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抽出来的不只是时间美文摘抄范文
生活是一个集合,扔掉任何一个部分都画不成圆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匆忙的时代,就像被抽动的陀螺,哪怕气喘吁吁,谁都停不下前行的脚步。在这种高压的氛围中,人都感觉时间不够用,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一切。时间至高无上,其余都得为之让路。于是,这种现象成了常态。
顾不上家人。生老病死,不可逆转,是人生的重要关卡。这时,亲人的陪伴至关重要,点点滴滴,润物无声,或可延续,或可减轻,或可改变。因为亲缘是别人所不可替代的,也是物质、金钱所不可替代的。有人患了怪病,在亲人的悉心照料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这就是亲情的力量。而往往越是需要的时候,有人越是“缺位”,理由还十分正当,以为送上钱物就可以解决一切。儿女情长,天伦之乐,本是人之常情,有人却总是“欠账”。答应陪家人逛街、上公园、散步,总是失约,家人与之相处成为一种奢望,家庭是旅馆,自己是过客。
顾不上朋友。任何人都不可能离群索居,每个人都会有同学、朋友,有自己活动的圈子。“脚步为亲”,免不了正常的应酬、交往。可是,有人只要忙起来,就会千方百计拒绝这一切,总是推托、回避,好像什么人都不认识,什么都未曾发生过。我行我素,独来独往。
顾不上自己。顾不上身体,拼命打拼,不顾一切,劳累着,奔波着,透支着,没有的想得到,得到了难满足,一山望着一山高,欲罢不能。生活的一切规律都被打乱,一切正常的要求不能满足。劳心费力,高速运转,以为一切都能挺过去,挺过这一关就会柳暗花明。当身体偶有不适时,“临时抱佛脚”才去检查,积劳成疾,大病已成,为时已晚。
顾不上心情,总是跟自己过不去,从未想到过给自己的心灵放假,一门心思想事业,满脑子都是奋斗。只能是憔悴身体,疲惫心灵,蹒跚步伐。
面对这一切的时候,这些人说得最多的是“抽时间”。家人有要求,会说“抽时间回家看看”;朋友要联系,会说“抽时间坐坐”;自己累了、闷了,会说“抽时间歇歇”。纸上谈兵,却总也“抽”不出,只要不想去“抽”,理由随时都有一箩筐,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时光就这样在“抽不出时间”上流逝,多少遗憾就因为“抽不出时间”铸成,无法挽回,无法弥补。
“子欲养而亲不待。”长辈最需要的时候,因为“抽不出时间”不在身边。而一旦失去,才明白原来如此重要,再“抽时间”也无法挽回。孩子的童年也会因为缺少陪伴失去乐趣,留下心灵的创伤;亲人也会因为缺乏呵护留下阴影,失去的不仅是感情。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对等的,如同花朵成长需要呵护一样。因为“抽不出时间”,花朵会枯萎,友情会割裂。再回首,才发现已成孤家寡人,可怜的是自己,受伤的也是自己。
可能自己理想圆梦,目标实现,收获颇丰,业绩骄人。但因为“抽不出时间”来打理自己,有人“油干灯灭”,恶病缠身,当明白当初梦寐以求、为之倾倒、付出一切的成功原来都是身外之物时,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生命珍贵只能分秒计算,权力买不回,财富换不回。
其实,每个人都是时间的主人,一分一秒都无比珍贵。已经发动的柴油机很难熄火,已经膨胀的欲望很难遏止。匆匆赶路时,不知不觉被时间支配。总有那忙不完的活,总有那做不完的事。一个活在自我世界里的人,会疯狂得不顾一切,封闭自己,禁锢自己,甚至虐待自己,也不会去考虑或者在乎外界和别人的感受,如同着了魔一般。其实有时候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这样是为了什么,在得到的同时又失去许多。
有人说过,有时候越忙其实越有时间,就看你如何安排。当我们理智、坦然面对的时候,才会明白,能抽出来的不只是“时间”。是亲情。亲人团聚,无论痛苦与快乐,无论得到与失去,无论贫穷与富贵,无论担当与分享,无论爱与恨,亲情血缘这根纽带都割不断,感情浓如蜜化不开;是友情。朋友贵在相聚、相交,时间孕育着友情,相处提升层次;是自爱。有时间可以梳理自己的心情,打点自己的行程,放松放假,从高压的氛围中解脱出来,创造生活,也享受生活。
忙不是理由。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理想,要有奋斗的目标,也应该努力为之拼搏。但是也要明白还有比这更重要的,比如自己的身体、亲情、友情等。那么就是再忙,也能“抽出时间”来打理这一切。
能“抽出时间”的人,就是时间的主人。
第二篇:时间在往前走美文摘抄
那天在办公室,我跟同事东拉西扯。她说:“有一次你说过一句话,可能你自己已经记不得了,但对我来说非常有震撼性。”
我问:“我说什么了?”
她说:“你说一个人到40岁如果没有成功的事业,那说明他生活中一定有除了事业以外的其他支点。”
我想起来了,当时她说如果到40岁时,自己如果没有达到自己事业的预期,那么自己就是失败者。
我理解的“四十而不惑”,并不是人到40岁,有了可以立身的事业或财富,懂得自己真正要什么。这个“不惑”应该指的是内心价值观的确立吧。确立内心坚韧的内核,同时把自己的内核放到一个更大的坐标中,尊重别人内心中“不惑”的东西。
《艺术人生》采访杨丽萍时,她说:“有些人创造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则是旁观。我来到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我跟朋友说:“人家活得多有境界。”
朋友说:“我看过她的专访,能看出来,其实杨丽萍对自己非常狠的。”
我一直认为,来到这个世界走一趟,做一个旁观者,到处走走看看就挺好。人很渺小,根本实现不了什么。“改变”、“实现”,这是多么大的字眼,观察和体验就很足够了。
偶然看到塔科夫斯基的一句话:“要忠于生命,而不是生活。”
这句话来得真是时候。时间在往前走,自己的想法也在往前走。
第三篇:时间让人与众不同美文摘抄
1902年,27岁的诗人里尔克应聘去给62岁的画家、雕塑大师罗丹当助理。在诗人的猜想中,名满天下的罗丹一定过着十分浪漫、疯狂、与众不同的生活。然而,他看到的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罗丹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画室的老人。里尔克问:“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罗丹沉默片刻,严肃地说:“应当工作,要工作,还要有耐心。”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想一夜成名。其实,你如果把人生当成一次马拉松长跑,在前1000米是否跑在第一名真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情吗?
我身边有着很多与众不同的杰出人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全身心地投入于自己的工作中。
在我熟悉的中国经济学家中,张五常大概是天赋最高的一位,他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就差点儿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他又是一个十分勤勉的人,早年为了写《佃农理论》,他把十几箱原始档案一一分拣完,这份工作大概是很多博士不屑于去做的。
英国的尼尔·弗格森是公认的“神童”,不到30岁就被牛津大学聘为研究员,40岁时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一百人”。为了写作《罗斯柴尔德家族》一书,他和助理们翻阅了罗氏家族百年来的上万封家信及成吨的原始资料。
所以,在与众不同的背后,往往是一些不足与外人道的辛苦。他们做事,只为意义本身。所谓的成功,只是一个结果,它也许水到渠成,也许永无来日。
与众不同的东西,往往在制造的过程中是枯燥的、重复的和需要耐心的。
在流传至今的明清瓷器中,有犀皮斑纹的是最昂贵的。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甚至不知道它是由哪些天才制作出来的。后来,王世襄终于在他的书中把秘密泄露出来。工匠制作犀皮,先用调色漆灰堆出一颗颗或者一条条高起的地子,那是“底”;在底上再刷不同颜色的漆,刷到一定的厚度,那是“中”和“面”了,干透了再磨平抛光,光滑的表面于是浮现细密和多层次的色漆斑纹。
当我读到这个秘密的时候,突然莞尔。
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其实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
第四篇:时间让你与众不同美文摘抄
1902年,27岁的诗人里尔克应聘去给62岁的画家、雕塑大师罗丹当助理。在初出茅庐的诗人的猜想中,名满天下的罗丹一定过着十分浪漫、疯狂、与众不同的生活。
然而,他看到的真实景象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罗丹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画室的老人。
里尔克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罗丹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
是什么让某些人变得与众不同?我觉得罗丹说出了真正的秘密,那就是:工作,以及足够的耐心。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想一夜成名,张爱玲说过的,“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句话真的耽误了很多少年人。
其实,你如果把人生当成一次马拉松长跑的话,在前一千米是否跑在第一名真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情吗?
我身边有着很多与众不同的杰出人物——至少在世俗的意义上是这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全身心地投入于自己的工作中。
在我熟悉的中国经济学家中,张五常大概是天赋最高的一位,他在40多岁的时候就差点儿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他又是一个十分勤勉的人,早年为了写《佃农理论》,他把十几箱原始档案一一分拣完,这份工作大概是很多博士所不屑于去做的。到今天,他已经是一位年近80的老人了,可是每周还要写两篇1500字以上的专栏文章。
在我了解的当代西方学者中,英国的尼尔·弗格森是公认的“神童”,他的研究领域横跨历史学、经济学与政治学三界之间,不到30岁就被牛津大学聘为研究员,40岁时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一百人”。
可是他的勤奋又是非常人能比的,为了写作《罗斯柴尔德家族》一书,他和助理们翻阅了罗氏家族百年以来的上万封家信及成吨的原始资料。
所以,在与众不同的背后,往往是一些不能与外人道的辛苦。他们简单地长跑,简单地做一件事情。他们做事,只为意义本身。所谓的成功,只是一个结果,它也许水到渠成,也许永无来日。
而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的问世,其实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
第五篇:最佳时间是现在美文摘抄
我把公司从深圳搬到北京了——8月份决定,9月底就搬好了。
每个听说这件事的人都惊呆了,他们都觉得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深圳待了13年,说换一个城市就换,好有勇气。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折腾!”
我并不觉得这是折腾。对我来说,在深圳,我在喜欢的媒体工作了12年,做的是喜欢的编辑工作,业余时间写写书,这样的人生很爽。现在,我进入了北京影视圈,成了这个圈子里最老的新人。我可以在北京重新开始:重新适应一座城市,重新认识一些朋友,重新拥有自己的圈子。没有车,我就搭地铁,听听京片子、学学儿化音;没有房子,我就租一间房子——有一个新款的家,我可以过上另一种人生。
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了个剧本——写一部情景喜剧。我以为,凭我这么多年的积累,写个剧本不是很容易嘛!
并不是!任何一行要做好都很难,这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准。我写得并不顺利,经历了无数次的卡壳。我无数次问自己,这么老才开始做编剧,是不是开始得太晚?但是直到我看到一句话,就释然了:“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是的,我三十多岁才开始学编剧,可是我确定自己喜欢这一行。既然迟早都要做,相比到了四五十岁才开始,现在开始做已经算很早的了。
我们所经历的每一天不都是我们生命中最年轻的时刻吗?
我把能买到的编剧专业书全买来,一本一本地精读;我把经典的剧本,比如《肖申克的救赎》直接背了;我把《老爸老妈浪漫史》看了四遍,光笔记就记了六万多字……正因为比别人开始得晚,没有更多时间可供挥霍,我才更珍惜现在,爱我所爱,做我所想。中国有个“摩西奶奶”70多岁才开始学画画,然后在香港开了画展;在《重返20岁》里演爷爷的王顺德49岁开始北漂,65岁开始演影视剧,79岁走红;海尔集团的张瑞敏六十多岁了,迄今还保持着每周读两本书的习惯,一年读一百多本……
不管处于什么年纪我都会努力,因为我想成为自己喜欢的那种人。40岁的时候,我会感谢20岁时努力的自己;60岁的时候,我会感谢40岁时努力的自己;80岁的时候,我会感谢60岁时努力的自己。
我很喜欢一句英文谚语:“种树的最佳时间是25年前,仅次于它的最佳时间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