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平凡的世界》有感:有梦不怕路遥
有梦不怕路遥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李安琪
认识路遥,是从《平凡的世界》开始的,我想,很多人应该也和我一样。我突然想到这句俗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总感觉它和作品有些关联,这应该是一个巧合吧。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平凡而无所畏惧的群体奋斗史。这部著作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便是孙玉厚一家。这一家子似乎都那么吃苦耐劳,那几个孩子也都那么的懂事争气。
孙少安,是孙玉厚一家的顶梁柱。在他十三岁的时候,他为了分担父亲的重担,供弟弟妹妹上学,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因为家庭困窘,他没能和心爱的润叶在一起,娶了山西的秀莲;在生产队时,他的一队产量最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后,他又和父亲辛勤耕耘自家的土地;后来他开办了砖窑,而且日子逐渐好转;虽然砖厂曾面临停产,但在家人朋友的帮助下,重新开业,蒸蒸日上;他还因为修学校赢得了全村人的尊重;还给父母箍了一排全村最气派的新窑;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虎子和和燕子。这时的孙玉厚老夫妇再也不用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劳累了一辈子终于不用害怕挨饿了;孙少安得弟弟孙少平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到城市里去打拼,这时的他已经是一个煤矿的班长了;孙少安的妹妹孙兰香出落得大大方方,她十分争气地考上名牌大学,还与城里大官的儿子谈了恋爱。
他们终于都踏上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地成功。孙少安也曾遭遇到不断的挫折和打击: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他曾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典型来批判;曾为尝试着进行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而遭到县委的严厉批评;最为残酷的是在第一次扩大砖厂时,因高薪聘来的烧砖师是骗子的缘故,他的砖全部被烧砸了。无力归还贷款,也付不出村中帮忙劳力的工资,那时,他就像一只被风暴打断翅膀的小鸟,在冷风中簌簌地颤抖着,可他最终还是熬过来了。
孙少平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怕脏不怕累,一天天的背砖倒煤用自己原本并不宽广的背去承担自己的理想。孙兰香为了不给家庭带来负担而背着家人偷偷地去打工,为了不让家里失望,她争分夺秒地学习……
他们都各自拥有自己的目标与理想,用坚毅、热情,在自己一无所有的基础上一步步开创自己“伟大”的人生!
我突然想起路遥在书里说的:“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 是啊!我们每个人对于这片土地来讲都太平凡了!但是,只要能够脚踏实地地去生活,在平淡无奇的生活里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生将会变得有滋有味;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吧,不怕苦不怕累,直到老去不给自己留下遗憾,而非碌碌无为等人生油尽灯枯。
相信我!重拾你的梦想,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永不放弃,脚踏实地去走你的人生路,有梦不怕路遥!你,也将会在平凡的世界里开创你“伟大”的人生!
第二篇: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感
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感
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但往往就在这平凡的人中多了些许不平凡的人,做了些许不平凡的事。读完路遥的《不平凡的世界》,你将会发现平凡其实也是生活的本色。
《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发生地点在广袤的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做双水村的地方。基本上整部小说是写双水村的变化和双水村的人。在这个十年里,中国又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双水村及双水村的人是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缩影。在那段年代里,文化革命结束了,邓小平上台执政带来了改革开放。作者把黄土地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开掘,把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反思。全景式的现实主义写实镜头真实地再现了那个难忘的历史时期。作品笔调流畅、深沉、雄浑。多根的故事线索交融进行。用墨繁简得当,抒情凄而不伤。特别是描述人物心理活动入木三分,把握精确,虽然作品里面人物的语言描写不是很多,但大量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文字,将人物的性格特征,社会背景栩栩如生地映现在读者的眼前。语言质朴,震撼力强,浓郁的黄土气息扑卷而来。中国一九七六——一九七八,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贯穿于作品内,从而引起经历这一历史时期读者的深切共鸣,也引起我们新时期青年读者对历史的认知和思考。
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民曾经过的日子,农民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实际上笔者本人也不曾有过真正的了解和认知。如果要有这种水平的想法恐怕必须经历过农村生活。但是间接知识也能够带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界》,这就是《徐三关卖血记》。这些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些小说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这些书的现实意义在于中国的现状,在于历史的延续,在于未来的展望和我们年轻人自身的提高:对人性的理解,对中国的理解,对构成中国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陆地的人们的理解。
但是那时中国农村青年的悲剧就在于“出身农门,不甘于农门”,不屈从于不平衡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分配,这种悲剧的实质是国家制度的悲哀。不公正性的农村政策禁锢了农村青年的发展,《平凡的世界》所揭示的主要问题也就是农村政策问题,如何探索农村政策,用一个出身于农村的孙少安的话说就是:不要管农民种什么!政府给农民的应该是资源服务,不能把农民简单视为国家的雇工,而把自已当作国家的代言人、掌柜的,可悲的是政府恰恰是怀有这种强烈的主人公意识,认为自己是老板,是吃“官饭的”,人民是“打工仔”,这种认识上的错位,制约着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制约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孙少平式的农村青年所努力追求的就是“吃官饭”,将这种“中国式”悲剧演绎得一波三折。
人的命运一部分是人的性格造成的,一部分是自身素质造成的,一部分则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命运发展并非不可知的。孙少平积极的知识追求、积极的人生追求和强烈的机遇意识决定了他不会同于双水村的普通农民,但他个性的偏颇、知识的偏狭、对社会认识的偏窄,造成了他前途发展的艰辛性。孙少平的优势是他的人格、学识和体格,他极致发挥的是他的体格优势,而人格和学识没有得到充分演示,如果没有田晓霞的赏识,他只能埋没在乱石堆中或煤井深处。因此,孙少平没有充分认识自我,把握自我,而是在盲目地追求城市生存,他活得很悲哀。《平凡的世界》不仅塑造了农村青年追求城市生存的悲剧,还塑造了农村青年追求城市式爱情的悲剧,金波的爱情盲目性致使失望和失常;金秀的农村封闭意识使她对爱情的认知始终没有超脱原西血缘,金秀的爱情选择,注定是苦涩的,孙少平对她的回避,再次证明他的爱情懦弱性,金秀对孙少平来说,无疑是田晓霞灵魂的再现,然而,孙少平对这种田晓霞式的爱情总是逃避着、憧憬着、满足着、痛苦着。金秀和兰香是农村青年中优秀的代表,求学也是农村青年成材的成功之路,但相对于金秀,兰香的思想是开放的,是奔放的,她研究的是天体,她把爱情构筑在对学术的追求上,达到爱情与学业的和谐。
我想,《平凡的世界》的真正意义在于揭示了人的命运、家庭命运、社会命运维系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上,尊重规律,变革制度,建设和谐社会才是中国农村、中国希望所在!
此外,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哪怕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说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他选择了平凡。
然而,就如萨迦格言所说的,“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一样,哪怕再平凡的人也应为其所生活的世界奋斗!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身上同样有平凡的经历,但彰显更多的是时代的朝气,自立,自强,博爱,奋斗的精神。我们同样会为了学业,事业,家庭等不断地奋斗,但更多的是在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里所经历的快乐与幸福。所以,平凡也是生活的本色,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第三篇: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感
平凡的人与不平凡的世界
——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感
近日,由路遥先生著名小说《平凡的世界》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正在各大电视频道热播。路遥和他这部原本就被热捧了二十多年的小说,又一次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路遥,本名王卫国,陕西清涧人,代表作《平凡的世界》获得1991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被誉为“茅盾文学奖上的明珠”.次年,路遥因患肝病逝世,时年42岁,一颗文坛明星从此陨落。这部小说发表之初并不如它日后那样红火,可能从传统的角度而言,它不算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但这丝毫不能影响路遥和《平凡的世界》成为二十多年来最受欢迎的作家和作品之一。无论是60后、70后,还是80后、90后读者中,都有它的忠实粉丝。你会发现各大书店中推荐的畅销书目中,绝对少不了《平凡的世界》。连我们一个小小的机关图书阅览室里就收纳有三个不同版本的《平凡的世界》,其风靡程度可想而知。
身为一名80后读者,我也爱看《平凡的世界》。第一次接触这部小说是在大学时代,此后又陆续读过几遍,最近一次读是在观看同名电视剧期间。虽然路遥创作的年代和小说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距离现在比较远,但其设置的情节和表达的主题仍能够牢牢牵住读者的心,引起大家的共鸣。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生活阅历的增加,每一次读完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经典的励志教材,激励了无数走在奋斗路上的普通人。路遥1949年出生在陕北农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后过继给延川县的伯父。那个时期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牢牢的束缚着整整一代人,尤其是农民想改变自己的身份真是难上加难。路遥参加过红卫兵运动,先后当过农民、教师、工人,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学习,开始文学创作。艰难的求学经历,繁重的务农生涯,还有不断生活辗转在城乡之间的求学生活经历,使得他忍受了大多的苦难。正是这种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深刻地影响了路遥的创作风格。他笔下的主人公所处的生活环境大都是悲苦的,但其却有着坚毅的品格。所叙述的故事也就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不屈服于命运,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通过不断地努力奋斗最终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和价值。《平凡的世界》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出现在读者面前的。13岁孙少安辍学后回家务农,和父亲一起背上沉重的家庭包袱。但他一心想改变眼前这个烂包光景,改变这个烂包的家,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18岁就当上生产队长,突破禁锢领着村民实行生产责任制,最后风光地办起了烧砖厂,虽然几经波折,最终越做越大,不仅使自己家摆脱了贫困,还带领全老百姓致富,成了公认的能人。面对生活的困境,少安喊出了“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的心声。少安的弟弟孙少平在县高中读书,生活条件极差,吃的是最差的黑膜和丙菜,穿的是打满补丁的薄衣,在同学面前常常自卑,但始终充满自尊和自信;毕业后外出打零工,谋生十分艰难,但一直坚持独立;最后当上煤矿工人,改变了农民身份,用自己的劳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少平不满足于现状,不甘心一辈子当农民,他向往走出去,走出双水村,走出黄原,到省城去,到北京去。他说“在我心里有一亩田,但不是双水村的这亩田”,最终他走出去了,虽然不是省城,起码和他预期的一样。孙少安、孙少平这两个人物是交叉出现在《平凡的世界》中的,小说通过这两个人物命运曲折延伸,真切地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存境遇。从表面看,路遥的描写的作品过于悲情、现实,实际上这正是作者对人生的体悟:苦难越苦,战胜苦难的人的品格就越崇高,越令人敬佩。《平凡的世界》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路遥用他独特的方式道出了自己的心声,道出了很多处于社会底层、处于创业初期、处于人生困境的人们的心声,激励着无数的走在奋斗路上的人。
《平凡的世界》是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处在青春期的年轻人。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写了好几个爱情故事:少平和晓霞、郝红梅、侯玉英(跛脚),少安和润叶、秀莲,李向前和润叶,润生和郝红梅。作者既有对初恋爱情的描述,也有对婚姻爱情的描述。其中,少平和晓霞之间的爱情最是牵动千万读者的心。两个人一个是贫困农民子弟,一个是富裕干部子女,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天差地别,但正是这样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少平的勇敢自信,晓霞的纯真善良,让这份感情在那样的时代里显得弥足珍贵。少平注定是和少安不一样的人,他对人生和世界有着自己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干部子女田晓霞是他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启蒙老师。对于田晓霞而言,她继承了父亲淳朴、善良的本性,一点小姐风格也没有,孙少平的自尊引起了她的好奇,他表现的勇敢、自信以及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点又让她深深地喜欢。后来一个是师范大学生,一个是桥头揽工人,再后来一个是省报大记者,一个是井下挖煤工,两人身份和地位的悬殊丝毫没有影响两个人坚实的爱情,尤其是晓霞自始至终对少平无私的关爱更让人感动。()路遥本人是一个现实的人,悲情的人,他笔下唯有这段爱情是最浪漫的,虽然少平和晓霞的爱情在现在看来也过于理想,人们宁愿相信美好爱情的存在,包括作者自己。可是现实毕竟就是现实,路遥以另外一种方式说明了生活有时候就是一种悲剧,包括爱情。小说中,就在少平和晓霞准备回家见父母的前夕,晓霞在1983年安康大洪灾中抢险牺牲。一段美好的爱情就此破灭。看到这里的时候很多人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相信这个结局是真实的。后来,熟悉路遥的人说,小说做这样的安排与路遥自己美好而又坎坷的爱情经历有关。是啊,都说小说写的是人,但往往写得就是作者自己,再美好的爱情,也逃不过命运的安排。正因为得不到理想爱情的痛苦和遗憾,才让我们更加觉得美好爱情的可贵。“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在小说的结尾,路遥通过描写用外星人出现场景,再次表达了少平对晓霞的思念,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这就是路遥和《平凡世界》的魅力。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伟大的生活史诗,演绎了改革开放时期精彩纷呈的时代故事。路遥生于陕北,长于陕北,他热爱生活,深深地爱着他生活过的黄土地和那里的人们。他在他的《平凡的世界》里向大家讲述了一个个简单而平凡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普通而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以改革开放初期禁锢初开、百废待兴的时代为背景,依托双水村这个典型的陕北村落,生动描述了从1975年到1985年间人们的思想变化、生活状态,语言朴实易懂,表达真实贴切。除了少安、少平、润叶、晓霞这些主要人物外,路遥还成功地塑造了大量的辅助形象:敢于坚持原则、一心为民的好干部田福军;向来老实胆小、逆来顺受的农民孙玉厚;长期保守僵化、官瘾十足的村支书田福堂;好吃懒做、怀念集体大锅饭的孙玉亭夫妇;勤劳善良、一心为了丈夫和家庭的秀莲;一心只爱润叶的瘸腿丈夫李向前;为了爱情娶寡妇而不惜和家庭决裂的润生,等等。路遥正是通过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演绎了一台轰轰烈烈的时代好戏,表达了他对勤劳、勇敢、热情、朴实而又富有创造性的人们的热爱,表达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路遥同时又是略带有悲观色彩的人,小说中李向前变成残疾,晓霞在洪灾中牺牲,秀莲得了癌症,这些悲剧情节的出现正是符合了路遥的性格特点。故事情节的遗憾同时也引起人们对生活的辩证思考:生活本身就充满酸甜苦辣,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怀着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不断前进。这就是生活。
小世界可以有大舞台,平凡的人也可以有不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诠释的人生哲理远远不止这些。路遥先生的一生是痛苦的一生,由于时代、制度以及个人的因素,他没能实现他自己的抱负。但他并不屈服于此,他的所有理想和才华都在创作中体现。这部凝聚了他最后心血的《平凡的世界》,包含了他对生活的全部理解,他把这些不平凡生活的哲理用最朴实、最平凡的语言,说到每一个人的心坎里。路遥先生是平凡的,但是他却给后人留下了最不平凡的财富,因此他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
第四篇: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感
装饰一份平凡的生活
——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感
何珊
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平凡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用理想与信念,用跃动的思考把它装饰得富丽堂皇。
——题记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平凡,即使是处于庙堂之上的少数人,都无法逃离这份淡如白开水的生活带给他们的空虚感与挫败感。也许,在我们的观念中,美好生活正如那被装点得多姿多彩,挂满礼物与惊奇的圣诞树,是那富丽堂皇的金色大厅,给人一种愉悦而不平凡的感觉。而最终,我们会发现,越是经历了这种盛大与繁华之后,就越会有某种不真实的、虚幻的感觉,这种感觉反而会比一般普通人来得更加强烈。其实,我们是没有真正地懂得我们手中的这份生活的真谛和实质。
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将我们带入了真实的生活中,让我们空荡的生活逐渐变得充实起来。
《平凡的世界》是一篇长篇小说,它是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它全景式的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在文中,他们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社会冲突纷繁复杂的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对于这篇小说,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主人公在面对这份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活时的淡定以及奋力争取新生活的进取精神,看到的是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激昂斗志以及最后每份生命都得归于平静的真实。
主人公孙少平则成为了这一切结合点交织而形成的产物。在他的身上,我窥见了在黄土高原的广袤的土地上,“文革”时期的青年知识分子为追求一份平凡的生活而孜孜不倦努力奋斗的农民形象。虽然生活在与外界十分闭塞的双水村,可是这份底层的平凡生活并没有给孙少平带来难以逾越的心理鸿沟,求学时代的他经常在食堂捡冷馒头吃,可是这并没有打败他要勤奋求学,努力争取改变命运的目标,他时时刻刻会通过《参考消息》了解到国家大事,即使是当他成为社会上的底层工人的时候。广泛的阅读和开拓的视野让他在艰难的平淡的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让他摆脱了最普通最无聊的生活带来的空虚。而这些,让他不再痛恨劳动,不再看不起底层的劳动人民和平淡的生活,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进入了一个更为坚强的世界。事实上,他并没有对这种贫穷感到厌恶或者是安于现状,反而,这些激起了他更为坚定的信心和不断的艰辛劳动的决心——将生活装点得更加美好。
而只有劳动,才使得少平这个原本普通的生命蜕变成了生活中的强者。路遥先生说得好: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是我们一定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小说中,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始终激励着他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他生活得很平凡,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尔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最后又尽心尽力的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工人。可以说少平的奋斗史正是他与平凡命运的抗争史,他不甘于平凡,他乐于劳动,他努力奋斗,用血与泪(或者更为确切的说是他乐于接受痛苦的生活)去装点他的生活。其实,这份痛苦没有使他倒下,反而使他的生命变得伟大起来。他不怕苦难,因为他能深刻地理解苦难,而这苦难又给他带来了崇高感。
小说的最后结局则是最让读者在平凡的生活中心灵归于平静的:孙少平放弃了在省城里工作的追求了他很久的金秀,奔向了生活在煤矿地上的寡妇!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它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圆,但生活又不会以圆的形式结束,生活会一直的走向前去,由主宰它的人去精心地装饰!
其实生活本身就是平凡的,无论我们怎样去挣扎也是改变不了它的本质,但是,我们可以让它变得厚重起来,让它在我们努力奋斗下,用心的装点下变得更加的美好,让我们的心灵接受这份平凡。即使在外人看来,这份生活是平淡而朴素的,但是在我们的内心中间,他会是我们生命的一场盛宴。
(本文摘自历届“读者活动月”作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五篇: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感
平凡的人与不平凡的世界
——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感
近日,由路遥先生著名小说《平凡的世界》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正在各大电视频道热播。路遥和他这部原本就被热捧了二十多年的小说,又一次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路遥,本名王卫国,陕西清涧人,代表作《平凡的世界》获得1991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被誉为“茅盾文学奖上的明珠”.次年,路遥因患肝病逝世,时年42岁,一颗文坛明星从此陨落。这部小说发表之初并不如它日后那样红火,可能从传统的角度而言,它不算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但这丝毫不能影响路遥和《平凡的世界》成为二十多年来最受欢迎的作家和作品之一。无论是60后、70后,还是80后、90后读者中,都有它的忠实粉丝。你会发现各大书店中推荐的畅销书目中,绝对少不了《平凡的世界》。连我们一个小小的机关图书阅览室里就收纳有三个不同版本的《平凡的世界》,其风靡程度可想而知。
身为一名80后读者,我也爱看《平凡的世界》。第一次接触这部小说是在大学时代,此后又陆续读过几遍,最近一次读是在观看同名电视剧期间。虽然路遥创作的年代和小说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距离现在比较远,但其设置的情节和表达的主题仍能够牢牢牵住读者的心,引起大家的共鸣。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生活阅历的增加,每一次读完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经典的励志教材,激励了无数走在奋斗路上的普通人。路遥1949年出生在陕北农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后过继给延川县的伯父。那个时期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牢牢的束缚着整整一代人,尤其是农民想改变自己的身份真是难上加难。路遥参加过红卫兵运动,先后当过农民、教师、工人,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学习,开始文学创作。艰难的求学经历,繁重的务农生涯,还有不断生活辗转在城乡之间的求学生活经历,使得他忍受了大多的苦难。正是这种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深刻地影响了路遥的创作风格。他笔下的主人公所处的生活环境大都是悲苦的,但其却有着坚毅的品格。所叙述的故事也就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不屈服于命运,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通过不断地努力奋斗最终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和价值。《平凡的世界》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出现在读者面前的。13岁孙少安辍学后回家务农,和父亲一起背上沉重的家庭包袱。但他一心想改变眼前这个烂包光景,改变这个烂包的家,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18岁就当上生产队长,突破禁锢领着村民实行生产责任制,最后风光地办起了烧砖厂,虽然几经波折,最终越做越大,不仅使自己家摆脱了贫困,还带领全老百姓致富,成了公认的能人。面对生活的困境,少安喊出了“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的心声。少安的弟弟孙少平在县高中读书,生活条件极差,吃的是最差的黑膜和丙菜,穿的是打满补丁的薄衣,在同学面前常常自卑,但始终充满自尊和自信;毕业后外出打零工,谋生十分艰难,但一直坚持独立;最后当上煤矿工人,改变了农民身份,用自己的劳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少平不满足于现状,不甘心一辈子当农民,他向往走出去,走出双水村,走出黄原,到省城去,到北京去。他说“在我心里有一亩田,但不是双水村的这亩田”,最终他走出去了,虽然不是省城,起码和他预期的一样。孙少安、孙少平这两个人物是交叉出现在《平凡的世界》中的,小说通过这两个人物命运曲折延伸,真切地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存境遇。从表面看,路遥的描写的作品过于悲情、现实,实际上这正是作者对人生的体悟:苦难越苦,战胜苦难的人的品格就越崇高,越令人敬佩。《平凡的世界》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路遥用他独特的方式道出了自己的心声,道出了很多处于社会底层、处于创业初期、处于人生困境的人们的心声,激励着无数的走在奋斗路上的人。
《平凡的世界》是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处在青春期的年轻人。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写了好几个爱情故事:少平和晓霞、郝红梅、侯玉英(跛脚),少安和润叶、秀莲,李向前和润叶,润生和郝红梅。作者既有对初恋爱情的描述,也有对婚姻爱情的描述。其中,少平和晓霞之间的爱情最是牵动千万读者的心。两个人一个是贫困农民子弟,一个是富裕干部子女,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天差地别,但正是这样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少平的勇敢自信,晓霞的纯真善良,让这份感情在那样的时代里显得弥足珍贵。少平注定是和少安不一样的人,他对人生和世界有着自己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干部子女田晓霞是他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启蒙老师。对于田晓霞而言,她继承了父亲淳朴、善良的本性,一点小姐风格也没有,孙少平的自尊引起了她的好奇,他表现的勇敢、自信以及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点又让她深深地喜欢。后来一个是师范大学生,一个是桥头揽工人,再后来一个是省报大记者,一个是井下挖煤工,两人身份和地位的悬殊丝毫没有影响两个人坚实的爱情,尤其是晓霞自始至终对少平无私的关爱更让人感动。()路遥本人是一个现实的人,悲情的人,他笔下唯有这段爱情是最浪漫的,虽然少平和晓霞的爱情在现在看来也过于理想,人们宁愿相信美好爱情的存在,包括作者自己。可是现实毕竟就是现实,路遥以另外一种方式说明了生活有时候就是一种悲剧,包括爱情。小说中,就在少平和晓霞准备回家见父母的前夕,晓霞在1983年安康大洪灾中抢险牺牲。一段美好的爱情就此破灭。看到这里的时候很多人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相信这个结局是真实的。后来,熟悉路遥的人说,小说做这样的安排与路遥自己美好而又坎坷的爱情经历有关。是啊,都说小说写的是人,但往往写得就是作者自己,再美好的爱情,也逃不过命运的安排。正因为得不到理想爱情的痛苦和遗憾,才让我们更加觉得美好爱情的可贵。“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在小说的结尾,路遥通过描写用外星人出现场景,再次表达了少平对晓霞的思念,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这就是路遥和《平凡世界》的魅力。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伟大的生活史诗,演绎了改革开放时期精彩纷呈的时代故事。路遥生于陕北,长于陕北,他热爱生活,深深地爱着他生活过的黄土地和那里的人们。他在他的《平凡的世界》里向大家讲述了一个个简单而平凡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普通而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以改革开放初期禁锢初开、百废待兴的时代为背景,依托双水村这个典型的陕北村落,生动描述了从1975年到1985年间人们的思想变化、生活状态,语言朴实易懂,表达真实贴切。除了少安、少平、润叶、晓霞这些主要人物外,路遥还成功地塑造了大量的辅助形象:敢于坚持原则、一心为民的好干部田福军;向来老实胆小、逆来顺受的农民孙玉厚;长期保守僵化、官瘾十足的村支书田福堂;好吃懒做、怀念集体大锅饭的孙玉亭夫妇;勤劳善良、一心为了丈夫和家庭的秀莲;一心只爱润叶的瘸腿丈夫李向前;为了爱情娶寡妇而不惜和家庭决裂的润生,等等。路遥正是通过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演绎了一台轰轰烈烈的时代好戏,表达了他对勤劳、勇敢、热情、朴实而又富有创造性的人们的热爱,表达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路遥同时又是略带有悲观色彩的人,小说中李向前变成残疾,晓霞在洪灾中牺牲,秀莲得了癌症,这些悲剧情节的出现正是符合了路遥的性格特点。故事情节的遗憾同时也引起人们对生活的辩证思考:生活本身就充满酸甜苦辣,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怀着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不断前进。这就是生活。
小世界可以有大舞台,平凡的人也可以有不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诠释的人生哲理远远不止这些。路遥先生的一生是痛苦的一生,由于时代、制度以及个人的因素,他没能实现他自己的抱负。但他并不屈服于此,他的所有理想和才华都在创作中体现。这部凝聚了他最后心血的《平凡的世界》,包含了他对生活的全部理解,他把这些不平凡生活的哲理用最朴实、最平凡的语言,说到每一个人的心坎里。路遥先生是平凡的,但是他却给后人留下了最不平凡的财富,因此他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我想这也是能够解释《平凡的世界》二十年来一直畅销的最好原因。
路遥先生的思想是深刻的,不是笔者以上所能肤浅评论。清明之际,仅以此文怀念逝去的伟人,并献给那些向往并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最后,建议有兴趣的朋友细读原著。
写于2015.4.6
作者何斌原任职于邵武市人民检察院,现任职于福建省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