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Web应用安全权威指南》读后有感
《Web应用安全权威指南》读后有感
v1nc3nt
这本书前前后后读了有一个多月,中途还有一个国庆七天小长假,所以时间说长也长。第一次加入图灵读者群,在大家的互相监督下完成读书任务,感觉很奇妙。前后打卡一天没落下,最后应该是打卡总天数第二。
很感谢有这么一个平台,能够监督着我们的学习进度,还要感谢众多大佬的无私解答,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安全圈的自由与分享精神。说了这么多,下面就谈谈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感受和收获吧。
读过图灵的日系书,比如《图解TCP/IP》,能感觉到日本人写作的风格与西方的差异。整体给人感觉很严谨很仔细,有时可以说是有点啰嗦了。当然,这并没有任何的贬义。相反,这对于新手入门来说,是一大利好。新手入门往往充满着敬畏与迷茫,如果上来就是各种大术语,高精尖的漏洞利用,往往会让人望而生畏,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
这本权威指南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对Web漏洞这块的讲解翔实仔细,分类也是比一般的书更为精细,如果通篇读下来,对Web漏洞的原理以及基本防范措施,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全书共分为8章,重点是第四章“Web应用的各种安全隐患”,我自己读这章也花时间最多。前面的包括搭建环境、同源策略、HTTP协议这些都比较熟悉,所以很快地浏览完了。关于第四章的漏洞讲解,我也基本上同时参照了所给的虚拟机环境以及 Fiddler,进行了同步的操作。
原来对 XSS SQL 注入 CSRF 这些都有过了解,但是仅限于一些简单的构造和利用,对前后台交互层面的原理不得而知,阅读完这几章之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当然深知这是不够的,以后的打算是进一步深刻理解这些漏洞原理,通过 Kali Linux 的相关工具在实战中练习这些漏洞的利用。
同时工具不能仅限于使用,还要明白其底层原理。自己也同时在学习Python,准备重点是网络编程这块,利用好自带的安全的库,尝试写一些工具脚本。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读完一本书并不仅限于学到其中的知识,而是将原来一知半解的东西弄懂,并且对未来的学习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能够调整节奏与方向,更好地完成知识积累,并完善技术栈。
当然,这本书也存在一些个人认为的缺陷。书是日本作家写的,虚拟机环境也是日文的,如今翻译成中文版,虚拟机应该也做相应的调整。满眼的日文,确实是不太友好。希望日后能够改善,为入门者提供一个更加和谐、友好的实战环境。
以上是本人在读罢《Web应用安全权威指南》的一些感受,个人所感,文笔与水平有限,望各位大佬多多指教。最后,感谢图灵教育的帮助与支持,为各位安全入门的同学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讨论平台。感恩!
第二篇:《白痴》读后有感(共)
《白痴》读后有感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个将“宽容”与“忍让”作为毕生信条的作家,一个可能会让大多数人觉得懦弱的男人,他笔下“白痴”的形象会是怎样呢?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一个作家将白痴作为自己小说的主角,带着对这本书的疑惑,我展开了书页。陀思妥耶夫斯基将主角的现身场景设置在了火车上,在人物的交谈中为我们展现着每个人的形象。梅诗金公爵,我想像不到世界上竟会有一个人如此的单纯幼稚,没有虚荣却拥有尊严。在火车这个公共场所,他大胆地承认自己的贫穷和疾病,将自己的隐私暴露于众人的眼下。罗果仁,一个直爽却稍显暴躁、爱憎分明、表面残酷内心善良的人,让我们忍不住想了解他的未来和命运。列别杰夫,一个典型的自私自利小公务员的形象,每一个句子都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他阿谀谄媚的嘴脸,忍不住心生厌恶。对人物命运的探索就此开启,放下书已经成为一种刑罚……
这个为了治疗癫痫远离国土,在瑞士停留数年,被称为“白痴”的梅诗金公爵可以说让我又爱又恨。他在瑞士给予那个可怜的女人玛丽以最深切的同情和关爱,并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与喜爱,这样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白痴?他在见到纳斯塔霞的照片之后就预言“罗果仁会杀了他”,他在纳斯塔霞和阿格拉雅的眼睛里看到了一样的神色,他那样的了解罗果仁、纳斯塔霞和阿格拉雅,他就像一个能够预言的先知,更像一个对世人不分贵贱都寄上爱与帮助的神只,他哪里能是白痴?他有能力让万分憎恨他的加尼亚诉说衷曲,放下戒备;他有能力让将他视为情敌的伊波利特不喜欢,却难以憎恨;他有能力让布尔多夫斯基和贪婪的伙伴翻脸,并向他致谢。这样的形象如同耶稣基督一样闪耀,他似乎随时准备牺牲自己以拯救世人于苦难。可见作者是一个十分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将基督的美德赋予梅诗金,让他去做自己在现实中所做不到的事情。
作者在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种不幸,以及他面对的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冲突,就是他作品中梅诗金形象的另一面形成的主要因素。梅诗金没有自己坚定的立场,面对纳斯塔霞和阿格拉雅两方的爱时,不懂得如何协调和处理,最终导致纳斯塔霞的离去和阿格拉雅的受伤,他在面对两个女人的对战时显然没有用理智来指导自己。他毫无原则的应对来找他借钱甚至骗钱的人,这不是一种善良而是一种纵容;他容忍别人的诋毁,甚至去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他不积极的去解释自己,最终导致了误会的越积越深。可以想象,在作者经历了流放生涯,经历了容忍之道所带来的苦痛时,必然也对自己的生活态度产生了质疑,不然他怎么会最终让梅诗金经历大脑受损、无法修复,真正成为白痴的结局呢?
造成梅诗金悲剧的,纳斯塔霞应该算是最大的力量贡献者。经历了富商托茨基数年的伤害与蹂躏,她可以说是处于一种癫狂的状态里,她要惩罚每一个心中有着罪恶念头的人。她让托茨基深陷在精神的炼狱里,她随意地将十万卢布扔进火炉使嗜钱如命的加尼亚昏厥重病,她在宴会上大胆的嘲笑叶班钦将军并将其珍珠拒收。她一会大哭,一会大笑,她活在自己给自己营造的牢狱里,不能更不愿意跳脱出来。当社会已经让她心灰意冷,上帝却给她送来了纯净如水的梅诗金,她为他所打动,却不敢接受这样一份美好却沉重的爱,她已经不单单厌恶别人和世界,她厌恶的,还有她自己!她放纵的过着放逐一般的生活,她对罗果仁、梅诗金承诺了婚姻,却每每在婚姻之前逃逸,她过不了被束缚的生活,却又容忍不了孤独。她一次次地逼迫,逐渐的闯入罗果仁最后的防线,正如梅诗金所预言的,她不可避免的被杀了。绝美的容貌、破产的家庭、骄傲的性格、高等的教育,这一切早就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
罗果仁本就像一个生活在墓地中的人,而纳斯塔霞则是上帝附赠他的黑洞洞的地狱。他对纳斯塔霞的爱那样的深刻,那样的不顾一切,而爱情本身又具有独占性,在长期的寻找与追逐中,他的心越发冰冷,他没有选择,只能和纳斯塔霞一起灭亡!自始至终我都觉得他们两个是注定要在一起的,上帝就是为了其中一个所以才创造了另一个,只不过他们的相遇就是为了灭亡……
小说中的人物或高尚或低贱,但是都被作者赋予了一种对信仰、人生的探索和思考能力。小公务员列别杰夫可以说出一番富含哲思的话语;虚无主义者伊波利特在想要自杀时念了长长的心灵独白;在叶班钦将军家的宴会上,梅诗金公爵和参加宴会的众人针对教会和人性表达自己的看法……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对于生命和自然进行了解读,而这些必然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某个安静的午后或夜晚所进行的最伟大的思考!
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布尔多夫斯基以梅诗金恩人——帕甫谢夫儿子的名义去索要钱财的场景,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虚无主义的反对。他对于贫穷者因为更苦难而更有权杀人的逻辑表现了深深的焦虑,对于因为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赤裸裸的拜金主义导致的罪恶,以及因为虚无主义者们主张贫穷有理、财富有罪而导致的杀人,都怀有极度的恐惧。他坚信如果我们不能在道德和理智两方面战胜这些东西,大规模的道德崩溃和制度性的屠杀就是明天的现实。
作者为我们讲述了当时的一宗刑事案件,一个谋财害命的罪犯因为贪财杀死了六个人,他的辩护律师在辩护时为他辩解说:“我的委托人是由于贫穷才杀死了六个人。有谁处于他的地位不会这么想呢?”换句话说,他因为贫穷而杀人就是无可指责的,如果这个逻辑是正确的,那么所有的穷人都不用再奋斗了,他们都应该抱着对社会的极大愤怒,去街上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到时,整个社会将展现一个怎样清明平等的“治世”形象呀?!
可惜的是在当时梅诗金并没有强烈反抗这样的论调,他的性格造就了他的悲剧。基督善良和无私的精神值得去发扬,但是任何事情都应该把握好度,妥协和宽容也需要以坚定的原则为支撑点,否则基督的命运会不断重演……
第三篇:《骆驼祥子》读后有感300字
《骆驼祥子》读后有感300字
我读了《骆驼祥子》后,使我感触很深,也收获不少。读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
我觉得《骆驼祥子》是一本很好的书籍,我建议大家都来看看这本书。书中讲述了一个非常普通、非常平凡的人力车夫,令人感到辛酸的故事,同时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吃苦耐劳的祥子,粗暴残忍的杨太太,自私自利的虎妞,善良热情的曹先生,可怜的小福子……在这些平民老百姓的生活故事中,却揭示了一个不变的真理:做人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并且还要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地去追求,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文中的祥子是一个老实又坚强的人,他有一个简单的梦想:希望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梦想,却实现得那么艰难,梦想破灭得又是那么迅速。第一次,他辛苦了三年,省吃俭用终于买了一辆车,却因为战乱而被士兵抢走了,还好他又偷回了三只骆驼,便因此而得到了“骆驼祥子”的外号;第二次,他又好不容易的攒了钱,却又被狡诈的孙侦探给骗去了;第三次,他娶了虎妞,用虎妞的钱又买了一辆车,生活也日渐安定了,可虎妞却又因难产而死了,伤心的祥子只好买了车,来安葬虎妞。经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原本坚强的祥子,却堕落成了一具行尸走肉,他吃喝嫖赌、四处骗钱,甚至出卖人命,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社会残渣”!
文中还有一个可怜的小福子。她十九岁就被自己狠心的父亲二强子卖给了一个军官,换了二百块钱。小福子在那里备受煎熬,地位与仆人差不了多少,就连房租还要自己卖掉床板来付钱,她吃尽了苦头……她感到了伤心,甚至绝望,想一死了之,终于在一天夜里,自杀在树林里。
通过这两个人物,我才知道:他们是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了绝路,以至堕落、自杀……
所以,读过这本书,我明白了:虽然努力奋斗,坚持不懈,并不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如果不去努力,最终还是会失败的;只有努力,才能胜利!
第四篇:《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有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有感
新湖小学
谭晓燕
在这个寒冷的假期里,我看了很多有趣的书籍,在这些书籍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窗边的小豆豆》。读了几页,我便沉浸在了书的海洋中。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自己灿烂的童年。
《窗边的小豆豆》是由一位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阿姨写的。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为淘气而被退学。她慈祥的母亲带她来到了一个特殊的学校——巴学园。小林校长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个怪怪的校长,极其注重对孩子自身个性的培养,并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在巴学园里使小豆豆有了一个与众不同而又幸福美好的童年时光。这使小豆豆获得了真正的来自于心灵的感动
我觉得书中不仅是作者对自己在讲述自己的童年生活,而是在提倡和介绍一种教育制度。巴学园最妙之处是教导学生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也就是现在我们所提倡的“爱人,爱己”小林校长真正地实现了这一点。
如何尊重自己,爱自己呢?那就是通过实现别人对孩子的尊重,让他自己赢得信心,和自尊,那么自重也就在心中建立起来了。对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要给予特别爱护,这种爱护不是溺爱,而是适当地用一些方法帮他跨越一些自己因为身体缺陷而无法完成的任务。在书中有一个得了侏儒症的孩子,校长为了他举办了学校的“小型运动会”。在他根本无法跳过比自己高很多的木马时候在背后暗暗地帮了他一把,使他得到了自信。也赢得了同学们的赞叹。这么一来,培养了残疾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补偿———自尊和自信。这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在后来这个男孩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他也有完美的婚姻还在一家公司担任了专门融洽同事们人际关系的职位。这本书使我理解到小林先生的用心良苦,就拿作者来说吧,小林先生不停地对作者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句话一直鼓舞着作者,一直支持着作者。如果作者不进巴学园,不碰见小林校长的话,无论作者做任何事,都会被说成坏孩子,自己觉得自己是个不好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办才能让老师说自己好。小林校长也呵护学生的天性,他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处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虽然我们不可能使小林老师那样如些彻底地去开发学生的天性,但是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地范围内去呵护学生的天性,尽可能让他们的童年变得多姿多彩一点。
说心里话,我是羡慕小豆豆的,调皮的她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宗作校长,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我也羡慕小豆豆有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直到她二十岁之后,妈妈才跟她提起小时候因为太过调皮被退学的事情。如果当初在小豆豆还是个六岁的孩子时,妈妈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这种教育。所以我觉得每个老师与家长都应该来读读这本书,来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小林校长和小豆豆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很适合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的出发点。
从《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收获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读了这本书,回味自己快乐的童年,才想起原来每个人都了解孩子,因为每个人曾经都是孩子。只是在望子成龙或者对孩子恨铁不成钢时,就忘记了孩子毕竟是孩子,一味从大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也许我们不能成为小林校长那样出色的教育家,但我想,读了此书后,对于身边的“小豆豆”我们一定要更加用心好好地给予引导。因为,每一个站在窗边的小豆豆,只要加以适当的教育引导,就可以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第五篇:《你离卓越只差1%》读后有感1000字
《你离卓越只差1%》读后有感1000字
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领域,付出努力,不断反思,把事情做到极致。
也许大部分人谈不上真正喜欢自己的专业,当初选择医学,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是在懵懂中作出的选择,但无论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是否适合自己,这已成事实,重新选择的机会微乎其微,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在现有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方向、不断努力、持之以恒。
一、自知之明、择善而从,做对1%
选择正确的方向是成功的基础,对自己进行客观分析、定位,认清自己的优势、劣势,这就是古老师执行力中讲到的战略管理,SWOT分析,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文中双胞胎妹妹就对自我做了充分的优势管理,选择了自己擅长且又喜欢的英语专业,在人员分类中她应该属于有能力又愿意做的人才,这也是她能成功的基础之一,而姐姐则选择了自己的劣势项目,哪怕她想努力做好,也许也会感到力不从心,这就是两姐妹在选择上的区别,也许就差了1%.而在医院管理中,通过SWOT分析内外部环境的优劣势,选择正确的战略方向,趋利避害,尤其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团队,选择正确的方向至关重要,记得古老师当时说的一句话:在错误的方向上有力的执行是件恐怖的事情。同时,一个团队,一个管理者,要知人善任,合理利用人力资源,让合适的人在合适岗位上做合适的事,用对人才能用好人,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团队的效能,更好的达成管理目标。
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多做1%
多做1%,可以理解为比别人多做1%,也可以是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多努力1%,但无论是以别人还是以自己为参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键在于执行,在于坚持。文中妹妹在大学期间仍然坚持每天晨读,坚持比别人多背几本词典,而工作后对于每次的工作任务,都坚持做好充分的准备,努力自我修炼,这也是她能成功的基础之二。而优秀的管理者更应具备自我管理、自我修炼的能力,坚持每天多做1%、多努力1%,不仅能让自己得到积累,同时其良好的品质和素养能很好的发挥领导力的影响作用,带动并激发部署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发挥团队力量。都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通过比较,我感觉使自己的劣势被加倍的放大,起点低、底子薄、差距很大,但这种“伤害”于我来说也是种动力,相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鲁迅先生曾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每天多做1%、每天多努力1%,坚持不懈,虽然未必能够创造奇迹、未必能够成为卓越的人,但至少可以超越自己。
三、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做好1%
是把日子过成日复一日还是过成日积月累,两者的区别就在于能否在过去中获取新生的力量。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更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文中妹妹从小就习惯于分析总结,不断改进,懂得目标管理、质量管理,并且在这过程中,她得到了正向的激励,她喜欢英语专业,有这个需求,从而产生努力的动力,通过努力达成了目标,她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再产生更高的需求,这种正向的激励得到良性循环,这是她能够成功的基础之三。而我们也应该在工作和生活中将“这已经很好了”变成“我还可以做的更好”,从过去了的时间和事情中反思总结,积累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学会转换思路与角度,改变“运算法则”,创新理念、创新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将事情做到更好、更完善。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说:幸福就是不必时时恐惧。这种幸福感来源于对自我的掌控,来源于自信,而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自信的资本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不断通过1%的积累而来的,是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历练从而比别人多拥有的那1%!我希望我们都能够借着此次的扬帆起航,成为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