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们怀着对美好感情的憧憬,却创造出丑恶的文学杂文随笔
“人们怀着对美好感情的憧憬,却创造出丑恶的文学。”
“如果各位能明白,他那种濒临绝望,却依然百折不挠地想要创造出极易受伤的‘小丑之花’的悲伤就好了。”
“虽然那完全是徒劳的,但我依然沉醉于那种无望之美。”
“成年人的那种训练有素,往好了说,是跟自己的生活妥协后得来的,而年轻人们又是从哪儿学来的呢?从这种无聊的三流小说吗?”
“难道我不是浑身上下集一团混沌和自尊心的混合体吗?啊啊,我为什么着急给这一切作此论断?这种必须把所有的思绪都整理清楚才能活下去的小家子气,到底是从哪儿学来的?”
“我只好抓着悬崖色赤土匍匐着朝上爬去,‘没有新月斑驳的熊’,熊在四处寻找场所。我没有借助药物来麻痹大脑,也没有借酒装疯。我是以一丝不乱的正常意志死去的。请看清楚,我的理智,直到最后一秒也没有变得模糊。然而我却悄无声息的在意着姿容。我想要干净而苦闷的影子。”
“根本谈不上苦闷,反而像个傻瓜。而且根本不想传言说的那样轻松,非常痛苦,我几乎是情不自禁的发出了‘啊——啊——’的惨叫声。‘一点也不安乐呢。’我试着如此呢喃,好喜欢好喜欢自己这种声音,紧接着,突然抑制不住的流下了泪水。”
——太宰治《小丑之花》&《狂言之神》
第二篇:怀着对青春美好的憧憬2014.6.6
怀着对青春美好的憧憬,怀着对未来无限的展望,我们聚到了一起。从那一刻起,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就化为了同一个符号——七年级三班。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是不可分割的一织血脉。纵然有过羞涩,纵然有过隔阂,但一切的不愉快都会随风飘逝;纵然有过失败,纵然尝过泪水,但一切的挫折都是为了练就一双翱翔云间的铁翅。或许现在的我们不够聪明,不够优秀,但我们坚信:有这样一个积极和睦的团体,我们的青春会绽放绚丽的火光。三年后,我们一定会成为最耀眼的一群人--因为,我们来自七年级三班。
2014.6.6
第三篇:怀着对教育的美好憧憬,踏实践行生本
怀着对教育的美好憧憬,踏实践行生本
苟敏
生本教育的价值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在我们国家高素质教育十几年了,其中有提到“从三让一树”,有提到“三为”等教育思想口号。从某些某些意义上提升了教育的实质,“三让一树”我个人认为只是一个学校教育对孩子的终端发展的一个口号,这个口号强调的是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细究。“三为”从终端的口号提到了过程部分实质,但是教育体现的不仅仅是宏观的口号,更需要有细致的过程和与实践相适应的全套教育理念。
郭思乐教授主研的《生本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过程与终端的教育本质。一切为了学生,就是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本体,要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取向。过去我们老师在把师道尊严看得很重,对孩子的教育有由上至下的高压教育观念,束缚了孩子的受教育的天性,扼杀了孩子对教育美好的向往,窒息了孩子在在学习方面,生活发面的持续性发展。这些都是没有从根本上去认识教育在孩子中的应赋予的教育原则。我们所做的教育的,正如一个孩子所说是在展示老师自己的教育能力有多强,而不是受教育者自我导教,孩子很被动。而归根结底,我们以前的教育深受传统教育的束缚,教育体制的局限,师本教育的压枷,结果把为教师的教育设计,误以为是为学生的教育设计。一切为了学生,体现了教育的观念的转变,不再是教育者的在主舞台上表演,而是学生是舞台的亮丽风景,这个亮丽风景,如果不是一切为了学生为前提,我想我们的“师道尊严”,由上至下的高压,是不会改变的。
从理论的的角读讲,一切为了孩子是我们教育的价值取向。在青海西宁我观摩了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的生本课堂教学,证明了理论的实效性,真实性。单从老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来讲,再不想以前那样老师口若悬河的讲解、教读,而是个小组的孩子充分扮演了老师的角色。老师一节课绝对没有学生的发言提问多。但是孩子们在一节课后却余味未绝的感觉,还在很自然的讨论,这就体现了老师在从教学设计到教学都是依靠“一切为了学生”观念而来,也充分认识了
受教育本体。
生本教育体现了高度尊重学生。过去的教育思想中鲜有提到高度尊重学生,即使有也不是高度尊重。郭思乐教授提到,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关键是要积极的去了解学生,从隐性(内部环境)的和显性(外部环境)的角度去了解、分析和认知。无论从何角度只有孩子被尊重,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孩子的天性才不会被束缚。在青海西宁的劳动路小学一节数学课上,孩子为了一个数学常识问题:是先加还是先减而争论不休,课堂上给我们老师的感觉很乱,但是老师没有打断孩子的争论,始终是在认真仔细的听学生的辩论。甚至有请学生请老师来回答问题,孩子这样说:下面这个问题我们留给我们老师来解答。感觉孩子语气就像一个老师样。老师很乐意。我想这是老师尊重学生的一个方面。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是无忌惮”。学生内心深处的那种激情才会被激发,从而达到受教育的极致。如果是以前,我们的老师会很尴尬,觉得自己受到了“挑战”。
生本教育讲求全面依靠学生。在郭思乐的著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记得我曾经依据书面报告对一堂让学生讨论的数学课表示欣赏,理由是它依靠了学生。但是后来看了这堂课的录像,才感到老师实际上是规定了学生活动的每个细节,学生活动的空间非常有限,很难说这是一堂自主学习的课。”我想这儿郭教授想说的是全面依靠学生不够的,依靠学生就是要把课堂全然的还给学生,既然是尊重学生,老师把细节都给规定了,那哪儿来的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呢?细节都规定了,那依靠学生也就是多余的了。通过学习明白理会了,作为教育的本体---学生,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天性发展去看待教育,从而把这种天性依托起来,作为教育本体的一种最有效地资源。由此可见学生不仅是受教育对象,而且还是一种教育资源。由一个简单大家都会想到的例子来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班级最少也得在四十多人,学生的思维在同一时间思维,而老师却是一个人在思维,试想学生作为一个受教育的整体与这个时候教育工作者的你一个人比较的时候,谁的思维更广阔些呢?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讨
论。依靠学生的力量去实现教育的真正本质,也充分说明了教育的本体-----学生学的实质。
生本教育走进课堂实践
在青海西宁学习生本教育期间,我们讨论的话题更多的是如何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与终结性评价(每学期的期末检测)的统一。生本教育强调把课堂让给学生,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展现,老师作为“配角”、“导演”,那么学生是否能把书本知识吸收,从而内化呢?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急功近利则欲速不达。生本教育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教而教,正是解决这个知识内化的难题。劳动路小学朱兰芝老师的英语课《The king of the animals》小剧本课中,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课后我和朱老师交流很多,其中我敢兴趣的是学生如何做到老师不用教读单词,句子。学生也会,全班学生对课文全部能读诵,表演。朱老师说,前置性作业很重要,这就是生本要体现的“先学”的概念。很显然老师没教,学生也会了,而且能把剧本以小组的形式表演下来。既然学生都能运用了,尤其是语言,难道说学生还不会吗?我心中的质疑豁然开朗。我想作为考试只是一种检测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不能真正意义上说明教育的实质。生本教育强调过程学习,一次性终结性评价,这个学生了很大的思维、学习发展空间,不再受分数的约束,从而活跃了孩子学习的天性。
在强调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同时,老师的作用依旧很大,开始我以为老师作为“配角”,就是要把课堂全部放任到学生身上,结果我看了老师的示范课才知道,老师不是把课堂放任给学生,而是作为“导演”、组织者组织好学生学的一个过程,老师对整个教学过程做出安排,具有主导作用。这就好比苏格拉底说,教育好比产婆术,孩子是别人生的他只是帮助别人生孩子而已。学习应该是学生的,老师只是帮助学生学而已。
生本教育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在城东小学的课堂上,还是在礼堂,劳动路小学的课堂上,生本教育形式下的班级都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四到六人一小组,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积极表现,相互帮助。我们在劳动路小学一年
级一班的墙上看到了老师为小组形成的评价表。学生都自己给自己小组取名字,很新颖。而且小组合作学习,在生本课上,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我们师本,本本教育课堂上,我们一般都抽学生回答问题,而且回答问题还只是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学生没有积极性,老师也觉得很没有生气。
领导的决定老师观念的转变,老师观念转变决定课堂形式的转变
西宁地方的教育行政领导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在劳动路小学等处都看到有教育局局长的身影,亲自走进课堂,亲自为生本教育做报告,亲自指导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师的们观念在转变,课堂在转变。生本教育不是一两句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以学生为本就能理解的。正如所说静待花开放。目前我们推崇的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考的约束,老师在课堂上生怕学生没听懂,实行堂堂清,堂堂灌的教学方式,结果学生是在短时间内少部分人分数上去了,大部分人为了分数而焚书了----学不懂了,听不懂了,不学了。既然有套好的教育模式我们就得学习,转变思想。这种转变需要我们的主管部门的正确定向,引领。
通过西宁生本教育之行,我学习到了很多以前没有见识过,也没有听说过的教育理念使我头脑充实了起来,也激荡着对教育的那股热情,在脑海里冲动着。正如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生本理念完全符合了这一说法。
生本在绵阳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希望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能秉承生本教育理念一直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前提,把教育的高度推向极致。在以后实行生本教育的时候,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坚持将生本落到实处。
第四篇:泛滥的感情在文学中的表达杂文随笔
D的文字表达非常私人化,大段地描述自己的心境,对自己的一个细微感受反复陈述,细致入微,极力渲染。
第一人称的使用很频繁,对普通读者而言时常分不清她是在对读者说话,还是她在说她自己,或是她只针对一个特殊的当事人。可以说她处在三者的张力之中,但语言的私人针对性和个人情感太强。
在整体结构上也是发散式的,没有一个中心情感的支撑,作者彻底沉浸在一种完全抒情的状态中,但无法用逻辑或一个主题重新组织和整合情感。
D的书信文体很有特色。显示出鲜明的祷文的特征,情感的祈求特征强烈,常把自己放置于软弱不堪无助的境地中,渴求他人的爱、理解、帮助和保护。有很强的自怜色彩。
有意思的是,D本人是个作风利落,性格直爽自我的人。不爱与人透露内心感受,与人相处不动声色,从不以柔弱示人,表现强悍。与她文字表达的细腻风格以及她塑造的形象截然不同。
D说她的写作过程也很痛苦,时常陷入矛盾,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文风表达,她还没有完成自我的统一,常在完全的封闭和完全的倾吐两种心理状态中挣扎。
继续以文字表达作为现实与他人交流和真实表达自我的中介,一方面加强对文字表达的泛滥情感的控制,同时增强现实中真实自我的表达,以达到情感的适度和两极心理状态的平衡。
感情的泛滥是理性失去作用的体现,封闭是自我过于压抑情感的表现。学术的训练对抑制情感泛滥有积极作用,但但过度抑制本身也会造成泛滥,因此要达到情感的中和,必须是理性和情感的中和。
这种表现为自怜、无助、自我矛盾的情感饥渴可以通过引入全能、崇高、意志的力量来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