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无声告白有感(小编推荐)
我的无声告白
——读《无声告白》有感
紫萧
看到自己喜欢的微信公众号作者推荐了《无声告白》这本书,并且好评如潮,于是满怀期待的看完了这本书。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是“无声告白”的原版意义,在这里我觉得“无声告白”对读者的吸引力更大,为什么告白会是“无声”的呢?
从小说刚开头就设置了整个故事的悬念,“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这句话就足够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继续往文章里探索。带着各种疑问我像被吸引进去了一样看完了这本书。心情有点沉重,也思考了许久。
玛丽琳,也可以算小说最核心的人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美国女人,甚至到了刻意追求与众不同的地步,而这一切似乎就是和自己原本很普通的生活相矛盾,而她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政课教师,对她的期望就是嫁给一个成功的哈佛男人。她作为一个女儿,又作为一个母亲,在母亲的期待下又期待着自己的女儿来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
小说的男主人公詹姆斯。李,是一个追随打工父母偷渡到美国的中国人,在种族歧视的环境中,凭借努力与天赋,一路学霸到哈佛。他与玛丽琳相反,他努力的想融入这个白人的环境中,希望与周遭美好的共处,可他似乎没有那种社交能力,这也与自己本身的现实形成了矛盾。
所以两个矛盾的个体无意中又组合在了一起。玛丽琳所处在社会是一个都觉得女性就应该学学烹饪全心全意照顾家庭的社会,但是相反她热爱化学,很渴望当一名医生,她讨厌社会对女性的框定,所以总是显得与众不同,包括主动告白这个同学都不喜欢的华裔男教师詹姆斯。李,诚然,李对这份感情欣然接受,一部分因为爱,另一部分因为跟一个白人姑娘结婚从某个角度上证明他融入了这个社会。所以可想而知,他们的组合最后一定会产生问题,就这样,玛丽琳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相差太远时,她不负责任的离家出走了,九个月后她主动联系了李并回家,可她没想到这次离家出走会给她的女儿莉迪亚造成一生的伤害。
小小莉迪亚害怕极了,她害怕母亲哪天又会突然离去,母亲回来时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做个乖孩子,让妈妈快乐,一个很小的孩子因为家庭原因承受了她原本不应该在这个年纪承受的东西。她知道妈妈喜欢化学,她便也表现的对化学很感兴趣,每天都让妈妈告诉她很多化学知识。妈妈希望她以后当医生,她的志向便是当一名医生。她每天每天努力的学习那些本来不喜欢的东西还得装作很喜欢的样子,她如此乖巧的模样让父母觉得这个女儿一定能成大器,这时儿子内斯和小女儿汉娜就这样被父母忽略了。
莉迪亚身上同时承载着两个大人实现不了的梦想,满足妈妈的期望当医生,满足爸爸的期望积极融入群体多交朋友,李对于白人社会心底里是带着低人一等的想法的,所以他的主动融入更显卑微,可怕的是他做不到的事让自己的女儿做。他们不知道莉迪亚每天超前学着高年级的课程有多辛苦,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眼前每天貌似很热情的给同学打电话的女儿其实一个朋友也没有。在她很想要洋娃娃的时候她的礼物是父亲送的一本如何更好融入群体的成功学,当她很想要一串漂亮的项链的时候母亲开心的送给她一个听诊器,她想要这么少,可是一样也得不到。作为一个孩子,她最想要的是爸爸妈妈开心,妈妈不会走。
莉迪亚在这世界上唯一的温暖应该只有哥哥内斯了,只有内斯懂她的痛苦,可惜内斯帮不了他什么。这一切年幼的汉娜最清楚,她总是躲在桌子底下偷听偷看这个家庭发生的一切,只是她不会说出来。在小说中,大人和小孩其实对这一切都知道,但是谁也没说,没有任何声音出现,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也都是旁观者。
从小说一开始就开始探索莉迪亚为什么死了,其实从整个环境来看,她的死我们心知肚明,这不仅仅是一个女孩的死,而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
记得小王子里有一句话,“大人都曾是孩子,然而很多大人后来忘了”.玛丽琳还是少女时期受不了妈妈老跟她说女人只要会烹饪会做家务找个好男人就行了,她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所以她离开了自己的妈妈,然而当她成为母亲后却开始在莉迪亚的身上延续自己的梦想告诉女儿没有什么比当一名医生更酷,然而莉迪亚没有离开她而选择默默承受了这么多年,只是因为爱她,不想失去她。玛丽琳真的不知道莉迪亚并不喜欢物理吗?真的不清楚自己的女儿没那么想当医生吗?我想不是,她只是选择忽视而已吧,这么些年她送给莉迪亚的医学书她都会马上借过去看,真正想当医生的是她,看到女医生也会极度羡慕的是她。玛丽琳一次又一次地被命运拉回属于她的人生轨迹。而在玛丽琳看来,自己是被命运一次又一次推出了自己原本设计好的人生。而对此一切,玛丽琳的丈夫似乎一无所知,他只是安于家庭生活,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做着他那一份教书匠的工作。因为是华裔,丈夫詹姆斯一生都在试图融入美国社会,成为最普通的一个美国公民。而恰恰相反的是,玛丽琳并不甘于平庸,她想与众不同。两个人从内心深处对生活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期待,命运却让这两个人相爱并生活在了一起。
重新回归家庭的玛丽琳,内心并没有真正妥协。她开始拒绝做饭,又把自己全部的野心和梦想寄托在了女儿莉迪亚身上。她把莉迪亚当作了另一个自己,要求她热爱理科,并热切期盼她有一天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莉迪亚为了博得母亲的欢心,也害怕母亲再次离家出走,全然失去自我地配合着母亲,直至有一天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而投河自尽。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仿佛身处一个皆然不同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痛苦,每个人都无处宣泄。
书的封面是这样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人人都知道往事不可追,所以当我们想要后悔又无可作为的时候,老是做出错误的决定和行为,并不是自己不知道这治标不治本,而是为了好让自己好受一些,要想想至少我做了一些什么。
你也曾经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王小波说过,“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你一直做着黄金时代的梦,没有预见到这一点。当你意识到这事儿的时候,锤子已经落下来了。
这本小说讲的是家庭教育,看完我多多少少有一点感同身受。
每个人都会有遗憾,父母的遗憾往往变成对儿女的期待。他们固执的认为如果小孩子有了自己缺失的那部分会更加幸福,却没有想过自己的向往是否真的是孩子的向往,自己强加的幸福是否已经变成了孩子的痛苦。我们每个人都有一辈子来发现自己的喜好,我们总有一天会明确自己想要的生活,找到通往幸福的路。
第二篇:读无声告白有感
读无声告白有感
我的无声告白
——读《无声告白》有感
紫萧
看到自己喜欢的微信公众号作者推荐了《无声告白》这本书,并且好评如潮,于是满怀期待的看完了这本书。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是'无声告白'的原版意义,在这里我觉得'无声告白'对读者的吸引力更大,为什么告白会是'无声'的呢?
从小说刚开头就设置了整个>故事的悬念,'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这句话就足够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继续往文章里探索。带着各种疑问我像被吸引进去了一样看完了这本书。心情有点沉重,也思考了许久。
玛丽琳,也可以算小说最核心的人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美国女人,甚至到了刻意追求与众不同的地步,而这一切似乎就是和自己原本很普通的生活相矛盾,而她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政课教师,对她的期望就是嫁给一个成功的哈佛男人。她作为一个女儿,又作为一个母亲,在母亲的期待下又期待着自己的女儿来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
小说的男主人公詹姆斯。李,是一个追随打工父母偷渡到美国的中国人,在种族歧视的环境中,凭借努力与天赋,一路学霸到哈佛。他与玛丽琳相反,他努力的想融入这个白人的环境中,希望与周遭美好的共处,可他似乎没有那种社交能力,这也与自己本身的现实形成了矛盾。
所以两个矛盾的个体无意中又组合在了一起。玛丽琳所处在社会是一个都觉得女性就应该学学烹饪全心全意照顾家庭的社会,但是相反她热爱化学,很渴望当一名医生,她讨厌社会对女性的框定,所以总是显得与众不同,包括主动告白这个同学都不喜欢的华裔男教师詹姆斯。李,诚然,李对这份感情欣然接受,一部分因为爱,另一部分因为跟一个白人姑娘结婚从某个角度上证明他融入了这个社会。所以可想而知,他们的组合最后一定会产生问题,就这样,玛丽琳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相差太远时,她不负责任的离家出走了,九个月后她主动联系了李并回家,可她没想到这次离家出走会给她的女儿莉迪亚造成一生的伤害。
小小莉迪亚害怕极了,她害怕母亲哪天又会突然离去,母亲回来时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做个乖孩子,让妈妈快乐,一个很小的孩子因为家庭原因承受了她原本不应该在这个年纪承受的东西。她知道妈妈喜欢化学,她便也表现的对化学很感兴趣,每天都让妈妈告诉她很多化学知识。妈妈希望她以后当医生,她的志向便是当一名医生。她每天每天努力的学习那些本来不喜欢的东西还得装作很喜欢的样子,她如此乖巧的模样让父母觉得这个女儿一定能成大器,这时儿子内斯和小女儿汉娜就这样被父母忽略了。
莉迪亚身上同时承载着两个大人实现不了的梦想,满足妈妈的期望当医生,满足爸爸的期望积极融入群体多交朋友,李对于白人社会心底里是带着低人一等的想法的,所以他的主动融入更显卑微,可怕的是他做不到的事让自己的女儿做。他们不知道莉迪亚每天超前学着高年级的课程有多辛苦,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眼前每天貌似很热情的给同学打电话的女儿其实一个朋友也没有。在她很想要洋娃娃的时候她的礼物是父亲送的一本如何更好融入群体的成功学,当她很想要一串漂亮的项链的时候母亲开心的送给她一个听诊器,她想要这么少,可是一样也得不到。作为一个孩子,她最想要的是爸爸妈妈开心,妈妈不会走。
莉迪亚在这世界上唯一的温暖应该只有哥哥内斯了,只有内斯懂她的痛苦,可惜内斯帮不了他什么。这一切年幼的汉娜最清楚,她总是躲在桌子底下偷听偷看这个家庭发生的一切,只是她不会说出来。在小说中,大人和小孩其实对这一切都知道,但是谁也没说,没有任何声音出现,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也都是旁观者。
从小说一开始就开始探索莉迪亚为什么死了,其实从整个环境来看,她的死我们心知肚明,这不仅仅是一个女孩的死,而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
记得小王子里有一句话,'大人都曾是孩子,然而很多大人后来忘了'.玛丽琳还是少女时期受不了妈妈老跟她说女人只要会烹饪会做家务找个好男人就行了,她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所以她离开了自己的妈妈,然而当她成为母亲后却开始在莉迪亚的身上延续自己的梦想告诉女儿没有什么比当一名医生更酷,然而莉迪亚没有离开她而选择默默承受了这么多年,只是因为爱她,不想失去她。玛丽琳真的不知道莉迪亚并不喜欢物理吗?真的不清楚自己的女儿没那么想当医生吗?我想不是,她只是选择忽视而已吧,这么些年她送给莉迪亚的医学书她都会马上借过去看,真正想当医生的是她,看到女医生也会极度羡慕的是她。玛丽琳一次又一次地被命运拉回属于她的人生轨迹。而在玛丽琳看来,自己是被命运一次又一次推出了自己原本设计好的人生。而对此一切,玛丽琳的丈夫似乎一无所知,他只是安于家庭生活,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做着他那一份教书匠的工作。因为是华裔,丈夫詹姆斯一生都在试图融入美国社会,成为最普通的一个美国公民。而恰恰相反的是,玛丽琳并不甘于平庸,她想与众不同。两个人从内心深处对生活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期待,命运却让这两个人相爱并生活在了一起。
重新回归家庭的玛丽琳,内心并没有真正妥协。她开始拒绝做饭,又把自己全部的野心和梦想寄托在了女儿莉迪亚身上。她把莉迪亚当作了另一个自己,要求她热爱理科,并热切期盼她有一天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莉迪亚为了博得母亲的欢心,也害怕母亲再次离家出走,全然失去自我地配合着母亲,直至有一天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而投河自尽。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仿佛身处一个皆然不同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痛苦,每个人都无处宣泄。
书的封面是这样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人人都知道往事不可追,所以当我们想要后悔又无可作为的时候,老是做出错误的决定和行为,并不是自己不知道这治标不治本,而是为了好让自己好受一些,要想想至少我做了一些什么。
你也曾经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王小波说过,'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你一直做着黄金时代的梦,没有预见到这一点。当你意识到这事儿的时候,锤子已经落下来了。
这本小说讲的是家庭教育,看完我多多少少有一点感同身受。
每个人都会有遗憾,父母的遗憾往往变成对儿女的期待。他们固执的认为如果小孩子有了自己缺失的那部分会更加幸福,却没有想过自己的向往是否真的是孩子的向往,自己强加的幸福是否已经变成了孩子的痛苦。我们每个人都有一辈子来发现自己的喜好,我们总有一天会明确自己想要的生活,找到通往幸福的路。
第三篇:读《目送》有感:无声告白
无声告白
--读《目送》有感
田 莉
有个微信平台要奖给我一本书,我选择了龙应台的《目送》。当我真正拜读时,却是一年后的今天了。这像一个人的无声告白。
很厚重的一本,沉甸甸的像一个人的心情。油毡草绿色封底上,有这么一段介绍: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着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
《目送》里的73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写了幽微,也写了深沉。读者能觉得,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和美丽。一切回味、体验、感想,都丰富了此生的精神行旅。
喜欢她的作品,有一段时间了。由于前年读过作家的《孩子,你慢慢来》,仿佛时间戛然而止,有一下子清朗,一下子被罩住的感觉。温情、气度与义侠,都在一句话里得到了诠释:沙中有印,光中有影,风中有音。
能体会出作家幸福生活的小溪正缓缓流淌,日子舒展。每天高高兴兴的,充满爱,不急不徐,喝喝咖啡和茶,如此惬意。《目送》里,一篇篇小散文,也可看作是心情随笔。细腻、真诚、纯粹,出自一个教授,一个体贴的母亲之手。书中,她的身份是多重的,首先是女儿,其次是妻子,再次是母亲,最后是导师和友人。什么都做得周全,让读者跟随她的路线,进行了一场行旅,以及对自我生活的告白。
以短文《目送》为开篇,有统领全书的意味,这很好。读者马上有了带入感,一篇篇读下去,温馨和感动的轻风扑面而来。省悟、设想、真挚……一些深切的词语,及时触及心扉。她所经过的,传达给人去认知,因此产生共鸣。读者知道,那些细碎的岁月片断,那些个日常琐记,甚至杂七杂八的事儿,都从容地付诸笔端。让我们有了似曾相识的感受,她充实丰盈的生命历程,不枉活出个人价值和精彩。我欣赏她甜蜜的家庭,高雅的工作,还有两个优秀的儿子,华飞和华安,会好几种语言,真是个有福气的母亲呢。刚去台大任教时,写到了她父亲开小货车送她的情景,更多的是愉悦。父亲幽默地对她说: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呢。
龙应台是我的Idol.她的悲悯情怀,也让我认识到,我的落寞,也似乎和一个背影有关。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和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句经典台词也昭示了天下所有有爱的人,必要经历的离别,说明每一个人都得接受现实。它是残忍的,活生生的,不舍又无奈的现状。这本书,让人更深刻地感悟了生命的宝贵与人生的无常,很具有教育意义。
其实,纵览全书,无不与爱与责任相关,人生的话题深长。如行云流水般的文字,道尽了现实的无奈与心酸,也道尽了短短的人世,悲欢离合才是永远的主题。日常点滴组成了生活的串珠,有时悲凉的意境就是:天空没有影子,可我已飞过。谁的一生不是如此呢?所以,整本书都是对时间概念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真的,当一个人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年龄,演绎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时期。这是对人生的认知过程,正如作家写到的:因为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稍纵,即逝。
那么,就让我们彼此珍惜吧。活着的好好活着。毕竟,我们都理解了生命,以及生命中的无声告白。
作者简介
田莉,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省书画学会会员。临邑政协委员。德州民进会员。出过散文集,诗集和报告文学。
第四篇:读《无声告白》有感
“请千万不要加油”
——读《无声告白》有感
李谦
《无声告白》是华人女作家伍绮诗的作品,初次看到是在榜单推荐上,只是刚好手边没有书所以试试看的态度,一向是不迷信榜单推荐的,读书是一件很主观的事,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惊喜与思考。
书的主角是一个混血的华人家庭的孩子,书的一开始就非常沉重,主角去世了,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看这本书,一度搁置了下来,但是很庆幸,最终看完了,拨开迷雾,结局是灿烂的阳光。
华人在异国想要融入非常困难,近年来留学日趋低龄化,移民的数量也急速攀升,随之而来的负面新闻也多了起来。近期还爆出新闻,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进行校园欺凌被告上法庭,家长欲与被欺凌者私了,被控告贿赂证人。中国人的特点决定,适应移民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在外国人的眼里,中国人不喜欢和外人交流,他们喜欢聚在一起,对圈外的人非常警惕。这其中有歧视,当然也有我们本身的民族性格原因,我们隐忍,安静,聪明,同时也难以融入完全不同的环境。别说是异国,即使在同一个国家,要异地都很困难。一个外乡人要融入北京尚且需要几代人的时间,户口、房子,然后是话题、口音,需要几代人埋头苦干的努力,才能让后代过上和当地人一样的悠闲生活。
主角也是这样,经历和祖父,父亲的艰苦努力,才能堂堂正正进入美国的学校,做一个普通的学生。但是内心的孤独很难除掉,在美国同学眼里,主角是东方人,但东方人看来,混血的主角显然是个异类。父母各有各自的问题,母亲好强,女权主义,把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都寄托在同为女性的女儿身上,父亲一直困扰于华人的身份,内心自卑的他很为金发的女儿自豪,每天都鼓励主角与当地人交朋友,唯一知心人的哥哥考上了大学,迫不及待的要离开这个让人窒息的家庭。
书的前半段,把主角一点点的从父母对她的乖乖女印象里解放出来,女主从来没什么朋友,父亲看到的每晚与好友煲电话粥其实只是孤单的独角戏,女主从不爱学习,面对母亲每一份礼物都是科技书籍,女主的灿烂笑容只是因为担心母亲再离开自己,女主与学校公认的坏男生交往,女主因为哥哥马上就让把自己一个人撇下独自奔向自由而心灰意冷。书中的角色,一点点的从特性变成了共性,抛开异国的背景,女主的这些问题是我们所有人必然经历的放大,每个人都是害怕孤独的,但是在父母殷切的眼神下,有些孤独与彷徨又是说不得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父母不是希望自己的儿女好的,但是他们认为的好,大都并不是开心,更多的是殷实,衣食无忧,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我们普通家庭的基础很薄,父母禁不住的要担心我们未来的生活。他们不断的说加油:加油学习,以后才能考上好大学,有个好工作,能负担自己的生活;加油交朋友,因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没有人脉那是高分低能;加油学特长,因为一招鲜吃遍天,特长是你能力的补充,是将来踏入社会的砝码,我们有太多要加油的东西,以至于迷失了自己,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但是我最喜欢的演员却说,请千万不要加油,请千万不要努力,请慢下脚步。在每一个人生的低谷中,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不断的强迫自己,对自己说加油、努力,而是对自己说,让我难过一会儿吧,让我自己拥抱自己一下,让我有足够的时间,看清心底的悲伤,然后自然的痊愈。很庆幸,在生命的尽头,女主甩开了跟随她短暂一生的悲伤和彷徨,她的心境是明朗,澄明的。
就像书名写的——那些我从来没说过的事,这本书里,有我们每一个人影子,有我们想说,却没有说,无人诉说的话。看完这本书,我只想说,请,别丢了自己。
第五篇:读《无声告白》有感:生命是脆弱的……
生命是脆弱的……
——读《无声告白》有感
南湖职校 王 瑞
在今天,似乎永远都不缺少关于孩子成长、教育和问题的新闻,而且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尤其是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几乎每一次“新闻事件”都能引发关于教育的讨论,想“两耳不闻窗外事”都难。但即便是作为一个从事教育20多年的教师,我有时也困惑,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真的非要犯“教育时代病”吗?
时间已至半夜,两个卧室中丈夫和儿子发出轻轻的鼾声,而我仍蜷缩在沙发上,捧着一本书读得惊心动魄,还差最后三十页,绝对等不得睡一觉的间隔。小说写得太精彩了,尤其是作为一位母亲,读来更是寸断肝肠。
这是一本出自一位美籍华裔女作家之笔的小说,叫《无声告白》,扉页上的作者伍绮诗很年轻,也很漂亮,很难想象如此深刻、如此刺痛灵魂的故事出自这位优雅、温婉的女士之手。书是先生出差时买的,他说自己是在飞机上、宾馆里一气读完的,还没回到家里就打电话强烈推荐给我看。说实话,在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的今天,“翻翻”已经成为阅读常态,在自我感觉自身知识升华的假象下,已经很难静下心来系统的看完一本书,连感想和牢骚都简化为“点赞”或发一个表情。
而伍绮诗的这本小说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写的是成为“异类”的那种负担与压力,这种负担与压力,通常会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
书的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她是家中老二,移居国外的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莉迪亚的尸体被发现后,她的父亲内疚不已,母亲则一心报复。莉迪亚的哥哥觉得,隔壁的坏小子铁定脱不了关系,只有莉迪亚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
莉迪亚的妹妹看清了什么呢?
原来,李先生是一位出身穷困的华人移民后代,从小受到排挤、孤立,最大的梦想就是融入白人的世界。李太太由单身母亲抚养长大,虽是地道的白人,却不愿屈从母亲期望的女性传统角色,她梦想拥有自己的事业,比男人更加卓尔不群。俩人的结合有爱,也有很深的误解和由误解产生的期待。等到孩子相继出生,误解越来越深,差点导致家庭的崩解。此后,莉迪亚就成了维系家庭表面安稳的纽带。她既要安抚父亲对友谊的渴求,又要满足母亲对出人头地的期盼。最后,她被亲情绑架,被父母的懦弱压垮。
在小说中,每个人都有心中的梦想,在现实中却都举步维艰。当成人的梦想遭到现实困境,当成人解决不了自己内心的痛苦,这种愤恨不满,这种失魂落魄,就会转嫁到幼小而柔弱的孩子身上。
痛苦像瘟疫一样,不但互相传染,还会感染给所有的家人。当内心的痛苦深藏成秘密,这些秘密就会让家庭产生裂痕。我想,每个人都难免心意难酬,难免伤痕累累。但是,这些决不能成为勒索他人的借口,尤其不能转化成催逼孩子的重压。每个人,每个时代,都有不可避免的困境,都有绕不开的难题,那么,这些都应该由每个时代里的每个人去求索、去抗争。转嫁痛苦是一种怯懦,自己消化不了、扛不下来,也只好自己认,至少不要让它再去毒害孩子的心灵。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书的封皮上这行字像针一样刺进每一个读者的心里,告诫你:要有勇气活出自己,否则,你不但成为不了他人期待的样子,还会因此自我毁灭,带给他人更大的打击。因为,每个人的问题只能自己解决,在别人哪怕是最亲近的人身上也得不到彻底的代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