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遥寄相思于鸾笺

时间:2019-05-15 16:1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遥寄相思于鸾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遥寄相思于鸾笺》。

第一篇: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遥寄相思于鸾笺

遥寄相思于鸾笺

——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

吾黄撩生活

“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这是《查令十字街84号》中经典的文段,让我感受到了这段跨越大西洋的精神之旅,孤独而高贵。

《查令十字街84号》描述了一个嗜书如命却穷困潦倒的女作家海莲·汉芙苦于在纽约昂贵庸俗的古旧书店里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书,而按照《星期六评论》上的地址,给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思与科恩书店写了一封信,求购一些绝版书,从此两个爱书人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书信往来,而这些书信也汇集成为了这部书的全部。

这本书很简短,但内容却很丰富,它是读书人的掌上明珠,更是爱书人的“圣经”。它浓缩了经典读本的精华,它联系了大西洋两岸紧紧依偎的心,它更让我领略了书信的魔力。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缓,一生只够专注于一件事情。在没有网络的年代,书信成为唯一的通信工具,人们铺纸、提笔,虔诚的写下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用浓浓的仪式感传达书信的魅力。当海莲·汉芙字斟句酌的写下第一封求书的信件时,她与弗兰克·德尔的缘分便悄悄蔓延。我想在寄出第一封信的那一刻,海莲·汉芙便开始有了期待,期待对方的回信,期待这间“活脱从狄更斯书店里头蹦出来的可爱铺子”能满足自己的愿望。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在缓缓地流逝,海莲·汉芙与弗兰克·德尔的友谊也越来越深。一个竭尽所能在英国各地奔波,出入豪宅,为存货不多的书店添置新品,踏破铁鞋为她寻觅难得一见的珍本,一个不时地给书店的店员们寄去火腿、鸡蛋、香肠等紧缺的生活物资,帮助店员们度过难关。心心相惜在书信的字里行间彰显,英国伦敦中西二区查令十字街84号与美国纽约市东九十五大街14号涌动着涓涓暖流。

时间终止在1969年1月8日,一封有别于其他书信的蓝色信封,带了弗兰克·德尔逝世的消息,这让本就渴望踏上那片魂牵梦萦的土地的海莲·汉芙更加对英国思之如狂。她说“我曾经只为了瞧伦敦的街景而看了许多英国电影”,是呀,它就在那里,而他也依然在那里。如果有机会……不,海莲·汉芙已经饱览了英国的文学,也已经瞧见她想看的了,因为有那么一个人,在书信中向她展示了一切。

海莲·汉芙是一个幸运的人,曲高和寡,知音难觅,她发现了“属于”自己的书店,更是找到了唯一一个了解自己的人。弗兰克·德尔也是一个幸运的人,他饱含学识而不吝分享,从而结识了这么一位率性娇俏的女士。温暖的相遇、相识、相知、相信、相伴,借助娓娓道来的书信,无限延长……

2018年3月24日

第二篇: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1500字

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1500字

没有方舟的诺亚

不知道已经多久了,都没有一本书能让我静下心来细细阅读,更没有哪本书能够让我耗费心思的写一篇书评。

我无数次畅想着能够在纷繁芜杂的世界里,找到慰藉,于我而言,此时的我无疑是幸运的。

《查令十字街84号》是一本书信集,故事其实很简单,海莲·汉芙小姐(这个翻译很好,姓和名的偏旁部首都一样)是生活在纽约的女作家,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没离开过曼哈顿,爱书成痴,弗兰克是一家伦敦旧书店的经理,对各种善本古籍非常精通,温文稳重的英伦绅士。

机缘巧合下,海莲得知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在售各类旧书,于是就写信联系购书,书店经理弗兰克负责回信并帮她找书。一来二去两人便熟识起来,除了讨论各种书籍文学之外,书信的内容也渐渐扩展到两人各自的生活,通过弗兰克,海莲更认识了旧书店的其他员工,以及弗兰克的家人们。

由于当时英国还处在二战之后的经济恢复期,食品和各种生活用品还都是配给制,而生活在纽约的海莲,自己的生活也不富裕,住的是「白蚁丛生、摇摇欲坠、白天不供应暖气的老公寓」,但除了尽力卖书支持旧书店的生意,还常常给远在伦敦的这些朋友们寄送各类「不是久未见到,就是只能在黑市上匆匆一瞥」的礼物(火腿、蛋奶食品甚至是丝袜),慢慢的,海莲和弗兰克他们之间,有了家人的感觉。这一场横跨二十载的书信交流,终止在弗兰克去世,可惜的是,直到最后海莲都未能踏足伦敦和这些情同家人的朋友们见上一面。

西安的天气一时间冷的能冻掉耳朵,随便的找了个茶包泡上,一边走神一边犯困的躺在床上,捧着手机读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被书评家冠以“爱书人的圣经”的桂冠,但看完全书,首先是觉得它配不上“圣经”一词。大西洋两端的信件往来让人感动,但是远远不具有普遍的意义,也许对于好书的追寻是一致的,但是H.H.小姐经常清掉自己觉得没有意义的书这样的行为让我很是不同意,这些书都是很值得收藏很值得无数次翻阅的呀,这是我不同意它被称作“圣经”的原因,它并不是一种普世的东西。

接下来的言论可能会偏激一点。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和《玛丽与马克思》这部电影好像啊,一样的长期的通信,一样的相互的支持,一样的没有见到最后一面,都是那么一致,甚至都被误解为爱情都那么像。豆瓣上的影评很多都给《玛丽与马克思》加上了爱情的标签,这本书的四篇序言无一例外认为H.H.小姐和F.D.先生之间的感情是爱情,可我完全没有看出来这俩人之间有爱情的痕迹,不能是知交好友吗,还是说这些序的四个作者都认为男女之间只有爱情,或者是认为只有爱情才能解释20年间的通信?这四篇序让我对整本书的水平产生了怀疑,尤其是我看到有两篇序的作者居然用星座来认定H.H.小姐的性格的时候我简直觉得他们侮辱了H.H.小姐。

抛开宣传的两大噱头:“爱书人的圣经”和“20年的书缘情缘”,这本书还是挺值得一看的(我并不是在推荐书),实在是很喜欢H.H.小姐,这样风趣有味道的女子我一向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并且她还是那么善良。H.H.小姐和书店员工们之间那种纯粹的出于感激、不掺杂一点利益的感情让我十分感动,并且有一些渴望。

这样的感情最集中体现在这句话:

如果你们恰好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书信集这种东西,之前也不是没有读过,至少在读王小波与李银河的《看你就像爱生命时,我就有一种等待既是一种焦虑,又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在遇到她之后,更是愈加的强烈。那种逐字斟酌的慎重,等待回复的煎熬,像烈酒一般灼热着我的心。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彼时的期盼,现在想来竟然是那般的美好......也就是在昨天,蓦然的想起了木心先生,对她如是说道: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在这里的少年,还愿意给你述说,原本只说给自己的故事。

愿你归来,我们未完待续......

第三篇: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1000字

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1000字

原创: shirly

再拿起《查令十字街84号》,读到最后一封信,是海莲写给到英国度假的朋友凯瑟琳的信。

“布莱恩在电话里对我说:‘如果你手头宽裕些就好了,这样子你就可以跟我们一道去了’。我一听他这么说,眼泪差点儿要夺眶而出。”

“大概因为我长久以来就渴望能踏上那片土地……我曾经只为了瞧伦敦的街景而看了许多英国电影。”

“卖这些好书给我的那个好心人已在几个月前去世了,……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读到这里,泪流满面。从头开启那些越洋书信,了解海莲和弗兰克,了解关于读书和藏书,了解工作的态度,了解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和英国……

1海莲和弗兰克

从1949年至1969年,一个英国书店的店员,一个美国的小作家,因书结缘,一封封越洋书信,一个苛刻的提出择书要求,一个认真严谨的选书,透过书信,看到了那个不拘小节、没大没小的汉芙。海莲,看到了那个埋头认真做事、温和有耐性的弗兰克。海莲说,你是最懂我的人。弗兰克的妻子诺拉说,我过去一直对您心存妒忌,因为弗兰克生前如此爱读您的来信。

两个人通信交流20年,从未谋面,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因为爱书爱读书所结下的友谊,才是最纯正的吧。

弗兰克:“夏天又快到了,预料会有更多美国游客到英国来,然而我们所期盼的”那位美国游客“却仍独独教我们望穿秋水。”

海莲:“到了六月,也许我就可以启程赴英,自己去逛‘我的书店’---如果我胆子够大的话。隔着三千英里的安全距离,我写了一堆没大没小的信,我大概只会悄悄溜进去又静静踱出来,而不敢告诉他们我是谁。”

2关于读书

海莲提到多次她读书的方法,她喜欢读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她喜欢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她买书是为了收藏和重读,买的书一定是读过觉得值得再读的书,书的印刷和包装一定要精美,她说,如果买一本从未读过的新书,就像是买了一件没试穿过的衣服。她不认可买书来,潦草读完,然后束之高阁的做法(我就是)。对于不想重读的书,她都要每年清理。

她的方法值得我借鉴,书是要读的,不是选来收藏的,何况花钱买书也是有时间价值的。读书很快乐,如果可以交流读书,将是一件更快乐的事,即使观点相异。如培根言,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

海莲:“我寄给你们吃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给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关于工作

在弗兰克去世后,在书店秘书写给海莲的信中,说到弗兰克先生在书店服务已超过四十年,对于一辈子做一件事,忠诚于书店的弗兰克,真心的喜欢。海莲算是一个刁钻的客户吧,可弗兰克总是用英国式的谦逊、敬业,满足客户的要求,卖几本书,再附信,在现代的社会看来,效率也许太低了,但这恰恰却融入了人的情感因素,让商业或工作不再那么简单冰冷,在得到物质的满足的同时获得了情感的关怀,或许等我们不再那么浮躁,真正能认知自我存着意义的时候,又会回到那个时代,选择那种生活方式,获得那种精神层面的宁静与富足。

工作,并不一定就是挣钱,让客户满意、交到朋友,宁静以致远,我喜欢的做事态度。

海莲:“我已经叫复活节兔子给你捎个蛋,希望它到达时不会看到你已经慵懒而死了。”

读完略有遗憾的是,弗兰克和海莲通信20年,却从未谋面,但对于一个浪漫的故事来讲,足已。

做一个爱书、爱读书、有书友的人,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吧。

下载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遥寄相思于鸾笺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遥寄相思于鸾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