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血眼熊读后感
血眼熊读后感
(一)今天,我读了《血眼熊》这篇文章让我感触很深。你们有时间可以找来读一读。
它主要讲了一只几米高的熊,一看见人来他的眼睛就红色的,像血一样。所以就叫血眼熊。它的胆里面插了一根金属管。兽医帮它取出金属管,熊用感激的眼神看着它……过了几天,一个有名的小提琴家来到那里,还带了他的小提琴。当熊看到小提琴的金属管他很激动,一边挣脱那个笼子。而那个不知情的小提琴家,却一直用金属管拉着小提琴,却不知道危险正在一步一步朝他逼近……
读完《血眼熊》这篇文章,我很生气。因为有些想钱想疯了。把金属管插在熊的胆里。每天抽一些胆汁,高价出售。其实胆汁可以用一些药材来顶替。功效都是一样的。可还是用人来买胆汁。
有些熊因为受不了这种折磨的痛苦,扒开熊皮,取出熊胆。用仇恨的眼神望住人类,它们自杀死了。现在人类不在怕它们了,人类不在胆小了。反而还熊还怕了。人类为了防止熊再次死亡。用很小的笼子困在它们,小的连翻身都不行。又怎能自杀呢?
如果,我们和熊来交换一下角色。让你感受一下那种痛苦!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亚洲动物基金会曾经解救过一批黑熊,那批黑熊由于长期囚禁在养熊场内插管取胆,它们身心俱损,伤口溃烂,腹腔感染,不断有黄褐色的脓水从溃烂的皮肤渗出,很久也不敢从笼子里走出 来接触大地。打开他们的腹腔,有的引流管子已烂在肚里,有的和脏器紧紧粘连在一起。放入山林后,它们除了拼命摇头外,不会向前挪动一步,因为关在铁笼里面太久,也许已经忘记怎么走路了.只是痴呆的目光朝天望着,好象仍然感到还在铁笼里。
我希望,大家放下手中伤害熊的物品。让其它熊都不在受到伤害。
血眼熊读后感
(二)你柔软的肚子被生生捅入一把锋利的“剑”,只只黑头苍蝇在你的伤口飞舞,那刺心的痛给你带来了生理和心理上的折磨……血眼熊,你真的好可怜!
你失去了野生动物拥有的自由,你无法在大森林里自由快乐地玩耍,你不仅失去自由,你更失去了对人类友好的态度。即便爱护动物的兽医来给你治病,你仍会怒发冲冠的瞪着人,拼命摇晃铁栏,黑漆漆的眼珠子瞬间会变得血红,一只熊掌条件反射似的捂住肚子。这,是因为你憎恨人类吧?
血眼熊,你虽然对大部分的人态度非常不好,甚至可以说是恶劣,可是即便是这样,你还是知晓“知恩图报”.你对于帮你拔出收取胆汁那钢管的医生,态度有所改观,这也许是你身上对于人类最后尚留的一点点温情,真是可悲也!这,便是动物的知恩善报吧?
也许,那难以忍受的折磨深深的烙印在了你的心里;也许,你现在恨透了那闪亮的金属管;也许,你对人类有着深深的偏见……我想,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人类对你,对生命的不尊重吧?
尊重、善待生命,这些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却是很难很难。
就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原本应该忙碌在田野上的小蜜蜂被商人卖到了教室里。这些蜜蜂都还是蛹,五角钱一盒,里面装两三只,因为价格还是比较容易接受,所以引起了班里不怕虫虫的男生的“哄买”——基本上算人手一只,更有的到四五只。
这些蜜蜂被买来后才开始闯必经的两道“鬼门关”:
撕蛹——由于没有耐心,都等不及蜜蜂自己破壳而出,都是把蜜蜂那一层薄薄的蛹撕开,可是这样做的代价就是难保证质量,可能被撕掉头,或者是翅膀、手。
玩耍——在从蛹里出来后,蜜蜂往往被圈养,不,用圈禁更为合适,它们在科学学具里的一个小量杯里开始了新的生活。可是,一个小量杯里装了两三只蜜蜂,且不说挤挤挨挨,还要受一些折磨。轻柔的,把蜜蜂放在手里,让它乱转,可是稍有不慎就会把蜜蜂挤死;粗暴的,把量杯的压在桌子上,疯狂的乱晃。
这两道“鬼门关”下来,很少有蜜蜂活下来,即使活下来,也是缺胳膊少腿的。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蜜蜂,它,也有存在的理由!
第二篇:读《血眼熊》有感沈石溪
读《血眼熊》有感
(一):悲惨的血眼熊
丁翊萱
暑假,是快乐的,又是短暂的。快乐,是因为暑假里我能做我想做的事;短暂,是因为我喜欢读书,时间从我的指尖,从飘着墨香的书页间悄悄流逝。
暑假里,在我读过的书中,我最喜欢的书是沈石溪老师写的《血眼熊》。一只熊,不小心掉进了陷阱,被猎人抓回了家。为了牟利,熊被猎人进行了活熊取胆,所谓的活熊取胆,就是把一根金属管活生生地插入熊的肚子里,取出胆汁。从此这只熊就生活在无尽的痛苦中,生活在对人无比的憎恨中。一见到有人靠近它,眼睛就变得血红血红的,像燃烧的火炭。因此,救助它的唐医生叫它“血眼熊”.血眼熊,你真的好可怜,人类不但让你失去了自由,还让你受到最残忍的伤害与痛苦;让你失去了对人类的信任与友爱。即使是救护你的唐医生来给你治病,你仍然怒发冲冠地瞪着唐医生。一只熊掌下意识地捂住肚子,一只熊掌拼命地摇晃铁栏,眼睛变得血红血红的,这是你害怕人类再次伤害你吗?
也许,那钻心的疼痛已深深地烙在你心里;也许,你恨透了那根金属管,更加憎恨那给你带来痛苦的人类……我想,这一切都是人们对你的伤害,对生命的不尊重所造成的吧。
还好有唐医生,她对血眼熊的救治与尊重,逐渐赢得了血眼熊的信任。唐医生用爱心帮助血眼熊战胜了对人类的恐惧,并在唐医生的帮助下回到了森林……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只要人和动物之间,平等互爱,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大自然就会少一份伤害,多一份美好。
读《血眼熊》有感
(二)今天,我读了《血眼熊》这篇文章让我感触很深。你们有时间可以找来读一读。
它主要讲了一只几米高的熊,一看见人来他的眼睛就红色的,像血一样。所以就叫血眼熊。它的胆里面插了一根金属管。兽医帮它取出金属管,熊用感激的眼神看着它……过了几天,一个有名的小提琴家来到那里,还带了他的小提琴。当熊看到小提琴的金属管他很激动,一边挣脱那个笼子。而那个不知情的小提琴家,却一直用金属管拉着小提琴,却不知道危险正在一步一步朝他逼近……
读完《血眼熊》这篇文章,我很生气。因为有些想钱想疯了。把金属管插在熊的胆里。每天抽一些胆汁,高价出售。其实胆汁可以用一些药材来顶替。功效都是一样的。可还是用人来买胆汁。
有些熊因为受不了这种折磨的痛苦,扒开熊皮,取出熊胆。用仇恨的眼神望住人类,它们自杀死了。现在人类不在怕它们了,人类不在胆小了。反而还熊还怕了。人类为了防止熊再次死亡。用很小的笼子困在它们,小的连翻身都不行。又怎能自杀呢?
不用想都知道,人类正在抽胆汁的过程中,熊是多么的痛苦。如果,我们和熊来交换一下角色。让你感受一下那种痛苦!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亚洲动物基金会曾经解救过一批黑熊,那批黑熊由于长期囚禁在养熊场内插管取胆,它们身心俱损,伤口溃烂,腹腔感染,不断有黄褐色的脓水从溃烂的皮肤渗出,很久也不敢从笼子里走出 来接触大地。打开他们的腹腔,有的引流管子已烂在肚里,有的和脏器紧紧粘连在一起。放入山林后,它们除了拼命摇头外,不会向前挪动一步,因为关在铁笼里面太久,也许已经忘记怎么走路了.只是痴呆的目光朝天望着,好象仍然感到还在铁笼里。(因为人类,使熊得到自由都那么痛苦)
我希望,大家放下手中伤害熊的物品。让其它熊都不在受到伤害。
读《血眼熊》有感
(三)看到书名,想必就会产生疑问。“血眼熊”,是一种象征比喻吗?是一头熊的眼睛怎么了吗?……带着一些疑问,我走入了故事。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农民用陷阱捉到了一头熊,并带回家,在熊肚子上切一个口子,将一个金属导管插进熊体内,获取熊胆。当地保护站接到消息后,立刻与当地森林警察前往,找到熊后,跟随的唐医生把插在它身体里的管子拔出,又处理了伤口,接着人们把它送到保护站进行进一步观察。可因为一些人类的暴行,在它心里留下了严重的伤疤,当有人走近它,它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站起来,用一只前掌捂住自己的腹部,另一只前掌朝你做撕抓状,两只眼睛开始鼓凸,充血,而且它对金属管制物非常敏感。后来,它被一根指挥棒刺激冲出了铁笼,差点酿成悲剧,就在危急时刻,唐医生出手相救,“训斥”了黑熊,它也重归了自然。
合上书,闭上眼,眼前便是黑熊转身跑向森林的画面。啊!沈石溪的语言多么生动,仿佛画面就在你眼前,身临其境,内容更是精彩。其中,我钦佩唐医生的幽默,勇敢和医心。黑熊的经历也不禁让我痛心,更让我对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的人愤恨不已。为得到熊胆不惜在熊肚子上开口子,内脏上插导管,有没有考虑过熊的感受?如果别人强行在你肚子上开个口子,你会怎么想?这种人,只会受到社会的唾弃和法律的惩罚。而我们,就尽自己的能力,保护大自然,善待生命。
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他们都应被善良相待。
第三篇:《熊》读后感
《熊》读后感
这本书叫《熊》,它的封面深深的把我吸引了——简洁、峻冷、又隐藏了生机和力量。我翻开了它,原来这本书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美国影片《子熊故事》的文字版。我弄不清是先有了这本书还是先有了影片,但这本书给了我看影片时候不一样的震撼。
这是熊与猎人之间的一个真实故事,它发生在188年的美国洛基山脉,一只母熊在觅食时不小心被山石压死,留下了还没有学会生存本领的幼熊。幼熊偶遇被猎人打伤的棕熊,在棕熊伤痛发作时,幼熊不顾棕熊的威胁而为它舔舐伤口,最终感动了棕熊。棕熊成了幼熊的新的保护者,同时他愤怒地报复了猎人--将猎人的马咬伤,濒临死亡老马的眼泪使老猎人发誓要逮到棕熊,自此开始了人与熊的对抗。
在一次猎人的捕杀中,小熊被猎人捕捉到了而棕熊侥幸逃脱。夜间,棕熊靠近猎人看到了被绳索套着躲在树上的小熊。
大熊在营救小熊的过程中,终于堵住了打伤自己的猎人,然而在巨掌落下的一霎那,面对吓得瑟瑟发抖的猎人,大熊动了恻隐之心而转身离开。得到宽恕的猎人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感愧疚,放弃了猎熊计划并放掉了小熊,离开了森林……
经历了种种磨难的小熊终于再次找到了棕熊,漫天飞雪的冬季里小熊和大熊一起在舒适的山洞里幸福的冬眠着……
整部作品让我深深感受到的是宽恕与共存。
小熊看见母亲的遗体时,它拼命的咬断绳索不为逃离只为能静静的靠在妈妈的身边,这是一种选择叫依恋。
不是亲人的棕熊可以舍生保护小熊,最终因为猎人善待小熊而放弃报复伤害他的猎人,这是一种境界叫宽容。
猎人在得到棕熊的宽恕后,放弃了捕熊的计划,放掉了小熊,最终离开了森林,这是一种感悟叫共存。
赵忠祥老师曾说过动物界最大的危险不是被捕杀而是如何生存,其实,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呢?想到了复旦投毒案,如果那高智商的人啊能放弃心中的不快,此时,他们一定在幸福的生活着……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不会变成李尔王。是的,不论是你翻阅文字版的《熊》,还是观看电影版的《子熊故事》对你的心灵绝对会有一波巨大的冲击,让你很想放弃一切的不快情绪,希望现在就开始幸福的生活……
第四篇:血钻读后感
非洲大陆长期以来流传着一句俗语:“If You want long life,never touch the diamond!”(如果想获得长久,千万别碰钻石)!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从最初的抵触到简单且迫不得已的信息交换,到最后近乎无望的把对方的一切铭记,那薄薄的纸片上承载的一个人的过往竟是如此的遥远。这种对财富和梦想的幻灭被丹尼的自我转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想从多年来提拔和利用自己的将军那里分一杯羹,还是近乎疯狂的阻止和制约着所罗门对儿子迪亚的寻找,都显得入情入理的疯狂和贪婪。最后的夕阳下,山顶那滴滴渗入土地的鲜血和面对着美好风景死去的追梦者,让我无比唏嘘。
而声音效果方面,丹尼初次亮相时,雇佣兵抢过他的香烟猛吸时,燃烧的声音听得细致入微。在丛林中的躲藏,声音和光线的不断变幻加强了那种危机四伏的场景的现场感。另外一个不能不提的细节:在所罗门面对那种私藏,便是意味着死亡的时刻为何能够私藏血钻。请注意那只一瞬而过在天空飞翔的鹰。他的意象指带可谓不言而喻。
T.I.A——这就是非洲
《血钻》承载了太多东西,正如非洲一样承载了太多东西。
正如片中所说的:象牙、橡胶、黄金、石油,每一种资源的发现,便会导致动辄百万人的流离失所和那些有着发财梦的人的无止境地掠夺。而现在轮到了钻石。那些非法的革命不过是幌子而已。那种对陌生环境的血腥掠夺带着颠覆的气息,却是非洲人们在乱世下的真实写照。童子军洗脑改造的那一剧幕,看着让人有种不安的感觉!当看着那些儿童对着人类扫射,从开始的害怕、不敢看着人,到最后的横冲直撞!一个个春节的心灵,就这样被那些所谓的连阵(自称为人民战斗)的掠夺者侵蚀了!
最初听到这个片名就不太想看,知道是个悲剧,展开的画面更是沉重。从始至终我觉得自己都是在被动的接受,接受每一个血腥的场景,每一次人性的拷问。有时候我们面对精神道德的沦丧,浮华虚荣的追逐,近在身边的人性流失已习以为常,慢慢不去想它,不去思考,也可谓是筑起了铜墙铁壁保护自己的心灵不受伤害。看这部影片的时候,觉得自己千辛万苦垒起的铜墙铁壁开始崩塌,就像一道明明已经近乎复原的伤疤被再次撕开!而与此同时,我感觉就像被捆绑了手脚的犯人,只能无助的看着那一幕幕惨烈的景象,无奈的流着眼泪。看《血钻》,就像是在体验生吞活剥的活生生现实生活,你无法从欣赏电影的角度去说服自己不痛、不哭、不反思,无法让自己的灵魂停止颤动和拷问。何为血钻,看似只是一颗粉红色的不规则的价值连城的透明石头,实际上却是千万非洲人民用血泪,付出流离失所的代价淘出来的。影片中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生于世感于时,对钻石灾难有着切肤之痛的所罗门,听起来有些像希腊神灵的名字,他的善良淳朴和执著以及他的爱子情深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想到自己的住过受到蹂躏是景象!另一个是身世悲惨历经万难的视钻石为生命的投机小商阿切尔,他高超的求生本领,冷漠决绝的玩世不恭的背后包藏着巨大的人性,悲剧结局更是增高了他的伟大形象。看这部电影,一直记得一句话就是:“你看我像魔鬼,那是因为我生活在地狱里。”都说非洲没有上帝,然而它却是一座真正的上帝之城,地狱之都。只是从这部影片来看,仅是从所罗门和阿切尔及女主人身上折射出来的人性就足以让我深思、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人的本性。我也终于相信人性是善良的,在巨大灾难,生死离别面前都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当今,当繁华都市的人们再为克拉钻石项链,钻石手戒不惜重金追逐而只为享受一时虚荣的时候,看看《血
钻》,看看那代价,你还忍心不?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阿彻尔的梦是发财走出非洲大地;麦迪的梦是找到真实的故事和确切的证据揭露肮脏的交易;所罗门的梦是儿子做医生全家团圆;叛军的梦是掌握政权;走私商的梦是偷到更多的钻石发更大的财;而大多数非洲人的梦不过就是和平。原本纯真的孩子,拿起枪杆用鲜血结束童年,眼睛里更多的是迷茫和恐惧,不知道未来......悲愤的所罗门答应和阿彻合作,在叛军的控制范围内寻找钻石,并寻找儿子。
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因为一颗血钻将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看完本片后我明白了血钻的含义,尽管沾满鲜血仍然眩目的让人趋之若鹜。在震撼之余,我深深感受到我们是如何生活在一个奢侈的社会中,也一直在反思自己是否在将来人生中的某一天中,还会去去买自己曾经期待的那一颗钻石?还是或许更多的是在震撼之后不过多久的忘却?
就像片中的Solomon对Danny所说的:“我明白白人想要钻石,但是不明白自己的兄弟为何要互相残杀!当和平到来时这里会成为天堂。。”为何自己的兄弟要互相残杀,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其实,对于Solomon来说要求真的很简单,只要有饭吃、家人幸福、自己的儿子能好好上学,当上医生就好。可是,当我看到片中像Solomon儿子那般大小的孩子被反叛军抓走洗脑、教育后充当起了新的战争炮灰,“少年杀手”、“灾难大师”、“苦难使者”、“死亡天使”。。当这一个个令人胆战心惊的名字从一个个稚气的脸上说出来的时候,当他们和杀害他们父母的刽子手一样端起枪面目表情的在杀害其他无辜的受害者时,他们已经沦为一个个冷酷战争的机器,这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那一粒粒小小的钻石背后的高额的利润。
第五篇:《血驹》读后感
做一颗不被磨圆的石子
--------读《血驹》有感
做一颗不被磨圆的石子,展现像血驹一样的刚强,这才是生命应有的张力,应为有你。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是菊花的坚守;“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是翠竹的血性。人生在世何不亮出自己的棱角,顶风傲雪,去追逐那山石一般的坚韧?
血驹是顽强的。
一个连“套马竿”都不畏惧的马,便是血驹,一匹真正的铁马。
就如李白,面对权贵,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毫不掩饰的吐露了他的心声。李白不会屈服与任何人,也不会被磨难磨圆。李白敢叫高力士脱靴,又能让杨国忠磨墨,就连皇帝天子,他都不放在眼里。的确,他是一块充满棱角的的磐石,任凭风吹雨打,他都不会向俗世低头。那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精神,造就了他的豪放与血性。倘若李白在权贵面前磨平了棱角,在高官面前卑躬屈膝,我们又怎能体会到他那“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的风采?
山石就是敢于挑战。
正如“海鸥”选择了暴风雨;“老人”选择了与大鱼搏斗;“简·爱”选择了爱;“赤兔马”选择了诚信。
做一颗不被磨圆的石子吧。不要去学唐后主李煜的顺从,也不要去学向侵略者点头哈腰的汉奸,以民族尊严换来的施舍难道不是一种耻辱?我们应该像轮椅上的霍金一样,不被命运的不公磨圆心中的的信念,信念是希望的种子;我们应该像过零丁洋的文天祥一样,有着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绝,生命有时需要决绝。
不需要卵石的圆滑莹润,也不需要兰花的美丽可人。只需要,像山石那样,像血驹那样,即便是永远在山头风餐露宿,也要顶风傲雪,不被磨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