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州天池山的导游词
天池山是太湖风景名胜木渎景区第一著名景点,是浙江天目山的余脉。下面是苏州天池山的导游词,为大家提供参考。
苏州天池山的导游词
1“姑苏名山无多少,唯有天池形势好。四面山光施彩色,松柏常被白云绕。”清代诗人王珏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对天池山的最好的演绎。
位于苏州西南藏书镇境内的天池山,与姑苏名山天平、灵岩一脉相连,是浙江天目山的余脉。因半山坳中有天池,故而得名。景区以山林、石景、泉水而著称,山明水秀,环境清幽,这里有水底烟云――半山中的天池清澈见底、蓝天白云、怪石嶙峋、林木葱郁,皆倒映水中,浮影若现,美不胜收。这里还有奇峰秀石:巍然兀立,状似含苞的莲花峰;形象逼真,妙趣横生的金蟾峰;峰岚缺口,奇石林立的天门嵝,让人目不暇接。
景区内最具历史文物价值的,莫过于寂鉴寺内的三座石屋石佛,据考证,三座石屋相继建于元代至正十七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此外,东西石屋内,还设有石佛,两座石佛均因石制宜,天然浑成。石屋石佛,是研究元代建筑与雕刻艺术的珍贵材料。
天池山最高处莲花峰仅169米,但山巅有几块巨大的岩石矗立在顶峰,高达数丈,远望似出水莲花盛开天穹,近观巨石上宽下窄,似倾非倾。山顶风很大,正好是观景凉快的好地方。
天池山因半山有池而出名,天池山峰奇石秀,泉流丰美,名胜古迹遍布山间,环境清幽至极,宛如桃源,下午四点后人清山静,坐在山顶莲花峰上静观落日,红霞满天,余辉缠绵。如果有幸在山顶一观落日晚霞,红叶满坡,美哉、美哉……
苏州天池山的导游词
2在城区太阳非常毒辣,好象可以烧开水了。可一到了市郊,天气便骤然变冷。我添了两件外衣,才勉勉强强暖和。车子开了个把小时,我们终于到了天池山。
天池山上显示出的是一派田园风光。在蜿蜒的小路边,尽是一块块翠绿方型田地。在田地里,一位位老伯戴着草帽,弯着腰给田地施肥。车子又开了一会儿,我看尽了路边的田地、树林时,车子终于到站了。我爸爸公司的转播台,树立在天池山顶峰上。那高高的铁塔,挺立在峰尖上。由于我们恩施坐落在长江中下游平原边,所以,天池山也是恩施市郊境内最高的山峰。从天池山顶望去,恩施的景色尽收眼底。真是“会当凌顶绝,一览众山小”呀。
小路旁,有许许多多的野花野草。在这些野花野草上,结满了许多的野果子。如果你要吃,那你必须在当地人的指导下吃。否则,吃坏了肚子是没人管你的。在山上的树丛里,长满了许许多多的小蘑菇、大蘑菇。只要你知道怎么分辨毒蘑菇,你便可以摘几朵来当夜宵烤了吃。我到这里的第二天早上,便吃到了和爸爸一起采的蘑菇做的面条。真是好吃。
怎么样,嘴馋了吧,那就快到天池山来。说不定,迎接你的就是一盘野果和一碗蘑菇面哦!
苏州天池山的导游词3
在苏州第一山穹窿山的附近有一座山叫天池山,它就是苏州第二山。但我自认为它是苏州第一二山,这是因为我站在天池山的山顶上向穹窿山望去觉得穹窿山比这山矮一段,而站在穹窿山山顶上向天池山望去,却觉得天池山比穹窿山也矮一段,它一会儿变第一山,一会儿变成第二山,让我琢磨不透,只能叫它第一二山。其他一些人也对此产生疑问,后来经人们的精确测量,发现穹窿山只比天池山高一点,天池山只能变成苏州第二山,在天池山的山间有一道泉水一直向山下流着,都汇聚到山脚下。在爬山的路上会一直听见“淙淙”的流水声,听着这声音爬起山来也觉得有劲。在山腰中有一片竹林,钻在竹林里一阵微风吹来,就象是武侠片里的人一样,拿起宝剑把空中的竹叶辟成两半,十分威风。大家经过几个小时的路程,终于爬到了山顶,山峰的名字叫“莲花峰”,从天空上往下望去,就象一朵盛开的莲花。游人站在“莲花”旁,吹着凉风,所有的烦恼都没了,看见了一座座山峰,连绵起伏。
爬山的快乐多的很,等你来到天池山,你一定还会发现其有趣的事物的。
第二篇:吉尔果山天池导游词
吉尔果山天池位于扎兰屯市基尔果山上,距柴河镇以西40公里。它与驼峰天池、犴沟天池等组成了柴河景区的天池群,而基尔果山天池是其中景色最为壮观、秀美的一处天池景观。方圆约1.5公顷,水深不可测,是个静谧神奇的所在。这里丛林茂密,沼泉如织,车不能行,人迹罕至,长年为犴、鹿、獐、狍所拥有。圆圆的一泓湖水,宛如一轮满月,镶嵌在幽林群岭之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人说西湖之水美在水光潋滟,这里可比西湖水,更以幽静为绝。湖畔四周群山如障,风不能入,平静的水面如磨光的琥珀,光滑中泛出五彩潋光,俨如一幅刀笔精良的套色木刻。这里又静得出奇,只有山鸟偶尔飞过的鸣叫声。天池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即没有入口,也找不到出口,而且水量常年保持平稳,丰雨时节水面不涨,枯雨时节水面不降。天池水含盐碱量高,常有鹿、犴、狍、獐等兽趁黄昏前来舔吃盐碱。
关于基尔果山天池还有一个“宝镜变天池”的美丽传说相传,一群仙女耐不住天宫的寂寞,便飞到人间游玩。当她们看到柴河流域风光美丽如画,胜似仙境,便纷纷飘落于此。她们在清澈见底的河水里游来游去,嬉戏玩耍。尽兴之后,她们对照圆镜梳妆打扮起来。梳妆打扮完毕之后,一个一个拖着长长的彩裙飞走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年轻美貌的仙女又飞了回来,原来是回来寻找遗忘的宝镜的。仙女飘来飘去,寻不到宝镜,恋恋不舍便欲归去,突然发现自己的宝镜遗落在大山顶处,已经变成了一座镶嵌在山顶的天池。天池平滑如镜,水光潋滟,圆圆的泓湖水,宛如一轮满月,清清楚楚倒映着群山的倒影。美丽的仙女看得呆了,久久不忍离去,直到众姐妹多次催促,才恋恋不舍地飞回了冷寂的天宫。
从此,大兴安岭东麓群山峻岭之中,便有了这座美丽的“天池”。由于“天池”形状非常圆而且非常美,且座落在 基尔果山上,因此得名基尔果山天池。基尔果山天池的幽静使人心旷、清爽令人心怡,别有一番情趣。卧于青春池畔,观景赋诗;架起野炊篝火,举杯相酌,觥筹交错。杯光酬酢间,使人名禄双抛,宠辱皆忘,真可谓人间一大乐事!
第三篇:苏州天平山景区导游词
苏州天平山景区导游词
天平山为国家太湖风景名胜区木渎景区主景点之一,位于苏州城西约14公里,海拔221米,山势高峻,因山顶正平故名。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各位来天平山游览。
天平山风景区距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约5公里;这里自然风光旖旎,景色宜人,自唐代以来,就已成为旅游胜地,有“吴中第一山”、“江南胜景”之美誉。景区内“青泉、奇石、红枫”天平三绝,吸引着无数历史名人、文人墨客。不仅白居易、范仲淹、唐伯虎、康熙、乾隆皇帝等历史名人在天平山留下了许多的遗迹和 传说;而且近几年来,天平山亦得到了李瑞环、宋平、乔石、宋健等一些中央领导的垂青。
在这众多的历史名人中,范仲淹更是与天平山结下了不解之缘。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苏州是桑梓之地。现在的这座天平山正门是1998年8月新落成的,门楣上的“天平胜迹”四个大字是范仲淹第二十八世孙,原人民日报社总编范敬宜的手书。
各位请看,这座牌坊就是苏州人民于范仲淹千年诞辰之际(公元1989年)而重新修复的;原来的牌坊位于苏州灵芝坊范庄前,是人们为纪念范仲淹创办义庄而兴 建的,可惜以毁于浩劫。这间三间四柱阁楼式石牌坊高7.73米,宽7.2米,构筑牌坊的石料取自天平山附近的金山。金山花岗岩石是国内优质的建筑装饰材 料。这精雕细刻在坚硬的金山花岗岩石牌坊横梁上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名言。《岳阳楼记》名扬天下,千年 传颂,其“先忧后乐”思想至今仍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这儿是忠烈庙,“忠烈”二字是宋徽宗赵秸所赐。范仲淹“忠于朝廷,烈显于西土”,对保卫祖国边疆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曾率其长子范纯卫戍边疆,抵御 西夏入侵。里面这尊安详端坐的塑像就是范仲淹,那位就是他的长子范纯佑。你看他身穿绛紫色朝服,头戴禅貂笼巾进贤冠,胸佩方心曲领,这下是他身居一品时的 装束。范仲淹二十六岁开始为仕,官至参知政事,即一品副宰相。公元1043年任参知政事时,范促淹曾主持了一次以整顿吏治为核心,以富国强民为目的的庆历 改革。因为改革直接触动了一大批权贵的势力,所以他主张的改革没有成功,虽然“庆历新政”没有成功,但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后人称 他为“改革的先驱”“一世之师”。
这块碑上是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全文。公元1046年,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要求写下了《岳阳楼记》。他完成这篇传世佳作的时候,自己却从未去过岳 阳楼。当时他是看了滕子京给他的一份《洞庭晚秋图》和一张重新修复的岳阳楼图,靠自己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而一气呵成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就出自这篇文章的结尾。
这儿是三太师祠。三太师,是指范仲淹的三位祖先。他们分别是曾祖范梦龄、祖父范赞时、父亲范墉。这三们都曾在江南一带为官,去世后均葬在天平山,因 而天平山也叼范坟山。但是范仲淹本人的坟墓并非在天平山,而是在河南洛阳伊川万安山麓。墙上悬挂的是范氏家族谱。我们可以看到范仲淹是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 裔,他的高祖范隋为避战乱从陕西迁居苏州,去世后葬在天平山。现在天平山还保存着他的坟墓。史书上记载,楚王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越国大夫范蠡也都与范仲 淹同归一宗。范仲淹的后代现在遍及海内外。1989年范仲淹千岁之时,其台湾后裔范增平先生曾率团返乡祭祖。
这儿是新建的碑廊,建成于1997年,廊中碑文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是皇帝的诏书,二是范仲淹的家忆,三是关于兴学的文章,四是义庄规矩。这块 就是义庄规矩碑。义庄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福利机构。范仲淹在晚年,曾用自己一生节约下来的俸禄创办了范氏义庄,来救济穷人。这块碑上所列条文,是当所义庄失 贫济穷的具体标准。
现在,我们已漫步到了天平山三绝之一的红枫林之中。“天平红枫甲天下”,天平山是与北京香山、南京西霞山、湖南长沙岳麓山齐名的四大赏枫胜地。天平山的红枫,学名枫香,叶呈三角状,植株较其它几处高大。这片枫林的幼苗,是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孙范允临,从福建带回的(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他把380余株枫香幼苗植于山前,现已历经近四百余年的风雨。你看那一株株枫香粗壮挺拔,主干高达10层楼房,要两三人才能合抱。这一棵棵饱经沧桑的枫香 树,无不呈斑驳老状态。有的根部盘突,树干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树瘤”;有的枝干四展,构成幅幅图画。这些看似老态龙钟的古枫香树,却都是生机勃勃 的。初春,生发出许多新枝,夏时,枝叶繁茂如盖。近些年来,天平山风景管理处又栽种了2000多棵“接班枫”,与古枫林形成一片,时至深秋,交相辉映,景 致更为壮观。这些枫香树,由于树龄不同,地势不同,长势有强有弱,又受山体阻挡,所接受的寒气不一样,其叶的色彩变化有先有后,有深有浅,甚至出现绿丛中 一株红。更有趣的是:在一棵树的大小枝叶上呈现出嫩黄、橙红、赭红、血牙红、深红等自然景观,似如鲜花争艳,为树冠之花,人称“五彩枫”。枫红时节,天平山麓红霞缠绕、丹枫烂漫。慕名前来天平观枫赏景的游人如结如云。因而有诗形容“丹枫烂漫景装成,要与春花斗眼明。虎阜横塘景萧瑟,游人多半在天平”。秋到 江南何处去,天平观枫最佳游。秋季来天平山观赏红枫更令人陶醉。天平山管理处自94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天平山红枫艺术节,半天平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于一体。更为了这项民间郊游活动增添了无限情趣。欢迎游客朋友秋季来天平山观枫赏景。
枫林掩映之中的这座亭子叫御碑亭,为乾隆游山时所建。亭为八角,重檐屋顶,戗角大小各四,结构精美。亭子正中立着一块高大的砚石御碑,石碑分碑帽,碑身,碑基三部分。碑身四周分刻着乾隆四次临幸时所作的四首五言诗。诗的内容主要是范仲淹的一些赞扬褒奖之词。其中一首写道:“文正本苏人,坟山祠宇新。千练传树业,一节美敦伦。魏国真知己,夷维传后尘。天平森林翠笏,正色立朝身。”
这座汉白玉石牌坊,是乾隆御赐的。乾隆帝六下江南,四次来到天平山。乾隆幸未年春(公元1751年)他临幸天平时,因感佩范仲淹捐宅创义庄、以养族人的佳行,就钦赐了这座高义园坊给范仲淹,以示范仲淹品行高尚,供人们入景区即可瞻仰。
乾隆帝喜好游山完水、武文弄墨。在他的诗中还有“北上天平路,名园久识吾”之句,意思是他的频频光临,以致“高义园”也熟识了他。因而在天平山景 区,存留着不少与乾隆皇帝有关的遗迹。那条山路就是乾隆来天平时的御道,御道通往统悻门,经童悻门越过支硎山可到枫桥寒山寺。传说乾隆的游览路线,不外是 先天平后灵岩。他五马并驾齐驱,经寒山寺,越支硎山,过通悻门下岭,由汉白玉石坊中门进山,然后过接驾亭上山玩毕天平山,复出中门,转道而上灵岩山背东南 支脉,沿后山翻上灵岩山游玩。前面这座亭子则是地方官员迎接圣驾的接驾亭。(亭后为广袤十余亩的“十景塘”,“宛转桥”曲折塘上,走在“宛转桥”上俯视水 中倒影,亦成景观。)在里,我们可一览天平山的全貌。天平山海拔221米,因山顶平正,故名天平,又因北宋时曾一度将天平山赐给范氏家族,所以天平山又名赐山,天平三 绝之一的奇石,就遍布在山上,天平的奇石一块块矗立似大臣朝见皇帝的笏板,所以有笏朝天之说,传说中,天平山的岩石都是向下的,天平山是一块五虎扑羊,乱 箭穿胸的绝地。谁知一生为官清政的范仲淹却为其祖先选了这块绝地作为墓地。就在范坟建成时,倾刻间电闪雷鸣,风雨大作,雨过天晴后,满山顽石都有翻身倒 置,朝天矗立,形成了万笏朝天的景观,据风水先生所说,范坟因点中了天平山的生穴,才使这块绝地变成了风水宝地。
然面,万笏朝天的石柱奇构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科学地讲,天平山是一座断层山,断层倾斜角近乎垂直。山体运动时,在造山力影响下,断层之间或上下错 位,或左右移动,或斜向扭曲。亿万年后,一些断层仍森然壁立在天平山上。其状“若卧,若立,若搏,若噬、蟠拿撑拄,不可名壮”。后来人们把这些奇峰、异谷 称为:“龙门一线天、飞来峰、卓笔峰、照明湖”以及“龙头石、蛤蟆石、鹦鹉石、灵龟石、鲸鱼石、钓鱼石、丹石”等等。
在青山碧水的天平山“十景塘”以北、“天平山庄”东侧的苍松翠伯之中,远视隐约可见的古墓群,就是北宋良相范仲淹的祖茔之地。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平山庄西端侧是一片红枫老树。
山脚下的这片建筑就是天平山庄,为范仲淹十七世孙范允临所建。天平山庄背依天平山,面临十景塘,占地面积5300平方米,全部建筑自东向西主要有咒 钵庵、来燕榭、范参义公祠、高义园、白云古刹五区组成。既是一个整体,又是各自相对独立。各部分均用廊庑相连,迂回曲折,高低错落,忽明忽暗,使2游人如 入迷津之感。所以,天平山景区亦很具苏州园林之特色。这儿山、水、房、树,相映成趣;赤、橙、黄、绿交错生辉,环境清幽,景色秀丽而开阔。因而古人形容为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咒钵庵位于山庄内东侧,相传为范仲淹母亲的住所,也是范仲淹少时发奋读书的场所。庵南临荷花池,东近“桃花涧”。登石级进砖刻“咒钵庵”门额,至 “水石间”,有一层三楹,东窗外几“桃花涧”。古时涧边套树成林,暮春时节,桃化盛开,桃花片片随水漂流,涧聚泉成池,池周林木葱郁,林深,泉清、禅噪、鸟鸣、富有“禅房花木深”的意境。
来燕谢平面呈正方形,以亭为中心,亭内悬有“听+莺阁”匾额,因天平山多黄莺,莺声阵阵,故取韦应物“东方欲曙花溟溟,啼莺相唤亦可听”之意为名。亭高临方池上,池中多鱼,故称作“鱼乐园”。
范参义公祠原为范氏家族祭奠祖先的场所。现为范仲淹纪念馆,是1995年9月被苏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江苏省确定 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分图片和塑像展两部份,由四个展亭组成。咒钵庵、来燕谢既为塑像展厅。内部有“岁寒堂”“听莺客”“来燕谢”“翻经台”等建 筑群紧连。又分为纪念馆一、二、三、四馆。在馆内成列着范仲淹各个时期的生平事迹。范公文正的崇高精神,不仅在苏州、在省内外千古流传,而且传遍中华、乃 至世界。
越过纪念馆向西为高义园区,是天平山庄的主要建筑。共有四进,依山而筑,渐进渐高高义园之名为乾隆皇帝南巡时所题。高义园前园,两侧有相对题字“仁 寿”、“智乐”的圆弧形大门,是一排五开间的轿厅,雕刻图案,式样古朴;过二门楼,便是全区的建筑中心—乐天楼。这是一座宋代建筑。相传原为唐代著名诗人 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的读书、游览和休息之所,故以白居易之字为楼名(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因乾隆南巡时登楼眺望,翻阅藏书,故又称“御书 楼”。该楼有二层,楼下是四面厅,四周都是回廊,可从不同角度观景;门前有嘉禾范玉琨书联:“万笏皆从平地起,一峰常插白云中”;厅后东西两侧设有梯登 楼,楼厅建筑更为精美,也是四面敞通的厅阁,在此可眺望山景。楼下边廊外有小院,院中利用山崖、卵石聚泉成池,环以葱郁的花木、竹丛,颇有天然情趣。第三 进为逍遥亭,取《诗经》“所谓伊人,于焉逍遥”之意,亭为歇山方亭,构筑别致,架临台上。亭北设有梯可登,南与御书楼隔园相望,互为对景。也是苏州艺人为 乾隆皇帝唱评弹的场所;最后一进是高义园大殿,为歇山顶厅堂建筑,厅有三间,龙头屋脊,简朴庄肃。中悬有乾隆皇帝手书“高义园”盘龙金匾,高义两字取杜甫 “辞弟输高义,观图忆古人”句意而名,壁间嵌有御碑两块。殿前东西两侧有厢房,中为庭院,植桂花、木兰;殿东院有古罗汉松一棵,松龄颇古,相传为明代江南 才子唐伯虎手植。
在高义园西侧,位于天平山庄最西部的一片建筑为白云古刹。本为唐朝时的建筑,范仲淹因其祖茔在此,曾奏请其为功德香火院。
接着,请随我到半山腰去看一看天平三绝之一的清泉。从“登天平路”砖细门额入内,拾级而上。那里自然景观与文人景区尤为丰富。整个天平山又分下白 云、中白云、上白云。在登山路旁有块巨石,互助依偎,名“鸳鸯石”。上行到一亭,据传为乾隆南巡时登山更衣处,故名“更衣亭”亭旁有石形似蹲踞大鸟,头伸 向蹬道,喙啄弯曲,两翅伸展、称“鹦鹉石”。鹦鹉下有形似古庙中的大钟,名为“石钟”;在鹦鹉石的上面是“云中塔”,继续向上是“双桃”,再向上即为“白 云亭”,此处为“下白云”。往西是“青峰亭”“一线天”。往东则是“云泉精舍”。天平三绝之一的“清泉”则位于其中;清泉称作白云泉。相说,唐代宝历元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常利用公余闲暇,登游天平山。一天,他在山腰忽闻有如鸟鸣琴奏的流水声,上前拔开草丛、荆棘、繁枝,见一股清洌甘泉从石罅中 潺潺地流出,顺着陡峭岩壁向山下。当时,白居易与山民商定,在山腰用石筑坝,挡住泉流。一泓泉水,清澈透明如镜,块块青中带白的石头,似如朵朵白云,与蓝 天白云倒影池中,相映生辉。白居易触景生情,即题书“白云泉”三字,并咏诗《白云泉》一首。请看石壁上的这首诗就是白居易所做。白居易在诗中写道“天平山 上白云泉,云本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云,更添波浪向人间”后来他人将泉名和这 首诗刻于泉池岩壁上。这首诗的书写者是苏州市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先生,他 是用左手挥就而成。大家请看,在泉旁的一块斑剥岩壁上有天然浮雕,粗看形似穿道袍的慈祥老人,细察酷似白居易像,侧立池畔,凝神静观,自然逼真。这就是大 自然天功神造的“仙人影”。再看,那股由岩隙流出,用竹管接引的清泉就是白云泉。白云泉,为裂隙泉,出自半山腰峭壁岩罅之中,由于江南一带雨量充沛,裂隙 水源不断,泉水常年不涸。那怕是久旱不雨,泉水仍然丝连萦络。有古诗《白云泉》云:“云根流玉液,发泄出巅岩,香洌堪为酒,清冷要煮茶”。旧时因山僧用竹 管导入化缘的古钵中,因此,又称“钵盂泉".其水因在岩罅渗透过程中,溶解岩石中的一些矿物质,并受山体沙石过滤,所以,泉水碧清透底,醇厚甘洌。因泉水 味道甘洌,唐代茶圣陆羽曾把这清泉品评为“吴中第一水”。旧时很多人游天平山,至此小憩品香茗,咛咏赋诗,感叹不已。有的言道:“一勺初分到草堂,半似甘 露半琼浆。煮茶有客多题品,可惜当年不与尝”。有的诗云:“兹山蕴美玉,玉精流不尽。色清未足夸,味甘有新禀。鄙哉陆羽翁,何不论入品”。还有的感叹道: “良辰当谷雨,胜赏又云泉;一岁一游览,是山吾有缘”。还有的要“期与云泉作老友,日日来此听松风”。许多游人对“白云泉”情感至深,留下美好印象。清乾 隆皇帝南巡时,游天平山最喜欢到“白云泉”饮茶,并御题咏:“白云泉是白家泉,林色岚太古闲;不为炫能频叠韵,高人风度缅其间”。今日,我们游天平山来到 白云泉,不仅可以小憩饮茶,消乏提神;而且还可以了解“白云泉”文化,“入山思水秀,涉水忆青山”。泉水有一个特点,我们可以做个实验,取一茶杯水,往里 投入若干硬币,奇怪的是这满满的一杯水只会向上隆起,而不溢出杯外,因此,这水能有如此强的表面张力,就非泉水无疑了。
喝罢白云泉,我们再向西来到“青峰亭”旁,这块石头由如雨后破土而出的春笋,前人称之为“玉笋石”;在看这壮似玉琢屏障的石头,古人称之为“护山奇 石”。从“护山石”向上,这儿有一苏州最小的方塔,叫“观音塔”,这个“佛”字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提写的。这就是一线天。这两块巨石之间仅露蓝天一线,(象这样的一线天在天平山还有两处)。窄窄的一条石径直通山上,远远望去,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当地百姓喜欢把“一线天”称龙门。因为山上有块龙 头石,如果从这儿上山,就寓意着要跳龙门交好运了。现在就请各位走一走这龙门吧,过罢龙门,好运频频。继续向上,过“撑腰石”就可看到飞来石,重达几吨的 石头好似从别处飞来的,由此可见天平山奇石之奇。从飞来石向左至“望枫台”。向右可到“莲花洞”。站在望枫台上望红枫,满树枫叶别样红;紧连望枫台的还有 “龙头石”、“回音谷”等。继续向上可到“中白云亭”,在那儿可看到“大石屋”,向左则可见“一叶舟”、“一砚泉”。向右可见“咬鱼石”,越过咬鱼石可到 “白云洞”“二线天”。从莲花洞上,可到“三线天”、“卓笔峰”;过“云上”,至山顶,上有一圆巨形石,面向太湖,名“照湖镜”。远望太湖,水天一色,近处农田井然,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请朋友们注意安全。祝大家好运连连,旅途愉快
第四篇:木兰天池导游词
木兰天池散客接待中心导游词
第一部:欢迎词
1、开场白:代表木兰天池风景区及武汉散客接待中心对游客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欢迎大家跟我一起去湖北九寨沟,武汉的庐山----木兰天池观光游览,2、介绍自己:我是大家此行的全陪导游,我姓X,X是X大的X,大家叫我X导或是小X都可以。小X今天有幸能陪大家一起去木兰天池,一路上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或见意,请尽管提出,我们会尽力为大家解决;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也希望大家随时指出,以便更好的为大家服务,在此也希望木兰天池能给大家带来一分好心情。(我把我的手机号码告诉大家)
3、介绍师傅:我旁边的这位是咱们的司机X师傅,师傅在旅游界是有名的三好先生,车技好,人好,服务态度好!我们俩将互相配合,尽量让你们每个人都满意!同时也希望各位能理解配合支持我们的工作。俗话说得好在单位得听领导的,在家要听老婆的,就连走在马路上都得听交警的,但是既然您上了这辆车,您就得听小x我的!小X提前预祝咱们的旅途愉快!(把师傅的车牌号码告诉大家)
4、介绍武汉散客中心:顾名思义,就是把各个旅行社报名的游客集中在一起的,茫茫人海中,既然大家能相遇在一台车上面,是一种缘分,不管咱们是二个一起还是三个一起的,既然来到了一台车上,大家就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所以一路上不管遇到什么事那么咱们就应该表现出一个团队,一个集体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呢,大家有什么问题都找警察,那么在这次旅途中,大家有什么问题就找我小X,希望能用我的热心和耐心换来大家的开心和放心。
5、注意事项:安全-----
第二部:介绍行程安排
咱们的行程是木兰天池一日游日游,现在我们已经上了岱黄公路了,此时的时间是XX,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将到达木兰天池风景区,中间会经过黄陂区,到天池后上山需要90分钟左右,中餐大家可以体验一下当地的农家风味,下午有时间可以去高下风情园参观,下午4点左右乘车返回武汉,这就是咱们今天的行程安排。
第三部:沿途景点介绍 1景区地理环境:
石门锁大别,天池秀木兰。古道接悠远,山气入青岚。溪涧听天籁,飞雪落幽潭。空山不见人,但闻溪流声„„ 这是一位作家游完木兰天池,感怀之中欣然写下的一首诗。
木兰天池位于黄陂区北部的石门山,距武汉市中心仅49公里,距天河机场仅38公里。整个景区占地面积4800亩,分为风景游览区和休闲度假区。其主峰海拔588公尺,属大别山南麓一脉,这里沟壑纵横,林木茂盛,一年四季流水不断,呈现的是一种山水交融的湿地生态。景区年平均气温介于15-22℃之间,七月份平均气温25.8℃,年降水量平均2000毫米左右。这里素有“木兰天池山水秀,幽谷奇景甲天下”的美誉;在游客中还有“木兰天池,人间瑶池,武汉独秀,天下稀有”“游武汉不游木兰天池,枉称游武汉”等的好评。
2、人文历史故事 据当地百姓口头相传,这里还是木兰将军的外婆家,“木兰与白龙”的传说更是家喻户晓。木兰将军的英名,也使这里的山石、溪流、飞瀑、幽潭增添了灵气和神韵。此外,木兰天池即将对海拔400多公尺以上的冯家山——高山情怀,以及近临的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进行联体开发。这样将使景区的体量在原来基础上增大五分之四。为此,景区已经被划入了
武汉市林业发展规划的“五大产业带”里,并且被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誉之为武汉市的“后花园”。
木兰天池最为精粹、奇妙的一条游线为10华里长的大峡谷,由飞瀑、溪潭、怪石、奇木“四绝”构成的自然景观达200多处,可谓十步一景,百步一绝。峡谷两头挑着明镜一般的高山湖泊,大小天池的上下落差约有380多米。
3、景区特产特色:-----
4、用餐的问题,介绍木兰天池餐饮特色,特色野菜野味。因为是散客拼团,咱们的行程是不含餐的,到了吃饭的时间。我会带大家去一些有特色的地方,尝尝当地的特色,大家可以自己点菜,我也可以帮大家定团队餐,咱们的团队餐的标准有20元/人(九菜一汤)。25元/人(十菜一汤),30元/人(十二菜一汤)的 标准,大家如果愿意可以自由组一下,因为现在是国家法定节假日,游客很多,大家点菜的话,可能需要等很长时间,我先提前把餐给大家定好了,大家既吃的好,能尝遍咱们天池的特色菜,也不耽误大家的游览时间,如果有需要的可以跟我说下。
5、住宿的问题,(提前给客人打预防针)针对二日游,因为景区宾馆在装修,而且住在山上更有利于行程的安排,所以住在山上的农家,条件会差点。(标间、独卫、热水器、彩电)
6.天池茶阁:这个在如茵绿草,娇艳花朵簇拥中的竹木建筑,是天池茶阁。游客们玩累了可以到此品饮天池泉水泡的天池绿茶。天池绿茶色泽翠绿,滋味浓厚,用天池泉水泡制更是汤清、茶香、味甘,真可谓两美兼具,相得益彰。
龙泉井:相传这口井是木兰将军的师傅李顺天所挖,历经无数个朝代,井水从未干枯过。井水清冽,因为是从难溶的石英砂岩下渗透出来的,含有机质少,总硬度低,每升水中只有0、02克左右的盐离子。一位专家通过取样化验,说:常饮该井水有利于身体健康,还可以治疗肠胃、消化道疾病 双龙池(又名鹅池):所谓双龙池,因水池里保留有历经苍桑的古双龙喷水石刻,数百年来流水不断,从不枯竭。双龙池又名鹅池:木兰将军从小就心底善良,极具同情心。一次,她跟随师傅上山习武,发现了两只受伤的鹅,便将它们带下山喂养在了该池子中。如今,鹅池里尽管早已经没有鹅了,老百姓还是一代代地维护着它,还在池边雕刻了两个龙头守护,借此告慰木兰将军的在天之灵。
降龙石:我们抬头所看到的是木兰将军身披铠甲挥剑的雕像,雕像下方的那一块石头上刻有三个大字 “降龙石”。相传小天池里有一条顽皮的小白龙,经常从水池子里钻出来嬉闹,搅得池水泛滥成灾,老百姓们怨声载道。为此,当地百姓只能在农田四周围堰护田,景区门前的一个自然村的名字即叫“龙池堰”。同时,“龙池堰”的百姓还在村头摆设祭龙坛,各家各户均宰杀猪、鸡、鸭等祭物,由各自家中的男性前往献祭。自小,小木兰就有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气慨,决定要教训一下兴风作浪的小白龙。于是,她提着外公用松木削成的一只长剑,日夜地守候在小天池的池水边。终于有一天,小白龙又从小天池的池水里钻了出来,小木兰“嗖”地一步腾跃到了半空,一个大亮相地骑坐在了小白龙的脊背上,手里的松木长剑一下子抵住了小白龙的喉管,喝道:“你的父亲在天上呼风唤雨,为民造福;你却潜在小天池里兴风作浪,祸害百姓。今天,我要好好地教训你!”平日,耀武扬威的小白龙立即卷缩在了这块石头上,至今石上还留有小木兰的脚印,小白龙的爪印。木兰将军这一尊飒爽英姿的雕像,也蕴含着木兰将军外婆家的父老乡亲对来自五湖四海游客们的敬意和欢迎。
小天池:小天池是大峡谷游览线的起点和入口,水域面积有150余亩,水深在20-30米之间。小天池的池水碧蓝澄澈,宛如一片湛蓝的天,山峦、树丛的倒影把池水映衬得分外恬静、秀美。小天池中有供游客乘座的脚踏游艇,游客们在三面群山环抱的池水里荡舟,是不是觉得挺惬意、浪漫和富有诗意呢?围绕着小天池有一条用石板铺成的亲水游道,比较适合年龄大一点的老人观景览胜。
外婆桥:木兰将军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是有口皆碑。但是,对于她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至今仍然是传说纷坛,莫衷一是。关于她的姓氏,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徐渭在《四声猿传奇》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明嘉靖(黄陂志)中载:木兰山,在县北七十里„„传尝产木兰,隋曾以此山名为木兰县,故有木兰将军亦因此名。其墓即在此山以后,一邑之名山也;清康熙(黄陂志)中载:
木兰,本县朱氏女,生于唐初„„,至今,其家犹在木兰山下,其母为龙池堰人氏等等。可见,木兰天池景区里的外婆桥、龙池堰均是一个明证,木兰将军的祖籍在黄陂。不过,景区里日今横跨小天池的石砌外婆桥,这
是依据龙池堰老人们记忆重建的。
聪明泉:聪明泉是传统的石砌台式结构,井上有专供提水的紧箍的木桶。相传,小木兰自小是由外婆带养,在外婆家生活了10余个年头,可以说是喝这一口井的水长大。相邻的村民们见小木兰天资聪颖,无论是学武,还是习文,每一样都是那么出类拔萃、无与伦比。于是,大家就认为木兰外婆家门前的这口井非同寻常,便不约而同地都纷纷到这一口井里来提水饮用,寄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同小木兰一样聪慧。后人,由此把这一口井取名为“聪明泉”。从此,聪明泉的故事是不胫而走,在黄陂境内是名闻遐迩。据说此后,还有许多人利用此泉水来除污治病,把它转换成了高附加质 “科技产品”。此后,甚至还有人提诗赞曰:“春寒赐饮聪明泉,泉水滑润似凝脂。”如今,木兰虽逝,泉水依存。
龙吟石、观龙亭:小白龙被小木兰教训之后收敛了许多,平日里都是藏在小天池的深处,小木兰没有放松看管劣性难改的小白龙,提着松木长剑经常地到小天池边去查看。深夜,小白龙烦闷和焦虑,常常浮出水面沉吟。当地老百姓为了感谢小木兰惩治小白龙,集体筹资为将军修建了观龙亭,还在小天池水边的巨石上刻下了“龙吟”二字。
三道门:小天池上的铁索桥连接着观龙亭,池水中平行地排列着三块大条石,名曰:三道门。古“木兰诗”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三道门”是木兰将军解甲归田之后,返回外婆家为百姓做得一件好事,为了阻止山洪的肆意泛滥,用利剑劈削出了三道石墙。木兰的师傅李顺天道长欣然提朱笔,在整齐排列的三道石墙上题写了“三道门”。
縻龙桩:我们眼前的这块形似蘑菇状的大石头,叫縻龙桩。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天气的阴晴旱涝直接控制着农作物的生长,而农作物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龙池堰”的村民们十分地崇信龙王,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五,这里都要举办 “祭龙会”,形式上有舞龙、烧龙和拔河比赛——以所用的绳子象征“龙”。相传,老龙王体恤当地老百姓年年遭受山洪的侵害,便将自己顽皮的“孽子”小白龙系在这块大石头上,把守山口阻止洪水下山水涝百姓的庄稼地。或许是小百龙不安分的摆动,或许是石头的风化,大石的下端被勒出了一道深深的痕印。
八仙座:縻龙桩一边的这块巨石上,是不是排有八个座位?这块巨石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老龙王为了调教顽劣的小白龙,邀请天上的八位神仙:汉钟离、李铁拐、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等,下凡“大峡谷”分别对小白龙传经布道。八仙驾祥云落下坐于这一块巨石上,便形成了眼前的 “八仙座”景观。
大峡谷:这里是怪石林立,叠泉飞瀑,林茂竹翠,曲径通幽的十里峡谷入口。请看,我们脚下这块巨石上面有着一道道神秘的纹路,是不是像刀砍斧凿,鞭痕笞印呢?或许,它们是水流的年轮?或许,它们是水纹的化石?游客们,请大家再往这边看,这一块有“大峡谷”字的石头右下角,是不是刻有“藏枪洞”三个字?木兰天池是前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请看,在这一块巨石的背面还有一个石洞,新四军第五师曾在洞里藏过枪支弹药呢!目前,景区里还保留有许多当年的革命遗址,除了藏枪洞,还有“新五师”的银行、医院、兵器厂和被服厂等旧址。
龙须潭:传说,小白龙经八位神仙的苦口婆心地调教,改变了许多,成熟了许多。为了回报当地百姓对 “龙”的尊崇,弥补自己以前所犯下的过错,也开始协助老龙王替百姓们降临祥瑞,兴动云雾,呼风唤雨。一次,山上的一块巨石因风化从山头滚落下来,说时迟,那时快,小白龙见此情形,从水中一跃而出,用龙须拖住了滚的巨石。请大家仔细地看一看,这岩石上布满的青藤,是不是十分像龙须呢
龙脊石:我们沿着委蛇的山谷溯流而上,就能看到一条溪水潺潺的深沟。请看,沟内平卧着的一条巨型长石,是不是酷似一条巨龙的脊骨?这里峰高林密,风景秀丽,还有一年长流不断的清澈溪水。在我们中国的民间,龙始终都保留着它原始的象征意义,即龙代表了喜庆、祥和与富足。中国这个传统的农业古国,百姓最关心、最需要的就是风调雨顺,这里,许久以来就一直被当地百姓所尊崇,每逢正月十三至十五的“祭龙会”,各家男性主人都要到这里来祭祀主宰雨水之神的龙。道士冲:这里曾是木兰的师傅李顺天道长修炼、生活过的地方。这一块圆形的石盘是李道长打坐的地方,叫着打坐石;在这块岩石的背后有一个山洞,那是李道长居住的地方,叫着道士洞。
穿瀑崖:我们眼前的两块巨石有数十米高,如同被巨斧劈成了两半,一条白色巨龙穿崖而下,真可谓鬼斧神工之作。大家看一看,这瀑布的水流是不是像玉龙走潭、飘雪拖练;听一听,其声是不是如万虎长啸、万马奔腾。这一个瀑布下的深潭,雾如浓烟,挂起了变幻无穷的雾幔。此刻,我们是不是能从中感受到了唐代诗人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境呢?
龙马石:这里是十里大峡谷的中断,名为龙马石。这里海拔约160公尺,其岩石主要由白云、石英岩构成,也含有半石墨片岩、大理岩和砂锰矿层。请大家上这里来瞧一瞧,那一块巨石的前部是不是像龙头?后部是不是很像一匹俊马呢?两者皆是形神兼备,各得其妙。传说,木兰所养的几匹骏马常常与小白龙在这儿嬉耍。与木兰将军西征的青鬃马战死后就葬在这里,小白龙时常来此怀念昔日玩耍的小伙伴。现在,我们站在巨石之上,山风柔和轻拂,让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假如,你闭目盘腿坐在这布满神奇痕印的石块上,耳里一定能闻见空谷回响,音如仙乐,美妙悦耳,令人自醉。
饮马潭:这个地方,叫饮马潭。该潭的水质清凉,长流不断,碧澈见底。相传,这里是木兰牵马饮水的地方。她除了有和自己相伴与柔然交战的坐骑青鬃马,还喂养了飞雪、赤兔、风神等三匹骏马。其后,它们也均伴随将军立下过赫赫战功。
龙珠石、龙珠潭:这个溪潭里的一块圆形巨石,传说是龙的龙珠幻化而成的。相传有一年发大水山洪暴发,小白龙不惜吐出口中的龙珠来阻止山洪的泛滥,免除了即将收获的庄稼受涝。故此,人们将该溪潭叫着龙珠潭,溪潭里圆形巨石叫着龙珠石。
剑崖:木兰将军从小就随李道长在山里习武练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勤学苦练,不曾间断。一次,小木兰天未大亮就来此处练剑,不慎将山崖岩石削下了一截。岩石坠落到了龙珠潭的顶端,请看!崖壁上至今还留有一道剑痕。
令牌石:这一块形似古代令牌状的石头,叫着令牌石。相传,它是观音菩萨颁予木兰师傅李顺天道长擒妖捉魔的令牌。最终,李道长修成正果升天,便将令牌留在了这里,以保一方百姓的平安。
天池大瀑布:我们眼前的大瀑布是不是像珠帘倒挂?是不是如同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它上下的落差约有60余米,雷鸣一般的轰响震撼人心,又恰似一曲重金属的摇滚音乐。走近潭边,走近瀑布,飞洒的溅珠直拂人面;空气中,弥漫着薄雾一般的水气。请大家不要错过了这个机会哟!拍一张与瀑布的合影留着纪念吧!
镇谷石:这一块大石,叫着镇谷石。传说,它是观音菩萨搁在大天池之畔的一件镇谷之宝,蕴含着“镇一方平安,保一谷太平”的涵义。
大天池:请大家能再一鼓作气,爬完最后的几级台阶,我们就抵达了景区的制高点“大天池”。这里的海拔有506米,池水面积有360多亩。请大家看一看,想一想,环抱于幽静的大山,葱绿的森林中的“大天池”,是不是像一块巨大透明的碧玉呢?
天门阁:天门阁是观赏青碧幽远,波光粼粼大天池的极佳之地。景区在其周边建有钓鱼台,可以供游客们垂钓休闲。
滑草:大天池斜斜的草坡上,那九道窄窄的绿色滑道,是不是像一帘帘横空下泻的瀑布呢?这便是景区新增添的娱乐项目——高台滑草。游人从100多米高处一溜儿滑下来,那感觉是既惊险又刺激。胆子大的朋友们,可不要错过寻求这一刺激的机会哟!从100多米高处向下看,让你会感到头昏目眩。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游客,最好还是挂一挂眼科,一旁静心地观赏为好。
滑索:“大天池”滑索,是一种新兴的娱乐项目,被称之为极限运动。游客穿戴柔性的帆布裤兜,悬挂在有滑动小轮的吊架下,以斜拉的两根钢索为轨道,利用地心引力从高处向低处飞速滑动。滑索运动充满了速度感和刺激性,几百米的大天池水面数十秒种就一滑而过,让乘坐的游客体会凌空飞渡的新奇感觉,恍如自己成为踏云而飞的散花仙女;或是从天而降的天兵天将。
面壁洞:木兰将军自小体弱多病,一直都由外婆悉心照料。为了给外孙女医治疾病,强健体魄,外婆拜托隐身山林修炼的李顺天道长收小木兰为徒。从此,小木兰跟随李道长修身养性,习文练武。面壁洞,便是当年小木兰打坐练功,修行悟道的地方。小木兰悟性极高,天赋极好,学成了高强的武功。最终,成为了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十二年沙场出生入死的巾帼女英雄。
滑道:用麻色大理石砌成的滑道,婉延起伏,似苍龙,如彩带在山间游曳、飘逸。游客穿上用帆布缝制的厚坐垫,之字形地向山下滑去。你的身体随着滑道的弯曲变化,而不停地变换着各种姿势。就像骑上
了一匹脱僵奔腾的野马,让你的脑中一片空白,心脏一下塞到了咽喉。当然,游客在迂回曲折的滑道上,体验贴地飞行的惊险和刺激的同时,还可以一览天池的秀丽风光。滑道这一娱乐项目,不仅能让你在娱乐中获得新奇、刺激和放松,还能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感受.天梯:天梯一共有1028级石阶,穿插于原始的森林之中。站立在石阶上,我们放眼远眺,满山蓊郁葱茏,苍翠欲滴。木兰天池景区的植被十分丰富,主要树种有松树、枫树、柳树、杨树等,还有李子、杏花、桃树、映山红等花草、灌木,森林覆盖率几乎是100%。尽管,1028级的石阶着实令人生畏,让大家的腿肚子有一些抖颤。然而,游客们却享受到了一次免费的氧疗,享受了欧洲人趋之如鹜的“森林浴”——获得新鲜空气的舒爽,以及绿色的“心理效果”;森林的安静以及触目所见景色的“视听觉上的效果”;散步的“运动学的效果”;被“大自然”围绕之下的释放感等。这些效果融合在一起,就能治疗疲惫的身体,使人的精神得以回复舒畅。
第五篇:天山天池导游词
天山天池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天池山旅游。天山天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南33公里处。天山天池位于阜康县境内的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东距乌鲁木齐110公里,海拔1980米,(随着海拔高度不同可分为冰川积雪带、高山亚高山带、山地针叶林带和低山四个自然带。在天池同时可观赏雪山、森林、碧水、草坪、繁花的景色)。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池是一座在两百余万年以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天池湖面海拔1980米,湖面呈半月形,南北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平均湖深40米,最深105米,总蓄水量1.6亿立方米.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池古称“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作诗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传说天地是西王母梳妆台上的银镜,又说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绦绕的云雾,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脚盆„„,这些美妙的神话传说,给优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夏季,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绝佳的避暑盛地。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览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横渡,饱览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湖上坚冰如玉,是全国少有的高山滑冰场。世人将天地的自然风光概括为“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现松”、“海峰展“悬泉飞瀑”八大景观。每年,天地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其中几个景观。
龙潭碧月,龙潭是指位于天池下方约2千米,海拔1660米,盘山公路西侧的“西小天池”。传说是西王母当年用的洗脚盆,实则它是天池湖水透过地下湖坝粗大的冰渍物 渗漏下来的泉水,在山嘴交汇的低洼处形成的一个积水深潭。池周塔松竞秀,满山苍翠,每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山峰树影和碧月一器倒映潭中,静影沉壁,月影 微颤,有诗赞曰“一弘碧流成龙潭,青松白雪镶翠盘,金秋桂月沉壁底,疑是嫦娥出广寒。”
南山望雪游客伫立天池冰碛堤坝上,翘首南望博格达雪山,但见“远处皑雪近处松,野花似锦绿偎红。湖光山色泼墨画,春夏秋冬一景融”。观此胜景,如临仙境,令人飘然荡
定海神针传说天池之中有一个水怪,经常乱施淫威,兴风作浪。搅的天池之水瀑涨,淹没左右居民,百姓无家可归四处流浪。有一
年,王母娘娘在天宫举行盛大的蟠桃会。会上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忘记邀请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悦,发威泄私愤。顷刻之间浊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禀报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下头上的一 根碧玉簪投入水中,顿时风平浪静,水退石出。那根碧玉簪就变成了一棵榆树。从此生长在天池水边,成为镇水之宝。这棵由王母娘娘头上的碧玉簪变成的榆树就被 后人称为“定海神针”。
西山观松,天池西侧山势相对缓和又位处阴坡,由冰碛石和泥石流堆积物组成的山坡比较疏松,蓄水条件好,特别适宜于林木的生长。这里云杉林连峰续岭,浓阴蔽日,是旅游最好的去处。“西山松”,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悬壶飞瀑天池下游东北方冰川终碛堤上建有人工水闸,天池泻水形成瀑布。瀑布沿嶙峋山石急流直下,白练垂空,声震山谷,瀑布于谷底冲出碧潭一方,人称“东小天 池”。此处环境极为幽秘。东小天池北岸为断崖峭壁,泻水又形成一条高达百米的瀑布,流银泻玉,瀑声如雷,在阳光照射下,彩虹飞舞,形成“悬泉飞瀑”胜景,有诗云“珍珠数泉悬半空,银链高挂雾蒙蒙。烟水飘渺娇阳艳,长虹飞架青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