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初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考前必做单选题
1.下列关于社会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审计人员应按有关规定接受继续教育
B.审计人员应以服务成果的大小决定收费标准的高低
C.审计人员可以采取任何手段争揽业务
D.审计人员可以个人名义承接业务
【答案解析】:BCD违反社会审计人员职业道德。
2.审计质量控制是对各项审计工作、或具体审计项目全过程的质量进行自我约束的一项活动,它依靠的控制标准是: C
A.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标准
B.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标准
C.审计质量控制标准
D.审计人员质量控制标准
【答案解析】:审计质量控制是有审计人员和审计组织依据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对各项审计工作、或具体审计项目全过程的质量进行自我约束的一项活动。
3.下列不属于审计质量控制客体的是: B
A.审计的全过程,从计划到实施,到最终发表意见
B.专门审计组织和人员
C.审计组织内部各项管理
D.审计人员素质和工作技能的控制
【答案解析】:审计质量控制的客体是审计组织和人员进行审计质量控制的对象,既包括审计的全过程,从计划到实施,到最终发表意见,签发审计报告的全部工作,也包括审计组织内部的各项管理,如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管理,审计人员聘用、培训、晋升管理等。其重点是对审计的整个过程、审计人员素质和工作技能的控制。可见ACD都包括在范围之内。
4.独立性原则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当在实质上和形式上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其中,实质上独立是指: D
A.在行为和态度上
B.在思想和态度上
C.在行为和精神状态上
D.在思想和精神状态上
【答案解析】:实质上的独立是要求审计人员在思维上和精神状态上要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以客观、公正的心态来表达审计意见。
5.下列关于社会审计人员对委托单位责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C
A.审计人员应当按时按质完成审计任务,遵守各项约定
B.审计人员对于职业过程中得到的资料和情况,应当严格保密
C.审计人员可以以服务成果大小决定收费标准的高低
D.审计人员在得到委托单位的书面允许或法律、法规要求公布者的情况下,可以将资料xie露给他人
【答案解析】:对于C项,应当是审计人员不可以以服务成果大小决定收费标准的高低,应当以工作量大小和专业程度高低作为主要依据。
6.下列有关审计目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
A.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结果
B.审计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相同的C.审计目标体系包括审计总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D.审计总目标由审计具体目标组成【答案解析】:审计目标体系包括审计总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
7.针对审计项目具体内容确定的审计目的、并对总体审计目标予以细化的是:C
A.专门审计目标
B.特殊审计目标
C.具体审计目标
D.一般审计目标
【答案解析】:审计目标通常分为总体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总体审计目标是指实施审计要实现的最终目的,具体审计目标是总体审计目标的细化,是针对审计项目具体内容所确定的审计目的。
8.下列关于审计目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审计目标在审计项目的全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B.审计目标决定了采取什么样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C.审计目标决定了采取什么样的审计证据
D.审计目标具有全面性和长期性
【答案解析】:选项D的错误在于审计目标具有局限性和阶段性,审计目的才具有全面性和长期性。
9.检查财务报表中数字及勾稽关系是否正确可以实现的审计具体目标是: D
A.估价
B.截止期
C.披露
D.机械准确性
【答案解析】:机械准确性是检查财务报表中数字及勾稽关系是否正确。
10.对审计目标的确定有最直接影响的是: C
A.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的要求
B.审计环境
C.审计目的D.审计对象
【答案解析】:审计目的指导审计目标的确定。
第二篇:初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考前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
1。审计监督的根本特征是:
A。广泛性
B。科学性
C。及时性
D。独立性
标准答案:D
2。下列有关受托经济责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受托经济责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B。受托经济责任是指受托人在管理或经营方面所承担的义务和所应履行的职责
C。受托经济责任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着相同的内涵
D。现代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容不局限于单纯的财务责任
标准答案:C
3。社会审计组织在办理审计机关委托的审计事项时,审定其审计结果的组织应是:
A。委托该项业务的审计机关
B。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C。当地人民政府
D。被审计单位的上级组织
标准答案:A
4。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审计机关权限的是:
A。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立内部审计机构
B。废止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制定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财政财务收支规定
C。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证明材料
D。参与被审计单位重大事项的决策
标准答案:C
5。下列行为中,符合社会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是:
A。以个人名义承接业务
B。代行被审计单位的管理职能
C。对未来事项的可实现程度做出保证
D。执行审计业务时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
标准答案:D
6。下列有关审计目标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审计目标的确定影响审计标准的选择及审计程序和方法的设计
B。审计目标不影响审计准备阶段的工作
C。审计目标对审计全过程都有影响
D。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
标准答案:B
7。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内部控制测试的工作属于:
A。审计项目计划阶段
B。审计准备阶段
C。审计实施阶段
D。审计终结阶段
标准答案:C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分析性复核方法的是:
A。比较分析法
B。比率分析法
C。趋势分析法
D。内容分析法
标准答案:D
9。下列各项中,可以选作审计标准的是:
A。国家审计准则
B。社会审计准则
C。内部审计准则
D。企业会计准则
标准答案:D
10。被审计单位编制的工薪结算表属于下列各类审计证据中的:
A。亲历证据
B。外部证据
C。内部证据
D。实物证据
标准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五项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四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在无多选和错选的情况下,选对一项得0。5分。每小题2分。)
1。下列有关审计独立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独立性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
B。经济来源的独立是审计工作保持独立性的物质基础
C。组织机构的独立是审计工作独立性的保障
D。内部审计没有独立性,社会审计独立性强
E。审计人员要保持形式和实质上的独立
标准答案:ABCE
2。下列有关国家审计准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国家审计准则是衡量国家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
B。我国国家审计准则体系是我国审计法律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
C。我国国家审计专业审计准则不具有行政规章的法律效力
D。我国国家审计准则适用于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开展的审计工作
E。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循审计指南的规定
标准答案:ABD
3。审计人员在判断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时,通常使用的审计标准有:
A。被审计单位的计划
B。被审计单位的预算
C。同行业的技术指标
D。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E。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
标准答案:DE
4。下列各项中,属于效益审计准备阶段工作的有:
A。提出审计报告初稿
B。初步调查了解审计事项
C。确定评价标准
D。编制审计方案
E。确定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
标准答案:BCDE
5。从广义上说,审计管理的主体包括:
A。国家审计机关
B。内部审计机构
C。社会审计组织
D。审计人员
E。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
标准答案:ABC
6。下列有关审计风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B。审计风险具有潜在性
C。审计风险只存在于审计实施阶段
D。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E。审计风险是可以消除的标准答案:ABD
7。对于《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法律责任,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有:
A。是指在国家审计监督活动中发生的有关法律责任
B。是国家审计的法律责任,不包括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法律责任
C。是因实施审计监督产生的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D。是以行政责任为主的法律责任,也包括相应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E。其主体是被审计单位及其有关的直接责任人
标准答案:ABC
8。下列关于计算机审计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计算机审计的基本过程不包括审计准备阶段
B。电子数据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都属于计算机审计的范畴
C。在审计技术方法方面,计算机审计与传统的审计完全一致
D。计算机审计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审查纸质材料
E。计算机辅助审计是信息系统审计的重要内容
标准答案:BD
9。下列有关审计证据可靠性的提法中,正确的有:
A。从被审计单位内部取得的证据比从被审计单位外部取得的证据更可靠
B。审计人员直接从第三方获取的审计证据比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C。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原件比其提供的传真或复印件更可靠
D。经过加工汇总编制的资料比直接产生于经济活动的业务凭证更可靠
E。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时生成的内部证据比内部控制无效时生成的内部证据更可靠
标准答案:BCE
10。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调查了解的方法有:
A。查阅相关文件
B。分析性复核
C。询问有关人员
D。观察业务活动
E。检查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生成的记录
标准答案:ACDE
三、案例分析题(本题包括三个案例答题,每个案例答题l0分。每个案例答题包括5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每道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有多项正确答案的小题,在无多选和错选的情况下,选对一项得0。5分。)
案例一
(一)资料
2009年4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08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有关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在对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进行调查时了解到:
(1)销货单、销售发票和发运凭证事先连续编号;
(2)发货部门根据经批准的销货单发出货物;
(3)出纳员按月向客户寄发对账单;
(4)商品退货由验收部门填写验收报告和入库单。
2。审计人员在对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测评的基础上,针对营业收入采取了如下审计程序:
(1)编制营业收入明细表,并与明细账和总账核对;
(2)比较分析各月营业收入的变化情况;
(3)抽取部分销售发票,追查销售合同和营业收入明细账;
(4)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各一周的有关营业收入记录,核对有关的销售发票和发运凭证。
3。审计人员在分析各月营业收入变化情况时,发现该公司l2月份的营业收入与其他月份相比增幅较大。
4。2008年12月31日,该公司记录一笔营业收入80万元,当日向客户开具销售发票。银行对账单显示,货款于2008年l2月29日到账。经进一步审查,该公司开具提货单和货物发运的时间为2009年1月3日。5。2008年2月,该公司记录一笔销售退回业务,假定不考虑增值税,账务处理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50万元
贷:应收账款 50万元
借:库存商品 40万元
贷:主营业务成本 40万元
对于办理退货业务中发生的费用l万元,账务处理为:
借:营业外支出 1万元
贷:银行存款 l万元
经追查原始凭证,发现退回商品是2007年12月销售的商品。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1。“资料l”中,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有:
A。销货单、销售发票和发运凭证事先连续编号
B。发货部门根据经批准的销货单发出货物
C。出纳员按月向客户寄发对账单
D。商品退货由验收部门填写验收报告和入库单
标准答案:ABD
2。“资料2”中,用于核实营业收入截止期最为有效的程序是:
A。编制营业收入明细表,并与明细账和总账核对
B。比较分析各月营业收入的变化情况
C。抽取部分销售发票,追查销售合同和营业收入明细账
D。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各一周的有关营业收入记录,核对有关的销售发票和发运凭证
标准答案:D
3。针对“资料3”,审计人员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A。认为是常见现象,不必采取其他检查措施
B。据此认定该公司一定存在舞弊
C。针对12月份的销售记录,认真核对原始凭证
D。与上年同期的实际数相比较,了解变动趋势
标准答案:CD
4。“资料4”中,审计人员认为营业收入的确认时问应为:
A。2008年12月29日
B。2008年l2月31日
C。2009年1月3日
D。客户收到货物的时间
标准答案:C
5。“资料5”中,审计人员认为该公司的账务处理:
A。正确
B。关于销售退回业务的账务处理不正确,应直接冲减2008年初未分配利润10万元
C。关于销售退回费用的账务处理不正确,应计人管理费用
D。关于销售退回费用的账务处理不正确,应计入退回存货的成本
标准答案:C
第三篇:审计师考试《理论与实务》考前模拟题
单项选择题
1、每期都支付稳定的较低的正常股利额,当企业盈利较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发放额外股利。这种股利政策是()。
A.剩余股利政策 B.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2、关于债务契约的限制内容,以下描述不包括()。
A.规定每股股利的最高限额 B.规定股票持有的最长时间
C.规定未来股息只能用贷款协议签定以后的新增收益来支付
D.规定企业的流动比率、利息保证倍数低于一定标准时,不得分配现金股利
3、在股利收入与资本利得之间,投资者更倾向于前者,是属于()。
A.假设排除论 B.股利无关论 C.信息传播论 D.一鸟在手论
4、一般认为,()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因为它传递给股东关于企业发展和经营状况的某些信息。
A.利率政策 B.利润分配 C.公积金提取额 D.留存收益
5、()是企业用于防范和抵御风险,补充资本的重要资金来源。
A.未分配利润 B.利润总额 C.公积金 D.留存收益
6、应当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以后,可以不再提取。
A.20% B.30% C.40% D.50%
7、()可以作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抵御经营风险的财力保证。
A.未分配利润 B.盈余公积 C.资本公积 D.留存收益
8、()要求划分内部核算单位,明确各核算单位的权责制,以便进行考核与业绩评价。
A.承包控制法 B.分类控制法 C.日程进度控制法 D.以上都不正确
9、以下选项中不是营业外收入的项目是()。
A.出售原材料 B.固定资产出售净收入 C.教育费附加返还款 D.罚没收入
10、净利润等于利润总额减去()得来的。
A.主营业务成本 B.其他业务成本 C.所得税费用 D.营业外支出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一种介于稳定股利政策与变动股利政策之间的折衷的股利政策。这种股利政策每期都支付稳定的较低的正常股利额,当企业盈利较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发放额外股利。
2、【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债务契约是指债权人为了防止企业过多发放股利,影响其偿债能力,增加债务风险,而以契约的形式限制企业现金股利的分配。其中股票持有的最长时间没有在契约限制范围内,其他三项都属于契约限制包括的内容。
3、【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一鸟在手论的观点认为,在股利收入与资本利得之间,投资者更倾向于前者,因为股利是现实的有把握的收益,而股票价格的上升与下跌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与股利收入相比风险更大。因此,投资者更愿意购买能支付较高股利的公司股票,这样,股利政策必然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参考教材P189。
4、【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一般认为,利润分配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因为它传递给股东关于企业发展和经营状况的某些信息。
5、【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公积金是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是企业用于防范和抵御风险,补充资本的重要资金来源。
6、【正确答案】:D7、【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分配之前企业应当按一定的比例提取留存收益,作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抵御经营风险的财力保证。
8、【正确答案】:A9、【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A属于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和出售的净收益、罚没收入、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10、【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公式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可知答案选择C。
第四篇:初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汇总
一、审计产生与发展
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受托经营、受托管理所形成的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
(一)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中国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记忆几个有代表性的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82年12月5日,人大通过修改的《宪法》,规定我国设立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监督。
1983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设立审计署,地方各级政府的审计机关相继建立。
1994年8月31日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并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2006年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通过了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1997年10月21日国务院令发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2010年2月,国务院公布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该条例自2010年5月1日起实施。新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审计监督的范围,规范了审计监督的权限,加强了对审计机关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 2010年7月8日经审计长会议审议通过,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西方国家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它是经营管理实行分权制的产物。现代内部审计是20世纪40年代末才形成的。其主要标志:一是审计的方法从过去的详细审计改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检查;二是审计的领域从财务审计扩大到效益审计。
2.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985 年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我国的内部审计在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扮演双重角色,一是代表国家利益,监督企业遵纪守法;二是对本单位领导负责,确保企业经营决策所需信息的可靠性。
2003年3月4日审计署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按照规定,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三)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西方国家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6世纪末期产生。1720年,英国发生一起有名的南海公司破产案,查尔斯·斯耐尔对南海公司的会计账目进行审查,成为注册会计师第一人。
2.中国社会审计的演进
1980年,财政部颁布了《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标志着注册会计师制度开始起步重建。
198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第20条规定:“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办查账业务。”
1986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1994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注册审计师协会于1995年6月19日实行联合,成立统一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社会审计的执业人员统一为中国注册会计师。
二、审计的含义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职能)
审计是由专职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以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为对象,对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的有关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审核检查,收集和整理证据,以判明有关资料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和经济活动的合规性、效益性,并出具审计报告的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
按照实施审计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
国家审计:也称政府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代表国家依法进行的审计,主要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
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社会审计:也称独立审计、民间审计或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监督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根本特征是独立性。
(二)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
审计主体:审计人,审计主体是专职机构和专业人员。
审计客体:被审计单位。
(三)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是审计客体的经济活动。
三、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独特之处(2011)。表现在组织机构、业务工作、经济来源和人员上的独立等多方面。(记忆)
组织机构的独立是审计工作独立性的保障。
业务工作上的独立是指审计工作不能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干扰,并且审计人员要保持形式和实质上的独立,对被审查事项作出评价和鉴定。
经济来源上的独立是审计工作保持独立性的物质基础。
人员上的独立要求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经济利害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行政或者经营管理活动。审计的职能
审计的职能是指审计本身固有的、体现审计本质属性的内在功能。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职能。(要会区别)
1.经济监督职能
经济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它主要是通过审计,检查和督促被审计人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沿着正常的轨道健康运行;检查受托经济责任人忠实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借以揭露违法违纪,制止损失浪费,查明错误弊端,判断管理缺陷,进而追究经济责任。在审计实务中,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从依法检查到依法评价,从依法做出审计处理处罚决定到督促决定的执行,无不体现着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
2.经济评价职能
审计人对被审计人的经营决策、计划、方案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科学先进、是否贯彻执行,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有效,各项经济资料是否真实、可靠,以及各项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等诸多方面所进行的评价,都可以作为提出改善经营管理建议的依据。
在现代审计实务中,效益审计最能体现审计的经济评价职能。(2011)
3.经济鉴证职能
经济鉴证是指审计人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其他经济资料进行检查和验证,确定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公允性、合法性,并出具证明性审计报告,为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提供确切的信息,以取信于社会公众。
比如,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并通过财务报表审计出具的审计报告就体现了审计的经济鉴证职能。又如,国家审计机关经授权提交的审计结果报告也体现了审计的经济鉴证职能。
审计的地位、作用
一、审计的地位
无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还是社会审计,都处于社会经济生活的监督控制地位。
国家审计因其自身特点具有权威性,其地位主要表现为综合经济监督的地位。
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整个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特殊环节,服务于本组织的总体目标。
社会审计有其充分的独立性,不从属于其他的部门和单位。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是一种保证服务,其产品是具有不同保证程度的报告(合理保证、有限保证)。注册会计师不具备执法的手段,只能拒绝接受委托或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社会审计的地位表现为法定的但依托市场的经济监督。
二、审计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的作用可以概括为防护性作用和建设性作用。
防护性作用:即制约作用,是指完成审计工作任务对社会主义财产和经济建设所起到的维护、保护、保证和保障等作用。
建设性作用:即促进作用,是指完成审计工作任务后,因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而对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所起到的改善、加强、提高和促进等作用。
审计的具体作用,还因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在监督经济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和检查范围不同而有所不同。
1.国家审计的作用(与内部、社会审计对比)
(1)为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2)维护财经法纪,监督、保障和促进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执行。
(3)追踪反馈宏观调控政策的运行效果。
2.内部审计的作用
(1)开展常规审计,促进企业合法经营。
(2)开展内部控制的评审,增强科学管理意识。
(3)开展效益审计,促进自我发展,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3.社会审计的作用
(1)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证市场经济健康运行。
(2)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3)为改善我国投资环境服务,有利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审计分类
一、按审计主体分类
按审计主体,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
1.国家审计
国家审计的主要特点:(1)法定性和强制性;(2)独立性;(3)综合性和宏观性。
2.内部审计
它包括部门内部审计和单位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的特点:(1)服务对象的内向性;(2)审查内容的广泛性;(3)审查工作的及时性、针对性和经常性。
3.社会审计
社会审计也称民间审计,是指由依法成立的社会审计组织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所实施的审计。社会审计组织主要是经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
社会审计的特点:(1)独立性;(2)委托性;(3)有偿性。
二、按审计内容分类
1.财政财务审计
(1)财政审计。财政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对本级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和下级政府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
(2)财务审计。财务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对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
2.财经法纪审计
财经法纪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对某单位严重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所进行的专案审计。
3.效益审计
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或审计项目)资源管理和使用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有效性包括: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合规性。
三、按审计范围分类
1.全部审计
是对被审计单位审计期内的全部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
全部审计的特点是(优点)审查详细彻底,容易查出问题,有利于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缺点)但审计的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审计成本较高。一般仅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量较少,或内部控制系统极不健全,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
2.局部审计
是对被审计单位审计期内的部分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
局部审计的特点是(优点)范围小,审查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省时省力,审计成本较低,(缺点)但审计覆盖面有限,较容易遗漏问题。
四、按审计时间分类
1.按实施审计的时间
(1)事前审计。事前审计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2)事中审计。事中审计的时效性较强,可以及时查明经济目标和预算的实现程度,有助于被审计单位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改善管理,保证最终目标和预算的实现。
(3)事后审计。由于事后审计能够审查整个的经济活动,因而它的监督作用较强,对于研究问题、纠正错弊,挽回已造成的损失和改进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2.按实施审计的周期
(1)定期审计。实行定期审计,有利于审计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
(2)不定期审计。根据特殊需要临时安排的审计。
3.按审计是否为初次实施,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初次审计和再次审计。
五、按执行审计的地点分类
1.就地审计
2.报送审计
六、按审计的组织方式分类
1.授权审计
是指国家审计的上级审计机关将其职责范围内的一些审计事项,授权下级审计机关实施。
2.委托审计
是指审计机关将其审计范围内的审计事项委托给另一审计机构去办理的行为。另一审计机构:没有隶属关系的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或社会审计组织。内部审计机构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世界各国对于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根据其所隶属企业领导的层次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体制:
1.董事会领导体制。
2.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领导体制。
3.总经理领导体制。
4.财务副总经理领导体制。
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
总结:本单位的人、财、物、内控制度、管理、效益。
财政收支、财务收支;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法律、法规规定和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要求办理的其他审计事项。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
1.要求被审计单位按时报送生产、经营、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决算、财务报表和其他有关文件、资料;4.5.6.检查权
2.3.参与权(如:参加会议、规章制度的制定)
7.8.处理权(如:临时制止、经批准暂时封存,不等于处罚)
9.10.建议权
四、内部审计的法律责任(熟悉)
我国当前的内部审计法规没有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单位根据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社会审计组织
社会审计组织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或条例规定,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并经注册登记的会计师事务所。
一、社会审计组织的设置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社会审计进行统一的行业管理。
注册会计师只有加入会计师事务所才能执业,事务所经济上不依赖于国家和其他行政单位,实行有偿服务,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依法纳税,具有法人资格。
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和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只准设立)。
二、社会审计组织的业务范围
我国社会审计组织的业务范围主要有审计业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审计业务属于法定业务,非注册会计师不得承办。
1.审计业务
(1)审查企业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2)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3)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及其他事项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
(4)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并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
2.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
(1)设计财务会计制度,培训会计人员。
(2)担任会计顾问,提供会计、财务、税务和其他经济管理咨询。
(3)代理记账。
(4)代理纳税申报。
(5)代办申请注册登记,协助拟定合同、协议、章程及其他经济文件。
(6)资产评估。
(7)参与进行可行性研究。
【例·单选题】(2010年)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审计组织业务范围的是()。
A.对未来事项可实现程度做出保证
B.代行被审计单位的部分管理职能
C.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D.对被审计单位违反会计准则的事项进行处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社会审计组织不对未来事项可实现程度做出保证,也不能代为行使管理职能和对被审计单位的违反准则事项进行处罚的,选项ABD不正确。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是社会审计组织的具体业务之一。
三、社会审计组织的权限
会计师事务所受理业务不受行政区域、行业的限制。办理业务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
社会审计组织向委托人提交审计、查证、鉴定、验资报告,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社会审计人员在执行业务中,如发现委托方提供虚假资料或者有违纪行为,应当在出具的报告中提出。对委托人示意作不实或者不当证明的,有权拒绝出具有关报告。社会审计人员对执行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四、社会审计组织的法律责任
可能负有的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对社会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规定。
2.《证券法》、《公司法》、《刑法》对社会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规定。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的若干规定》,简称《司法解释》。审计准则的含义与作用
审计准则的产生迎合了来自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来自于审计职业界内部为审计人员提供工作标准和指南,规范审计人员资格条件和工作方式的要求;
二是来源于审计职业界外部为审计服务使用者提供审计工作质量评价依据的要求。
(一)审计准则的含义
审计准则是对审计业务中一般公认的惯例加以归纳而形成的,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评价审计质量的重要依据。
(二)审计准则的结构
1.不同的审计主体应有不同的审计准则
2.不同性质的审计业务应有不同的审计准则
3.不同层次的审计行为应有不同层次形式的审计准则
(三)审计准则的作用
1.审计准则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尺度
2.审计准则是确定和解脱审计责任的依据
3.审计准则是审计组织与社会进行沟通的媒介
4.审计准则是完善审计组织内部管理的基础
另外,审计准则的颁布也为解决审计争议提供了仲裁标准,为审计教育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国家审计准则
(一)我国国家审计准则概述
1996年,审计署发布了38个审计规范。
2000年审计署修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和一系列通用审计准则和专业审计准则。2010年,根据2006年修订颁布的审计法和2010年修订颁布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署对国家审计准则进行了修订。
新国家审计准则正文分为七章,即总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附则,共计200条。
1.总则
对准则的制定依据、适用范围、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区分、审计机关的主要工作目标、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的对象等作出了规定。
新国家审计准则使用“应当”、“不得”词汇的条款为约束性条款,是必须遵守的职业要求。使用“可以”词汇的条款为指导性条款,是对良好审计实务的推介。
2.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具备的资格条件和职业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包括对职业道德的要求,并对审计机关聘请外部人员的相关要求作了规定。(第三章第三节职业道德有一部分叙述。)
国家审计准则
3.审计计划
对审计机关选择审计项目、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和审计工作方案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第四章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4.审计实施
对审计实施方案、审计证据、审计记录和重大违法行为检查进行了详细规定。
其中:实施方案、重大违法行为检查的要求涉及第四章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审计证据的要求涉及第五章审计标准、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第六章 审计取证方法、第八章 审计抽样的内容;
审计记录的要求涉及第五章中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
5.审计报告
分别对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审计报告的编审、专题报告与综合报告、审计结果公布、审计整改检查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涉及第四章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中的报告阶段,第九章审计报告的内容。
6.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
对我国审计机关应建立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进行了详细规定。涉及本章第二节的内容。
7.附则
规定了不适用准则的情况以及有关审计准则实施的相关问题。
另外,国家审计准则还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作出了一些特别规定。
(二)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审计准则概述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一)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概述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自1988年成立。1995年发布了第一批《独立审计准则》,1996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此后,又有四批独立审计准则陆续颁布并实施。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6年2月15发布,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共48项准则统称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包括鉴证业务基本准则、鉴证业务具体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四部分。2010年11月对其中38项准则进行了修订,新准则于2012年1月1日起执行。
(二)美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概述(不用看)
(三)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国际审计准则概述 审计质量控制的含义和作用
(一)审计质量的含义
审计质量是指审计组织从事各项工作的优劣程度,包括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项目质量。审计工作质量是广义的审计质量,指所有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审计项目质量是狭义的审计质量。
(二)审计质量控制的含义
审计质量控制就是由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依据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对各项审计工作,或具体审计项目全过程的质量进行自我约束的一项活动。
直接目的:是确保审计行为遵循审计准则,并且表达恰当的审计意见。
主体:只能是专门的审计组织和人员。
客体:是审计组织和人员进行审计质量控制的对象,既包括审计的全过程,从计划到实施,到最终表达意见,签发审计报告的全部工作,也包括审计组织内部的各项管理,如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管理,审计人员聘用、培训、晋升管理等。
审计质量控制的依据是审计工作的质量标准,是由审计质量控制组织根据职业自身具体情况,适应自身自律需要而建立的一种标准。
(三)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要素
国家审计准则要求,审计机关应当针对下列要素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职业道德;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业务执行;审计质量监控。
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 审计质量控制措施
1.对人员素质的控制
2.对审计作业过程的控制
3.审计机关的分级质量控制
1.对人员素质的控制
如:保持独立性、审计组织配备的审计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审计组织应设立咨询部门。
2.对审计作业过程的控制
如:在委派审计人员时,应指定那些具有专门技能、有相当业务水平的人员,并考虑到审计的范围和复杂性、审计人员的资格和专业素质、有无须回避的人际关系、审计人员的定期轮换等。审计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计划。在开始审计工作之后,层层审核,助理审计人员底稿应由项目主审人员复核;某一审计项目的全部工作底稿应由负责该项目的主管审计人员复核。工作底稿层层复核的最终目的是要保证整个审计组织的审计工作质量。
3.审计机关的分级质量控制
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组成员、审计组主审、审计组组长、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审理机构、总审计师和审计机关负责人对审计业务的分级质量控制。(注意不同级的工作内容)
(1)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包括:(做好具体工作。干活)
遵守国家审计准则,保持审计独立性;按照分工完成审计任务,获取审计证据;如实记录实施的审计工作并报告工作结果;完成分配的其他工作。
(2)审计组组长的工作职责包括:(做好组织、监督、起草报告。项目指挥)
编制或者审定审计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审计工作;督导审计组成员的工作;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组织编制并审核审计组起草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专题报告、审计信息;配置和管理审计组的资源;审计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审计组组长应当对审计项目的总体质量负责。
根据工作需要,审计组可以设立主审。主审根据审计分工和审计组组长的委托,主要履行下列职责:(帮助组长做工作,工作内容与组长相同。)
审计组组长将其工作职责委托给主审或者审计组其他成员的,仍应当对委托事项承担责任。受委托的成员在受托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3)审计机关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包括:(分配工作、监督、复核)
提出审计组组长人选;确定聘请外部人员事宜;指导、监督审计组的审计工作;复核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审计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业务部门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应当承担编制审计工作方案,组织、协调审计实施和汇总审计结果的职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审计机关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包括:(检查)
审查修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提出审理意见;审计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5)审计机关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包括:(决策,总指挥)
审定审计项目目标、范围和审计资源的配置;指导和监督检查审计工作;审定审计文书和审计信息;审计管理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审计机关负责人对审计项目实施结果承担最终责任。
第五篇:初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1分。)今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监督制度写入宪法:
A 25周年 B 29周年 C 30周年 D 63周年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是:
A 经济监督 B 经济评价 C 经济签证 D 经济控制我国审计法规定的审计法律责任是:
A 国家审计的法律责任
B 社会审计的法律责任
C 内部审计的法律责任
D 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法律责任内部审计机构有权暂时封存可能被转移、隐匿、篡改、毁弃的会计资料,但应经过的程序是:
A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
B 财会部门负责人批准
C 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利机构批准
D 单位所在地审计机关批准我国社会审计人员参加审计机关组织实施的审计项目时,应遵循的审计准则是:
A 国家审计准则 B 内部审计准则
C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D 国际内部审计准则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A 坚持原则,不屈从于外部压力
B 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和态度
C 保守在执行审计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
D 按照相关标准收取审计费用我国国家审计总目标可以概括为:
A 真实性、公允性和合法性
B 公允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C 完整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D 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通过对库存现金进行监盘取得的证据属于:
A 实物证据 B 视听证据 C 鉴定证据 D 环境证据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指的是:
A 充分性和可靠性
B 经济性和相关性
C 经济性和可靠性
D 可靠性和相关性下列关于审计工作底稿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一个审计事项只能编制一份审计工作底稿
B 每一个审计事项均应当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C 非重大事项的审计工作底稿不需要复核
D 重要事项的审计工作底稿需经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签字认可审计取证模式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先后顺序是:
A 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
B 账目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
C 风险基础审计、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
D 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账目基础审计下列审计取证方法中,能对有形资产存在性提供可靠审计证据的是:
A 询问 B 检查 C 分析 D 重新计算通过对财务报表中某一项目的金额与相关的另一项目的金额相比所得的值进行分析,以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是:
A 回归分析法 B 比率分析法 C 价值分析法 D 趋势分析法下列各项中,属于内部控制中控制环境要素的是:
A 业务授权 B 责权配置 C 账实核对 D 独立检查下列各项中,属于内部控制中业务授权控制的是:
A 资产保管与会计记录相分离
B 空白支票由专人保管
C 定期进行财产清查盘点
D 批准赊销限额审计报告按照详略程度可以分为:
A 简式审计报告和详式审计报告
B评估报告和验资报告
C 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和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
D 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国家审计机关审计处罚措施的是:
A 没收违法所得 B 通报批评
C 责令限期缴纳应当上缴的款项 D警告下列各项中,属于专门的计算机审计方法的是:
A 检查 B 分析 C平行模拟 D 观察下列各项中,能够反映审计组为完成单个审计项目而作出的工作安排的是:
A 审计工作方案 B 审计实施方案
C 审计项目计划 D 审计工作报告下列各项中,可能导致不可控审计风险的是:
A 审计人员的素质 B 审计方法的选用
C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程度 D 审计机构对审计工作的管理下列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所使用的文件中,仅在企业内部使用的是:
A 销货合同 B 发运单 C销货发票 D 坏账审批表下列各项内部控制措施中,属于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中实物控制的是:
A 由专人负责保管应收票据
B 定期编制并向客户寄送对账单
C 客户赊销限额经授权批准
D 对销售业务定期进行内部检查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验证应收账款的:
A真实性 B 完整性 C 截止期 D 账务处理正确性审查应付款项期末余额的真实性时,与决定抽查样本量无关的因素是:
A 应付款项的重要性 B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意愿
C 以前审计结果 D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查财务报表所列示的固定资产是否包含代管或已抵押出让的资产,其主要目的是:
A 确定固定资产的所有权
B 证实固定资产交易事项的合法性
C 证实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用的合规性
D 证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算的正确性根据生产与存货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要求,负责存货永续盘存记录的部门应当是:
A验收部门 B 生产部门
C 财务部门 D 采购部门下列各项中,能够有效测试存货截止期的是:
A 计算分析存货周转率
B 审查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C 检查存货业务不相容职务的分离
D 抽查决算日前后的购货发票和验收单下列关于实收资本审计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实收资本出现错弊的可能性很小,不必审查
B 不涉及货币资金投资就不必审查
C 监盘是必不可少的审计程序
D 实收资本账户业务量不大,可采用详查法审计人员发现被审计单位某银行账户的银行对账单余额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不符时,应采取的最有效审计程序是:
A 抽查支票和汇票有无及时解缴银行
B 分析定期存款占银行存款的比例
C 抽查大额银行存款支出业务的资金去向
D 检查该银行账户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下列财务报告审计目标中,属于合并财务报表审计所特有的目标是:
A 报表内容的真实性
B 报表编制方法的合规性
C 报表编制方法的一贯性
D 报表合并范围的正确性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五项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四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在无多选和错选的情况下,选对一项得0.5分。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相比,内部审计的特点有:
A 内向性 B 有偿性 C 及时性 D 委托性 E公证性
下列关于审计准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 审计准则是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标准
B 审计准则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尺度
C 审计准则是对审计职业责任的最高要求
D 审计准则是确定和解脱审计责任的依据
E 审计准则是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
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审计报告阶段的工作有:
A 检查重大违法行为
B 签发审计报告
C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D 公布审计结果
E 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审计人员收到的函证复函属于:
A 实物证据 B 书面证据 C 内部证据 D 外部证据 E 亲历证据
下列关于审计取证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 观察有形资产能够提供关于资产所有权的可靠证据
B 询问本身不足以证实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C 重新计算所获得的证据属于审计人员的亲历证据
D 分析方法仅运用于审计实施阶段
E 外部调查可分为现场调查和函证
下列关于内部控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
B 内部控制可能因经营环境的改变而失效
C 内部控制测试不能代替实质性审查
D 内部控制按照其功能不同可分为预防式控制和察觉式控制
E 任何审计项目都必须进行内部控制测试
按照我国审计法规定,上级审计机关认为下级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 责成下级审计机关予以变更
B 责成下级审计机关予以撤销
C 直接作出变更决定
D 直接作出撤销决定
E 提请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决
下列关于效益审计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 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资源管理和使用的有效性进行的审计
B 效益审计仅是对企业经济效益情况进行的分析
C 效益审计是财会部门进行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
D 效益审计与统计部门进行的经济活动分析性质相同
E 效益审计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类
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调查结果进行描述的方法有:
A 文字说明法 B 标杆法 C 调查表法 D评分法 E 流程图法
下列关于审计质量管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 审计质量管理是审计管理的内容之一
B 加强审计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审计信息的质量
C 审计质量管理应贯穿审计全过程
D 加强审计质量管理可以降低审计风险
E 审计质量管理的对象只包括审计行为
下列各项中,属于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审计中应予以关注的环节有:
A 处理请购单 B 批准赊销信用 C 验收商品和劳务 D 开具销售发票
E 审批坏账的核销
审计人员审查发现被审计单位当年部分销售货物被退回,销售业务已作账务处理而销售退回业务未作账务处理,不考虑其他因素,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A 虚增营业收入 B 虚减营业收入 C 虚增营业成本
D 虚减营业成本 E 少计存货
被审计单位以现金和支票结算方式销售产品时,为审查主营业务收入记账的正确性,可与销售发票存根相核对的账簿有:
A 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 B 现金日记账
C 银行存款日记账 D 应收票据明细账 E 应付账款明细账
下列各项中,属于对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进行内部控制测试的有:
A 了解发送货物与开票职责是否相互分离
B 选取部分客户寄发询证函
C 抽查账龄分析表,检查其是否定期编制
D 依据账龄分析表分析确定应收账款的可收回金额
E 验证坏账冲销是否经授权人批准
针对被审计单位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审计人员认为可能存在的原因有:
A 被审计单位隐匿收入
B 被审计单位隐匿成本
C 被审计单位偿债能力弱
D 债权人已经破产清算
E 被审计单位与债权人存在争议
下列各项中,违反薪酬业务循环内部控制要求的有:
A 应付职工薪酬总账由出纳员登记
B 产量及工时记录与审核相互独立
C 内部审计人员定期测试薪酬业务内部控制
D 每月末考勤单由员工个人填写后直接交财务部门进行工资结算
E 每月末财务部门按员工工作性质将应付工资总额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账户
下列各项中,能够有效检查应付职工薪酬总体合理性的有:
A 分析比较近期各职工薪酬变动情况
B 对工资结算汇总表中的各项数额重新计算
C 核对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账和工资费用分配表
D 分析比较当年各月份职工薪酬变动情况
E 调查了解薪酬业务内部控制情况
下列各项中,属于审查实收资本业务合法性应关注的内容有:
A 实收资本明细表是否与总账相符
B 注册资本数额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C 各投资者投入资本是否按时全部到位
D 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投入比例是否符合规定
E 投入的非货币资产是否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
下列各项中,属于对货币资金业务实质性审查的有:
A 调查了解企业关于货币资金管理的制度和措施
B 抽查付款业务有无经过适当授权和审批
C 对库存现金进行监盘
D 检查货币资金收付凭证的管理情况
E 向开户银行函证银行存款余额
下列行为中,可能被用来调节利润的有:
A 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
B 将费用支出资本化
C 随意变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D 随意变动产品销售成本结转方法
E 错误披露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
三、案例分析题(本题包括三个案例答题,每个案例答题10分,共30分。每个案例答题包括5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每道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有多项正确答案的小题,在无多选和错选的情况下,选对一项得0.5分。)
案例一
(一)2012年3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11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审计人员在对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
①各部门根据生产、管理需要填写请购单,由采购部门审核批准后,向供应商统一签发订购单;
②采购部门负责采购合同的签订和审批;
③采购业务经办人员负责定期核对卖方发票、验收单、订购单等文件;
④出纳员将已作废的支票予以注销并单独存放。审计人员对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内部控制进行了测评。审计人员检查应付款项明细表时发现,应付A企业账款期末为借方余额23万元,经进一步询问得知,甲公司于2011年10月预付A企业材料款23万元,但甲公司未能提供采购合同及相关资料。审计人员核对供应商提供的卖方对账单时,发现有一批价值20万元的货物,供货方已于12月26日发出并入账,但甲公司会计记录中未反映。审计人员在检查付款记录时发现,甲公司于12月20日签出支票一张,用于支付到期的应付账款5万元,财务人员填制了银行付款凭证,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并登记入账,但该支票在年底前并未发出。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资料1”中,违反内部控制要求的有: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针对“资料2”,审计人员实施的下列审计程序中,属于内部控制测评的有:
A 查阅关于物资采购、仓库保管、付款等方面的制度文件
B 取得或编制应付款项明细表,审查有无长期未付的债务
C 抽查部分付款凭单,检查其是否附有请购单、验收单、供应商发票等
D 将本期各主要应付款项账户与上年比较,分析其波动的原因
针对“资料3”,为证实甲公司预付货款的真实性,审计人员应采取的审计程序有:
A 获取甲公司对该笔业务的书面说明
B 追踪付款的原始凭证及授权文件
C 向A企业发函询证
D 审查应付账款总账记录
针对“资料4”,为核实甲公司是否存在应计未计的应付账款,审计人员应采取的最有效的审计程序是:
A 检查该批货物的请购单,以确定请购单的签发时间
B 检查仓库的验收记录,以确定该批货物的入库时间
C 索取供货方发票,以确定发票开出的日期
D 检查应付账款明细账,以了解所欠该供应商款项明细情况
针对“资料5”,对于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A 账务处理正确
B 期末应付账款余额被低估
C 期末银行存款余额被低估
D 期末应付账款余额被高估
案例二
(一)资料
2012年2月,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1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业务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审计人员在对生产与存货业务相关内部控制调查时了解到:计划部门根据经审批的生产计划,签发预先编号的生产通知单,下达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根据生产通知单填写领料单,经部门经理批准后,交仓库部门办理领料手续;生产部门生产完工的产品交验收员检验合格后入库;仓库保管人员根据存货出入库情况及时登记台账,并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审计人员决定对存货实施监盘程序。在审计人员的要求下,乙公司成立了存货盘点小组并与审计人员一起研究制定了盘点计划。乙公司共有A、B两个仓库且分别位于两个分厂内,公司总经理建议对A、B两个仓库先后进行盘点,审计人员予以认可。盘点过程中,审计人员始终在现场监督盘点的进行,并随时抽查复核盘点记录;盘点结束后,审计人员将盘点结果与存货明细账进行核对,对发现的差异作出记录,并要求乙公司查找原因。审计人员在核对盘点结果与存货明细账时发现,C材料盘盈1000公斤,D材料盘盈1200公斤。乙公司称,盘盈的C材料为受K公司委托代为存放的存货,盘盈的D材料为乙公司外购材料,因尚未收到发票,无法准确确定采购价格,故未登记相关明细账。审计人员对产品成本进行审计时,发现乙公司将以下事项计入了生产成本:
①给希望小学捐款50万元;
②公司管理人员工资20万元;
③业务招待费支出10万元。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资料1”中,违反内部控制要求的是:
A 生产通知单预先编号
B 领料单由生产部门经理负责审批
C 产成品经验收员验收合格后入库
D 仓库保管人员负责定期盘点存货
“资料2”关于存货监盘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A 审计人员参与制订盘点计划
B 对A、B两个仓库先后进行盘点
C 审计人员抽查复核盘点记录
D 将盘点结果与存货明细账核对
针对“资料3”中盘盈的1000公斤C材料,审计人员应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
A 向K公司函证核实
B 直接调整盘点结果,使其与明细账一致
C 直接调整C材料明细账余额,使其与盘点结果一致
D 对盘盈原因直接予以认可
针对“资料3”中盘盈的1200公斤D材料,审计人员正确的做法有:
A 审查与D材料采购相关的证明文件
B 对D材料重新进行盘点
C 经核实乙公司提供原因属实,要求调减D材料盘点记录
D 经核实乙公司提供原因属实,要求对D材料暂估入账
针对“资料4”,审计人员认为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是:
A 多计80万元 B 多计70万元
C 多计60万元 D 多计30万元
案例三
(一)资料
2012年2月,某审计组对丙公司2011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货币资金业务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审计人员在对货币资金业务内部控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
①出纳员负责办理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签发支票,以及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
②会计人员负责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③印章由会计人员保管。审计人员在2月10日营业终了时,对丙公司库存现金进行了监盘。通过现金监盘,审计人员在保险柜中发现有丙公司职工张某的借条一张,金额2000元。该借条未经领导批准,也未说明用途。审计人员对丙公司银行存款采取了如下审计程序: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余额是否相符,索取对账单,审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向银行函证银行存款余额,以及审核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和相关原始凭证。2011年12月31日,丙公司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350万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425万元。审计人员复核了丙公司提供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发现了如下情况:
①2011年12月30日,银行代扣代缴通讯费5万元,丙公司2012年1月4日收到银行付款通知并入账;
②2011年12月31日,丙公司开出转账支票80万元支付货款并入账,银行2012年1月5日支付该款项。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资料1”中,审计人员应对丙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提出的改进建议是:
A 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应当相互独立
B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应由出纳员编制
C 现金、银行存款总账应由会计人员登记
D 印章应由出纳员保管
“资料2”中,审计人员要求丙公司必须参加盘点的人员有:
A 出纳员 B 生产部门经理 C 公司法定代表人 D 会计主管人员
“资料3”中,审计人员对发现的职工张某的借条,应采取的措施是:
A 要求丙公司及时入账
B 要求张某立即归还所借现金
C 要求丙公司在资产负债表相关附注中列示
D 在“库存现金盘点表”中注明借条抵库,并进一步调查取证后再作判断
针对“资料4”,下列关于审计人员对银行存款进行函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函证的主要目的是验证丙公司银行存款期末余额的真实性
B 函证的对象包括丙公司2011年存过款的所有银行
C 函证的对象限于丙公司账户上有期末存款余额的开户银行
D 如果审计人员直接从某银行获得银行对账单,就不需要向该银行进行函证
“资料5”中,不考虑其他因素,2011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调节后的存款余额应为:
A 505万元 B 420万元 C 355万元 D 3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