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鼓励”是打开后进生心灵的一把钥匙-后进生转化
“鼓励”是打开后进生心灵的一把钥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老师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经过几个月的班主任培训,是我对班主任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同过听专家们鲜活的教学案例,和班级的同学们呢共同商讨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不知不觉,我的班主任工作更得心应手了,同时也渐渐养成了我积累平日教育教学案例的习惯,我也能静下心来,琢磨班主任工作中的得与失。下面就我学习后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进行整理。
唐子程,是一名学习成绩非常差的学生。上个学期期末考试,每科成绩都在班级的最后,上课时,总是搞小动作。由于舌头有先天性的问题,说话不清楚,总是呜呜噜噜。开学不久,由于他不爱学英语,不听英语磁带也不完成英语作业,于是我决定到家他家里家访。
唐子程的父母是四川到大连的农民工,与亲戚合租一套50平左右的房子,他们一家三口挤在不足15平米的小房间里,他妈妈马上又要生小弟弟了,所以对他的教育比以前又减少了许多。
我一进唐子程的家,他妈妈级和我说:“老师,唐子程越来越不听话,也不爱学习。自从假期回了一趟老家,就老想回去。我也管不了他了,都想把他送回去。”这时,唐子程倔强的说:“反正我也想回到乡下。”眼看着母子两人的战争又要开始了。我忙说:“好啊唐子程,老师白喜欢你了,说走就要走,你舍得我吗?”听了我的话,唐子程笑了笑,不说话了。我接着说:“唐子程,假期的作业都做完了吗?”他说:“我做了口算。”说着拿出口算本,我认真地看了几页说:“嗯!真不错,我们还没教的题你都会,谁教你的?”他自豪地说:“我爸爸叫我的,教一遍我就回了。”我转过脸对他妈妈说:“怎么样,我说唐子程聪明吧,所以全班同学中,我最喜欢他。”听了我的话,唐子程美滋滋的,更来劲了。赶忙说:“老师,我妈妈给我买了两本新书。”没等说完,就从床底下拿出了两本儿童小说。我满脸惊奇的说:“呀,唐子程,你都能读小说了,真了不起。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谁?”这时候,就看他连说带比划的把他感兴趣的故事一股脑的告诉我,讲了好长时间,这时候,他妈妈和住在旁边的亲戚小声的说:“呦,唐子程这么乖,从来没见过他讲故事。”就势,我就说:“看,我们唐子程聪明吧。其实如果他要认真的对待学习的话,保准是我们班最聪明的孩子。学习英语肯定没有问题,对不对?”只见唐子程用力的点点头,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
经过这次家访,唐子程的变化非常大,虽然成绩并没有突飞猛进的进步,但是上课在下面搞小动作的时候少了,积极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了;作业不完成的时候少了,被我表扬的次数多了;英语课被老师点名批评的次数少了,得到英语小红花的次数多了。看到唐子程的变化我想,一味的指责孩子,哪能激起孩子表现的欲望。本来我是来“告状的”我相信,如果一进门就把他如何如何的不好说给他妈妈听,不仅不能打到我家访的目的,而且以后对唐子程的教育也会有很大的困难。在鼓励中,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树立了自信心,重新鼓起向前进的勇气。
对待差生需要爱心和耐心,更需要我们一句鼓励、一声赞美。
第二篇:后进生转化的“钥匙”-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转化的“钥匙”
正所谓:“十根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后进生。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在品德、学习、纪律一方面或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能否做好后进生的工作,不但关系着一个学生的前途和未来命运,还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班集体的荣辱和社会风气。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想尽一切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后进生转化,让他们重拾信心之花,重燃希望之火。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场“持久战”,不但要有锲而不舍的作战精神,更需要讲究有的放矢的作战技巧。正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善于做一位高明的“锁匠”,为每个后进生度身配制“钥匙”,才能成功开启他们的“心锁”。
一、信任是一把点石成金的钥匙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程度。根据皮格马力翁效应的原理,只要教师真正信任学生,并适时加以鼓励,他们一定会成才。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生都期望获得老师的关注和信任。可以说,信任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信任的语言和信任的目光也可以化做一股清泉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它会产生一种奇异的力量让学生绽放出美丽。
林国锋同学是有名的学习“困难户”,字写得尤如“天书”,高居作业“缺交榜”榜首。他特别害怕写作,只要一提起作文就像踩着了‘地雷’一般,绞尽脑汁也挤不出几滴“牙膏”。可在一次作文课上却自告奋勇地提出要写三篇作文,并要求我给他三张作文纸,我当然“慷慨”赠送。但“莽撞”的叶靖维同学却误以为他是“贪心鬼”,抢过“赃物”交回我手中。当我解释后,“闯祸”的小家伙却仍振振有辞地说:“鬼才相信他会写三篇作文呢!老师,你肯定上当了!”一些对林国锋“知根知底”的同学也高声附和起来,哄笑声顿时此起彼伏。这时,林国锋的脸红得像西红柿一般,头垂到了胸口,缺堤的洪水喷涌而出!看着叶靖维如此“盛气凌人”,我决定为林国锋“抱打不平”。我把目光落在了林国锋身上,语气坚定地对他说:“林国锋同学,老师绝对相信您!您可一定要用行动证明给他看啊!”得到我强有力的“撑腰”,林国锋止住了哭泣,把头高高地抬起,脸绷得更紧了。很快,林国锋用行动有力地回击了那些“看扁”他的同学!
信任是力量的源泉。只要给学生充分的信任,他就一定能带给您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时机是一把事半功倍的钥匙。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高明的厨师只有恰到好处掌握烹饪的火候,才能烹调出珍馐百味;庄稼的能手只有准确掌握耕种的时节,才能获得丰收;后进生的转化同样只有准确把握教育的时机,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何鹏程是一个长得虎头虎脑,眼睛雪亮,头发乌黑,口齿伶俐,机灵如兔的小男孩。可最大的毛病就是害怕动脑筋,好像只要一想问题,脑袋就会被毒蛇咬,遭电击似的。不管是苦口婆心的教育,还是雷鸣闪电的批评,他总是稳坐钓鱼台。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却“起死回生”了。去年春节前,他经历一次严重的意外伤害,抢救了三天三夜,才从死神手里逃了出来。望着他苍白如纸的小脸蛋,我心里像针扎一样。“你能把这次经历写出来吗?看看能领悟到什么道理。我和同学们都很期待!”他想了想说:“我试一试!”第二天,他果然把作文交到了我手上。读着他以这件事为题材而写的文章——《血的教训》,我被震撼了:“他终于长大了!”这篇纪实作文不但改“一句式”作文为“千字文”,而且在字里行间充分留露出对父母、对老师的无限感激!奇迹发生了,他好像脱胎换骨,换成了另外一个人似的。上课认真了,坐得比松树还要直;回答问题积极了,速度比闪电还要快;作业按时完成了,比闹钟还要准时。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要善于把握教育时机,就会创造出教育奇迹。
三、赏识是一把劈开冰山的钥匙。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后进生都有他的闪光点。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弱的一点,也要千方百计发扬光大,以此作为转化的“起步点”和“立足点”。要像春不吝啬风、夏不吝啬雨那样,不时地夸奖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因势利导,用鼓励扬起他们人生的风帆。
周杰是典型的“差生”——品德差、纪律差、学习差。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这种学生对传统的批评教育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抗药性”。于是,我开始用“放大镜”慢慢寻找他的闪光点,并在班上高调“宣传”。摘下了有色眼镜,才发现他的优点可真不少。他虽然上课纪律差,动不动就大闹天宫,表现得目中无“师”,可只要不在课堂上,不管相隔有多么远的距离,他总是主动热情地走到你面前问好。当他又一次不交作业时,我强压着心中怒火准备听他“狡辩”:“老师,我还没背熟,所以不会默写!”我暗暗长舒了一口气:“幸好我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一顿,不然就会前功尽弃。”原来,这次作业我是要求他们在家里默写《古诗三首》,我也作好了心理准备:个别“聪明人”一定会作浑水摸鱼——抄袭。没想到周杰居然那么“笨”,我抚摸着他的小脑袋说:“你真诚实,老师不怪你。来,老师和你一起背书?”他欢天喜地回座位拿书又走上了讲台。上了一节课,我也想有点累,才发现平时放在讲台上的椅子不见了。我问:“周杰,你见看老师的椅子吗?”他马上看四周望了一圈,立即大叫起来:“椅子在后面!”原来是出黑板报的同学帮椅子搬家了。我刚想开口,他已经像风一般地跑了过去,又风一般地把椅子搬到了我的面前。“老师,椅子有点脏,我帮你擦擦!”又风一般地回到座位,找来一张纸巾把椅子擦得像一面镜子。我抓住这些细微的“亮点”大做文章,使周杰身上的“沙子”慢慢抖落,渐渐露出了“珍珠”的光泽。
其实,每个问题学生的心灵都埋藏着向上的种子,只不过被厚厚的冰雪所覆盖。只要我们不吝啬爱的阳光,冰封的种子一定会破土而出,生根发牙,长叶开花。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进生不是不可救药,而是需要我们对症下药。作为老师,我们要随身携带任信、时机和赏识的“钥匙”,帮助和指导“顽石”般的学生打开“心锁”,这一朵朵“迟开的花”一定会开放得绚烂多姿。
第三篇:打开“后进生”的心门-后进生转化
打开“后进生”的心门
当我们自然而然的走进后进学生的心,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只有真正走入学生心中,我们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而如何走入学生的内心呢?尤其是像那些师生眼中、家长心中被标上“后进生”的学生,他们的心门似乎管得紧紧的,堤防着每一个成人的侵入。
用心灵赢得心灵。因为,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只有用让孩子的心灵感触到老师真挚的爱,那扇紧闭的心门方能徐徐向你开启。我想,现实中,很多老师都懂得这个道理。于是,在开始的时候,也曾是和风细雨,也曾是嘘寒问暖,也曾紧紧抓住闪光点,但是好景不长,这些学生的“软硬不吃”“不识好歹”“出门就忘”“屡教屡犯”,让老师“忍无可忍”“心寒至极”“彻底绝望”!果真是“孺子不可教”么?
当然不是。苏霍姆林斯基说:“医生能够长年地治疗一个病人。他也许比我们教师有更多的理由作出悲观的结论,但是他相信科学的巨大力量,相信病人本身的精神力量。教育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要使一个在绝大多数儿童来说能够胜任而偏偏在他来说不能胜任的儿童,不要感到自己是一个不够格的人,要使他体验到一种人类最崇高的乐趣──认识的乐趣、智力劳动的乐趣、创造的乐趣。在我们的工作中,人道主义的最高阶段就是:我们必须依靠对于自然力的深刻的知识,去克服那些甚至被自然本身所命定的不可克服的困难。”还是我们的方法不科学,不得当吧?不,应该准确的说,是我们的爱还不够。一次,我听一位老师的语文课,班里由6名学生。整个课堂老师提了18个问题,同学们回答问题50多人次,但班里仍有5名同学,他们自己也没有举手,但老师也没有提他们的问。我从他们的表情上看,他们还是想展示自己的,但每一次机会他们都失去了。下课后,我问这几个学生,他们胆怯的说:“我怕答错了,老师又要说我笨。”我听后心里很是沉重,我在想,我们的“后进生”他们并不差,只是我们的老师关心的不够,爱的阳光没有向他们倾撒。
经过了小学几年,升入初中的这些所谓“后进生”,受的冷漠绝对比爱多得多,得到的关注更多的也是他们故意违纪得到的老师不得不去关注的眼神。因此,他们对突然来临的“关爱”总是存有戒备,但依然渴望,于是有了一次次的试探。而就在这试探的过程中,老师失去了耐心,弃之不理,其结果不仅是寒了老师的热情,更是冷了孩子的内心,使那本已冻了三尺的冰更加厚了几分!更不消说,那一个劲吹西北风的老师了!
因此,我想说:学生没有切身感觉到的爱,不是真正的师爱!真正的师爱,没有功利思想,不会计较付出有无回报,爱得自然真切,永远是期待成长,永远是充满希望!
转化后进生,打开心之门,让他们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快乐的生活!
第四篇:鼓励及参与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鼓励及参与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执教初中化学多年,遇过许多形形色色的后进生。刚参加工作之初,总认为他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也无可救药的,对化学这门学科又能怎样呢?故对他们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既影响了中考的整体成绩,又在学生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经过加强对自己的反思,意识到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结合多年分析和经验的积累发现:化学在初三是一个新学科,且与其他学科联系不是很大,因此,化学学科差其实是一个其他学科差的一个延续,是心理障碍,如果我们适当引导是有可能将这种延续扭转过来的。于是,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关注后进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是在化学学科教学上,如何转化后进生的几点做法:
一、积极做差生的思想工作,化学在初三是一个新学科,对任何人来说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且对其他学科的依赖较小,任何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得到好的结果,并在测验时增加容易题的比例,使学生取得他想得到的成绩分数,从而树立学好的信心。对学习过程中出现反复的同学更要多多关心,多接触多交谈,消除师生隔阂,使其能坚持下去,对化学科目来说,我们有过执教经验的人来说,坚持就是胜利。
二、重视差生,在课堂课外要时刻重视他们,不能让他们有被遗忘的感觉,让他们能感觉到他们的存在,在课堂,老师提问,很多同学马上能回答,可他们不能,在这情况下,老师不能置他们于不顾,要及时准备一些简单的问题,点名让他们回答,让他们也有成就感,不会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三、在课外,经常布置一些家庭小实验,在学习水的净化时,布置观察水壶烧井水后,水壶前后的变化,在讲碳和碳的化合物时,观察小煤炉燃烧的现象,玻璃杯中高矮蜡烛燃烧现象,生石灰与水反应的放热现象,观察燃着的炉灶上撒点盐火焰变化的现象等简单可行的小实验,同学们都会很有兴趣的去做,做好后会把现象及时反馈给我,在课堂上再给他们解释,使全心全意很快就领会其中的道理,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实验材料的收集和制作方面让学生有所作为,比如水电解实验中,石墨电极的制作,可以由学生完成,制氢气锌材料的获得,制二氧化碳石灰石的收集,都让他们参与其中,使他们知道化学就在身边。
解决了心理障碍,又让他们参与其中,使他们知道化学就在身边,化学不难,且能解释解决了心理障碍,又让他们参与其中,使他们知道化学就在身边,化学不难,且能解释身边的现象,增长知识具有实用价值,从而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此,差生就不再是差生。因此,关注重视和让其参与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第五篇:后进生转化
浅谈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
后进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是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是直接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和发展。下面就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工作浅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很看法:
一、后进生形成原因
(1)家庭社会原因,即主要是学生的家庭关系、家教水准以及环境形成的。
我们学校地处姜堰西北角,乡镇企业发展落后,很多学生的家长(父母可能同时外出)常年外出打工,孩子跟随爷爷、奶奶,而爷爷、奶奶中大部分是文盲,中、高年级中不少同学的父母不识字。他们中不少人对子女或是缺少良好的教育态度,或是缺乏恰当的教育方式。祖辈对子女往往娇宠放任,造成不少孩子很懒,怕困难,不守纪律,懒惰等。我们不少老师在与学生家长交流时常听到这样的话语:“没办法,他不怕我,我管不住”,(典型的放弃型)“这孩子,就这样子,小学毕业后早点去学手艺”。(典型的失望型)。由于种种原因,在我校还有着一个为数不少的单亲家庭或孤儿群体,这部分孩子中不及格学生不少。
(2)学生的心理、生理原因,即学生本身和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形成的。
由于地方经济条件、交通、传统因素等方面的原因,我校施教区内的残疾儿童几乎无人上特殊学校,均在普通班就读。我们的学生中有脑瘫的、半哑的、痴呆的、小儿麻痹后遗症的„„这些孩子在普通班学习确有困难,而且很难提高,他们影响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3)教育原因,即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失误或教法不当的形成的。
A、“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是形成后进生的原因之一。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各有差异的学生,实施一个教学要求,采用一个教学方法,在这种情况下适应者则正常发展,不适应者则停止前进,得不到发展,随年级的增加,后进生的人数会逐渐增加。
B、不当的教学方法也是形成一个后进生的原因之一。
我们的教学由重知识,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模仿,轻能力转向新课改强调的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不少教师在新课改中,迷失自我,教学的有效性不强,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识发展的需要,这是形成后进生的主要原因。
C、对一些学生抱有“智力落后”的偏见也是形成后进生的原因之一。对于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一些教师有一种认为这些学生“智力落后”的偏见,使这些学生得不到适当的教学和培养,成为后进生。
二、转化后进生的措施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要转化后进生和防止后进生的形成要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转化的前提——师爱
我们要求每位教师真诚的爱护差生,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理解他们。主动接近他们,建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肯定、鼓励他们的一点一滴进步,分阶段向他们提出恰当的期望。
2、关注转化的基础——调查
各位任课教师深入调查,摸清形成后进生的真正原因,特别要摸清他们数学知识方面的缺漏,有的放矢的帮助他们,对症下药,切实解决他们学习中的困难,指导他们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
3、关注转化的外因——环境
努力为后进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合作,注意差生周围的同学,使他们处在一个团结、向上、勤奋、好学的集体之中,使他们在比、学、赶、帮的良好环境中共同提高。
4、关注转化的动力——兴趣
要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规律性,不断培养后进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欲望和责任感。
5、关注转化的钥匙——方法
要根据后进生的具体情况和心理特点,结合新课改的精神,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根据小学数学的特点,对他们要特别注意:课前抓好补缺和铺垫,课上抓好训练和反馈,课后抓好辅导和过关,重视创设适度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课堂互动中优先照顾。
6、关注转化的重点——能力
工作中我们根据差生原有的基础,在转化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特别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要让他们在补知识中长智慧,在转化中发展思维。
7、关注转化的要素——习惯
教学中我们要求不断纠正差生学习数学的不良习惯,逐步培养他们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订正、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8、关注转化的必要环节——反馈
转化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要细心地发现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及时地表扬,更要通过观察他们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知识等方面的问题,即时反馈,及时矫正。
9、关注转化的主要阵地——课堂
转化要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变课外加班加点转为以课内为主,课外为铺。课堂上我们要鼓励后进生多参与课堂活动,多交流,多合作,启发他们质疑,答疑,并加强课间巡视,个别辅导。
10、关注转化的原则——防治并重
在转化过程中我们遵循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既要防止,又要允许差生的反复。
对后进生转化措施
后进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是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是直接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和发展。下面就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工作浅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很看法:
一、理解,尊重后进生,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二、以真诚的爱生之情,去激起后进生感情的浪花。
三、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我们在一线的老师都知道,后进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客观因素除学生自身的生理和智力有缺陷外,还有在心理上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没及时解决等方面。但是,要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上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要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我就从学生的“想学→爱学→能学→会学”这条主线进行了谆谆善诱的探索。
1、关心爱护后进生,激励后进生“想学”的愿望。
2、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后进生“爱学” 要想后进生由“要对我学”到“我想学”是一个十分难得可贵的进步。
3、在讲新课时,我适当降低起点,分散难点,让学生感到“能学”。
4、根据后进生的学习特点,改善后进生的学习方法,使后进生由 “能学”变为“会学”。
5、及时检查反馈、辅导和矫正,进一步使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
一、分类建立班级“后进生”档案,成立互助合作学习组,结成“一帮一”对子帮扶。
二、重视赏识教育的运用,切记讽刺挖苦体罚,动则批评。在工作中对后进生多关爱、多宽容、多理解、多鼓励。
三、了解、理解、善解学生,建立新型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联络和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走进学生的心灵,启开学生的心窗。
四、营造良好的学校、班级、家庭环境,树立好的榜样,让后进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为后进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对他们的每一次成功,每一点进步给予表扬,让其品尝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进取心。
第一、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用正常的心态看待后进生。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有关教育法规,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树立教育创新理念,建立平等、和谐、健康、稳定的师生关系。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相互尊重是改善一切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原则。教师只有树立创新教育理念,科学认识和了解后进学生,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后进生深刻体会到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爱护,都是为了能够使学生不断取得进步,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与综合素养,不断增强学生的个体发展水平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能力。
第二、要放下师长的架子,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师生之间的交往常常是单向的知识与信息的传递,尤其在课堂教学中更是如此。这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职责所在,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利于学生较为系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前人的知识积累,进而形成学生稳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但是这种师生关系模式在教学之余以及师生交流中却不太适用。因为每个学生作为一个教学主体,有其自身的思维特点和主体发展过程,必然对其行为产生潜在的思想影响。作为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历程中各个时期都深刻了解,对学生思维特点的形成和影响也就难以完全地把握。在课堂上老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往往是表层的,难以形成持久的影响力,同时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一般不会主动向老师交流其发展历程中的心理感受,自然形成了师生虽有思想文化交流形式而无深层次影响和感染的结果。为此,教师课堂教学之余,应积极主动与学生交谈和探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学生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诸多认识问题,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及时帮助学生克服成长过程中的错误认识和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第三、要及时总结后进生转化中的阶段性成果,理性引导并激励后进生的进步与提高。后进生转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艰辛的、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动态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理性的、分阶段性地总结和分析转化过程中出现的成绩和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改进与调整。对于后进学生来说,由于长期遭受到轻视和压抑,缺乏自信心和主体的自豪感,特别需要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肯定、支持和鼓励,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锻炼之后,老师应当及时地发现他们身上的细微变化,并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满足后进学生的主体存在心理需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欲望。这种阶段性肯定的姿态,可以起到充电的作用,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促进他们自信心的树立,增强他们的主体自豪感,激励他们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功与进步。在充分肯定后进学生取得进步的同时,针对学生自身尚存的不良习惯,要进行适时的提醒,使他们既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可喜变化,又能够感觉到自我更新的巨大潜力,自觉地加以改正。第四、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与合理竞争。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常遇到一些共同的难题,学生之间通过共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个体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且在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主体的团结协作意识,并对其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合作精神的培养和提高具有深刻的影响。这种合作精神正是创造性人格必备的要素。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的合理竞争更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大批量的优秀人才,只有那些具有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具有高尚品德和勇往直前奋斗精神的优秀人才队伍才能创造出更加卓越的价值。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明确指出了这一点。优秀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锻炼必然来自竞争。学校教育中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培养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自身争先创优、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基础。但是,学校教育中学生的竞争毕竟不能等同于社会经济领域的竞争,也没有必要那么激烈和残酷,重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因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体的健全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是以培养学生主体的主动精神及智能的开发为根本出发点的,而不是单纯的以培养少数尖子为最终目的淘汰绝大多数的“精英教育”。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之间竞争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创造
性发展与学生整体协同进步的有序化合理竞争。
第五、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决不能以牺牲优秀生为代价。优秀学生成绩的取得往往需要经历一个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学习历练,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摸索出了比较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的相对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加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使他们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当成一种乐趣、一种需要,成为自觉的学习主体。优秀生学习成绩的取得令大多数学生敬佩和尊重,许多学生向他们而不是老师请教学习成功的秘诀,因为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总是没有同学之间相对的融洽与和谐。因此,鼓励和邀请班级中的优秀学生参与后进生转化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也是取得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的重要参数。
另一方面,优秀学生对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参与必须顾及自身的发展与提高,不能以牺牲自我为代价。我们可以曾经看到这样的情况,某某同学原来是班里的学习尖子,是同学们的学习楷模,而且能够积极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但是当他参与了后进生转化工作以后,由于自己的学习计划被打乱,学习时间和精力难以得到可靠的保证,上课时难以集中精力投入新课程的学习,最终导致学习成绩的滑坡。这种情况的出现给我们深刻的警示,在转化后进生过程中,如果有优秀学生参与,一定要进行科学的方法指导,作好他们学习计划的周密安排,避免优秀生学习成绩的滑坡,让优秀学生的适度参与
产生最大的积极效果。
第六、用教育创新的方法转化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要看到后进生的闪光点,但决不意味着对后进生的缺点和陋习姑息和纵容。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对部分学生提出特殊要求和鼓励措施是绝大多数老师首先考虑的问题,一般都会提出各种促进后进生发展的主体计划方案,但往往忽视对后进生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原则性错误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这也是后进生改造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后进生,其本身一定存在较多的缺点和不良习惯,这是毋庸质疑的,这些缺点和不良习惯的改正正是我们改造后进学生的重要内容。发现后进学生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确实是我们解决后进生问题、促进其跳跃式进步和潜移默化教育发展的基本手段,这在转化过程中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在实践过程中也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因为这样做,可以激励后进学生重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努力发展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看到自身融入班集体的希望和前景,形成自觉主动的上进需求和求知欲望,进而促进后进学生个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发展与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外在因素的影响。后进生形成过程中,其自身的缺点和不良习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自我约束意识和自控能力的欠缺正是导致其落伍后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仅仅依靠老师的单方面鼓励与学生的自我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认识到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同时建立班集体的监督机制,时刻注意在转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从主观上
理解和尊重后进学生的独立人格主体,从行动上要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指导和严格要求,防止出现那种老师成为后进生为所欲为的“保护伞”,导致后进生转化的彻底失败。
总之,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以创新的理念解决后进生问题,既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促进其自我转化内因的形成,而且要认识到后进生转化的长期性、艰巨性、挑战性,加强对后进学生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保证转化工作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