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拖延心理学》有感

时间:2019-05-15 16:0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拖延心理学》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拖延心理学》有感》。

第一篇:读《拖延心理学》有感

早日与拖延症说再见

——读《拖延心理学》有感

杨佳伟

看到这个题目,你可能惊呼一声:啊,我就是啊!或者你身边就有这样的拖延症患者。而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简·博克和莱诺拉·袁通过长期认真细致的研究,总结出了拖延的行为、心理和征服的方法,写成《拖延心理学: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一书。读来颇有收获,与大家分享。

在书中,作者首先回答了这一疑问:拖延是什么问题?答案是: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既然是“复杂的心理问题”,说明其中牵涉的因素是相当多的,也说明克服这一问题可能是艰难的。你是怎么成为一个拖延者的?作者认为,你可能有一个成功和失败的榜样,或者受了家庭成员的极大影响。在我看来,这两点统合为一点就是:你的行为和心理总是受到环境(集体)的影响,当然有时候可能是某个人的影响。举个例子,你在学校接到某个任务要你和其他9个人一起完成。你和他们接触以后,发现他们都对这项任务抱有极大的热情并且很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你自然而然会把这项任务也看得很重要以期不给团队拖后腿甚至是受到其他人的肯定。反之,如果其他人都想敷衍了事,你在准备做事的时候可能就会想:这件事没那么重要,又还有时间,干脆先放一放吧。当然,把绝对的时间节点往前推的话,即在你的幼儿时期,你受的影响大多来自家庭。家庭当然是无法选择的,所以拖延很可能并不完全是你的错,但你有办法克服它。在书中,作者首先回答了这一疑问:拖延是什么问题?答案是: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既然是“复杂的心理问题”,说明其中牵涉的因素是相当多的,也说明克服这一问题可能是艰难的。你是怎么成为一个拖延者的?作者认为,你可能有一个成功和失败的榜样,或者受了家庭成员的极大影响。在我看来,这两点统合为一点就是:你的行为和心理总是受到环境(集体)的影响,当然有时候可能是某个人的影响。举个例子,你在学校接到某个任务要你和其他9个人一起完成。你和他们接触以后,发现他们都对这项任务抱有极大的热情并且很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你自然而然会把这项任务也看得很重要以期不给团队拖后腿甚至是受到其他人的肯定。反之,如果其他人都想敷衍了事,你在准备做事的时候可能就会想:这件事没那么重要,又还有时间,干脆先放一放吧。当然,把绝对的时间节点往前推的话,即在你的幼儿时期,你受的影响大多来自家庭。家庭当然是无法选择的,所以拖延很可能并不完全是你的错,但你有办法克服它。

关于拖延的原因,除了焦虑等因素外,作者对我启发最大的一点是关于时间的主观感受。每个人对于时间的主观感受是不同的。这一点乍一听感到惊奇,思考后就觉得深以为然。举一个书中的例子,一个拖延者在晚上冲到邮局去邮寄税费,有人问他为什么迟到,他说:“距离午夜还有5分钟,我没有迟到!”很多拖延者生活在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的严重冲突中,不愿意也不能认知到他们的时间概念与钟表时间有着很大的差异。而有些人把钟表时间看成无关紧要的,认为它不够人性,有些人则始终处于时间混乱中,一开始似乎一切进展顺利,但因为突然发现时间不够而晕头转向,而这样的经历只会在他们身上一再重演。这一经常无法被普通人所认知到的因素实际上恰恰说明了很多拖延事件的缘由,颇使人有恍然大悟之感。

拖延怪圈这一作者着墨颇多的地方也是直戳痛点。拖延怪圈简练言之:1.这次我想早点开始;2.我得马上开始;3.我不开始又怎么样呢;4.还有时间;5.我这个人有毛病;6.不做(我无法忍受了/何必庸人自扰呢);做(我不能再坐等了/事情还没有这么糟,为什么当初我不早一点开始做呢/把它做完就行了);7.我永远不会再拖延!你发誓,下一次你一定早一点开始,控制好焦虑情绪,严格按照计划,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直到下一个任务出现……我相信有很多人看到这儿会感到心里咯噔一下。因为作者实在是描述得太到位了!很多人,包括我,都曾被困在这样的拖延怪圈中而感到无比苦 恼。我们期待着改变。

改变是一个过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前关注、关注、有意识有行动或者决心改变、无意识有行动。当你阅读本文时,你至少是在第二或第三个阶段了。通过有效的途径,你慢慢地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而当到达第四个阶段时,新的神经通路开始运转,你开始适应新的行为方式和心理。这样,随着时间推移,有一天你会发现拖延变得不再对你有诱惑力,很多事情都可以马上动手去做。

对你的拖延症有了这么多的深入了解以后,克服的方法就显得简单了许多:设立明确的目标与充分可行的计划。这样的目标应具有可观察性、具体性和特殊性,它可以被分解成几个小的步骤,第一步可以在五分钟内被完成。通过实践以后,你会发现,制定这样的目标和计划并不难,实现每一步都很轻松,而且会带给你成功的快感。对了,在实现目标、完成计划、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别忘了奖励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哦。豆瓣的一个小组“我们都是拖延症”目前成员人数已超过133200.说明拖延症的人群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同时也说明大家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在努力地利用集体的影响和科学的方法去克服。

如果你没有拖延症,希望你继续坚持下去,给别人树立一个榜样;如果你深受拖延症烦扰,不妨读读这本书,汲取一些养分,早日与拖延症说再见。

作者:杨佳伟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动力系 2014届山西省清泉学子

第二篇:读《拖延心理学》有感

题目: 读《拖延心理学》有感

在看这本书之前,一直觉得人们拖延其实就是懒惰的一种表现,但看完这本书之后才发现,拖延并不只是懒惰,它跟很多因素有关。而通过读这本书也找到了自己拖延的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如下:

1.对自己有很高但不切合实际的期望,设定模糊的计划。解决方法:降低期望,设定具体的、可操作而非模糊的、臆想的计划。不是:我要在一年的时间内学会日语。而是:今天我要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学习日语的前两课。掌握这两课的元音和单词。

2.完美主义,自我万能主义。解决方法:接受自己,接受现状,接受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或什么东西是完美的这个事实。学会发现自身的优点和擅长点,更重要的是承认自己的不足和薄弱点。你更喜欢和人打交道,而他和电脑一起工作起来更舒服。这样你就不要强求自己也成为一个像他一样的编程高手。

3.不去做自己最该做的事情,而是用其他手段将这段时间填充起来,如,琐事、其他的工作甚至娱乐。解决方法:把首要的事情放在首要的位置上。a.最应该做的事情不一定要等到大块时间出现才可以着手开始,现在就动手,哪怕只是做了这个工作的一部分。如,最要紧的事情是写实验报告,不是:先看看微博,豆瓣,人人,或收拾桌子。而是:创建一份空白的文档,从开头开始将它填充起来。b.用娱乐来逃避工作,这样并不会在疯狂消遣中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内心一直在焦虑、自责:我工作还没完成,而我却在打球!而应该:

当逃避该做的事情想转而做其他事情时,将这些事情用笔记下来。当将该做的事情做完之后再去做记下来的事,这样不管是处理其他琐事还是娱乐,内心都会舒服很多。此时的娱乐也可以作为对刚刚完成工作的奖赏。

4.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寻求解决的方法,而非夸大问题的严重性,造成内心的紧张不安,甚至挫败自信。不是:这件事我没有做过,肯定做不好。而是:向做过的同学学习经验。

5.寻求帮助。“我应该完全靠自己来做这件事”,“我是能做好这件事的唯一人选”,“把这件事(内心的糟糕感受)告诉我的朋友他会瞧不起我。”这些都是完美主义的一种体现。有人听你叙述自己的经验或苦闷本身就是对你很大的支持,这会使你觉的,在奋斗的路上,你并不孤独。要知道,真正希望你好的人,不会看你的笑话。他们听到你的困难之后不会嘲讽或贬低你,他们会尽自己所能安慰你、支持你。

6..不要太分散精力。与其在一个学期内报10门课,参加3个社团,自学2门外语,而结果什么都没有学好,还不如只选5门课,参加一个社团,学习一门外语。没有人是超人,也没有人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超出自己能力的所有事情。记住:利用忙碌来逃避更为重要的事情,那么这就是一种拖延。

其实在这本书中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正确面对了我的拖延了,而不再是逃避,它是我更加了解了自己,从而找出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

第三篇:读拖延心理学有感

读拖延心理学有感

(一)文 | 小梅

1在读《拖延心理学》之前,我一直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毛病。有些人经常为不易改掉的习惯懊恼,有些人为在最后一秒的灵感迸发而沾沾自喜,这似乎是生活常态。

当我读了这本书,对拖延行为进行深入了解后,看法有了改观。虽然只读到一半,但是对我有两个帮助:1.认清现实和自己,接受自己;2.指导自己在育儿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拖延习惯的养成。

表面上看,拖延是个人的时间管理问题,或者对所处理的事情责任感不强而逃避的方式。事实上,研究发现,拖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仅仅涉及个人的心理、行为和情绪问题,还涉及社会、文化等方面。即使我们意识到拖延的存在,已经耽误了事情,却无法停止这种行为。

2有时,我们会被一些所谓“拖延者的信条”所说服。

比如说,1.我必须要做到完美;

2.我做每件事都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

3.什么也不做要比冒失败的风险更安全;

4.如果这一次我做的很好,那么我每次都应该很好;

5.如果我成功了,别人就会受伤,等等。

我们平时听到这些,会认为是对自己要求严格,是完美主义者,办事求稳。事实上,这些跟拖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这些想法是不现实的,是为拖延开道的个人观念。如果你认为必须做到完美,那么你宁愿拖着也不愿努力去做,因为你不愿意冒风险被人批判你的失败;如果你认为成功是危险的,你就会为了保护自己和别人而降低成功的概率。

人们形成拖延习惯,是因为害怕,害怕展露真实的一面,会不被别人接受,以至于拖延者不仅躲开了认知世界,也躲开了认知自己。虽然要忍受自责、自轻和对自己反感的痛苦,但是比起认清自我所带来的脆弱,这种痛苦更容易接受。改善拖延的过程,也是认清自己,接受自己的优缺点,能够像老朋友一样与自己相处的过程。

3很多人都有拖延行为。

有的拖延会导致严重的外在后果,甚至严重性会出乎你的预料;有的拖延虽然没有产生严重的外部损失,但是拖延者的内心受到极大的煎熬,从恼怒、后悔到强烈的自我谴责和绝望。同时,也有一部分人的拖延体现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而在重要事情上,基本都能准时完成,貌似这种情况下的拖延完全可以忽略。我之前也这样认为。随着自己的成熟,对做人做事上的精益求精。我慢慢发现,这种拖延很难根除,在你意志力薄弱的时候就会凸现,影响对自我的认可感。

当了妈妈后,我很担心自己的拖延行为在孩子身上放大。为了完善自己,也为了给孩子树立好榜样,我特意挑选了这本书仔细研读。从中了解到,孩子的拖延行为不是单纯从父母身上学习来的,还跟其家庭关系有重要联系。

在本书第九章中,作者系统阐述了亲子关系的不协调,会给孩子拖延问题的产生制造机会。通过对拖延者的研究发现,有五个基本的家庭倾向。这五个倾向和与之相伴随的内心恐惧是形成拖延的心理原因。它们是:施压、怀疑、控制、依附和疏远。这五个倾向在每个拖延者的家庭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五种倾向相互交织,压制着拖延者的自尊心发展,从而培养出拖延习性。

4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评估。

如果你的自尊低,就会感到空虚。如果自尊受到膨胀,你会感觉自己几乎无所不能。个人成长中的一个使命,是要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合理认知,并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同时维护一个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家庭可以通过接受孩子是怎样一个人,而支持其完成这个使命,帮助孩子发展出一个稳定的自我感。父母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尽量为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积极与孩子互动,提供心理上的安全地带。这是让孩子感到自己被接受,被爱,具有完整感和对自己有信心的一个基础。当然父母也不是完美的,也会犯错,也会有糟糕的情绪和行为。这段时间里,可能无法呼应孩子的需求。

幸运的是,好父母无须事事和孩子呼应。研究表明,父母只要在30%的时间内与孩子呼应,就会形成孩子与父母之间牢固的情感依赖。如果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关系破裂,父母忽视了孩子的需求,可以启动修补程序来弥补。不仅可以改善关系,也教会孩子犯错后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和价值,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尊。

总之,在家庭中,爱是无条件的。孩子,包括父母,都应该以本来的面目被接受。否则,孩子会选择性的扮演特殊的角色,通过拖延将自己不被认可的部分隐藏起来。失去了与自己另一部分的接触,和进行自我整合的机会,更不用提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建立自尊了。

客观地了解拖延产生的根源,只是克服拖延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会通过阅读后半部分,了解如何征服拖延。当然,如果知道了如何做,拖着不去实施,可能又是新一轮拖延的开始。克服拖延是持久战,希望可以坚持到最后。

读拖延心理学有感

(二):在战胜拖延中寻找更好的自己

姚赛群

半年前,在庆祝闺蜜箐箐博士毕业的聚会上,大家在感叹箐箐持之以恒的学习劲头的同时,也纷纷吐槽起各自的拖延症来。熬夜赶稿、日常小事拖拉、减肥计划搁浅…大家都因拖延而焦虑,却都在焦虑中拖延。随着话题的深入,内疚、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也在席间蔓延开来。箐箐浅笑说道:“大家看看《拖延心理学》这本书吧,我想大家肯定会有收获。”她的提议立即得到了所有人的响应。聚会结束后,人手一本《拖延心理学》,心满意足的各自回家。

接下来的日子里,闺蜜群里不断更新着与《拖延心理学》有关的消息。先是摘录大段直击各自心灵的句子;接着就是讲述与书中理论完美契合的各种拖延故事,最后大家纷纷订出战拖计划,誓与拖延一刀两断。比如:经常有写作任务的小米希望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稿子,()不想每个假期都在焦躁写稿中度过;将要步入婚姻殿堂的燕子期盼这次减肥成功,想着在半年后的婚礼上成为最美新娘。

因为一本书的阅读,让我的小伙伴们都鼓起了开启新生活的勇气。最先让我们感受到变化的,就是过去每次聚会都因赶稿而缺席的小米。在《拖延心理学》这本书中小米总算找到了导致她经常熬夜赶稿的原因:工作目标笼统和精力难以高度集中。小米说,每次打开电脑准备写稿时,总是先上QQ,再看微信,接着再把网页热门消息逐一搜个遍。一天下来,什么事情也没干成,隐隐而来的交稿压力,虽然让小米有点心虚,但仍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的话来安慰自己。当然一挤又把工作全都堆在交稿日的前一天,为了按时交稿,熬夜也是在所难免。

接下来,小米和大家分享了新的工作方式。现在的小米每接到一个写作任务,就会把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诸如:查阅资料、列好提纲、逐个写作、成稿修订。再根据任务完成时间,给每个子任务定时,比如:查阅资料5小时。接着,通过一款叫“番茄钟” 的手机APP,将子任务划分成一个个25分钟的迷你小任务,然后定时开始做事。完成一个25分钟的迷你小任务,系统将会奖励一个番茄。当你完成一天的工作时,从系统中就可以清晰的反映出自己的工作进度。小米说,这样的工作方法让她感受到彻底掌控工作进度的快感,提高了工作的专注力,彻底的摆脱了 “黑色交稿日”.听完后大家都对小米伸出大拇指,抢先下载了“番茄钟”APP,也都在心里想着回去自己也试一试。

在大家纷纷效仿小米“细化任务、提高专注力”的战拖宝典时,燕子的完美变身,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燕子是个微胖的可爱女孩,从认识她的第一天起,减肥是挂在她嘴上的话题,不过也仅限于说说,微胖的体型已经快伴随她十年了。多年来父母朋友劝她运动调理,她置若罔闻。结果在数月以前,她突然行动起来,跑道上、健身房里到处都是她挥汗如雨的身影。当她真的穿着她理想中的婚纱站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大家不禁感叹《拖延心理学》的力量。

打开燕子的健身主页,她的个性签名映入眼帘---“拖延的问题就是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顺着一条条博客读下来,燕子的减肥之路也逐渐在我们的脑海中清晰浮现出来…自小就有点肉呼呼的燕子不是从未想过减肥,而是多次尝试以失败告终,故而“瘦下去”成了燕子一个无法企及的梦。燕子读《拖延心理学》后,在博客里写道:害怕面对减肥失败是自己搁置减肥计划的拖延理由。

找到拖延原因的燕子,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姑娘共同成立了一个“减肥小组”,大家一起相约运动健身,共同探讨健康饮食。曾经的燕子可能会因为天阴而放弃晨跑的计划,而现在生活里所有的事情都在围绕着减肥这个话题。在减下3kg的时候,燕子果断的买下了那件价值不菲、现在仍不能穿进去的理想婚纱。大家都在说燕子冲动消费的时候,燕子一脸认真地告诉我们,她每天都看着婚纱,想象自己穿进去时的光芒四射,那场景每次都会让她热泪盈眶。

接下来的燕子一路高歌猛进。当天天见面的燕子妈妈也终于说出:哎呀,你好像瘦了的时候,燕子如愿的穿上了那件她理想中的婚纱,成为自己婚礼上最美的新娘。

当然燕子的“组团减肥、自我奖赏”的战拖方法也在朋友圈里广为流传。

这就是这半年来,我们读完《拖延心理学》并去实践它的故事。这两个女孩,一个将自己从堆积如山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一个将自己从低迷情绪中重新拾起,她们都在战胜拖延中寻找到了更好的自己。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就在于它给了诸如我们这样深受拖延症困扰的读者一个希望。告诉我们:只要能够坦然的面对自己的问题,找到自己真正接受的方式去努力实践它,那拖延症将会不治而愈。

第四篇:读《拖延心理学》有感(原创)

阿言的永远下一秒“开始”

——读《拖延心理学》有感

你有没有曾经这样过?或许你每天都很焦虑,惦记着要做的事,然后却不停地看网页直到半夜;又或许我们都是完美主义者,希望能做好,却害怕失败,所以迟迟不肯迈出第一步。有时因为拖延,我们反而阴错阳差做得比较好;有时因为拖延,别人称赞我们的小聪明和高效率;在最后期限过去时,如释重负的感觉也让人很享受。大家先不急着对号入座,先讲个小故事。

(一)阿言是个好同事,踏实肯干,思路灵活,乐于助人,有个拖延的小毛病也无伤大雅。

周一领导交代了阿言周三交一个分析报告,领导简单地讲了一下分析思路,末了告诉阿言这个材料非常重要。阿言发誓一定把这个活干好,虽然周一白天有很多零零碎碎的事情。

周一白天,阿言上午开周例会,下午项目组会议,处理邮件和同事沟通;但这些事也不至于他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但是他的确一个字都没有写。中间他帮后面的同事解决了Excel问题,帮后面的同事合同归档,帮左边的同事写策划案,但是直到下午下班,PPT上还是一个大标题。

周一晚上,阿言转战于微博,淘宝,各大门户网站,甚至他还打了一个国际长途,问一个很多年不联系的朋友什么时候回国。等他收回思绪已是午夜。

周二了,阿言知道快要到截止日期,但依然翻版了周一全天的各种行为,然后到了周二的午夜。虽然他也尝试写,但是按照领导的思路总是理不顺,反复纠结,PPT上只有一个大标题。唯一不同的就是,他突然有了新的思路,磕磕巴巴地写了初稿,虽然和领导给他的思路不同,但他还文思泉涌,四个小时就搞定了。

他躺在床上想,思路总是在deadline(截止时间)才来,果然是个死亡线。但他不知道有些事情和思路无关,只有到了截止时间他才会采取行动。

(二)有一本心理学科普读物风靡了30年,有一个豆瓣上有一个小组每天以30人递增。那本书是《拖延心理学》,那个小组是“我们都有拖延症”。

我承认阿言的故事里面有曾经的我的影子,但是现在已经大为改观。我也曾困惑为什么每次到了半夜12点才回文思泉涌,或许每个月的信用卡账单总有半数会拖到最后一天,或许有些琐碎的事情更容易引起我的拖延。后来我看在尝试各种时间管理法时,接触了这本书《拖延心理学》,后来发现拖延症不是时间管理问题而是心理问题。这是一本科普类的心理学读物,读起来却妙趣横生,或许看到某些话说到你的心坎里面去了而鼓掌叫好。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她们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本书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诸如注意力缺失紊乱症、执行功能障碍症等神经认知问题对拖延的影响。本书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建议。

(三)回到第一小节中的阿言,他会什么会有拖延症。阿言的母亲是有着工人阶级质朴情绪,从小督促我学习,甚至现场指导,经常写完一段当场挨打擦掉重写,他没少挨打。其实许多人的童年都是这样过来的。那时候大多数孩子不会直接反

抗,拖延就成了唯一可以反抗的方式。幼年时代的阿言通过拖延来获得极弱的控制感,以逃避对愤怒和无助感的恐惧。

工作以后,他还是会拖延。有时候拖延的是账单,又是后拖延的时极其棘手的工作。但阿言都因拖延而焦虑,却又在焦虑中拖延,他知道不要这样,却控制不住自己。用书中的观点去观察阿言,需要分析“你的拖延风格”

阿言说,他刷了无数次微博,甚至于两次之间没有刷出新的微博出来。或许是他的工作压力太大,无法集中精力去做这件事情。或许,他以为只是刷微博3分钟,或许一抬头3个小时就过去了,他总在想在看完这个帖子就开始写。他用着事物时钟,而且他不能把它和钟表时间同步。阿言说,他一想到领导的那个思路,他就发现中间好几张数据他无法取出来。他不善于向同事求助,却又不会拒绝别人。而且阿言说,他明明准备写了,却被什么事情打断算后不知所措,或许他有注意力缺失症。如果这个拖延现象只发生在冬天,或许他还有季节情绪紊乱。

有时候拖延从根本上说根本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里问题。从根本上说拖延问题是一个人在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反映的是一个人在自尊上的问题。而且阿言拖延症的加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的进步。网络和计算机让我们每周可以工作7天,每天工作24个小时,但是它也会引诱我们每周7天,每天24个小时的拖延着。

向书向别人改掉拖延症的帮助,标志着我们的自我觉醒,对自我有了准确的认知。如果想下力量去改变自己的看书的第四和第五部分,甚至附录中也有一些技巧,帮我我们改变。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拖延症已经很多了,至少我可以把写读后感这件事情在堆积如山的工作中排一个时间出来,在自己没有任何思绪,准备拖延时,阻止自己。再看以前的拖延状态下的自己,会发现自己用拖延来作为处理问题的方式或许真的没有任何意义

(四)通过这本书,我也对自己形形色色的拖延根源进行追溯。研究拖延的意义“不在于消除拖延。有时候对一些事情弃之不理反而对你最有利”,书中希望我们能够更加接受自己,享受有自己掌握取舍和的事情。

场景一:将人推向拖延症深渊就是无规律。在外上班而且独居,常常对着黑乎乎的屋子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经常衣服都积累一周用洗衣机洗,一周擦一次地板,闲暇时陷在网络中不能自拔。尤其周末非常明显,宅得发霉。

解决方案:建立生活的秩序感。

每天早上7:00起床跑步20分钟,8:00之前到公司去吃早饭。早起跑步主要原因是强迫自己早睡,如果有一天放纵自己太晚睡觉,那么当天跑步几乎还是需要完成的。给自己挑选一部美剧共有8季,共计120集左右。基本上每天看一集,周末可以看2-3集。回家后第一件事情打扫卫生洗衣服,然后看书,到了22:15以后可以自由看电视,23点准时睡觉。

场景二:工作以后,压力释放速度赶不上积攒速度,长期的紧张感让自己无所适从,而且可支配的个人时间很少,逐步发展成晚上总是沉迷于网络或电视剧。比如说看四天能够看掉一部20集的电视剧,看时总是满心愉悦,过后总是自责和反省,自责时觉得前途一片灰暗,压力更大。

解决方案:执行10000小时梦想表。

将自己的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使用计划表,每月根据执行情况进行打分。直接管理每天的时间使用。每个月计划阅读3本书,每本书350页左右,为确保阅读质量需画思维导图或写读后感。阅读的书内容是宽泛的,但是需要通过自我阅读申请,只有理由得当才能进入阅读计划,书籍管理、科学、文学比例为1:1:

1。开始因为几次晚上加班到22:00,回家后只能洗澡睡觉,影响当天的阅读计划。后来调整为中午休息15分钟,剩余大约1个小时可以看书。这样也能不影响晚上看电视剧。

场景三:常常问逃避的是什么。这个月写了三次PPT材料,最多一份写了30张片子。在最开始接受任务的一刻就很想逃避,因为以前总是在晚上开始写,而且工作日琐碎的事情常常会把刚刚有的思路打断。但是这次全部都在工作间隙完成。

解决方案:将拖延看成一个信号,停下来问自己“拖延传递给我的是什么”。自己真实的担心是思路不清晰,材料写完了无法得到认可,需要重写。在上班时间,我抽出宝贵的30分钟去思考怎么写,列下提纲,并得到领导认可。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将一个30页的PPT分解成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迷你目标。每个目标是在半个小时内把第二部分的2-4节写完,这样在工作的间隙将整个材料写完,大约花了3个小时。后来花了2个小时去确认细节。我甚至于在第一页没有仔细看写下的四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后来的2个小时内仔细思考。

我试图像梁文道先生开卷8分钟里一样,通过短短的一篇读后感分享这本书,但这还是不能还原整个书的全貌,或者帮助需要的人改掉拖延症。希望大家能够读一下这本书,开始一段新的历程。

第五篇:读《拖延心理学》的感受

读《拖延心理学》的感受

通过读《拖延心理学》这本书,使我对拖延心理有了更多的认识。我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拖延是因为懒惰,恐惧造成的,如今看来,它的形成并不简单,它是由心里根源、生物因素和人生经验这三者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拖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让我们办事效率低,总在最后关头才把事情做好,这些都是我们所痛恨的,于是,这本书里给了我们许多方法,让我们去勇敢地面对拖延的挑战,学会接受,学会行动,让自己的心理更为成熟。

战胜拖延心理最关键的是正确地面对它,了解它。书中这一段话写得很好:如果你决心不再拖延,直面恐惧,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你不够完美,你会怎么?成功对你来说有什么危险?认清自己的局限又有什么样的危险?如果你做了一个承诺,你真的会被困住吗?如果你表明自己的观点又会怎样?谁说如果你按照别人的时间表做事,你就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你可以着手开始做一些治疗拖延的事情,而先不用顾忌你内心的害怕。就像马克吐温说的:“勇敢并非没有恐惧,而是克服恐惧,战胜恐惧。”你必须有勇气放下对拖延的依赖。拖延之所以很难战胜,是因为它保护我们,不让我们意识到自己不那么令人愉快的一面,还帮我们躲避内心的烦恼和恐惧。确实,我们总是拖延,很多时候是在逃避心理的不舒服的感觉。书中还说,觉知你的情感,以一种友善的态度观察他们,尝试去理解他们,尝试开始行动,这样焦虑和拖延才不会主导你的生活。没错,我们对我们的情感的认识太浅了,是时候去慢慢深入地了解他们,虽然一些情感会使我们感到不舒服,但我们不能总是去躲避他们,因为他们是我们真实的情感之一,并不会伤害我们,我们只有真正地认识他们,才能认识自己的心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拖延。

我觉得这本书并不只是单纯地传授拖延心理的相关问题,怎么去解决拖延等,它还提及到了很多心理上相关的问题,这是一个更大的范围,使我在阅读时越发感兴趣,受益匪浅,让我对自己的情感有了更深的认识,更豁达地接受自己。心理学家荣格说过:“最可怕的事情失去全然地接受自己。”这个“可怕”的接受自己的过程——接受所有的缺陷、创痛和伤疤,同时也可以让你如释重负。

下载读《拖延心理学》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拖延心理学》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拖延心理学》的感受

    读《拖延心理学》的感受 通过读《拖延心理学》这本书,使我对拖延心理有了更多的认识。我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拖延是因为懒惰,恐惧造成的,如今看来,它的形成并不简单,它是由......

    拖延心理学

    第九章 你是怎样变成一个拖延者的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羞怯给以关爱,让他们在探索世界的时候获得安全的心理依靠和爱的支持,那么这些孩子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克服他们的羞怯倾......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1 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拖延,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拖延心理学》,作者是简·博克、莱诺拉·袁,她们两人是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1 十分钟有多长?因着赖床的缘故,我为了避免迟到,曾掐着表,把我从家里出发到走进学校的时间大致记了下来。几天的时间总结了下,每次大概七......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合肥学院09应用心理李先梅0911011026 一、拖延的根源及拖延与完美主义 拖延者的信条:1,我必须要做到完美。2,我做每件事都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3,......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近日看博克莱和莱诺拉写的《拖延心理学》,阅读了拖延产生的一些心理学原因,颇受启发,阅读过程有种脊梁发凉的感觉,似乎以往自己很是骄傲的一些点就是阻碍自己前......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1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暑假生活已过一半之多,按照我们英语工作室假期安排,每位工作室成员要做到:在总结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1 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拖延,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拖延心理学》,作者是简·博克、莱诺拉·袁,她们两人是心理学博士、美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