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学习别人先进经验容易犯四个毛病-班主任论文
班主任学习别人先进经验容易犯四个毛病
一、怀疑一切,对任何人的任何经验都不信任。
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哪怕是孔子再世,也不过如此而已,我还是比他强三分。因此,每当报纸上宣传某位优秀教师经验,他第一个态度就是质疑:是真的吗?我看是吹的吧。这对他们班有效,对我们不一定。老子比他还做得好,怎么没有登报?
这样的老师,你让他学习,哪怕是现成的经验摆在眼前,他也不会去看一眼。为什么?他的心已经满了。心满之人是装不下任何东西的,犹如一只已经满了沙子的容器,您再给他添加沙子,那新添加的沙子也不过是从顶端滑下,它里边已经不能够再更新任何内容了。
对这样的老师,我只提一个建议——虚心。我现在越来越发现“虚心”这个词语发明得好,虚者,空也;虚心就是首先清理掉自己的成见、偏见,把心灵空出来,这样你才能够装得下别人的意见、观点、做法和先进经验。
其实,虚心不仅仅是一种治学的态度,还是一个处世的哲学。虚心之人,总是和良好的人缘、平和的心态、从容的作风、幸福的生活有关;越是虚心的人,越感到自己生活的幸运,越能够给人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相反,一些偏执、自傲的老师生活总不幸福,总是感觉到人人和他作对,总感到处处不如意,关键原因就是他成见太深,容不下别的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既然做教育,我们就有相通的地方。无论是外国的学生,还是中国的学生,无论是城市里学生,还是农村里的学生,只要是成长中的孩子,他们就会有共同的成长规律,那些名家成功的教育故事,就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因此,无论做教师,还是做人,我们都要虚心好学。虚三分之一的心,就能够新装人生三分之一的体会;虚一半心,就能够新装一半的人生道理;虚整个心,就能够重新装得下整个世界!
二、盲目崇拜,对名家的一切做法都坚信不疑。
体现在没有批判精神,缺乏人格独立,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都忘记了。比如说,前些年流行赏识教育,某些名家杜撰一个故事,说日本某位心理学家,每天对阳台上盆栽的花说鼓励的话、说欣赏的话,结果,那奄奄一息的盆载居然重新绽放,赏识居然能够使死灰复燃、枯木逢春了!
植物是没有思想的,它们是凭借着生命的本能在吸收着阳光、养分和雨露,人类对它的赞美和批判,绝对不能够影响到它们的生存。套用仓央嘉措的诗歌来说,就是:你来,或者你不来,花儿依然开;你欣赏,你不欣赏,花儿依然开;自然界的花草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长高一分,也不会因为你的嫌弃而自矮三分,这是基本常识。但是,当我们提倡赏识教育,并且有人创造了赏识教育的传奇时,很多老师、很多媒体,就抛弃了这一基本常识,把花儿也赋予了寓言般的灵性了。教育不能够离开最基本的生活常识,离开常识,就容易走上唯心主义的路子,就会陷入典型的盲目崇拜。
正确的学习态度,应该是热情地接纳一切、冷静地分析一切、合理地使用有利于我们自己工作实践需要的东西,变崇拜名家为崇拜科学、变相信名家为相信规律、变道听途说为客观分析,做到凡物为我所用、而我不被物所役使。这样,才能够在名家的经验中不迷失自己,在别人的成就面前不轻易地否定自己。
三、急于求成,恨不能全部搬来使用。
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浮躁风气。我在很多地方讲课,发现你讲教育思想、讲教育理念,没有多少人乐意听;但是你讲具体工作方法,讲具体案例,嘿,下面听得挺来劲。为啥?老师们就想学那些搬回去就能够用的东西。哪怕是你讲的故事和他们相隔十万八千里,他们也很喜欢听。
其实,人与人是千差万别的,你遭遇的学生也是千差万别的,脱离了具体的教育情境,脱离了具体的某一个真实的学生,别人有效的方法对您来说就不一定起作用。失败的关键原因就是生搬硬套,就是照搬照抄,忽略了他自己的教育个性,忘记了他自己的教育特长,离开了他自己的学生实际,因此,别人的优秀总只能够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甚至遭遇失败之后就走向另外一个反面,对名家的做法全盘否定。
最适合的做法应该是学会客观分析,把名家的经验、宝贵的做法钻懂读透,把握名家工作成功的本质因素,然后结合自己的性格差异、知识差异、学生差异,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到具体工作实践中去,那才是出路。(班主任论文)刘坚新老师后面的成功,就在于他冷静地结合班级实际,学习并采用了适合自己工作需要的班级自主教育管理。
四、学会分离,学习并不能够改变他的工作实际。
老师们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也是三分钟热度。听名家讲课,到现场观察,大家总是陷进一个怪圈——听起来感动,说起来激动,想起来冲动,落实起来就一动也不动。这其实是一种自满和排斥,说到底,是骨子里对别人的先进经验不信任,对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的不信任。抱着这种心态去学习,花费的时间再多,代价再大,也不能够把学习变成“生产力”。
凡物为我所用,用一种谦虚的、开放的、平和的、实践的心态对待学习,应该是我们广大班主任学习别人先进经验的切入点。我们做教师的,要敢于否定自己,敢于和自己过去不良的工作习惯、陈旧的工作思维、僵化的工作模式、死板的工作方法说再见。用学习改变你的生存、工作现状,对学生来说你就是一个和时代同步、与时俱进的人,就是一个善于接受新思想、享受新生活的人,就是一个和蔼可亲、和学生没有代沟的人。这样的一个老师,就是一个有魅力的老师。
第二篇:班主任如何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访谈
4.8-9.2一线访谈
学习要结合具体实际
【参与教师】
刘金军: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莫非: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一共6人。
学校教师座谈刘坚新的成长之路,大家发言的导向——
1.肯定刘坚新的学习精神是可贵的、值得大家学习的。
2.肯定只有学习才是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必然出路。
3.肯定在农村中学搞学习难度很大,基础薄弱,比其他地方更难。
4.肯定学习不能够离开自己独立的人格,坚持用学习完善自己。
第三篇:班主任如何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班主任培训
班主任如何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一、摆正心态,找准学习的切入点——要不要学
我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究竟要不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敢于肯定,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公开提问,没有一个老师会大胆地说,他不需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为啥?怕人诟病啊!即使是非常卓越的老师,为了保持自己谦虚好学的光辉形象,他也不得不说自己需要学习。但是,落实到自己的心窝子里去,大家是否真的把学习当做自己的第一需要了呢?不一定。
在学习别人先进经验上,我们容易犯下面四个方面的毛病:
1.怀疑一切,对任何人的任何经验都不信任。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哪怕是孔子再世,也不过如此而已,我还是比他强三分。因此,每当报纸上宣传某位优秀教师经验,他第一个态度就是质疑:是真的吗?我看是吹的吧。这对他们班有效,对我们不一定。老子比他还做得好,怎么没有登报?
这样的老师,你让他学习,哪怕是现成的经验摆在眼前,他也不会去看一眼。为什么?他的心已经满了。心满之人是装不下任何东西的,犹如一只已经满了沙子的容器,您再给他添加沙子,那新添加的沙子也不过是从顶端滑下,它里边已经不能够再更新任何内容了。
对这样的老师,我只提一个建议——虚心。我现在越来越发现“虚心”这个词语发明得好,虚者,空也;虚心就是首先清理掉自己的成见、偏见,把心灵空出来,这样你才能够装得下别人的意见、观点、做法和先进经验。
其实,虚心不仅仅是一种治学的态度,还是一个处世的哲学。虚心之人,总是和良好的人缘、平和的心态、从容的作风、幸福的生活有关;越是虚心的人,越感到自己生活的幸运,越能够给人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相反,一些偏执、自傲的老师生活总不幸福,总是感觉到人人和他作对,总感到处处不如意,关键原因就是他成见太深,容不下别的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既然做教育,我们就有相通的地方。无论是外国的学生,还是中国的学生,无论是城市里学生,还是农村里的学生,只要是成长中的孩子,他们就会有共同的成长规律,那些名家成功的教育故事,就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因此,无论做教师,还是做人,我们都要虚心好学。虚三分之一的心,就能够新装人生三分之一的体会;虚一半心,就能够新装一半的人生道理;虚整个心,就能够重新装得下整个世界!
2.盲目崇拜,对名家的一切做法都坚信不疑。体现在没有批判精神,缺乏人格独立,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都忘记了。比如说,前些年流行赏识教育,某些名家杜撰一个故事,说日本某位心理学家,每天对阳台上盆栽的花说鼓励的话、说欣赏的话,结果,那奄奄一息的盆载居然重新绽放,赏识居然能够使死灰复燃、枯木逢春了!
植物是没有思想的,它们是凭借着生命的本能在吸收着阳光、养分和雨露,人类对它的赞美和批判,绝对不能够影响到它们的生存。套用仓央嘉措的诗歌来说,就是:你来,或者你不来,花儿依然开;你欣赏,你不欣赏,花儿依然开;自然界的花草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长高一分,也不会因为你的嫌弃而自矮三分,这是基本常识。但是,当我们提倡赏识教育,并且有人创造了赏识教育的传奇时,很多老师、很多媒体,就抛弃了这一基本常识,把花儿也赋予了寓言般的灵性了。教育不能够离开最基本的生活常识,离开常识,就容易走上唯心主义的路子,就会陷入典型的盲目崇拜。
正确的学习态度,应该是热情地接纳一切、冷静地分析一切、合理地使用有利于我们自己工作实践需要的东西,变崇拜名家为崇拜科学、变相信名家为相信规律、变道听途说为客观分析,做到凡物为我所用、而我不被物所役使。这样,才能够在名家的经验中不迷失自己,在别人的成就面前不轻易地否定自己。
3.急于求成,恨不能全部搬来使用。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浮躁风气。我在很多地方讲课,发现你讲教育思想、讲教育理念,没有多少人乐意听;但是你讲具体工作方法,讲具体案例,嘿,下面听得挺来劲。为啥?老师们就想学那些搬回去就能够用的东西。哪怕是你讲的故事和他们相隔十万八千里,他们也很喜欢听。
其实,人与人是千差万别的,你遭遇的学生也是千差万别的,脱离了具体的教育情境,脱离了具体的某一个真实的学生,别人有效的方法对您来说就不一定起作用。刘坚新老师前面一段的学习生活,《我为什么总在老路子上走》,失败的关键原因就是生搬硬套,就是照搬照抄,忽略了他自己的教育个性,忘记了他自己的教育特长,离开了他自己的学生实际,因此,别人的优秀总只能够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甚至遭遇失败之后就走向另外一个反面,对名家的做法全盘否定。
最适合的做法应该是学会客观分析,把名家的经验、宝贵的做法钻懂读透,把握名家工作成功的本质因素,然后结合自己的性格差异、知识差异、学生差异,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到具体工作实践中去,那才是出路。刘坚新老师后面的成功,就在于他冷静地结合班级实际,学习并采用了适合自己工作需要的班级自主教育管理。
4.学用分离,学习并不能够改变他的工作实际。老师们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也是三分钟热度。听名家讲课,到现场观察,大家总是陷进一个怪圈——“听起来感动,说起来激动,想起来冲动,落实起来就一动也不动”。
这其实是一种自满和排斥,说到底,是骨子里对别人的先进经验不信任,对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的不信任。抱着这种心态去学习,花费的时间再多,代价再大,也不能够把学习变成生产力。近些年国家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大,教育部专门启动了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可是,很多校长明明白白地对我说:怎么培训没有作用呢?老师们学习回来,和学习之前怎么没有什么两样呢?
当然,校长们也有点急功近利,学习有一个内化的过程,需要等待,我们不能够奢望所学东西立竿见影地变成实际生产力。但是,学习之前,和学习之后,应该还是要有区别的,尽管你的教育教学手段没变,至少你的教育思维、学生观念、切入工作的角度多少要有所改变啊。不能够今天学习了自主课堂,明天回去了依然是满堂灌,那样学生吃力,你自己也吃力啊!
凡物为我所用,用一种谦虚的、开放的、平和的、实践的心态对待学习,应该是我们广大班主任学习别人先进经验的切入点。我们做教师的,要敢于否定自己,敢于和自己过去不良的工作习惯、陈旧的工作思维、僵化的工作模式、死板的工作方法说再见。用学习改变你的生存、工作现状,对学生来说你就是一个和时代同步、与时俱进的人,就是一个善于接受新思想、享受新生活的人,就是一个和蔼可亲、和学生没有代沟的人。这样的一个老师,就是一个有魅力的老师。
二、明确目标,找准学习的结合点——学什么
2010年12月,我和《德育报》社长张国宏在甘肃定西讲课,谈到老师们的学习心态,他打了一个很好的比方——接水,过于着急,水龙头扭得很大,结果水急,全部溅到杯子外面去了,杯里所剩不多;不想学习,打开水龙头却不接水,结果知识流掉了,自己没有受益;只有把杯子准确地对准水龙头,不紧不慢,才能够接满满一杯水。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呢?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一定不要急于求成,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准学习的结合点。但是,遗憾的是,很多老师没有这样做。即使是我们案例中日后取得那么大成绩的刘坚新老师,他当初学习别人先进经验的时候,也急于求成,甚至照搬照抄,最后不得不又重新回到老路子上。
第一、他没有思考搬来的班规究竟有没有针对性、有没有可操作性、能不能坚持?从他的自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班规很多具体条款是“照搬那些教育名家的具体案例的”——这实际上就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每个年代的学生是不同的,面对的问题也是不同的。过去,我们的学生逃学了,他除了游荡就没地方可以去。而现在呢?孩子逃学了,可去的地方多着呢!(班主任培训)网吧、游戏厅、手机微博……他们有的是事情可做。只要口袋里有钱,一个星期、半个月不回学校都可以,哪怕是宅在家里,也能够过日子。学生变了,再套用人家过去的管理方法,肯定有不适合的地方。
另外,我还想说一句,幻想借助一纸班规就能一劳永逸,这样的事情过去没有,现在也不会有,将来也还不会有的。在依班规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同时,我们更多的要在规则意识、民主习惯、权力与义务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没有良好的思想教育做依托,简单地套用别人的班规是没有前途的,即使眼前有效,最后还是会出问题。
成功的班主任,总是经常反思的班主任,他们常常在班级出现的各种现象之前,或者之后,深入地思考几个“为什么”、“怎么会这样”、“该怎么办”。只有深入思考了,行事才有针对性。
第二,他忽略了民主治班的真正内涵,忽略了民主治班的前提是让学生“在民主生活中学会民主”(陶行知),把民主治班混同于听从学生摆布了。
其实,科学地理解,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制度,对我们教师而言,更是一种教育观念、一种教育态度、一种教育风格。民主不民主,不是靠我们嘴巴上说的,而是靠我们实际行动中做的展现给孩子们看,让他们在具体生活中体会到民主。比如说尊重学生的意见,哪怕他们和我们所想的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人家说得有道理,合乎学生实际需要,我们就要虚心接受,并付诸实践。我们不要嘴巴上说民主,骨子里却是专制那一套,表里不一,学生当然就能够感觉到。
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民主不是万能的,它有一个不断完善进步的过程,这一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效果不明显,我们不能够轻易地全盘否决,而应该去多思考“为什么”,然后逐步完善。
第三,他片面理解了赏识教育的作用。其实,赏识教育之所以有效,最关键的原因是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起点——请注意“每一个学生”这五个字,“每一个学生”的意思是不同的学生成功的标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够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孩子,如果你硬要这么要求,那么结局只有一个——孩子们会直接对老师说:“老师,你还是别憋我们了,我们不行。你赏识的目标我们达不到,还是拉倒吧,你!”
你看,缺乏思考,缺乏反思,照搬就只能够收到这样的效果。
那么,面对别人的先进经验,我们老师们究竟该如何做呢?
一、抛弃成功的表象,学习名家勇于坚持的精神。很多名家一谈起自己的经验,往往过于强调个性,说什么“学我者生,肖我者死”,其实没有那么玄乎。学者生,肖者也能够生,再说了,这个肖也有个等级,初学者肖其形,深学者状其神,最高层次的就结合别人和自己的融会贯通了。每一个阶段,都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哪里会有那么恐怖,“学我者生,肖我者死”呢?做班主任的,就应该大胆地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学生喜欢接受新事务,只要你学来的东西以前没有使用过,对学生来说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当然,简单的肖其形不是我们的学习目标,我们应该深入到优秀教师经验的骨子里,去学习人家坚持探索的精神,不管是形还是神,我们努力去学习人家反复尝试、坚持探索的精神,这倒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探索是需要坚持的,因为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尽管是别人证明可行的,对您来说仍然可能是第一次。当学习、改革、应用的情况没有理想的那么好时,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很简单,坚持;只要大方向没有错,就应该坚持。只有坚持再次尝试,你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教育教学是社会实践,需要一个反复检验的过程。没有检验是没有发言权的,很多老师成功的做法只做一次,然后就总结经验。这成功究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究竟是靠运气得来的,还是自己努力的,究竟是哪一个做法对了……他自己心里不清楚。这也就是好些教育教学教改经验,一总结就成功,一推广就失败的原因,他们从终点考虑问题,看到成绩才总结经验,而不是去反复实践和验证,怎么会不出问题呢?我提倡无论是学习还是改革试验,都需要反复坚持实践,不要遇到失败就全盘否定,推倒重来。刘坚新老师前期的学习实践,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坚持,遭遇了一点点的挫折,或者说风言风语,情况没有理想的那么好,就马上否定自己,重走老路。
不到黄河心不死,很多人还没有到黄河,就早已经死心了,那么,他怎么能够看到黄河的雄浑与壮阔呢?成绩,很多时候,仅仅来源于我们比人家多了一份坚持。
二、透过表面的行为,学习人家民主教育的精髓。其实,魏书生的班规也好,李镇西的班规也好,核心的教育理念是民主与科学、民主与法制,是现代公民规则意识的培养和建设。他们是在用班规这个游戏规则,给学生一个民主生活的氛围,培养学生们的民主与法制意识。这是他们依法治班的精神本质。学习他们用班规治班的做法,就要剥开管理的表象,透过表面的行为,深入学习他们教育思想的精髓。
尤其是李镇西,每一次制定班规,都会把制定班规的过程当做一次民主教育的启蒙。他们是先民主教育,然后才是规则管理,用规则形成民主生活,用民主生活延伸规则教育。学生已经在这种民主生活中,切身地体会到了法制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因此,他们的班规,不论老师在与不在,总是能够执行下去。
学他们依法治班,就要学他们民主启蒙的做法,学他们民主教育的精神实质,这样,我们才能够把幕后很多没有说明的东西学明白,从而学得人家以法治班的真经。
三、剥开具体的做法,学习人家良好的学生观念。我仔细研究和揣摩了好些名家成功的经验,我发现名家之所以成功,其实并不是名家的学生特别好教,也不是名家的手段特别玄乎,更不是名家的运气好,而是名家具有良好的学生观念。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影响方法,方法成就习惯,一个具有良好学生观念的人,教育管理方法再差,效果也会有七成。
那么,就会有老师问:我怎么才能够准确把握人家先进经验里的值得学习的学生观呢?很好办?观察、分析和研究。孔子在《论语·为政》里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意思是说,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首先去观察别人做事动机,再观察他如何达到目的,再去观察、分析他们做这件事的心态和品性,这样学习,人家心窝子里的那点想法,哪里还藏得住呢!
比如说魏书生,他开口科学,闭口民主,其实落实到根本,就是他良好的学生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他带学生跑步,跑得动的就跑,跑不动的就爬,还设立一个爬组,让人幽默的同时,解放了学生的压力。他让学生写作文,人家不会写的字就画圈。因此,他的学生,差生也能够写好作文。魏书生常说自己之所以成功,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为学生服务。其实,服务只是一个手段,更关键的因素是他心中时刻有学生,一切都围绕“以生为本”来开展工作——是他良好的学生观,帮助他成功。
我提倡学人家先进经验,就要学习人家良好的学生观。学生观念好,即使孩子们不听话,他也不觉得失望、烦躁;他会觉得孩子是犯错的主,出点小问题很正常,孩子们就是在改正错误中长大的。这样,他就会欣赏孩子,鼓励孩子改正错误,并打心眼里喜欢孩子。您说,当孩子从你的眼神里、从你的语气里、从你不自觉的动作中都能够感觉到你的欣赏和鼓励的时候,他哪里会觉得你的赏识教育是假的呢?当你始终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大人来看待,有事情真诚地和他商量,出了问题也不会居高临下地指责,他哪里会觉得你不是真民主呢?
从老师出发来考虑问题,还是从学生出发来考虑问题,是决定我们教师工作艺术的最核心的因素。树立良好的生本观念,把自己当成学生,用穿越年龄和空间的思维去揣摩教育实效,用学生的心态去揣摩我们的措施,我们的制度、措施哪里会不受到学生欢迎呢?
四、抛开肤浅的形式,学习人家不断创新的魄力。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也要掌握人家活的灵魂。那么,人家成功的先进经验活的灵魂是什么?——创新!创新是魅力班主任屡试不爽的吸引学生积极管理的法宝。
考察中国的名班主任历史,我们就会发现那些著名班主任成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满足于当时的教育现状,致力于教育探索和改革。大伙想想,当全国各地还是在满堂灌的时候,魏书生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一个星期学完一本书的内容,怎么会不引起轰动?当我们还在用高一2班、高三2班命名班级的时候,李镇西的“未来班”,怎么会不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怎么会不被学生追捧?民主治班有效,是因为我们的学生以前班主任没有那么做;赏识教育有效,是因为我们的孩子遭受打击太多;依法治班有效,是因为我们很多班主任从来没有让孩子独立自主过……当别人没有创新的时候,有人创新了,管理的效率就来了。
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冲动、易变、乐于接受新事物,喜新厌旧也是人的通病,我们只有不断创新班级管理的模式,创新班级管理的机制,更新班级管理的技巧,改变班级管理的花样,才能够不断吸引学生积极跟进。这样的老师,才是一个永葆教育艺术魅力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学习人家对事业的坚持,学习人家良好的学生观念,学习人家的民主教育理念,学习人家的创新精神,走到哪,我们都不会落伍,走到哪里,我们都不会回到老路子上去。
三、注重实际,找准学习的突破点——怎么学
第一个问题回答了要不要学习先进经验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又讲了我们要向人家优秀教师学什么,现在我们再来讨论第三个问题——怎么学的问题。中国的教育教学教改经验,一总结就成功,一推广就失败,这里面有经验本身值得商榷的问题,也有经验实际不成型的问题,但是,更有老师们学习别人先进经验的时候,没有合理的分析利用,没有结合好自身实际,简单的照搬照抄,甚至依葫芦画瓢、结果导致水土不服的问题。
那么,一个明智的班主任,究竟该如何向别人学习先进经验呢?还是刘坚新老师,我们还是用他后面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
1.联系本职岗位需要,结合职业特点广泛性地学。鲁迅在《绛洞花主小引》中这么评价《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其实,作为一个挚爱教育而又喜欢学习的班主任老师来说,心中有教育,眼中有班级,万事万物都读出教育和班级管理的道理来。
刘坚新老师后面的学习,就具有这种特点。他广泛地涉猎各类图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小说、甚至现代企业管理等,他都涉及。偶有所得,便欢天喜地地记录下来。如他阅读吴思的《潜规则》,一般人只能够就事论事的谈到清官难做,贪官好做。他却看出清官和差生被淘汰的社会意义来。他说清官淘汰大不了回去做老百姓,差生淘汰回家,就降低了民族的文化水平。因此,无论如何,他不淘汰差生,对差生的态度,他就如《士兵突围》里许三多一样,“不放弃,不抛弃”。正因为他无论看到什么,都能够学习到有关于教育的部分,都能够联系自己的职业实际学,有一种近乎痴狂的学习状态,结果,他打通了各学科和教育的真谛,明白大道至简,其实教育管理和做人、做事、做企业,完全是相通的,天人一理,这样,他的班级管理思路开阔了。在他后期的班级管理里,不仅有魏书生、李镇西的影子,还有现在比较前卫的课题实验班级自主教育管理。这些综合手段的利用,提高了他学习的有效性,真正把学习变成教育生产力。
2.联系自己工作实践,结合班级特点继承性地学。树立万物皆为我所用的思想。农村学生胆小,自主性不强,于是,刘坚新老师结合自主学习的一些理念,在班会上对大家说:“长久以来,无论是我,还是同学们,我们都行走在班级管理的误区。许多同学认为,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事,与自己两不相干;还有些同学认为,班级管理是班级一小撮人的事,即班主任、班干部们的事。这都是错误的想法。其实,我们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我们既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班级光荣我光荣,班级蒙羞我可耻。下面,我希望每个同学以班级主人翁的身份献计献策,通过大家共同的学习、讨论,共同制订出切合我们班级实际的总目标。”
他的发言一完,班级闹热极了,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大家一致通过了班级管理总目标。即: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争取实现班级学风良好、组织纪律井然有序、所有同学的学业成绩得到较大提升,班级成长为全校明星班级。他这个做法,既学习了自主教育管理的一些基本理念,又继承和发扬了魏书生、李镇西凡事和学生商量的好传统。如果要说刘坚新老师后面的做法为什么会取得那么大的成绩,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3.联系自己的生情,结合学生特点创造新地学。学生不同,教育方法也千差万别。在实施班级目标激励方法的时候,班级的“红椅子”专业户,这是刘坚新老师的独创,其实就是后进生,他们忧心忡忡地说出了自己的困惑:“老师,您看我成绩这么差,会不会给班级拖后腿呢?这样的目标,我是难以实现了。”他的话音刚落,又有几个同学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忧郁。刘坚新老师笑笑,宽慰道:“总目标制订了,我们所有同学都要鼓足勇气向自我挑战,挑战自己的惰性,挑战自己的不足。当然,每个同学能力有大小,都有各自的具体情况,班级不可能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同学,我们还需要制订分解目标。横向的、纵向的。”
于是,他们决定以小组为单位制订学习、纪律、劳动卫生等分目标,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每一组的情况安排专人记录,每月统计一次,评出优胜组,期末按目标评出各项最佳小组。这样,就发挥了管理的游击小分队的作用,他们还给自己的小分队命名,活力一下就显现出来了。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不能够依葫芦画瓢,必须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创造性地改良、甚至改造别人的先进做法,这样才能够真正有效。因此,同样是自主管理,第二次使用的时候,刘坚新老师班上就没有水土不服了。
4.联系自己性格差异,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学。我提倡教师学习要根据自身需要,尤其是根据自己的性格、学识和能力差异学习,缺啥补啥。不要盲目跟风,不要急躁冒进。人家外形好看,性格开朗,天生是表演家的胚子,他们的那些硬件我们是学不来的。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他们那些不以客观条件为转移的人为优势,联系自己的特点学习。比如说刘坚新老师其实是一个内向型的老师,本身不善于社交。但是,他注意扬长避短,针对自己平时在个性上的不足,针对性地对自己提出的8点约束,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的四个“结合”-班主任论文
班主任工作的四个“结合”
文/王小槐
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一所学校是否具有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优劣,而班主任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个性各异的教师以及望子成才心切的家长,其关系中充满各种矛盾,如何处好诸多的关系呢?我认为运用辩证法是处好这些关系的有效途径。
1、统一要求和区别对待相结合。
要使一个班集体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就必须全方位管理,对学生进行理想和前途的教育,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然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告诉我们:面对一个复杂的群体,一刀切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学生性格差异,男女生间、优差生间、住校生与走读生间的较大差别,要求班主任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区别对待和统一要求相结合,对绝大多数学生统一要求,个别学生区别对待,这样双管齐下,才能达到全班整体素质提高。比如纪律特别差的学生,将他们统一要求,显然不对,就应该首先要求他们不无故缺课,有事必须请假,这样要求他们可以通过努力完全做到,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进一步要求他们不迟到早退,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这样既统一要求,又区别对待,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效果自然理想。
2、打成一片与保持距离相结合。
班主任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内心世界,就必须走入学生的圈子,和学生打成一片,去获取开展班主任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但班主任和学生关系过分密切,反而会给工作带来弊病。俗话说:“熟悉会产生轻视。”学生一旦对班主任太了解。班主任的光环便会消失,威信便会随之下降。不少的同行有这样的感受:自己是教师,却不能像教学生一样教自己的子女,因而采取易子而教的办法,其原因便是子女太了解自己。所以和学生打成一片,别忘了保持距离,守住禁地,创造“距离美”,尤其是个人私生活方面不能让学生知道太多。总之,让学生对你既亲切又感到几分神秘,只有和谐处好打成一片和保持距离,班主任工作才能高屋建瓴地调控学生,做到令得禁止。
3、身体力行与遥控指挥相结合。
班主任工作琐碎,事必躬亲,便会过多消耗精力,以致陷入琐事不能自拨,对班主任工作的研究自然会力不从心,这无疑影响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叶老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可将这个说法变通为“管是为了不管。”班主任工作说到底是育人,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事必躬亲,越俎代庖皆不可取。班主任应像高明的游泳教练,先下水示范,后上岸观察,遥控指挥。如班团活动,班主任可与班团干部构思蓝图,让学生去“按图索骥”。让学生去动手动脑,具体落实这样既可将自己从纷繁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又可使学生能力得到锻炼。如清洁卫生,是班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同行劳心费神的事,要想几年如一日,确实不易,可采用开学时带领学生做一次彻底扫除,然后以此为标准,根据卫生区域和扫除时间基本固定的特点,将学生编组排序,实行承包责任制,清洁委员督促检查,而班主任工作便是经常看一看学校清洁计分表即可。这与每次扫除班主任不亲自参加便不能保证质量相比,其效果是不可因日而语。
4、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相结合。
一个班集体,必需的班规班纪应该制定,必要的统一要求不可废弃。“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只有铁的纪律,才能使一个班集体统一步调,统一前进。而学生工作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任何规定不可能完全符合情理,所以刚性规定必须辅以柔性管理,否则会使班主任工作处于被动。刚性的规定也最终难以行通。当然有些方面的规定必须强制执行,毫不让步。如不准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因这涉及到学生生命安全以及今后能否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大问题,把握不严会引起严重后果。而有些方面管理便可有弹性才行。如打牌、下棋、读小说、看足球等便不宜规定过死,要留有余地,灵活处理,以不影响他人,不违反纪律和学习为宜。俗话说:“有利便有弊”,打牌看小说,固然对功课有一定影响,但又可训练学生思维,扩大学生视野,若加以引导,使其限制在有益的度内,便可变弊为利。既能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了学生素质,何乐而不为呢?
第五篇:学习优秀班主任匡媛媛老师先进经验心得体会
学习优秀班主任匡媛媛老师先进经验心得体会
周起德
通过学习匡媛媛老师的先进事迹。我深感自己的渺小,深深地体会到优秀教师的事迹平凡又伟大,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催人泪下,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工作中应以这些优秀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红烛精神,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道德情操,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了每个孩子更好的成长的品质。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踏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全部的爱献给教育事业,献给我们的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教师是根,学生是叶,根深才能叶茂。教师是源,学生是流,源远才能流长。教育是一项传播的工作,只有负责传播知识道理的教师起到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培养一代代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这句话把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描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我们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面对的又是这样一群,涉世未深的,善于模仿的孩子,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在用自己敏锐的眼睛观察着教师的言行举止、学识能力、思想品德等,并以此作为学习的榜样,这就使得教师必须严以律已、以身作则,既重言教,更要注意身教。我们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行动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其次,要热爱学生。从这些优秀教师的事迹中我体会到,当用一颗心去教育学生时,就会感到周围充满了阳光,每一个学生都是天使,播撒幸福和快乐;当学生用充满真诚的话语喊一声“老师好”时,心中会有甜蜜的感觉;当学生用敬佩的眼神注视我们的时侯,就能感觉到“当老师真好”。这一切的幸福都来源与偶们对学生的爱,源于我们对学生的付出,今后我会以他们为榜样,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好要有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陶行知先生说过 “要教学生向前进,向上进,非自己努力向前进向上进不可。”一定要时刻鞭策自己一面教一面学,要虚心尽量接受选择与本职本科及修养有关系之学术经验来帮助我们研究。在科学与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要做到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己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立足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和学习,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