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小风波”引起了“大转变”-班主任工作案例

时间:2019-05-15 16:19: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班主任工作案例:“小风波”引起了“大转变”-班主任工作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班主任工作案例:“小风波”引起了“大转变”-班主任工作案例》。

第一篇:班主任工作案例:“小风波”引起了“大转变”-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引起了“大转变”

一、事件——值日**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我踏着轻松的步伐走进教学楼,还没上楼就听到一阵喧闹,正是从我班传来。原来,两个同学在晨间值日时把垃圾洒了一地,被检查卫生的值勤碰了个正着。这下可好:班长、副班长、这天的班级值日生、纪律委员、调解委员、卫生委员、卫生监督员都一哄而上,七嘴八舌闹了个不可开交。

也许你要问: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班干部呢?这事还得从我设计的“雏鹰行动”计划开始说起。校园里刮起了一股风:要让每个同学都能当上班干部,给他们锻炼自己的舞台,体验主人翁情感。

在这种氛围下,面对孩子们想当班干部的热情和渴望,我积极筹划我们班的“雏鹰行动”,费了不少脑筋,调查研究分组培训上岗竞选,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设置了以下班干部:班长1人,副班长2人,中队长1人、学习委员、卫生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宣传委员、纪律委员、调解委员各1人,生活委员2人(男女各1人),组长8人,课代表4人,班级值日生队长8人(每值日小组1人),安全委员6人,卫生监督员6人、放学路队队长8人(分别负责4条主要街道的队形及道路安全。)一个66人的班级,班干部的人数达到了53人,虽然还没能做到每人头上都有一顶官帽,但基本上做到了皆大欢喜。

这么多的班干部怎么管不好一个班?于是,我严肃批评了这种情况,立即组织班会,让他们说说他们班干部应该怎样各负其责。他们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但又对自己为集体出力却遭遇批评而感到委屈。我想:也许是刚刚开始,他们还没有习惯而已,多进行几次这样的培训,就一定能好起来,我对自己的“雏鹰计划”充满了信心。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我设计的道路顺利进行下去。终于,在这天值日时教室乱成的一团。班长想:不是有负责纪律的副班长吗?副班长想:不是有值日组长对一天的纪律全面负责吗?值日生想:你纪律委员是白当的吗?纪律委员却寻思:有班长在还轮到我来指手画脚吗?结果大家相互扯皮,相互推委,这么多的班干部竟无人来管!

二:对策——精兵简政

我冷静的分析其中的原因:班干部多了,其含金量就打了折扣,威信也受到了影响,矛盾渐渐明显起来。你是班干,我也是班干。今天在班上点了我的名,我也要想方设法挑到你的刺。(班主任工作)结果,一些本来可以忽略的小纠纷反而引起两个班干部的争吵,每天都有不少芝麻大的小事交给我来处理,班干部喊破嗓子学生成为耳边风。有的班干部本来以为全民参与,人人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都能体会到管理和被管理的感受,也就能在处事时换位思考,合理、文明解决问题,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再加上什么班长和当天的值日组长哪个权力大?副班长在早餐时违了纪,卫生委员能不能批评?为什么我的成绩比他好,他的官儿却比我大?干的不顺心的开始有了怨言,今这个说要不干,明那个说要辞职,这个觉得委屈,那个觉得权利受阻。诸如之类的问题在孩子的眼里却是上纲上线爱憎分明,搞得我是焦头烂额。

我不禁对这种“全民皆官”的做法产生了怀疑。慎重在召开了班会后,大家一致同意对班干部进行调整。我决定大幅度减少班干部的人数!全班一共只设了9名班干部:班长、中队长、卫生委员、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各一人组长4人,他们同时也兼任课代表,安全督查等,每人都身兼数职。还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双向互动”等办法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同时,班干部还要接受同学的监督与批评,打破班干部“终身制”,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班干部的人数少了,班干部的权力大了,班干部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上的了。

班干部的产生要经过这样的程序:先由同学讨论,提出要求:他们必须品学兼优,有一定管理能力,能以身作则,对同学一视同仁;再由愿意参与班级管理的同学对照条件自我申报,发表竞选演说;再投票选举,公示候选人;再确定职务,明确各自的分工;这一套程序下来,每个人对班干部的重要性、职责、要求都有了深刻的认识。由于这个职务确实来之不易,他们也倍加珍惜。

虽然目前我班上只有9名班干,但其管理效果却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几十个班干部,班风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班级也连获学校的纪律、卫生循环红旗,而且矛盾少了、纪律顺了、成绩好了、孩子们笑了。

三、点评——管理改革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引路人,而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干部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角色。建设文明和谐的班集体,必须从选拔培养班干部入手,要慎重选拔,选出“能人”。班干部应该是学生思想教育、文化学习和课余生活等各项活动的参加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班级集体的核心。能否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是衡量班级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一名优秀的班干部应是风,一缕春风;其他学生是水,一池春水,风生水起相互辉映。在教育的天地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朵激越的浪花,让一个班集体翻卷成一幅幅壮丽的美景,班主任要驾驭好这股风,既不能“无风不起浪”,让教育死水一潭;又不能狂风大作,让教育失控。

润物细无声是春风的追求,百舸争流忙是春水的境界。

小班级大世界,中国青年报曾刊登了一篇文章。治理“官患”刻不容缓,旨在提升办事能力,实现高效履职的改革不仅需要狠抓机构的精简调整,而且需要狠抓领导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的建设完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风不在大,有为则灵。班干部也需要精兵简政优化组合,我们也该为班干部减“副”了吧!看来这场小**还真的带来了一场大转变!

第二篇: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引起了“大转变”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引起了“大转变”

一、事件——值日**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我踏着轻松的步伐走进教学楼,还没上楼就听到一阵喧闹,正是从我班传来。原来,两个同学在晨间值日时把垃圾洒了一地,被检查卫生的值勤碰了个正着。这下可好:班长、副班长、这天的班级值日生、纪律委员、调解委员、卫生委员、卫生监督员都一哄而上,七嘴八舌闹了个不可开交。

也许你要问: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班干部呢?这事还得从我设计的“雏鹰行动”计划开始说起。校园里刮起了一股风:要让每个同学都能当上班干部,给他们锻炼自己的舞台,体验主人翁情感。

这么多的班干部怎么管不好一个班?于是,我严肃批评了这种情况,立即组织班会,让他们说说他们班干部应该怎样各负其责。他们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但又对自己为集体出力却遭遇批评而感到委屈。我想:也许是刚刚开始,他们还没有习惯而已,多进行几次这样的培训,就一定能好起来,我对自己的“雏鹰计划”充满了信心。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我设计的道路顺利进行下去。终于,在这天值日时教室乱成的一团。班长想:不是有负责纪律的副班长吗?副班长想:不是有值日组长对一天的纪律全面负责吗?值日生想:你纪律委员是白当的吗?纪律委员却寻思:有班长在还轮到我来指手画脚吗?结果大家相互扯皮,相互推委,这么多的班干部竟无人来管!

二:对策——精兵简政

www.xiexiebang.com)结果,一些本来可以忽略的小纠纷反而引起两个班干部的争吵,每天都有不少芝麻大的小事交给我来处理,班干部喊破嗓子学生成为耳边风。有的班干部本来以为全民参与,人人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都能体会到管理和被管理的感受,也就能在处事时换位思考,合理、文明解决问题,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再加上什么班长和当天的值日组长哪个权力大?副班长在早餐时违了纪,卫生委员能不能批评?为什么我的成绩比他好,他的官儿却比我大?干的不顺心的开始有了怨言,今这个说要不干,明那个说要辞职,这个觉得委屈,那个觉得权利受阻。诸如之类的问题在孩子的眼里却是上纲上线爱憎分明,搞得我是焦头烂额。

我不禁对这种“全民皆官”的做法产生了怀疑。慎重在召开了班会后,大家一致同意对班干部进行调整。我决定大幅度减少班干部的人数!全班一共只设了9名班干部:班长、中队长、卫生委员、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各一人组长4人,他们同时也兼任课代表,安全督查等,每人都身兼数职。还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双向互动”等办法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同时,班干部还要接受同学的监督与批评,打破班干部“终身制”,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班干部的人数少了,班干部的权力大了,班干部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上的了。

班干部的产生要经过这样的程序:先由同学讨论,提出要求:他们必须品学兼优,有一定管理能力,能以身作则,对同学一视同仁;再由愿意参与班级管理的同学对照条件自我申报,发表竞选演说;再投票选举,公示候选人;再确定职务,明确各自的分工;这一套程序下来,每个人对班干部的重要性、职责、要求都有了深刻的认识。由于这个职务确实来之不易,他们也倍加珍惜。

虽然目前我班上只有9名班干,但其管理效果却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几十个班干部,班风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班级也连获学校的纪律、卫生循环红旗,而且矛盾少了、纪律顺了、成绩好了、孩子们笑了。

三、点评——管理改革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引路人,而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干部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角色。建设文明和谐的班集体,必须从选拔培养班干部入手,要慎重选拔,选出“能人”。班干部应该是学生思想教育、文化学习和课余生活等各项活动的参加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班级集体的核心。能否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是衡量班级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一名优秀的班干部应是风,一缕春风;其他学生是水,一池春水,风生水起相互辉映。在教育的天地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朵激越的浪花,让一个班集体翻卷成一幅幅壮丽的美景,班主任要驾驭好这股风,既不能“无风不起浪”,让教育死水一潭;又不能狂风大作,让教育失控。

润物细无声是春风的追求,百舸争流忙是春水的境界。

小班级大世界,中国青年报曾刊登了一篇文章。治理“官患”刻不容缓,旨在提升办事能力,实现高效履职的改革不仅需要狠抓机构的精简调整,而且需要狠抓领导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的建设完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风不在大,有为则灵。班干部也需要精兵简政优化组合,我们也该为班干部减“副”了吧!看来这场小**还真的带来了一场大转变!

第三篇:班主任工作案例:手机**

班主任工作案例:手机**

我现在带的24中801的学生都是1997年前后出生的中学生。他们和80后的学生相比,最典型的社会环境是:受到大量信息的包围。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90后的生活。随着信息技术与电子产品的普及,班上47个同学中几乎30多个都有QQ号码,经常上网聊天玩游戏的也不在少数。近三分之一的同学都有手机。中学生带手机在校内俨然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随之出现的一系列诸如课堂上响起手机铃声、下课用手机听音乐,收发不健康的短信以及由此引发的攀比心理等问题让越来越多的班主任感到担忧。

为了加强班级的管理,我开始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来。但仍有学生存有侥幸心理,忍不住带到了学校。即使有同学报告给我了,但学生如果把手机藏起来,然后就不承认,我也不能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去搜身啊。我只好在上课或下课时勤于观察,只要当面发现学生拿出来,就当场没收,然后由家长来讨。

初露端倪

今天是物理课,班上的纪律一直不是太好,于是我照例到班级的后门来巡察一次,突然看到班上王畅同学举止有点异样。我从侧面只能看她对着教室门口的右耳,但她用手托着腮,并捂着左耳。当她感到班上突然变得十分的安静,便知道我来了,于是慌忙把好像是类似耳机的东西塞进抽屉。虽然角度不好,看得不真切,但我已猜出是在用Mp4在听歌。如果我这里冲进教室,在这短暂的两秒时间里,王畅就能把东西藏起来,而让我暂时无法搜到,我以前就吃过这样的亏。这样不仅尴尬,而且也是对任课老师的不礼貌。于是我就先把王畅喊出来,正好也快要下课了。我等到下课,在王畅的抽屉里发现了竟是一部手机。

我感到既很气愤,又很失望。王畅在班上成绩最好时考过班上的第九名,而现在在我三令五申反复强调后,她竟然还敢带手机到学校来,而且还是在课堂上听音乐。有着十四年班主任经历的我,还是很快把火压下去了,面对低头认错,默默无语的王畅,我只是简单的告诉她,让她的家长来讨。下一堂课课间,班上王畅的前桌,也是她的好朋友余洁来告诉我,这是她的手机,好像是替她来认错,又像是想要要回手机。

手机事件的一波三折,就此拉开帷幕。当时我哪里知道,只是不想把事情变得复杂化,告诉她,手机是从王畅手上收来的,我会把手机还到她的家长的手上,至于手机是你带来的,这也是不对的。下午最后一堂课背地理,因为八年级期末要毕业考试,背好一个走一个。这恰恰让某位同学有机可趁,提供了最佳的“作案时间”。

再起波澜

第二天在办公室,我无意中突然发现收上来的手机不见了。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不记得放在哪里了,也没在意。可下课后,班上有几位男同学来报告说,被没收的手机在季陆川那里。我顿时激动起来,难道是王畅从我的办公室拿走了吗?她胆子竟然这么大吗?于是我立刻把王畅喊来,看着我怒气冲冲的样子,她显得有点紧张,结结巴巴的说:“不是……我拿的……”,低着头,还不时的用眼角来看我。(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我反问她:“拿了什么啊,谁说是你拿的,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王畅知道说漏了嘴,涨红了脸,辩解道:“真的不是我拿的?”我一气之下,打电话给她妈妈,接电话后,她妈妈也很着急,恨不能插翅飞过来,问清是怎么回事。可单位还没有下班,暂时来不了。等到放学时,我在校门口发现了王畅妈妈焦急的身影。我便和她边走边谈,因为她家就在学校附近,很快便走到她家。

家访了解

一番详谈之后,我才了解到,王畅的父母离异,现在是妈妈一个人带着她。而她又是公务员,工作时间比较固定,如果管不到王畅,就让她一人在家,可王畅不自觉,偷偷的学会在网上聊天,玩游戏。为了方便与女儿联系,随时知道她的行踪,便给她配了一部手机。想不到联系的作用倒没怎么发挥出来,反而让她迷上了玩手机,有时把各式各样的短信发来发去,下课时还在比较谁的短信新鲜好玩。至于晚上做作业时,手机一直放在旁边。现在被没收的手机确实是余洁的,是王畅和她换的。当她的妈妈想停掉她的手机,为时已晚,王畅又是哭又是闹,她对手机已经产生了一种依赖。

第二天,王畅的妈妈打来电话,说手机确实不是王畅拿的,是班上一位男同学那天下午背书后主动帮她拿的,王畅不敢要,又把它给了班上的季陆川,结果被班上同学发现了。王畅不想出卖那位男同学,王畅妈妈想让班主任替她保密。面对家长善意的求情,我不置可否,心想有没有更好的结局呢。

谈话攻心

又等了一天,王畅并没有到我这里来告诉我那个男生是谁,更没有把手机还给我。我便产后了怀疑,从王畅的手上没收了手机,她最着急,也最有可能来拿了手机。但现在如果王畅不说出那个神秘男生的姓名,又如何证明不是她拿的呢?难道让那个男生“逍遥法外”吗?,不管出于什么动机,但这种做法肯定会对班上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而我又不能随便猜疑,因为没有证据,弄错了还会对别人产生心理伤害。既然这件事只有王畅知道,还是以她为突破口吧。至于手机我不慌着收上来,因为我还期待着有人完璧归赵啊。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找到王畅心里此时此刻最想得到的,满足了她这个心愿,事情就能查个水落石出。而她最想得到的不仅是那部没收的手机,而且是老师公开的还给她,承认它的合法性。还要不辜负那位帮她的男同学,因为供出来,不仅连累别人要受批评,而且出卖同学,谁还愿意和她做朋友呢,毕竟别人是为帮她才冒这个险的。

于是,我对王畅说:“你说出他的名字,是在帮他洗脱“罪行”,我保证不会惩罚他。在老师办公室趁老师不注意拿走东西,这是偷窃的行为啊,你就忍心让他一辈子背着这个罪名吗?”看到王畅的犹豫,我趁火打劫接着说下去:“如果还是不想让我知道,就让他偷偷的再把手机还到办公室,我再把手机交到你妈妈的手上。不就意味着事件的圆满解决吗?不但手机光明正大的回到你的手中,而且那位帮你的男同学也算是心理上得到了解脱。看着王畅怀疑的眼神,我真诚的朝她点了点头。我坚信接下来就是并不漫长的等待。

再度宽容

第四天早上,我故意来得比较迟,我见到桌上手机的那一刻,我差点激动的哭起来。虽然我成功了,但我的身心都很累。手机事件的一波又三折就这么接二连三不可思议的发生着,也在双方的意料之中满意的结束了。虽然很长时间我都不知道那个神秘男生是谁,但他毕竟把东西归还了,毕竟他们都还是13、14岁的学生啊。班级管理要严格,但教育和惩罚还是应以宽容为主,给他们的机会多一点,他们就离自弃与堕落远一点。直到前不久,王畅的妈妈还是忍不住告诉我,那个神秘男生根本就是扔出的烟幕弹,但确实不是王畅拿的,是好朋友女生余洁拿的。

事后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我还利用班会课组织开展了《初中生是否该带手机的进校园》的辩论会,又邀请了部分家长参加了“中学生用手机的利与弊”的主题班队会。结果理越辩越明。支持孩子用手机的家长都一致认为:手机好比是一根绳子,可以随时拴住孩子。让做父母的放心,不会出现孩子放学不回家在外面玩的现象。但大都支持班上的规定,不让孩子把手机带到学校。即使带了在校园期间也要关机,不能拿出来,上学、放学的路上再开机。经常带的还要在班主任那里登记、备案,让班主任心中有数。班上的手机潮终于得到了彻底的平息。

收获点滴

我个人认为,中学生最好不要常用手机,因为学生年龄小,不能控制自我。手机游戏、不健康的短信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容易造成孩子间的攀比行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24条也规定:“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而中小学生带手机入校,这是与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违背的。

90后的独生子女们,是一类很特殊的群体。他们敢于表现,但叛逆;个性张扬,但自负。由于他们还未成年,在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还未成熟的情况下,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我个人认为,中小学生还不是一个创造价值的人,正处于成长与学习阶段,思想还不成熟,不加强引导,容易引起偏差,出现一些社会问题。

这个案例只是我一个90后学生的典型案例,写这篇文章也只是想探讨对90后学生心理的把握和教育方式,处理问题上可能还有诸多不足之处,希望专家可以多多给予批评、建议。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案例:撕书**-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主任工作案例:撕书**

【事件】

上个月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张帆同学手捧语文书哭着走进来,委屈地说:“老师,天乐把我的书给撕了,还把我的书给扔到了地上。整个人哭得像一个泪人了。

说起天乐,班里同学都知道他,他是班里的“小霸王”,所以好多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但是自从这学期班里开展了“争做文明小学生”评比活动以后,一直没有听到同学反映他有打架、欺负人的现象。“今天怎么了?”我觉得纳闷,琢磨一番之后,我还是决定调查调查再说。于是先安慰张帆回去了。

【分析】

班级出现“撕书”事件,看来天乐确是这件事的实施者了。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因为他还是成长中的人,其道德意志力还处在较低水平,出现这些问题,应该还是意志力不够。从天乐的事件来看,他前一阶段打架的坏习惯已经得以纠正,现在又发生了,这是一种反复,应当让他在这些反复中更快地成长起来。

另一方面,凭着对天乐的了解,我觉得这事也许另有原因。孩子心里往往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不肯对他人讲心里话。

【过程】

1、侧面了解,调查真相

两天过去了,我一直在观察着天乐,只见他默默无语,心事重重,有意在躲着老师的目光。我并没有马上找他,而是先把经常和天乐在一起的梦洁找来了解,梦洁说:“那天,我俩在教室看书,张帆把书拿过来,还说天乐不好好学习。天乐生气就把张帆的书撕了,还把书扔到了地上。

2、直接交流,爱心感化

当天下午,我找来天乐谈话。他一走到我面前,就低着头不知所措。两只小手摆弄着衣襟“不用紧张,我不是在责怪你。”我笑着说。“我只是想听一听你的心理话。谁能没有缺点呢?有了缺点、错误只要敢说真话,就得到别人的谅解,自己也感到轻松了,对吗?”只见他低头不语,我说,孩子老师知道这件事情不怨你,你最近的表现老师都看在眼里,可是张帆却说你不好好学习,让你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以你把她的书给撕了,还把她的书扔到地上,但是撕书和扔书肯定是你的不对。“老师我知道错了”天乐诚恳的说。

3、澄清事实,增进团结

事情已经清楚了,还是公布于众好,免得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于是,在星期二的班会课上,我把事情的原原本本向同学们讲了一遍,然后,张帆郑重地向天乐道歉,天乐也承认了错误。这时,大家紧张的情绪放松了,气氛和谐了,而天乐对于改掉自己错误的行为也更有信心了。

【反思】

1、班主任在处理班级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头脑一定要冷静,要注重调查研究,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后进生敢于说真话,谈真情,这样才能圆满的解决问题。

2、注重调查研究,到学生中去,倾听孩子们的声音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灵魂,我们每位班主任如果草率地批评出事的学生,势必造成对学生心理的伤害,不耐心做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引出的后果是可以想象的。

让我们在工作中多一份耐心,少一点指责批评;多一点调查,少一点武断。走近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贴心人。

第五篇:班主任工作案例

生命常在,爱心永恒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

【个案背景】

近年来,伴随离婚率的高涨,单亲家庭增多,家庭结构残缺,造成孩子成长的环境先天不良。无数资料显示:一个从缺乏民主、缺乏平等、缺乏关爱的家庭走出的孩子,很难从他身上找到责任感、同情心,会造成孩子人格上的缺陷。因此,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成为社会关心的焦点,离异父母对孩子情感上的忽略或行为上的放任,使一个个稚嫩的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幸福和纯真,变得灰暗、痛苦、茫然、自卑、任性,假如,这种情绪长时间得不到引导和调节,就会发展成情绪和行为有障碍的特殊学生。【个案描述】

郑德宝,男,15岁,八年级学生。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同组或邻组其他同学说话。行为散漫,无组织纪律,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自控能力差,不能够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对老师的批评不予理睬,缺乏上进心,对集体漠不关心,学习成绩不理想。【问题分析】

(一)基本需要满足的缺乏

1、亲情的需要。

父母离异,母亲从来没有联系过他,这些年只跟着父亲两个人过日子,虽然给了他物质上的需要,但缺乏亲情的沟通,没有给他一个完整的家。而且父亲是个土生土长的庄稼人,每天放学回到家,家里总是他一个人,冷冰冰的,有一种孤独感。由于单亲家庭结构的残缺,他不太喜欢与人说自己的家庭,心态略显畸形,因而他更需要关怀。

2、与人交往的需要。

由于他的性格暴躁,行为习惯不良,班上的同学不愿与其交朋友,在班上他的地位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认可,他有一些失落感,渴望与同学们正常交往,得到认可,成为好朋友。为此,他常与其它班的同学交往,表现自我,以此来获得承认与尊重的需要。

3、成功的需要。

在七年级的一学年里,成绩中等,在第一学期末的期末考试中还荣获了年级组二等奖。以后成绩一路下滑。上了八年级,由于知识难度的增加,学业负担加重,再加上他懒惰的坏习惯,学习没有进行有效的巩固,考试常常是临时抱佛脚,因此,成绩在班上只能算中等偏下。

4、理解的需要。

和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一样郑德宝的家长也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其实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要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问题的解决】

为了帮助郑德宝面对现实,使他真正感受到家庭和学校的温暖,打消自卑心理,重建自信心,我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家校配合 首先我与他的父亲取得了联系,把郑德宝目前的学习状况和精神状态告知他们,要求他多配合,无论多忙,都定期或不定期的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孩子感觉到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同时我要求他的父亲在孩子放学时一定要在家,并尽量与孩子谈谈心,说说一周中的见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等。

二、爱心呵护

“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他”,我与科任老师协商好,为他特制了一些“笑脸”,努力发现他的闪光点和进步之处。还悄悄指定同学全天候跟踪服务,发现优点及时汇报:上课守纪律了、举手发言了、及时交作业了、帮助同学们了、认真做值日了„„随时随地都有一张“笑脸”温暖着他,提醒他不要犯错,鞭策他不断进步。不知不觉中,他变了,撕掉了冷冰冰的面具,绽开了灿烂的笑容。他对我说:“老师,您那些笑脸,让我感觉您无处不在,我希望得到您的笑脸。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呢?我母亲都不要我了。”我笑着说:“虽然你母亲当你是根草,可老师当你是个宝,将来你还要成为国家的宝呢!”他热泪盈眶。在那晶莹的泪光中,我看到一颗闪亮的星星在空中快活地眨着眼睛,向我展示他人生中亮丽的风景呢!正是教师情真意切的激励,出神入化的点拨,春风化雨般的滋润,和蔼可亲的诱导,使冥顽不灵的泥土成材。在日记中,他诉说着自己的心声:“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您是给我以深远影响的人,您的敬业、善良、正直、睿智无不昭示了一种人格魅力。忘不了您和风细雨般的话语,忘不了您浩荡东风般的叮咛,老师,我终身感激您!”

三、真情倾注

我利用课余时间,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找他谈心,了解他的心事,关心他、帮助他,逐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当他遇到困难时,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解决困难。在与他的交谈过程中,我发现这孩子非常依恋以前的家庭生活,他非常不喜欢现在这种孤单的生活,他非常希望得到母亲的爱,希望能和父母一起生活。逐渐地,孩子愿意与我交谈,把我当成了朋友。在他十四岁生日那天,我和班干部商讨班队活动就为这个月生日的全体同学开庆祝会。在他接受同学们的礼物时,全班同学送给他一张特别的贺卡,上面有每一位同学对她的祝福,打开贺卡时,我看到他眼睛亮亮的,同时,在设置的“光荣时刻”这一节目中,班长大声宣读了我亲自为他罗列的闪光点,同学们一次又一次为他鼓掌,他脸红红的,我第一次看到他的身子坐得那么端正,头抬得那么坦然,我知道他心中的冰雪世界正在融化。一朵美丽的生命之花正在绽开,越来越烂漫„„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师和同学都说他像换了一个人:第一,他的学习成绩有一定提高,在班上属中等偏上水平;第二,他关心集体,特别是在班级各类活动中都能看到他积极、热情的参与,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第三,能够体谅父亲生活的辛苦,在家能多做家务,断绝了与不良青年的来往;第四,做事能做到三思而后行,不再莽撞;第五,性格开朗,与老师同学成为朋友,交心谈心,其乐融融。【案例启示】

1、爱心无限,缝合受伤的心灵。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的心灵之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家庭遇到变故时,往往心灵受伤,从而关闭与同学、老师交流的窗户。可他们拥有一颗渴望家庭温暖的心,一颗渴望大家关爱的心。爱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是缝合他们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孤独、冷僻、沉默少言,心灵隐藏着许多不愿披露的症结。作为主角的老师,首先必须与孩子做好沟通,沟通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唯一途径。要用真诚的爱心去启发、引导孩子,让孩子喜欢你,信任你,愿意与你交流和沟通,进而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要善于破译童心,读懂孩子的心理和思想,通过沟通才能达到理解,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并为下一步爱的行动奠定基础。

2、团结互助,沐浴温馨的友情。单亲家庭孩子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时每刻生活的班集体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为此,我总是以身作则,从不在班上讽刺,挖苦学生。教育学生主动关心,帮助他们,不允许其他同学嘲笑他们的家庭状况;帮助他们复习功课,一起开展活动,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享受充满阳光的生活。朝夕相处的同学,特别是班干部,是教师对单亲家庭孩子实施教育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小助手的作用。单亲家庭孩子如果处在排拆、歧视的集体环境中,只能让他们永远抬不起头,从而更加孤独、甚至走向集体和社会的敌对面。反之,平等亲和、团结互助、充满友爱的团体环境,则能让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很自然的融入集体,并从中体验真诚、友谊的幸福,享受集体的温暖、进步的快乐。

3、赏识激励,高扬自信的风帆。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没有摆正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总是想到自己不如别人,因为自己不像别人那样拥有美满的家庭。常常表现出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或不相信自己也行。可每个孩子天赋是各异的,能力方面也各有千秋:有的孩子能跑能跳,好于运动;有的孩子爱唱爱跳,擅长文艺;有的孩子舞文弄墨,酷爱绘画。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及时发现这些孩子的专长,顺势加以引导及培养,促进他们在某方面具备其他孩子所不及的专长,扬起他们自信的风帆。这样,即便孩子将来在学习上不佳,也不至于因此而灰心丧气,反倒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奋发努力,或许还能干出一定的成就来。培养孩子的专长,各尽其才,孩子就有了一种竞争优势,具有了上进的动力,孩子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自信。

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有从心里迸发,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无痕的关爱是打开孩子心锁的钥匙,正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玫瑰在别人心中绽放,却馨香相随。把心献给学生,像园丁那样,用晶莹剔透的水珠洒向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让他们茁壮成长,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做的事情。十多年来,我用爱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用爱谱写了一曲曲和谐的音符。多少个不眠夜晚,多少次早出晚归,多少酸甜苦辣,虽然心力交瘁,但爱心永恒,无怨无悔,因为在我的心中只有一个愿望:让每一轮朝阳都发出灿烂的光芒,让每一朵生命之葩都开得烂漫无比,让成功在不知不觉中,平凡而精彩,短暂而永恒!

下载班主任工作案例:“小风波”引起了“大转变”-班主任工作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班主任工作案例:“小风波”引起了“大转变”-班主任工作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班主任工作案例

    将关爱进行到底 ——班主任工作案例 案例背景 八岁的男孩丁丁生长在单亲家庭,跟着母亲生活。他母亲是个环卫工人,脾气不太好。在三年级(一)班,丁丁是个令所有老师头疼的学生,上课......

    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一个班级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质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困生的类型也越来越多,班主任工作不但需要爱......

    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主任工作案例 德育工作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不能只停留在上好课,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了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

    班主任工作案例

    宽容----------信任教育 案例背景: 在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经常遇到一些性格特殊的学生,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独立意识强,不易倾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凡事从自己的角度考虑的多,站在对......

    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其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新人。这就更......

    班主任工作案例_____________________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班主任工作案例--------------------- 作者:何君 来源:《时代报告》2012年第12期 摘要:作为班主任,对每个班集体学生的了解都要熟悉,用关爱形成种力量、形......

    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学组 低情商“坏”学生的转变【作者简介】 王芳,女,汉族,小学一级教师,1997年7月参加工作,从事小学教学,曾任教过各科教学任务,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班风......

    班主任工作案例

    耐心是教育的润滑剂 ----------班主任教育案例 武威第十九中学董专山 唐生柱是我班学生,父母均务农,母亲没上过学,不识字,父亲忙无时间照顾。性格倒是很外向,善于与人交流。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