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出梁庄记》读后感:让农民工有尊严的活着
让农民工有尊严的活着
——《出梁庄记》读后感
文/左春会
手捧《出梁庄记》这本厚重的书,至始至终以悲悯的情怀阅读作者用心书写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每一个打工者的亲身经历。本书以梁庄分布在全国各个城市的打工者为素材,描写打工者的工作环境、生存状况、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作者对梁庄人在西安、南阳、内蒙古、北京、郑州、南方、青岛7个城市如何吃、如何住、如何爱、如何流转,以及他们与城市以什么样的关系存在,怎样思考梁庄、想不想梁庄、是否想回梁庄、怎样思考所在的城市、怎样思考自己的生活等做了用心的采访和详实的描述。
书中呈现出的农民工的冷漠、无奈、忧郁、模糊和逆来顺受的神态,是梁庄人真实的生活及精神写照。尽管生活和工作环境恶劣,但为了生计、他们默默承受着,有时候无心抗衡、无力抗争,最终只好正视现实。
羞耻是农民工唯一能够被公众接受和重视的一种方式,呼天抢地的号啕、破旧的衣服、乞怜、绝望的表情和姿态,他们在种种场合表现出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狭窄,精神麻木,没有未来,只关注自己的生活,不关注其他事物,无不让人发自内心的感到心酸和悲痛。
让农民工有尊严的活着,让他们的精神独立则是当今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成功、富裕、高雅、平等,这些对农民工而言仍然是一种向往,可望而不可及。现实让农民工的心灵扭曲,让农民工的精神发育不良,让农民工在各大城市不停的流转。他们天真、被动、无思、安然和神情愚钝等都是现实生活附加给他们的另一种精神状态。
在内蒙古打工的向学的相亲过程,从介绍、见面、送彩礼到结婚,前后总共十四天。因为脚步匆忙,农民从腊月二十开始相亲,到正月初十前定下来的婚姻,有的实在太夸张,让人匪夷所思,有的先后只需四天时间。对此我们除了觉得悲凉之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它。或许婚姻对类似于这样的农民工而言仅仅是一种仪式,一场游戏,一个必完的任务,至于婚姻的结果如何,他们似乎没有过多的期望和考虑。
理想是美好的,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梁庄人的心中或许在走出梁庄前都埋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梦想,但现实又让他们心中铸就的梦想化为泡影。奢华、高雅的生活永远只是他们心中的一种期盼,他们只与粗糙的生活、空荡、寒酸有过多的交集,让他们内心深处无形产生一种卑微感和苦恼感。在此,让我们静下心重温一下梁峰的独白:“姑,你不知道,我在这儿,就是打工。厂里人永远不会给外地人机会。你干得再好,没人提拔你,你永远不可能是个车间主任。他们本地人有三险,我这外地人,啥也没有,就个干工资,有啥指望。”这段文字透视出农民工的万般无奈,期待有朝一日有一个华丽的转身对于他们而言永远只是一种莫大的奢望。
回梁庄治病又透视出农民工的另一种悲情,农民工的希望犹如一个火花,在人生中闪现一下微弱的光亮,就会稍纵即逝。现实造就了农民工性格的孤僻。即使他们生活在同一村庄同一场景中,彼此却完全隔膜。
梁庄年轻的打工者,对所遭遇到的事情朦朦胧胧,并不愿意去深究,对自己的命运,尤其是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更是很少去考察,他们关注的只是自身,这样的懵懂和单纯反而使他们能够生存下去。
中国有成千上万个像梁庄一样的村落,人们经受着和梁庄相同的命运,不只是分离、思念和死亡,而是家园的丧失,这几近分崩离析的生存立即呈现出它的残酷性。
“每个生存共同体都有这样的哀痛,温柔的、哀伤的、卑微的、高尚的、逝去的、活着的,那棵树、那间屋、那把椅子,它们汇合在一起,形成那样一双黑眼睛,那样一种哀愁的眼神……”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描述的:“在他们的脸上,有一种被自觉认同了的命运属性。农民被局限于一个无形但却有明确界限的围墙之内,这围墙是几千年的历史累积而成的,牢不可破。农民自觉退让,围墙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坚固。”
梁庄所呈现出的这一切,是时间、记忆和历史的积聚。梁庄外出打工者无法战胜疏离、劳累和孤独所带来的摧残性忧郁,无法战胜无用感、无根感和自卑感,“宏大耀眼”对他们来说可望而不可及,“支离破碎”才是他们要面对的。惟愿那座横亘在梁庄人心中的“围墙”愈来愈低,让梁庄人看到希冀的同时,不断铸就心中的梦想,让他们的梦想成为现实始终是我们所召唤的、所期盼的。
第二篇:六五普法征文:六五普法让人们有尊严的活着
从一五普法到五五普法,中国历经了二十五年,普法工作是否达到了人民预期的效果?普通民众是否真的信仰法律?高xx曾是我的学生,现在是一位小商贩,当我问他遇到经济纠纷时通常是如何解决?他毫不犹豫地说,先礼后兵,协商不成就会找人动武。他说我,你们天天在普法,我们知道法律是管理我们的,我们一般都不会去搬动法律。听了高xx等这些基层
普通民众的叙述,我感到二十年来我所做的普法工作做的很悲哀。民众为何还会认为“法律是管理我们的”?是否我们的普法指导思想出了问题?
分析我国五个普法规划,除《一五规划》外,其他四个《规划》均将有一个单独构成部分。但《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在两个地方有所表现:一是说“对于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争取社会风气、社会秩序、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使国家长治久安;对于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二是在“组织领导”这个《规划》构成部分中,直接表述为“普及法律常识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力戒浮夸和形式主义”。《二五规划》《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是针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而言,而《四五规划》有所发展的是把法制宣传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治理这两个方面工作结合起来。《五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是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当然,每个《规划》指导思想的内容,都鲜明地表现出当时整个国家大的政治背景,并有相应的文字语言表述,在此不一一赘述。但从《一五规划》到《五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上,无不在突出一个“管理国家”的概念。由于在普法过程强调“管理”,致使民众在接受普法的过程中,以为是在接受管理。至于如何确定《六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本人以为要明确几个原则,一是明确坚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二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和要求;三是社会大众乐于接受。为此,在《六五规划》的指导思想的表述方面要突出的关键词: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让人民活的更有尊严。
人民都不会忘记,在跨入2010年,被网友誉为虎年开篇最强音的就是今年的新春团拜会上,温家宝总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在只有800个字的讲话中,“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之后的2月27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在回答网友关于如何能让百姓活得“更有尊严”的提问时,温家宝解读了“尊严”的三个含义:第一,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无论是什么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第二,国家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第三,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因此,我们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让他们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温家宝总理第三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尊严”,也是首次把“尊严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标志着中国的国情是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尊严的一次提升,更是社会发展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的跃迁,这是中国成为新一轮体制改革的先声。因此,我们“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务必要成为时代的先声。
人之尊严,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比如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也包括精神层面的,比如有序参与政府重大决策,可以对政府和官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可以充分行使自己的“选举权”而不是“被代表”等。而今,总理对“更有尊严”进行解读,将“尊严”提升到足够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表明了中央高层对老百姓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强烈关注,满含着浓浓的政治关怀、人文关怀和亲情关怀,是对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全新诠释,彰显着大国总理重视网络民意、与网民互动的积极姿态。因此,《六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也务必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和要求。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特别是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居无定所、处于温饱线以下的人群越来越少,实现小康甚至富裕生活程度的人群越来越庞大。
在“丰衣足食”之后,人们更渴望体面地、有尊严的生活着。通过普法如何让他们更有尊严的生活着,应该是我们的责任。遗憾的是,近些年来,不少人感觉活的没有尊严、“很卑微”。细心的人们注意到,过往各级各部门的红头文件中,有关“尊严”的提法可说是“凤毛麟角”。相反,少数官员胡作非为损害民众利益,肆意践踏公民尊严,比如“钓鱼执法”、“躲猫猫”等重大公共事件轮番上演,令法律蒙羞。那些被强行搜身的女工,被暴力拆迁的草民,被恶意欠薪的民工,被城管追逐的小贩,被逼卖淫的少女,被送进精神病医院的上访者……其起码的“尊严”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让人民活的更有尊严,这不仅仅百姓乐于接受,也是所有人都愿接受的事情。人们可能更多地看到:在正常人面前,“犀利哥”没有尊严;在城管面前,菜农没有尊严;在城市人面前,农民工没有尊严;在房子面前,蜗居者没有尊严;在权
力面前,普通人没有尊严。但我们再细心地看看官场,如果有人觉得重庆的官场扫黑是个极端,那么看看全国各地被双规的官员们,跳楼的跳楼,服毒的服毒,被自杀的“自杀”,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投进监狱的……这无疑是我看到的最没有尊严的一群中国人——这群中国人即便摆平了上面的关系,即便可以对下面趾高气扬的时候,内心的奴性和恐惧也让他们活在毫无尊严可言的生活中。他们上面的人,随时可以拿掉他们的职位、财产甚至生命,双规他们,玩弄他们……因此他们也渴望着有尊严地活。
由此,在我看来,让人们更有尊严地活,是我们“六五”普法工作中不可否缺的主流思想。
第三篇:读《让孩子有尊严——素质教育怎么办》读后感
读《让孩子有尊严——素质教育怎么办》读后感
尊重是教育的基础,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尊重教育的要旨就是为了使每个人生活得更有尊严。而要生活得更有尊严,一方面要自尊;另一方面要尊重别人。“尊重教育”正是一种培养孩子的自尊和尊重别人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斯基说过:“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一块磨练细腻的感性的砺石。”尊严不能靠别人的恐惧之心获取,只能靠自身的品德与才华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对你的尊重,这也就是你的尊严。因此,要引导学生自尊,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正确的荣辱观,坚持对自己的信心。特别要善于从失败中寻找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将每一次挫折作为新的起点,挫折与失败并没有失去尊严,而自暴自弃才丧失尊严。让孩子们不依靠乞求,不依靠讨好,更不依靠投机取巧来换取一时表面的荣誉,而永远以自身的正直、诚实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席勒说,“不知道他自己的尊严的人,便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所以,自尊也是尊重别人的前提。
要使学生有尊严,关键在于必须尊重学生,使学生产生“尊严感”。而尊重学生的前提是平等地看待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个人的尊严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为基础。尊严就是每一个人的权力都被尊重。因此,尊重教育的首要原则是师生平等。长期以来,我们所倡导的师道尊严,常常是以践踏学生的权力为代价的,因此,学生在教室面前也就失去了尊严。轻则学生不能质疑教师的言行,不能对教师的不公正的行为表示不满;重则教师使用侮辱性的语言,甚至
对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尊严就是获得别人的尊重,尊严天然地和平等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常常使学生失去“尊严感”,久而久之,也就会丧失自尊。
在“尊重课题”结题以前,我一直是其中的会员。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也使我深感尊重学生,让孩子有尊严,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哪怕我每天都在提醒自己,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也很难考虑周全,顾全到每一个孩子。尤其是从去年来到我们学校,一个班近50名学生,有时我很想深入地和每个孩子谈谈心,在孩子们遇到各种问题时我发现自己想事无巨细地关注到他们时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而对个别孩子投入稍多的关注也会引起其他孩子的注意甚至是想法,尊重孩子是需要方法的。要抓住主要矛盾,要做好各种平衡,我要学的很多,要尝试的很多,也特别感谢学校提供的《让孩子有尊严——素质教育怎么办》这本书,通过读书我再次认识到了尊重孩子的重要性,也反思了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教育公平首先是机会公平,也就是使不同的孩子都有平等入学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他们有不同的只能结构,有不同的性格、志趣、爱好,教育平等在教育过程中就表现为因材施教,最终达到人人成才、人尽其才的结果。要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要树立“每个孩子都重要”的理念,使每个孩子都能在教师关爱的目光里,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体验到自身的尊严。
教师的道德倾向和行为习惯常常是学生价值取向的标准。所以,教师的自尊,教师的为人师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平等与公正,正是培养学生自尊、维护学生尊严的重要途径。
上个学期我有幸地读到了一本好书,那就是《让孩子有尊严——素质教育怎么办》。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过一些动摇自信心的类似经验,自卑感有时会不期而
至,尤其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每一个失败,每一次错误,每一次说错话,每一次没有被选入某个团队,每一次被别人羞辱取笑„„这些都会在他的记忆里留下痕迹,当孩子进入一个明确的需要自我衡定的青春期之后,这些负面的失败性记忆就会变成一种影响自信心生成的阴影,强烈损害孩子的自我肯定性价值。一个不能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孩子,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孩子,一个从没有体验过成功感觉的孩子,肯定是一个自卑的孩子,肯定是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
要解决孩子将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孩子所面临的处境,若父母和老师能真正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了解他们的所见所闻,并能体会他们的感受,对帮助下孩子建立自尊心、自信心,必有很大好处。不要在意一个孩子的外表美丑与否,不要在意一个智商高低与否,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受到的平等对待。鉴于此,教师不能希望自己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天才,不要要求学生是全面优秀的和完美的,要正视孩子身上的差异性,不仅如此,更要看到不同的孩子成长历程中所享有环境的差异,更要知道,不论你面前的这个孩子怎样肮脏,怎样粗鲁,怎样愚笨,怎样任性,怎样调皮,他都是无辜的,因为作为一个孩子他是一个被塑造者。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的庇护所和成长的乐园,但是孩子受到的最大伤害往往是无意间在家中和亲人朋友中间造成的。所以父母和老师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抬头挺胸,充满自信和倍感安全,每一个父母、每一位老师要能爱自己孩子的一切,包括缺陷。我们要爱孩子,同时也要尊重孩子。因为有千百种方法可以让一个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建自尊却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让他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下健康地成长。
正如《最好的未来》这首歌中所说:“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期待,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同一天空底下相关怀,这就是最好的未来。”这就是对每个孩子尊严最好的诠释,也是对人的尊严的最好的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