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生物教育叙事
初中生物教育叙事
(一)生命的春天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人的生殖》和《青春期》这两节课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对青春期这一内容特别关注。这两节上完后,学生纷纷表示还想对这方面的内容做进一步的了解。看着学生们充满渴望的眼睛,我决定在原来课时已经结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节课。所以这节课不是教材主题,而是根据学生需要的课外延伸。
课前,教室中的学生交头接耳,有的学生还不怀好意的坏笑。课上,我首先展示多媒体课件,大屏幕上赫然出现了:“爱,你了解多少?性,你知道多少?”这几个特别“刺眼”的大字,学生们有的出现错愕、尴尬的表情,有的女生甚至低下头,并且从学生的眼中我还读出了他们对这个话题既好奇又羞涩。学生的反应我都看在眼里,也正如我所料,他们只是没有想到老师会那么直接地把他们最想了解的问题摆了出来。接着,展示两幅童趣图片:一幅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掀开小女孩的裙子,并向里张望;另一幅是一对胖嘟嘟的男孩女孩拥抱亲吻。由于图片非常的可爱、有趣,学生们发出一串串的笑声。“你们说说看,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当时的想法是怎么样的?”学生沉默不语。“我掀她的裙子只是好奇!我认为裙子下面藏了好玩的东西!”“我亲她只是觉得她很可爱!”班上两个表现欲特别强的男生一边学着小男孩的神情一边解释道。全班学生乐得东倒西歪。这时,学生尴尬、戒备心理慢慢消除。“在你们眼中小男孩这些行为和性有没有关系?”“没有!小男孩肯定不懂的!”于是我更进一步,问道:“如果画面换成成年人在做类似的事情呢?你们认为是什么行为?”大家都笑而不答。过了许久,有人小声嘟哝着:“性搔扰”。“你们现在对性的理解还有误区,一谈到性就回避,对性有种神秘感、罪恶感、肮脏感、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论它,研究它、认识它!”在这一环节里,我请同学们就性方面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与交流。为了避免学生的尴尬,让学生将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写在纸条上传给老师。学生们的问题千奇百怪:阉割太监都把什么割去了?泰国的人妖是怎么回事?什么是性变态?同性恋是否能遗传?人的性取向受哪些因素影响?阴阳人、两性人的原理是什么……让你感叹媒体的威力。于是,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并尽己所能告诉他们其中的一些道理和观念。经历了这些问题,教室里的气氛变得活跃了,这时,一个小男生举起手问:“精子是怎么进入到女性的阴道里的?”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所有的眼睛都在关注着我的反应。虽然事先曾想到他们会问这样的问题,一旦真的面对,我也有些不自在。但从学生们的眼神中,我知道,我不能退却、躲闪。于是,我告诉学生们,性交是成人之间表达爱慕的最高形式,是通过男女生殖器的结合完成的,性交的时候男性的阴茎会进入女性的阴道,并有射精行为产生。并告诉学生没有防护措施的性交可能会导致怀孕并增加患各种性病的机率,爱滋病也可通过性传播。看到我的态度,听到我的解释,学生们心态放松了,他们又兴奋起来。
“老师,我发现有些班的男生、女生经常粘在一起,这是谈恋爱吗?”“如果把学习处理好可以谈恋爱吗?”“这段时间我觉得不见某个女生心里就不舒服,我是喜欢上了她吗?”这时教室里一片起哄的嘘声。我立刻说:“非常感谢这些同学对老师和在座同学的信任!老师非常的佩服你们,能够正视自己内心的变化并大胆的说出来。”学生听了我的话也安静了许多。“下面请大家思考这个问题:你们能否试着回答什么是爱情?”“我觉得爱情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就像我爸和我妈那样互敬互爱就叫爱情。”大家笑了起来。“我认为爱情无疑是一种精神的东西,也包含了人的生生不息,有了爱情,才有相爱的人之间的结合,才有了后代。”“人们更多地是赞美爱情,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爱情是永恒的。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虽然死了很多年,但是他们因爱而化作的蝴蝶一直飞翔到今天!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人免不了一死,但爱情却永远延续。”全班陶醉在她优美的文字描述中。“看来大家对爱情有着无限的遐想,在青春期的时候,也许会因为某一异性的才华、外貌等产生一种迷恋心理,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爱情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你们的人生阅历太少,对异性的了解还尚待时日,只有等爱情之花绽放的时候再去摘取,这样才能品味到爱情的芬芳!”但青春期的少年具有强烈的友情需要,青春时期建立的这份友情是值得人一生珍爱的。在中学阶段,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会感到友谊是人们相互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大家往往选择志趣、爱好相投的人做朋友,把真诚、坦白、亲密作为友谊的宗旨,许多内心的问题与困惑更愿意与朋友分享,这种友谊可以发生在同性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异性之间。然而,在目前,无论是青少年自身,还是同学,往往把异性间真挚的友情与两性间的情爱相混淆,老师和家长在发现两个异性孩子交往过频,有时也会非常紧张,以为孩子是在早恋加以不恰当地干涉。孩子呢?本来彼此无猜,可经同学或师长这么一说,有时反而茫然起来,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理解和正确引导,同时要求青少年自己加以重视,正确把握好自己的情感。
这节课在友好、融洽的气氛中结束了。课后我惊喜的发现,学生和我之间多了份默契和信任,很多青春期心理和生理的问题他们经常会利用课余时间来和我进行交流、探讨。我想,通过我的努力能够使学生们健康的度过青春期,将是我倍感荣幸的一件事。这节课带给我的感觉是:中学生物要注重反映学生的生活实际,反映与学生休戚相关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享受,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这样教师就能更好的从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达到提高生物学素养的目的。
初中生物教育叙事
(二)生物学科的教学,有目共睹,虽然意义深远,但她在现行的考试“体制”中所占比例甚微,无疑是教学中无形的指挥棒。生物知识研究又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这门课程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之一。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拓展认知空间,挖掘深层领域,并充分利用一切课程资源,调动一切可用手段,引领学生探究学习他们不熟知的微观世界,使学生们可以更简单、更形象、更轻松的学会知识,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首先摆在生物教师面前的就是如何摆脱这些不利的客观因素,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色。
作为信息技术略知一二的我,很有自信地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来,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没有负担,有的是快乐,是获得知识的成长,在此略举一二。
那是在讲《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一节课时,因为当时还不是蛙类繁殖的季节,虽然学生有过这方面的所见所闻。但要是一一阐述,似乎说不好,生物学科是实验性强的学科,此时哪是实验能够解决的?所以,我将远程资源中的视频:抱对、受精、产卵等过程一一再现,学生深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直观、易掌握足以说明信息技术给我的课堂增添了异彩纷呈的活力。
还比如,在全国及至全世界震惊的甲型h1n1流感的泛滥的时期,当时我上的生物学科中恰逢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学习过程。我将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和预防措施用图片和视频贯穿其中,非常直观,同时也采取上网查询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知识,运用生物学科知识解释,也进一步引领学生如何上网,上网学什么,无疑是一堂公益课的形式将生物知识融会贯通了。这不是单独实验课就能解决的,所以,我更应该强调:信息技术引领了我的教学。
再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比较重要的一节知识,也是学生不易理解记忆的一节知识。所以以往我的教学设计是:复习心脏结构导入;结合血液循环图,学生观察,教师讲解;总结规律;当堂复习强化记忆。这一教学设计虽然重难点突出,但是教学效果却并不很理想。学生学得烦,老师教的累。
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让我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再走老路子,一味地填鸭,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了。我们应该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营造自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学并快乐着”的感觉。
因此我结合网络上和一些专家们的优秀课例设计,将这节课的教学流程修改为以下环节:
(一)复习导入:复习心脏结构(出示幻灯片),人体内血液为什么能不停的流动,具体在人体内室怎样流动的呢?
(二)自主学习:教师展示血液循环动画,学生观察后回答,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产生了哪些问题,想知道什么?
学生们在这个环节中看到了血液在循环流动,并提出了“动画中蓝血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血液到胃、小肠等处红色变成蓝色的了”等问题,自主学习意识很强。
(三)探究交流: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观察课本第70页的血液循环模式图,进行角色扮演游戏:一个红细胞的自述,从心中出发介绍旅途风光及发生事件。然后汇报交流,上讲台边指图边说明。最后教师再指导学生总结规律:
(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终点都是()。
(2)和心室直接相连的血管都是(),和心房直接相连的血管都是()。
(3)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方向都是由()()()()()。
在明确了循环途径的基础上,再对血液循环的意义即可以将氧气、营养物质输到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并将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输出体外这一知识点适当加以点拨。
(四)课堂小结:教师播放flash动画,分别展示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与学生共同总结当堂所学知识。
(五)巩固练习
让我感触颇深的是探究交流环节。我设计了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知识。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红细胞,从心脏出来,这一路都是怎么走的,经过了哪些地方,一一说清。但我们也须清醒的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表现欲,毕竟学生们的层次不同。因此我先让学生小组内部交流表演,尤其让那些学习层次不好的学生主导表演,我也参与其中,亲身示范,指导帮助他们,()虽然学生们说得差强人意,但哪怕有一丁点可取之处,我也及时予以表扬,树立学生们的自信心。通过这种方式的历练学习,所有学生都对这一节课的知识熟练掌握了。他们也尝到了学会知识的快乐。我再适时的给那些表现欲强的学生机会,让他单个汇报,这就满足了所有学生的学习欲。教学任务也就轻松完成了。
这节课的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死板的教授,学生被动的静听,而是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探究,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的帮助、点拨、指导,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实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而角色扮演游戏,更让学生亲历于知识体系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的红细胞,沿着这条血液循环之旅走上一遍,每到一处,报一个站名,在哪卸载加载,一一讲清。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原本的呆板的抽象记忆变成了生动的形象记忆;让原本机械的背诵变成了有趣的表演;让原本的埋头苦读变成了快乐学习。甚至连平时学习状态不好的、不爱发言的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并能够基本讲述出整个循环过程,教学效果可见一斑。
我很享受这节课,学生们学得快乐,老师教的轻松,教学效率也提高了。真正的体现了快乐学习的宗旨。我会继续认真挖掘教材,加工教材,设计好每一节课,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知识,爱上学习。
(合肥市第七十二中学 王大海)
初中生物教育叙事
(三)在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方面,提倡的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只是起着“导”的作用,教师依据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预先安排,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并进一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和追求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关注生物圈、保护生物圈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为此在未来付之于实际行动,共建美好的地球家园。
依据新课标的这一精神,我认真仔细地阅读了教材的内容,反复推敲与选择更好的教学方法。确定这节生物课教学的指导思想为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在教学策略方面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问题的创设,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来完成教学任务,并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生物学思维方式,培养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为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用流畅的语言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学习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方法。
3、体会学习生物学的快乐,培养兴趣。其中,目标1、2是教材中教学内容所规定的、必须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针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仅仅设计了4个问题。即:
1、地球上广泛分布着生物,说明了什么?
2、不同的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请举例!
3、一些地方大量地饲养山羊,对当地环境有什么影响?
4、生物适应环境也影响环境,请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对这四个问题的理解,结合我们当地的实际情况,学生是不难回答的,为此,这一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四个问题来进行的。
正式上课时,我经过一番简单的课堂导入,引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后,就提出第一个问题:地球上广泛分布着生物,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有的说,地球上有水,才广泛分布着生物,因为生命离不开水。有的说,地球为生物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如动物所需的食物、植物需要的肥料等。对学生的回答,暂时不急于定论,而是适时的展示预备好的几个图片,指导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分析每一种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的特点,它们主要适应当地环境中的那一个因素,逐步引导归纳出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结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教材中规定的第一个知识要点就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给学生传授了。教学任务得到了初步的完成。
为进一步地巩固上面的知识点,又及时地提出第二个问题:不同的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请举例!对这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对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特别活跃,举例也较多。如:鱼的身体长成梭形,很适合水中的生活环境;蜻蜓长有轻而薄的翅膀,特别适合在空中飞行的环境,课堂的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了。
经过简单的归纳小结之后,第三个问题又出来了:一些地方大量地饲养山羊,对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影响?我设计这个问题,是结合了我们当地的情况。因为在二三年前,我们当地有一个农户引进了一批山羊,这些山羊需要大量的草料,结果不久就把村庄周围的草吃光了,草料供应不上,他也很快就改行干其他工作了。学生对这个情况是清楚的,是学生眼见的事实,学生也能很快地得出结论: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而且这个影响还很大。
在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明确后,提出第四个问题:生物适应环境也影响环境,请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对这个问题的设计也和第二个问题一样,目的是对所学习的知识点起到巩固和加强的作用。学生的回答同样特别活跃,举例繁多。如:有一家农户散养了较多的鸡,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了污染,臭气熏天。学生举的例子大都是生活中的,特别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一节生物课就在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举例中轻松、愉快地结束了,教材中安排的“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则当作学生的课外作业,安排在课外进行。因为完成此项内容,耗时较多,且学生人数众多,要分组才能进行,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也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知识要点,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地调动,达到了课堂教学设计中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略感不足的是:学生的课外实践尚需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指导,对测量出来的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也较为复杂,要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进一步的探索,积累经验,寻找更为有效的办法来解决。
第二篇:初中生物教学叙事
教
学
叙
事
七星一中
朱洪艳
我是七星农场第一中学生物教师朱洪艳,1998年毕业于黑龙江农垦师范专科学校生物教育专业,2000----2003年函授毕业于哈尔滨大学生物教育专业,获得本科学历,2005年晋升为中学一级教师。从教14年一直从事生物学教学任务,担任生物教研组备课组长,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以来
我能认真进行政治学习并作好详尽的记录,能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及教育政策法规。在师德、师风、师表等方面堪为人师。能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精神,自觉提高思想素质、道德水准。时常观看和收听广播电视,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和时事动态。经常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确处理好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积极形成教育合力,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打一个坚实的后盾。生活上严格要求,工作上高标准要求,重工作,轻享受。讲奉献,不索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敬业乐教,无私奉献。努力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遵纪守法,不赌博,不信封建迷信,生活简朴,作风正派,言谈举止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处处以一个高素质的人民教师来要求自己,从无背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深受社会、领导、同行、学生的尊重。
由于我毕业于生物教育专业,并且通过函授取得了本科学历,有着扎实的生物学知识功底,在分局和学校组织的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考试中都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分局教师校组织的生物课堂大赛,都取得过优秀的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受到了校领导的好评。
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传授给学生知识,面对日益发展的教育形式,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思维越来越敏捷的学生,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教育的发展的需要,及学生的需要,也很难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因此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理念,阅读一些教育学专著,改变以往交手一言堂的教育方式。就拿一个堂课来说吧,“激素的调节”这一节课我上过多次,但在实施新课标之前,我的教学一直都是按部就班,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整理,学生被动地吸收、记忆,满足于对知识的记忆,少了对知识的探索、拓延,也甚少去主动联系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培养现代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我是这样上这节课的,课中主要是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这一节内容我用了两节课。第一节课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对照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具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本组的实验设计,大家评出最佳实验设计和最有创意实验设计。最后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有关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资料和根据本组的实验设计做好实验,仔细观察、记录、分析、讨论结果。第二节课是进行《激素调节》的正式教
学。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这样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内的交流,也少了拘束,学生可以放得开来表述。让学生围坐在一起虽然是一个很小的改动,我预感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过去,我总是让学生一排一排端端正正地面向黑板坐着,老师成了权威,一言九鼎;学生被老师灌输知识,被动地接受,体现不了主动、互动。现在,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同学之间有一种“我们是团结的集体,要共同奋斗”的心态,他们还可以互相监督,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而且,也为我接下来的小组讨论提供了方便。在新课伊始,我就让同小组的同学互相观察成员的身体特征,回忆《青春期》的知识,引出激素调节的课题。学生的反应不错,顺利引入课题。我再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有关腺体的资料,通过观察和小组讨论,找出内、外分泌腺的区别,特别是能说出内分泌腺的特点,填写在黑板上我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内。在这一个环节,学生讨论得更加热烈,很热切地拿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共享,基本上能够把我预先在黑板上画出的有关激素的表格填好。特别是在讲到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时,由于每一个小组在前一段时间都做了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的对照实验,因此,小组讨论时,学生特别热烈。在组与组之间的班内交流时,每一个组的发言都很精彩;同时,也拓展了许多有关激素的课外知识,这是最令我惊喜的。一节课的时间就要过去了,当学生兴奋起来时,拓展的知识特别多,时间总是显得不够用。我赶紧让同学做了这一堂课的“我学到了什么”的自我小结。接下来的任务是让这节课学到的内分泌腺
和激素的知识做一些相应的检查、巩固练习。由于是自己主动、积极地获取到的知识,学生的当堂掌握很不错。我正暗暗庆幸一节课顺利完成,这一节课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心里流下很深的印象,不在于知识的记忆有多少,而在于他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和实践,多多少少掌握了一些自主探究问题的方法,并从中找到了满足和乐趣。让学生从内心里真正的喜欢上生物课,喜欢上生物老师才会从内心爱学生物,正所为亲其师信其通,学生的成绩才会高,自然教室也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去年在全局教师进修校组织的全局生物中考中取得全局第一的好成绩。由于自己的工作努力,2007年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2008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201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教育学院评为优秀学员,2011年被评为场级优秀教师。
同时我还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本着不让一名学生掉队,让所有家长放心的原则,严格管理班级,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创造和谐,浓厚的学习气氛,师班级各个方面稳定发展。所带班级无论在学校上和纪律身都非常优秀,深受家长的形容和好评。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仍需不断努力提高自己,通过学习新的理论,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争做一名领导信任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
第三篇:初中生物教学叙事
我只是个”导演”
期末复习的时候总是老师最头痛的,尤其像生物等这些非中考科目家长不关心,学生不重视,而且一般情况下这些老师教的班级有多,学生也多,凭借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来抓学生的复习就显得有点势单力薄,而且非常辛苦,效果也不好,有时候还因为学生多时间精力有限忽略了一些后进生的复习状况,除此之外,大部分老师还有一个感触就是有时候一个知识点已经复习很多遍了,对于优等生早已经理解了,可是还是有的学生不会,针对这些情况我往年在班级里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本想这样可以发挥优等生的优势帮助小组中相对薄弱的学生,但是效果不明显,分析原因:虽然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但是评价方式还是学生的个人表现,个人成绩,一个人表现的好与不好对小组以及小组的其他成员并没有影响,这样对于一些组的优等生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就大打折扣,基于这些问题,这学期我调整了方式具体方案如下:
1、在进行期末复习之前,把所有知识点做一个汇总,做为假期作业,但是各小组写哪些内容写多少内容,由大家每次复习的情况而定。
2、每次复习课分三个阶段:即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小组内自主学习、教师进行个别人抽测。
3、对于教师抽测同学人数,老师均不提前告知,经过大半年的学习,学生很了解小组的人员的学习情况,在帮扶过程中,不容易遗漏个人后进生.4、老师抽测的个别成绩就代表本小组的成绩,这个成绩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分为三等:免“死”金牌(优秀)自保(合格)自救(不合格)例如一章的知识点我的检测内容是20个空,错2个之内得金牌,2~6属于自保,6个以上就要进行自救(就是重测)也可以用你们组的金牌进行他救,但是金牌只能用一次,由于组内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把金牌留到最后,避免期末考试没考好,影响小组的作业量,所以不合格的学生只能采取自救,自救的时间给一个期限,在期限内还没有找老师自救就视为利用免“死”金牌。
5、期末考试成绩,优秀以上可以拿到免死金牌,不到班级平均分的学生但及格的同学需要一个面死金牌,不及格的同学需要两个金牌拯救。
按照上面的方案,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效果很明显,而且任务完成的越来越出色,当然问题也出现了,对于当时复习检测的效果很好,可是之前复习过很久的内容就慢慢忘了,如何解决呢? 我在测试时不紧有新任务还有原来复习过的,新任务为必做题,旧任务为选做题,选做题可以得金牌,答不好没任何影响,但是要想选做题得到金牌必须在必做题自保的基础上方可答选做题,否则选做
题达到金牌标准也不计金牌数目,显然选做题的目的就是为本组赢得更多的金牌,由于答不好也不用自救或用金牌救,学生毫无顾及的去答选做题。
所以随着题目题型的重复,学生的求胜欲望又很强,出现了作弊的现象,针对这个现象我又加了一条新的规定:一旦发现本组有作弊行为,所有金牌全部失效。没想这个规定一出,使我再次解放出现,原来自救都是我给检测,只能利用中午和晚上,现在不用了,所有的同学都是监考员,本小组的成员更是对他监考严格,既然我都不用监考了,那自救时完全可以在班上在课间了,自救的速度也快了,真是一举两得啊!
这次期末复习的效果非常明显,例如:一三班6组是本班相对来说比较弱势的一个组,组内只有一位稍微好一点的学生,其他都是通过自救才成功,这个组的成员几乎每节课课间都主动找我复测,最终期末成绩4个优秀,没有出现不及格现象.而且这次成绩与同期比较最大的特点是优秀率有很大提升,从原来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上升到百分之四十点多,及格率和平均分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而我也摆脱了在课堂上整堂课讲题的局面,而是一个彻底的组织者,指导者,真是双赢.这次复习阶段的调整点也是成功点是个人的表现与小组的表现不脱节,个人的就是小组的,小组的就是个人的,使得小组的成员就是一个人,大家一条心,有一个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这样在很大程
度上持续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从实施以来,学生仿佛有了不竭的动力,由被动变主动,由要我学变我要学。教师只是导演,学生成了主角,这部戏才变的越来越精彩.
第四篇:初中生物教育随笔
初中生物教育随笔
初中生物教育随笔1
我深刻地明白,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策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还要观察学生是否全部参与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情况、是否贯彻了生物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鉴于上次听课的经验,我重新对该课进行了教学设计,并进行实战。这次我是把课堂交给学生:
1、把两种种子发到学生手中,提醒他们在用小刀解剖时的注意事项,就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究,教师只在旁边指点一二;
2、复习前面讲过的生物简图画法,再由学生分组完成一幅种子结构简图。
3、教师利用多媒体准备一份练习题,在学生探究完成之后进行检测,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的检测情况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在以自己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比老师满堂灌的效果好,之后经过阶段性检 测,我发现学生对该知识点记得特别牢固,反馈出探究性学习能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特点。
感悟:传统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没有一个比较公正的、易于操作的体系,教师自己都不知道这样的教学是不是符合教育事业的要求,又如何能够进行改进?现在,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以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本节课本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概括,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形成。我相信,通过更多的学习和实践,在国培上学到的先进理念,对我今后提高教学质量会有巨大的影响。
初中生物教育随笔2
孙xx老师曾说:课堂就是与孩子的约会。把微笑带进课堂,生动幽默进课堂。利用合适的办法提高学生注意力,适时的玩笑更可提神,营造气氛。对于上课睡觉的现象,开学第一课有严格的要求,但偶尔也有打盹的,不集中注意的现象,此时我会突然停顿,或干脆停止一分钟讲课,条件是一分钟后不得再有走神的,顺便也让刚才溜号的学生看看黑板上的板书,再次理清思路后,上课的效果就好了许多。有时,我会把与生物知识相关联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展示给学生,如“大树底下好乘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 ”,这些不仅使学生一下胃口大开,气氛异常活跃,课后学生还有反复的哼唱,轻松掌握知识。
把竞争带进课堂,特别的爱给“差生”。生物可以成为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学科,有一门优势学科,可以让“差生”看到希望。在他们身上狠下一番功夫,鼓励好点的要领先,差的不要相信这就是自己的水平,下次我也会成为更好的!让他们心中憋足了一口气,每次都会有一进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需要我们教师正确引导和培养与呵护,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在乐趣中找到自我,一定能事半功倍!
依据学校“五高理想”课程标准,结合新版初中生物学思想,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就尽可能精简课堂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观察、思考、表达、交流、表现的机会,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时空。例如“种子萌芽需要的外界条件”一节的教学,通过依据生活经验分组表述菜豆种子萌发的条件,再通过视频分组讲出由学生自己归纳的关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水分、空气、温度。通过探究实验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教学要求提倡和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使生物学课堂生动活泼起来。要求我们精心组织,注重知识发生过程的分析,把握知识系统内部的关联和转化,促进知识、技能、思维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初中生物教育随笔3
初中生物的教育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其教学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就要求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我们的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思想,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多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联系的课外知识。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是实践生物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动用探究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能较大程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果。
我是一名刚上生物课的老师,对教材还不是很熟悉,特别是对知识的系统性还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知道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不能作为教学的绝对依赖。从上岗这段时间来看,我觉得我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仅是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把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都要系统地进行研究,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哪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在以后的教学中,通常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个一个专题,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安排教学。
教学方法上,应尽量灵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课程结构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及学生的基础、兴趣情况和实际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知识方法教育要灵活,在课堂上,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思维方法训练要灵活,在解决生物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
今后我将从以上各方面入手,多向各位老教师学习,还要向学生学习,使自己的教学进行得有条不紊,自己各方面都能取得进步。
初中生物教育随笔4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高效课堂的模式,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以下谈谈我对生物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
一、指导学生做好生物课堂笔记
做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有的同学作笔记不得要领,影响了教学效果。例如一些成绩不理想,不愿意动笔,能听懂就万事大吉的同学,他们根本不做笔记;还有的同学盲目做笔记,他们的笔记主次不清,祥略不明,象记流水帐;还有的同学是单一的答案式笔记,他们不是记录老师解答问题的方法,而是抄答案、抄结论。针对这些情况,指导好学生做好笔记显得是那样重要。
二、教学的情境创设要积极、新颖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和教学规律合理的选择情境创设的.方式。结合本人的教学过程,认为情境创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过设问创设情境。
就是要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问题可由教师提出,如提出相反的观点,故意设疑或设置障碍,有意出错,把学生中常见的错误认识提出等;也可以让学生设计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抢答或咨文自问自答等。
2、通过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这是生物课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突破性变化,能有效的节约时间,增加教学质量,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创设情境
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组织学生有的方矢的展开定向式讨论;可以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自由讨论;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辩论或讨论;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做调研式讨论。在讨论中,讨论的主题要鲜明。学生唱主角,积极思考探究。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导演,有效的控制讨论的内容、方向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到有收有放、松而不散。
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好多同学进入中学后对生物的学习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去学,对此教师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针对乡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入手,提高他们的成绩。
1、建立兴趣小组,培养学生能力
我们建立了以学生为主的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每周集中活动一次,活动分三个阶段。一是给他们演示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的实验,如教师象魔术师一样演示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实验。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让其变浑浊的实验等等。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二是给他们器材,让他们模仿做实验。三是开放实验室。大部分同学都能独立完成课本中的有关实验。教师利用小组活动时间带领部分同学到野外去采集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和图片(摄影小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生物知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制定学习计划,进行针对性辅导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应不失时机的主动接近学生;搞清知识上的差距,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利用课余时间补差纠错,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补习和落实,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注意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
1、教师在课前备课要真正做到备教法、备教材、备学生,精选教法,潜心钻研教材。找准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注意每节课与前后知识的连贯性,精心设计练习题和每堂课的板书设计,在备课中体现出对后进生的转化,分析每一位
同学的情况,看他们在本节课中可以回答哪些问题,真正做到顾及全部。
2、上课时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针对性的指导。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产生障碍时,教师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让学生分组讨论,质疑问难,在讨论中把重点难点解决掉。
3、课后教师要做好每堂课的课后小结。课后小结是常规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上完一节课,都要把这节课的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在记录是要把课堂上的成功经验、失误之处以及教学感悟等及时地记录下来,并且要持之以恒,也就要及时、经常、全面的做好课后小结,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初中生物教育随笔5
一学期以来,本人按照学校的安排,任教八年级二班、四班、五班的教学任务,本人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了下一学期的教育工作做的更好,下面是本人的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小结:
一、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课前准备——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认真执行“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3、紧抓课堂教学,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在教研上观看中央电教馆网上的教学录像,也是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学习空间。具体操作有以下几点:第一、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索兴趣。 第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寻找解题的规律,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和能力。第三、在教学中,我还注意运用教具、学具,进行直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积极参与听课、评课。
本人克服课时多,时间紧,又经常发生课时冲突的困难,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以提高教学水平。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进步。
三、不断学习、更新理念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学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在备课过程中,我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查阅资料,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在教学中实施。为了赶上时代步伐,我在复习大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现代生物学新成果、新观念。初上讲台,教学业务不够熟练,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并注意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四、成绩与反思
在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上课认真,学习积极,在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生物的方法和生物实验技能。但有部分同学上课没有课本,不听课,不思考,不做作业;有些同学考试不认真,成绩很差也没有羞耻感。由此,导致部分同学学习成绩很差。但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来的努力,通过新的课标的实施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掌握了学习生物的方法,自学再生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由于环境与条件的制约,缺乏大环境的熏陶,学生的成绩还参差不齐,整体成绩提高得不快,有些甚至不尽人意,这有待今后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借鉴与完善。
初中生物教育随笔6
一、关于复习课
1、关于定位
复习课每轮的目标有所不同,如果定位不准,就会不伦不类,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为一轮复习已经对知识进行了拉网式的全方位复习,较好的夯实了基础,二轮复习就不应该再是一轮复习的重复。二轮要着眼于知识间的综合、联系,突出重难点,关注易错点。
2、关于模式
复习课是有一定模式的,但不是千篇一律的,考点扫描、知识梳理、典型例题,达标检测复习课上都有,但不同的轮次用起来就应该有所区别,班级学情不同,个人教学方式不同,模式用的也应该不同。不分时间段,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套模式,固然不会出大错,但也不会有特别的效果。
3、关于教学具体过程
首先,二轮已经没必要进行填空式的知识梳理了,就是一轮我也不用填空的方式梳理,第一,耗时太多,不课前预习,就上课做有的20多分钟填不完。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填空把好好的思维给零散了,不能系统的来回顾问题。二轮我还是比较偏向与直接用概念图,能自主构建自主构建,不能自主构建的辅助构建(已经构建上部分,学生自己构建部分,核心的、重点的要让生自己构建)。
考点扫描其实在一轮已经扫过一回,这里扫不扫都可,点击中考在这里其实也是个导向作用,把历年的本部分的考题出示一遍,就能把握住突出问题,重点内容一目了然,考法一目了然,相对于做,分析中考题的考点考法是不能忽视的。根据这些东西我们可以自己出变式的题目,去年、前年考过的不可能原封不动再拿来考,知识在发展、社会在发展,背景就不同,不如根据课标,根据分析出点变式题,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分析自己出题。
在经过对重难点突出问题的解决后,我们还是要通过练习看看学生到底掌握的怎么样,题目可以比较全面,但讲解一定不能再面面俱到,否则难点永远得不到解决,一轮复习已经解决了很多基础的问题,留下来的集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一鼓作气把水烧开。那么我们就必须深入进去找到问题,我常用的方式是即时批改和学生自己展示问题。学生做的有快有慢,快的做完了,不能让他们干瞪眼,你改完了,他自己就会反思,就会和周围的快的交流,强强联手解决问题,改的差不多了,其他慢的也做的差不多了,再让小组交流,快的已经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他们往往错的很少),接下来慢的.向快的汇报自己不会的,不要以为他们没老师讲的好,从学生的视角讲题,学生更容易会,最后各组汇报自己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往往在你改的过程中你已经知道了学生思维的障碍在哪,可以非常有针对性的精讲点拨,把遗留的难点问题解决掉。学生讨论的时候你的变式补偿题都可以出来了。
二、关于概念教学
关于概念教学,我想概念教学不仅仅是概念图的问题,更包括这个概念的生成,核心概念如何生成的?子概念是如何分出的,之间有何联系?日后如何强化?最终在整套教材体系的地位怎样?概念教学是以日常教学为基础的。概念图是概念教学的一个表象呈现形式,这个事要逐步训练。如果咱没训练过,看人家吆喝这个,到八年级了直接让学生做,是没有用的。在咱们的教材的练习中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的概念图,不是让学生自己自主构建的,而是完善型的,利用这种让学生构建核心部分,包括描述,然后分析概念之间的联系,也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图。我们要在具体教学中实践,你到底能把学生训练到哪个程度,学生能做到哪个程度,不能为了迎合而去表现。但毫无疑问的事概念教学时必须进行的,很多重要概念是贯穿于整个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需要不断的强化,只有穿成绳,练成网,才能牵一发动全身,成为经久难忘的自己的东西。
三、关于实验教学
在研讨会上我做了一个所谓实验教学的“报告”,一开始我就说过,之所以叫实验“报告”因为我和我身边的老师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做的多好,只是一个探索阶段,跟学生做实验写实验报告一样需要与大家交流,以便进一步完善这项工作。我并没有把每个实验都进行多好的创新,大多数实验只要按教材要求去做就可以了,有难度的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想想办法,我们的办法也不见得比别人好。可以说我们做的实在是一件本来就应该这么做,而且我们还没有做多好的工作。我震惊的是老师们为什么会这么震惊。
我相信以很多老师们的能力可以把实验创新的很好,但创新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坚持把那些普普通通的实验做了,我们只要按照课标要求,做好该做的事情就行了。
初中生物教育随笔7
生物学教学要求大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和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程序式、研究式教学,加强生物学实验教学,积极采用计算机等先进媒体,使生物学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现行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体现了上述的精神。
作为主要经济,资源的知识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知识的共享性,即指知识不具有排它性,可供许多人同时共享,较少受时空的限制。加之,计算机网络作为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知识经济的这些特点呼唤“开放式”教育,以培养一大批具有广博知识,有较强摄取知识的能力和具有开放思想的人才。新的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就是适当引进了合作式教学,加大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力度,实现了生物学课堂的开放性。例如,实验教材每三节探究生命的方法中探究“蚯蚓的'刚毛运动中的作用”的实验,课前老师讲明本节课的任务和学习方式后,学生就相互协作,分小组学习,学生们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热烈地议论,相互帮助着操作、学习,课堂的知识信息多向传递,热点区域此起彼伏,学生学得轻松、活泼。在这种开放式课堂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协作,学会了在和他人交流中获得信息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开放思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初中生物教育随笔8
自申报以来,学校领导给予大力支持,自己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课题的准备顺利进行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了把课题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现将准备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主体,而要想让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合作、探究,需要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只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而一堂高效课的评价标准有多个方面的标尺。其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更是重中之重。因为课堂导入设计得好,它能优化知识结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感悟,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所以我课题组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研究》为研究课题。想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使自己掌握一些好的导入方法,能针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适当的课堂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成绩,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课题研究中的实施方案,并做一些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思考,了解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理解课题内涵,明确研究目标和方法,熟悉研究内容,制定研究计划,为下阶段的顺利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自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我以课程理论和先进的研究经验为指导,学习先进的、前沿的课改理论,以教育教学类专著为主要理论学习内容,还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其解读、《生物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等有关课改的材料。另外查阅了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目的性地阅读一些书籍、论文和案例,进一步拓展了自身的认知视野、拓深了研究视角、拓宽了研究范围。坚持“借鉴、有效、改进”的研究思想,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做到了加强学习、认真思考、积极行动、自觉反思、主动改进、初见成效;坚持学习理论知识,课题研究知识;坚持每学期学习一本有关教育理论书籍,以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
第五篇: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乾安县第七小学
刘丽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全校轰轰烈烈地开展海量阅读的实验课题。那么,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爱阅读,广泛的阅读课外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浅谈本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激“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1.营造积极的读书氛围。
积极、和谐的阅读氛围,是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前提,当然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去营造。在课堂上,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我就大张旗鼓的给予表扬;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在课堂上无法了解到的科普知识时,我就因势利导,让他当回讲解员,向同学介绍知识的来处,并推荐相关的书籍。在课外,我及时关注班级爱读课外书的同学,树立典型,并号召同学向他学习,同时给予爱读书的同学一些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在我的班上,每个学生的书包里随时都能找出好几本课外书,有的是班级准备的,有的是学校的必读书目,还有学生们自己准备的书籍,让学生一有空闲,就可以有书读,或者随时有了读书的欲望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读书。现在,课余时间在走廊上闲逛的同学就寥寥无几了,大家都喜欢捧着书本津津有味的阅读。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我校的阅读活动一直丰富多彩,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孩子纷纷诵读起了《三字经》、《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论语》等中华古典文化的精髓,每周还有一节阅读的指导课,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我结合班级情况经常开展诗歌朗诵活动、读书交流会……结合他们平时的表现,每月评出班级的“阅读小能手”、“讲故事小能手”、“科学小博士”等。在我们教室的后墙壁上还贴有一张学生的阅读评比表,期末我们还要评出“阅读小明星”。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让他们终身受益。
二、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掌握“三读”法。
记得曾国藩曾说过,“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如:对于书本上的必读课文或名家名篇就用精读法,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对于童话、故事、小说类的文章就采用略读法,快速的阅读文章(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对于一些报刊、杂志就采用浏览法,有些甚至只读标题就罢了。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使用。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量会大大的提高,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做到厚积薄发。2.会作读书笔记。
为了使学生能“读”以致用,我要求他们学会作读书笔记:摘录文中优美的或让你感动的词句及名言警句,每周写一篇读后感,每月向全班同学推荐一篇自己的“佳作”,张贴在班级的“百草园”里供全班同学阅读。3.学习写读后感。
写读后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的方法。如学生整体阅读了沈石溪的《狼王梦》后,我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同时提高了其写作的水平。
三、寓教于乐——使学生好读书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最好的办法就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索取知识,掌握知识。1.说一说。
我班坚持每节语文课前3——5分钟的时间进行听说训练,即让学生轮流上台,说一说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可以是国内外的一则新闻,可以是一件趣事,也可以是新学会的一首古诗,还可以是一段佳作……仔细观察,真是说者神采飞扬,听者兴趣盎然。如今批改学生的作文,我才真正的明白“问渠哪得清如水,惟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2.赛一赛。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持之以恒,我利用兴趣活动课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从而达到好读书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几个学期,甚至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让阅读的习惯成为自然,成为茶余饭后的一大乐趣,才能真正的说:课外阅读——说爱你也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