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册读后感
生命册读后感
(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卡尔·马克思
在读完《儒林外史》后,我翻起上年夏天买的这本书,尘封了一年却不发一声怨言。当我开始读起时,立刻被作者说书一般的讲述手法吸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一段段令人扼腕的感情、一个个谜一般的故事。
“我”的不幸又万幸的际遇为整本书的情节穿针引线,吃百家饭的我对无梁村每家每户的情况了解得最透亮,感情也最复杂。他们朴拙又奸猾,善良又歹毒,大方又吝啬,直言直行又忍气吞声,为了钱不惜一切又为了感情挥金如土……这是矛盾的,可,人就是矛盾的啊!
有矛盾就坏了?未必。“我”与“骆驼”(骆国栋)是水与火的交融,成了换命的弟兄;老姑父与吴玉花打了一辈子仗,最后魂归一处;春才跟他的媳妇倒是没矛盾,先前举案齐眉,却被卷走了所有钱财,哦,还留下了五块钱……
这一层层的矛盾下,是一层层的关系网,是挣脱与粘连、是借助与逃避、是守望与回馈。
“我”进入省城、闯入北京、打进上海,拼命挣脱“黄土小儿”的标签,却时时收到“见字如面”的卡片;大国二国在母亲“虫嫂”的资助下念书走出了村庄,却再也不愿回到这个地方,不愿见他们的亲娘;梁五方一辈子上访、蔡苇香富裕后回家乡办板材厂……
然而,当时间走得差不多,人换了一茬,这个村子还叫着“无梁村”,“我”的心却哭了,我变成了漂泊者,虽然,“我”有很多钱。
人离不开自然关系,更离不开他的社会关系,这是思想家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进行的一次界定;在作家李佩甫《生命册》里,人情有时薄如纸,人情又或重如山,个中滋味,全在体会。
生命册读后感
(二)雪花轻,雪花重
林红妹
经常看到“不忘初心”这句话,起初不很在意,也不很理解。后来看《刘心武续红楼梦》,发现贾宝玉说道:“永存赤子之心,永葆愚痴之态。”这句话似乎可以理解为不忘初心,永葆本真。最近阅读《生命册》,再次感受到人的确应该不忘初心,回归本真。
《生命册》是一部自省书,也是一个人五十年的心灵史。追溯了城市和乡村时代变迁的轨迹,书写出当代中国大地上那些破败的人生和残存的信念。在时代与土地的变迁中,人物的精神产生裂变,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在这些无奈和悲凉中,在各种异化的人生轨迹中,又蕴藏着一个个生命的真谛。
《生命册》“以简单写复杂,以黑暗照见光明,以欲望的轻为灵魂的重作证。”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灵动而又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就像无边的平原上蔓长的各种草,各有各的悲凉与辛酸。
丢——作为书中的主人公之一,代表着一代知识分子背负着农村许许多多无法偿还的人情债和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他追求着、失败着、奋斗着、憧憬着,希望有一天能追回自己失落的许多东西,包括出一部书、金钱、爱情、美好的生活啦等等。可是在追求的同时也就可能把自我丢失了,把本真丢失了,把本质的东西丢失了。所以我觉得“丢”这个小名很有寓意。
“人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必须走的,一条是想走的。你必须把必须走的路走漂亮,才可以走想走的路。”骆驼——作为另一个主人公之一,他最初的想法是好的,想赚钱,想赚大钱,给乡亲们修水库。可惜他没有把这条路走好,却不断地千方百计地喊出“必要拿下”这样的口号,在金钱包名利库美色戏中,不断迷失自我,就像书中说的“当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就该警惕了。”可是他依旧陷入无边的欲望泥潭,无力自拔,最终得了忧郁症,从十八层楼上跳下,以一曲挽歌“我打虚空里过了”阐释了我们“做人要有底线”的道理!
书中有一位起初让我唾弃,后来看得直流泪的人物——小虫窝蛋儿——虫嫂。虫嫂个儿极小,丈夫残疾,为了抚养三个孩子,她只好去偷,成为去全村人唾弃、辱骂,甚至殴打、批判的“破落户”。后来虫嫂靠捡垃圾供三个孩子上大学,孩子们却是一个个不把她当人看待,觉得她只是一团怪味,还连一声妈都不叫她。这样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苍凉的流年,悲怆的境遇,艰辛苦楚甚至令人心寒的抚养儿女方式,写尽人情冷暖,极绘愚蠢的农村意识,残忍的群体性攻击,表现出一个时代农村的挫败与脆裂,()展现一部农村沉重的辛酸史,让人感到人类自我救赎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老姑父——作为书中的村支书,应该是一位干部的代表性人物,也是一个典型的悲剧性人物。他作为书中的线索人物,贯穿整篇大作。他爱军队,却在无梁村时光的打磨中一点一点浸染、一点一点被抹去他的军人特质;他追求吴玉花。却一生都在和妻子无休无止地“打仗”;他关心年轻有才却最终自宫的春才、关心“八步断肠散”杜秋月、关心上访无果却坚持三十八年的“上访专业户”梁五方;关心自己的女儿蔡苇香,然而这一切都遭到历史的讥讽,时代的嘲弄。最终作者对这个人物盖棺论定,寄予很深的思想内涵——这是个荣获17枚军功章,灾荒年代以四十七亩胡萝卜救了全村人的村支书,最后落得个众乡亲在碑文的反面认可他的“胡萝卜事件”。作者以一盆“汗血石榴”栽种在他的坟前,以“我的叩拜”这个结局,告知我们:欲望会使人的眼睛模糊了,睁不开了,甚至瞎了,但希望永在,信念永在,人的本真永在!人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本色,要有做人的底线,要找回本性纯真的、质朴善良的、真诚实在的、也就是“让筷子竖起来”的秘诀——不忘初心!
记得以前读过一首诗:“大雪洁白洁白得让人心生难过这雪花一朵紧跟一朵就像冬天张口说话了一句一句轻到最轻竟然是重”《生命册》里塑造和展示了一个又一个雪花似的轻飘飘然而让人深感难过的人物。到最后,我们终于看到另一片“雪花”在飞舞——就是经常爱说“麻沙沙的”的小玛莎。她5岁,天真无邪,脑袋里却长了个小瘤,走路经常撞到墙壁,医生说必须等到9岁她才能开颅。小玛莎成天撞墙,却成天笑着,像葵花一样。作者看得心疼,我也看得心酸。生命里总有些许这跟那说不清的注定,可是这孩子告诉我们:希望还在!就像那潘多拉的匣子,尽管人间有那么多疾病、痛苦、战争、灾难……可是人们不会放弃希望,不会放弃最初的念想,更不会放弃自己的初心!
不忘初心——这是作者努力寻求的一片绿叶一缕微光一片雪花!“不忘初心,方能始终。”最后我终于读懂了《生命册》扉页上泰戈尔的诗:“旅客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边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生命册读后感
(三)《生命册》讲述了在吴梁村靠吃百家饭长大的吴志鹏从乡村走入省城的人生浮沉。
吴志鹏走入省城先是做大学教师,希望摆脱农村成为一个完完整整的“城里人”,无奈收养他的无梁村老姑父不时传来要求他为村人办事的指示性纸条,让他很是为难。在爱情的憧憬和困顿面前,他毅然接受大学同学“骆驼”的召唤,辞去稳定的工作成为一名北漂。在地下室里当了几个月的“枪手”挖到第一桶金后,为了更宏大的理想,他和骆驼分别奔赴上海和深圳开辟新的商业战场。
“骆驼”虽身有残疾,却凭借超出常人的智力和果断,杀入股票市场并赢得巨额财富。而在追逐金钱的过程中,骆驼的欲望和贪婪也日益膨胀,他使出浑身解数攀附进官场名利场,不惜用金钱和美色将他人拉下水,而自己也在对欲望的追逐中走失了最初的理想,最终身陷囹圄,人财两空。
吴志鹏小时候父母早亡,他的老姑父领养他,在食物匮乏的特殊年代,挨家挨户的抱着他寻奶吃,邻里乡亲对吴志鹏一面展示善良的姿态,一面持有对他作为一个资源的所谓“掠夺者”的仇视。虽然邻里乡亲的救济与恩情是他顺利进入省城的通行证,但是,没有无缘无故的恩泽,待他就业后,他的老姑父给他邮寄了无数个写着“见字如面”拜托他为形形色色的村人办事的白条,有梁五方、虫嫂、杜秋月、春才等等。
这里面给我印象较深的是虫嫂和杜秋月。
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物质极度匮乏,虫嫂就趁粮食成熟时节去地里偷盗各家本就不多的粮食,无边的褐土地是她的依托。就在这样偷盗的岁月里,她拉扯大了自己的三个孩子。由于虫嫂平常以风流事为交换进行偷盗所换来的名声不好,遭到几个孩子的唾弃,后来虫嫂为了孩子改邪归正,去往县城,靠收破烂把他们三兄妹供出来并出人头地,但始终得不到子女的理解,直到最后虫嫂回到无梁村因病死在故里都没换来子孙的照顾,不仅惹人唏嘘。这是虫嫂的血泪史。
而杜秋月是吴志鹏的小学老师,他是在1962年因为作风问题下放过来的,1966年夏天涌起的文化大革命让杜秋月真正的戴上“高帽”,在外饱受毫无尊严的批斗,(范_文_先_生_网)在家也饱受出身无梁村的妻子的“批斗”。按照作者的话,老杜在“理”上说不过老婆,毕竟“理”是乡村的,动起手来也打不过他老婆,毕竟他老婆嘴一份手一份。然而十年后,老杜在平反后地位陡然提高,毅然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在他妻子的穷追猛打下最终复婚,即便此时的老杜已经被妻子折磨得脑子坏掉。这是杜秋月的血泪史。
生活在和平年代,“运动”这个词,在一定时期内,加上前置定语,是有特殊含义的,它几乎可以说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狂欢,又或者说是庸常日子里难得的一次放纵。人们都有想疯的时候,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从众、无知、麻木却在无梁村复杂情感的交织中投射出大的时代背后的苦难,这是偶然的聚集,却也是必然的经受。
如果说,在饥饿的年代、运动的年代里,上演一曲曲生命的哀歌是难免的事情,那么,在我们这个开明和文明的时代里,却在上演着新的背景下的哀歌。只要“有私心”的人存在,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和温度,这哀歌,就没有曲终的时候。在外打拼的吴志鹏和骆驼两人,随着商业版图越做越大,他们始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骆驼是火焰,他的人生就是“抢”,抢时间,抢机遇,眼睛里总是迸射出永不熄灭的火苗。然而,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骆驼最后还是以自己的死来豁免那些被他拖下水的所谓“好人”,最后他还是败给了时间。这是骆驼的血泪史。而吴志鹏是海水,冷静、沉稳,他背负着养育他的一方土地,故乡的千万双眼睛在盯着他,让他没有忘记自己来自哪里,要去往何方,这也是故乡烙印在吴志鹏生命册里的血泪史。
在时代与土地的变迁中,似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泰戈尔说,旅客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边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人生的轮廓就是在艰难的经历中缓缓刻下的,根植于内心的信仰让我们的生命册主题鲜明却不失厚重。这是时代潮流下的生命册,这也是每一个有血肉的人的苦难与磨练书写的生命册。
作者:孙伟
第二篇:命运变奏曲--《生命册》读后感
命运变奏曲--《生命册》读后感
张小敏
题记:旅客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边到处飘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泰戈尔
炎炎夏日,热浪肆虐横行,窝在家里窃取一丝凉爽,一方安静。从书架上找来这本被束之高阁已久的《生命册》,拭去封面上的灰尘,以最舒服的葛优躺的姿势开始幸福的阅读之旅。
该书的作者李佩甫是河南许昌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河南本土作家。1999年他以一本《羊的门》享誉文坛,先后创作了《城的灯》《羊的门》《等等灵魂》《生命册》《黑蜻蜓》等一系列作品。其中,《生命册》《羊的门》《城的灯》被誉为“平原三部曲”.李佩甫生于中原,长于中原,这使他对中原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及生存状态颇为了解。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他常常以“乡土”为主题,致力于书写时代巨变下中原大地上小人物的生命状态,追溯时代与生命的巨变。
《生命册》是作者潜心五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视为“平原三部曲”的巅峰之作,曾在2015年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以主人公吴志鹏的命运更迭为主线,描绘了身处时代和社会变迁中的一系列小人物的生命图景。主人公吴志鹏是一名靠吃村里的百家饭长大的孤儿,依靠村民的共同帮助得到了全村唯一的上大学名额,毕业后得以在省城工作。他向往城市,渴望扎根,但城市的寒冷之处,是让人看到差别和不同。为了隔断与过往的联系,为了寻找人生的归处,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知识分子离开省城,不断辗转在一线城市。作者在描写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同时,不断地将笔触伸向生长于黄土地上的农民们。整部作品厚重而有温度,“在无限逼近历史和人性真实的过程中,为我们绘制出一副具有哲理反思意味的人物群像图。”
一、时代变迁中人性的裂变
《生命册》主要描写从农村走出来的知识分子和扎根于中原土地上千万农民的生命状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时代的变迁使得机遇与挑战并行,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及道德规范等不断发生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人性也朝着不同的方向发生巨大裂变。
“骆驼”是知识分子的代表,他身患残疾,但才华横溢,有胆识有魄力。年轻时曾带着一支笔杆子闯北京城,誓要编写一百本关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经典书籍,堂堂正正地挣取稿费,成为一名体面的百万富翁。他坚信只要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就可以战无不胜无所不能。然而,他以实现理想为借口,利用社会改革的契机不择手段地疯狂敛财。为了建立他渴望的财富帝国,他不断地出卖人性的真善美。时代在变,人亦在变。当初那个正义凛然、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已然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自私贪婪、狂妄自大甚至卑鄙无耻的无良商人。
无梁村的村民善良朴实,在缺衣少食的年代用百家饭养育了一位大学生,然而却在同村村民被批斗的时候对其疯狂地踢打、唾骂、蹂躏、诅咒,仿佛要倾泻积攒了几生几世的冤仇。从城里被下放到无梁村的杜月华被戴上“帽子”后,慢慢地从一个讲究的“城里人”蜕变成地道的“农村人”.为了给自己平反,他不仅学会了送礼,还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原本一说假话就脸红的老实人变成了阴险狡猾的狐狸,学会了如何下套儿,如何算计。脱掉“帽子”返城后,他不仅忘记了那些曾帮助自己平凡的无梁村民,更是设下圈套骗乡下妻子离婚。
“人之初,性本善”,拥有善良基因的人们初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纯粹的,但在土地和时代变革的时期,人性的裂变拥有了丰厚的土壤。动荡的社会引发了集体的心理失衡和道德混乱,每个人都在重塑自我,人性中丑陋的部分被揭露。作者将人性放在真正的社会现实环境中加以思考,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更加饱满真实的生命。
二、理想与欲望下的坚守与迷失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都寄希望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归属,证明自身的价值。不论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还是不识字的农民,在欲望和理想面前,人性都经受着巨大考验。
“骆驼”身患残疾,但智勇双全,身怀谋略,豪情万丈,杀入股票市场后攫取了大量财富。在云谲波诡的商场“战争”中,侠肝义胆的“骆驼”变得阴险狡猾,唯利是图。作为知识分子,他本应成为社会改革的中流砥柱,发展的攻坚力量,然而,不断膨胀的欲望使他神志不清,不惜使出浑身解数跻身名利场,他的步伐太快,以至于灵魂已经被湮没,最终坐拥亿万资产的他以跳楼自杀结束了生命。是什么扼杀了一个有鸿鹄之志的热血青年?是人性中的虚荣、贪婪和自私。“骆驼”想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命运的操盘手,但他急功近利,一心只想往前冲,没有原则和底线。他不断地被异化,最终陨落在空中,成为时代悲歌中的一个音符。
老姑父蔡国寅曾是驻军部队的一名军官,叱咤风云,风光无限,令人仰慕,但却因为爱情放弃了军人的身份,成了无梁村的支书。虽然婚后一直深陷家庭矛盾之中,但他宽容大度,正直善良,朴实厚道,一心为无梁村三千口村民着想。为了给村里争取到一个大学生的名额,他四处奔波,送礼求情;在梁五方和杜月华因批斗受到村民捶打唾骂的时候,他及时上前制止;当村里人遇到困难时,他一次次地给在省城的主人公吴志鹏写信求助。虽然他命途多舛,但他仍然保留着人性中最本真的品质——善良、宽容、热情、朴实、厚道。在时代发展的巨浪中,这位来自乡村的村支书无法将个人成长融入社会发展,最终导致了他悲惨的命运。但他高贵的品格熠熠生辉,不仅时时刻刻警醒走向远方的主人公,更是让千万读者感受到人性中坚不可摧的善良。
人性在欲望之流中不断地发生裂变,是“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还是 “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其价值判断的体现。在金钱财富,权利地位面前,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不断地在厮杀搏斗。欲望和诱惑不断地拷问着人性,人们或踌躇徘徊,或坚定不移,或黯然叹息。但“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不论时代的巨轮如何翻滚,如果丧失了做人的底线,为世的原则,那么人生必然一片狼藉。
三、生命的叩问--何处是归处?
人纯粹地来到这个世界后,便开始不断寻找自己的归处。《生命册》中,以主人公和“骆驼”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以“老姑父”,“虫嫂”和“梁五方”为代表的农民及以杜月华为代表的返城知青都在不断地寻找自己在苍茫大地上的归宿。
主人公吴志鹏一直想逃离农村,融入城市。他想要脱掉身上的“农民习气”,想要扒掉“农民”这层皮,想要褪去“穷气”,过体体面面的日子。他就像是一个楔子,一个想要强行嵌入城市土地里的楔子。从无梁村逃离至省城,再逃到北京、上海、深圳这些一线城市,他试图隔断与无梁村的一切联系,但有关无梁村的记忆却挥之不去,对于无梁村的感情也一直无法回避。他始终都在逃离与渴望中挣扎,不断追问自己的归处在哪里?经历车祸后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时候,他感慨:“我知道,我身后长满了‘眼睛‘。可我说不清楚,一片干了的、四处漂泊的树叶,还能不能再回到树上?我的心哭了。也许,我真的回不来了……”主人公毕生都在努力追寻自己向往的生活,但何处才是他人生最终的归宿?是滋养自己长大的小乡村?还是灯红酒绿的现代化大都市?他想要抹掉“农民”的出身,以崭新的面貌去寻找新的自己,但如果一个人抹掉自己的过往,那他必然就像是无根的浮萍,终生无所依托。
如果说以主人公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为自己的命运和归宿感到彷徨,那么根植于黄土地的万千农民又拥有怎样的宿命呢?老姑父为了爱情放弃无限风光的军人身份,却终身都深陷家庭矛盾无法自拔;杜秋月绞尽脑汁地想要回归城市,却依然没有在城市里找到他想要的生活;活得如蝼蚁般的“虫嫂”在城里依靠捡破烂培养了三个大学生,但却被子女遗弃在寒冷的夜里,最终孤独落寞地死去……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说到,“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在土地与时代的变革中,中原大地上这些渺小的人物都背负着沉重的灵魂,找不到救赎的出口。整部作品中,乡村与城市纵横交错,理想和欲望在历史与现实中不断纠缠碰撞,个人的命运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百转千回。作者通过展示一幅幅发人深省的生命图景,使我们得以窥见生命中的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辱。书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与无奈,都在体会着生命的简单与复杂,都在经历属于他们的宿命和人生。
读完这本小说,除了感慨作者对中原人民生活状态细致入微的描述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外,也在深深思考作品中呈现的一些现象。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想要脱去“农村人”这张皮的主人公,他是千千万万个从农村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代表。虽然作者描写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种现象又何尝不是广泛存在。越来越多被土地滋养长大的农村人向往时尚繁华的城市,渴望过得体面光鲜,慢慢地掩盖甚至抹杀“农村人”的身份,渴望成为有身份有地位的城里人。但其实生命没有高低贵贱,只有争做“精神的贵族”,才会以平和的心态正视物质的匮乏与富有。正如周国平所说的那样,我们应该寻求内心的“善良、丰富、高贵”.另外,小说中的诸多人物在时代改革的岔路口迷失方向,如今的我们也身处新时代改革的巨浪中,机遇与挑战并行,站在改革浪尖的我们该如何为人处世?面对矛盾与冲突时,该坚守怎么的原则?我们又该视什么样的英雄为人生的标杆?“真实不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而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态度,是我们终于为自己找到的一种生活信念和准则。”如果以满足物质欲望为前进的动力,那我们的心灵必将感到极度匮乏,我们的灵魂也必将一日日地逐渐空虚。我想,我们应该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格,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品行。因为,唯有恪守良知,崇德向善,激浊扬清才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第三篇:《生命生命》读后感
《生命生命》读后感
《生命生命》读后感1
今天,我们上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文章大概讲了:
作者不明白生命是什么,通过飞蛾求生的欲望,在砖缝中生长的香瓜子和听自己的心跳后找到了答案。作者她还下定决心珍惜生命,让我们明白,珍惜有限的.生命,可以体现出无限价值。
不是每一道江河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发芽成长。生命中不是永远都快乐,也不是永远都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生命是短暂的,也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
是啊!这些事情往往是一些小事,不引人注目。
让我们珍惜生命,活得更光彩有力!
《生命生命》读后感2
我读了作者杏林子写的一篇课文,名叫《生命生命》,我读了以后深有感触。
小飞蛾,我想对你说:“你到了生死边缘还垂死挣扎,我真佩服你”。
小瓜苗,我想对你说:“你的种子包含着多大的力量啊,可以在没有阳光,水的砖缝间成长,即使才活了几天。
作者,我想对你说:”你用听诊器听自己的心跳,知道了你自己的`跳只属于你自己,你用已经变形的手写文章,你真坚强!
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是啊,虽然生命的时间很短,但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自己活得更好。
《生命生命》读后感3
学了《生命生命》一文,我感受到了生命是多么顽强。
飞蛾求生的欲望告诉我,它知道自己是逃不出人类的掌心,可它仍不放弃,极力挣扎,鼓动双翅,没有放弃一丝一毫的希望。
墙角的那截小瓜苗生活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它仍不怕困难,在这么恶劣的生活环境下努力成长,尽管它只活了几天。
杏林子在静听心跳的时候,感到了生命的顽强,总结了一句话:生命是短暂的,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是啊!生命是自己的,我们可以好好的享受它带给我们的快乐与痛苦,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还可以活得光彩有力或黯淡无光。这一切全在于自己。
学了这篇课文,我决定要让自己活的光彩有力!
《生命生命》读后感4
这几天,我学习了一组关于珍惜生命的单元,其中,让我受益匪浅的是《生命生命》。
作者通过飞蛾在绝境中求生、瓜苗在砖缝中茁壮成长和静听自己的心跳来告诫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读了这篇课文,我想到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杏林子,老师告诉我们,她从小就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头不能转,手不能抬,腿不能站……但是,她没有丝毫的'放弃。她在轮椅中度过了几乎一生的时间,却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创造出了无限的价值,活得比正常人更光彩有力。
是啊,如果我像飞蛾一样不屈服,像瓜苗一样不屈向上,我的生命一定会释点读笔出无限的光彩。
《生命生命》读后感5
我一直很纳闷,有些人不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吗?
为什么报纸上经常会出现有人自杀的新闻呢?为什么他们不去学习那些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呢?为什么海伦·凯勒遇到挫折时,还能坚持继续前行呢。
难道飞蛾会比人更珍惜生命吗?难道动物比人更加聪明吗?为什么飞蛾在快要死了的时候,还极力鼓动双翅,尽力挣扎,令人震惊的扬起生命的最后脉搏。
种子的生命力是多么的顽强。种子竟然在没有它生长所需要的足够的光、热、水等条件件下,冲破了外壳,过了几天,竟然就长出了嫩绿的`小瓜苗,绽放了它的生命。就算短暂,亦会无悔,因为它曾努力过。
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珍爱自己的生命呢?
《生命生命》读后感6
四年级的时候我学了杏林子小姐写的《生命生命》这篇文章。从中我感受到了生命是非常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一定要要珍惜生命,绝对不要让生命白白流失。作者通过飞蛾求生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勇气,石缝里的香瓜子,让我们见证了生命的奇迹。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奇迹。作者说过:“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有一句话不知道你听过没:去天堂的.路狭窄而且险境丛生,去地狱的路宽阔而且舒适,选择天堂的人,一定是有勇气的人。
《生命生命》中的飞蛾,为了求生,垂死挣扎。可是有一些人不但不热爱生命,还伤害自己,导致许许多多的人死亡。我们要学会珍爱生命!
第四篇:生命生命读后感
生命生命读后感
生命生命读后感1
我学习了《生命,生命》这一课,我学会了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读了:“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这一句话,我感受到那种生命力,种子不怕困难,用自己的嫩牙冲破坚硬无比的外壳,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它知道自己生长在一个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但它并不难过,而是勇敢的面对,虽然只活了几天,但让我很佩服,它那种不屈的精神。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体现无限的价值。”从这一句话中,我想到那些遭受一点挫折就想死了人。我想对他们说,你们应该爱惜生命,失败了,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重新再来,永不放弃。要正确认识到人生难免有挫折,树立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磨练坚强的.意志,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一想到自己觉得很后悔。我看见一只小蚂蚁都是都是把这条小生命弄死!现在每当我发现有一只小蚂蚁在咬我,想把它弄死的时候就想起它毕竟是一条小生命啊!我打消了这个念头,轻轻的把它放在地上,让它回到自己的家。
读了《生命,生命》,我明白了,我们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生命生命读后感2
今天,我们学习了十九课《生命生命》,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生命的故事,列举了三个生命顽强的例子,表现出生命的力量、生命的意义。读过这篇课文后,我感受很深,知道了很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从这篇课文中,我感受到:生命!生命!从这两个字中,就可以感觉到生命的力量,生命的顽强,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有多么的'重要,如果你们有生命这样东西,那你就不存在了,这是多么可怕呀!
所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珍惜生命,绝不让他白白流失。生命是短暂的,要看你怎样度过短暂的生命,我们要珍惜时间,遇见挫折要不折不挠,就像茁壮生长在砖缝中的小瓜苗。让我们活的更加光彩有力。
在这一课中,让我知道了生命和时间的价值。法国诗人吕凯特有一句名言说得好:“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是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生命生命读后感3
今天,老师上了[生命生命]这一课文,读了本篇课文,使我深受启发.
这篇课文讲了:夜晚,我在写稿子,一只飞蛾在我头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我把他捉住了,飞蛾明知自己逃不掉,可还是鼓动双翅,挣扎着,我放了它。砖缝中掉进一粒小瓜子,过了几天竟然长出了一个小瓜苗,多么强的生命力,即使它只活了几天。我用医生的听诊器倾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的心跳,使我知道了这就是我的`生命,我可以好好的珍惜它,也可以白白的糟蹋它,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生命是自己的,我们可以让它有价值,也可以让它黯淡无光。所以,我们要对自己负责。我们应好好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辉煌!我们作为一个小学生,作为一个五官健全的人,更应该珍惜时光,把握生命的恩赐。在学习上,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比如,班干部落选,考试成绩不理想、比赛失败等等,这些和杏林子、海伦.凯勒她们所遭遇的困难,我们的困难算什么!所以,我们更应该怀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去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成长道路上走向那辉煌的前路。
生命生命读后感4
暑假期间,我读完了《生命生命》这篇文章,真正的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
文章主要讲了作者杏林子通过飞蛾被捉奋力求生,种子在黑暗中仍顽强生长的故事而对生命的感悟。文章中有一句话最让我震撼:“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读到这里,我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摸着左手手腕上的脉搏,也静听着那稳定的跳动。这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不幸的杏林子,听到了她平稳又有规律的心跳,感受到了他对生命的渴望。作者杏林子12岁因得了类风湿关节炎而辍学,虽然她身患重病可还是不肯放弃写作。她的作品写出了生命的价值。她在世61年,写了80多部作品,多么令人佩服、震撼!
以后的时间里,我不会再浪费时间,让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学到更多的知识。自然界有许多相同的`东西,但是生命却是唯一的。如果失去生命一次,它便不会再回来。让我们珍惜宝贵的生命吧。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你有没有去拼搏、奉献。正如那句话说得一样:“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控制它的宽度。”
生命生命读后感5
读了杏林子《生命生命》这篇课文以后,我有很深的感触。在这个世界上,植物、动物和人类一样,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本文作者身残志坚,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还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生命永不放弃,这种精神让我由衷地钦佩。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大地震。那时有许多的生命被困在倒塌的房屋之中,等待救援。其中,有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姐姐也压在了废墟之中。在这个狭小黑暗的空隙中,他们身负重伤,面临死亡的威胁。当时姐姐为了鼓励自己和弟弟能坚强地活下去,就用石头隔几分钟就敲打一下地面,让弟弟听到声音,也让外面的`救援队听到他们的声响。最终,他们得救了。
这个姐姐和这篇课文的作者杏林子一样,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对生命不抛弃、不放弃。她们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的人还有《鲁宾逊漂流记》里的主人公鲁宾逊,他在一个荒无人烟的荒岛上,面对无数困难,一个人最终顽强地生活了那么多年。以上所说的这些人都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属世的生命虽然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让它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读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后,我感受到生命是宝贵的,所以我下定决心要珍惜生命,要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命生命读后感6
读了《生命,生命》这一篇课文,令我也常常在想:生命究竟是什么?
你明白一群蚂蚁被火围困时,怎样逃生的吗?只见蚂蚁们快速抱成一团,成了一个大圆球,滚着冲出火海!在逃难时外围的蚂蚁一只只丧生于火海之中,大火吞噬着他们的生命,而他们的英勇献身却换来了其他蚂蚁的一丝生机,他们的生命在那一瞬间不再卑微和短暂,它变得伟大!变得那样长久!此刻,我明白了!我最终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舍己为人!
你想过一只蚊子被蜘蛛网粘住是什么样的`吗?是等待死亡,还是垂死挣扎?可这只蚊子明知死亡已经找上门来,但他挣扎着,奋力鼓动双翅,似乎他心中的期望之火还未磨灭!一只蚊子在他生命的最终一秒也在挣扎着,试图逃脱,他渴望生命的精神是多么强烈!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就是:不要放弃期望!
与蚂蚁这种卑微又弱小的生命相比,我们站在生物链顶端的人类是不是变的渺小了?想想生活中,到底有那些人是真正舍己为人了呢?
再与蚊子一比,我们人类是不是更加渺小了呢?我们人类在大难临头时,脑子里留下的只是绝望,连一点挣扎都没有。
生命生命读后感7
平时,我只知道生命很宝贵,失去了就再也没有了。学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小飞蛾极力挣扎,不想死在我的手指下,那是求生的欲望,它想多活几天;砖缝的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环境中,依然能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它想长叶结瓜;作者用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让我们感受生命的存在。不管是昆虫,还是植物,还是我们人类都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作者杏林子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她身残志坚,是一个坚强的“植物人”,说她是植物人,因为她99%的关节坏死,只有手指能动;说她坚强是因为,她忍着巨大的疼痛坚持写作,写了二十多本励志书,成了最有影响力的女作家,激励着无数人好好地活着,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想到自己真是幸运呀!身体健康,耳聪目明,有啥理由不好好利用自己的生命呢?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我要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少睡懒觉多读书,不玩游戏,写好每样作业,不惹老师和爸爸妈妈生气,做一个有目标、有理想的阳刚少年,不让人生留下太多遗憾!
生命生命读后感8
对于“生命”这个字眼,我想是值得我们一生去思考的。生命,可以是在实验室里工作的科学家们,因为他们的辛勤劳动,所以,我们才有了照明用的电灯,才有了能保鲜食物的冰箱,才有了生命,还可以是一只每天都在采花酿蜜的小蜜蜂。有了它们,才有了我们现在吃的蜂蜜,蜂蜜不级可以制作菜肴,还可以用来泡水喝,,听说,还有美容的作用呢!总之,生命有很多种。下面,让我们深入地讨论一下生命的更深含义吧。
生命,其实也是一种勇气。因为他有勇气来到这个世界上,所以,他便有了生命。生命,也不是只有在世界上是个多么引人注目的人才叫生命。只要有所追求,对生活有着不屈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的人,那都叫生命。就给大家举个例子吧。比如,人们一说到清洁工,脸上就会出现一种嘲笑甚至厌恶的.神情。可是想想,如果没有了清洁工,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可怕:纸屑、烟头扔满地,灰尘满天飞,到处充满着难闻的气味......。所以说,只要对这个世界做出了贡献,就叫“生命”。(红字部分修改,罗嗦)
这篇作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含义,明白了生命是什么。生命其实很难一下子说出来,但身边的很多事却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生命,什么是勇气.
生命生命读后感9
四年级,我们学了一篇杏林子写的《生命,生命》的`课文,使我印象深刻。
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它们都告诉我一个道理。飞蛾告诉我:不管现在处境多么危险,也不能绝望,要有强烈的求生欲望。瓜苗告诉我: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要坚持活下去,要坚强!心跳告诉我:要对自己负责,不能白白糟蹋生命,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本文作者杏林子,从12岁起就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她手不能抬,肩不能举,脚不能行,头不能转,可是她并没有气馁,而是凭着她自己的毅力,努力学习,刻苦奋斗,被评为“十大女青年”,杏林子还出版了许多小说、散文。杏林子这种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敬佩。
有一次,看到了一只蚂蚁爬到我的脚上,我一甩腿,把它弄到地上,一跺脚,蚂蚁就被我踩到脚下了,我以为它已经死了,可抬起脚来一看,蚂蚁正跌跌撞撞地往前走。它是那么小而柔弱,却又那么坚强,对生存充满渴望。我有一点惭愧:一个小小的生命,为什么要去伤害它呢?
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别人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倍加呵护,不让它白白流失,让生命变得越来越灿烂。
生命生命读后感10
自从我读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时,就让我想起了一个事情!
在一个星期天的时候,我在楼下玩耍,突然我发现一块小石头在晃动,于是就慢慢的走过去,心想:那是怎么啦?石头怎么会动?一个个小小的`问号在我的心理产生了。
我仔细一看,原来一只小蚂蚁被石头压住而且蚂蚁还活着,让我大吃一惊!又过了二十分钟,那只小蚂蚁爬出来了,可我仔细一看,蚂蚁少了两条腿,可能在刚刚它挣扎时不幸被石头弄断的,可它仍是那样高兴,因为它虽然失去了两条腿,但它却保全了性命!
通过这篇课文让我觉得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无比重要的!善待别人,善待自己珍爱所拥有的一切。宁愿失去金钱,失去四肢,也不可以失去活下去的信念!
生命生命读后感11
自从读了这篇课文,我深深地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就像课文中的小飞蛾,在生命遇到威胁的时候,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努力求生。这么强的求生欲望,真让人震惊。这让我明白了,即使一只小飞蛾都如此珍惜自己的生命,何况我们呢?我们要把自己生活每一天,每个小时都去好好珍惜它,不要无所事事。
就像那一截小瓜苗,不会因为它是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而放弃生命。证明了它顽强的生命,也证明了一个小生物也有生命的权利。就像触摸春天里面的一句话: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就像作者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让她明白了生命是多么重要。作者还做出了两个选择:一个是好好地使用生命,一个是白白地糟蹋生命。如果是我来选择的话,我一定会选择好好地使用生命,我现在还是一名小学生,要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因为如果不好好地使用生命,你可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到后悔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这篇课文让我明白了,生命虽然短暂,但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生命生命读后感12
《生命,生命》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从飞蛾挣扎求生、瓜苗在砖缝不屈的生命而顽强生长和用听诊器听到的心跳声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凡是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都极其珍视自己的生命,小小的昆虫也竟然如此,更何况是人呢?
一粒掉进砖缝的香瓜子,在作者眼前,却长出了一棵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一个糟糕的环境中,顽强地生长,发芽,虽然只活了几天,但它为生态而奋斗的精神让我赞叹不已。
一个人的`生命只属于自己,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珍惜生命,才会让人生更意义。
虽然人只能活到九十岁左右,但是,人在这短短的几十年内,却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我决定,一定不让生命白白流失,让生命能活的更加有价值。
生命生命读后感13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利用飞蛾、香瓜苗、心跳几个方面写出了生命的伟大与重要。我读完之后,深有感触,特别是文中一些精彩的句子,使我陶醉其中。
在生活中,我也遇到过类似于作者这样的事情:有一次,我在上书法课,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旁边的.一个笔砚前飞来飞去,像是对它很感兴趣。一会跑到笔砚的这边,一会跑到笔砚的那边。正在它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个同学的毛笔上没有墨汁了,过来蘸墨,把它一下子摁到了墨里。小小的它,在墨里无助的挣扎着,虽然它也知道自己已经逃不过这一劫了,但它还是尽自己的全力,试图从这黑乎乎的墨里逃出来。过了一会儿,蛾子忽然不动了,我心想:“蛾子呀蛾子,你真是不自量力,就凭你,还想从这里逃出来?你就等死吧!”又过了了一会儿,蛾子又用一股新的劲头挣扎了起来。这一幕,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生命是宝贵的,大家要珍惜生命!
生命生命读后感14
《生命生命》这一篇文章是由杏林子编写的,本文讲述了作者从三个事例中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这三个事例分别是:飞蛾求生、坚强的种子、静听自己的心跳。
我觉得作者杏林子写的这篇文章虽然内容较短,但里面的道理却很深,比如:“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生命既短暂又脆弱,也许今天还活蹦乱跳,明天就发生意外。所以,王老师对我们说:“永远把今天当作你人生的最后一天。”我觉得,如果在这一天内,我能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那我的这一天就是有意义的。杏林子是残疾人,她可以一直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写作,去面对生活,这是很少人能做到的。
我也要向杏林子那样对生活充满期待!
生命生命读后感15
我读了一篇课文,题目叫《生命生命》。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一定和我一样有很多的疑问,生命是什么?
以前我对生命的理解很浅薄,生命怎么好呢?不就是活一辈子吗?有啥可稀罕的!可是当我看见周围有那么多热爱生命的例子:绝境中奋力挣扎的飞蛾;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的小瓜苗;一声声沉稳而又规律的心跳,都给予我极大的鼓励。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楼下和小朋友们玩耍,忽然发现了地上有蚂蚁,出于好玩,我捏起了一只蚂蚁,张开手指,想看看它是什么样的,可是我手中的'蚂蚁已经奄奄一息了,但它还在和死亡搏斗,丝毫没有向命运屈服,仍然奋力挣扎着------过来一会儿,我被蚂蚁求生的精神所打动,忍不住放了它。
以上的几个实例中的主角,似乎都有一种力量在支持着它们,那是什么呢?对了,那是生命的力量!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会白活一生!
第五篇:《生命,生命》读后感
《生命,生命》读后感
生命,我想对你说
作者/杨会央
读过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我陷入了沉思,《生命,生命》读后感。
我被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生命的渴望所震撼,作者从小病魔缠身,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放弃生命,反而更用心地感受生命,渴望生命!
不懂生命的人,有的只是一个躯壳,他不会创造价值;懂得生命的人,拥有的是光彩的人生,他以生命谱写出的赞歌,历久弥新,传唱不衰。
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让人一目了然。
生命,母亲用血肉与灵魂孕育的瑰宝;生命,艺术家用感情同肢体塑造的奇迹;生命,骑士用正义及温情守护的公主;生命,智者用心智和时间探求的奥秘……在这亿万年之中,在这无垠宇宙之下,最美丽、纯洁、雅致、稀有的宝石,就是每个人都拥有的、看似平凡的生命。
我也是一个生命,对于我的生命,我也要全力承担自己的责任,读后感《《生命,生命》读后感》。生命如此可贵,所以我才要珍爱生命,让生命更有价值,更添光彩。
想起以前,自己很可悲,竟然为了一点小事而想过放弃自己的生命,忽视了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精彩。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学会坚强的呢?跌倒了,可以再爬起来,然而生命却只有一次,怎能不珍惜呢?
我理解了生命的真正含义,那蕴含着圣洁与纯真的生命让我有生的动力,一直前进,前进!去学会感受生命,渴望生命。
生命,我想对你说:
从现在起,我不要过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我要勇敢、坚强地活下去,更要在短暂的时间里,去发挥你最大的价值;我不要碌碌无为过一生,我要让自己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去赋予你光彩。是你赋予我骄傲,拥有你是我的幸福,我更应该加倍去珍惜你,爱护你。
今后,不管遇到怎样的挫折与失败,我都不会放弃你,我不要麻木自己,不要轻视自己,不能逃避你,不要浪费你,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将你紧握在手中,永不放开,永不言弃!
当乌云布满天空时,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乐观的人想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只有笑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困难,鼓起勇气去对抗,为了生命,也为了自己。
河南少年先锋中学
指导教师:李晓华
《《生命,生命》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