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读《论语》有感:"众恶之必察焉"之我见(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16:1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二读《论语》有感:"众恶之必察焉"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二读《论语》有感:"众恶之必察焉"之我见》。

第一篇:高二读《论语》有感:"众恶之必察焉"之我见

“众恶之必察焉”之我见

——读《论语》有感

高二(6)李炜曦

作者在分享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意思是:众人厌恶他,一定要仔细审查;众人都喜欢他,(也)一定要仔细审查。

如果从交友方面理解的话,《论语·子路》篇24章也有类似的记录,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一个人的好坏可以从别人对他的态度看出,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他们的评价都会或多或少地伴有个人情绪在里面,所以在你从别人口中得出某人是怎样时,你也要心里判断此人的品行怎样、与某人的关系如何,再下定论。

从为人的方面可以理解为,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人云亦云,你不是海草,你不能随波飘摇。如“三十而立”所表达的一样,就是个人对于自己和社会都有比较明确的见解,明白自己的处境和接下的安排,不是整天被牵着鼻子的水牛,而是有独立的意识的人。

还有就是《论语·阳货》第26章记录了孔子的一句话,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到了四十岁还被人厌恶,那么他这一辈子完了。“众恶之”的“之”不一定是别人,也有可能是自己。在你发现自己似乎被周边的人讨厌时,你就应该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在某些方面给别人惹了麻烦,要设法加以改正,不要等到在你急需别人帮助却没有人愿意时,才后悔不已。

在学习上,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是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古代,很多人都认为世界是方的,存在着天涯海角,如果你在那时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面”,周边的人可能会被你笑死,因为“世界是方的”在当时来说是一件公认的事,大家都觉得这是对的,然后过了许多年之后,有人发现世界应该是圆的,并且举出了许多例子,接着人们就都也认为世界是圆的,这在当时也是被许许多多的人认为是对的,然后又是几十年过去了,这时又有人说世界不是圆的,他应该是椭圆的,接着又举出他的证据……很明显,有时候就算是很多人都认为是对的事也会是错的,不然又怎么会有“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句话呢。哲学书上也有“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新的事物不会以直线的捷径去发展,而是曲线进程上升。不被周边的“正确”所左右的人,才最有可能抓住真理的尾巴,成为第一个看到真理的人。

第二篇:读于丹"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有感

提起《论语》不免有些惭愧,因为就是这本蕴含着古代圣贤无数智慧、源远流长的书籍,自己对它的了解也只不过停留在中学时代的那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那里面的之乎者也让我不知所措,更谈不上有想了解它更多的兴趣了。

没想到,时隔好几年,又让我接解到了《论语》。再次接触它就是看了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后了,这里的《论语》没有了那么多枯燥的文字,而其中的道理似乎把我引领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它净化我的心灵、升华我的思想,让我体会到了圣贤为人处世高尚而崇高的一面。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怨”;子曰:“有在其位,不谋其政”;子曰:“言寡尤,行寡悔。”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古训,让我觉得其中到处是些朴素的、就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而且很少长篇大论的大道理,也让我觉得《论语》所说的道理真的不是遥不可及的,反而是感到很温暖、很亲切。对于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人际交往日益紧张,也与生活、工作系系相关,但有谁能保证自己在这方面处理的完美无瑕呢?细细品味于丹老师心得所解析的“处世之道”,其中的为人处世的技巧真的会让我一生受用。

首先了解到的便是一个处世的分寸,这是一个人能否“处好世”的基础。

“以直报怨,以德报怨。”只要自己心里坦荡荡,用一颗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别人,而不是以怨报怨,也许那尘封多年的恩恩怨怨将被你的率直、你的耿介、你的磊落一一化解。也正如书中说的一样: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却忽视了心灵的荒芜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浪费是可耻的,浪费生命能量则是可悲的。所以就一定要选好目标,做对事。

想做出一番事业来,就要处理好你与别人的关系,而那种细小而微妙的关系,一直是让我最头疼的事情了。做什么都要有个度,一个界线。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夫子其实早已把人与人之间处世的尺度掌握得恰到好处了。人与人之间是应该存在距离的,离的太远显得生疏,不利于交往;离的太近又容易使彼此受到伤害,后果也会很严重。而《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就像禅宗所推崇的一个境界,叫做“花未全月未圆”,永远保持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或许自己得到的将会达到“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境界。

人际关系搞好了还要面对工作中的种种问题与压力,其中的分寸把握也很重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便是古代圣贤教给后人的一个“度量器”,当时读到这里的时候觉得不太理解,因为现在的领导都喜欢那种全能型的人才,恨不得一个做三份、四份甚至五份的工作,但正如书中解析的那样,这并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精神,谁的活儿谁操心,这样的话大家合起来才是一盘棋。而就这句话反过来讲便是“在其位,谋其政。”具体的“谋”法:首先是则做事的原则,其次是做事的方式。而我想这些看过后对我来讲也都是受益菲浅,终身受用了。“言寡尤,行寡悔。”对我们今天都还是有用的。

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都是为了让自己不要“寡悔。”世上没有后悔药,所以做事时就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行。

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在我看来真的是微不足道的小得不能在小的事情,在被世人尊崇为圣人的孔子看来却不因是小事而乎略。圣人就是圣人,总是有很高的思想情操在里面,连从盲人身边路过时都要轻轻走过,怕惊扰了他们的伤痛,我真是自叹不如。书中用了好几个“朴素”来形容圣贤孔子,在我们今天看来,孔子应该是属于特别低调的那一种了,但这样让我们感到很亲切,也没有“名星”架子。

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假如将这几点都能够理解透彻,结合到实际生活,那自然会在其中领略到处世之道

第三篇:浅谈孔子全面之人文精神 -读《论语》有感

浅谈孔子全面之人文精神 -读《论语》有感

2008-12-09 22:09:26 来自: 本草知無(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缘起

一直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思想保持着浓烈的兴趣,虽然,在某个时段也曾经跟随那个年代的风气,疯狂的批判传统之思想文化,深究国民之劣根性格。然待到狂热之褪去,仍然回复了对传统之思想文化之热爱。吾虽热爱中国传统之文化,然吾非文科出身,亦没有国学功底,说来惭愧,也未系统读完任何一部国学入门性读物,我对国学之概念,全来自吾零零散散读的一些资料,在加上自己的一些思索,此正应了孔子之“思而不学则殆”,危殆矣!

去年寒假,闲暇之余,终于下定决心将《论语》通读一遍。四书中的其他三部的阅读亦列入了议事日程。今年看到吴震老师讲述王阳明的《传习录》,又从网友comos那里知道吴老师讲述的不错,遂决定来听。一学期的课下来,可以说学到的东西很多,但真正理解领悟的概念又几乎可以说无。毕竟阳明学是中国传统儒学的集大成,亦是现代新儒学的直接的源头。所幸吴老师所留的作业并未说一定要写关于阳明学的心得,只要是关于中国哲学方面的即可,遂吾还是写我比较熟悉的读《论语》的心得吧。

通读《论语》之感觉完全不同于读《论语》中的只言片语,亦可避免断章取义之理解。孔子上承上古三代之传统,特别是周公制礼作乐的重文之传统,从繁复的礼乐制度中发掘其人文内涵,开出中国之人文精神。《论语》一书记录着孔子一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编撰而成,读此书可见孔子之全面之人文精神,健全之人格,圣人之气象。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全面”二字,人文精神,中国之学者多有之,然大多有偏颇不足之处,唯孔子可当得起“全面”二字,亦是后世儒者和孔子的最大差别,亦是孔子之精神之难以企及处,如孔门弟子子贡所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

在这篇短文里,我想谈谈孔子之全面之人文精神的几个方面,并试图分析全面之人文精神之身心来源,吾认为这殆是后世儒者所忽略的地方或是没有言说的地方,难免幼稚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孔子之论仁与人心

欲了解孔子之教,则不能不了解“仁”之含义,然了解“仁”的含义则必须通读《论语》方有所感悟。孔子虽然通篇都在讲“仁”,但是并不是抽象的讲,也没有给“仁”下过任何的定义,孔子总是当下从生活中指点“仁”。孔子讲“仁”往往因人而宜,随机而发,未有定说,导致千百年来人们对“仁”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人也试图给“仁”这个概念做一个明确的解释。更有人甚至认为既然“仁”可以是这个也可以是那个,那岂不是给当权者一个翻手为云俯首为雨的机会么?(实际上,中国当权者统治中,这个现象是广泛存在的,只是这个和“仁”的概念无关,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物)。

我认为,如上的两个想法都是错误的,他们认为既然“仁”是个概念,那么就应该像西方哲学中的那些概念一样,应该有明确的定义的。他们这样想是忽略了中国哲学系统和西方哲学系统的不同。

依牟宗三先生在《中国哲学十九讲》中的说法,我来谈谈我的看法。中国哲学发源于对生命的关注,而西方哲学则更关注自然,这个可能源于地理环境和生存状态的不同。从这里发源出两套哲学体系来。相对应的真理也被分成了两种,外延的真理(extensional truth)和内容的真理(intentional truth),外延的真理大体上是指科学的真理,西方哲学这套体系则大体上属于外延的真理,外延的真理是和认识主体,即我们自身无关的真理,而内容的真理则和认识主体密切相关的,中国哲学因为是关注生命,关注人本身的,所以这套体系则属于内容的真理。相对应的,外延的真理具有抽象的普遍性(abstract universality),而内容的真理则具有具体的普遍性(concrete universality)。所以我们说,虽然真理都应该具有普遍性,否则就无法称其为真理,但是两套真理所对应的普遍性是不同的。

孔子所讲的“仁”是个普遍的原则,但是你不能说“仁”是个抽象的概念。“仁”是不能和科学、数学、逻辑里面所对应的抽象概念相提并论的。所以孔子讲“仁”并不是抽象的讲,也不可能那样讲,“仁”是可以在我们的真实生命里具体呈现的,所以孔子当下从生活中指点“仁”。

比如,孔子谈“孝”,不同人问孔子的回答是不同的,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

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

显然孔子不给“孝”一个定义,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当下从生活中指点“孝”。“孝”也是“仁”的表现,也具有普遍性,只不过“孝”这种表现是在对父母亲的特殊关系中表现。这情形本身虽然是特殊的,但是表现出来的是理,是普遍的真理。而且“孝”的表现是无穷无尽的,它是在一个具体的强度里随时呈现,并且有不同程度的呈现,它是在动态的弹性状态中呈现。它不是一现永现,不是一成永成。(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二讲)。

如上所说,我觉得有些人总想给“仁”这个概念下个西方哲学似的定义是行不通的,恐怕也没这个必要。对于“仁”这样的命题即不能用科学语言,也不能用文学语言,而只能用启发语言(heuristic language)(唐君毅)。而有些人看不惯不给“仁”下定义,无法接受“仁”既是这个又是那个,显然是受了西方科学和哲学训练的影响,而忽略了和中国哲学和文化传统的区别。

通读《论语》之后,深感人心之重要。孔子之教,大多直指人心,有些章节须从人心处着眼,方能领悟孔子之深意。如“无友不如己者”一句(《学而》),初看之原意是与不如自己的人为友,没有益处只有害处,然细想若是每个人都追求比自己强的人为友,那么比自己强的人将不会与自己为友。想来孔老夫子肯定不会这样教导他的学生的。如果从人心处着眼,则可得正解。师友皆可辅仁进德,故择友如择师,必择其胜我者。能具此心,自知见贤思齐,择善固执,虚己向学,谦恭自守,贤者亦必乐与我友矣。况苟我心常能见人之胜已而友之,即易得友,又能获友道之益。人有喜与不如己者为友之心,此则大可戒。(钱穆《论语新解》)

孔子之教,虽有因时代变迁而不能用者,然大多数仍为古今通用,有些对现代社会之人生亦有很大之帮助。我们看这一句,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子张》

世人皆追求功名,(孔子并非反对功名,“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碰到此种情形,大多数人会有一点成就感,难免内心喜悦一番,此时孔子之门人曾子告诫大家不要自喜,而要怀有哀矜之心。

再看一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世人只在乎做事之效果,然人心比效果更重要。人道本于人心,人心之尽与实以否,有他人所不能知,亦非他人所能强使之者,故必贵于有反己省察之功。(钱穆《论语新解》)

孔子“中庸”之方法论—中正平和之心态

孔子教人做事,往往会举其两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然后让人明白中庸之道理(“允执其中”。《尧曰》)。这样的文本,在《论语》中处处可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述而》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孔子通过举其两端,教人中庸之道理,教人做人做事情要“过犹不及”(《先进》),避免走极端。然孔子之中庸的道理,又绝对不是要一团和气,绝对不是没有原则的无是无非。孔子其实最反对两者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乡愿,德之贼也。”《阳货》。)

由孔子“温、良、恭、俭、让”(《学而》)但绝不失原则之性格,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于名,利,富贵,爱欲之态度就显得比后世之儒者客观中正的多,吾认为这亦是孔子全面之人文精神之体现,亦是孔子圣人气象,后世儒者之不可企及处。

我们读孔子对管仲之评价,有四处,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八佾》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

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

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宪问》

我们再读《孟子》对管仲的评价,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 曾西蹙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

„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

也。尔何曾比予于是?‟”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公孙丑》

比较孔子和孟子对管仲的评价,可知孟子之气象已和孔子有一定的差距了,亦可知中正平和之心态之难为。

孔子对名利,对爱欲,对富贵都能保持中正之心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

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述而》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

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泰伯》

通读如上之文字,可知孔子对富贵之态度。比较后世大儒对诸如此类事物之态度,中庸之道之不可得,难免让人徒生慨叹了!

孔子之活泼生动之人格

通读《论语》之另一深刻感受是,孔子决不是一死板之人,决不摆出像后世某些儒者那样的卫道士的姿态。我们读此章,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

我,无所取材。” 《公治长》

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这样评述此章:此章辞旨深隐,寄概甚遥。戏笑婉转,极文章之妙趣。两千五百年前圣门师弟子之心胸音貌,如在人耳目前,至情至文,在《论语》中别成一格调,读者当视作一首散文诗玩味之。

孔子行事也绝不是呆板一块,亦不像后世的一些儒者,这里仅举一例,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子罕》

我们在上面说过,“仁”这个理必须在动态的弹性状态中呈现,这个动态的弹性状态,在《论语》中,是用“权”来表示的。(“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后世儒者鲜有夫子之活泼人格也!

孔子之全面之人文精神之身心来源

本文想简单的提一下孔子全面之人文精神的身心来源,至少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除了天赋的人格和时代背景以外,孔子之全面之人文精神来自何处?后世之大儒是否有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全面之人文精神,贵在全面二字,夫子“温、良、恭、俭、让”,做事情中正,心态平和,虽然孔子不敢和周公比,但他对于自己的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是看得很清楚,是很自信的。(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孔子之全面的人文精神背后,依现代心理学用语,是其健全之人格,否则不可能有如此之表现。那么这样的健全的人格就非得有很好的身心锻炼不可。

读《论语》的时候,我很惊奇的意识到,孔子首先是个通才。孔子教授六艺(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也。《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显然他自己是会的。我们看下面几章,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述而》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

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子罕》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八佾》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

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

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子罕》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子罕》

从上面几章可以看出,孔子不仅精通乐、射和御,而且似乎生活也是很丰富的。夫子整理了他那个时代的典籍,礼乐制度,行了万里路,但绝不是死读书之辈。依现代之用语,孔子有很高的艺术素养,运动才能也应该不错的。(其实古代的思想家身体状态大都比现在的学者好的,比如柏拉图)。

依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一个人综合素质好,发展全面对于其健全人格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而孔子没,后世之儒鲜有孔子之全面素质者,后世培养儒者大多从读经开始,而忽略了其它领域的学习和训练。这样的结果是无法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中正平和的心态,做事情,看问题就难免失之偏颇了。

另一个相关联的问题是,儒家的身心关系如何,大学讲“修身”,但后世儒家的“修身”方法似乎失传了。显然身心之关系是互动的,一个人读了圣贤书,知道该这么做,但是情感上无法接受,勇气上不足以付诸实施,所以显然光读书是没有用的,所以说身心之修炼缺一不可。

宋儒学者很多是采用道家或佛家的那套方法“修身”的,很多人都有过静坐体验,文献上也都有记述。不过道家不讲身心,讲性命,性大体对应心,命大体对应身。道家的性和命也是分不开的,儒家学者按照道家的修性命的方法“修身”,难免染上道家的一些心思想法,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或许儒家的修身的那套方法也属于不可说的范畴,秦汉之际,战火频繁,后世儒者本身也只重视读经,久而久之就失传了,就像乐经的失传一样。

喜欢

2008-12-10 11:46:04 本草知無(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此文写于三年前,今读之竟有如隔世之感,看来对古典文本的研读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了。此文放在这里希望能唤起大家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我们一起来学习和领悟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世界。

当今之世界的危机,不管是环境危机还是金融危机,实际上这些危机不过是未来更大危机的序幕,说到底是西方文化主导的危机,是西方文化,包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危机。此时我们更需要从逝去的思想文化中找寻线索,而古代中国的经验则是尤为重要的。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如牟先生所说在于其主体性。中国文化的经验告诉我们,信仰是不需要彼岸世界的,孔子所信仰的天道是内化于这个现实世界的,而这个也是和西方文化的一个巨大区别。西方的或者说是非中国的信仰是必须要依赖于一个彼岸世界。随着科学的发展,彼岸世界力量被弱化,因此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的对立愈发严重,这个我认为是现代世界精神冲突或是焦虑的根源之一。但是在中国则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中国人的信仰是不需要这个彼岸世界的,因而和科学的发展也不存在潜在的冲突,当然中国有中国需要解决的和科学合作的问题。

许多人因为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往往一提起信仰,便是耶稣呀真主呀,言下之一便是当我们需要信仰的时候是

一定要向外求的。这个观点是需要纠正的,当然信仰是自由的,并非说那种好那种不好,但是我们的祖先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繁衍了上万年,我们的文化在这几千年来从未中断过,我们是喝中国的水,吃中国的饭,玩中国的游戏,听中国的童谣长大的。阳明先生有云:“抛却自家无尽藏,沿街托钵效贫儿”,我们自己固有的文化显然是更适合滋养我们的。

第四篇:读《中国文化名著之论语》有感

读《中国文化名著之论语》有感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作,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等多个方面,虽然它是一部用简单文字记载孔子与弟子之间,孔子弟子之间以及弟子与再传弟子之间对话的那些教条式名言懿行,但却是经过门人弟子们的悉心编排,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但在《论语》中,孔子也提了重要的观念“礼”。孔子认为,“礼”是人们内在的真挚情感的外化,它的最高境界就是“礼”,孔子希望通过恢复“周礼”来达到皇帝的“仁政”境界。孔子的立意,并不是一时的成败得失,而是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百姓的幸福安定。正因为如此,他不向当时的统治者妥协,而是竭力推行自己的主张,“知不可而为之”体现了他济世救民的圣人情怀。

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却包含了济世救民的大道理。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例如“学习革命”与教育理论创新、以“仁”为核心的古典人文主义、论“孝”、励志有为的人生观、取之有道的财富观、豁达健康的生活观等,很多都是我们民族以致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磨灭、不可摧毁的永恒价值。

孔子在只有高官子弟才有机会学习机会的背景下,创设私学,教书育人。《论语》首篇《学而篇》首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之后能在适当的时候应用它,不是很愉悦的吗?有知心的朋友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的吗?自己不被他人了解也不恼怒,不就是君子吗?到底怎样才叫君子呢?在古代,除了位居高官者外,君子多指具有相当道德修养的人,这些人能把学过的礼节、音乐、技艺

等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应用它,如此不是很值得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赶来,把酒临风,畅谈人生,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如果能调整心态,常持乐观精神,就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的美好,人性是如此的善良,阳光是如此的灿烂,因为具有相当道德修养的人,胸襟较常人宽广得多,所以孔子教诲他的弟子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现代,这句话仍然触动着我们的心灵,它没有随着时间的飞逝而消失,对于今天的我们还是有很强教育意义的。我们要在学习之后,按时地复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并在适当的时候应用它,做到学以致用,不是一件很愉悦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找,坐在一起聊天,谈天说地,聊各自的理想,分享各自有趣、快乐的经历,不是一件很快的事吗?自己不被他人了解,有什么好恼怒的呢,何必为别人跟自己过不去呢,更何况很多伟人不也是很少被人所了解吗,比如说孔子,柏拉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小到宿舍,虽然我宿舍只有四个人,都是来自农村的,尽管生活不是很富裕,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少君直接豪爽,讲信用;丽云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艳梅能说会道,聪明可爱;我嘛,比她们就逊色很多了,可是我能写一笔好字哦。大

到一个班集体,我班虽然只有32人,但是就在这个小的集体里,却藏龙卧虎,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我们是读书数学的;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作为圣贤,很少夸奖人,可是他对他的得意弟子颜回,却很少吝惜自己的语言。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来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不迁怒,不贰过,多么深刻的哲理啊!颜回正因为好学,才具备了这两个优点。学习能够陶冶性情,增加涵养,一个人如果在恼怒时,不拿别人当自己的出气筒,乱发脾气,正是平时长时间学习改变气质的结果。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也是一个人有修养,能自重的体现。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该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在一个简陋的环境中,我们能

够从容面对,这固然可喜,但还不如那些没有抱怨的人。即便没有抱怨,也不是最坦然的,因为最高境界是乐在其中。颜回何以如此让人敬仰?关键是一个“道”字。则有安贫,才能乐道;也只有乐道,才能安贫。无怪乎孔子发出了由衷赞叹:“贤哉回也!”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应自得其乐。这正是孔圣人要告诉我们的。

在今天,有多少人能像颜回一样,不迁怒,不贰过呢?有多少人能像颜回一样,在清贫困苦时,还乐在其中呢?应该很少吧,也许现在很多东西先进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追求的不再只是温饱问题了,可是产生的问题也变得复杂了。就算生活富裕了,有些人还是不能像颜回一样,乐在其中反而更多忧愁,自己遇到不快乐的事,就发泄在自己身旁的亲朋好友身上。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虽然生活并不怎么富裕,但是温饱不成问题,尽管达不上发展和享受水平,但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生活挺开心的。说实在的有时简单就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现在,有些人尽管拥有很多钱,但是他们并不快乐,反而成了钱的奴隶,一生都在为钱忙绿着,尽管够用了,可是觉得还不够满足,想拥有更多,去追求更高的欲望。一个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欲望是一件好事,人活着不能没有欲望,但是那无止境的,像无底洞的,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欲望,是可怕的。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意识到,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它,因此他自己总是不吝惜称赞自己弟子的颜回,并且他还觉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见孔圣人对财富观的看法是多么的看得开。孔子的很多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虽然在时代的发展下,有些显得过时,但是他还有很多思想在今天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例如教育理论创新;以“仁”

为核心的古典人文主义;孝道;励志有为的人生观;取之有道的财富观;豁达健康的生活观等等。虽然这些告诉我们的都是生活中最简单的东西,但是它却把我们内心深处的良知激活了。

《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温暖的态度。它教我们要懂得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做一个知书达礼的人。学习《论语》,从中可以体会到,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第五篇:读《于丹论语心得》之《理想之道》有感

读《于丹<论语>心得》之《理想之道》有感

于丹《论语》心得之六:理想之道。这章主要讲如何定位自己在社会的地位,如何展望自己的理想。其实最主要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

自己定位的理想不要太高,那样会过犹不及,伸手都无法触摸到,就像是小学的学历考大学一样,有点坐井观天之感,一点也不切实际,甚至是不粘边,是遥远的理想,那不时我们称之的理想,那是梦想。梦想与理想有一定的差距,虽然说都是还没实现的,但理想比梦想更容易达到,是努力与智慧的结晶。定位过高,只会让自己天天沉醉在幻想的思潮里,不回去奋斗与努力,失去了斗志,那只会离理想越来越远。

如果把自己的定位定得太低,只会使自己的才华和理想都埋没了,不会有发展的空间,自己不能够施展,不能够发挥,也许这样的一生只会是平淡的渡过,不曾有火光出现。到了年迈之时,也许会后悔自己的选择决定,到时也已经太晚了。

所以选择正确的适合自己的理想是很重要的。理想是时,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饥寒的年代,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荣。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引导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航;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及,折磨你那进取的心。理想使你微笑的观察者生活;理想使你倔强的反抗者命运。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理想是生活的黄金,而只有具备淘金工人在沙里淘金的毅力,才能找得到这生活的黄金。

理想——有人追求了一生是得到幻灭,有的人找到了它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人生的理想,向他见到地平线一样,像它走近一步,它就后退一步。有生命力的理想绝不能像钟表一样,精确计算它的每一秒钟。没有理想的人生如雾海,没有奋斗的人生如浮云,没有理想的青春,就是没有太阳的早晨。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理想与妄想不同,因为妄想偷越人生的范围;理想与幻想不同,因为幻想是无可遵循的途径;理想与野心不同,因为野心常出之于自私与占有。理想与内心的修养是息息相关的,内心的修养直接关系到理想的实现。

下载高二读《论语》有感:"众恶之必察焉"之我见(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读《论语》有感:"众恶之必察焉"之我见(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