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读后感
《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读后感
(一)誓言无声: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是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颁奖词。
中国核潜艇刚刚起步的时候,不仅面临着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工业生产能力低的问题,还存在着缺乏人才,对于核潜艇的技术资料一无所知的问题。在这种及其困难的情况下,以黄老为首的一批年轻的科学家愣是找到所有可能找到的报刊杂志,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后来又得到2核潜艇儿童玩具模型反复拆解。靠着算盘和计算尺,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摸索出造出了核潜艇。
作为刚刚毕业进入徐工挖机的大学生,了解到咱们徐工集团的前身是鲁南第八兵工厂,徐工集团能够达到今天的规模离开不了咱们集团各个岗位员工的努力奋斗。徐工挖机也是从刚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变成了现在能够生产大型矿业装备的国内顶尖品牌。而对于我们新入职的大学生来说,进入徐工,是我们的选择也是我们的机遇。有青年代表提问了黄老一个问题,从事海洋工作的年轻人、青年非常辛苦,工资也不高,他们面临现在的选择,有矛盾,有的人就转行了。青年代表问黄老有没有对年轻人的忠告,如何坚持自己的路。黄老说:光想着自己的价值,想着我有多少的人生,我要享受多少,那就不要搞科研了。如果你想升官发财就不要到719所来。黄老的一番话深深打动了我,老一代人的理想追求是在年少躲避日军轰炸就已经定下的,在和平时代长大的我们很难感同身受,尤其是在利益至上的今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禁被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所诱惑,内心该有一份自己的操守,学会沉淀,努力学习,升高自己的能力,为徐工集团成为世界级制造企业出一份力!
《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读后感
(二)隐性瞒名 只为强国梦。为了能有一个可以安静读书的地方,国人不再受辱、受欺他在1945年选择“弃医从船”与1958年隐姓埋名做核潜艇研发以及1988年的深潜试验是一条连续的因果链。他一生都选择与时代相向而行。为了强国梦的追求他30年隐性瞒名,有家难回,在面对妻儿、父母时,黄旭华从不讳言爱:“我很爱我的妻子、母亲和女儿,我很爱她们。”“但我更爱核潜艇,更爱国家。我此生没有虚度,无怨无悔。”“对国家尽忠,是我对父母最大的孝。”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汇报国家和社会,不孝敬父母报答生养之恩。
60年坚守 铸国之利器。经历食不果腹的三年自然灾害和肉体精神双摧残的文革十年**等艰苦卓绝的困境,以苦为乐、孜孜以求,只为民主的强盛,寻找强国的利器。作为被选中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人,一个甲子的风云变幻、人生沧桑,从头到尾、由始至今还在研究所“服役”的就剩黄旭华一个。虽然经历千辛万苦但是对事业的追求,对强国的渴望从未懈怠,“造不出核潜艇,我死不瞑目”的豪言壮语和不达目的死不休的精神,惊天动地!我辈当继承先辈大志,自强不息!
民族脊梁 时代榜样。一个从废墟中站立起来的积弱积贫的新中国,现在能够屹立在东方,发展成为一个受全世界人民尊重的大国,就是因为有像黄华旭这样努力学习工作、舍生忘死、抛家舍业、坚定信仰的科学家,他们就是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的伟大复兴,还需要更多的像黄华旭一样的科技工作者和各条战线上优秀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的努力。我们生活在和平大发展的时代,赶上好的机遇,要以先辈为榜样,立足岗位、努力奋斗,为民族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孙后团)
《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读后感
(三)青丝化作白发 依旧铁马冰河
文章最后一段,是这样一段问答——
“一天一天,流了93年,这血还是热的?”
“因为祖国需要,就应该这样热。”
也许,我们这一代人,八零后、九零后的新生力量,是最缺少信仰的一代,读文章到结尾,一直被一种信仰感染着,这是一种跨越世纪的爱国力量。正是这一种信仰,不断的滋养,从日寇进军中国家国沦丧开始,无处安身,无书可读,这是爱国的种子第一次在他心中萌芽。
“中国核桃潜艇之父”是黄旭华老人的光环头衔,而在这个光环之下,是老人三十年默默无闻的付出积累,即使连自己的母亲都是在三十年之后通过杂志报道才知道儿子从事的职业,在这三十年中,他的潜心科研带领中国最新生最尖端的行业往前走,没有人能体会到他的艰难与孤独以及那一份沉重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就是这么重,他沉默而又充满激情的前行。面对低谷,他淡然风趣,就像他回忆文革时期曾风趣的说道“那是我人生中唯一轻松的时候,没什么责任,也没有负担,把猪养好就行了。”
黄旭华老人他代表了一代人,一代人的对国家的激情对国家责任的高度,我想起严歌苓在《雌性的草地》中对女子牧马班主人公沈红霞的描述,坚毅、刚强、富有原则,她是书中的人物,而黄旭华老人却是实实在在为我们的社会和国家付出着自己独特的力量,突破默默无闻之后就是一盏明灯指引着国家建设道路的继续延伸。(仇淑婷)
第二篇:何谓文化读后感
何谓文化读后感浅谈
静静地躺着,最近一次躺床上看书是两个月前的事了,很享受,何况是在窗外漫天飞雪的映衬下,温暖的室内重温着《何谓文化》,再次感动,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几天自己一直被这澎湃的浪潮所席卷,我知道,这是余秋雨先生的《何谓文化》带给自己的震撼。
“写点什么吧”,在不知第几回心潮浪卷之后,一种奔涌而来的冲动让我提起了笔。然而,下笔千言,愈觉胸中词汇的贫乏;激动之余,思绪也越显混乱。无妨,权当信手涂鸦罢,只为纪念这样的冲动。
个人认为,余秋雨应该算是现当代国内比较有争议的一位大家。当年《文化苦旅》一问世便造成洛阳纸贵之势。他凭借自己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之后又凭借一系列文化散文奠定了在文坛的地位。只是打酱油式的当了回青歌赛的评委,倒惹来了种种非议。
没想到这么多年之后,先生又拾笔开始了《所谓文化》的探索。
在先生的眼里,文化没有定量性的指标,没有国际标准。所以,此书以较为奇特的构架,从“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个部分,带领我们共同感悟心目中真正的文化。先生用他的回答告诉有力的告诉我们: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文化是一种手手相递的火炬,未必耀眼,却温暖人心。
光阴变成清冷的流水。变成细微的尘埃。变成温存的呼吸。变成温暖的文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幸好,余秋雨依然还在。
第三篇:《何谓文化》读后感
《何谓文化》读后感
什么是文化,虽然时时提及,但一下子要说出来,还真的觉得无从说起,好像题目太大,下不了手,开不了口。但文化这东西却无处不在,遍布我们生活中每一个角落,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不是经常说吗,某某人挺有文化的。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何谓文化》一书,虽然似懂非懂,但总体感觉来说,他从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释,例举了大量的例子,让文化这东西的概念变得清晰起来。至少我个人认为,通过举例子让别人知道,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文化。这样下来,让人对原本模糊的东西一下子比较容易接受,有说服力。
在书中,我对“学理的回答”一节比较有感触。其中提到,“身上的文化”要有“必要风范”,即书卷气、长者风、裁断力、慈爱相。“书卷气”是一种气质,是基于内在的东西而散发出来的,是一个人内在美的外在体现,不必隐蔽,也不必掩盖。它讲究的是自然而然,一切水到渠成的境界。当然,“书卷气”不等同于“书生气”,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一个“书生气”十足的人硬是要摆弄出“书卷气”的话,无异于东施效颦,自取其辱罢了。
“长者风”,就是要告诉我们,做人要大人大量,心胸宽广,要有涵养,要有长者的风度,慈祥、大气。联系到具体工作当中,-1-
就是要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包括反对意见。对于别人的批评,要抱着谦虚的心态认真对待,有责改之,无则加勉。对于别人的误会或是不理解,要学会一笑而过。对待群众的反映,要耐得住性子,俯得下身子,学会用心用情地倾听。当然,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不能把“长者风”混为“家长式作风”,不分青红皂白,不论对错,不许别人解释、申辩,一巴掌拍断。
“裁断力”体现的是一种分辨能力,一种决断能力,一种态度和立场。我个人理解,这应该是文化的底线所在。在面对错综复杂变幻无常的局面时,不保持沉默、不随波逐流。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能够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园,耐得住孤独和寂寞,即使是“众人皆醉我独醒”都无所畏惧。
“慈爱相”是文化的根本。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慈爱相,是文化的终极之相。所有的风范,皆以此为轴。”评价一个人是否有文化,要看他是否有爱心、有同情心和公益心。知识再高、即使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倘若在国家、民族发生灾难或他人遇到困难时,缩手缩脚、不闻不问,那也只是空有一身文化的躯壳、一具臭皮囊罢了。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可耻的,一个不讲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我们要担负起历史的责任,把我们的文化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做一个有文化的人。-2-
第四篇:何谓文化读后感
《何谓文化》读后感
余秋雨的《何谓文化》是我的阅读风格的一种新的尝试,初次读及文化类型的刊物,不敢说自己对这本书理解有多透彻,但是,有些文字却着实让我心有感触。由于自己的理解尚浅,我也只能对一部分的文字有一点感悟。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学理的回答,主要是他在海内外的一些演讲,这部分也是我自己认为最值得反复阅读的地方;生命的回答,主要是他对一些已经离世的文化巨匠的追忆,这些巨匠,用余秋雨的话说,“几乎用全部生命揭示了文化的深层奥秘”;大地的回答,主要是他写的一些碑文,散布各处的文化遗址;古典的回答,主要是他对一些古文的翻译。
文化究竟是什么?在学理的回答的第一部分“何谓文化”中,余秋雨对文化的概念做了新的诠释,“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也说“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所有经过人创造出来的作品,都有特定的文化环境,正如文章当中列举的鲁迅,并不是鲁迅创造出来了《阿Q正传》、《孔乙己》、《药》,而是正因为了有了中华文化的沉淀,才能够造就出像鲁迅这样的作家。
在文化的最终目标方面,余秋雨把它定义为“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在这部分里面,他列举了美国企业家贝林的例子,奋斗了一生,成功了一生,到人生的花甲之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才让他感悟
到了人一生真正的追求。“我一直以为有钱才能做慈善。他(一个津巴布韦青年)让我明白,我这一生把梯子搭错了墙,爬到顶上才发现搁错了。”正如贝林所说,做慈善并不需要等,也并不必须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行动,只要我们心里有爱和善良,那我们就已经在做慈善,已经具有普及文化的力量,也就有与历史共存的机会。正如余秋雨所言,“就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能够存在,也必定是无数前人善良的结果。”
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的还有第二部分《生命的回答》中一篇名叫《Let them say》的文章,是写作者的忘年之交戏剧大师黄佐临先生的,标题的这句话是黄先生的老师萧伯纳镌刻在壁炉上的三句话之一,翻译成中文是:他们骂啦,骂些什么,让他们去骂!后来在余秋雨遭遇文化挫折时,黄佐临先生在信中送给了他,“Let them say”后来成为余秋雨先生渡过重重黑水的木筏。
对于《何谓文化》这本书,我的理解还远远不够。但仅凭我能够理解的那几段文字和几个部分,却足以让我在生活的领域更加深入地思考文化的含义。
第五篇: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
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
五一放假三天,百无聊赖,就在家宅起看书,无意翻起了不久前刚买的余秋雨先生的又一部探讨文化的新作——《何谓文化》,便随性翻阅起来。对于余秋雨先生,我始终带着无尚的敬仰,我钦佩他的人品、文笔、胆识和勇气,也经常接触他的着作,他的《文化苦旅》、《行者无疆》、自传《借我一生》等我都看过不止一次,所以不久前逛书店,看到这本新书,没怎么犹豫就直接买走了,只想有时间闲下来的时候翻看,以慰藉干渴的魂灵。
对于“文化”,很多时候,我们都有一种很迷惑的感觉。一直认为,所谓“文化”,应该是一种积淀很深的东西,包括约定俗成的习惯、世界观、价值观、当然是能够凝聚其受众的一种人文财富。而现实中耳闻目睹的那些所谓的文化:企业文化、饭桌文化、酒文化,甚至是厕所文化等等,这些动辄以文化自居的一些东西觉得很搞笑。但搞笑归搞笑,内心里还是想对文化有一个较为确切的认识。拿到《何谓文化》之后,略略翻一下目录和序言:这本书不过是他的一些演讲、文章、碑文和一些翻译的合辑,跟他之前的一些书籍不太一样。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学理的回答,主要是他的一些演讲;生命的回答,主要是他对一些名人的追忆;大地的回答,主要是他写的一些碑文;古典的回答,主要是他对一些古文的翻译。由于阅读时间充裕,加上没有什么杂念和负担,所以看得很仔细,获益匪浅。
在本书的四个部分中,我觉得最有价值的就是第一部分“学理的回答”了。这一部分主要收录了作者的几篇讲稿,受众分别是联合国的各位文化官员、大学生、教授以及市民。虽然是演讲稿,但仔细看下来,发现都是作者对文化的叙述,足见他对文化有深入而独特的领略。
我一直觉得,文化是民族存在于世上的标签,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这个民族也没有什么能让这个世界留恋的价值了,正如波斯文明和埃及文明,如今的波斯人和埃及人,在大家眼里应该都是阿拉伯人了吧。因此,我也认为民族要维护其在世界的存在感,必须要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当然,这种文化不是固步自封,而是保持自己的文化的独特性的同时积极吸收其他文明的有益元素,并努力修正自己的文化中的不足。正如我们的文化,在保持自己儒释道一体文化的独特性的同时,也要摒弃传统的人治观念、愚民观念,吸收西方文明的法治思想、人权思想,以达到“中体西用”。作者在演讲中提到的“文明冲突论”,将所有冲突归结于各种文化的冲突,他的反驳发人深思。在看本书之前,我也认为当代世界的冲突本质上也是不同文明的冲突,因为不同文明的凝聚力和排他性,文明之间会有对各自意图的误判,导致了许多国家之间关系的紧张,正如“中国威胁论”,西方和伊斯兰世界的紧张。但看了作者的演讲之后,我又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按他的定义,所谓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从这个观点出发,所谓文化也不是多高深的东西,它也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用礼仪的方式来规范每个文明圈的受众,大家不知不觉的被其引导。因此,所谓文化的冲突,底层民众不是很容易觉察得到,他们只是会觉得对方的饮食或习惯很奇怪而已,并不会上升到文化的角度来思考。并且,对于一些文化交汇的地方,不同文明圈的人也可以很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并不会因为彼此的生活习惯不一致而有所冲突。而现实世界中各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如中日韩的冲突、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冲突、阿拉伯世界中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冲突等,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将其归结为历史原因,其实仔细思考,这其中也可能是存在着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但也正是这种冲突,也使得各个文明能够互相包容、接纳,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明。正如西汉末年入土中原的佛教,佛教刚入中原的时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也遭过本土文化的极力排斥,历史上几次大的佛道论战足以说明,甚至连当时的政府机构也牵扯进去。但儒释道互相纠缠了上千年,竟然慢慢都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以至于后来许多文人都是儒释道三修。当然,这与中华文明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包容的文明密不可分。当代世界,西方的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教世界,都是建立在宗教的基础上,排他性都比较强,所以双方的冲突会特别激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双方会慢慢找到一个平衡点来互相接纳、改变。但是面对这两种文明的夹击,我们的文化该怎么办?它有没有足够的生命力来包容它们?还是会慢慢被它们消化?这是我们国家的学者现阶段要考虑的问题。
当然,通过对比和学习其他文明,我们的文化中多少也存在一些问题。所幸作者提出的一些问题目前也都被大家所渐渐重视,我觉得可预见的未来,这些问题会慢慢解决。但在反观当前我们社会的时候,作者提出的问题倒很有意思,就是民粹主义和复古主义。所谓复古主义,顾名思义,其实也是有传统的,中国的文人向来都有厚古非今的传统,但当前确实做得有些过了,所谓厚古,并非是古代的一切都是好的,无论是服饰、语言、礼仪、还是观点。这种风气确实会误导广大青少年,毕竟社会是向前进的。相对这个而言,另外一个更为严重的是民粹主义,所谓民粹主义,我是不了解的。但看作者的说法,也略知一二了。作者说民粹比专制更可怕,因为“专制可以让人向往民主,而民粹则让人误解民主”,看看如今社会上的乱象,确实如此。因为一些人,原本饱含赞扬色彩的“公知”如今都成为贬义词了,有时候连我也怀疑民主有没有那么好。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了我许多不同的视野。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深入浅出,又发人深省。可以说,这本书已经让我对文化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