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赠汪伦》有感:友情可贵
友情可贵
——读《赠汪伦》有感
东方红小学402班:章沛昕(9岁)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代诗人李白在游泾县(安徽皖南山区)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里做客,临走时汪伦突然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面对此情此景,李白非常感动,于是即兴写下了这一首传诵千年的关于友情的留别诗《赠汪伦》。
诗人李白一生游历祖国名山大川,为何对泾县桃花潭这个小地方情有独钟?起因是泾县桃花潭的一个跟李白素不相识的叫汪伦的村民非常仰慕李白,于是写信给李白,想邀请他到泾县来游玩谈诗,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见信后欣然而往,汪伦盛情款待,但并不见信中所提的桃园和酒店,遂问汪伦,汪伦解释道,桃花者潭水名,万家者,店主人之名,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大笑,特停留数日后方才离去。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谎言!汪伦仰慕李白,为见他一面,可见用心良苦啊!人与人之间的友情都是相互的,为此诗人李白后来离别时特做诗以表达对汪伦的深情厚谊。
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李白停留数日后,依依惜别桃花潭,正当离别的船儿缓缓前行的时候,本来定好不来送别的汪伦却带着一群村民在踏着节拍,边走边唱突然出现在岸边,李白非常感动,所以才有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啊,纵使那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友情千金难买,在我看来,汪伦一是担心李白一个人离开会孤单难过,另外也是考虑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所以还是特地前来送别,可见汪伦也是时时处处为朋友着想,十分珍惜这千金难得的友情,李白感动之余,更多的是感恩吧!
读完这首诗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朋友之间的友情千金难买,人与人之间彼此应该相互信任,和睦相处,平等交流。最重要的是做人要懂得感恩,懂得相互尊重,珍惜每一份可贵的友情,不要“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友情可贵啊!
第二篇:《赠汪伦》说课稿
《赠汪伦》教学设计
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传唱不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传诵。入选教科书的古诗,语言高度精练,节奏感强,学生学习起来朗朗上口,更是易于背诵。而且,经典古诗的教学,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一 教材分析
《赠汪伦》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首古诗。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叙事抒情佳作。这首诗主要叙述李白离开桃花潭时,他的好友汪伦来送别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写待发之际,诗人忽然听到岸边传来踏歌声,一个“忽”字,写出了李白心中的惊喜;后两句是抒情,诗人以水深喻情深,在诗人看来,桃花潭虽碧水幽深,却也比不上汪伦对他的情谊深!这首小诗,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洋溢着浓郁的诗意。二 学情分析
作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能力,如朗读、理解等,但不同的学生对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友谊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因而,如何让这时空交错的古人和今人在“友谊”这个主题上,抓住情感这个切入点是本课的关键。三 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诗词的教学要求“诵读儿歌、童谣、或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根据本人对教材的理解,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着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通过有感情的吟诵古诗,了解字的平仄规律,初步掌握吟诵的规则:平长仄短、入短韵长。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想、悟、诵、唱等来达成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 懂得珍惜人间友情,有交朋友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了解字的平仄规律,初步掌握吟诵的规则:平长仄短、入短韵长。四 教学准备
诗歌教学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潜入诗词意境,陶冶情操。为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成课件。让学生收集李白的资料备交流,预习古诗.五 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整个教学过程归纳为“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感诗情、诵诗歌”来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及其重要。不管是教师的积极引导,还是多媒体课件对情景的再现,我都不断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因此,古诗教学读是基础、悟是关键,以诗为本,重在悟情。由于本诗语言含蓄、凝练,而又极富情感,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读代讲,以讲促读”的方法,并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景,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悟情,以情促读,最终领会诗意,融入诗境。五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古人的世界,谁可以给大家背一背?如《江南》、《敕勒歌》、《静夜思》„„我们已经学过李白的《静夜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赠汪伦
强调“赠”的读音应是平舌。
2、“赠”、“汪伦”为何意?
赠送、送给;汪伦是李白在桃花潭结识得一位村民,性格非常豪爽。一起读一遍课题吧。
3、李白之所以要送给汪伦这首诗,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很深厚的感情,同学们,真挚的友情是人生道路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忆,那么,生性豪放的李白究竟写下了怎样的一首诗来赠送给汪伦呢?关于这首诗还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得故事呢!
(三)吟诵诗文、激发想象 吟诵平台:
1、出示古诗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有问题的可以和同桌的同学交流,也可以待会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2)同学都读得很认真,有没有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听?(3)指导学生互评读书情况。(4)初听吟诵,揭示朗诵是从西方传入,在我们中国不到百年的历史,百年之前,识字者皆会吟诵,不会朗诵。初听传统吟诵、基础吟咏、诵读示例„„
2、掌握窍门、学习吟诵
(1)初步掌握吟诵规律“平长仄短、入短韵长”分别学习诗歌中的平声字、仄声、入声、韵字,并且进行练习
(2)明诗意,体会诗人感情,进行吟诵。走进古诗体会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带着感情去吟唱。
3、再听吟唱,跟唱学习。
(四)拓展延伸 汇报吟唱
1、同学们,还是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找生分别上台展示吟诵。
2、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诗句,心底流淌着的却是同一份美好的情感。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将这美好的友情连同这美妙的诗句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配乐齐吟诵古诗《赠汪伦》)
(五)小结
吟诵是跨越千年的歌声,它将帮助我们跨越千年与古人对话,让我们将中国文化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下课!七、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能理清文章思路、结构,突出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这节课,我的板书尽量做到简洁,用最简洁、明确的词句概括体现诗句内容的词语,使学生一目了然,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篇:《赠汪伦》
《赠汪伦》教学设计
密山市太平乡中心学校 董宾宾
一、教材分析:
古诗《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这首诗都是唐诗中的极品,它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都难以估量。李白游安徽泾县桃花潭时,结识了汪伦并成为朋友。李白临走时,汪伦前来送行,不但没有伤感的情绪,反而是欢欢喜喜唱歌相送。只有最了解李白豪放性格的人才会这样做,因为,李白把汪伦看作最好的朋友,写下了此诗,以表达两人之间的友情。《赠汪伦》里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这是多么真挚而动人的送别!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深厚情感。3.感知友情的重要性,让学会懂得珍惜友情。
三、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深厚情感。
四、教学难点:
感受友情的美好,懂得珍惜友情。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一首赠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学生齐背,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另外一首赠别诗——《赠汪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李白。
谁来介绍下李白。学生介绍,教师总结。
(二)解诗题
师:再看课题,这首诗是送给谁的? 生:汪伦。
师:谁知道汪伦是什么人? 生:汪伦是安徽泾县人。
教师补充:他是个酿酒师,他非常喜欢诗歌,非常地仰慕当时唐朝鼎鼎大名的诗人——李白。他很想和李白交朋友,可是自己又是一个无名小卒,怎么才能见到李白呢?当时天下所有听说过李白的人都知道,李白有两大爱好。同学们有知道的吗?
生:喝酒和游历。
师:李白喜欢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啊!”他还喜欢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每到一处就会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比如《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
师:那么汪伦是怎么邀请到李白的呢?
(教师讲故事)汪伦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信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泾县,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微笑着解释说:“十里桃花是指方圆十里的桃花潭,万家酒店是指一个姓万的人开的一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被汪伦的幽默风趣逗得哈哈大笑,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陪他一起饮酒、谈诗。他们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汪伦的好客,泾县的珍珠糯米饭和桃花潭底的水酿造出来的酒令李白流连不已。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朋友之间总是会有离别的时候,李白最终还是得走啊!离别之际,李白即兴作了一首诗赠给汪伦。请把这首诗诵读一遍。
师:谁自告奋勇起来读一遍?学生自评,互评。
师:谁愿意到讲台上把诗朗诵给大家听?有没有人比他朗诵得更好?还有人要挑战吗?
师:这首诗比较好理解的,诗的题目你们会解释吗?
师:(指着课题)“赠”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
师:我们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赠”字?
生:两个人感情深厚。
生:特别是两人分别、离别的时候。师:能不能换成“送”字。
引导:“送”可以是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拿给别人,而且还含有“送行”的意思,如果换成《送汪伦》就成了是把汪伦送走了,所以不能换。这首诗啊,其实就像是离别赠言,李白在离别之时把这首诗赠送给汪伦,作为留念。
师:结合书上的注释,谁来说说看自己对诗的意思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试试解释诗意。
(三)懂诗意、体诗情 师:诗基本意思读懂了,但我觉得还没有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读这首诗的前两行,你有什么感受要与大家分享吗?学贵有疑,你想提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前两行诗句的意思,感受当时的情景)
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让我们回到一千三百年以前做一次小小的体验,假如你是汪伦,为什么李白都要走了你才来送行啊?在学习小组里面说说自己的观点。(讨论)
师:你说说看,请记住你现在就是汪伦。
生:我是要给李白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给李白一个惊喜。因为李白的名气很大,所以我想组织一个很大活动来给李白送行。
师:你是用什么方式来给李白送行的?
生:踏歌相送。(板书:踏歌声)
师:“踏歌”,书上是怎么说的?
生:踏歌,就是用脚踏地打拍子,同时边走边唱。
师:我们现在无法看到当时汪伦他们跳的是一种怎样的舞蹈,也无法听见那是一种怎样的歌声。但是我们知道这是当时当地最隆重的踏歌舞。既然是“隆重”的,那么踏歌舞肯定是很多人在欢天喜地的时候,在良辰佳节的时候,在迎送宾客的时候跳的舞、唱的歌。据说,现在在一些少数民族中还有类似踏歌的舞蹈。李白“将欲行”之前,还没有看到“踏歌”,就在他“将欲行”的一刹那,岸上突然响起了“踏歌声”,这是李白根本就没有想到的。当地的民众居然会用如此隆重的仪式为李白送行,李白此时真是万分激动啊!请你设身处地为李白想想,这个时候,假如你是李白,你会说什么,会做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我对汪伦一拱手说:“汪兄啊,你们真是对我太好啦!你这样的情意我怎么回报呢?我一介书生,没有什么可以送给你,拿笔来。”于是,我挥毫写下了《赠汪伦》这首诗。)
师:这首诗是面对当时的情景李白即兴挥毫写下的,我们一起来吟诵一下好不好?
学生有感情朗诵。
师:对这首诗的后两行,你有什么感受要与大家分享吗?
学生提问,如(千尺深有多深?桃花潭水深千尺,为什么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呢?)
师:千尺是多深?1米=3尺,1千尺=333.3米。如果一层楼高4米的话,比83层楼还高。
师: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夸张 师:对!这里是夸张的手法。同学们,诗歌的艺术夸张,达到最高成就的,就是李白。李白的诗,表达情感毫不掩饰,一泻千里。当平常言语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所以,才会有《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才会有《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才会有这流传千古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及”是什么意思?
生:比不过、不如等。
师:这里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
师:李白哪里是想说水深,他分明是想说……是啊,站在船头,那湛蓝的桃花潭水,更触动了诗人的离别情怀。于是,李白情不自禁地用水深来比喻情深。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真是水深,情更深。谁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师:李白和汪伦的情谊到底有多深呢,谁能用一个四个字的词语或成语来形容?
生:情深似海、深情厚谊等
师:是啊,桃花潭的水你纵有千尺深,也深不过汪伦对我的感情啊。汪伦不是一个人来送李白,而是把一个村的人都组织起来送,抬着美酒,踏歌相送。起立,请同学们带着李白的激动带着李白和汪伦的深情厚谊和依依不舍,一起摇头晃脑地地吟诵这首诗。同学们,假如你是汪伦,读了李白赠给你的诗,你会怎么做?
生回答,如(我会绞尽脑汁写一首诗出来还赠李白。)师:你让汪伦也成大诗人了。此时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我一定既高兴又伤心。高兴是因为有李白这个好朋友,伤心是因为我们即将分别。师:此次离别,恐怕不会再有见面的时候,不像现在,有电话、手机、电子邮件、QQ聊天可以互通信息。
生:我有了李白这个好友,死而无憾了。
师:人生难得一知己,汪伦觉得足矣!
生:我一定会好好收藏这首诗,给我的子孙看。
师:汪伦会把这首诗当作“传家宝”留予子孙后代,所以我们今天还能读到这首诗,感谢汪伦。
师:同学们,让我们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客观地分析一下,李白短短几天的桃花潭之行,都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发挥想象畅谈:他饱览了当地的名胜古迹,品尝了当地的美酒,这些给李白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李白即兴写下了留传千古的《赠汪伦》。耳闻目睹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如:踏歌舞。李白感受到了汪伦以及当地百姓的热情好客。
师:可以说是不虚此行啊!李白得到了与汪伦的深厚友谊,让我们为这深厚的友谊而鼓掌!
师:同学们,当李白乘坐的船渐行渐远的时候,忽然身后传来了汪伦和乡亲们吟诵《赠汪伦》的声音。此时此刻,李白早已感动得热泪盈眶。究竟是什么感动了他啊?是他和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让我们再次怀揣着当时李白的激动心情而读这首诗。
(四)拓展
师:同学们,《赠汪伦》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诗人告别朋友的情景,让我们体会到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这节课即将结束,作为一种文化的积累,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呢》?老师找到一些送别诗请同学们欣赏。PPT播放《赋得古原草送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等学生齐读。
(五)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并讲给家长或好朋友听。
六、板书设计
赠汪伦
李白
汪伦
将欲行
踏歌声
水深
情更深
第四篇:赠汪伦教案
《赠汪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赠、汪、伦、舟、欲、踏、潭”7个生字,会写“汪、乘、舟”3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古诗氛围的营造,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领悟到友情的可贵,并乐于与
人交朋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出示李白像)请你仔细观察他的衣着神情,猜猜看他是谁?
2、你知道李白的哪些事情呢?
(指名说,并补充李白简介: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流传下来的诗作有一千多篇。)
3、我们学过李白的哪些诗呢?(《静夜思》)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
二、故事引路,激发兴趣
1、过渡:李白是个才华横溢的人,有个叫汪伦的人很想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开始李白一生只喜欢游山玩水、喝酒作诗,怎么邀请他才回来呢?
2、老师要把这个《李白“受骗”桃花潭》的故事送给最认真地同学。
三、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请看老师板书课题。这个“汪”字是今天我们要写的生字,请大家拿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一写。三点水的第二点要压横中线,右边的“王”字稍稍向左靠。请大家在自己的书本上描一个写两个。
2、谁能给“汪”字找找朋友?(相机出示词卡“泪汪汪、汪洋大海”,生齐读)
3、想读一读这首流传千古的诗吗?请翻开课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借助古诗下面的拼音把诗读通、读顺。
4、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读得怎么样。(个别读,小组读,开火车一人一句读)
5、(出示课文插图)猜一猜哪个是李白,哪个是汪伦?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A、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B、请注意这几个字的意思:行:离开;舟:小船;闻:听到 C、指导书写“乘舟”两字。
D、这句诗写的是李白将要离开,汪伦唱踏歌送他的事情。
6、李白有没有想到汪伦会来送他?你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
A、引导发现“忽”,突出惊喜,想象李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离开的。
B、汪伦在人来人往的路边这样唱着、舞着,表达着他对李白的深厚友谊。
7、别具一格的邀请,与众不同的送别,这一切深深打动了李白,所以他忍不住感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A、请在这句诗中找出一个表示数量的词语。这里的千尺并不是真正的指一千尺,而是一种虚指,是一种夸张的写法。
B、即使桃花潭的潭水有千尺深,可是它比得上汪伦送我的情意吗?哪个词语告诉你是比不上的?
C、你能选择一个关联词语把这两句诗联一起吗?
D、多么深厚的感情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诗吧!
四、诵读感悟,体会感情
1、如果你就是李白,你站在船头,回想着这几天好友的盛情款待,你忍不住吟道——
2、如果你就是李白,你站在船头,看着好友以如此特别的方式为你送行,你忍不住吟道——
3、如果你就是李白,你站在船头,不知这种与好友一起喝酒作诗的快乐日子何时才有,你忍不住吟道——
4、如果你就是李白,你站在船头,闭着眼默默体会好友的深情,你忍不住吟道——
五、拓展知识,布置作业
1、古时候这种写离别之情的送别诗有很多,我们来看一首唐朝诗人高适的《别董大》。
2、课后请同学们完成课文后面的默写古诗。
第五篇:赠汪伦教案
我上课的内容是《赠汪伦》。这首诗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主要描绘了诗人告别朋友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在这节课上,我并没有单纯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讲解,而是更多地利用创设的情境,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去理解诗的大意,新课标也明确地指出了对于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即可,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一定基础,完全可以通过突破重点字词的理解去解读诗的大意,所以应把重点落在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上。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针对上述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所以我制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突破重点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第二个目标,就是领会古诗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也是本首古诗的教学重点。古诗的学习,更应注重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体验。大家都知道,文章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心灵独白,那么诗更是如此,尤其在短短的几个句子里,所包含的情与感,更是显得沉甸甸的。所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诗人那时那刻的内心世界,是学生真正读懂古诗的关键。第三个目标,是注重古诗的朗读和积累。古诗是很具有一种韵律之美的,多读古诗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水平。小学是基础教育,多积累古诗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基础的,小学生是记忆的最好时期,就更应该让他们多积累古诗,让他们通过反复的诵读,转化为内在的修养。
【教学方法及教学准备】
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就预先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而学生课前又搜集了李白与汪伦的相关资料,整个教学过程就利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境、诵诗文”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料自学互助的。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都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那么,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出示课件一)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抢答比赛中复习以前背诵过的古诗,尤其是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交流资料
1、简介李白:刚才我们吟诵了李白的诗句,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呢?(由学生简介李白的生平)
2、导入课题:李白一生当中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今天咱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
3、交流资料: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那么,谁能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呢?(让学生交流有关的资料)
4、师讲故事:李白与汪伦能成为好朋友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资源共享,相互交流资料,从而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他们真正地走近诗人,体验其人、其情,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古诗
1、回忆学法:我们以前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古诗的呢?
(板: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境、诵诗文)
2、今天咱们就继续用这个学法来学习这首古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录音边想想脑子里会出现什么画面?(交流)
3、自由朗读古诗,在读的过程当中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懂的就作个记号。(自由读,指名读)
4、就学生所提的问题四人小组结合资料与注释自学。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5、检查自学情况:
⑴ 解释“踏歌”并表演。
⑵ 大家都见过这样的送别方式吗?大家想想,平常家里来了客人,我们是怎样送人的?可现在李白走了,汪伦不但把他送出家门,送出村口,送上船,而且还用这样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中你都感受到了什么呢?
⑶ 除了从踏歌相送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深情外,还从哪些诗句当中可以看出他们那浓浓深情?(三、四句)
⑷ 重点指导朗读三、四句(个人读──范读──齐读)
⑸ 其实,有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桃花潭里的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到底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在学生有疑问却不知如何表述,或有问题未能提出时,教师把难点问题留给学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意,同时用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由传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营造了一个师生之间的民主氛围,从而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⑹ 这时由师小结:哦!我明白了,这是用水深来比喻情深。
(板书:水深──情更深)
⑺ 是呀!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李白的情谊深呀!那就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浓浓的深情吧!(朗读全诗)
⑻ 重点的词语我们都已经解决掉了,那么,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呢?(找好伙伴讨论)
⑼ 指名汇报说诗意。
⑽ 待学生对古诗的大意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就让他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对这首诗的感受,例如朗读、描图、说诗意、表演等等。(小组练习)
(采用朗读与说诗意的形式时可让学生要求老师配音乐或配动画,如果是采用画画的形式时就让他们站出来展示图画并解说)
(设计意图)这样引导学生有个性化的朗读,用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古诗,用自己的声音抒发自己的情感,就会使他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通过让学生以小组表演、描画等形式,体会古诗意境,就既解决了对古诗大意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四、指导背诵
刚才你们这样指指、说说、描描、画画、演演,已无形当中把诗歌都背出来了,谁能背的就请站起来背背!
五、学唱诗歌
诗歌,它不仅是一首古诗,同时也是一首歌曲,请欣赏儿歌《赠汪伦》并学唱。
六、扩展学习
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提供三首,供大家课外自学:《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
七、齐唱送别歌《友谊地久天长》结束
八、布置作业
九、板书设计
2
5、赠汪伦
水深──情更深
总之,在课堂上,我就相信了学生,给他们创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争取使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所谓当局者迷,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赠汪伦》说课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转载请保留地址!文章标题:《赠汪伦》说课设计,原文地址: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