨,是我的贪婪,就算平添新的忧伤
也依然勇敢,流连在你的天空,熟念的篇章,在不属于我的文字里,我看见
一位姑娘,穿着花红的衣裳,妩媚的花朵正在开放。
在你的殿堂
灯光明亮闪烁,爱情悲喜交加,如醉如痴……
图片
目睹了一切繁华,黯然转身,我是一个迷途的孩子,在世俗的训练场,曾经多么努力,少得可怜的收获,终是敌不过妒忌的目光,而一退再退,不管身后是万丈深渊,就算醒来也无法东山再起,人间
不知要奋斗多少年,才能登上那个舞台,不知舞台上的道具,会不会是永生的脚镣?
谁能预见落幕时的繁华?……
离开
是一种选择,坚定
是一生的信念,与你相遇,是前世注定的缘分,今生意外的收获,路
如此清晰,谁在呼唤?
从遥远的天际
划破云层,在温柔的梦乡
穿透心坎,拥抱阳光,铺一地思念,洒一缕忧伤,彼此羡慕的眼神,决定来世的路,一颗落难的心,领教你的残忍,每一个夜晚来临,飘酒文字,古老的情书,遥远的字符,无法投递的悲伤,与深秋的落叶
一起下沉。
天亮启程,分别已是再所难免,从此,你有你的我有我的世界,那旋转的舞台
有人在尽情表演,镜片过滤的目光,突然发现
有的人也会露出马脚,再隐蔽的躲藏,也会被发现,只是看者无心,哪管其它,天空下着雨,
阳光依然照耀,在你即将转身的瞬间,我终于明白,人世间的某些事,淡然
是选择之中的最好选择,人生短暂,何必难为自己,自我宽恕
才是最大的解脱,生命里有更值得珍惜的却已错过,错过,便是永远的错过,不是你早到一步,就是我晚到一步。
独自坚定的路,曲折无限,美好无限,一如雨后的阳光,照耀流淌的河水,我飘洒悲喜的泪水
为你开一道心路,目送你远行的背影,欢快的舞台,谁能与共?
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都将镂刻在心,一切都将随风远行……
第四篇:江山泪诗歌
哭江山,一把辛酸泪,痛哀神州二百川。
云翳山隐日不开,江河颓流日不前。
秋风紧似生寒刀,斩落芦花翻地蔓。
路有饿殍余尸骸,血肉滩涂作饥餐。
老弱孱卧气奄奄,巴望强者食肉膳。
大地一片惨呼声,黎民客死征役间。
昔日宫墙失废垒,昨夜繁华留墟烟。
瘦马犹战沙场上,空壕遗恨伤亡惨。
西山野盗践东土,茫茫胡兵下中原。
寇贼暴戮如暴狼,恶蹄踏处腥满天。
万里国域尽征戎,千门烽火被岗峦。
背乡离井赴戎疆,生死离别一涂炭。
草木寒悲花飞涕,风云震骇雨泣涟。
国亡家破山犹在,物形人事半已非。
三载守关归故里,野草肥长灶厨炊。
茅屋坍塌柱梁歪,断墙竟已卧横台。
村郭萧条多荒址,人火稀疏静孤孩。
死者长已葬无地,存者且去苟残息。
子孙已是阵亡尽,母孺犹自念家里。
与人不敢苟言笑,唯恐触及伤心事。
前夜有吏征士卒,八十老翁从军缴。
拄杖尚惧行路难,更兼骑马使刀鞭。
奔波劳碌急救边,使人听此凋朱颜。
谁见男儿堂堂躯,破敌马革裹尸还。
尽是南茔厮杀鬼,边庭流血干黄泉。
朝廷终是佞臣多,怯卒须非真将士。
困兽岂能当猛虎,穷鱼无疑诱奔鲸。
人道多难可兴邦,谁见百姓喜战乱。
终因朝上坐昏庸,帝阍速至起鼓角。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万里悲秋久为客,百年多病心犹壮。
三吏三别伤民逝,春望秋兴忧年狂。
老骥伏枥志铁马,千里冰河入梦狂。
第五篇:将军泪诗歌
那一年,冬季。
我做了将军,统领万军。
那一年,雪花。
那一年,洛阳白色。
我遇见了你,湖畔。
一席素装,一抹浅笑。
一点一滴的雪花留在你衣袖,消融。
一摇一动杨柳飘舞你眼前,辗转。
一本淡淡的三都赋捧在你手中。
你皱眉。
你点头。
你微笑。
那一年,很冷。
战士们时时搓着手取暖。
我在洛阳巡逻。
天很暗,风刺骨。
不过,每天都能看见你,挺好。
那个湖畔,少不了你的影子。
那天,大雪。
京城大街上无人。
你拖沓着身子,蹒跚走过,无伞。
你倒下。
我经过。
……
大院。
你的家。
你母亲告诉我,你体弱多病,不过,爱那片湖。
三年前,你的父亲也是将军。
动荡,乱世,你的父亲不得不去边塞打仗。
你说,隔着那片湖,能看见你父亲。
不过,你终究没能看见他,他战死了。
于是,三年来,每日,你都去那片湖。
……
那年,初春。
皇上许我以公主。
我拒婚。
龙颜大怒。迁我入狱。
你知道了,送饭与我。
“将军为何不与公主成婚?”
我没有回答,只是看着你。
你羞赧,离开。
……
那一年,秋季,洛阳天高气爽。
你着一身红装,成为我的妻子。
我得以换下了铠甲,红装披挂。
那天,将军府喜气洋洋,因为你。
……
我说,此生定不负你!
你说,承君此诺,必守一生!
我们在一起,过得挺好。
我带你,在洛阳漫步,在湖边诵三都赋。
你来练武场看我,给我擦去脸上的汗,我看着你,笑了。
我练剑给你看,你拍手,笑了。
……
那一年,冬季。
将军府被白色覆盖。
你躺在床上,病革。
我守在床边,每天。
你醒来,问我,我要死了怎么办?
我握住你的手,告诉你,放心,有我!
你笑了,好甜好甜。
……
那一年,春天。
天气晴朗。
我们的该子出生了。
你说,将军,给他取什么名字。
我说,叫思。
代表无论何时何地我对你的思念。
我们在一起,看着孩子长大。
……三年,夏天。
我以为,幸福的日子会很久。
只是,造化弄人。
边塞大乱,危急社稷。
我身为将军,当挺身而出!
农历,五月初十。
你的生日那天,我离开。
你拉着我的手。
“你会回来的,对吧?”
我点了点头。
“一定会!”
等打完这一仗,我就辞官,陪你一辈子!我许你,四海为家!
你笑了,还有,我们的孩子,思。
……
边塞,曾经荒凉。
不过,如今已被践踏了敌人的马蹄印。
我着一身重重的铠甲,来到了这个地方。
厮杀,杀敌人个片甲不留。
我要让他们知道,这片土地不容他们侵犯。
夜里,我也会看着天空,思念着你。
过得好吗?
农历八月初七,我身中三箭,差点倒下。
不过,我答应过你,我会回去的!
你等着我!
九月初,天气转凉,你可记得加衣?没有我在身边,好好照顾自己!
九月十八,那夜天气格外的冷,我打了好几个寒颤。
……农历十月二七,我终于平息边塞,可以回到京城。
战士们欢呼,终于可以回去了。
班师。
终于踏上了故地。
将军府,没有变。
迎面而来的是思。
我掸了掸身上的灰尘,想见到你。
……
那一年,冬季,十一月十八。
我辞去将军之职。
正是你离开后两个月。
我来到你的墓前。
眼泪洒了一地。
说好的,等我回来。
我回来了,你怎么就不在了?
我还要带你四海为家,我要陪你一辈子!
你还记得吗?
……
又是一个雪季,已不知过了多少年了。
思,也成为了将军。
湖畔,我独坐,拿着你当年看过的三都赋。
想你了。
好想见你。
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