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教师工作教学反思
在音乐教学中,我深深地发现,音乐教学来自于学生的兴趣,经常有老师说:为什么学生喜欢上副课?为什么呢?因为学生觉得副课轻松,感兴趣!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就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一方面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产生的条件之一是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即只有对音乐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音乐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有了音乐学习的兴趣,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有了审美的愉悦体验,又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二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道:“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让孩子们在兴趣中学习音乐,在音乐中找到兴趣,让学生能够全方面发展!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先让学生去查询书上的插图的由来,在上新课时,就由学生们自己介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无形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课外知识的好习惯。再次,这首歌的曲调节奏较复杂: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这首歌曲我主要通过聆听范唱,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为了加强其记忆,分为二部学习。我在教学中用声情并茂的范唱先抓住学生的主导情绪。孩子们在感动中一步步学习体验歌曲的旋律走向。
第二篇:音乐教师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反思
最近几年开化中小学的艺术氛围渐渐的浓厚起来了,从乐器进课堂、每年的艺术节等活动看的出来上级对学校学生艺术的重视。加上北门小学有4个音乐老师,更能看的出来,本校领导对本校音乐艺术的支持。
但是回想到音乐课堂的深入实施,真正进入音乐课堂来谈,想把这个做的更好,我还是觉得有点迷茫,感觉新课程改革和传统观念有冲突。只有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面对问题探索对策,然而还有许多存在的问题。
1:家长、学生对学习音乐的态度有多重不同的意见。有些家长期望孩子长大后在音乐上有所突破,但是这样的家长很少,更多的家长认为,音乐课不是重要课程,可以在繁忙中给孩子休息和放松,有些甚至认为音乐课不用上了,耽误学习,音乐观念的缺失,音乐教育的任务负担也会加重。
2:教材内容的编排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成长经历离得很远,学生不喜欢,不认可。特别是很难理解、感受的少数民族民风格的民歌,学生提不起兴趣;有的歌曲旋律不优美,不流畅,学唱起来拗口,学生不喜欢唱。同时由于流行音乐的传播无所不至,演唱技巧没有约束,音像商品铺天盖地,导致学生深深迷恋流行音乐,对学校音乐产生排斥心理。而课堂上对流行音乐的介绍与渗透比较少,对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关系存在着理解上的困惑,所以就导致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
3:抓好基本功,专职老师要从一年级就开始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做好平时的教学常规,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自己可以组织音乐小测验,让学生对音乐课形成重视。
总之,在课程实施中灵活运用学到的理论去指导我们的实践,以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音乐教育真正成为小学教育的主阵地,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休闲学科。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音乐教师的共同探究。
余杰
第三篇:音乐教师教学反思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
教学反思:《采茶舞曲》这首歌曲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整首曲子旋律清新优美,节奏活泼明快,结构方整对称,具有鲜明的舞曲风格和特点。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让每一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在组织教学中,我选择了以歌曲《春雨》作为引入。在歌曲处理中,我安排进行节奏游戏,通过游戏不但可提高学生节奏创作和打击乐器演奏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欣赏教学中,在话题引入春天后,再用去春天的茶园采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教育目的。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的同时欣赏歌曲,既有情景交融的感觉,又能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的歌曲,选择这个教学内容是对教师平时歌唱、音准训练的检验和考验。从课堂表现来看,教师在平时课堂上的练习是扎实的,学生几乎没费什么劲就能唱出和谐的二声部合唱,这也归功于班里的两个音乐尖子生,在她们的带领下,整个合唱有条不紊,音准、节奏、韵律感都不错。但从音符转化成歌词合唱时,学生的音准还是有一点点问题,所以还要加强指导。教师在指导歌唱时有条理、有重点、有亮点,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在优美的歌声中体会到歌曲的情绪情感。可以想见,学生经常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其审美能力、表现美的能力会不断提高,也会越来越热爱音乐、热爱歌唱!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5
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告诉我,现在的音乐课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用音乐的方式表现和交流情感,并获得创造、表现、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组合、运用、创新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自己也有很大的收获。
1、弃传统的苦学,推行“乐学”
整个教学始终在愉快合作、多彩、友爱、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我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方法上变繁为简,变厌为趣,变深奥为通俗易懂,变被动为主动,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富于创造,充分做到既能促进学生智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特别是在情感上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让每个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2、音乐课,多媒体电脑其乐融融。
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音乐教学过程,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课中大有用武之地。利用其色彩鲜艳,图形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一种声音、文字、图像相结合而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深厚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3、把静态的歌曲内容作动态处理
在处理歌曲《大雨和小雨》的过程中,把知识与实际有机结合,把静态的歌曲内容作动态处理。用声势节奏练习、师生对唱、模唱等活动架起主客体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探索、发现,在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素质。
反思这节课,给我留下了一些遗憾:
一、教案设计容量太大,导致没有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使其课堂的精华没能展现,在四把不同颜色伞上旋律戏雨后,我悄悄看了一下时间,呀,只有三分钟了,因此,我就慌慌忙忙让学生听了一遍歌曲踩雨,就结束了此课,给人以没有完成教学内容的感觉。
二、如果能把教学环节组织得更周密一些,教学效果会好一点。我认为歌曲处理上所花时间偏长,应精减精练。
三、对于学生识谱能力的估计,不能准确到位,也就是说,了解学生的力度不够,导致学生给老师提了一个小小要求,“老师,你可以不给我弹琴,我相信我会唱好的。”具体说:在戏雨视唱《踩雨》第二乐段的旋律时,因歌谱节奏复杂,高音较少,我担心学生唱不好,总用风琴帮着学生,其实这个环节在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是很好的,应该放手给学生。
四、处理教学时间思维不够灵活,其实,剩下的两分钟,改为看雨听赏《雨打芭蕉》,让学生在美的画面中欣赏雨景,感受大自然的美,给人的感觉也将会是一节完整的课。
总之,通过仔细地研究,全面地分析自己所讲过的课,我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一次很有意义的学习。我相信,在这种环境中,我的音乐教学在各位同事的帮助下,会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2
二年级教学内容《小红帽》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巴西儿童歌曲,这个童话故事也深受学生的喜爱。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小红帽》;学唱唱名;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为了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方式展开教学:
1、童话导入,创设情境。
《小红帽》是个学生们都很熟悉的童话故事,在导入环节中,请一名学生来讲一讲《小红帽》的故事,其他同学来补充,使学生走入到童话故事的情境中,并且总结出小红帽机智、勇敢、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为歌曲学习做好准备。
2、理解故事,学唱歌曲。
学生在理解《小红帽》的故事后,将部分故事内容以歌词的形式出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学生也能够较容易朗读出歌词的情绪。在学唱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歌曲的节奏,自主学习歌词,并能够较好地听唱歌词,对于歌曲音高、节奏把握较好,能够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小红帽快乐、活泼的形象。
3、借助旋律线,学习歌曲唱名,理解歌曲形象。
本首歌曲的前四乐句都采用了1 2 3 4 5 3 1自然音阶的形式,我将这些音符标注在
黑板上,请学生将音符用一条曲线连接起来,形成旋律线,学生一边用手划着旋律线,一边听唱音符的唱名,我提示学生:这条旋律线起伏有什么特点?感觉像什么?大多数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体会出这样旋律线像是小红帽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要去探望外婆,这种方式学生乐于接受。在一、三乐句中都出现了 1—1的八度大跳音程,旋律线也呈现了大跨度的上行,我提示学生:在高音1的位置出现了哪些歌词?(“郊外”、“僻静”)表现出外婆家远而偏僻,因此用了大跨度的音程。学生能够理解歌词形象,并通过听唱较好地把握音准。借助旋律线的形式,不仅使歌曲唱名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而且还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歌曲形象。
4、即兴创造表演,增强表现力。
在学唱并理解歌曲形象的基础上,请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歌词的内容为歌曲创编动作表演,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在创编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更够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表演,但不够形象、生动,我提示学生:小红帽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她走在路上是什么心情?应该怎样表现?要按照歌曲节拍表演。学生在我的提示下表现出多种动作形式,效果较好。再引导:当她担心要遇到大灰狼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应该怎样表现?学生表现出紧张的情绪,并用双手环抱肩膀、小碎步来表现紧张的情绪。最后,我又引导:小红帽探望外婆后平安地回家了,和妈妈一起进入甜蜜梦乡后是什么感受?应该怎样表现?学生表现出甜蜜、幸福的表情和动作。通过我的引导,学生能根据歌曲的内容,创造歌表演,增强了音乐表现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演唱上没有给学生创设更多的空间,学生没有演唱充分在指导通过旋律线理解歌词以及歌表演上用的时间较长。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起注意,更加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3
幼儿园里的游戏非常多,小朋友们也都很喜欢进行各式各样的游戏,经过了前些天的精心准备,和今天早上小朋友们的选择之后,我在今天下午组织了小班音乐游戏《小小鸡》。在活动前,我认真的揣摩教材,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的设计了教学环节,并为此次活动做了教具以及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所以本次活动进行的很顺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一、目标的完成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幼儿与同伴愉悦的玩音乐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和美,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这个目标顺利完成。
二、教学亮点
本节课我利用课件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我和幼儿在看课件的过程中让他们想各种办法学习不同动作的小鸡,并想办法藏起来。通过这一环节,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并且幼儿对动物的模仿非常感兴趣,所以本环节对之后的学习游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首歌曲的第三乐句是让幼儿把自己藏起来,通过课件及教师的引导,幼儿能想象到不同的办法进行躲藏。
三、教学启示
1.带孩子听音乐,做律动入场。我利用《小鸡走》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为下边的活动做准备。
2.看课件,学习“小小鸡”歌词,这是本节活动的重点。因为课件的形象直观,幼儿对这个活动的特点特别感兴趣。并积极的参与模仿小鸡的不同动作。
3.让幼儿根据图谱学唱歌曲。我首先以清唱并拍打节奏的形式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和幼儿一起边拍边唱歌,加深幼儿的记忆。在本环节中重点引导幼儿边唱最后一句边回到座位上,在这里给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加上了游戏规则,这样就为突破难点,也为下一环节的游戏进行做了充分的准备。
4.交待游戏规则,学习完整的做游戏,因为小班的控制能力差,所以我觉得这个环节是此次活动的难点。应该怎么来解决这个难点,我就抓住了孩子比较好动,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告诉幼儿:“你们藏起来的时候能不能说话?”幼儿回答:“不能”“为什么?”“说话会被抓到!”这样的谈话形式让幼儿自己讲出游戏规则。所以在进行的时候大部分幼儿都能遵守游戏规则,也会在最后一句时边唱边回到座位上。
5.活动结束的时候,在音乐《小鸡走》中带领幼儿走出活动室。选择的这个音乐又与本次活动的主题相呼应。
四、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次的教学展示是我第一次参加,在说课的时候因为紧张而说的不够完整。之后就是在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时间把握上有点欠缺,到最后的玩游戏时结束的有点仓促。
五、参观完整个活动后的个人感想
通过本次活动,我认为要想上好一节活动课,之前的各项准备都很重要。要提前了解幼儿的各项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环节,设计出有趣的情景。让孩子快速的融入活动中去,充分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孩子们也更加喜欢这样的活动设计,更加喜欢这样的幼儿教师!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4
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艺术,音乐课堂教学也是教师施展才华去感染学生,教化学生的艺术。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学生主动参与面广,有效程度就高,教学效果就好,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应十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通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主动学习与自我表现,不断净化着心灵,使其在感受美、理解美、鉴赏与表现美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达到音乐教育的本体目标。因此,创新教育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有了落实的基础。
试想,如果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音乐在他们心中永远是一条凝固的、毫无生气的河流,他们情感的浪花就无法自由自在地飞腾——我们所说的现代化课堂教学,首先是指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主动参与的程度,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则是我们应努力探索的教学艺术了。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5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梦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经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但在我教小学音乐这短短的半年时间,便有着这样的深刻的体会:音乐重视识谱教育,但学生最没有兴趣,最弱的也是识唱简谱对于音乐识谱教学,本人根据自我的教学,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学会“听”音乐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本事(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本事的基础。学谱的基础也应当首先放在听觉本事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做为音乐教师不能剥夺学生聆听音乐的权力,一首乐曲要让学生经过自我的聆听去充分体会音乐中美和丰富的情感。重“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当学生进教室时我用的音乐就是今日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教师是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辅垫,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倾听。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刚才你们在进音乐教学时听到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资料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有必须印象,起到了熟悉旋律等作用。这也是许多教师提出的先唱歌词再唱简谱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
二、音乐教学的多元化
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又不让学生厌倦音乐课。首先就是投学生所好,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所以音乐教学不能再是传统的学习观,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一样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入手。上音乐课时,我就从学生喜爱的一部动画片的主题曲或影视着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感受参与鉴赏。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从而教师学能从中,引导学生兴趣的去学习了解音乐的不一样领域。如自我很喜欢这首歌曲就,把你对这首歌的喜欢之情,容入歌曲中让聆听者明白你喜欢这首歌曲。以这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明白音乐不单单只是开口就唱,还要表达人内心的情感。音乐教学要多元化,所以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唱。让学生更加喜欢音乐课就要让音乐课堂丰富、多元。充分利用艺术之间的这种相融通关系,充分发挥与运用各种艺术门类的不一样表现手段,整合成综合合性的音乐教学方式,如用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用表演及情节表现音乐情绪,情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明暗、相同与不一样等等。所以培养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与审情趣,先让学生喜欢你的音乐课堂。
三、培养学生的能动性
学生随着年龄特点及乡镇环境的等因素,造就当地大多的学生行为都十分被动,连提问都是极少数学生举手这样的情景,越到高年级就越严重。教师上课就像是一个人在自演独角戏,别说是音乐课里律动和创编这些环节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看到这样的情景我首先从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着手,让学生兴趣主动的参与进教学当中来。从这些音乐教学上让学生明白音乐文化价值的所在。一齐探讨流行音乐的发展路程,让学生也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世界多元文化。从而把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延伸到音乐教学资料当中来。再让学生用自我所理解的情感来演唱自我最喜欢的歌曲,从而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音乐教学一向在不断改革都是为了学生、学校、社会等充分肯定音乐的美育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作为音乐教师应不断反思,努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6
一、心,做有心人。要有目的、有意义地做好这项工作,课内有心留意,主要教学那几个知识点,重点的、略带的把节与节、章与章、旧知识与新知识此问题与彼问题是否能巧妙地连在一起。
二、勤、及时记载。这是写好教学反思的关键之一。根据记忆规律,在识记以后不久就开始遗忘。因此,写教学反思要趁热打铁,课后及时记载,立即整理归纳,总结分析,记录于册。三、全,全面分析。首先要对教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细致全面的回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结构的安排,教学过程的进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到师生活动
四、活,灵活多样。写教学反思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应根据要求和教学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形式,因课而异,不拘一格。
五、高,标准要高。分析教学情况,提炼得失,不能低标准地就事论事,应有一定的高度。这个高度不是自己随心所欲而定,要根据音乐课的教育教学任务,教学原理原则和不同年级不同要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学生的年龄、身心特征来衡量。
六、实,实事求是。写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的工作和自我的要求。
七、恒,坚持不懈。许多事实证明,任何工作、任何事情,坚持数年,必有良效。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7
教案反思:四下《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曲,我以小提琴独奏曲《沉思》为背景音乐,渲染情绪氛围,利用多媒体演示了土地沙漠化、绿地被损毁、污水乱排放等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地球环境遭破坏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感官冲击,使学生心灵受到震动,通过影象图片的观看,引到学生注意观察在进行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小组讨论明确地球正遭破坏的缘由,进行归纳总结:废水、废气、生活垃圾等系列问题,并设想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接着因势利导,抛出问题:我们人类能为地球妈妈做些什么呢?小组讨论,归纳出几点:不要向天空吐烟、不向河流排放脏水等等,结合歌词呈现出来,自然地引入到下一环节的唱歌教学中。教学反思:
歌曲为带尾声的单段体结构,三段歌词,多处运用附点及切分节奏,怎样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唱好歌曲,并让他们深受感染呢?怎样突出歌曲的音乐性防止上成思品课?怎样通过音乐唤起学生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的情感呢?我想,这既是本节唱歌课的教学难点也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8
《数蛤蟆》是一首四川民歌,《数蛤蟆》是一首四川民歌,它选取了生活中一种常见动物,表现了它们可爱的形象和四川民歌丰富、幽默的`表现手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民歌的特点及四川民歌特有的风格。这节课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学生平时对蛤蟆的观察,并结合图片、音像等资料来使学生加深对蛤蟆形象、特征的认识,使他们更好的理解歌词,特别是很直观形象地认识蛤蟆在跳水时扑通扑通活泼的样子,使学生很自然的模仿了蛤蟆跳水的可爱动作,为本课增添了不少色彩。在本课中,我请学生对《数蛤蟆》进行了充分的聆听,通过听赏、律动、歌词创编来增强学生对歌曲的感受,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进行了充分的演唱,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准确地找出了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和四川民歌的特色。
总体来讲,学生在本课的中学习兴趣高,对这首歌有好奇心,喜欢听,喜欢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旋律,唱的很到位,声音嘹亮,并且能按提示的要求创编两段歌词甚至更多段落的歌词。本课中的不足是缺少评价。本课设计内容教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歌词创作这一环节,我没有做到让学生为自己或别人的创作做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中学会修改。这样不仅少了对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而且使创作过于形式,学生不易理解。在以后设计本课时我还要设计到这样一个环节,在为学生介绍四川地理位置时应该结合“汶川地震”对学生进行一下爱国的思想教育,而且告诉学生在地震到来之前,像蛤蟆这样的动物就会出现反常的自然现象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8
作为一名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我来说,本学期刚开学的教学给我的印象和体会非常深刻,再次回顾这一阶段音乐课的教学活动,我最深的体会有以下二点。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开阔学生视野。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据现有的教学资源,和自己做的音乐课件,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
比如,我在《玩乐器》这节课里,我先用谜语的形式让学生认识乐器,再让学生用心辨别乐器的音色,最后,通过亲手演奏乐器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不同的乐器。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气氛。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因为我面对的都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走出幼儿园,对小学的生活还不十分了解,而且音乐课局限在教室进行,所以为了使学生能喜欢音乐课,喜欢音乐,我尽力每节课都做课件,在课件里,可以加入动画、MTV、FLASH,让学生更直接地理解音乐,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还有联系美术学科,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时值,画出不一样的音符曲线,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2、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一)利用熟悉的歌曲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二)开展器乐、歌词创编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三)弱化传统环节及概念教学,注重体验。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过于强化音乐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应用,课堂学习机械化、成人化;教学环节板块化,教师教学感到枯燥无味,学生也觉得学习没有了生趣,这些都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式充分去体验、感受,知道怎样的声音更美,怎样的动作最动人及二拍子节奏的特点,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听辨能力的培养。
在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特别是通过自身肢体语言来表演的时候,课堂气氛一直没有把握好,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根据音乐节奏而乱跑乱动,课堂节奏比较散漫。在学唱新歌曲的方式上还是比较传统,没有大的突破等。这都还需要我今后不断的去学习、探究、总结。
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我今后教学的重点。对于音乐教师而言,除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良好的教学能力。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9
节奏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是构成音乐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对节奏的理解、表现和乐感水平。在以往的节奏训练过程中,几乎每节课都要让学生读出或者拍打出歌曲中的节奏,尤其是那首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于是使学生厌倦了枯燥单一的节奏训练,以至于丧失了对节奏训练的兴趣,甚至延伸到厌倦上音乐课,致使很多教学环节遭遇了冷淡。
自从研读了《音乐课程标准》关于“节奏训练”的新的理念之后,我深有感悟。
为了使学生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不再感觉枯燥乏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在生活中间找节奏”、“生活语言节奏训练”等新的方式进行节奏训练,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语言中不知不觉地进行节奏的探索、发现、创作与表现,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与创编能力,并让学生感到:“其实节奏也不是那么难以对付的,节奏在生活中无所不在。”
比如:我在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歌曲《你早》之后的这节节奏训练时,我就这样尝试了对学生进行分步、分层的练习,结果真的感觉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提取语言:
在课的一开始,我从问好入手,首先读出:
XXXX︱XXX‖,
小朋友呀大家好!
再让学生回答出:XXXX︱XXX‖,
黄老师呀您也好!
让他们在实际对话环境中感受节奏的存在。
2、探索节奏:让学生认真朗读这句话,从中发现包含在内的不同节奏:X、XX。
3、表现节奏:鼓励学生用这两种节奏进行任意组合,边拍边读自己组合的节奏。
4、即兴创作: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创作的节奏组合任意创编一句话,以巩固所需掌握的节奏。结果发现学生通过创编与尝试,很快就掌握了“X、XX”这两种节奏。
比如:2/4XXXX︱XXX‖
动物园里真好玩。
3/4XXXXX︱XXXXX‖
我们爱唱歌,我们爱跳舞。
这样的练习不仅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节奏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乐于接受和进行节奏的练习,同时又帮助学生将节奏牢固地掌握于心,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0
回首这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重视直接部署督导下,及各中队辅导员的大力支持。少先队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在这一学期中我们在忙碌中充实着自己,少先队员也在忙碌中成长着。虽然一切都不是那么的绚丽多彩,但也让我们感觉到了生活中充满着阳光。现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充分发挥职能效用
学校开学工作会议上,校领导班子就把少先队工作纳入了议程。由 我继续负责少先队工作,组建少先队委,形成日常工作机制,全体教师给予支持帮助。由此明确少先队职能,为学校日常工作的表现。大到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小到卫生、板报、集体荣誉、团队精神的具体实施与教育。并把工作列到学校的工作计划上。学校领导的重视,是工作开展结果好坏的有效促进,在思想上统一了认识,在行为上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安排。
二、建立组织,明确工作责任
在3月份新学期伊始就召开了少先大队及各中队干部会议,并成立了少先队大队委。组建了卫生、板报量化督察小组;安全值勤组;红领巾佩戴、早退、迟到检查组;校园文化宣传组;校园广播站等。分工明细,责任到位,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核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学期初开展争创优秀班级、文明班级,从思想上提高了全体少先队的认识和积极性。在校园中形成了讲文明懂礼貌,做到文明出口、文明举手良好的舆论、行为氛围。
2、3月中旬学校各中队开展了“学雷锋宣传月”活动,充分调动了少先队员们的.积极主动性
3、加强德育教育,开展了春游踏青活动,全体师生贴近大自然,沐浴着春的气息、花儿的芳香。学校、少先队更是借此机遇开展了,环保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人的因素是主体的感恩教育。感谢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宁静、优雅和谐的环境。
4、4月中旬在少先大队辅导员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了“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设立了一、二、三等奖,对朗诵成绩优异的同学进行了奖励,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少先队员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趣味性。
5、“六一”期间开展了庆祝活动、评选表彰48名优秀少先队员、举行了扩队仪式、全校师生文艺节目表演等等,就本期的少先队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其中得感谢学校领导的重视,及全体教师们的大力支持。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1
教授新课程已经一个学期了,给了我很深的感受。在了解了新教材的内涵和思路的同时,我也体会到,对于新课程的教师来说,更重要的就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新课程的思路和内涵,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好。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注重的是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学习、歌唱,发挥自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量减少对他们的限制,多给他们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这样学生才会更有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迸发出超乎想象的东西来。所以在课堂中我从不去限制孩子们的想象或者一些行为。记得在欣赏《欢乐的小熊猫》一课时,我先用故事导入: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熊猫,他爱学习、爱劳动。还经常帮妈妈做家务。有一天,他又帮妈妈去河里打水,可是一不细心把水桶掉到河里了,这下可急坏了小熊猫,因为他不会游泳。我们帮忙小熊猫想想办法好吗?其实,我只是想用这个故事导入一下,想办法的环节只是一带而过。可没想到,却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七嘴八舌的地说开了,那场面十分的热闹。有的说:“用一根树枝伸到河里把水桶够回来”。
有的学生立刻反驳到:“如果树枝不够长怎样办呀?”另一个学生说:“能够用竹子做一个小船,然后划过去不就够到了嘛!”我赶紧表扬他,夸他的想法真妙。我的一句表扬更加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议论也更加热烈了。我明白如果这样下去,可能会打乱我最初的课堂设计和构想。可是看着孩子们兴奋的劲头,我没有去阻止,因为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更要给他们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由、欢乐的去想象,去议论。这时,一个学生突然举起手来说:“教师,我有个办法,不仅仅能让小熊猫够到水桶,还能让它不用走这么远就能有用!”我立刻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那你快说说吧!”他自得的说:“能够顺着小河挖一条水沟,让水流到小熊猫家的门前不就行了嘛!”说实话,当时我真没想到他会有这个想法,因为,毕竟才一年级。我用十分赞赏的语气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并且对全班的孩子说:“某某某多有想象力啊,我们奖励他一个‘创造奖好不好’?孩子们都为他鼓,这样也激发了其他孩子进取想象和创造的兴趣。
其次,是要还学生一个平等的地位,不能总以“权威”自居,不能总是居高临下。俗话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中,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如果师生关系良好,心理相容,学生能够就会把教师的关心迁移到课程上来,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所以,在课堂中,我会经常注意主动走进学生,以此来拉近我与孩子们的距离。例如:坐到他们之中和他们一齐欣赏新月,观看学生表演。有时我刚走近他们,有的孩子就会热情主动地邀请我挨着他做。并且在课堂中我会自然和真诚地使用“多谢”“对不起”“你太让我感动了”“我好喜欢你们啊”等等的语言,使学生感到教师和自我是好朋友。在学习歌曲《拉勾勾》时,我和孩子们一齐演唱歌曲,一齐表演。学会歌曲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项资料,就是每个同学一边唱着歌曲,一边去和自我的好朋友拉勾勾。孩子们可高兴了,都去找朋友。这时,我也走入他们之中,和每个孩子都勾一勾指头。这下孩子们更高兴了,都纷纷来到我的面前抢着和我勾指头。使我感到异常亲切,我想孩子们也必须和我有同样的感受。最终,我总结到:我们勾了手指头就是好朋友了。一个孩子突然大声说:“是永远的好朋友!”听到这句话,我很激动,立刻说道:“对,教师要和你们做永远
的好朋友!”我想如果不是我主动走进他们,主动和他们去勾手指头,怎样会有这样的一句话,又怎样会让这样普通的一节课充满了温馨和感动呢!
最终,我体现到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安排和设计。音乐课不一样于其他学科,能够不必必须按着教材中的资料安排去进行。为了教学效果更好,每节课的资料能够互相调换。在学习《开火车》一课时,教材的安排是,学会歌曲后,带着学生做开火车的游戏。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我先带领学生到操场去做开火车的游戏,让他们先在做游戏中感到愉快感到有意思。在学生愉悦的心理氛围下学唱歌曲,学生学的既快又有兴趣。学会后再做一次游戏,这样教学的效果更好。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实践,使我感到新教材给教师的空间更大了。我们能够有更宽阔的空间去发挥、实践。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2
教学反思:
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基本到位,对江南音乐特点的总结也是正确的,但是用歌声表达出理解到的、感悟到的却不是很到位,也就是说演唱歌曲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我的课堂的设计还可以更加的精炼,以江南音乐的欣赏为主,尤其是江苏音乐、学生了解的音乐,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包粽子》教学反思:在唱《包粽子》这首歌的时候,学生们一边听、一边以包粽子的动作做律动,他们非常喜欢这样的形式,在熟悉歌曲的同时又巩固了粽子的折法,可谓相得益彰。在介绍包粽子的步骤时,其中放馅的环节我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喜好说说所要添加的馅,他们居然争先恐后说出了虾肉馅、牛肉馅、五花肉馅等等等等,让我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孩子们的创意太丰富了,课堂交流简直成了“粽子新品种开发大会”。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3
新来到这个学校,很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比如说生命教学,三环六步教学法。一个月即将过去,我的教学反思如下。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随着学生学业的加重,音乐课在他们的眼中是副科,是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课程。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音乐知识都不能被很好地运用起来。这就对我们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更好的去设计一堂音乐课,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达到课堂所追求的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的教标。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课堂气氛,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4、第一个月在举行合唱比赛,通过节目的排练,让同学们学习音乐中集体的重要性和声音的和谐统一。
二、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针对学生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充实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4
初三音乐课本第五单元四拉丁美洲风情介绍,我把重点放在欣赏拉丁舞和来界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拉美歌曲介绍上,目的是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优秀外国民歌。
当我在初三三班上课的时候,我让他们随意点4首歌,点哪首我就介绍哪首,体现开放式教学,在点到智利民歌《玉米饼》时,我就重点教学生唱。“玉米饼哟,玉米饼哟,又香又脆热烘烘,玉米饼哟,玉米饼哟,这是最好的墨西哥饼,在你走开之前,请快快买吧,你要买几只饼呀?谁买玉米饼?”。。。。。。。。一堂课下来。只觉得平淡无奇,唱歌的积极性明显没有调动起来。自己都没有唱出味道来,怎么调动学生学生呢?真遗憾。等我到下一个班级上课的时候,在教会基本旋律之后,我就问同学:“同学门,你们吃过玉米饼吗?”“没有”。“玉米饼,我们都没吃过,那我们大家平时都买吃什么饼呀?”全班议论开了,韭菜饼,鸡蛋饼,萝卜丝饼,烧饼。。。。。。好了,那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曲调来唱唱我们爱吃的饼如何?同学们应声一片。于是大家先在下面即兴改歌词并哼唱起来。准备完后,第一个学生先来唱了,他唱的是韭菜饼,他改动的和原歌词在字数上一致,唱起来也相对容易,同学们给了他热烈的掌声。接着同学门都积极的起来唱他们创作的歌词,有唱《卖鸡蛋饼》的,有唱《卖萝卜丝饼》的等等。《卖玉米饼》的旋律就这样深入学生的心里。整个课堂充满着即兴创编和演唱的欢乐。
其实,《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以前的《教学大纲》要求相比,着重的一点就是“鼓励音乐创造,在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关键是看老师如何来引导,象改动歌词的做法,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堂课也正是因为歌词的即兴创编使全课出彩了。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5
6月6日,区朝晖小学举行了“新教师课堂教学汇报”,三位新老师上了三堂精彩的课,这几节课内容丰富,既有音乐性又有可看性;既有流淌音乐的美和灵动,又处处有音乐的知识、技能和内涵;既有老师的完美表现又有学生的投入参与。从这三节课中让我认识到要上好课的几点关键。
1、良好的教态:
老师的一个亲切的笑容,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补品”,实验验小学的蔡老师,脸上有一对小酒窝,微微一笑,人感觉很容易产生一种信赖感:靖江三小的俞老师,表扬学生的语汇特别丰富:我校的裘斐钧神情很平和,给人的感觉很恬静。。。。。我想教师良好的教态是完成教学过程的基础。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扎实的音乐基本功: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音乐基本功不仅仅要扎实,更要全面。在唱歌课中老师自己不但要会唱,还要会教学生唱,必要时还要边弹边唱;在欣赏课中老师不仅要能够对作品进行赏析,更要会教学生如何进行赏析,有些课可能还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舞蹈动作,等等。通过观看这3节课,让我深切感受到的一点就是,3位老师的音乐基本功都比较扎实,样样都行,这也让我们在座的观赏老师都赞叹不已!同时也让我们对自己的音乐素养进行反思,要注重我们自己的音乐基本功,这样才能在课堂这个平台上更好的展示自己,才可以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只有老师有“一桶水”,才可以给学生“一杯水”!
3、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
比如说蔡老师的《迷人的火塘》这节课,这是一节以教唱为主的音乐课,我们传统的教唱方法就是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有时是用钢琴教唱,但是蔡老师的这节课就运用器乐进课堂,利用竖笛有固定的音高,先让学生亲自实践来演奏歌曲的旋律,在脑海中形成固定的旋律,接着再去聆听,来验证自己演奏的正确与否,进而在试着进行演唱,在这样一来一去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演奏演唱能力提高了,听力提高了,而且还熟悉了旋律。这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二声部的教唱,蔡老师通过自己的指挥手势让学生可以明确要唱什么,叫学生要互相聆听对方的声部,为以后进入初中音乐教学的合唱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俞老师的《巧巧手》这节课,大家都认为很完美,刚开始课堂导入时的柯尔文手势,一下就吸引了一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力,再引出这节课的主角音符宝宝“1和5”,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整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目标很明确。很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去学习。裘老师的《听,那森林的歌声》,欣赏课对小学生来说我认为是最难上好的,因为他们正是好动的年纪,如果不是特别有意思,要让他们很配合的座45分钟,那可真是难上加难啊!但是裘老师就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每次聆听乐曲的时候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幻想自己就是可爱的小动物等等。这些独具匠心,又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运用。
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的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强化自己得专业素养,学习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便更好的去教育学生。人们都说,一名好老师必定是一名好导演,欣赏一堂好课如同观看一场电影,好影片耐人寻味,好课受益终身!
第四篇:音乐教师教学反思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
新来到这个学校,很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比如说生命教学,三环六步教学法。一个月即将过去,我的教学反思如下。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随着学生学业的加重,音乐课在他们的眼中是副科,是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课程。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音乐知识都不能被很好地运用起来。这就对我们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更好的去设计一堂音乐课,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达到课堂所追求的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的教标。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课堂气氛,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4、第一个月在举行合唱比赛,通过节目的排练,让同学们学习音乐中集体的重要性和声音的和谐统一。
二、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针对学生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充实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2
反思性教学“即教师对教师”教“、对学生”学“的反思,是指教师以教学目的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学习效果为反思对象,进行主动探究,寻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监控,调动教学自主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反思性教学“是在《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为核心,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并强调”思“与”练“的结合,通过补救性的训练来解决存在问题,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笔者通过对”反思性教学“的探索和研究,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操作措施如下:
一、反思主题的确定
笔者认为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可从”教什么?怎么教?学会没有?“三方面去考虑。
1.教什么?
音乐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从《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去探寻。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标准》来反思每一节课目标设计是否合理、到位,每一节课是否贯彻了《标准》的精神。但通过调查和分析,笔者发现当前许多教师在落实教学目标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问题:其一,教学内容安排过多,造成”面面俱到“而又无法落实的被动局面;其二,教学目标没有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概括说就是”目标制定缺乏科学性“。科学制定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因素。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必须注意大目标与小目标相结合。在每堂音乐课中,大目标是*小目标去实现,小目标*大目标去统一,这是目标整体教学的原则。制定小目标必须注意,小目标要为实现大目标而服务,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坡度,让学生的思维经过”爬坡“的过程,而不是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也就是在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架桥设梯,以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定目标要贯穿一单元、一学期乃至小学阶段的教材中,以《标准》为纲,通过纵横比较,研究个性,明确其地位和作用,从而使目标的确定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好目标,为优化教学创造了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强化意识,并使之得到真正落实。
2.怎么教?
”怎么教“考虑的应是”如何将目标有序、分层进行落实“的问题。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应通过反馈着重对教学的大、小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及时反思。及时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随时反思,不随机应变,课前计划就有可能与实际教学脱节,找不到结合点。因此,教师不能迷恋教学计划,应根据课堂实际,随时对目标的现实情况进行反思,以便及时调整计划。如:我在《甜甜蜜蜜的歌》的歌谱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分组唱,个别唱,竟然反馈上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有的节奏不稳定;有的对跨度较大的音程唱不准等等,我把这些典型问题归纳起来,有的放矢进行了辅导。由此可见。教师在完成一个小目标后,一定要注意检查,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反思。这样既利于培养教师对教学的反思能力,又利于教师及时,调整后续教学,提高教学监控能力。3.学会没有?
3.学会没有
对”学会没有“的反思也就是对教学实效性的反思,我们的教学必须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因为,不少老师只考虑把知识传输出去,不考虑如何收集反馈信息,没有体现出”双边“活动意识,致使相关目标不能落实。又有许多教师总以为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而实际效果与他们想象的却有一段距离。因为他们往往凭自己主观的臆断,而忽视了对教学中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反馈。为便于反思”学会没有“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全面了解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中加强教学反馈。反馈只有在制定目标时预先考虑安排好,才能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实施。在教学中,可采用”学会的同学站起来表演“→”合作学习“→”组长检查“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有层次的反馈。通过面向全体的检查,使教师能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反思,就可采取相应的对策。反馈原理指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因此,教师只有通过反馈,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反思,才能实现对教学的控制。对教学效果的反思是调整教学计划合理与否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评价目标是否完成的基本途径,也是优化目标,调节后续教学的有效手段。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3
进行信息设备与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操作技能和能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加工、运用、传递、管理等基本技能——智力技能两个方面。作为高校音乐教师的信息技能学习由于其学科教学的特殊性,还必须在这两方面基础上具备将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结合的教学思维通过网络和计算机设备递给受教育者的能力。
1、操作技能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课堂教学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先基础后应用,要将参加分科、分层次进行针对性比较强的数字信息技术知识培训作为普及基础,先结合自然学科课程和信息学科知识学习,弄清楚信息技术的基本纲领概念和工作原理,具备最基本的一些属于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范畴方面的知识后,再通过应用技能学习,去逐步掌握常用的课堂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和软件操作基本技能。
2、强化智力技能的学习。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实现的活动方式,是利用信息源获取信息、对信息的处理、重新组织分析、传输处理和应用的能力。是高校音乐教师学习信息技术操作技术的最主要内容。在这一学习中,要特别强化在数字信息技术介入音乐教学中的过程中所新出现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如何与传统的教学结合起来的新型思维。
3、在具备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技能基础上结合音乐教学专业的特点,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融合与运用。如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频视频剪辑、拼接、合成,音乐知识的图文转换、链接、文本设计、掌握文本、幻灯片、三维动画的制作、钢琴学习软件的运用、视唱练耳软件的使用等,同时,教师要系统的了解和学习互联网知识,熟悉浏览器、搜索方法的使用以及简单课件制作技术,在大量的采集、分析、选择、储存、传递音乐信息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音乐信息化处理能力和信息素养,为开展数字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音乐教学打好基础。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4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一种可激发学生某种兴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感,也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把学生引入到有关的知识中去,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我们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设性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因而在上音乐课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律动、绘画、即兴创作、游戏、表演、节奏乐敲击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一、故事法
小学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授课前先讲一个有关歌曲内容的故事,然后自然导入新课,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再把这种兴趣迁移到学习歌曲上来,如教小歌舞剧《小放牛》这课时,老师先绘声绘色地说故事。然后问:大家还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具体情节吗?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小放牛”的故事(揭示课题)
在音乐课堂上,教材中有很多曲子或歌曲都是有情节的,我们还能运用丰富的联想,续编音乐故事,创造情节,发展思维。如《龟兔赛跑》、《百鸟朝凤》等,在学完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当作曲家、作词家、创编后传,还可以来表演自己编的故事。孩子们的兴致自然被教师激发出来了。
我在教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时,首先把这首歌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从形象直观中得到美的感受。我问,什么东西一闪、一闪、亮晶晶,好像千万只小眼睛,挂在天空会放光明。“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孩子们靠自己的生活感受,很快就会齐声回答出来“星星”。我肯定这一回答后,接着就说,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美国儿歌《闪烁的小星》。当唱起这首歌时,孩子们的头脑里就有一个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形象在活动。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很快就学会了歌词。
二、表演法。
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这样才能投入到美妙奇异的音乐大世界中。课堂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动,去实践,去玩!在玩中感受音乐,让学生大胆表演。例在音乐课中可以使学生进入角色,让他们亲自用表演来感受歌乐曲,例在《小红帽》这一课中,我让学生课前准备好的道具,分别扮演“小红帽”“外婆”“大灰狼”演这童话故事,学生在表演中犹如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目睹其事,从而被陶醉在这童话故事情境之中,兴趣达到最佳状态。
三、游戏法
孩子们天生就爱做游戏,在音乐课上通过游戏可以增加音乐性和趣味性。例,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我会让学生通过自己行走的步伐“哒哒|哒哒”,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学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两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闹钟的走动声“嘀嗒嘀嗒”来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低年级学生对音符长短常常不能理解,在教学时我用小猴子摘苹果的故事来启发学生:二只猴子四个苹果即一只猴子有二个苹果(二分音符),又来了二只猴子变成一人一个苹果(四分音符),后来又来多一半猴子苹果只能分半个了(八分音符),这样讲解,学生就易于认识哪些音符长哪些音符短的道理。
再者,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基本音阶时,对七个音符并不熟悉,于是我把学生分成两个组来做游戏。一组学生拍一下手喊4,另一组学生再跺一下脚唱fa;再拍一下手喊6;另一组就唱la;再拍一下手喊7;另一组学生就唱si……经过这样反复多次一问一答式的游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音准感,而且培养了注意力,逐渐引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四、体态律动法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果一堂课让学生坐着不动,他们会坐不住的,而刚刚入学的特点是好动,所以当学生对一首歌基本上能唱之后,我就会选择恰当的动作配合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唱二年级的《这是什么》这首歌时:“嘀嗒嘀嗒当当当……”我就选择简单而又适当的动作,教学生边唱边舞,结合“体态律动”,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歌曲并背出来。又如:在一年级的欣赏课《星光恰恰恰》,我不用任何语言直接让学生自己跟音乐律动,让他们用身体去感受旋律的活泼、欢快,这样充分调动课堂的气氛。
五、即兴创作法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我们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创造,以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编创中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能力。学生在自编、自演、自唱的实践活动中,既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又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表演能力。 例1,在《快乐的音乐会》这一课中,我就以歌曲为范本,告诉学生“开音乐会”还有很多乐器可以一起演奏,小动物也非常多,让学生即兴创作歌词,把“吹拉弹”的乐器(小提琴、口风琴、钢琴)、小羊小猪等动物编进去,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高点,快快乐乐地上了一节音乐课。例2,学生对乐器有着天生的喜爱,我们应启发学生自己动手创造乐器。例在易拉罐里放上沙子作沙锤;或拿几条汤匙作打击乐器,这样,使学生所有的创造热情都显露了出来,制作更多的乐器来伴奏,有了这样的乐器伴奏,音乐课更活跃了,真正把音乐课变成了学生自主活动课。
六、绘画、看图法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启迪思想、开发智力的优秀幻想教材,我以幻想为前提,以绘画为手段,让学生再现音乐美。例我在 教小学一年级学生唱《洗手绢》一歌时发现,学生们很爱唱这首歌。但因为他们识字不多,就不能很快地视唱 歌词。他们爱画画,也爱认画,我就学习人家所说的“以画代词”。《洗手绢》的第一段歌词是:“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 衣,我也来。哎口罗哎口罗哎口罗哎。”于是我将事先画好的一个红太阳,一朵白 云彩,一个正在洗衣的妈妈的头像,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孩或小男孩的头像代表“我”挂在黑板上。一年级的小学生 看着黑板上的画,开心地笑着,一会儿就把这首歌背唱出来了。而欣赏音乐中,也可用此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如《动物狂欢节》、《玩具兵进行曲》等作品,我采用了绘画法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小学生不但喜欢画画而且还喜欢看画。在上课前先让学生欣赏一幅或几幅图画,使学生对图画产生兴趣再进入歌曲学习。如《小白船》一课,先出示这课的挂图,让学生欣赏画面,再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小船是什么样的?想想什么东西的样子很像它?这位小朋友坐在船上都看见了些什么?歌曲中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这样使学生迫不急待地进入了歌曲意境中学习。
总之,音乐教育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到教学始终,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的、很好的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遨翔,驰骋,真正做到“培养人”的目标,教师应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审美教育,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课,搭成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让音乐课真正地“趣”起来。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5
6月6日,区朝晖小学举行了“新教师课堂教学汇报”,三位新老师上了三堂精彩的课,这几节课内容丰富,既有音乐性又有可看性;既有流淌音乐的美和灵动,又处处有音乐的知识、技能和内涵;既有老师的完美表现又有学生的投入参与。从这三节课中让我认识到要上好课的几点关键。
1、良好的教态:
老师的一个亲切的笑容,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补品”,实验验小学的蔡老师,脸上有一对小酒窝,微微一笑,人感觉很容易产生一种信赖感:靖江三小的俞老师,表扬学生的语汇特别丰富:我校的裘斐钧神情很平和,给人的感觉很恬静我想教师良好的教态是完成教学过程的基础。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扎实的音乐基本功: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音乐基本功不仅仅要扎实,更要全面。在唱歌课中老师自己不但要会唱,还要会教学生唱,必要时还要边弹边唱;在欣赏课中老师不仅要能够对作品进行赏析,更要会教学生如何进行赏析,有些课可能还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舞蹈动作,等等。通过观看这3节课,让我深切感受到的一点就是,3位老师的音乐基本功都比较扎实,样样都行,这也让我们在座的观赏老师都赞叹不已!同时也让我们对自己的音乐素养进行反思,要注重我们自己的音乐基本功,这样才能在课堂这个平台上更好的展示自己,才可以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只有老师有“一桶水”,才可以给学生“一杯水”!
3、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
比如说蔡老师的《迷人的火塘》这节课,这是一节以教唱为主的音乐课,我们传统的教唱方法就是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有时是用钢琴教唱,但是蔡老师的这节课就运用器乐进课堂,利用竖笛有固定的音高,先让学生亲自实践来演奏歌曲的旋律,在脑海中形成固定的旋律,接着再去聆听,来验证自己演奏的正确与否,进而在试着进行演唱,在这样一来一去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演奏演唱能力提高了,听力提高了,而且还熟悉了旋律。这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二声部的教唱,蔡老师通过自己的指挥手势让学生可以明确要唱什么,叫学生要互相聆听对方的声部,为以后进入初中音乐教学的合唱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俞老师的《巧巧手》这节课,大家都认为很完美,刚开始课堂导入时的柯尔文手势,一下就吸引了一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力,再引出这节课的主角音符宝宝“1和5”,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整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目标很明确。很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去学习。裘老师的《听,那森林的歌声》,欣赏课对小学生来说我认为是最难上好的,因为他们正是好动的年纪,如果不是特别有意思,要让他们很配合的座45分钟,那可真是难上加难啊!但是裘老师就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每次聆听乐曲的时候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幻想自己就是可爱的小动物等等。这些独具匠心,又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运用。
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的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强化自己得专业素养,学习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便更好的去教育学生。人们都说,一名好老师必定是一名好导演,欣赏一堂好课如同观看一场电影,好影片耐人寻味,好课受益终身!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6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方面,结合我校音乐课教学设备和学生的音乐基础,实际上现阶段我们主要以歌唱课为主。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指导学生熟读歌词。
在进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导学生用比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朗诵歌词,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圆。同时根据歌词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现如“亲切地”、“欢快地”、“深情地”、“热烈地”、“庄严地”等等歌曲情绪,可让学生结合歌词含义,在歌唱时力求处理的恰到好处。
三、读谱训练。
在识谱时先给学生标准音,即歌曲的调号。当学生按标准音唱有一定的困难时可进行音阶训练。由于学生音域窄,确实难以达到标准音时可以适当降调,并鼓励学生要经常练习音阶,达到拓宽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词。
这一步是前四步的综合训练。首先教师应泛唱二至三遍让学生视听,对于较长或难度较大的乐句可以先分小节教唱在连接起来唱,以至圆满完成全部教唱。在学生对本歌曲没有完全学会之前不能让学生练唱,因为学生自己识谱能力有限,一旦个别乐句唱错,则难以纠正。
此外,根据不同年龄段所掌握方法的区别,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
1、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自制力差,但动感极强,于是我采用“律动教学法”,即将每节所学歌曲以律动的形式来进行,这样即省时又省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识谱能力较差,我采用“听唱教学法”,即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在反复视听的过程中来完成教学任务,效果不错。
五、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数码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新课程标准上的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
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来喜爱音乐,热爱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7
本学期即将过去,回顾前一时期的音乐课研究教学,下面两个方面体会较深。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开阔学生视野。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数码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下面就《真善美的小世界》一课,谈一下我的想法。
(一)、利用熟悉的歌曲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为了避免音乐课教学中单一传受知识、枯燥无味的教唱等,老师用“听音乐式步步深入导引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思维随着“真善美”这根主线进行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又充分采用激励性学习方法,使教学环环相扣,紧凑而不散乱,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较为科学合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观察发现、感受到生活的美,并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二)、开展器乐、歌词创编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在课堂的后阶段不易投入地学习,为此常要进行课堂组织、,但最终效果不佳又浪费时间精力。为何不放手让学生动动满足一下欲望又能玩有所得呢?根据我校班级人数少,会演奏各种乐器的学生多的得天独厚条件,教师应常在课堂中引入器乐让学生开展活动。这节课也不例外,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即丰富了歌曲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音乐美的创造,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将益于将课堂学习推向高潮。
(三)、弱化传统环节及概念教学,注重体验。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过于强化音乐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应用,课堂学习机械化、成人化;教学环节板块化,教师教学感到枯燥无味,学生也觉得学习没有了生趣,这些都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本节课教师努力突破传统发声、节奏练习、听音练习的框框,将发声、节奏、听辨练习融于歌曲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式充分去体验、感受,知道怎样的声音更美及二拍子节奏的特点,同时不知不觉中获得听辨能力的培养。
当然,有所得也有所失,主要表现在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美上,由于参观材料准备不是很充分,形式太单一,显得有些走过场;在学唱新歌曲的方式上还没有大的突破等。这都有待有今后不断的去学习、探究、总结。
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今后教学的重点。对于音乐教师而言,除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的能力,唯有如此,音乐课才能更有意义。小学教师教学反思教师教学反思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8
在本次活动中,我对活动进行了一些修改。首先是对目标的修改。我们知道,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的设定上,应从幼儿的情感态度、认知与动作技能等方面考虑。在原教案的活动目标中,情感目标并不是很明确。《郊游》是一首欢快明朗的歌曲,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很容易就勾起幼儿之前去郊游时开心的记忆。幼儿在活动时会自然而然产生开心的心情,和小伙伴一起表演时也是开心的。所以我对目标进行了修改,希望通过活动,幼儿能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与朋友结伴表演的快乐。
其次,是对活动过程的修改。我们小朋友已经有过集体郊游的经验了,所以通过一个关于郊游的谈话活动引出整个活动。并播放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再“去一遍螃蟹市场”。不仅唤起了幼儿郊游记忆,还产生了和同伴一起郊游时愉快的心情。保持着这样一份心情,幼儿很快就投入到歌曲的学习中来,学习的更加积极了!《指南》中指出“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所以在最后一个环节,我还用语言创设了多个郊游的情景,鼓励幼儿用邀请的方式再来演绎整首歌曲。通过这样的环节设计,幼儿并不会觉得唱歌是枯燥的,反而是有趣的。边唱边做动作,边邀请小伙伴,幼儿的表演能力和交往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与发展。
虽然在课前对活动进行了修改,但是活动结束之后,还是发现有一些不足之处的。
一、对情景把握不够,导致幼儿不能很好掌握歌词
通过唤起相关记忆和反复聆听这首歌曲之后,幼儿对歌词理解了不少,并能跟着音乐唱起来。但我发现幼儿对“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这一句歌词的掌握比较薄弱。当时我是停下整首歌的教学,把重点练习放在这一句的学习上。先让幼儿念熟了再来唱。在课后,我反思,在这句歌词的学习上,为什么不利用他们去郊游的经验呢?可以引导幼儿理解:首先我们是愉快的去郊游,然后是停下来欣赏风景所以可以是优美的感觉。这样幼儿应该更加容易掌握歌词了。
二、语言组织不够精炼,对幼儿的回应不够全面
音乐活动的教学是我自己比较薄弱的一项。在本次活动中,自己的语言的表达、提问应该更加精炼。有些问题没有问到点上或者问题太肤浅了,比如:“我们去郊游时开心吗?”“你们唱的真好听,再唱一遍好不好呀?”等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无意义的。在对幼儿的回应上,我也只是用“是的。”“你说的对。”等简单的语句来回应,导致个别幼儿兴致缺缺,到后来的邀请表演环节才重新提起兴趣来。
所以在今后的活动中,应深刻分析教材,采取适合本班幼儿发展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幼儿的各种反应,对于幼儿的回答给与积极、有效的回应,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让每位幼儿都能投入到活动中来。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9
幼儿园里的游戏非常多,小朋友们也都很喜欢进行各式各样的游戏,经过了前些天的精心准备,和今天早上小朋友们的选择之后,我在今天下午组织了小班音乐游戏《小小鸡》。在活动前,我认真的揣摩教材,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的设计了教学环节,并为此次活动做了教具以及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所以本次活动进行的很顺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一、目标的完成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幼儿与同伴愉悦的玩音乐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和美,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这个目标顺利完成。
二、教学亮点
本节课我利用课件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我和幼儿在看课件的过程中让他们想各种办法学习不同动作的小鸡,并想办法藏起来。通过这一环节,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并且幼儿对动物的模仿非常感兴趣,所以本环节对之后的学习游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首歌曲的第三乐句是让幼儿把自己藏起来,通过课件及教师的引导,幼儿能想象到不同的办法进行躲藏。
三、教学启示
1.带孩子听音乐,做律动入场。我利用《小鸡走》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为下边的活动做准备。
2.看课件,学习“小小鸡”歌词,这是本节活动的重点。因为课件的形象直观,幼儿对这个活动的特点特别感兴趣。并积极的参与模仿小鸡的不同动作。
3.让幼儿根据图谱学唱歌曲。我首先以清唱并拍打节奏的形式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和幼儿一起边拍边唱歌,加深幼儿的记忆。在本环节中重点引导幼儿边唱最后一句边回到座位上,在这里给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加上了游戏规则,这样就为突破难点,也为下一环节的游戏进行做了充分的准备。
4.交待游戏规则,学习完整的做游戏,因为小班的控制能力差,所以我觉得这个环节是此次活动的难点。应该怎么来解决这个难点,我就抓住了孩子比较好动,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告诉幼儿:“你们藏起来的时候能不能说话?”幼儿回答:“不能”“为什么?”“说话会被抓到!”这样的谈话形式让幼儿自己讲出游戏规则。所以在进行的时候大部分幼儿都能遵守游戏规则,也会在最后一句时边唱边回到座位上。
5.活动结束的时候,在音乐《小鸡走》中带领幼儿走出活动室。选择的这个音乐又与本次活动的主题相呼应。
四、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次的教学展示是我第一次参加,在说课的时候因为紧张而说的不够完整。之后就是在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时间把握上有点欠缺,到最后的玩游戏时结束的有点仓促。
五、参观完整个活动后的个人感想
通过本次活动,我认为要想上好一节活动课,之前的各项准备都很重要。要提前了解幼儿的各项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环节,设计出有趣的情景。让孩子快速的融入活动中去,充分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孩子们也更加喜欢这样的活动设计,更加喜欢这样的幼儿教师!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0
二年级教学内容《小红帽》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巴西儿童歌曲,这个童话故事也深受学生的喜爱。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小红帽》;学唱唱名;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为了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方式展开教学:
1、童话导入,创设情境。
《小红帽》是个学生们都很熟悉的童话故事,在导入环节中,请一名学生来讲一讲《小红帽》的故事,其他同学来补充,使学生走入到童话故事的情境中,并且总结出小红帽机智、勇敢、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为歌曲学习做好准备。
2、理解故事,学唱歌曲。
学生在理解《小红帽》的故事后,将部分故事内容以歌词的形式出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学生也能够较容易朗读出歌词的情绪。在学唱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歌曲的节奏,自主学习歌词,并能够较好地听唱歌词,对于歌曲音高、节奏把握较好,能够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小红帽快乐、活泼的形象。
3、借助旋律线,学习歌曲唱名,理解歌曲形象。
本首歌曲的前四乐句都采用了1 2 3 4 5 3 1自然音阶的形式,我将这些音符标注在
黑板上,请学生将音符用一条曲线连接起来,形成旋律线,学生一边用手划着旋律线,一边听唱音符的唱名,我提示学生:这条旋律线起伏有什么特点?感觉像什么?大多数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体会出这样旋律线像是小红帽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要去探望外婆,这种方式学生乐于接受。在一、三乐句中都出现了 1—1的八度大跳音程,旋律线也呈现了大跨度的上行,我提示学生:在高音1的位置出现了哪些歌词?(“郊外”、“僻静”)表现出外婆家远而偏僻,因此用了大跨度的音程。学生能够理解歌词形象,并通过听唱较好地把握音准。借助旋律线的形式,不仅使歌曲唱名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而且还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歌曲形象。
4、即兴创造表演,增强表现力。
在学唱并理解歌曲形象的基础上,请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歌词的内容为歌曲创编动作表演,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在创编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更够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表演,但不够形象、生动,我提示学生:小红帽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她走在路上是什么心情?应该怎样表现?要按照歌曲节拍表演。学生在我的提示下表现出多种动作形式,效果较好。再引导:当她担心要遇到大灰狼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应该怎样表现?学生表现出紧张的情绪,并用双手环抱肩膀、小碎步来表现紧张的情绪。最后,我又引导:小红帽探望外婆后平安地回家了,和妈妈一起进入甜蜜梦乡后是什么感受?应该怎样表现?学生表现出甜蜜、幸福的表情和动作。通过我的引导,学生能根据歌曲的内容,创造歌表演,增强了音乐表现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演唱上没有给学生创设更多的空间,学生没有演唱充分在指导通过旋律线理解歌词以及歌表演上用的时间较长。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起注意,更加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1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音乐教师也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那么,音乐教学反思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一、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
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文、数学,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供反思。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歌曲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歌曲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唱歌曲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处理”等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备课也不会流于形式。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平行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几十名学生可能有几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在课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交流进行集体反思。反思最具有借鉴意义的一种方式是编写案例反思。所谓案例反思,就是通过具体的典型的教学个案,来研究和揭示其内在规律的一种写作方式。虽然案例有其个别性、特殊性,但是也从中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等等。教师将这些典型案例通过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可以提供给同行借鉴。
反思除了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观摩分析他人的范例来进行。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自我案例分析,都是建筑在自身的基础上,而许多事情还是旁观者清。所以,教师应该多观摩分析其他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等。反思假如我上同样内容的课,会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我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等等。最好也能在听完课后写成文字。音乐教师往往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有各自的特长,比如器乐,比如声乐,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特长,别人的特长可以作为自己的借鉴,看看别人是如何来利用的,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利用。
因此,无论是主课也好,副课也罢,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2
教授新课程已经一个学期了,给了我很深的感受。在了解了新教材的内涵和思路的同时,我也体会到,对于新课程的教师来说,更重要的就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新课程的思路和内涵,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好。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注重的是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学习、歌唱,发挥自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量减少对他们的限制,多给他们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这样学生才会更有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迸发出超乎想象的东西来。所以在课堂中我从不去限制孩子们的想象或者一些行为。记得在欣赏《欢乐的小熊猫》一课时,我先用故事导入: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熊猫,他爱学习、爱劳动。还经常帮妈妈做家务。有一天,他又帮妈妈去河里打水,可是一不细心把水桶掉到河里了,这下可急坏了小熊猫,因为他不会游泳。我们帮忙小熊猫想想办法好吗?其实,我只是想用这个故事导入一下,想办法的环节只是一带而过。可没想到,却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七嘴八舌的地说开了,那场面十分的热闹。有的说:“用一根树枝伸到河里把水桶够回来”。
有的学生立刻反驳到:“如果树枝不够长怎样办呀?”另一个学生说:“能够用竹子做一个小船,然后划过去不就够到了嘛!”我赶紧表扬他,夸他的想法真妙。我的一句表扬更加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议论也更加热烈了。我明白如果这样下去,可能会打乱我最初的课堂设计和构想。可是看着孩子们兴奋的劲头,我没有去阻止,因为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更要给他们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由、欢乐的去想象,去议论。这时,一个学生突然举起手来说:“教师,我有个办法,不仅仅能让小熊猫够到水桶,还能让它不用走这么远就能有用!”我立刻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那你快说说吧!”他自得的说:“能够顺着小河挖一条水沟,让水流到小熊猫家的门前不就行了嘛!”说实话,当时我真没想到他会有这个想法,因为,毕竟才一年级。我用十分赞赏的语气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并且对全班的孩子说:“某某某多有想象力啊,我们奖励他一个‘创造奖好不好’?孩子们都为他鼓,这样也激发了其他孩子进取想象和创造的兴趣。
其次,是要还学生一个平等的地位,不能总以“权威”自居,不能总是居高临下。俗话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中,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如果师生关系良好,心理相容,学生能够就会把教师的关心迁移到课程上来,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所以,在课堂中,我会经常注意主动走进学生,以此来拉近我与孩子们的距离。例如:坐到他们之中和他们一齐欣赏新月,观看学生表演。有时我刚走近他们,有的孩子就会热情主动地邀请我挨着他做。并且在课堂中我会自然和真诚地使用“多谢”“对不起”“你太让我感动了”“我好喜欢你们啊”等等的语言,使学生感到教师和自我是好朋友。在学习歌曲《拉勾勾》时,我和孩子们一齐演唱歌曲,一齐表演。学会歌曲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项资料,就是每个同学一边唱着歌曲,一边去和自我的好朋友拉勾勾。孩子们可高兴了,都去找朋友。这时,我也走入他们之中,和每个孩子都勾一勾指头。这下孩子们更高兴了,都纷纷来到我的面前抢着和我勾指头。使我感到异常亲切,我想孩子们也必须和我有同样的感受。最终,我总结到:我们勾了手指头就是好朋友了。一个孩子突然大声说:“是永远的好朋友!”听到这句话,我很激动,立刻说道:“对,教师要和你们做永远
的好朋友!”我想如果不是我主动走进他们,主动和他们去勾手指头,怎样会有这样的一句话,又怎样会让这样普通的一节课充满了温馨和感动呢!
最终,我体现到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安排和设计。音乐课不一样于其他学科,能够不必必须按着教材中的资料安排去进行。为了教学效果更好,每节课的资料能够互相调换。在学习《开火车》一课时,教材的安排是,学会歌曲后,带着学生做开火车的游戏。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我先带领学生到操场去做开火车的游戏,让他们先在做游戏中感到愉快感到有意思。在学生愉悦的心理氛围下学唱歌曲,学生学的既快又有兴趣。学会后再做一次游戏,这样教学的效果更好。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实践,使我感到新教材给教师的空间更大了。我们能够有更宽阔的空间去发挥、实践。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3
《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提议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趣味、直观形象的音乐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音乐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我的聪明才智,创设多种情境,调动学生进取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自愿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去感受音乐的真谛,体会音乐的魅力。
那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呢?我就粗浅地谈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小学生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的重要生活资料,如能恰到好处的运用到课堂之中,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果学生对所学资料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主动地参与学习。根据这一教学规律,教师可利用教材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进入音乐王国,领略音乐知识的乐趣和奥秘。
例如:我在指导学生用d、r、m、s、l、五个音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时,设计了一个“小蜜蜂”采蜜的游戏。请一位学生戴上写有“d”的蜜蜂头饰,其他四位学生则戴上写有“r、m、s、l”音符的头饰,游戏开始时,花围成一圈,“蜜蜂”任意去采花,被采的花跟着“蜜蜂”出来,再由“蜜蜂”供给节奏,如此反复,构成一个乐句。最终让学生自我唱一唱,评一评,改一改。实践证明:富音乐知识于充满兴趣与生机的游戏情境之中,使得旋律创作不再枯燥,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主动、学有所成。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创造动机。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构成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诱发创造动机。
如:在教唱歌曲《小熊请客》时。这首歌有三段歌词,客人分别是小猫、小狗和小鸡,学生很容易唱会。为了鼓励学生进一步创编,教师随即问:“小熊过生日还邀请了其他许多的动物,大家猜一猜还有谁呀?”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七嘴八舌地说出了很多。我立刻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扮演其中的一个小动物,自我创作一段歌词,唱出动物欢乐的心境呢?”于是大家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兴趣高涨。经过这一环节的诱导,设境引情,诱发了学生的创造动机。在这种创编欲望的驱使下,学生的创造力不断被激发出来,创编得像模像样。并且学生在音乐教育中获得的语言既丰富,又牢固,这是单纯的语言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三、创设探索情境,强化学生自主感悟。
音乐课程改革十分重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音乐课堂则是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场所。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更应把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允许他们大胆设想,敢于质疑,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提出自我独特的见解。所以,创设一个个探索的情境也很必要。
如:在《用自制打击乐器创编不一样的声响》这一课中,为了激发学生创编的兴趣,增强感受力,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欣赏乐曲的情境:让学生听了几首不一样风格的打击乐乐曲,感受不一样的打击方法所发出的不一样音响效果。然后让学生利用各种塑料空瓶来进行音乐创作,学生有了前面的感受,都跃跃欲试,经过模仿和自我的实践找出“捻、拍、敲、吹、打”等多种不一样的方法。之后让学生自由结合,利用各自的塑料瓶,运用不一样的打击方法,创编一组音乐来表现一个主题。这时,学生十分活跃:有的用吹空瓶的方法来表现刮风;有的用敲空瓶的方法表现打雷;有的用揉空瓶的方法来表现下雨;还有用吹、捻、打的方法来表现火车启动和进站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经过自我不停地思考,在想象与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虽然有的同学表现的不太完美,但他们仍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在这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使新课的教学从“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转变为学生自主感悟,合作交流的“群言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也促进了同学间的合作交流,为学生的创新供给了天地。
四、创设生活情境、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所以,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
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经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并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因为沟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音乐问题,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音乐是无处不在的,并且学生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动手实践本事也得到了培养。
例如:在执教《粉刷匠》一课后,我让学生开展创编其它劳动情境和歌词的拓展活动。首先让学生回忆在日常生活中做过那些劳动小能手,学生纷纷诉说:有值日生、扫地、拖地、洗衣服、叠被子……。之后我就鼓励学生伴着《粉刷匠》的音乐,创编一个自我劳动的情境,学生兴致盎然的活动开了,有的模仿扫地、有的模仿拖地、还有的模仿洗衣服、叠被子等,劳动场面真是热火朝天。有了这些体验后,我就让他们把自我的劳动成果唱给大家听,顿时那些创编好的同学纷纷站起来进行了表演唱。学生在表现和创造活动中得到了丰富的劳动感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整个课堂完整而又充满了生命力。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音乐的无处不在,感受到音乐的乐趣与作用,对音乐产生亲切感,体验到音乐的价值。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能够结合教材、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创设其它的各种情境。例如:讲故事、猜谜、欣赏插图、舞蹈、多媒体画面等。但无论怎样都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使学生在乐中学,趣中学,不断增强学生理解和应用音乐的信心。
乌申斯基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环境挖掘,给学生创设各种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地走进音乐,在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下尽情探索,让课堂充满魅力、灵性、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4
回首这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重视直接部署督导下,及各中队辅导员的大力支持。少先队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在这一学期中我们在忙碌中充实着自己,少先队员也在忙碌中成长着。虽然一切都不是那么的绚丽多彩,但也让我们感觉到了生活中充满着阳光。现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充分发挥职能效用
学校开学工作会议上,校领导班子就把少先队工作纳入了议程。由 我继续负责少先队工作,组建少先队委,形成日常工作机制,全体教师给予支持帮助。由此明确少先队职能,为学校日常工作的表现。大到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小到卫生、板报、集体荣誉、团队精神的具体实施与教育。并把工作列到学校的工作计划上。学校领导的重视,是工作开展结果好坏的有效促进,在思想上统一了认识,在行为上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安排。
二、建立组织,明确工作责任
在3月份新学期伊始就召开了少先大队及各中队干部会议,并成立了少先队大队委。组建了卫生、板报量化督察小组;安全值勤组;红领巾佩戴、早退、迟到检查组;校园文化宣传组;校园广播站等。分工明细,责任到位,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核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学期初开展争创优秀班级、文明班级,从思想上提高了全体少先队的认识和积极性。在校园中形成了讲文明懂礼貌,做到文明出口、文明举手良好的舆论、行为氛围。
2、3月中旬学校各中队开展了“学雷锋宣传月”活动,充分调动了少先队员们的.积极主动性
3、加强德育教育,开展了春游踏青活动,全体师生贴近大自然,沐浴着春的气息、花儿的芳香。学校、少先队更是借此机遇开展了,环保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人的因素是主体的感恩教育。感谢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宁静、优雅和谐的环境。
4、4月中旬在少先大队辅导员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了“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设立了一、二、三等奖,对朗诵成绩优异的同学进行了奖励,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少先队员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趣味性。
5、“六一”期间开展了庆祝活动、评选表彰48名优秀少先队员、举行了扩队仪式、全校师生文艺节目表演等等,就本期的少先队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其中得感谢学校领导的重视,及全体教师们的大力支持。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5
在幼儿园的教育体系中,音乐已经成为儿童早期生活和学习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实践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对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前段时间我设计了一节大班韵律活动,目的主要是让幼儿在感受乐曲风格的基础上来创编出简单的、合适的表演动作,同时培养他们对民族艺术——戏曲的热爱之情。
通过组织这节教学活动,使我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和不足,为此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反思问题一:
如何吸引孩子的“目光”?
课程的选择要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出发,体现园本课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这样他们才能配合老师搞好教学。就比如这节活动来说,在一次户外活动的时候,一位师傅在我们种植园里锄地,许多孩子都好奇地围了过去,他们兴奋地一边谈论着,一边模仿着他锄地的动作。当时我很受启发:既然孩子们对于锄地这么感兴趣,为何不抓住这个机会来设计一节韵律活动呢?于是我开始多方面寻找音乐素材,最终我选择了豫剧《朝阳沟》中栓保的一段唱《前腿弓,后腿蹬》,这段音乐对于锄地有详细的动作描述,非常适合组织教学。 所以说,把握住幼儿的兴趣,选择合适的题材,就能吸引孩子的“目光”。
反思问题二:
当孩子的“表现”与我们的“预期效果”不一致时,该怎么办?
组织这节活动的时候,我在让幼儿感受了乐曲的风格,体会它的内容的基础上鼓励他们来创编动作。因为他们对锄地已有所了解,我就以为做这些动作不成问题,谁知道孩子们编出的动作是错误的,与我的“预期效果”截然不同,他们以为锄地时只要抡起胳膊就行。于是在整个活动中,我一遍一遍地强调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结果却是事与愿违,把创编韵律活动变成了教动作,与我定下的活动目标完全不一样。结束后,我开始思考,:是不是我漏掉了哪个环节或者活动设计的还不够完善、严密?经过我反复的思索,最终我得出了结论,就是以下我要讲的第三个问题。
反思问题三:
让幼儿亲自去尝试、实践,然后得出结论。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能够感知、理解韵律活动所表现的内容、情感和意义是首要的,结合现代教育理念,要让幼儿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就要鼓励他们去探索、发现,去创新,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有了第一次的教训之后,我在第二次组织教学前,先带领幼儿拿着锄头来锄地,让他们充分地、真切地感受锄地这一动作,以此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这样以来,不但激发了热情,而且有了亲身体验后孩子们编出的动作规范、真实。有的幼儿还说:“我们要小心,不能碰着小苗苗,我要它快快长高、长大。”自然地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编起了小苗苗的动作:有晒太阳的、有喝水的,还有随风摆的。他们把这段音乐拟人化了,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也使内容变得丰富起来。无形中孩子们知道了要爱护小苗苗、保护庄稼,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同时也体会到了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在活动的最后我请幼儿自由的选择角色并表演,那些表演的道具使他们异常地兴奋,他们探索和动用道具争相表现自己,完全投入到了角色中,在”玩乐“中自如地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进行了再现性和创造性的表现。并在与他人配合起来表演动作的过程中获得了交往、合作的快乐。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第五篇:音乐教师教学反思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
一、学会“听”音乐
音乐学习的各个万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简谱的概念。
二、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能力
创造性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三、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好动。利用他们这一特点,把表演融入教学,增加课堂情趣,无形中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达到育人目的。在音乐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如《大鹿》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儿童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想把歌词内容改一改,因为我有一只可爱的小狗,行吗?我还能画给大家看呢。”听了孩子真诚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画一画、改一改。”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学生情绪达到了极点。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敢干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电教渗透直观表达,引起学生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奇性强。对生动、形象的材料感受性强,在感知时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心理特点,利用电教声、光、图、色俱佳的优点新授,有时可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例如在《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课教学时,学生听了两遍录音范唱便会了,但绝大多数是面无表情地唱。我便运用电教启发他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你们骑过马吗?谁说说骑马时的心情?”小朋友一下子来劲了,骑过马的同学纷纷举手回答,我又说:“老师今天带大家去大草原旅行!”于是我扮导游,小朋友扮游客、当小骑兵,在教室里扬起马鞭骑着“大马”,边玩边唱刚学过的歌曲,同学们个个情绪饱满,兴奋异常。歌声中充满了情感,洋溢着美的色彩。
讲课是一门艺术,尤其音乐属于艺术课,抑扬顿挫的语调,热情洋溢的激情都、优美的体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就受到了美得熏陶。这方面我做的还有些欠缺。
五、打击乐器进课堂
我感觉使用打击乐器很简单,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要想运用的自如并不是很简单的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使学生一步步的提高。
总之,这学期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既看到了自己的成绩,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音乐新课标改革提出了更好的教学理念,实施新课标,这要求我们更善于总结,经常回顾,以更好地实施教学任务。我们将会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结合实际情况去更好地开展我们的音乐教学,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2
6月6日,区朝晖小学举行了“新教师课堂教学汇报”,三位新老师上了三堂精彩的课,这几节课内容丰富,既有音乐性又有可看性;既有流淌音乐的美和灵动,又处处有音乐的知识、技能和内涵;既有老师的完美表现又有学生的投入参与。从这三节课中让我认识到要上好课的几点关键。
1、良好的教态:
老师的一个亲切的笑容,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补品”,实验验小学的蔡老师,脸上有一对小酒窝,微微一笑,人感觉很容易产生一种信赖感:靖江三小的俞老师,表扬学生的语汇特别丰富:我校的裘斐钧神情很平和,给人的感觉很恬静。。。。。我想教师良好的教态是完成教学过程的基础。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扎实的音乐基本功: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音乐基本功不仅仅要扎实,更要全面。在唱歌课中老师自己不但要会唱,还要会教学生唱,必要时还要边弹边唱;在欣赏课中老师不仅要能够对作品进行赏析,更要会教学生如何进行赏析,有些课可能还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舞蹈动作,等等。通过观看这3节课,让我深切感受到的一点就是,3位老师的音乐基本功都比较扎实,样样都行,这也让我们在座的观赏老师都赞叹不已!同时也让我们对自己的音乐素养进行反思,要注重我们自己的音乐基本功,这样才能在课堂这个平台上更好的展示自己,才可以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只有老师有“一桶水”,才可以给学生“一杯水”!
3、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
比如说蔡老师的《迷人的火塘》这节课,这是一节以教唱为主的音乐课,我们传统的教唱方法就是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有时是用钢琴教唱,但是蔡老师的这节课就运用器乐进课堂,利用竖笛有固定的音高,先让学生亲自实践来演奏歌曲的旋律,在脑海中形成固定的旋律,接着再去聆听,来验证自己演奏的正确与否,进而在试着进行演唱,在这样一来一去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演奏演唱能力提高了,听力提高了,而且还熟悉了旋律。这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二声部的教唱,蔡老师通过自己的指挥手势让学生可以明确要唱什么,叫学生要互相聆听对方的声部,为以后进入初中音乐教学的合唱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俞老师的《巧巧手》这节课,大家都认为很完美,刚开始课堂导入时的柯尔文手势,一下就吸引了一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力,再引出这节课的主角音符宝宝“1和5”,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整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目标很明确。很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去学习。裘老师的《听,那森林的歌声》,欣赏课对小学生来说我认为是最难上好的,因为他们正是好动的年纪,如果不是特别有意思,要让他们很配合的座45分钟,那可真是难上加难啊!但是裘老师就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每次聆听乐曲的时候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幻想自己就是可爱的小动物等等。这些独具匠心,又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运用。
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的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强化自己得专业素养,学习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便更好的去教育学生。人们都说,一名好老师必定是一名好导演,欣赏一堂好课如同观看一场电影,好影片耐人寻味,好课受益终身!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3
反思性教学“即教师对教师”教“、对学生”学“的反思,是指教师以教学目的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学习效果为反思对象,进行主动探究,寻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监控,调动教学自主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反思性教学“是在《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为核心,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并强调”思“与”练“的结合,通过补救性的训练来解决存在问题,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笔者通过对”反思性教学“的探索和研究,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操作措施如下:
一、反思主题的确定
笔者认为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可从”教什么?怎么教?学会没有?“三方面去考虑。
1.教什么?
音乐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从《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去探寻。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标准》来反思每一节课目标设计是否合理、到位,每一节课是否贯彻了《标准》的精神。但通过调查和分析,笔者发现当前许多教师在落实教学目标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问题:其一,教学内容安排过多,造成”面面俱到“而又无法落实的被动局面;其二,教学目标没有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概括说就是”目标制定缺乏科学性“。科学制定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因素。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必须注意大目标与小目标相结合。在每堂音乐课中,大目标是*小目标去实现,小目标*大目标去统一,这是目标整体教学的原则。制定小目标必须注意,小目标要为实现大目标而服务,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坡度,让学生的思维经过”爬坡“的过程,而不是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也就是在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架桥设梯,以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定目标要贯穿一单元、一学期乃至小学阶段的教材中,以《标准》为纲,通过纵横比较,研究个性,明确其地位和作用,从而使目标的确定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好目标,为优化教学创造了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强化意识,并使之得到真正落实。
2.怎么教?
”怎么教“考虑的应是”如何将目标有序、分层进行落实“的问题。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应通过反馈着重对教学的大、小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及时反思。及时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随时反思,不随机应变,课前计划就有可能与实际教学脱节,找不到结合点。因此,教师不能迷恋教学计划,应根据课堂实际,随时对目标的现实情况进行反思,以便及时调整计划。如:我在《甜甜蜜蜜的歌》的歌谱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分组唱,个别唱,竟然反馈上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有的节奏不稳定;有的对跨度较大的音程唱不准等等,我把这些典型问题归纳起来,有的放矢进行了辅导。由此可见。教师在完成一个小目标后,一定要注意检查,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反思。这样既利于培养教师对教学的反思能力,又利于教师及时,调整后续教学,提高教学监控能力。3.学会没有?
3.学会没有
对”学会没有“的反思也就是对教学实效性的反思,我们的教学必须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因为,不少老师只考虑把知识传输出去,不考虑如何收集反馈信息,没有体现出”双边“活动意识,致使相关目标不能落实。又有许多教师总以为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而实际效果与他们想象的却有一段距离。因为他们往往凭自己主观的臆断,而忽视了对教学中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反馈。为便于反思”学会没有“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全面了解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中加强教学反馈。反馈只有在制定目标时预先考虑安排好,才能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实施。在教学中,可采用”学会的同学站起来表演“→”合作学习“→”组长检查“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有层次的反馈。通过面向全体的检查,使教师能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反思,就可采取相应的对策。反馈原理指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因此,教师只有通过反馈,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反思,才能实现对教学的控制。对教学效果的反思是调整教学计划合理与否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评价目标是否完成的基本途径,也是优化目标,调节后续教学的有效手段。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4
《数蛤蟆》是一首四川民歌,《数蛤蟆》是一首四川民歌,它选取了生活中一种常见动物,表现了它们可爱的形象和四川民歌丰富、幽默的表现手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民歌的特点及四川民歌特有的风格。这节课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学生平时对蛤蟆的观察,并结合图片、音像等资料来使学生加深对蛤蟆形象、特征的认识,使他们更好的理解歌词,特别是很直观形象地认识蛤蟆在跳水时扑通扑通活泼的样子,使学生很自然的模仿了蛤蟆跳水的可爱动作,为本课增添了不少色彩。在本课中,我请学生对《数蛤蟆》进行了充分的聆听,通过听赏、律动、歌词创编来增强学生对歌曲的感受,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进行了充分的演唱,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准确地找出了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和四川民歌的特色。
总体来讲,学生在本课的中学习兴趣高,对这首歌有好奇心,喜欢听,喜欢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旋律,唱的很到位,声音嘹亮,并且能按提示的要求创编两段歌词甚至更多段落的歌词。本课中的不足是缺少评价。本课设计内容教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歌词创作这一环节,我没有做到让学生为自己或别人的创作做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中学会修改。这样不仅少了对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而且使创作过于形式,学生不易理解。在以后设计本课时我还要设计到这样一个环节,在为学生介绍四川地理位置时应该结合“汶川地震”对学生进行一下爱国的思想教育,而且告诉学生在地震到来之前,像蛤蟆这样的动物就会出现反常的自然现象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5
教学反思: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四川儿童上山砍柴时唱的歌。歌曲形式简单,乐观爽朗,表达了儿童们热爱劳动、热爱山村生活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每上一个班都试着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让孩子展现歌曲的情绪。首先,我在上个学期民歌类型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初听歌曲,及歌曲属于民歌中的哪一类?歌曲是一个怎样的歌者唱的?学生一般能通过歌曲中的自由延长音判断它的民歌类别——山歌。而演唱者的表述就五花八门了,但都离不开劳动,我觉得这就够了。然后,在学生学会歌曲后,我发现这首歌特别能带动大家的情绪,所有孩子都被这样一种快乐所感染着,男生尤为突出。我就试着让男女声分歌词与衬词合作演唱,效果出乎意料,歌曲的情绪被男同学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和孩子都很快乐!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中,我紧紧围绕“回声”来展开教学。一开始用拍手的形式让学生听并模仿,感受音效,从而由问题引出引出主题——回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学生对回声这一现象的讨论中,激发学生对学习、对大自然的兴趣。紧接着的回声游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回声的特点,感受强弱的对比,为后面歌曲的演唱做准备。在新歌教学部分,我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和音乐感知、模仿能力。通过听赏、模仿,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学会歌曲。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掌握情况,我对歌曲结尾的两个小节的二声部旋律做了调整,降低了难度,只教学生唱第一声部。在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后,让学生自主学唱第二段,做到“聚焦课堂,教学生学会学习”又一次得到了提高,又使歌曲变得更加丰富,更具表现力。最后,我以班级齐唱的形式结束了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声音中,可以感受到,学生对歌曲的掌握还是可以的。教学反思: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这是一首赞美家乡的儿童抒情歌曲,它表达了山里的孩子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表达了山里的孩子眼望家乡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心中欢乐喜悦的情绪。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6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音乐教师也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那么,音乐教学反思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一、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
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文、数学,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供反思。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歌曲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歌曲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唱歌曲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处理”等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备课也不会流于形式。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平行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几十名学生可能有几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在课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交流进行集体反思。反思最具有借鉴意义的一种方式是编写案例反思。所谓案例反思,就是通过具体的典型的教学个案,来研究和揭示其内在规律的一种写作方式。虽然案例有其个别性、特殊性,但是也从中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等等。教师将这些典型案例通过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可以提供给同行借鉴。
反思除了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观摩分析他人的范例来进行。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自我案例分析,都是建筑在自身的基础上,而许多事情还是旁观者清。所以,教师应该多观摩分析其他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等。反思假如我上同样内容的课,会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我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等等。最好也能在听完课后写成文字。音乐教师往往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有各自的特长,比如器乐,比如声乐,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特长,别人的特长可以作为自己的借鉴,看看别人是如何来利用的,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利用。
因此,无论是主课也好,副课也罢,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7
节奏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是构成音乐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对节奏的理解、表现和乐感水平。在以往的节奏训练过程中,几乎每节课都要让学生读出或者拍打出歌曲中的节奏,尤其是那首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于是使学生厌倦了枯燥单一的节奏训练,以至于丧失了对节奏训练的兴趣,甚至延伸到厌倦上音乐课,致使很多教学环节遭遇了冷淡。
自从研读了《音乐课程标准》关于“节奏训练”的新的理念之后,我深有感悟。
为了使学生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不再感觉枯燥乏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在生活中间找节奏”、“生活语言节奏训练”等新的方式进行节奏训练,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语言中不知不觉地进行节奏的探索、发现、创作与表现,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与创编能力,并让学生感到:“其实节奏也不是那么难以对付的,节奏在生活中无所不在。”
比如:我在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歌曲《你早》之后的这节节奏训练时,我就这样尝试了对学生进行分步、分层的练习,结果真的感觉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提取语言:
在课的一开始,我从问好入手,首先读出:
XXXX︱XXX‖,
小朋友呀大家好!
再让学生回答出:XXXX︱XXX‖,
黄老师呀您也好!
让他们在实际对话环境中感受节奏的存在。
2、探索节奏:让学生认真朗读这句话,从中发现包含在内的不同节奏:X、XX。
3、表现节奏:鼓励学生用这两种节奏进行任意组合,边拍边读自己组合的节奏。
4、即兴创作: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创作的节奏组合任意创编一句话,以巩固所需掌握的节奏。结果发现学生通过创编与尝试,很快就掌握了“X、XX”这两种节奏。
比如:2/4XXXX︱XXX‖
动物园里真好玩。
3/4XXXXX︱XXXXX‖
我们爱唱歌,我们爱跳舞。
这样的练习不仅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节奏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乐于接受和进行节奏的练习,同时又帮助学生将节奏牢固地掌握于心,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8
《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提议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趣味、直观形象的音乐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音乐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我的聪明才智,创设多种情境,调动学生进取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自愿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去感受音乐的真谛,体会音乐的魅力。
那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呢?我就粗浅地谈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小学生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的重要生活资料,如能恰到好处的运用到课堂之中,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果学生对所学资料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主动地参与学习。根据这一教学规律,教师可利用教材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进入音乐王国,领略音乐知识的乐趣和奥秘。
例如:我在指导学生用d、r、m、s、l、五个音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时,设计了一个“小蜜蜂”采蜜的游戏。请一位学生戴上写有“d”的蜜蜂头饰,其他四位学生则戴上写有“r、m、s、l”音符的头饰,游戏开始时,花围成一圈,“蜜蜂”任意去采花,被采的花跟着“蜜蜂”出来,再由“蜜蜂”供给节奏,如此反复,构成一个乐句。最终让学生自我唱一唱,评一评,改一改。实践证明:富音乐知识于充满兴趣与生机的游戏情境之中,使得旋律创作不再枯燥,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主动、学有所成。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创造动机。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构成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诱发创造动机。
如:在教唱歌曲《小熊请客》时。这首歌有三段歌词,客人分别是小猫、小狗和小鸡,学生很容易唱会。为了鼓励学生进一步创编,教师随即问:“小熊过生日还邀请了其他许多的动物,大家猜一猜还有谁呀?”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七嘴八舌地说出了很多。我立刻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扮演其中的一个小动物,自我创作一段歌词,唱出动物欢乐的心境呢?”于是大家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兴趣高涨。经过这一环节的诱导,设境引情,诱发了学生的创造动机。在这种创编欲望的驱使下,学生的创造力不断被激发出来,创编得像模像样。并且学生在音乐教育中获得的语言既丰富,又牢固,这是单纯的语言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三、创设探索情境,强化学生自主感悟。
音乐课程改革十分重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音乐课堂则是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场所。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更应把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允许他们大胆设想,敢于质疑,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提出自我独特的见解。所以,创设一个个探索的情境也很必要。
如:在《用自制打击乐器创编不一样的声响》这一课中,为了激发学生创编的兴趣,增强感受力,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欣赏乐曲的情境:让学生听了几首不一样风格的打击乐乐曲,感受不一样的打击方法所发出的不一样音响效果。然后让学生利用各种塑料空瓶来进行音乐创作,学生有了前面的感受,都跃跃欲试,经过模仿和自我的实践找出“捻、拍、敲、吹、打”等多种不一样的方法。之后让学生自由结合,利用各自的塑料瓶,运用不一样的打击方法,创编一组音乐来表现一个主题。这时,学生十分活跃:有的用吹空瓶的方法来表现刮风;有的用敲空瓶的方法表现打雷;有的用揉空瓶的方法来表现下雨;还有用吹、捻、打的方法来表现火车启动和进站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经过自我不停地思考,在想象与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虽然有的同学表现的不太完美,但他们仍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在这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使新课的教学从“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转变为学生自主感悟,合作交流的“群言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也促进了同学间的合作交流,为学生的创新供给了天地。
四、创设生活情境、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所以,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
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经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并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因为沟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音乐问题,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音乐是无处不在的,并且学生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动手实践本事也得到了培养。
例如:在执教《粉刷匠》一课后,我让学生开展创编其它劳动情境和歌词的拓展活动。首先让学生回忆在日常生活中做过那些劳动小能手,学生纷纷诉说:有值日生、扫地、拖地、洗衣服、叠被子……。之后我就鼓励学生伴着《粉刷匠》的音乐,创编一个自我劳动的情境,学生兴致盎然的活动开了,有的模仿扫地、有的模仿拖地、还有的模仿洗衣服、叠被子等,劳动场面真是热火朝天。有了这些体验后,我就让他们把自我的劳动成果唱给大家听,顿时那些创编好的同学纷纷站起来进行了表演唱。学生在表现和创造活动中得到了丰富的劳动感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整个课堂完整而又充满了生命力。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音乐的无处不在,感受到音乐的乐趣与作用,对音乐产生亲切感,体验到音乐的价值。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能够结合教材、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创设其它的各种情境。例如:讲故事、猜谜、欣赏插图、舞蹈、多媒体画面等。但无论怎样都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使学生在乐中学,趣中学,不断增强学生理解和应用音乐的信心。
乌申斯基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环境挖掘,给学生创设各种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地走进音乐,在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下尽情探索,让课堂充满魅力、灵性、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9
教学反思:
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基本到位,对江南音乐特点的总结也是正确的,但是用歌声表达出理解到的、感悟到的却不是很到位,也就是说演唱歌曲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我的课堂的设计还可以更加的精炼,以江南音乐的欣赏为主,尤其是江苏音乐、学生了解的音乐,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包粽子》教学反思:在唱《包粽子》这首歌的时候,学生们一边听、一边以包粽子的动作做律动,他们非常喜欢这样的形式,在熟悉歌曲的同时又巩固了粽子的折法,可谓相得益彰。在介绍包粽子的步骤时,其中放馅的环节我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喜好说说所要添加的馅,他们居然争先恐后说出了虾肉馅、牛肉馅、五花肉馅等等等等,让我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孩子们的创意太丰富了,课堂交流简直成了“粽子新品种开发大会”。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0
这一学期我反思教学,首先,教学组织上要得力,表现在学生听讲不认真,上课讲小话,不随着教师的课堂一起走。教师是和学生平等的,但组织上要下功夫,譬如,怎样组织学生思想进入课堂,怎样组织学生听教师的说话并和教师交流,在遇到难点、疑问时教师怎样点拨,在遇到枯燥乏味时怎样组织,在进入新知识教学时怎样过渡,在讲知识的应用时怎样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讲,让学生一听就明白。教材只是个依据,作为学生学习提高的依据,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并且开发教材、并从实际生活中多准备一些材料,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学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只有组织好课堂,才有好的教学,才能使学生面发展。
其次,在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要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习态度,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传承一些社会文明进步的价值观,教师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应多关心、考虑、爱护学生与他们打成一片,这样才会使学生认为你教师是真心为他好,他才能接受你,所以,教学首先是要使学生认识你、了解你、并且接受你,不然,他们就不接受你这个的教师。
第三,在做人上要与人为善,否则自己在工作中与别人不能很好合作与沟通话,那么就影响你的教学,,所以教师要率先在做人上做个表率,表现在宽容、理解别人、如学生犯错了,给他机会,并把道理给他讲清楚,使他们认识到错误然后改正错误。教学中,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使学生认识到错误比改正错误更难。
第四、教学中要说清楚的地方要说清楚,难点给学生举一反三,应用举例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提高能力方面,包括计算能力、列方程等式思想不具备,三角形全等应用能力不够、情感方面学生对教学的认识还不够,对学习的态度还不够端正,这都是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1
音乐是艺术,而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音乐反思性教学则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面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因为吸取教训,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才能使课后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调整、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所以我认为每学期对自己进行一次教学反思是很有必要的。那么,音乐教学应该从那些方面进行反思,反思后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第一、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
因此先唱歌、后识谱和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却发现,在农村,其实很多同学对简谱并没有了解,他们没有那么好的先天素质,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但学生没有对该曲目起到兴趣,也把课堂前15分钟的宝贵时间也白白浪费掉。对此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为主。条件允许的时候还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对于有素质的学生,也可以让她来做带头作用,教大家一起来识谱,这样就起到了带头作用。
第二、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15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
所以我对自己的音乐课做了相关的调整,前5分钟是师生的相互问候,用音乐唱出来。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这样学生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而导入的方式也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说,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的效率就可以提高一半。
第三、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要抛弃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我们教师应当更新观念,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为此,教师如何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显得尤其重要,这样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提问方式,通过何种有效的途径来使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出答案。例如:音乐课本经常出现的创编歌词和歌谱,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学生自主能力的练习机会。每当学生们唱起自己编创的歌词,也显得特别兴奋。因此在音乐课上,老师应该不断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发挥。
第四、乐器和舞蹈在课堂上的恰当运用,是可以把课堂的气氛变得更活跃。
而且乐器和舞蹈是很好地培训学生的节奏感。对于刚刚接触接触音乐的同学,他们会觉得学习节奏是一大难点,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叫他们跟着老师来拍掌,这样枯燥的学习是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某些节奏性强的歌曲中,我会尝试多用乐器来辅导学生的乐感,先让学生跟着我有嘴和手同时打节奏,并强调嘴和手要一致。然后我再做乐器示范,最后每组学生中挑选几位出来表演。通过他们的表演和我的引导,下面的学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台上哪位学生打的是正确,那些是错误的。反复地练习多几遍,学生便很快把节奏和乐器配合起来。而且这样学习节奏,会让他们感到趣味性增强了,学习起来就变得简单。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学习中,我就会简单介绍该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脚位,也上按照乐器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跟着歌曲跳动起来。因为农村的条件有限,所以我们可以自制打击乐器,比如用空的矿泉水瓶装上傻子当沙锤,还可以用饭盔当打击乐器,从生活中可以提出来很多乐器,非常普遍也很实用。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2
教学反思:
《五月的夜晚》是一首匈牙利民歌,音调纯朴简洁,旋律以级进和四度跳进相间,委婉、纯朴的旋律犹如阵阵晚风,送来了丁香的芬芳和朦胧的月色。保持音的运用,更使人仿佛看到五月夜晚白雾缭绕,轻纱弥漫的景象。歌曲主要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这首歌在节奏、音准等方面没太大的困难,我采用了让学生自主学习识谱、唱谱,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表达和处理歌曲上。教材反思:
《美丽的太阳花》歌词言简意胲,“花”是比喻,寓意深刻。它的曲谱并不难唱,音乐内涵异常丰富,因此我把重点放在音乐表现上,歌曲的第一乐段,音域虽只有五度,却仍有明显的起伏,切份音与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十分传神,生动的表现了少年儿童每还的内心世界,这些都应在歌声中反映出来。教学反思:
我在备课的时候,心想只要把歌曲中弱起的节奏掌握好,那这首歌曲学起来应该没有大的问题。但在实际课堂上,除了弱起节奏的掌握,还出现了另外几个问题。例看似简单的看节奏填词:2 5 5 1 3 | 2 2 1 7 1 2 | 1----|默默地把芳香洒满人心间。
曲中的“把”、“芳”、“香”都是一字一音,但学生唱到这里都唱成了两字一音,这种情况是要多唱多练就能纠正的,看来备课时也不能把问题想的太简单,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另外研究课也不比平常课,歌曲一般不会反反复复让学生多唱,这就在时间上要控制,既要使学生在学习新歌的时候要比平常学唱的时间短,又要基本掌握歌曲要求并能得到巩固。
飞吧飞吧小结:
1.这首乐曲很简单,只有几句,但却有三个声部。我们可以很快的将歌谱和歌词学会,再进行合唱。要注意合唱时各个声部的音准问题。低声部往往容易跑调。要加强低声部的训练。
2.教师弹奏旋律。
要求学生在演唱声音要统一,时边唱边听,注意各声部的音准以及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3
本学期即将过去,回顾前一时期的音乐课研究教学,下面两个方面体会较深。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开阔学生视野。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数码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下面就《真善美的小世界》一课,谈一下我的想法。
(一)、利用熟悉的歌曲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为了避免音乐课教学中单一传受知识、枯燥无味的教唱等,老师用“听音乐式步步深入导引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思维随着“真善美”这根主线进行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又充分采用激励性学习方法,使教学环环相扣,紧凑而不散乱,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较为科学合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观察发现、感受到生活的美,并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二)、开展器乐、歌词创编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在课堂的后阶段不易投入地学习,为此常要进行课堂组织、,但最终效果不佳又浪费时间精力。为何不放手让学生动动满足一下欲望又能玩有所得呢?根据我校班级人数少,会演奏各种乐器的学生多的得天独厚条件,教师应常在课堂中引入器乐让学生开展活动。这节课也不例外,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即丰富了歌曲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音乐美的创造,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将益于将课堂学习推向高潮。
(三)、弱化传统环节及概念教学,注重体验。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过于强化音乐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应用,课堂学习机械化、成人化;教学环节板块化,教师教学感到枯燥无味,学生也觉得学习没有了生趣,这些都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本节课教师努力突破传统发声、节奏练习、听音练习的框框,将发声、节奏、听辨练习融于歌曲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式充分去体验、感受,知道怎样的声音更美及二拍子节奏的特点,同时不知不觉中获得听辨能力的培养。
当然,有所得也有所失,主要表现在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美上,由于参观材料准备不是很充分,形式太单一,显得有些走过场;在学唱新歌曲的方式上还没有大的突破等。这都有待有今后不断的去学习、探究、总结。
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今后教学的重点。对于音乐教师而言,除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的能力,唯有如此,音乐课才能更有意义。小学教师教学反思教师教学反思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4
音乐教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所以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音乐教育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一、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带动学生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音乐教育是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事情,因为音乐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还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教学时,教师应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多样的方式进行,比如师生互动,建立学习小组,或者借助多媒体模式等来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对音乐教育的学习,教师用爱去激励学生,让学生在提升自己自信心的同时愿意去学习音乐。
二、创设情境,培养音乐情感
音乐教学的情感化需要情境的历练,一个人音乐情感是在社会实践、生活积累中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提高的。这其实就是一个大情境的磨炼。在中学的音乐教学中,需要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根据环境调整音乐教学的过程。比如,在郊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环境心情把音乐教学也融入进去,还可以根据各种学习活动或者各种节日等去适应音乐教学的过程。最终使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师生一起进入教学内容所规定的角色,融洽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实现师生思维同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力。这样也与所学音乐作品紧密连接,启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造动机。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提高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升华。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意识的发展,让学生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完善。
三、音乐为桥,培养学生能力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素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古今中外许多高智能的名人如孔子、爱因斯坦、卢梭、歌德、列宁等大都酷爱音乐,可以说音乐对于他们的事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教师可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这样不仅可以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这些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但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而且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大有益处。
四、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学生的音乐兴趣、潜能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是不一样的,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也不一样。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不能以同一标准去对待学生,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潜能的差异,要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把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发展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表达个人情感,充分肯定每一位同学,让他们享受音乐的乐趣。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因其具有愉悦性、审美性、易接受性的育人观成为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智力、情感等身心健康的发展。音乐教育中能体现出美学教育,德育教育等很多关系中学生人格发展的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是非常巨大的。重视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塑造学生完美人生的有效措施。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5
二三年级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易于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富有情趣的事物。而儿童歌曲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最能表现他们欢乐的心情。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努力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唱、玩、敲、动之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地学习。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学会”听"音乐
音乐学习的各个万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简谱的概念。
二、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能力
创造性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三、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音乐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如《大鹿》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儿童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想把歌词内容改一改,因为我有一只可爱的小狗,行吗?我还能画给大家看呢。”听了孩子真诚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画一画、改一改。”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学生情绪达到了极点。
四、电教渗透直观表达,引起学生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奇性强,对生动、形象的材料感受性强,在感知时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心理特点,利用电教声、光、图、色俱佳的优点新授,有时可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例如在《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课教学时,学生听了两遍录音范唱便会了,但绝大多数是面无表情地唱。我便运用电教启发他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你们骑过马吗?谁说说骑马时的心情?”小朋友一下子来劲了,骑过马的同学纷纷举手回答,我又说:“老师今天带大家去大草原旅行!”于是我扮导游,小朋友扮游客、当小骑兵,在教室里扬起马鞭骑着“大马”,边玩边唱刚学过的歌曲,同学们个个情绪饱满,兴奋异常。歌声中充满了情感,洋溢着美的色彩。
五、打击乐器进课堂
我感觉使用打击乐器很简单,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要想运用的自如并不是很简单的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使学生一步步的提高。
总之,音乐新课标改革提出了更好的教学理念,实施新课标,这要求我们更善于总结,经常回顾,以更好地实施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