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夜食堂散文
深圳太快了,我想拖慢这个城市的节奏
深夜一碗粥大概不是都市年轻人的第一选择,他们更喜欢夜“蒲”,但club往往缺乏人情味。进门的“欢迎光临”,落座后急着让你点酒的waiter,不化妆不登高跟鞋就无所适从的顾客……人和人之间筑起了一道墙,没人在意另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也没人真的在这里放松下来。
海归Fay就不喜欢这样的夜生活,她希望有一个“穿着睡衣拖鞋,不化妆”也可以去喝杯小酒的地方。这是她来深圳的第一个年,在这之前,她一直生活在美国,做了三年记者,迫于经济压力转行成为了程序员,开发了一款已有百万用户的APP,回国后在南山开了一家小酒吧。“APP和酒吧,都不指望他们赚钱。”所以APP没有接过任何广告,使用也完全免费;酒吧不做任何推广,因为不想它成为一个网红店,如果只是打卡拍照就离开,“那样没有任何意义,我希望大家在这里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多一点时间休息。”
Fay的酒吧里有两个格子铺挂在墙上,每个格子里放着不同的东西——Tiffany项链、前任家的钥匙、布偶娃娃、充电宝……一共有20多件,他们都是客人留下的“前任礼物”,每个物品旁边都有一张小卡片,它讲述着礼物的来龙去脉。留下礼物和故事,可以带走一杯“前度”鸡尾酒。来换酒的人男女都有,大都年轻,如果和前任复合了,或者礼物放置超过半年,可以选择拿回礼物,但拿走礼物的人并不多。
Fay曾经收到过一条裙子,是一个男生送过来的。他和女孩儿在大学初识的时候,女孩儿就穿着这条裙子,男生觉得这条裙子很美,裙子是他脑海里关于女孩儿所有回忆的浓缩。于是他偷偷收起这条裙子,幻想有一天他们能把这条裙子传给女儿。拍拖六七年之后,女生还是嫁给了一个深圳男孩儿,男生便从上海跟到深圳,工作、生活。彼时男生已经30多岁却依旧单身。他在卡片上写着:一次次把裙子拿出来又放回去,就是没有办法把它扔掉,终于找到一个地方可以安置它。他希望女孩儿能过得好,生一个很漂亮的小女孩。
在Fay的酒吧,能听到很多这样的故事。很多人来深圳,都是为情而来。他们大多是小人物,努力在深圳找到自己的位置,经营小小的事业。深圳不会排外,因为大家都一无所有,但每个人都很孤独。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来这里掘金,但往往赚够了钱就离开。即使在深圳工作了十年八年,他们也不说“回深圳”而是“去深圳”,因为深圳没有家的感觉。特别是下班之后,除了加班无处可去。因为选择了深圳,就选择了压力的生活,而正是这样的城市才需要一个地方可以拖慢它的节奏,有一个像家的地方可以去。
Fay自己也有一件礼物摆在格子铺架子上,是一张贴满各个州硬币的美国地图。Fay花了很长时间收集这些硬币,然后做成礼物送给前男友,可惜他并不喜欢这个礼物。Fay因为前男友来到深圳,结果来深圳没多久就分了手。
搬过27次家的Fay弄丢了很多东西,包括一只大学时用过的“老年机”,里面存了很多和大学男友的短信。那时候男友在部队,平时很难联系到。Fay会每天按时发短信向男生汇报自己在上什么课,做什么事儿。两人很少能见面,但Fay会从北京买站票去武汉,只为看男生一小会儿,然后再站回来,这段感情硬是撑了三年。“如果能找到那时候的手机就好了。”
也曾有女生送来一只镯子,没过多久又和男生一起来拿走了它。因为男生放弃了国外的学业,所以两人复合了。让人羡慕的总是少数,大部分礼物都不会被再次带走,它们诉说着爱情里关于“错过”的故事。那时候太年轻,扔掉了那个人的东西,删掉了那个人的信息,觉得不可能再想起,可是当你犯过足够多的错误,再回想人生时,你发现自己经历了很多美好的时光,但却什么都没有留下,也错过了那个适合结婚的人。所以“扔掉那些礼物太可惜,放在我这儿,想起来的时候还可以来看看。”
年纪大一点的客人也会来酒吧坐坐,聊一聊初恋。曾经有一个男人,每晚在这里等小孩儿兴趣班放学。Fay好奇男人和初恋的故事,问他们现在是否还有联系。男人说,“不敢联系,我不敢看她老去的样子。”
2016年12月31日跨年的时候,Fay号召客人们写信给一年后的自己,我们去采访时正值2017年年末,Fay正忙着寄信、送信,“还有三天就是2018年了,我答应他们要在2018年三天前把信寄给他们。”在Fay看来,真正的情怀是忠于自己的情怀,很多情怀都是商业噱头,反正“这里已经够商业了,也不少我们一个。”Fay计划着2018年要做点赚钱的事了。
第二篇:深夜食堂观后感
深夜食堂观后感
深夜食堂观后感1
一个日本中年人开了一家深夜食堂,只在晚上12点到凌晨7开业。在这家深夜食堂发生了很多故事,见证人情故事。
老板的招牌菜是猪肉汤饭,虽然很少人点,却一直是墙上的招牌菜,因为这是第一个被别人表扬的菜。饭馆老板从此铭记终身。
一个女强人,习惯穿着丧服散步开释放压力,渴望被爱有拒绝爱,被骗过,最终也在葬礼上结识了自己的投缘人。
一个儿子,了解到自己的父辈为了家庭扛起了责任,而自己开始努力学习,从一个拒绝继承家业到扛起家业,开始永远追求生活。生活就要像铃铛一样脆。一个母亲,最终放下成见,成全儿子的姐弟恋。
一个奇怪的老太,被骗却不急躁,找儿子却连儿子的任何联系方式都没有。原来这个老太一直愧对儿子,早年,是个曾经背弃丈夫儿子的妇人。最终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见到了儿子。
一个好心的小姑娘帮助别人,却不求回报。因为别人帮过她。她只喜欢别人能够把帮助传递下去。
鼓励,坚持,理解,责任,善良和帮助让我们见到了一个暖暖的世界。
深夜食堂观后感2
每个喧嚣的夜晚,总有人在街头徘徊不愿回家,或许是因为苦闷,或许还有心愿未了。正是这些不肯回家心事重重的人们,才成为深夜食堂这部电视剧的主角。一位善解人意的老板,一句情真意切的问候,一顿大快朵颐的美食,治愈了多少在夜晚彷徨生活中的那颗迷茫的心。
食堂中食物作为情感的载体,在不同人到来的.时候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五郎的奶油拌饭让他想起了二十岁初恋的函馆姑娘,时隔三十年的拌饭味道依旧没有变;风间伦子的酱油炒面和荷包蛋,使他想起了多年未见负债出逃,虽无力关怀女儿却默默支持流泪的父亲,怕冷的小瞳喜欢锅烧乌龙面,遇到了喜欢凉面的杀人犯桥本,仿佛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个悲剧。食物承载了时光,但过去的时光却不能重现。
吃饭是一种本能,无论生活中带着多少伪装,在这样的小饭店里,每个人必将是本色出演,一个人一个座位,大家各自用餐,相互诉苦,在一个个深夜里回忆着,思念着,后悔着,周而复始,乐此不疲。
你看这个男孩,他花光了所有积蓄去向心爱的女孩求婚,像不像你,像不像我。
你看这个女孩,她游离在各种灯红酒绿的夜店里,可她卸了妆却比谁都清楚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像不像你,像不像我。
这些人可能不像你,也不像我,可正是这些人,组成了这个都市的万家灯火,店外是人间,店里是烟火。
深夜食堂观后感3
食是人生存所必须的共性,所以形形色色人的联系交往的种种可能总是绕不开一个“食”字。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饭桌上谈论生活苦乐——在高阶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食物的慰藉是最直接的,有着原始欲望的质朴。
影片不乏美食镜头,但并不落点在“食物”。三个主菜搭配三个小故事,导演着力于人物背后的故事,其实弱化了食物的功能。片中的食物更像是为集合人物而出现的“道具”,这种道具感让食物没有特定的价值和含义,例如将“咖喱饭”换成“酱油饭”也无不可,食物“可以随意替换”也不会引起任何剧情变化,这样的处理让人与食物缺少所谓的“共鸣”的灵性,拼凑略显生硬。个人更喜欢《饮食男女》中的“食物”,融入生活,慢慢熬煲出人生滋味。不过日式食物也许本就比中餐少了“烟火味儿”。
再是故事都是人物“讲”出来的,突然的倾诉欲和矫情的措辞我只能emmmm有点说教的'形式,感觉充斥着生活的浅哲学,和家里七大姑八大姨说的道理差不多。
当然,我觉得节奏上比我们国内很多电影都好,每一条线,每一个伏笔,不刻意,不多余,平淡无奇,娓娓道来。所以尽管你觉得有的人演技浮夸有的地方有点怪异,你还是能感到难以名状的温暖。
深夜食堂观后感4
由于国产版的《深夜食堂》被喷得吐血,我才知道这还是一部日本版的疗愈神剧。不曾想竟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影片通过讲述是一个个发生在食堂里普通人的故事传递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帮助又互不干涉评论的温暖和睦的人际关系。然而令我尤其热爱的却是故事之外老板每日平静单调的生活:破旧拥挤的居民区小巷子,迎着阳光骑自行车买菜,狭窄的阁楼上就着一床被褥一个电风扇席地而眠 生存需要的其实很少很少,生活其实可以很简单。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爱的传递比物质堆砌的繁华更加重要。我想这就是《深夜食堂》想要告诉我们的!
为什么故事只能发生在深夜食堂?因为只有这时,不知为何忙忙碌碌的人们才会停下匆匆脚步,安静缓慢放松下来。啊, 深夜食堂在哪里?我也想去坐一坐,慢慢啜着啤酒发呆,听听别人鸡毛蒜皮的唠嗑。
电影的表现手法朴实无华,一如它呈现的生活。慢条斯理制作料理,小心翼翼端上啤酒,卯足劲儿蹬自行车冲上陡坡,都是一个个长镜头。好像特意告诉我们,这些被我们忽略的细枝末节都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事,都应当被慎重对待。是呀,我们的人生大部分由这些平凡得让人想不起来的'事情构成的,如果说这些不重要,不就是说我们的人生不重要?这可是我们仅此一次的人生呀!所以,仔细品味人生的每一个最平常的瞬间,想像它们就是在那个长镜头的拍摄之下,像《深夜食堂》里那个令你仰慕崇拜的店老板一样,平静满足,带着淡淡的微笑。这就是这部神剧想要告诉我们的。
深夜食堂观后感5
深夜,孤独的象征,因为我们不曾对深夜有过期许吧!食色性也,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定理。食坊酒肆,街头喧嚣,一个个孤单的灵魂从白日的碌碌中冒了出来,在光怪陆离中上演人生百态。
这间开在半夜三更的小店,温暖了多少孤独的心、疲惫的身、劳顿的体。有了夜幕的浸染,这些客人只是以最原始的身份示人。现实世界中彼此陌生的两个人,因了没有交集,就不会有利益纠葛,更容易敞开心扉。好客的酒馆老板、胆小的黑道大哥、红不起来的歌手、妖娆妩媚的变性女郎……这样一个奇怪的组合,却不乏温馨与快乐。
食物是享受,挑动心弦;食物也是一剂良药,治愈着孤独灵魂的创口;食物更是回忆与牵绊,如同红香肠对黑道大哥的特殊,也如同舞娘对鳕鱼子的执著。
看过全套的漫画,也看过同名的电影、电视剧,给我的感觉都是淡淡的`。平凡的人物,简单的料理,度过人生中每一个平淡无奇的夜。犹记得,十多年前,工作不久,某次中午和同事一起出来吃饭。寻的是一家小有名气的苍蝇馆子,彼时去的时候正是饭点,人满为患,恰好有一食客独坐,很随意的邀请我和同伴拼桌吃饭。中间,各自谈笑,拼了一桌佳肴,最后居然还帮我们提前买了单。
工作这数十年来,旅途无数,遇人也无数,但始终再不曾遇到这样热情好客的人了,偶尔想起,只剩感慨。
深夜食堂,庸常世界之外的偶遇,都是梦境罢了。或主或宾,随心随意,方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许!
深夜食堂观后感6
必须承认,这部日本电影还是非常有温度的一部片子。在东京那么大压力的城市里,僻静的小巷子里,一个脸上有刀疤的大叔,守着自家的店,每晚12点以后为夜归人做上一份热乎的美食,这是多么令人快乐的。故事很简单,分作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中,老板都会为新来到的食客解决一些问题,每一个部分又都分别用一种食物对应。看着老板做饭的那种艺术感,加上之前一直看《圆桌派》料到日本的厨师,精湛的技艺,不由心生往之,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片子中的人,都很普通,每个人都会在深夜时候来到店里,背后透露出来的信息,大概是这些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艰辛吧,不然谁会半夜还穿得那么周正的来吃东西呢?淡淡的情绪,不可以去煽情,你却能在电影中感受到美食和一个好人给你带来的.温暖,看完以后,多想出门去找个类似的店,也过一下这样的生活!看评论很多人都在说,这是加长版的电视剧剧集,我其实没有看过《深夜食堂》的电视剧版,只是单纯的说这部电影,能够温暖到人,这就是最好的。唯一让我郁闷的是,店里的那些个熟客,是不是也可以换换人呢?
第三篇:深夜书店现代散文
编辑荐:深夜书店里什么人都有,流浪汉、备考的学生、爱夜读的市民……他们互不干扰,各有各的心事,也不会随便去评论伤害别人,即使是流浪汉也会被温柔相待,这里,充满了温暖。
总会有那么一道风景线,藏匿在城市中,是清晨包子铺的缕缕青烟,香味远播;是傍晚夕阳下灯红酒绿的街头,伴随着欢声笑语;抑或是深夜的书店、静谧、温暖。
夜幕降临,星辰伴随着月亮渐渐升起,星星点点的光辉洒向大地,而他们,在别人眼中却享受不起这光辉,他们害怕,只敢躲在黑暗的角落,疲惫不堪,还得想想自己该向何处流浪……
不知何时,他们眼前一亮,看见午夜凌晨仍有灯火微光。
他们静静地站在了门口,眼中虽然闪闪发光,可看看身上破旧的棉衣,手中的破烂,眼睛似乎黯淡无光了…….“傻站着干嘛?进来休息吧!”他指着自己,一脸惊讶,却说不出话来。
深夜书店里什么人都有,流浪汉、备考的学生、爱夜读的市民……他们互不干扰,各有各的心事,也不会随便去评论伤害别人,即使是流浪汉也会被温柔相待,这里,充满了温暖。
书店的管理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书就睡着了,但是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是一页、两页,一行、十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纳凉,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能说出这样话语的人,内心一定有片世外桃源吧!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的办法其实就是善待这个世界,善待我们什么的人吧!
世界本是残酷的,万事皆有输赢,哪些流浪的人、拾荒的人,便早早地败给了生活,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下自己尊严。而有的人赢在了生活上,心却不一定比得上那些穷困潦倒的人,他们输给了善良。一味地随意践踏别人的尊严,他们有什么理由去指点哪些用尽全力坚持生活下去的信念呢?穷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道德、灵魂。
我愿意帮助那些输给生活的人,哪怕只是对他们表示尊敬,说一声“你好!”道一声“谢谢”!
深夜书店,灯光依旧亮着,为那些迷途的人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第四篇:日 深夜食堂观后感
《深夜食堂》:夜太短,人生故事太多
夜晚是一天中最為神祕的時段,尤其是深夜,路上車潮漸歇,人們多半已進入夢鄉,白日裡的嘈雜彷彿隨著夜色隱沒入黑暗之中,無論是再怎麼繁忙的城市,一旦到了深夜,都顯得寂靜。此時,一間位於小巷弄裡的無名食堂才正要熱鬧起來,聚集在這裡的人們形形色色,或是寂寞、或是傷痕累累,他們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一個只有在深夜裡才敢尖銳地自我剖白的故事。
如同日劇,電影版的《深夜食堂》一樣由老闆(小林薰飾)略顯滄桑的聲音拉開序幕,帶領觀眾走進這間從半夜12點開始營業的食堂裡。牆上的菜單十分單調,但是老闆可以讓客人隨意點菜,只要做得出來就可以料理。他端出來的料理雖然不是什麼精雕細琢的功夫大菜,多是雞蛋捲、章魚紅香腸和咖哩飯這類樸實無華的家常菜,卻正好襯托出每位客人的人生況味。而臉上帶有傷疤的老闆宛若早已嘗盡人生百態,只是以旁觀者的角度靜靜地引領客人傾吐心事,不去評判,也不給答案,畢竟人生哲理只能倚靠自己去體會。
隱身於都會角落暗處的「深夜食堂」,正如其特性,吸引的客群絕對不會是那些生活順遂、光鮮亮麗的人,他們的人生必然留有缺憾、不甚完滿,諸如:情夫過世後變得一無所有的川島玉子(高岡早紀飾)、身上毫無分文的栗山美知留(多部未華子飾)、在東日本大地震中痛失愛妻的大石謙三(筒井道隆飾),以及對愛情感到迷惘的杉田明美(菊池亞希子飾)。除此之外,還有那些因身分或職業而被排除於主流群體以外的人,就像常客裡的同性戀小壽壽桑(綾田俊樹飾)、脫衣舞孃麻里玲(安藤玉惠飾)和黑道大哥阿龍(松重豐飾)。小小的食堂固然空間不大,卻能包容各色的人,以及多元的人生故事。
雖然名為《深夜食堂》,但是導演松岡錠司沒有刻意將料理拍得香氣逼人、令人垂涎欲滴,因為美食絕非故事的重點。不管是原著漫畫、改編的日劇,抑或現在的電影版,《深夜食堂》之所以引人入勝,是因為其中濃厚的生活況味。這間食堂猶如載體,承載的是人生,你無法預期下個打開店門,走進來用餐的顧客會是誰,所以老闆不先預設菜單,畢竟每個人的口味不盡相同,嘗到的人生滋味也各異其趣,是苦是甜只有自己知道。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劇中每個角色背後的故事其實距離你我並不遙遠,不難從中找共鳴。
觀影時,我不時想起三島有紀子所拍攝的電影《幸福的麵包》(しあわせのパン,2012),兩者同樣藉由吃食帶出人生,且突顯了東日本大地震對日本人的影響。玉子在拋棄新男友時曾說:「再珍貴的回憶都會褪色。」可是有些記憶卻難以抹滅,就像謙三對志工明美的用情,難道不是對災難與喪妻之痛的彌補嗎?有生即有滅,這是無法避免的定律,但是死亡終究不能帶走記憶,無論是好是壞,在時間的化學變化下,相信都會轉化成值得回味的回憶。
電影的敘事步調悠悠淡淡,劇情也沒有什麼大起大落,一切都在食堂老闆閑靜到看似冷淡的語調中娓娓道來。不過這樣的情緒恰好適合深夜,慢慢卻深深地融入夜的黑暗之中,然後心也跟著暖和起來。
深夜食堂—一盒骨灰的旅程
一共4个小故事,拼图般讲述着一段出发与回归的温馨沉郁的人生旅程。一个失去靠山的小三看上一个工薪族排遣自己的失意和愤懑。骨灰盒出现在饭屋里。小三和工薪族好了没多久,意外得到了靠山的补偿,她一脚将没钱的情人踢开,又混迹在灯红酒绿的情场中去了。
一个离家出走的女孩,进入饭屋里打工。凭着不输于老板的厨艺,她得到了赞许和照顾。她买了风铃,幻想着故乡日本海的风能够吹入她的梦境。老板的爱慕者雇佣了她,离开时,她终于吃到了期盼已久的山药拌饭。老板留下了她的风铃,她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
一个去福岛灾区的志愿者回到了东京,随她而来的,还有灾区中被她救助关怀的失去爱妻的男人,男人爱上了志愿者,如同患者爱上了大夫。然而志愿者是出于改变心境的目的去灾区体验美好的人性的,她并不是男人眼中的天使,相反,一切在灾难中迸发的纯洁的人性,在繁荣安定的东京却难寻踪影。男人回去了,他不属于陌生而冷漠的东京。
一个老派的妇人,她就是骨灰盒的主人,那里面是她的亡夫的骨灰。亡夫很早就背叛了她,当她得知远方的他的死讯时,却发现盒子里装的不是骨灰,而是数十年前一场比赛胜利后,那赛场里的泥土。那是被男人拼搏的汗水浸润的土地,那里有他的梦,他的纯真,他的泪水,他早已失去的美好的一切。那里,也曾是年轻的女孩为他祈祷加油的地方,是爱情开始的地方。
逝者能告诉我们什么?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东西?什么才是值得放弃一切去坚守去追寻的价值?是女孩的自由,是男人的真情,是亡夫的青春,还是所有最初的梦想和纯洁的人性呢?
老妇人在西方鬼节的狂欢中,一身正装地去寺庙里迎接亡夫回家。
围绕着这盒骨灰,有人失去,有人得到,有人向陌生的远方踏实地前进,有人向悲惨的故乡勇敢地回归。有人放弃,有人寻觅。在一切梦开始的地方,温暖依旧,在一切梦消失的地方,存有一间小小的饭屋。
整部影片风格清幽淡然,浓厚的世情和浓郁的菜香彼此交融,酝酿出一种温馨忧伤的真挚氛围。老板小林薰,就像一位苍老的哲人,守望着这间狭窄且饱浸着人世沧桑的饭屋。谁都可以推门而入,道尽悲欢离合,他会递上一杯酒,一盘菜,点燃一支烟,静静地听你诉说,幽幽地答上几句,于是一切烦恼忧伤困惑,都随着食欲的满足而烟消云散了,推开门,又踏上了日出时分的人生旅程。
我记得中岛美雪在她的成名曲《时代》中,有两句十分感人的歌词,大意是: 尽管今天倒地不起,明天依旧有推门而出的勇气… 深夜食堂,就是要让所有的悲伤和疲惫从即将倒地不起的人们身上卸下,这样,被真情和佳肴满足的人们,便会具有继续出门拼搏的勇气和力量。
这间午后12点开业,午前7点打样的饭屋,狭窄、破落、苍老、幽暗,但在得到它祝福的人们眼中,不啻为一间人造天堂。
驻笔。
深夜食堂 电影版:愿你我都有清亮面容
电影版看似由三个剧集组成,实则由骨灰盒这个象征生死与珍惜的物象串联,生死而离别,离别而珍惜,面对终极问题,总是能让人清醒,自己真正要抓住的是什么。
玉子(高冈早纪 饰)选财不选人,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潦倒窘境让人产生错觉,以为可以过另一种生活,等到一切回归正常后却发现,过去奢侈却独自一人的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归宿,自己倾心的男子绝不是小初(柄本时生 饰)那般,却也可以为了真正倾心的男子花下钱财;美知留(多部未华子 饰)逃离男人的控制威胁,也是战胜内心对此人此情的依恋缱绻,把故乡的往事包起来在心底放好,独自来在异乡,展开拳脚开始自己想要的生活;福岛灾民大石谦三(筒井道隆 饰)和东京志愿者杉田明美(菊池亚希子 饰)怀着各自的心事和意图,命运交织在一起,却无法彼此救赎,生者已逝,爱人已经别离,唯有坚强地依靠自己,方能获得重生;影片的最后,骨灰盒的主人,年迈的婆婆(田中裕子 饰)逃不过内心的谴责前来认领,一样遭受离别,同样需要自我救赎。
日剧版每一集一个小故事,内容丰富,然一以贯之的,也是世事无常,生死别离,珍惜初心。小店夜深时的灯光,安静而孤单地亮着,深巷里昏黄的孤灯,小店和店主幽深清冷的气质,也衬托着这个主题。店里的常客们互相依偎着取暖,一帆风顺者少,大多沉浮于世,世事艰难,手中有的、最初坚持的,就显得格外重要。人总是一不小心就忘了自己的初衷,自身弱小不足以对抗强大的外界,慢慢地,连坚持初衷也变得艰难,初衷越来越模糊,自己也越来越混沌,心性不坚者,就这样流入了俗世洪流中,曾经清亮的面容消失了......小店中的温暖,谁说不是客人们自己发出来的呢?回归清醒,回归宁静,回归本源,清亮的面容中有光。
我喜欢里面多种人生共存,有些人无法理解那些生活,觉得和我们的社会文化格格不入,我说,是我们的社会包容性太差,中国人活得很辛苦,从生到死,无法好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总是背负着或自己或他人加之的压力,为了一张皮奔波一世,将生命燃烧殆尽。谁又会关心谁的内心?谁又会在意谁的快乐?外表的一张皮光鲜亮丽便可。当我们的社会阶层逐渐固定,定式思维越来越强大,当周遭的力量联合起来,个人力量又能对抗多久?这何尝不是一场精神凌迟。
而我们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初衷是什么,不要软弱,不要逃避,去坚强,去守护,犹如风吹落花瓣,簌簌落下,只有芬芳的气味长存。
第五篇:深夜愿景优美散文(范文)
深夜,迎着寒风伫立在青春的忧郁中,缅怀曾经互相偎依的伙伴,落满在心里层层的尘埃,被一种奇妙的感觉款款洗去。伴着孤独的寒风,轻轻地叹息,回忆如同牙齿咬在洁白柔软的棉花糖一样,慢慢地融化。几年前,在另一个地方,同样有着肃杀苍白的天气,同样有一个个轮回循环放映,不同的是过客,不同的是角色。
轻率的许诺,天真的轻信,总是那个年代的特写。总会做着一些充满诗意的梦,漫步在那飞舞着红蜻蜓的、浸染着阳光的田间小路,欣赏那悠闲的香气缭绕的牵牛花瓣,感动不断飞舞的紫丁香,酣眠在无梦的秋千上……理想简简单单地在晶莹的露水里萌芽,让每一刻的憧憬成为一种祈祷,虽然内心偶尔会有地方被莫名的伤感砸中,微微疼痛,但又是暖暖的。每一天是那么的触目惊心,又是那么的平庸无奇,就像昙花总是在完全无知的深夜独自绽放,下弦月一直等到万般寂静的凌晨才分外明亮一样。如此无人知晓的低调是否为了掩饰内心的过于张扬,还是属于本然?疑惑、迷糊填满心头。
日子悄然划过。
两年里,韩江的水涨了,退了。钓鱼的人来了,走了。三月木棉火红一片,五月却是棉絮飘飞。后来,站在桥上看风景,人就忍不住瑟瑟发抖了。而我依然捧旧书入怀,呆呆地翻阅昏黄的扉页,再三温习过往的风景,不动声色地守着旧伤,就像守在年轮旁边等待古树发出青润的芽孢一般,等待属于明天的天使。
然而,等待是一场漫长的煎熬。
最牵挂的人撒手而去,最疼惜的人生病住院,最关心的人杳无音讯。这些,都是一场场来不及通知的暴风雨,猛烈地袭击脆弱的信仰,夺去所有的坚持和热忱。于是,少有闲暇,急匆匆的脚步,皱着眉宇的思考,没完没了的严肃和忧郁逐渐成为习惯,理想如同泡沫一般忽生忽灭。日复一日,沉重的成长气息弥漫,渴望蜕变的紧张如影随形,优越感荡然无存,沉重的使命感滋生,让双脚不得不步入泥泞的征途。
风雨教会我许多东西。怨天尤人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泥淖,沦陷其中只会越加迷茫,无法自拔。憧憬的阳光虽然对疗治疾病无济于事,却是抚慰伤痕,减少疼痛的最好药剂。
我开始看到明天了。
顺着阳台远望,宁静里的东丽湖却是湖光潋滟,青春的憧憬悄声绽放,和着与校园相联系的梦和记忆,开始慢慢积累,成为一笔笔绝美的墨迹。告诉自己,会有欢愉幸福,会有辛酸烦闷,会有遗憾愧疚,会有怯懦胆小,因为只是蜉蝣一笔,因为只是染指忧伤。青春是多么奥妙,很多时候,经历就是一种美丽,困难会不时激起希望的波涛,但澎湃的船终究会逐渐在漾满涟漪的心底沉稳航行。
明天就要来临,怀着憧憬,一颗被抛弃的种子不再飘摇,而是选择深深扎根地下,期待另一种萌芽,另一种成长,来弥补过去错过的遗憾。明天,一个全新的生命正在书写。生命的卑微构成时间的永恒,小心翼翼地珍惜着,只要心灵依然明亮,再蓬头垢面的人也是完整的,因为她还可以找寻阳光,获取精神极大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