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由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年轻想到的励志文章
一心想实现自己物理学的,攀登到世界的最高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儿子的梦想,有时我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谈,感觉我这有生之年估计看不到孩子的那一天,或许孩子这辈子也不会达到那个水准。当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其中,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1974年出生,今年36周岁。这时的我却又有点想入非非了,如果儿子有那么一天,也象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那样三十多岁时获得,那我就能看到那一天了。
在我的脑海中一直以来总认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都是垂老者,因为要等到成果被人们认可时总要经历一些年代,而到那时人已经老了,当5日我从厦门旅游归来,上网看到这则消息时,真的发呆了,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可以是年轻的,今天在家我上网查找往年的历史,发现对于“70后”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获奖,在我羡慕其“年轻”时,实际上,比诺沃肖洛夫年轻的诺奖获得者大有人在,我们所熟知的就有李政道、杨振宁,他们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分别是31岁、35岁,在诺贝尔奖历史中,年龄最小的获得者只有25岁,是英国的劳伦斯-布拉格。由此可见,获得诺贝尔奖并不是我想象中的要有七老八十才能得到。
不过看看我们国内的一些资料,我们不难发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都是四十以上的人,对于那些四十左右的人员,在我们国内的一些报道中总是称为年轻的科学家,可见在我们国家,要想达到科学的顶峰就要具有 “媳妇熬成婆”的过程,一般年轻人很少受关注,再加上我国的学制,等博士读出来一般也要有27、8岁了,接着成家等一些琐事,学术一事也就耽搁了,往往过了学术黄金期后,各种荣誉才会接踵而至,所以在我国40岁称年轻一点也不奇怪。()儿子曾经为学术年龄跟我争议过,他列举了世界上获得成就的人物都是年轻,有的是在年轻时发现的,到老时人们才证实了他,承认了他。他说:26岁前没有成果出来,这一生想获得成果就难了,人的创造力在26岁前是最容易爆发的,最有奇思异想的年龄。我一直想找事例驳倒他,找了一些大器晚成的事例,我还没有来得及写出这方面的文章,这次诺贝尔奖得主是年轻的,又让我在儿子面前输了,儿子不想在国内读书,他觉得国外的学制好,可以缩短学程,早日完成他的心愿。想想真有他的道理。
今天有时间仔细的研究了一下诺贝尔奖,发现物理学、化学、医学、经济学等诺贝尔奖获奖者取得成果平均年龄为40.16岁,35岁取得成果最多。在看了一些研究者的分析,认为人一生中黄金创造期大致是26岁至46岁的年龄段。这不得不让我对儿子的理论有所思考,现在儿子选择了他的路,他已经成功就读香港科技大学,他为自己的理想实现近了一步,现在看看儿子的选择还真有他的道理。看看国内那些正在攻读学位的博士生,他们每个月1000元左右的生活费,连维持基本的生存都困难,更何况现在国内的博士学位可以用生产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再看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青年教师、研究人员,为挣够可以兑现工资的“学术工分”,做着与学术无关的事情,把宝贵的时间用在了填表格、申请课题、撰写论文、寻找期刊发表的过程中,虽然撰写了不少的论文,但价值几何?
综观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功利与浮躁的成分居多,教育与学术行政化倾向严重,不改变这些现状,中国要出一位诺贝尔奖还不知要过多少年,虽然杨振宁预言不出十年,中国本土会出现一位诺贝尔奖,看着如今的现状,真的存在疑义,不过作为中国人,真的很希望能早日看到那一天。也希望儿子能实现他的梦想。为了能看到那一天,我要善待自己,好好保养自己,做个长寿老人。
第二篇: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文章事迹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文章事迹
一、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莫言,作家,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莫言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出神秘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1986年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2000年 《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1年 《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文学类最佳书奖。2001年6月4日受聘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2002年至今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2003年《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2003年11月受聘为汕头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2005年 再次失手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文学作品《蛙》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6年11月28日受聘为青岛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莫言以十年3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0位,引发广泛关注。2007年9月11日,中国作家富豪榜创始人吴怀尧策划发起【中国作家实力榜】,由包括朱大可、谢有顺、陈晓明在内的十位文学评论家共选出了58名作家上榜,其中莫言以9票高居榜首,余华、史铁生、阿来和王安忆以6票同居次席。2007年7月出版散文集《说吧,莫言》。这套书分为三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
2008年 《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
长篇小说《四十一炮》系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
2008年11月8日,受聘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驻校作家。2009年开始使用新浪微博,一共发微博28条,534678粉丝,关注5人。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创作手法别具一格,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表现一个时代的难和痛。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11月,受聘请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2011年11月24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选出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委会副主席,莫言当选副主席。
2012年5月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
莫言 经典语录
1、无论多么落寂和苍茫,那些身影总会过目不忘。
2、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了十六个年头。
3、我把你们的故事收入我的音筒,放在生活之上,我的记忆之下,4、提笔伏案之年,窗边,是心灵奔向青春的黑色河流,突兀的世界。
5、有些人,在不经意间,就忘了;有些人,你想方设法,都忘不了。
6、自我并不等同于自私,因为“我”的存在,别人才有被帮助被爱护的可能。“我”越自珍,爱情中越被重视,工作中越有能力,生活中越游刃有余。
7、自我并不等同于自私,因为“我”的存在,别人才有被帮助被爱护的可能。“我”越自珍,爱情中越被重视,工作中越有能力,生活中越游刃有余。
8、在年生里,我们因无知荒唐而美丽。
9、把每一个句子后面加一个完结的句号,记作虚无而迷惘的守候。
10、久远是迷途里酝酿的酒,愈陈愈香。
11、我们总是以诗般的语言刻画自己在青春的罅隙中的那般狼狈。
12、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13、月光下,我用繁冗拖沓的文字祭奠我的青春,纪念我死去的友情和迟到的爱情。
14、因此,在那个习惯于悲春伤秋的年代,你陪我看了多少个日薄西山的景致,我陪你看了多少个破晓阑珊的夜,我们彼此静默的坐着,不言朝夕。
15、安然的在被窝中躺过一世春秋。浑噩自知。
16、别怪我太冷血,实情便是这样残酷——两情相悦时,你乐得付出,他乐得全收,你不感觉是牺牲,他不感觉你有多苦。爱情如果真是天平,相爱时真心与回应自然持平,不爱时,再多的付出再痛的牺牲不过是让轻的更轻重的更重。情事如此,事业生活也当如是。管它回收的是琼瑶还是木瓜,切切记住:甘愿做,欢喜受,别拿牺牲当口号。
17、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在爱情中学习爱,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以更好的姿态重新爱。
18、呆坐在眼睛里的空洞和茫然,凝结成氤氲的哀伤,在青春的天空渐渐延伸和漫散。
19、当笔下肆意挥洒的心情化为文字,我将用它记录永生。20、当时光碾过青春,我将以快乐注解悲伤。
21、黄昏是青春短暂的悲伤。
22、回首。才看见我们是以快乐的心情写悲伤的青春。
23、即使世界遗忘了你,也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在你生命的伊始之日,道一声:生日快乐!
24、极度的顺从是悖逆。
25、简单的一个比方,一块玉,一元钱买到的,你不会将它看得很珍贵,一千元买到的,你自然会仔细收藏。不谈报酬,便永远将自己放在一元的水平线上,你不知道自己是否增值,也不知道是否有充实自己增值的必要,长此以往,不被埋汰也被饿死。
26、结婚是两个人的事,离婚,便是那只西伯利亚的蝴蝶,远远地拍拍翅膀,全城就可来场飓风。
27、自我并不等同于自私,因为“我”的存在,别人才有被帮助被爱护的可能。“我”越自珍,爱情中越被重视,工作中越有能力,生活中越游刃有余。
28、老铁匠操着小锺,与其 说是打,毋宁说是抚摸了一下那蓝钢。三个如狼似虎的儿子,各操着十八磅的大锺,各打了一锺,挟带着狂热与激昂,如同奔驰中的烈马之蹄,迅速无比但又节点分 明地砸下去。奇怪的是竟然没有声音。往常这父子四人打铁时发出的声响半条街都能听到,连火车的汽笛声都能被盖住,但现在,这锻打,这劳动,剧烈至极,连墙 角上蟋蟀的鸣叫都声声入耳,让人感觉到深秋之悲凉,生命之短暂。(月光斩)
29、老铁匠从姑娘怀中接过那包裹,放在屋子正北方向的祖先牌位前,跪地,行三跪九叩之大礼。礼毕,将包裹解开,悲切切地说:列祖列宗,保佑吧!祝毕,将右手中 指塞时嘴巴,交破,在那蓝光的映照下他的血也成了蓝色,滴滴下落到那钢上,先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仿佛珍珠落到冰上,然后又咬左手中佛,将血滴上去,又发 出滋滋啦啦的声响,仿佛那钢是灼热的。铁匠的儿子们嗅到了古怪的香气,与那用茶叶包裹着的人血馒头放到灶火里烧烤时的香气颇为接近。血祭完毕,那钢的蓝色浅了,淡了,不似初时坚硬凌厉,增添了些许温柔,与深秋时节的满月光 辉有几分相似。然后,也不包扎手指,搬起那钢,如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孩,塞进了熊熊的炉火之中。(月光斩)
30、恋爱时钞票拿来更换靓衣买到浪漫,婚姻时钞票要用来供奉柴米油盐解决尿不湿。
31、恋爱是心理享受,婚姻是刻板方程式。
32、恋爱是一加一等于零两人亲得像一个人,婚姻是一加一等于三生个孩子完成优生。
33、满腹经纶是黔驴之技。易于迁延与迟滞。
34、每个人,都有过恶梦的经历吧,谁都不会因为一场恶梦而真的从此抗拒睡眠。而且,没有谁真正会对他人的恶梦感兴趣,耿耿于怀的,只能是自己。你这场恶梦,当个警钟就行了。
35、那条黑爪子白狗走到桥头,停住脚,回头望望土路,又抬起下巴望望我,用那只浑浊的狗眼。狗眼里的神色遥远荒凉,含有一种模糊的暗示,这遥远荒凉的暗示唤起内心深处一种迷蒙的感受。(白狗秋千架)
36、男女情事如战事,不攻不守只知退让,自然全盘皆输。也许有的女人会说,输就输吧,反正甘愿交给他,青春,钱财,心,他要什么便取什么。自以为在爱情中扮足了伟大,却不知道,爱易脱口便易脱手,一次次的退让,已让他洞悉全部——言听计从,招之来挥之去,像极廉价雨伞,晴时扔到一边,阴时拿来蔽天,丢之不觉肉痛,有之不觉珍贵。这种女人,活该被他欺被他戏。
37、年月里。五味杂陈。
38、嘭----这一棍子也打在了我遮挡脑袋的手骨上。我抱着头,窜到院子里。和皮发红站在了一起。
39、皮发红主任捂着头窜到院子里,大声说:“王桂花,我要和你离婚!”“你要是不离,就不是人做的!”我娘怒吼着。“革命啦!革命啦”我得意地嚷叫着。嘭----我听到自已头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眼前金花乱冒,接着看到王桂花红彤彤的脸,和那脸上瞪得溜圆的大眼,接着听到她说:“小兔崽子,你也不是个好东西!”
40、所以。兵荒马乱也要轻装简从。
41、祝他幸福。而你,也得将自己拧拧干,到阳光地带下晒晒了。他都为别人撑伞了,你何必去回望他们的背影。
42、王桂花拿着面棍冲出来,我跟随着皮发红跑出院子,跑出胡同,站在大街上。(挂像)
43、智慧与非智慧,区别便在其中。笨女人将自己的优越五分夸张成十分,聪明女人将自己的幸福十分浓缩成九分!
44、我的老婆----这个十年前就从丙纶厂下了岗的倒霉蛋----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我把左路的炮沉到底,叫了一声:将!然后抬起头,看着跑得浑身肉颤的老婆,问:跑什么?是家里起火了还是你被强奸了?(倒立)
45、这个世界不是我们的敌人,也不是我们的朋友。这个世界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地狱,这全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取决于我们如何去看它,如何去制造它。
46、我总喜欢逆着时光,寻找我青春的足迹。
47、一个好铁匠,总是盼望着一块好钢的出世,然后用奇特的方式,使它服从自己的意志,变成一把宝刀。(月光斩)
48、因了命途中的你们,我才没有荒芜了青春。
49、有些人,在不经意间,就忘了;有些人,你想方设法,都忘不了。
50、遇上令自己痛心的男子,当做小姐送错的那杯咖啡,大声告诉自己“他不是我的那杯咖啡”;结束了一桩爱情,没有必要躲在家里用纸巾拭眼,在阳光或漫天雪飘中坐进咖啡厅里,洒脱地笑笑,轻声告诉自己“一杯咖啡凉了,总还有另一杯正在炉上沸腾”;工作上些许的不顺心,不必悲天悯人,捧上喜欢的咖啡,看着窗外为生计在冷风中奔走的人们,信心十足地告诉自己“高处不算高,低处不算低,至少手里的咖啡香浓不改”
第三篇: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统计与分析
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统计与分析
物理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在努力学好规定课程外,还应该多了解一些课外知识,随着2012年诺贝尔奖揭晓仪式将于10月8日起陆续举行,物理学奖于2012年10月9日揭晓。我们对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将获得者是否有一些共性产生了兴趣,为此组成了课题组对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根据诺贝尔遗嘱而设立的五个基本奖项之一,旨在奖励那些在物理学领域里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自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至2012年112年间,除了1916 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1931年和1934 年因世界经济大萧条,以及1940~1942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未颁发外,一共授奖106次,共有192人次,191人获得此项殊荣。其中美国科学家巴丁是唯一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物理学家。他分别在1956年因发明晶体管及对晶体管效应的研究以及时隔16年后与库伯、施里弗创立BCS超导微观理论而两次获此殊荣。获奖者中有2名女科学奖。她们是法国的居里夫人1903年因发现自发放射性和在放射学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杰出贡献而获奖,以及美国的迈耶夫人1963年因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所做的贡献,特别是对称性基本原理的发现和应用获得该奖,其余186人皆为男性。对女性科学家的关注不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而居里夫妇也是这112年中唯一一对获得该奖的夫妻,更令世人对他们的甜蜜爱情和同登科学高峰的研究精神羡慕钦佩。在这112年中,最年轻的物理学奖得主是1915年获此殊荣的英国物理学家劳伦斯·布拉格,时年25岁;最年长的物理学奖得主是2002年获得该奖的美国物理学家雷蒙德·戴维斯,他得奖时已是85岁高龄。112年中曾出现过布拉格父子、汤姆孙父子、玻尔父子和西格班父子等四对父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父子情深、追求卓越、同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彪炳史册,为世人学习和铭记。
一、诺贝尔获奖者所处的环境
影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环境因素很多,经过查阅资料发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所处的环境的几个共同点是:开放的国家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激发创造活力的教育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以马克斯·玻恩为例(1954年获奖),在获奖前,他的主要经历是1907年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1908年剑桥大学学习物理知识,1909年至1915年先后在哥廷根大学,及印度科学院学习和工作。后来在爱丁堡大学工作17年。许多获奖物理学家都有相似的经历,而这样的经历又只有在开放的国家环境中才能实现。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科学家潜心 研究的必要条件战争和**是对科学研究的最大干扰,对科学家的身心也是极大的磨损和消 耗。以德国为例,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在22年里无一人获奖,其中奥托·斯特恩、马克斯·玻恩、贝蒂、加波等四位科学家是在希特勒执政时离开德国分别在美英继续研究。可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对科学研究时多么的重要。富有创造活力的教育环境是科学幼苗 成长为科学巨匠的适宜土壤。因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而于194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泡利其成长经历就是一例,证上中学时18岁的泡利就写了一篇关于相对论的论文讨论了引力场动量一能量张量的能量分量,他把论文带到了慕尼黑经过著名物理学家索末菲的推荐发表在 德国期刊上,此后他继续研究了广义相对论问题发表的论文引起了同行们的注意。随后又和数学家克莱因合作编写《数理科学全书》第五卷,不久泡利就写出了一篇250页左右的综述文章。克莱因看完文章后,把著作权给了泡利。这篇稿子成了全面论述爱因斯坦的数学思想和物理观念的最早论著之一,而且至今仍是有关相对论的重要经典。
192位获奖者不仅在物理学研究领域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大多表现出了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师生关系和谐、合作伙伴关系和谐、家庭,和谐是科学家研究取得突破的重要基础。例如居里夫妇,劳伦斯·布拉格父子等等。
二、诺贝尔获奖者的年龄
其中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最年轻的当数英国的劳伦斯·布拉格,年仅25岁就获得这项殊荣,而最年长的获奖者是2002年得奖的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他以88岁高龄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距他发表成果足足40年之久,不禁让人唏嘘不已。他在获奖四年之后,便与世长辞。经过查找资料获得,获奖者得奖的平均年龄在53岁,而获奖者作出代表性贡献的平均年龄却在36岁相差了17年,说明这些新的物理学成果,都必须经过试验或实践检验,才能得到物理学界的公认,从而体现出它的价值。然而延迟年限有长有短,幸运的物理学家发表成果一年之后即可获此殊荣,英国的赖尔、中国的李政道和杨振宁等几位科学家就是这幸运的人。当然,也有几十年后才获得世界公认的科学家。2003年获奖的美国科学家维塔利·金兹堡为此竟苦苦等待了53年之久,长时间的滞后,也导致有些杰出的物理学家,无法在有生之年等到这姗姗来迟的物理最高荣誉,遗憾地离开人世。所有的获奖科学家都经历的漫长的等待,才获得物理最高荣誉。不难看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们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果说他们有什么共性,那么他们的共性就是所处的环境相同,从做出成果到被认可都经历的很长时间。刻苦研究也是不可少的。创新−求是−献身的科研精神也是192位获奖者所具有的共性。最后我们殷切希望,在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名单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不同国家、地区的科学家,也会有更多的中国物理学家的光辉印迹。
第四篇:由诺贝尔文学奖想到
天马行空的讲故事的人
——浅析莫言小说特色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中国作家莫言,消息传开之后国内像是炸开了锅,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许子东教授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华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六个原因:第一,要写乡土;第二,要用现代主义技巧;第三,要写文革;第四,要有不同政见,批判政府;第五,要有好的英文、法文、瑞典文翻译;第六,要在中国以外获奖或有好评。许子东教授将此戏称为六个“幸运号码”。
莫言的作品确实正中这六个“幸运号码”——莫言的许多代表作都以黄土地为背景,运用现代主义技巧手法和魔幻现实主义来描写风土民情,抒发“怀乡”、“怨乡”情感的作品行列之中,也不乏批判文革时期的作品。莫言作品有好的翻译团队,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等高手一直在翻译他的书,并且非常努力地推介到英文世界中去。同时,他在海外也获得过奖项,曾获美国2009 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纽曼华语文学奖。
通过六个“幸运号码”分析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作为中国人,我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颇感自豪。但同时,我也是困惑的,为什么许子东教授将“要写乡土”列为“幸运号码”之首?而莫言的乡土小说与其他乡土小说作家究竟有什么区别,从而使他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外国人最熟悉的中国作家,首屈一指的应当是鲁迅。鲁迅笔下被束缚得奄奄一息、行为举止怪诞荒唐的中国人在上个世纪给西方世界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而鲁迅作为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对乡土小说的萌芽、发展做出了意义重大的贡献。我们能否大胆猜测中国作家最为西方世界所知的,至少最为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所知的,应该就是以鲁迅、沈从文等为首的乡土文学了。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给莫言的贺词:“最泥土的人最国际。”
乡土小说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历史内容。北大教授严家炎曾经说过:“乡土文学在乡下是写不出来的,它往往是作者来到城市后的产物。”中国乡土文学存在着两个最基本的思想方向。
一个是思想的批判,也就是以现代性的启蒙思想来批判乡村社会。现代思想的视野充分映照出乡村社会的落后和蒙昧,因此,乡村迫切需要现代文明来启蒙和批判。体现在乡土文学中,是对乡村的愚昧和黑暗作集中的展示,对其表达同情的悲哀和批判的愤怒。
另一个是批判的思想,就是将乡村作为一种文明方式,以之来反思和批判现代文明。在这一视野里,乡村文明呈现的是比现代城市文明与人类更为和谐的精神面貌,作家们也借对乡村文明的讴歌书写表达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批判。
这两种思想倾向,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具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就对乡村的批判思想而论,由于长期的经济和文化上的落后,中国乡村确实比其它地方要更为贫穷,对它进行思想的启蒙是促使它迈向现代社会的必要过程;同样,从文化角度思考乡土文化的意义也有其合理性。人类文明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现代文明在赋予人类富庶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对其精神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社会伦理、人性人情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乡村生活处于文明发展相对落后的阶段,自然保持有较质朴的人性以及和谐的自然关系。乡村社会确实具有对现代文明进行反思的批判价值。有着中华传统文明深厚积淀的乡村与以城市为表征的现代西方文明构成了文化冲突上两种差别巨大的生活环境。
乡村有着中华传统文明的深厚积淀,与以城市为表征的现代西方文明构成了文化冲突,是最能体现中国当下社会历史发展的状况的载体,也许尽管时代在变迁,中国文学的文化土壤,在“世界”看来仍是乡村。
当然,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偏爱中国乡土文学,也与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瑞典汉学家马悦然一直不遗余力的译介有关。马悦然最钦佩的中国作家是“中国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1987年就将《边城》翻译为瑞典文出版。1998年沈从文去世让他特别惋惜,他多次公开表示,当年如果沈从文健在,一定会获得诺贝尔奖。他甚至为此多年力争,希望说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能颁奖给已去世的作家。在当世的中国作家里,马悦然最欣赏莫言。那么,莫言的作品魅力何在?
在此,我只能浅谈莫言小说的特色,莫言的作品我只看过《红高粱》,但我觉得《红高粱》已经具有相当大的代表性。
一、以“性”和“暴力”为创作的主要内容
莫言的文本世界充满着对性和暴力的执着呈现。与同时期先锋作家相比,莫言作品中的性与暴力是来自人的原始本能,是强悍的生命力的体现,充满着原始的张力与激情。在莫言的小说创作中,一方面描写了一种荡魂摄魄的“性爱”,另一方面描写了暴力、恐怖、血腥。
《红高粱》中的轿夫余占鳌和新婚回门的戴凤莲是两个追求自由的年轻人,他们在高粱地里私会,完成了神圣的结合。莫言在描写这一与传统道德不相符合的情节时,并没有使读者产生厌恶感,反而在庄严悲怆的基调下,使我们读出了对生命自由的讴歌。
又如罗汉大爷殉难的情节,罗汉大爷先被割下耳朵、再被割下生殖器官,然后从头往下被剥成一张完整无损的人皮,最后罗汉大爷成了“肉核”。虽然整个场面充满血腥、暴力,惨不忍睹,但却震慑人心。莫言通过构造一幅幅生动残忍血腥的画面,表现了生命的强悍与悲壮。
二、塑造敢生敢死、敢爱敢恨的农民形象
莫言是个农民作家,小说大都取材于农村生活,乡间的事和物构成了莫言作品最为基本的感性材料。在一系列乡土作品中,莫言所奉献的带有强烈自在色彩的“高密东北乡”,是一个真正本土化的乡村世界,他所塑造的是一群生活在这块黑土地上热爱生活、热爱家乡、敢爱敢恨、有着除暴安良、抗御外辱的坚忍不拔的伟大生命潜能的农民形象。
《红高粱》中的余占鳌和戴凤莲就是典型的“豪侠义士”。余占鳌以粗鄙的轿夫身份亮相,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余占鳌渐渐显现出他特有的力量和胆识,这种力量和胆识被作者莫言通过一系列有悖于道德伦常的事迹展现出来,更加放大了余占鳌这一群体的敢生敢死、敢爱敢恨的自由思想。
三、具有穿透性的语言
在小说中,莫言用“屎尿横飞”般残忍而缎子般华丽的语言来描绘农村生活,给人一种天马行空、波澜壮阔之感。他善于通感的修辞手法,创造生动的的语言去形象地反映事物,语言狂乱驳杂又大气磅礴,婉约清丽又深情款款,既保留了民间话语粗野淳朴的原始风貌,又满足了艺术语言的审美需求,具有穿透性。
在罗汉大爷被剥皮的刑场上,“所有的人都变矮了,有的面如黄土,有的面如黑土”。用词上毫无新意,但视觉效果上却给人形象、生动的感觉,描写语言至此可说达到了极致。又如《红高粱》中还这样写道:“奶奶鲜嫩茂盛,水分充足。”以形容植物的词形容人的形态,陌生化的语言却意外的给人以音乐性的享受,生动淋漓的鲜活了奶奶的形象,达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审美效果,使人在阅读时耳目一新。
四、多角度的叙述方式
莫言小说还大胆试验“多角度叙述结构”(《球状风电》),“对位式结构”(《金发婴儿》)以及“时序颠倒”、“时序并列”等多种结构手法。或使作品增加层次感与逼真感,或使作品万象纷繁,引人入胜。总之,为了“使人物和环境获得最大可能的立体感”,使“故事活动起来,获得一种生命的力量”(巴尔加斯·略萨),他怎么方便怎么来,表现了极大的随意性。《红高粱》在叙述上就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叠合,以“我”这一后辈角色为视角展开叙事,并以“我父亲”的视角描绘所感受到的一切。而“我奶奶”临终前的大段意识幻想的描写,在以“我”为叙述人的结构中,更是有违常规,却不会给人以违和感。一方面,“我”叙述自己的家族故事,给人很强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另一方面又获得了第三人称全知叙述那种视野的开阔性。
瑞典文学院在一份新闻公报阐述了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排除时代因素、全球化的发展及个人机遇等方面的原因,莫言的小说确实独特而蕴含深意。他的小说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是历史的,也是当下的;是形而下的,也是形而上的。他的语言,是现代语汇与民间俚语的拼凑,庄严得令人发笑,粗俗中蕴含哲理。显示了其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的根性。
莫言曾在《天马行空》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创作者要有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他的小说正是映证了这一点。”他的小说正是映证了这一点。他从80年代崛起于文坛开始,创作不仅是带着“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而且也是带着立足继承传统,而又着意打破传统钳束的“邪劲儿”。他用大胆的、富于张力的感觉描写取代了对象的刻画,以感觉的奇异超常取代了故事的精彩描绘。不管是在小说的主题、题材、语言,还是在叙述结构上,都打破了传统的束缚,不拘一格、独自创新。正因为如此,莫言能在当今众多纷繁芜杂的文学流派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小说新颖独特的创作特色,能让读者感到耳目一新。
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发表了名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讲,听后让人感触良多。而读他的小说,你又可以从任何一页的任何一行读起,它首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那语言本身。那一个个字都像是在叫着喊着,笑着跳着,活鲜鲜水灵灵地来拉你,拽你,不知不觉你就跟着它们扑进了那一片语言的情彩斑斓的波浪,心旷神怡地遨游起来。
第五篇:由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想到的
由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想到的
一早打开电视看朝闻天下,得知莫言获得2012的诺贝尔文学奖,很是兴奋。上班后打开电脑看新闻,第一栏都是莫言获奖的消息、花絮。
毫无疑问,此次获奖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具有里程碑式的纪念意义,甚至可以说比连续20多年10%以上的经济增长率毫不逊色。
但是,仔细深刻地想一想,瓜藤枝蔓串联起来想一想,事情也许没我们想得那么顺遂。
首先就事论事。莫言的作品无需赘述,就像一个评论家说的深刻而富有张力,但他的作品表现出来的内容却很符合西方人的口味,正面说就是他的风格为西方人所赏识,反过来也可以说他迎合了西方人解读中国的思维定式——落后、野性以及淳朴的人性认知。
其实西方人对我们的看法始终未变,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将来恐怕还是。在他们眼里,我们始终只是他们调侃、观赏用来打发无聊时光的思想没深度、视界没宽度、行动没下数的轻度智障患者抑或一群另类。穷的时候你就是一个瘪三,现在口袋有钱了,你仍然只是沉迷声色犬马、借LV支撑身份的暴发户一个。一些低素质国人在国外衣冠不整、旁若无人大声喧哗、随地便溺以致飞机上斗殴等等的表现提供了现实的佐证,现在又在文学作品中找到了根源性的依据,他们怎不欢欣鼓舞而大声喝采呢。也许这就是获奖的真正原因。获奖才是硬道理,这是莫言的成功,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对中国作家的承认,也是对中国文学家的鼓励。希望中国文学界再接再砺!同样希望我们的科学界以及经济学界,各个学科领域的学者们能够静心来,不断开僵拓土!打消无知的猜疑。。中国学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