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散文

时间:2019-05-15 16:33: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姐的散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姐的散文》。

第一篇:姐的散文

姐比我大了六七岁,注定是我一生的守护神。

我们小时候住在一个大杂院,大大小小十几个小孩,她算是较大的一个姐姐。我们那时最喜欢约在一起藏猫猫,一个大杂院里有着四个小院子,十几个小孩分散着藏开来,那个做猫的,要花点功夫才交得了差。我姐他们几个大的,总能瞅准机会从藏身之处溜出来,趁那个当猫的到处寻人时快速跑到起点,大喊一声“司令!”这就表明他们赢了,可以免去当猫的惩罚。而我是年龄较小的一个,老实愚笨,又想躲藏又想冲出去喊司令,于是身影恍恍惚惚,最容易被发现而被逮住。我姐为了保护我,想尽了办法。我家有个小阁楼,于是我姐先让我爬上阁楼,再让我把梯子收上阁楼,她再去找地方躲藏。这样即便那个当猫的猜到有人藏在楼上,也不能爬上来找人。我是彻底安全了,但因为院子大,地形复杂,一场游戏下来也会持续较长的时间,一来二去,我就被遗忘在阁楼上了,等我回过神来,免不了吓得一阵大哭,我姐才想起我来,站在楼下着急地指挥我放下楼梯,然后来到阁楼,抱着我下得楼来,给我各种诺言,求我别告诉爸爸妈妈。可我是个势利的小人,等哪天被惹着了,就翻旧账告我姐一状,当然父母不得打我们,但我姐免不了受一顿数落。我姐用她的大眼睛狠狠瞪我两眼,但以后的游戏里,她还是帮我藏上阁楼,然后来救我。

一个院子的小孩免不了磕磕碰碰。有一次我被一个大孩子骂,我含着泪,不敢吭声。我姐见了,冲上来跟那个小孩先是吵得一塌糊涂,然后就扭打在一起。那孩子的妈妈闻声冲了出来,借着劝架,拧我姐的胳膊。我真是傻得可以,哇哇地哭着只晓得看,不晓得回家搬救兵。等我妈妈赶到时,我姐的胳膊都被拧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可我姐一滴泪都没掉,眼睛冒着火,挡在我的面前,像一个冲锋的勇士。

我姐得了一场猩红热病。那时是计划经济,妈妈就积攒起家里的糖票给我姐买糖吃,对我说要让着姐姐。妈妈说我很懂事,硬是一颗糖不吃,全留给我姐。我姐就哄着我说话,等我一张嘴,就赶紧给我塞进一颗糖。妈妈至今说起这事还是唏嘘不已:我们姐妹,平日里打打闹闹,却一直姐妹情深。

等我姐到外地去读军校了,她经常给我写信,信里还经常会夹着十元钱,令我的同学们羡慕不已。十元钱啊,在那个年代,一元钱都可以买一斤糖果。而那时候的军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我姐就给我省下一套套的军装和鞋子,让我神气十足地穿着去上学。等她放假回家,我的同学们都来讨好我,为的就是借我姐的军装去照相。我姐对我的同学有求必应,为我增添着一分分的人气。我上大学时,她为我专门领了一件小号的军大衣,那件军大衣不仅神气,更为我上图书馆时增添着无限的温暖。晚上我将军大衣搭在被子上,那么怕冷的我,夜夜睡得香甜安稳。

我读中学时,每到假期就被我姐接到重庆,她带着我到处玩耍。她喜欢照相,最喜欢带着我照合影。我俩一白一黑一美一挫,我姐是那样的美艳动人,越发映衬得我像一个小跟班。我喜欢被我姐呵护,我喜欢跟着她屁颠屁颠的。每次我假期结束,我姐就送我乘公车回泸州,每次她都站在车站那里,我也会回头去看着她,直到车子转弯,我再也没看见她。但等我上高中的时候,我姐恋爱了,她和她男朋友,就是我后来的姐夫,一起送我回家,等我一上车他们就走了。我那时的心啊,沉甸甸得像落下山头的夕阳,那种明媚的喜气洋洋一转眼就没入山的那头,而黑暗慢慢袭来。等我姐结婚了,我不再喊她姐,而是直呼其名,对那个大我十岁的姐夫,也是直接的喊名字。我姐有点生气了,说:人家大你那么多,怎么叫着名字的喊?我才不情不愿地改过口来。其实,我姐还不明白我那时的小心思:我姐被这个男人抢走了!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我姐又找了个呵护我的人。我上大学时,我姐和姐夫送我到学校,我姐陪着我到宿舍,我姐夫在外把所有手续给我办齐全了,又买了全套的生活用具,直到把我的床铺铺得整整齐齐,把东西放得井井有条,给我叮嘱了一顿,他们才离开。大学期间的每个周末,我都回姐家去改善伙食,临走还带上我姐和姐夫给寝室的同学准备的零食。而每次放寒暑假我要回泸州了,我那军人出生的姐夫就拿出军营里学到的打包本事,将我的行李整理得又整齐又轻巧。

等我结婚生女,我姐给予我各种温暖的帮助。我怀孕时,她专门为我买了一部CDMA手机,尽量减少辐射。我女儿出世,她在当时相对繁华的重庆买来一套套漂亮的衣服,把我女儿打扮的如一朵美丽的花儿。当我陷入人生的低谷,我姐用尽一切办法将我从那个漩涡里解救出来,让我在新的环境里焕发新生。而此后我的幸福,她更是视为她的责任。当我跟她交谈我所交上的知心朋友,我所获得的同事的认可,我分明看到她的脸上,绽放出如释重负的笑颜。

姐啊,在这个社会,儿女承欢膝下几乎是一种奢侈,而枕边人和兄弟姐妹的相依为命,才是生命中可求的一种幸福。姐,新的一年来临了,我的愿望就是你一如既往地呵护着我,等我们的女儿们在远方继续着我们曾有的和不曾有的精彩,我们还是守护在一起,聊着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就像你曾经描绘的那样。

姐!

第二篇:给亡姐优美散文

姐,屈指一算,你离开人世间已经十个年头了。你走了,你的孩子们承载着幼年丧母的孤苦,姐夫饱偿中年丧妻的艰辛,爸妈重遭老年丧女的打击,你走了,连同我们兄弟姐妹们也哭干了眼泪。

姐,十年过去了,我还清楚记得你因肝腹水昏迷了几天,醒过来后也没见你掉过一滴眼泪,而你最后一次见到你心爱的小女儿时,却失声痛哭,惹得同病房的人都抹眼泪。

姐,我知道你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当时才三岁的小女儿——毛毛。毛毛现在已经是初二的大姑娘了,白白胖胖,很健康。她在我们学校上的学前班和小学,而且学前班到三年级是我教的。在这七年时间里,学校供的早点,一直是我吃一半,她吃一半,她从不挑食。她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虽说是我教她,其实和其他同学一样对待,从来没有对她单独辅导过,真后悔当初自己没有一点私心。为了提高她的学习成绩,每个假期她都到我们家完成作业,现在学习自觉多了,对感兴趣的事很有吃苦精神。

姐,你大女儿凤凤和二女儿琴琴都上大学了,凤凤上西安政法大学,琴琴上吉林大学。对于没有多少文化的姐夫,供出这样两个大学女儿,在他公司里还真有点扬眉吐气。我知道你为这两个孩子备受煎熬,她们小的时候,我姐夫当兵一年在外,你在农村一边种地,一边拉扯这两个孩子,何谈容易?凤凤又是出奇的调皮,你常走不在人面前,只有回娘家才没人嫌弃你。

姐,你走了,最苦的人是姐夫。十年过去了,姐夫还是单身,他既当爹又当娘。无论冬夏还是春秋,他都要按时给上学的三个孩子做饭,况且三个孩子放学时间又不一样,只好让上小学的毛毛先吃,然后把饭放在大锅加热,等待上初中和高中的那两个孩子。星期天,姐夫更忙,更累了,劈柴,背炭,洗衣服,做饭,从不惊扰孩子,让辛苦了一周的孩子们睡个自然醒。上学期间他从来不让孩子洗锅刷碗,一切家务都自己一人扛。虽然孩子失去了母爱,但在姐夫的悉心关照下,她们并没有遭多少罪。

姐,在你生命垂危时,你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死了谁还愿意到我们家?”姐,你错了,我姐夫的人缘你最清楚不过,大哥的儿子,我二哥的女儿上高中时都在你家寄宿,咱几家的孩子哪一个不乐意往你家跑?我觉得姐夫是世上最伟大的男人

姐,你肝腹水昏迷几天之后又清醒过来,你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生命危在旦夕,你撂不下咱可怜的妈。自从你离开人世间,我们一直瞒哄着咱妈妈,其实妈妈心里明白着,只是不忍心道破这塌天的祸事。三年前,我们撒谎说你到兰州大哥那看病,才把她接到城里。每当妈妈提及你,我们装聋作哑,转移话题,哄一日算一日,好让妈妈安度晚年。每当妈妈坐着发呆,我就知道她在想你,她说她想你想得都忘了你长啥模样了。后来我发现妈妈兜里装着一块手帕,里面包着你的一寸黑白照片,一向坚强的妈妈经常拿着你的照片偷偷落泪。咱妈妈现在衣食无忧,只是常年沉浸在无尽的思念和巨大的悲痛之中,性情变得喜怒无常。

姐,你在一生中犯的一个最大的错误,那就是为了生儿子一连生三个女儿,一个女儿抱养出去后,又不死心生了毛毛,结果还是一个女儿,你认为这是你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和痛苦。孩子多,收入少,还要供孩子上学,那时农村户口到城里上学要出一笔不少的借读费,所以你时时处处精打细算,缝缝补补地穿,凑凑合合地吃。你怀毛毛时妊娠反应很厉害,从早吐到晚,一直持续到生下为止。毛毛小时候最爱哭闹,每天晚上十二点还不睡,你只好抱着她走着摇着,她只认你一个人,有时上厕所走一趟也很困难。孩子吸一个晚上的奶,早晨你又舍不得吃早点,到中午吃饭时已经心尽力尽了。有人说肝病是饿成的,不知有没有道理,反正我觉得你的病与营养不良有极大关系。姐,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害了你,可你最终还没有意识到。

自从确诊你得了肝炎以后,你不止一次地对我说:“我们全家人的性命都搭在我的病上!”每喝一付药,你都心疼地算计着,这付药所花的钱够你们家生活几天,带上这样的精神枷锁,吃药无效,于是病情一天一天恶化,像你这样多虑的人不宜养病。

姐,姐夫公司效益基本稳定,他为了节省钱,从不带孩子进餐馆,馒头都是自己蒸,面条都是自己擀,家里除正常开销外,一切资金用于孩子上学,供三个女儿上学绰绰有余。姐,你就放心吧!

姐,你对自己是如此节衣缩食,而对待兄弟姐妹却判若两人。

姐,记得我在县城上中学时,住房离学校很远,每天上学不知晨昏,有时走得过早,有时却迟到,你知道后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手腕上的定情表移到我的手腕上,直到我工作上有了新表,才物归原主。

姐,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三个不同阶段,给我的三双不同的鞋。你给我的第一双鞋是姐夫当兵时带给你的大头黑布暖鞋。那时我正上初中,穿妈妈做的单布鞋,冬天脚被冻成紫脚丫,晚上痒得难受。自从穿上那双布暖鞋,我的脚再也没有被冻烂过。你给我的第二双鞋是当时最流行的呢子暖鞋。你认为已上高中的我穿那双既笨又破的布暖鞋会遭人笑话,于是你穿了那双布暖鞋,又给我买了一双呢子暖鞋。在我考入师范报到的前一天,你又花了二十五元,给我买了一双高跟儿方口真皮鞋,当时的二十五元真值钱啊!而你一生也没有穿过呢子鞋,皮鞋之类的,你有生以来,只织过一件像样的毛衣,还在你病重的时候,强烈要求脱下,说成天睡在床上,把毛衣滚坏了。

姐,你的肝病严重到了极点,已经没有精力料理家务,还没有到医院及时治疗。当时我正怀我女儿,你家离我们学校近,我中午懒得回家,在你家吃饭。你从来不让我刷一个碗,饭后怕孩子们影响我,就把门儿掩上让我多睡一会儿。你把孩子打发到学校,背着孩子给我吃水果,我不忍,你却劝我:“趁现在能吃,生下孩子那个月不能乱吃。”回想起这些,我心如刀绞,泪如雨下,姐,你只会关心别人,不会关心你自己。

姐,正当我有回报之力,无情的病魔夺走你年轻的生命,我眼睁睁看着你走向另一个世界,却无力回天。在你刚离去的那几年日子里,我觉得天也塌下来了,太阳被悲伤染成了黄色,我整天以泪洗面,泪水洒遍了大街小巷。我无法接受现实,一度时期精神恍惚,亦真亦幻,我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我不相信那个疼我爱我的你说走就走,走得无影无踪,可任凭我哭,呼,喊,都无济于事。时间是医治伤痛的最好良药,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地,慢慢地,我回过神来,直面现实。

人常言:姨姨怀里闻娘香。那怕我给孩子们吃一顿饭,添一件衣服,检查一次作业,或者在人生关键的几步帮孩子定位,算我对没娘孩子心灵上的慰藉,也算对姐微薄的回报。

姐,真有在天之灵,听了我这些话,你就在另一个世界安息吧!

第三篇:《桃姐》影评

《桃姐》:爱是清晨和黄昏的星辰

看罢影片《桃姐》的第一感受是:真情守护是悲凉现实人生的最美好出口。继而深感这部包含着爱、尊重以及尊严的影片来的是时候,曾有部老片里有过这样一句台词:“爱是清晨和黄昏的星辰”,似乎可以解释为对情感缺失现象蔓延的含蓄提醒。

富了口袋,瘪了真情,当真心实意已稀缺为奢侈品,人们内心深处大多趋于干涸冰冷、倦怠疲惫。在现实中即便是血缘亲情也可能淡薄成陌路,更何况非亲主仆?然而,如果彻底舍弃了这种真情实意,生命又有什么意义?《桃姐》的出现恰如一场及时的绵绵春雨,在无声无息间流淌进现代人干瘪而空虚的内心世界,让许多重口味和小清新都显得无趣又乏味。

就整体而言,影片的叙事手法平实而自然,如似水流年般地再现了现实生活的一面,人类真情的一面,某个沉痛话题也能表述的举重若轻,颇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可以说,影片拍得克制收敛,不煽情不刻意不矫情不做作,很多问题点到为止,却处处能打到人类情感的七寸,这体现了主创人员对生活的观察、积累、梳理和白描的功力。影片的运镜在流畅之余也颇有深意,很多场景于不经意间存有留白,意味绵长。

该片的英文片名叫做《A Simple Life》,简单生活,即便再复杂的经历似乎都能简化为一句概括,特别是事关生死的,但凡生物最终都殊途同归,只是其中的细节与滋味各不相同罢了。要将简单的生活拍得好看有趣、余味绕梁,需要导演拥有极其扎实的功底,陈淑贤的剧本经过许鞍华的消化与外化后,呈现出了许氏惯有的质朴温暖,让那些与生命对话、与生死对话、与生活对话、与传统情感对话的沉重都具有春风化雨般的魅力。的确,这一回许导再次发挥了她的强项,聚焦了小人物的生活现状,她让没有血缘关系却情同母子的情感呈现得真实自如,颇有深远的存在感,令观众不断意识到,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情,而非着力营造、刻意堆砌。从片中也可以看出许导想探讨传统人际关系的意思,经由该片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令老外了解到了什么是中国传统式的亲情。

影片的细节部分果真属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很多都是在惯常的匆忙中易于遗忘的,许导重拾了这些“人间俗事”,并令其如涓涓细流般润入观众心田,并各取所需地留驻了动人的瞬间。如果看得够仔细,会发现每一处镜头都仿佛浸着人物的心绪,每一个眼角眉梢侧目凝神都是生活的本真。这种细腻贴近总会牵动有生活经历的观众的心,从而产生极大的共鸣,较为年轻的观众或许会在桃姐身上看到喂养过自己的故人的影子,在Roger身上看到自己或朋友的影子。

就表演层面而言,叶德娴的演技已经到了忘我无我的境地,她于举手投足谈笑回眸间,塑造出了一个知分寸、守本分、真善良、很宽厚的桃姐,也再现了一个为家庭服务近60年的堪比家人的忠仆形象。有两处,叶德娴仅仅用表情就说明了人物内心的万水千山,如第一次听到少爷Roger在众人面前认她是干妈时,再如从养老院回家收拾旧物,最后离开家门时回头看的那一眼,这其中的感受几乎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刘德华的表演也较他以往内敛,这个内敛恰好地表现出了富家少爷Roger的内心变化,他和叶德娴所产生的互动效果,令片中母子间的情感交流显得尤为真切,且相映成趣。如两人关于眼光高的话题,再如Roger带桃姐看电影首映,散场后于街头携手散步,一路聊着有趣的话题,Roger将桃姐护在人行道内侧,镜头追随着他们的背影,不远不近,这一幕仿佛人生中温馨而短暂的驿站。

不可否认,影片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也涉及了一些社会问题甚至是业内现状,参与这部分表演的诸多名人配角们在将笑声带给观众的同时,也将思索带给了观众。

真实的生活与责任

钟春桃,既桃姐,原籍台山,自幼家贫,出生不久既被人收养,养父在日本侵华期间被杀,养母无力再照顾桃姐,辗转之下,将桃姐安排到梁家充当家佣,自十三岁起,桃姐先后照顾过梁家四代,共六十多年。

影片的开端,便向大家讲述了影片女主角桃姐充满曲折离奇的身世。桃姐的第一次出场,便是在充满生活气息的菜市场,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菜,和小贩们热情的打着招呼,逗逗店家的小猫,精明的挑着大蒜,十分的精神和健忘。随着为主人准备午饭,两人不发一言,桃姐按着顺序依次端出高汤、螃蟹、海鱼、以及饭后水果,给观众的感觉,这是怎样的一位称职合格的家佣。和主人关于牛舌的简短的对话,又可以看出桃姐对于罗杰的关心,已经超出了主仆之间的关系,桃姐早已将罗杰作为亲人。影片主要的便是讲述桃姐在养老院的一些经历,以及桃姐与罗杰在这个过程中的温暖人心的主仆情故事。如同电影的英文名字一样,a sample life,简单的生活。桃姐很要强。当养老院的同伴说怎么没有家人陪你来的时候,她十分要强的说“他们都在美国”,她不想让别人觉得她没有亲人,没有别人关心。当罗杰问她养老院的一些情况时,她的回答都是好的,她不想让自己成为别人的累赘。桃姐很好面子。当别人说她的名字一听就知道是个佣人的名字,此时的她有些愤怒了,“我得罪你了?”不再和那个人说话。桃姐很讲究。她对一切吃的东西都很挑剔,对于店里的鱼,她认为别人做得太咸了。对于服侍多年的太太来看她,带来的燕窝,她在感谢之余,还要挑剔燕窝没放生姜有些腥味。桃姐很会做人,很大度。当别人送给她礼物时,她一定要包个红包作为回礼。将自己的金戒指,送给梁家的小辈。她会和养老院里的一些朋友,分享那份燕窝。其实,看到桃姐,你就会发现她是你身边的老人一样,他们一样要强,一样的要面子,一样的很讲究,一样的宽容待人和大度,一样的慈善,一样的简单地过生活。影片里,养老院里一个女儿和母亲在闹别扭,这个感觉太真实了,让自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和去世外婆原来之间的磕磕碰碰,其实生活中就是这样,本来都是为了对方好,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只能产生一些小矛盾。喜欢影片里,桃姐卤牛舌的那段镜头,生姜大蒜放入油锅里的滋滋作响,细致的将各种香料放入锅中,最后放入牛舌,盖上锅盖,慢慢熬煮。也喜欢许鞍华导演《天水围的日与夜》中,一个老阿嬷自己买了5块钱的牛肉,那么一丁点肉就这青椒一起爆炒,那种感觉真的很好。生活就是这样充满柴米油盐的。其实对与许鞍华导演的电影,看的并不多。最近几年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天水围系列,以及现在的桃姐,许鞍华导演就是这样一个用心,真诚给大家讲故事的人,这个故事里面有你有我,有她有他,直达内心。现实,很多就是好的电影并不是就有好的票房,《天水围的日与夜》就是这样,即使斩获金像奖多项大奖,还是不能弥补票房的溃败。好在《桃姐》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都已经相当的出色,一个用心讲故事的导演,应该得到观众的支持,我们需要更多像许鞍华这样的导演,拍电影不为噱头,只讲真情实感。这大半年来,也看了许多电影,但是能引起共鸣的影片的却太少了,《桃姐》就是这样其中的一部。看完《桃姐》,其实我们不得不面对社会老龄化的问题,其实影片中的桃姐是欣慰的,即使没有任何亲人和子女,但是却有罗杰的一路陪伴。其实现实中,有很多如同影片中那种没有他人照顾的老年人。看完这部影片,感动之余,我们应该更多的是需要承担,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承担起像罗杰对于桃姐那样,我妈对于外婆那样的责任。

那段飘在空气里的主仆情

在《桃姐》里看到徐克客串了一角,想到了四十年前的香港新浪潮,那时的徐克、许鞍华都是意气风发,实验意味十足,如今徐克在商业片道路上已是拓出一个新天地,而许鞍华则一直对现实主义题材情有独钟,并且越来越趋于平实,此次《桃姐》正是一部集中显示其成熟风格的作品。

《桃姐》的故事很简单,甚至简单到无法以故事来形容,说的就是一个老佣人和经由她一手带大的少爷的故事。桃姐服侍李家数十年,如今年事已高,刘德华扮演的少爷罗杰因为事业繁忙,不得已把她送进老人院。

这部电影因切中社会“老龄化”这个热点而获得不少关注,但它所表达的涵义却远远不是如此简单。相对于许鞍华的前作,这部电影更是进一步地放弃了对故事脉胳的描述,而是以一个个零碎的小片断缀连而成,不去追求跌宕起伏的情节,不去营造人为的高潮,原原本本地展现出平淡如水的生活,却又不枯燥,不单调,创作来源于最直接的生活,其中更是满溢着化不开的浓烈感情。感情,始终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它若隐若现地飘在空气里,如何准确地攫住,通过情节的交待、演员的肢体表现出来,尤能见出一个导演的功力来。《桃姐》于许鞍华不仅仅是一部诚意之作,更是一部在现实主义里浸淫多年后的她风格转型、返璞归真的作品。

影片中诉说老人问题的“老龄化”固然能让人感动不少,而其中桃姐与罗杰的主仆情却更让我沉迷。桃姐把一生都给了这个家庭,罗杰更是她自小带大,对这个少爷的感情无法言说,罗杰更是尽出自己一份孝心,但主仆之间却始终是被一层无形的生分客气所阻挡,即使桃姐在面对罗杰开怀大笑之时,这层隔膜来自于社会的阶层之分,而两人的感情正是在这个隔膜背后暗自涌动,虽说两人都是极力表现得轻描淡写,但这背后却是有着一份不舍的情谊。国人的内敛与情义被许鞍华拿捏得恰到好处,更是由叶德娴、刘德华演绎得精彩备至。

《桃姐》里的高潮是通过无数生活里的小细节、小场景来表现的。当一干罗杰小时的同学打电话给桃姐,说着儿时编排调侃桃姐的顺口溜时,这样的一个场面感动了无数观众。影片中罗杰带桃姐去看自己投资的电影首映场后,桃姐兴奋地说罗杰父亲肯定会为儿子骄傲,而罗杰却是一脸黯然的否认。这种父子间的芥蒂,与对少爷拥有无私感情的佣仆总是发出如母爱般的不吝赞赏的鲜明对比,更是能击中观众的软肋。与父亲相比,反而是桃姐更能理解他,而他对桃姐所生成的一份犹如对母亲般的眷恋依赖也就不言而喻了。

虽然许鞍华的现实主义与众多电影大师的比较起来,无论摄影还是音乐,都不是那么精雕细刻,影片在叙述的过程、表现的手法中也时不时有生硬插入的痕迹,但这么多年来许鞍华能够坚持下来,香港电影最终能够接受许鞍华,这些就是奇迹。仍记得当初也是叶德娴、刘德华当初的一部现实题材《法外情》,哭得屏幕底下哀声一片,在近三十年之后,巧合的是叶德娴、刘德华再次合演了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大作《桃姐》。香港的电影有时说来真是奇怪,它是以动作片、警匪片、黑帮片闻名于世,在这样的类型片得到承认之前,过去的文化界甚至是把它形容为一块文化荒漠之地,但它的现实主义作品虽然举步维艰,根源却是一直未断,脉胳始终得以延展,近几年《天水围的日与夜》《岁月神偷》都是上佳之作。而具有现实主义深厚土壤,曾经诞生过《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牧马人》这些现实主义巨作的内地反而是日渐沉寂,这几年难得一见的诸如《小武》《图雅的婚事》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国际影坛上赢得不少赞誉,在国内却是以“小众”“先锋”的面目出现,一个本是澎湃磅礴的大类型片品种落到如此地步,不由得让人唏嘘不已。

但《桃姐》依旧是温情的,它没有把人生里最为赤裸裸、最委琐的真相细细地剥开来给我们看。桃姐是幸福的,她受到罗杰一家的感恩,而那个借钱去找洗头妹的阿公,为赡养费三番五次在养老院里发生的争吵,甚至于那个在全家移民到国外、音信皆无、被扔在养老院的阿婆,都并没有提上主线,有的甚至是透过了桃姐清澈的眼睛的过滤之后,再呈现给我们,为此而减去了人生里多少的苍凉与无奈。独独最后的死亡要由桃姐来承担,许鞍华没有给我们安排桃姐苏醒过来的奇迹,这是许鞍华执意要显给我们的生活残酷的一面,这或许也是她所认为的人生的最真实最无奈的一面,即便她在这部电影里展现了无数的温情之后。

十年唯一零差评电影,《桃姐》

我等青少年时代,阅西片机遇较少,大陆片优质者不多,唯港片令人着迷。而文艺片在香港电影类型中非常边缘化,自看过《投奔怒海》之后,我几乎认为许鞍华是同脉香港电影导演里文人气质最浓的一位。可惜的是香港虽然文化言论相对自由,如今的禁区也越来越多,连许鞍华也曾处于无片可拍的境地。当然庆幸的是这位慈祥的女导演坚持了下来,从《投奔怒海》到《《客途秋恨》,从《女人四十》到《男人四十》,从《半生缘》到《千言万语》,从《天水围的日与夜》到《桃姐》……几乎香港最好的社会写实片、市井片和文艺片,都出自许鞍华之手,她在香港电影史上是一个异数,空前是自然的,绝后虽不敢说,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类似的电影人出现。

在这里,我要强调一句,2012这个香港电影几近堕落到谷底的年代,出现了十年唯一零差评香港电影:《桃姐》。

桃姐》着笔小人物生活,折射香港社会变迁下小人物情感。要看《桃姐》,需要知道下角色背景,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有不少帮人家打工的“马姐”,就是不嫁人的“自梳女”。片中的桃姐自然是常年累月地服务着Roger一家人,随着时代变迁,变成服侍Roger一个人,看着这个家的人成长、结婚生子、成家立室……虽然大家都没直接言语,但事实上Roger一家人心中的桃姐,已俨然是家里的一份子,亲情,早已渗透其中。

桃姐这个传统的小人物,始终带有不安全感、卑微感与死爱面子感,对Roger视如亲生,即便日夜一起生活数十年,也多年如一日的奉行自己职责,当自己是老奴。中风后住入老人院,极爱面子的她又不敢麻烦自己一手带大的“主人”。当Roger对外人说桃姐是干妈时,当为Roger准备他不适吃的牛舌时,当桃姐大年夜孤零零接越洋电话听Roger家人拜年时,桃姐脸上的那份满足让人喜极而泣,叶德娴演的也是触动人心。

许鞍华一直坚持传统的电影叙事方法,《桃姐》的故事都自然生动、完整舒适,细节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令人喜欢。因此,看《桃姐》不同与看一些枯燥文艺片,许鞍华最拿手的,就是将这类沉重的现实题材处理的举重若轻,“主仆”与“亲情”那张薄如白纸的微妙情感的变化,许鞍华抽丝剥茧地在细节处展现。比如:Roger年过四旬的发小还记得桃姐点点滴滴,记得桃姐煮的饭菜;桃姐与Roger打开老式木箱,细数承载岁月痕迹的成长痕迹,每一个道具,都让桃姐回忆的眉开眼笑;桃姐与Roger首映礼归来,“大帅哥”“大靓女”的互相调侃,这种亲近,亲生母亲也难以企及。在摄影技巧上,《桃姐》也没什么花招,也许一些看管商业片的观众会认为落伍,其实摄影师余力为这种纯朴自然的视觉艺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道若拙,极富层次。

如果现在说叶德娴、刘德华演的是多么的好,那都是虚的,影帝影后早已证明。一句话,《桃姐》中叶德娴、刘德华每场对手戏都生动难忘。另外,黄秋生、秦沛、秦海璐、梁天均是好戏之人,何况片中还有邹文怀、洪金宝、徐克、刘国昌、罗兰、宁浩、谭炳文、宫雪花、詹瑞文……哎呀,太多了,数不过来。

亲身母子的感情隔膜,主仆的情深;物是人非与生活不惯;一个国家两种文化;忠诚、善良和自尊;脆弱与坚强;卑微与高贵……《桃姐》动人而并不刻意煽情,不时富有喜感,但一笑之时,却又深深体味到生活的辛酸与生命的感

动,十年唯一零差评香港电影当之无愧。

第四篇:《桃姐有感》

观《桃姐》有感

看完电影《桃姐》之后,心中的酸楚感久久不能散去。桃姐的一生很难用一个词或是一类词去概括。苦命?不算是,至少她的付出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对于一个没有亲人的老人来说晚年已经是很有福了。幸福?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被抛弃了,很难用幸福概括她的一生。她的一生是被不幸的出生,不幸的家庭所注定的。

但是要是从更宏观方面来说,桃姐的一生是社会的产物。她在13岁时,当时有孤儿院;如果当时汽车,火车非常普及;电脑、电视、报纸承载的信息像现在这样丰富。相信桃姐不会去罗杰家做一辈子的佣人。她会像现在的大多数人一样,在城市中打工、挣钱、结婚、生子、买房,拥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靠罗杰家里的施舍般的帮助或是关心。同样的劳动,本来就是桃姐应得的东西,在罗杰家人帮助或是关心她的时候,她却还需要感恩般的道谢。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我不这样认为。我只知道一份付出一份回报,应得的回报没有必要这样。

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为父母担忧的情愫,妈妈善良、爸爸精干能干的影子在脑子里盘旋回荡。想要给他们打电话的冲动油然而生。但是很快就被另外一种想法压下去了,那就是现在我的思想情感跟他们不再一个维度,我打电话时必定感情丰富,但是,他们说不定还在忙什么事,电话中略带敷衍呢,哈哈!这就是人生,看似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却是被像河流一样的社会规律带到固定的轨迹中去。在剧中还在想一个问题,50-60年代中国家庭都有4-6个孩子,中国在靠他们为中国带来的人口红利大跨步的往前走的同时,是否想过,在他们老去的时候怎么去报答他们带给国家的人口红利呢?其实,与其说是报答,不如说是还债。

这是一部好的电影,因为它能让这个浮躁的社会些许的沉淀一下,冷静一下,反思一下。

第五篇:《桃姐》观后感

今天看了电影《桃姐》,心里很感动,也很温暖。刘德华不愧是天王、影帝,表演自然,朴实,亲切,而桃姐的扮演者叶德娴也把一个忠厚老实、勤劳能干的佣人表演得让人心生怜悯,并对她充满敬意。对于演员本身,我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去欣赏他,而对于角色,我只能喟然长叹。生活中会有这样的真情吗?

影片中刘德华饰演的罗杰是由桃姐一手带大的,桃姐自然对他是百般疼爱。桃姐从十三岁就来到罗家做佣人,早已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家了,所以她对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不存在半点虚假做作的成分。而罗杰在桃姐生病以前一直理所当然地接受着桃姐对她的爱,从来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应该。但是当桃姐生病住院,迅速呈现出老态的时候,罗杰开始观察,开始思考。桃姐主动住进老人院,在那里遭遇一系列不适应之后,罗杰也开始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帮助桃姐度过一道道难关。那种自然的关心,互相的体谅,使他们像真正的母子一样珍惜彼此,也珍惜老天留给他们不多的时日。桃姐不可避免地老去,离开人世,但她没有遗憾,更没有心痛,她有的是安详和坦然,这才是我们最终所要追求的吧?一个人,不管他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不管他是男是女,不管他生在贫穷家庭,还是生在富贵人家,出生的时候,他总会得到家人,最起码会得到母亲的爱;可是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却不一定会有亲人的陪伴;又或者即使有亲人的陪伴却缺少亲人的爱。

桃姐是幸运的,她在老了的时候捡了一个儿子,给了她临终的关怀,尽管这是她一生付出的回报,但又有多少老人即使儿女成群却晚

景凄凉呢?或许这正是制片方想让观众思考的问题吧?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人怎样能够安度晚年?即使儿女有孝心,可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又有多少老人能享受足够的天伦之乐呢。如果我们现在不去思考这个问题,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不久的将来,是我们自己也要面对这个烦恼而徒伤悲了。好在有了这部电影,它让我们更加相信人间自有真情,但愿这样的真情可以让更多的老人安度晚年。

下载姐的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姐的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桃姐观后感

    《桃姐》观后感之 人生何处不荒冢系别:国际工商管理系 班级:物流管理1001班 姓名:路咏超 学号2011年,影片《桃姐》先后在国际国内各大颁奖典礼上斩获多项重要奖项,可谓风光无......

    亚运微笑姐

    亚运微笑姐亚运微笑姐22日-8月28日参加了由亚组委统一组织的亚运颁奖礼仪培训,并以优秀的表现圆满完成了全部培训课程。经过培训考核及综合评审,吴怡同学正式入选为第16届亚运......

    心得体会1--姐

    通过参加武汉大学经管院46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不仅让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深刻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

    姐的语录

    姐的语录1、金杯车太操蛋了,底盘那么高,我几乎是爬着上去滚着下来的……明显歧视我们矮个短腿姑娘!2、爱和日,并非互为条件句。“爱是日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个假命题。3、知不......

    桃姐观后感

    看《桃姐》有感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无法逃避。但是,假如人与人之间有一种温暖的情谊陪伴他们,那么衰老过程的害怕和痛苦必定会降低。 看完《桃姐》这部电影后,我浅薄地......

    《桃姐》观后感

    《桃姐》观后感 《桃姐》观后感1 最近看了传说中的《桃姐》一片,有些感触,闲来无事码点相关文字,以志所思。总体说来,这是个很平淡的电影。作为港式文艺片,套路不可谓新颖,情节不......

    桃姐读后感

    《桃姐》观后感 《桃姐》这一部电影,没有过多的渲染亲情抑或悲情。从电影的开头到桃姐生病,再到桃姐的死。一切都那么平淡,如同桃姐这个人一样。没有过多当代电影常有的夸张,也......

    关于《桃姐》

    关于桃姐 刚刚看了由刘德华和叶德娴主演的电影《桃姐》,有点感触却又很难说清楚。 想起看这部片子,开始主要是由于他的网络上较好的评价,斩获了不少奖项。可看了一点点却有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