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转变初三语文后进生的学习态度-后进生转化
如何转变初三语文后进生的学习态度
初三语文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原因有几个:一是长期偷懒不学习缺少积累,二是知识面狭窄造成理解能力跟不上;三是丧失学习信心破罐子破摔,于是越来越厌学;四是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少动力。语文老师应在期初想办法让这些孩子走上正轨,跟上身边的同学融入班级大家庭。
首先,教师要经常关注他们的上课、作业、交友等表现,利用课间找他们说话谈心。通过谈心,增进师生情谊,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关爱的点滴温暖,增强奋力拼搏的勇气和信心。而对于不懂礼貌的学生,则应采取有距离的监控,如用眼神或话语暗示,鼓励他们改邪归正。
其次,教学设计方面要注意内容难易适中,教师讲课速度不宜太快,讲话应深入浅出,评价不宜太苛刻,以鼓励优点为主,杜绝当众批评刺激。提倡不同层次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互相学习的课堂氛围。纪律要严明,以尊重为前提下的合作共赢。
第三,教师尽量不讲,把活动空间和舞台尽量让给学生。即使学生暴露了缺点也有好处,至少为教师提供显性的反馈信息,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发挥能动性的动机,这样,因势利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益的点拨和引领。学生一旦受到关注,必将喜欢上语文了。
第四,不背诵、不做作业的学生,先首次当面规定下一个完成的具体时间,若错过期限就是“拖拉”,“拖拉”只好请他到办公室进行个别谈话了。若继续不完成,只好进行家校联系,把责任也分一点给家长,让家长一起敦促孩子的成长。如果家长不配合,那就让他到办公室立即完成,唯有这样,才能纠正其拖拉的行为习惯。因为放学留学生,担心发生安全等意外。等学生完成任务了,老师记得给予他们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第五,假如学生考试没考好,教师一定要主动找他们谈心,探问其中的原因,而后帮他们制定新的学习计划,计划要切实可行、循序渐进。下一次如果有进步了,老师要马上给予肯定;如果依然没考好,老师不要放弃他们,记得耐心细致探究其中的原因,并把该原因告诉差生,提供参考后,再听听孩子的反馈意见,有什么新想法。用心的条件下,加上耐心和精心,相信孩子的心迟早会被老师打动的。
第六,帮助差生寻找下一位追赶的同学对象,为自己树立一个榜样。老师建议差生经常观察榜样的良好表现,经常向榜样请教学习上的疑难问题,榜样同学学习良好的学习方法,借此为自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孔子说的“见贤思齐”,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初三年下学期了,时不我待,这学期的机会如果错过,损失将无法挽回,差生将终身遗憾。语文科虽然内容十分庞杂,但只要差生想补,很多知识都可以弥补,不像英语和数学断了个链条很难续上。语文老师应该勇于担当,负起责任,在差生身上多花些时间、花些精力。只要我们付出了,即使收效甚微,也将问心无愧,丝毫不留遗憾。
第二篇:初三后进生转化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二班后进生转化工作总结 张 晓 红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我在这学期的后进生转化工作中做了以下几点:
一、分析成因,明确转化方法
后进生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一定的原因所致。要教育转化后进生,就要了解和研究后进生。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和研究后进生,才能把握其思想脉搏和行为倾向,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转化工作。我不仅听取了家长的介绍,而且还倾听任课教师及学生的反映,注意观察他们的言行表现,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后,冷静地分析每一个后进生成因,并将他们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其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来解决。
二、充满爱心,营造转化氛围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爱是教育的前提,在教育转化工作中, 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提高后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
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 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不吝尊信,成就转化关键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后进生在家中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经常遭受家长粗暴的训斥和打骂;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同学的理解;还要受到一些人的冷眼、讽刺和挖苦。因此,他们更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所以,在批评他们时,我尊重他们,再注意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育就是信任”。如果说爱是教育的前提,那么信任便是教育的开始。信任学生就是相信他们的自觉性和进取意识。一般来讲,后进生会主观地认为老师瞧不起他、不信任他;他们想努力上进、改过自新,却既管不住自己,又怕别人讽刺、挖苦。根据后进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我在做转化工作时,不持有偏见,充分信任他们,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满足。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地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在如此的良性循环中,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断激励他们去完善和超越自己,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树立牢固的心理基础。
四、严格要求,提供转化保证
后进生典型特征之一是意志力薄弱,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一些后进生之所以屡屡犯错,不良行为习惯是关键诱因。而薄弱的意志力又往往导致他们在错误面前能说不能做,要做但又不能坚持,没有恒心,缺乏毅力。后进生转化过程中之所以经常出现反复,原因之一
就在于此。显然,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利于转化工作的进行,而要减少反复的次数就应该培养后进生坚定的意志,努力纠正他们不良的行为习惯,在这个培养和纠正的过程中,由于后进生本身的意志力薄弱,自然就离不开老师的严格要求和监督。我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学生,保证转化工作顺利进行。
五、唤起自教,实现转化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比老师的强迫性教育效果要好,学生更容易接受。树立起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是对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础。针对后进生的特点,我尊重和理解他们,对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鼓励,用尊重和理解来抚慰他们受到创伤的心灵,逐步恢复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激起他们重新生活和学习的勇气,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鼓励他们自律、自强,大胆地去改邪归正,避免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通过自律、自强,使后进生从根本上树立自我约束机制,从其自我认知中受到教育,从而起到后进生转化的教育目的。
总之,我在复杂而反复的后进生转化工作中,首先仔细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以满腔师爱为前提和基础,给予后进生以真诚的尊重、理解和信任;然后辅以必要的严格要求,落实转化措施;最后唤起后进生自我教育的意识,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最终完成转化目标。
2014年6月20日
第三篇:谈如何转变后进生-后进生转化
谈如何转变后进生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归根到底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民族素质的提高关键是教育的发展,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基础教育搞不好,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基础教育的人来说,对素质教育有更多、更深的体会和感受。我认为国民素质的提高不是少数精英分子素质的提高,也不是培养几个去外国留学而最终成为特殊华侨的人。国民素质的提高应该是亿万劳动者,千千万万青少年素质的根本提高。我们的教育只有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合格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目标应该面向全体人民、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即学校教育,教育目标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都获得成功,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同样教师也需要做很多事,需要处理、解决好许多环节。在众多环节中,我认为提高后进生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有差别。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学习上、思想品德上等方面存在差异。学生之间有差异,甚至差异很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正视这些差异,而不能回避更不能掩盖,也不能怨天怨地,而是想办法采取措施缩小差距,推进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正因为学生之间有差异,因学生各方面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部分优秀学生素质的提高,又要特别重视、关注相当数量的中等生、后进生素质的提高。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很多地方和学校只把目光盯在部分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而忽视了中等生、后进生的教育与素质的提高。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根本的改变,将极大地危害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这是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总结,就围绕如何转化后进生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在中学,后进生是一个客观存在。学校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他们行为懒散、精神颓丧、成绩不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后进生。后进生是相对的、变化发展的,学校没有一成不变的后进生。根据我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和对后进生的观察、交流,我觉得后进生并不是智力上有严重障碍,也不是无法教育的,后进生并不是不想学好,也并不是没有理想或美好愿望,只是他们的自我感觉太差,没有信心,没有干劲,缺少士气。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行动起来,关注后进生,针对后进生的实际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经过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努力工作,后进生一定会转化为好学生。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工作,做好这个工作需要从许多方面去努力,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帮助。众多方面中,我认为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努力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
第一: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在于他们信心的培养,以及奋发、进取精神的激发。
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是后进生与好学生有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应把培养后进生信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要做到热爱、关心、体贴后进生。后进生总觉得教师对他们不满意,所以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进而心理孤独和感觉无助,像那汪洋中的一条破船。这时,教师的关怀、体贴就是对他们的召唤。许多优秀教师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都会有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这就是后进生冷漠心灵的呼唤,离不开教师的感情作媒介,教师与后进生之间思想上的共鸣,更需要教师借助爱的力量去撞击,情通才理达。(班主任)教师无私的爱和关怀,就能使他们产生驶向希望之岸的勇气和力量。后进生信心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帮助、指导后进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由于成绩差、纪律表现不好,后进生往往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甚至破罐子破摔。这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关心、帮助他们找出落后的原因(比如基础较差、努力不够、上课不够专心听讲等),同时教师也要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潜能、优势和有利条件(如体育、艺术、美术等)。这样就能使他们改变对自己的评价,认识到只要努力,也是能学好的,能成才的。
第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理解、尊重后进生,切忌不能歧视、挖苦、讽刺、打击后进生,更不能把后进生拒之教育的门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讽刺中有爱迪生”。陶先生的话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有较高的人格素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管教育对象是谁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教师的教育活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而且还体现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和学生的交往中。现实生活中,有少数教师忽视尊重后进生,教育中经常随心所欲不加思索地批评学生,批评、教育中不考虑教育方式、教育语言、教育时机等,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还会使师生之间产生更大的对立,进一步加重后进生不健康的心理负担,从而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对后进生要做到不嫌弃、不厌烦、不冷淡,而是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帮助,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他们中间去,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做他们最可信赖的朋友。教师只有用博大的人文精神、宽阔的胸怀教育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健康全面地发展。
第三:教师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中要兼顾到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不仅要培养他们的信心,不仅要在思想上、人格上关心他们,而且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后进生。针对后进生学习上的实际,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是分解目标,降低难度。很多后进生学习上不想学,学习劲头不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上有困难、有障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后进生的目标教学不能太笼统、抽象,而是要分解目标。所谓分解目标,就是为了不使后进生知难而退,我把他们确定的终极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层次的目标。心理学告诉我们目标太大、太高对人的压力很大,而把大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层次的小目标,这样对人的压力就不那么大,并且较容易实现,而这些近期目标的实现又使人产生成就感,进而产生征服更多目标的气势和欲望。例如高中阶段后进生的学习目标可分解为苦干阶段的小目标。具体分为:平时上课要求做到不迟到、不无故缺旷、上什么课学什么,完成好每一次作业,记住一些基本知识,平时测验、考试力争及格等,对知识的掌握不能要求后进生一步到位,而是从识记——理解——概括——运用的逐步深化,后进生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或做得比较好,教师要及时地肯定并加以鼓励、表扬、引导,直至使后进生产生更大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实践证明,通过分解目标,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境况下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最终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质的飞跃。
第四: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由多种矛盾组成的统一体,仔细观察这个统一体,及时抓住思想矛盾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寻求最佳的穿透力,才能真正显示出思想教育工作的威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后进生偶发因素中及时捕捉其中的积极因素,因势力导促其转化。如:某后进生在班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关心班集体,帮助同学的行为,又如在集体违纪中勇敢承认自己所做的事等,这里面就包含着某些积极因素,作为教师要及时捕捉到并抓住这个契机,因势利导、促进转化。
第五:教师坚持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结合的原则通过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部分同学成为后进生原困是多方面的,在众多原因中家庭、社会是两个重要原因,教师在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不仅要做好学生本身的工作,而且还要花时间、花精力研究、分析、了解学生的家庭及其周围的环境,努力做好家长工作,特别是学生的家庭发生不幸或出现危机时,教师的工作一定要注意工作方法,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家长交流学生、学校表况,同时也要和学生交流,询问家庭情况。教师在和学生家长交流情况时本着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原则,和家长一道共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步调一致地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众所周知,环境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客观条件。环境不同对人的影响也就不一样,从教育角度来看,环境可分为内环境、外环境。内环境指的是学校自身的内部环境,又称“小气候”,外部环境指的是学校以外的家庭、社会等环境,又称“大气候”。从哲学的范畴上说:环境又可分为肯定环境和否定环境。肯定环境是指有利于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的环境,反之,则是否定环境。肯定的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催人奋进、勇往直前,否定的环境则产生消极的作用,使人颓废,陷入迷逢。学生生活的环境不同,学生的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特点,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受否定环境的影响,学习上和思想品德方面上表很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重视、研究、分析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帮助、指点学生找出影响自身成长的肯定环境和否定环境,指导、帮助学生养成正确地分析社会现实,独立地判断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能排遣外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增强对消极影响的免疫力和更好适应外环境的能力。同样的道理,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所生活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促使其转化。如:隔壁邻居、社区、街道、村子中比较好的风气、环境、好人好事等这些就是我们教师进行后进生转化的可利用的宝贵教育资源。
以上五点只是我对如何转变后进生的看法和感受。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复杂的、艰巨的,我们的努力不仅仅局限在这五个方面。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需要教师长期不懈地努力和探索,需要教师具有锐意进取、开拓前进的精神。我坚信只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把认识真正地落实到行动中去,后进生的转变工作一定能做好。
第四篇:再谈后进生的转变-后进生转化
再谈后进生的转变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帮助后进生转化,提高教育的合格率,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下面就我通过各种学习,结合本学期实际工作中的感受,谈谈转变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
一、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使他们了解老师的初衷。有过错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主观地认为老师也是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对抗的态度。为了消除上述心理障碍,作为班主任应当怀着深厚的感情,从多方面关心和帮助他们,使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会到老师的善意,相信老师的真心,把老师当作知心人。“一切从头做起,好坏看今后的实际表现!“老师的这种明朗态度也能消除学生的顾虑,引起态度的转变,甚至是爆发式的转变。
二、努力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对待后进生最怕的是“把人看扁”,即常说的“一好应百好,一错变百错”。有时候我们能从后进生的一些极端的表现中敏锐地看到后进生的期待的信任和尊重,期待的关怀和温暖。不要戴有色眼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缺点,而要会用放大镜去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要倍加珍惜,倘是潜在的,使用“沙里淘金”的精神去发现、挖掘;倘是微弱的,便悉心扶持,让它发扬光大。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争取进步的信心;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找到施救的支撑点。
三、培养学习兴趣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多数人是从学习上无兴趣开始的。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分辨是非的能力又差,而过剩精力得不到正常的利用,难免节外生枝,做出越轨行为。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定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他们一直对学生产生兴趣,就会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再想入非非,或到社会流浪。而且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加,分辨是非的能力就会增强,有利于他们的道德面貌和精神世界发生好的变化。抓住转化的契机一般说来,后进生意志薄弱,积重难返,但从每个人来说,也不一定事事差,时时差。我们只要抓住有利时机是可以成为后进生转变的契机。转化契机出现可能性较大的情况有:
1、后进生长期受到冷漠和歧视,突然感到某种温暖时;
2、后进生长期遭受失败,偶尔取得某一胜利时;
3、后进生偶尔受到某种启示,对自己的坏行为、坏习惯引起某种思考时。班主任除了用心寻找这种转化契机之外,还应当根据契机形成的规律,积极创造条件,促使转化契机的早日形成,以加速后进生的转化。
四、优化教育环境。客观环境的影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学校是学生最经常、最主要的生活环境。而作为班主任最主要的是生活环境建立一个团结友爱、进步的班集体和真诚无私的良好的同学关系,才有可能消除后进生的对立心理,改变他们的后进状态。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对后进生的转化作用是班主任所不能代替的。
总之,转化后进生,预防和矫正学生的不良品行必须防微杜渐,从细小处抓起,抓紧、抓早、抓彻底。要不断挖掘新的有利因素,在现实的,比过去有所进步的思想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前进。
第五篇:如何转变后进生-后进生转化范文
如何转变后进生
每个班级,总会有在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学生,前进的步伐比较缓慢。
我们有时会抱怨:“刚刚跟你说过,你又忘了,你有没有记性呀?”“你真是让我失望透顶,没救了。”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可能是“恨铁不成钢,怒其不争”,但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作为教师的我们,培养优等生固然重要,转化后进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显得更为重要。那么转变后进生呢?
一、要让他们感到一种快乐,感到老师给予他们的一种特别的关爱,感受到老师是喜欢他们的,同学们会为他们加油,他们才会来劲儿。
二、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等于尊重他,欣赏他,给他信心和勇气,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尊重和欣赏其他人。有一次我上课,第一个环节是读书,我请了一位学生读第一节,读得结结巴巴,还读错了两个字,我又请他读了两遍,还有读不准的地方,已有同学开始笑了,我仍认真地倾听,耐心地鼓励,及时纠正错误,或许是我的态度感染了学生,当那位同学流利地读完这节时,我让同学们为他鼓掌,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节课上,那位同学竟频频举手,回答也相当精彩;整个课堂也体现了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氛围。
三、采取有效的帮助措施:
1.让后进生争第一。每天记录几个后进生的成长历程(即作业完成情况、文明活动等)。谁第一个完成作业,就给谁打上红五星。这几个孩子当然谁也不想落后。竞争的时候,也就有了争“第一”的想法了。对进步的同学颁发奖状,写上鼓励性的话语。虽然奖状是由手工纸做成了,虽然上面只有廖廖数语,可是对于这些孩子而言,是最好的赞赏,是最好的学习动力。
2.和其他学生竞争。一段时间后,“后进生”逐渐进步,知道作业做好了才能玩的道理。此时,可以把他们放回大自然中。一方面,让他们跟别人竞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强调和自己比。“和昨天比,我进步了吗?”“今天功课完成速度和质量和昨天比,有进步吗?”这是他们做作业时的悬念和动机。当他们超越自我时,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长此以往,才能养成好习惯。
3、取得家长的配合。“后进生”的家长,有的疏于管教孩子,有的在孩子面前没有威信……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先要和孩子坐下来,详谈一次,甚至几次,和家长交换对于孩子做作业拖拉的看法等。然后和家长制定详尽的家中做作业习惯等的培养计划,经常互相反馈有关情况。
转化后进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的。老师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要不厌其烦地耐心教育他们,要充满爱心,诚心地呵护他们,让他们也能享有阳光,甘露,让他们也能茁壮成长。为了这个美好的愿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