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三体》有感:大时代
大时代
——读《三体》有感
暑假是看大部头的好时机,今年选的是刘慈欣的《三体》,全书150万字分为三部: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体》已获得科幻类最高荣誉——雨果奖,大刘的粉丝群中既有美国总统奥巴马,又有热爱游戏的小学生,这本书的艺术水平和人文价值不必累述。
读这样的作品总让人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地球相对于浩瀚的星空不过是撒哈拉里的一粒沙,百万年的人类文明史相对于百亿岁的宇宙进化史不过是白驹过隙。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能仰望过星空。大刘凭借他天马行空的笔墨为我们敞开一个个脑洞:智子、水滴、二向箔只是大刘的衣帽饰品,黑暗森林法则、末日战役、大低谷才是大刘的精神内核。我同意高晓松的说法:大刘从本质上说是个暗黑的人。所以才会给腹黑的男主人公起名“罗辑”,给圣母的女主人公起名“程心”.且书中确实是罗辑不止一次的拯救了人类却遭人唾弃,程心不止一次的毁灭了文明却最终逃离。
书中的一段段故事看似天马行空,却均能在人类历史中找到相应的史实。比如书中写三体将人类全圈于澳大利亚,历史上不就有欧洲移民将印第安人圈于保留地吗;再比如末日战役中三体用水滴攻击人类舰队并轻松全歼,不正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刀枪棍棒的清军对弈船坚炮利的英军吗。
书中的时间线也非常有意思,从开始的黄金岁月,到后来的危机纪元、威慑纪元、广播纪元、掩体纪元,直到最后的银河纪元,我一直想大刘用“黄金岁月”写现在时,是不是在向王小波“黄金时代”致敬呢?
看完这本书的感触是:时代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我从小的教育中总是过分强调个人的能力,可真正强大的是你所处的大环境。我们的父辈祖父辈,其中不少,聪明过人,也就为温饱挣扎,一生艰难。活得好不好,个人的努力是次要的,时代最重要。时也,势也。我很幸运的生在这个上升的时代,作为一个凡人也能很好的生活,所需做的只不过顺应这个趋势,自然会与生活中的美好相遇。
平安小果果写于2018年9月2日
第二篇:读《三体》有感
读《三体》有感
读《三体》有感 篇1
《三体》是我看过的第三部科幻作品。前两部是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同样冲着《三体》响当当的名头买的。那啥,盛名之下无虚士虽然不能说全对,但七八十还是可以相信的。虽然记不清当时读完后的感想,但是肯定少不了长吁一口气,摇头叹道:好书,好书!
毫无疑问,《三体》也是一部美的作品,充满力量,里面的人物各有特点,本篇就简单的说道说道里面令人印象深刻的任务。
先来说大史,在第一第二部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他很乐观,或者说大智若愚,在第一部的最后,三体人无情的发出你们是虫子的嘲讽,同行的科学家们充满绝望,只有大史意识到,被人类用尽各种手段杀灭的虫子,在今天依然活跃在各个角落,虫子从未被战胜过。
第二部中的人物值得说一说的就很多,首先是科学家丁仪,一个在危机初期就存在的科学家,为核聚变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亲自研究水滴时慷慨赴死。章北海和罗辑,两个拯救世界的男人,两个孤独的男人。罗辑因为其面壁者的身份,必须独自思考,特别是在其他三个面壁者失败之后,拯救世界的压力全部落到其肩头。章北海自始至终独自扮演着一个冷静果决的角色,从刺杀工质推进研究者的领导,再到操控自由选择好叛逃,以及最后来不及发出的次氢弹攻击,这个男人同样用一己之力改变了世界的走向。
在第三部中,拯救世界的男人还有云天明和纳德,云天明千辛万苦传来了科技发展的情报,纳德悄咪咪的研究出光速飞船。纳德和章北海有点像,为了全人类而不择手段,就是没有章北海运气那么好,刺杀程心失败,光速飞船计划又被程心强制放弃,最后真正意义上的飞灰湮灭。程心作为毁灭世界的女人,“圣母”的称号可不是白叫的,在宇宙重启的.最后,程心选择将自己小世界的物质全部归还宇宙,为了全宇宙,更是为了人类。作为毁灭世界的另一个女人叶文洁,与程心刚好相反,程心对世界充满希望,叶文洁对人类充满失望。可这恰恰是都是人类所造成的,这要说是造化弄人,还是命中注定?
个人感觉,三体第一步就像是背景,预告。第二部聚焦人类和三体,并初次将目光投向整个宇宙。第三部则最为波澜壮阔,简简单单道出宇宙的兴衰。然而和《百年孤独》不同的是,那个家族在历史的流转中最终落幕,宇宙这辆同样在历史中滚滚前进的车子,最终迎来的新生。
《三体》的优秀,是我说不完的。作为硬科幻的代表,《三体》中的相关数据都不是凭空想象,然而这对于物理不好的我来说无关紧要,就像看玄幻小说,哪管你几丈几寸是多少,爽就完事了。说到底还是喜欢看小说,书中世界的精彩纷呈,是嘴上说来终觉浅,总有滋味在心头。
读《三体》有感 篇2
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可以代表人类的勇气,那么茫茫宇宙中的一叶孤舟也许可以告诉你答案。
《三体》全书所讲述的,是一出无比精彩而又气势磅礴的悲剧。两颗相隔4.22光年的星球,因为叶文洁的一个决定,从此展开了数年的斗争。在三体人压倒性的实力面前,地球文明毫无招架之力。然而,在黑暗森林法则的影响之下,两个文明最终都走向了覆灭,只剩下程心,艾AA和智子一起见证了宇宙最后的结局。
回到故事的开始,叶文洁那满是血与泪的过往。
叶文洁的父亲是一位文革 时期的物理学家,被扣上了“反动”的帽子,被红卫兵殴打致死,这是叶文洁第一次窥探到人性的黑暗。但在那之后她又惨遭背叛,只能留在红岸基地里进行研究,看着自己的成果被冠以他人的名号。此时的叶文洁已经彻底对人类感到失望,她不假思索地按下了向三体世界发送信息的按钮。也许正是因为叶文洁看到了人性中最幽暗的角落,才能发现宇宙也是如此黑暗的一片森林。
而在整个系列中,我最喜爱的人物莫过于罗辑了。在接过面壁人这个重大的使命前,他一直是一种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但自从面壁者的身份降临在他的身上时,他毅然决然地肩负起了他的责任,凭借一己之力与三体文明初步建立起了威慑后,他又孤独一人在地下做了几十年的'执剑人。在这几十年,他的形象由救世主变成了恶魔,但罗辑依然在那片白色空间中沉默着、守护着。
书中还有一个与罗辑几乎完全相反的人物——程心。如果说罗辑表现的是人类的果断、坚定,那么程心便是人心中柔软、懦弱的那一面。
程心不具备的“残忍”,也正是促使地球走向灭亡的临门一脚,她原本有两次机会可以拯救人类,改变命运,但面对迷雾层层、难以看穿的黑暗森林,她终究是是退缩了、犹豫了。
《三体》作为一部较为硬核的科幻作品,其中有不乏作者奇妙的幻想与思考以及各种科学理论的运用。但《三体》本身的价值绝不局限于文学上的成就,它更多的是点燃了人们、甚至是没有学科基础的人对宇宙、对天文最朴素的向往和追求。
回到作品本身,全篇看似充斥着黑暗与压抑,一直在诠释宇宙中的唯一真理——死神。但在我看来,《三体》中更多的是关于人性的思考以及人类对星辰大海的渴望。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会有人因软弱而退缩,同时也会有人为爱搏上生命,赌上明天。我们或许真的只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有人一直仰望星空。可能几十万年后人类文明会走向覆灭,但至少“不要温和地走入那个长夜。”
在宇宙一百五十亿年的历史长河里,人类自持伟大辉煌的文明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环,但人类以孤注一掷的勇气谱写而成的墓志铭,终会在宇宙未来亿万年的历程中凝结成孤独、渺小但却无法忽视的一点荧光。
敬我们这些自始平凡、至终不屈的人类。
读《三体》有感 篇3
大家好,我是深河九(1)的xx,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书是《三体》。
本书的作者是刘慈欣,本书经过刘宇昆翻译后,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 本书主要内容是:在1966-1976年特殊时期,天文学家叶文洁历经劫难,被带到军方绝密计划红岸工程。叶文洁以太阳为天线,将向宇宙发出了地球文明的第一声啼鸣,取得了探寻外星文明的突破性进展。
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四光年外的三体文明百余次毁灭与重生,不得不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对人性绝望的叶文洁向三体人暴露了地球的坐标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
地球的基础科学出现了异常的扰动,纳米科学家汪森进入神秘的网络游戏三体,开始逐步逼近这个世界的真相,汪淼参加一次玩家聚会直接进入地球上应对三体人到来而形成的一个秘密组织(ETO)。
地球组织中国区作战中心通过“古筝计划”,一定程度上挫败了拯救派和降临派扰乱人类科学界和其他领域思想的图谋。获悉后,处于困境之中的三体人为了得到一个能够稳定生存的世界,决定入侵地球。在运用智子降维展开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庞大的三体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
读完这本书,我被作者的写作手法惊艳到了,刘慈欣采取的'描写方法有技术主义的特点,这会使他在惊叹方寸之间深不见底之后,进一步带读者深入宇宙区认识它的尺寸。三体系列以众多的人物和繁复的情节描绘出宇宙间的战争与和平,以及人类自身对于道德的选择困境,刘慈欣对所有这些如那种不同维度的世界,看似无法言状的景观,毫无保留地以全景细密的写诗方法加以刻画。这些都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我的读书分享到此完毕,谢谢大家。
读《三体》有感 篇4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体Ⅱ:黑暗森林》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时两个星期,读完了《三体》第二部,名叫黑暗森林。
首先,说一说这本书的名字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在自己脑海中的变化。一开始拿起来,就有想到“黑暗”二字,是不是就如同所有的末日题材的影视作品一样,在描述的是面临末日之时,人性的黑暗。打开书,开始读之后,对于题目的思考就停下了,在自己的印象中,至少前半部分没有出现类似“黑暗”“森林”这样的字眼,直到还有三分之一就要结束的时候,出现了现代人居住的地下城,大家都住在地下的大树中的叶子里面,自己就在想,“黑暗森林”难道就是大家住在地下的森林当中吗?但是地下有源源不断的电能,不会暗下来。直到书的最后,明白了什么是黑暗森林——“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
既然是读的第二部,就一定要拿来第一部就对比,这就像是惯例一样,不成文的规定。读第一部《地球往事》的时候,没有第二部《黑暗森林》更像“小说”(自己不懂小说,仅仅是个人看法),第二部明显的感觉就是氛围渲染更加到位,会用到很多环境心理描写,比第一部会更加引人入味。第一部给我的感觉就是想法很多并且都很大胆,不失逻辑,第二部同样令人意想不到,但是更加惊叹于的是作者的逻辑,单拿“面壁者”这个设定,就够自己想一阵子了,就假如说面壁者自己说:“我还活着”,这样一句话我们应该相信吗?
再想想作者笔下的三体人有哪些特征呢?
一、表达直接:想的什么就会表达出来什么,不用隐藏自己的想法。
二、科技发达,领先人类好几百年,但是科技的发展是匀速的,不像人类的发展是爆炸式的。单单看到这两点,我想明眼人应该能够体会到这不就是现实生活中,不善于表达而精通于自己专业领域的人才所向往的社会吗?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也不会有人在背后捅刀子。
自己读的很浅,而且思想觉悟也是有限的。像下面这样的表达在其他书上应该是找不到的,非常独特有韵味。“卢浮宫崩塌了,砖石在下坠的途中化为红亮的岩浆,这岩浆穿过他们的身体,竟像清泉般清凉。他们也随着卢浮宫下坠,穿过熔化的欧洲大陆,向地心坠去,穿过地心时,地球在周围爆发开来,变成宇宙间绚烂的焰火;焰火熄灭,空间在瞬间如水晶般透明,星辰用晶莹的光芒织成银色的巨毯,群星振动着,奏出华美的音乐;星海在变密,像涌起的`海潮,宇宙向他们聚集坍缩……最后,一切都湮没在爱情的创世之光中”。我想在任何一本小说中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描述爱情的想象,对比很强,画面感充足,而且不失辞藻华丽、语句优美的同时,还能将爆炸这一现象诠释的很到位。
“不要轻视简单,简单意味着坚固,整个数学大厦,都是建立在这种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但在逻辑上坚如磐石的公理的基础上。”这句话仿佛像是中学老师常对学生说的话,一定要先把书中的定理吃透,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的做各种题目,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黑暗森林》书中有很多技术在后的今天也是无法实现的,但是我注意到了一点,书中2后的太空舰队,还没有识别人脸的技术,但是现在的扫脸识别已经很成熟了,我想这书评中多说大刘思想太阴暗,把人类思想披露得太刻薄;其实追溯历史,人类道德在面对利益与外族入侵时真的很难抵受住考验,叶文洁告诉罗辑的两条宇宙公理虽然极其简单,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贸易战就是个鲜明的案例,美帝思想虽然霸道,行为虽然拙劣,特朗普言行虽然令中国人感到反复无常与粗俗可鄙,但是在利益划分面前却深得西方社会欢心。
读《三体》有感 篇5
《三体》是一部系列长篇科幻小说,作者是刘慈欣。由《三体1:地球往事》、《三体2:黑暗森林》、《三体3:死神永生》组成。主要讲的是人类和三体人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斗,以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三体指的是什么?三体其实就是指三个太阳。在遥远的三体人的星球,同时有三个太阳在运行,但三个太阳十分不稳定。当太阳稳定时叫恒纪元,三体人安居乐业,文明得以发展;当太阳不稳定时叫乱纪元,三体人会脱水后储藏起来,像动物冬眠一样,但寒冷和酷热还是有可能会让文明消亡。所以他们一直想找一个适合生存的地方居住,他们想星际移民。可是宇宙那么大,放眼望去漆黑一片,上哪儿去找呀?
于是三体人建立了成千上万个太空站,监听来自宇宙的信号。后来叶文洁发现通过太阳能放大信号,把信号送到遥远的太空,就试着向太空发出了一个信号。一个三体人收听到了这个信号,从此人类和三体人便联系上了。三体人发现地球是一个十分适合生存的地方,于是便想来侵略地球……小说把我带进了一个神奇的、充满奥秘的世界。
在浩瀚宇宙中,地球孕育了无数的生命,然而人类却在无休止地破坏和污染个这个宝贵的星球。科幻小说和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都不一样,我觉得《三体》里面写的`是有可能会发生的。可能有一天真的有外星人来侵略地球。看完《三体》后,我更加觉得要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了。
读《三体》有感 篇6
上个学期,我读了刘慈欣写的科幻小说--《三体》。这套书共有三部,因为我自身原因,我没有一口气把它们看完,至到最近我才把这三本书读完。对这套书总体的评价,每一部都更上一层楼。
《三体》这部小说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生命意味着什么?对每个个体而言,无不生活得时间越久越好。当我读这本书时,我始终怀着一种对生命敬畏的。当叶文洁向发射引力波的那一刻,她不知道自己的这一按,了全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她这一按,将会在毁灭多少个文明。
那时间又是什么?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推动着我们走向死亡。看起来,时间和生命又是对立的。但是,正是因为时间规定着生命的界限,我们才充满和活力去做一些五彩纷呈的事情,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大千世界。既然我们的生命已被时间划定了一个界限,我们何尝不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呢?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有能力让自己的充实起来。当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要说:我已经没有任何遗憾了!给时间以生命,而并非给生命以时间。就像保尔柯察金说过的一句话: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这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去认为,这就是对生命意义最好的诠释。
读《三体》有感 篇7
读了《三体》之后,我特震撼。无疑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小说,从地球的危机写起,让人们从中感悟深思与获得哲理。
三部《三体》都呈现出一些老套的结构。比如说,人类遇到了种.种危机。从最开始的发现三体人到最后太阳系二维化,宇宙归零。但这些老套中却含着不少新颖,蕴含种.种不称心如意的事,人类只剩下最终两人。这种.种迹象给读者带来一种错觉,这不是小说而是事实。我的心总会随着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和本该按套路发生的事发生巨大改变而跌宕起伏。
下面我就给诸君介绍一下整部《三体》。
《三体》讲述的是,一个物理学家。不仅发现了三体人,还向他们发射信号,导致三体人大规模入侵地球。然而人们却被蒙蔽在鼓里,直至21世纪才被人类发现。但知道真相的汪淼博士并不泄气,还开怀大笑,为了人类文明更加努力研究新科技。
几百年后,人类即将面临世界末日。于是,启动了神妙莫测的面壁计划,以挽救人类未来。不过许多计划过于极端:逃跑主义、同归余尽、控制思想。等等。他们费尽心机,只不过希望人类在三体人面前有尊严地死去和为了人类文明种子的延续。
一百多年后决裁者移位,新任决裁者程心因母性的善良没有启用在黑暗深林中暴露位置的方法抗击三体人,从而使三体人入侵地球获得成功。在此之后,原本因和善而担任决裁者的程心被世人骂作优柔寡断。
还有之前的自然选择号为了人类文明有足够燃料到达目的地,而杀害了周围其他飞船。逻辑为了拯救人类,创造了在暗黑深林中暴露位置的方法,但因该方法过于残忍,本人也受到人类审判。
在暗黑森林,人类是何等渺小,歌者的'一张小纸片,就被太阳系两维化,变成一个梵高手下的《星空》。
我想这本书的作者是想让我们明白生存的重要性,更是要让我们拥有时代忧患意识。
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得有人仰望星空。
有人说这篇小说过于单调,就像一条直线。我却认为很好,这种单调充满了科技化和神秘感。
老套的危机起伏有老套的好处,没有经历困难与磨难又怎么成长。
给岁月以文明,给时光以生命。
读到这里,我情不自禁感叹起汪博士的乐观执着和对他的崇高敬意。面对如此大的危机,却临危不乱,值得我们学习。
最终,逻辑使用在黑暗深林中暴露位置的方法,以暗黑森林威胁迫使三体人撤退。
我在此悄然感叹,人类的自私自利。
这也引发了我的深思,我想这就是不同时代,所产生的不同思想与价值观。
生存本身就没有对错,只要能活下来,便是真理。我们的祖先从食物链中脱颖而出,不是为了让我们安逸的享受,而是创造出许多有利条件让我们更好地生存。
读《三体》有感 篇8
三月间花信绚烂,海棠开得正好,梨蕊初绽秀容,而木兰刚刚含苞的时候,就是我的生日了。于是整个三月我都在琢磨一个问题,什么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心仪的华裳,畅快的大餐,亦或一段美妙情缘,一处私密居所,一段随心所欲的时间,这些似乎都是不错的选择,可又似乎总有更好的答案。想要一席可以用来慰劳过往时光的饕餮盛宴,想要一枚镌刻功勋的奖章或者一次铭记耻辱的审判,这样在年岁更迭之时一次对往昔流逝时间的审视和对未来种种的构想,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才能足够庄重,以求不负年华亦不负我心呢?
三月的柳絮尚未落地,我就邂逅了这本《三体III》,于是纠结的问题得到了一个极限般的答案——为自己建造一个宇宙。(以下《三体III》简称《三》)
如果说前两部作品还是作者刘慈欣在现实层面上,通过谈论对外星文明的幻想来摹写令一代代人困惑的道德律令与自然法则冲突的极限,那么在《三》中,他已经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以难以言喻的大气构架将人类几万年的历史与宇宙的一百五十亿年的现实融合在一起,借助人类与三体战争的最后定局,把自己对人类文明和价值体系的思索,与宇宙宏观发展规律摆在角力场的.两端,无从比较,却情理昭彰。正是这种上帝才有的恢宏尺度,让他建造起独一无二的刘之宇宙。文章中涉及的量子学、动力学、天体力学、数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使这本书完全可以被归类为硬科幻,但是难得的是作者行文之间毫无浮夸与卖弄,踏实朴素地用其深邃严谨的笔触和克制深沉的情感,展现着这个宇宙的时间流转,空间拓延,并将人类置于宇宙未来光锥与过去光锥交汇的那一点,见证着整个宇宙的物竞天择和巨大变迁。
当死神广阔的披风拂过宇宙,整个太阳系定格成一副辉煌唯美的死亡画卷,人类文明的种子零星地飘向未知的异世,我掩上了书卷,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之中。
面对着一个人用知识和想象构筑起来的宏大世界,睹之眩然,思之惘然。淬炼思想、连结外界与内心创造的整个宇宙和数个纪元,只属于个人的光辉和慰藉,这是多大的殊荣。成文之时,作者必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之一,因为他完美的表达了自己。相映照之下,多少东西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合页之时,我的内心一阵躲闪似的赧然。世界那么大,我们不过是蜉蝣蝼蚁,所谓的情感纠葛、爱恨仇怨、怨怼愤懑,放在广阔世界里都显得可笑了。对于未知的外围,我们太过低级,只有努力向上,兢兢业业的发展自己,才能获得生存空间。正如当地球被三体人占领,外星领军在联合国议会厅对人类发表的训斥中所说:
“生存本来就是一种幸运,过去的地球上是如此,现在这个冷酷的宇宙中也到处如此。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类有了一种幻觉,认为生存是唾手可得的东西,这就是你们失败的根本原因。”
任何自以为是的故作聪明、愚蠢的傲慢无知、空虚的沉堕幻想,都是可怜而又可笑的虚妄,只能招致最快的灭亡,湮灭微弱的生命火光。
然而,一丝柔弱却坚韧的声响不断在这技术至上论的狂热中扣动我的心房。那么,爱呢?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圣经中的教义还在不停的传诵,又怎么能够置爱于死地,要求人类变成冰冷的机器呢?那些感人至深的深情故事,那些臻美的艺术,那些孜孜不倦对美的追求,那些田园牧歌的人性冥想,它们无关技术,但是对于人类,同样重要。从微观层面,爱是人类心灵的补给,灵魂的滋养。正是因为爱的荫庇,人类文明才能生生不息,繁荣昌盛。而上升至宏观层面,爱,是照亮宇宙的唯一途径。在整个三体书系中,宇宙被依据费米悖论描写成为一种黑暗森林状态,,各个文明形如黑暗森林中孤行的猎人,一旦暴露了自身的存在,由于各文明之间距离上的遥远性、互相所构成的猜疑链、以及各自在技术水平上发展的不均衡性,就会给自身的存在带来威胁。因此,要想获得生存的唯一途径就是,藏好自己,清理其他。这样一个“他人就是地狱”的冷酷所在,唯一的破解密钥,只能是爱。当有一天,爱的光芒照进整个宇宙丛林,驱走黑暗,代以暖阳,大提琴音般温暖明亮的宇宙欢歌必将穿透亿万光年的阴霾,给所有生命以安宁。这,也许就是作者冷静的眼睛里始终悬着的那一滴泪,也是人类文明世代不变的心心念念。
也许宇宙真的有终结的那一天,但是在那之前,让我们携爱同行,永不止步。
读《三体》有感 篇9
《三体》的作者是刘慈欣的一部长篇科幻小说,曾获得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雨果奖”。作者以建国以来那段特殊时期一个隐秘的人物向宇宙发送一段隐秘的电波为起点,此后在地球乃至三体世界刮起了一场文明碰撞与衰落的**。
故事开端,叶文洁在特殊时期,对周围的人以及环境感到感到无可奈何以及失望甚至绝望。四处充斥着阶级斗争,整个国家像一个不成熟的小孩把人类美好的愿景——共产主义社会捆绑,然后肆意妄为,杀害无辜因此有了正当的理由。在这种环境下,叶文洁希望能有一个更高级更成熟的文明来帮助,引导那个小孩。希望一切都能走上正途,不曾想引来的高级文明是个觊觎人类资产的强盗。面对这个强盗,部分曾经对地球文明绝望的团体,开始助纣为虐。所幸这个强盗距离地球比较遥远,人类还有将近4的时间去发展,希冀能尽快成长,可是强盗虽然还没来,他却断绝了人类成长的道路。迫于无奈之下,小孩对即将到来的强盗说:如果你敢来我家,我就叫更高级的强盗过来,然后我们都会死。强盗真的怕人类这个小孩叫来更高级的强盗,于是僵持之下,慢慢软化小孩的同归于尽的意志,并说可以帮助他成长,小孩信以为真。当三体文明这个强盗意识到小孩不敢叫更高级的强盗后,就打算直接抢走小孩的资产。不曾想极少数部分漂游在太空中的人类暴露了三体文明的老家,于是三体文明放弃了侵占地球,慢慢的越来越多的文明发现了彼此遥远的邻居。于是整个宇宙变成了一个长不大的小孩,互相侵略,灭绝。
《三体》系列小说,抛开各种眼花缭乱的科技,最终要归结到人性之上,或者说宇宙演化的意志之上。每个物种每种文明都把自身的成长建立在吞没其他文明的基础之上,混乱由此产生,并因为这种混乱加速了各种文明的灭亡。文中一开始在叶文洁提出宇宙伦理学—黑暗森林法则,便书写了各种生存在黑暗森林中的物种的命运。只要黑暗森林法则成立,死神则获得永生。
这一系列小说在整个宇宙的尺度上,挑选了极少数个体生命来对宇宙各种文明的结局进行推演,余下的生命要么是炮灰,要么是武器,或者玩偶。所有的生命都为了生存或更好的生存而互相侵占,彼此灭绝。生存之外会是什么?
生存之外是光辉,是对生命的尊重,进而是为了他人生存所承担的责任。正如人类之所以能成就地球文明,是因为彼此都在人类的生存而创造。农民种地,工人制造机械,学者思考人生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平衡与公正。文中程心是光辉的代表,但也正因为她光辉的一面,置地球文明于死地。她有着光辉的一面,但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将她的那种光辉传播给其他人,传播给全宇宙。因此她的光辉,成为了一种软弱可欺。书中的人类也曾一度希望建立公平公正的宇宙秩序,比如罗辑因为曾经向整个宇宙暴露一颗恒星的宇宙坐标,而导致那颗恒星以及周围可能存在的宇宙生命的灭亡,因此罗辑被部分人类指责为犯有灭亡其他物种的罪名。但也正因为如此,地球与三体之间的黑暗森林法则威慑才存在。看到这里我觉得可笑,不是由于一个人因为拯救生命而犯罪,而是因为犯罪的另有其人却因为犯罪之人不可见或者太强大而不被指责与定罪。当然地球文明也没有能力去治毁灭恒星的那个物种的.罪。现实生活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或者这样的逻辑。乃至如果完美犯罪,能不留下证据则疑罪从无。
看过《三体》这系列小说,个人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自己是如何生存的,自己生存之外是否侵占了他人空间。文明的社会,太平的社会只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公平与公正,这种公平与公正是社会之所以太平的原因。一旦这个一定程度上的公平公正被打破,社会就会走向混乱,文明也可能因此断绝。
现实是没有绝对公平的,但理想上的绝对公平与公正则存在,如果每个人都追求这样一种理想上的公平与公正,则这个社会就会走向完美,个人觉得每个个体都要求自己处事公平公正,追求一种理想上的公平公正,绝对的公平与公正是否存在则无关紧要。
换个思路,三体人乃至其他高级文明都希望帮助弱小,那么《三体》这本书中的宇宙或许会是天堂。强者因以尊重弱者的自由为不可逾越的行为底线,因为谁也不能断定弱者是否有一天会不会成为更强者。
读《三体》有感 篇10
《三体》,别名:《地球往事三部曲》。《三体》有三部,分别是:《三体地球往事》、《三体:黑暗森林》、《三体:死神永生》作者是河南的刘慈欣,三体属于科幻长篇小说。
《三体》主要写的是:叶文洁用太阳当扩音器向宇宙发射的信号,被一个三体人接收到了,所说的`三体人是外星人,因为他们的母星,有三个太阳,由于某种原因让这三个太阳无法稳定,动不动就会崩溃,三体人们准备星际移民,可是宇宙那么大,一眼望去,到处都是黑暗的一片,不知道该往哪里迁移,于是三体弄了上千个太空站,监听信号,看看有没有能连接上的信号,因为叶文洁发射的信号被三体人接收到了,(发送的信号就等于暴露了坐标)三体人打算侵略地球,导致了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生死搏杀以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书里面有一个最让我难忘的话:地球生命真的是宇宙中偶然里的偶然,人类是这空荡荡的大殿里唯一一只蚂蚁。有时觉得生命真珍贵,一切都重如泰山;有时又觉得人是那么渺小,什么都不值一提。
看完《三体》后,我懂得了一些知识:这个世界有一维空间、二维空间、三维空间、四维空间、五维空间、六维空间……十维空间,而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里。我看了《三体》不仅懂得了一些知识,还有一些启发:宇宙很大,正在等着我们去探索。
读《三体》有感 篇11
听说这部奇书很多次了,一直没有真正去阅读,某日听了一个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电影的讲座,其中提到《三体》在国内科幻小说界的地位,也提到该书的精彩之处,但演讲者认为该书还是不适合拍成电影,因为其故事铺垫太长,人物众多,剧情复杂,短短两个小时之内很难把故事讲清楚,这么一说我到来了兴趣了,下决心拜读一下这部神作。想到哪就说哪儿吧,先说我最敏感的一个词。思想钢印,听上去就充满硬度的一个词。
在《三体》第二部,这个词是面壁者。面壁者是人类发现三体危机时,通过分析三体世界生物不会欺骗、不会伪装和演示的特性,为了逃脱三体世界的监控,以寻求能够战胜三体的途径所挑选的人,面壁者拥有很多自由,有强大的调配资源的能力,但不需要向外界解释,以表象欺骗三体世界,真实意图是战胜三体。希恩斯发明的,更确切的说,这是一项技术,一项企图控制人类思维的技术。作为面壁者的希恩斯,假装要为人类打上对于未来与三体世界的战争充满信心的思想钢印,造就一支拥有必胜信念的太空军,当时的情况来看,人类对于未来的星际战争缺乏信心,敌人太强大了。看到这儿时我不禁微微一笑,这不就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干的活么?尤其在战争年代,这个职业绝对是必要的。当希恩斯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思想钢印的想法时,曾遭到大家的反对,是希恩斯是这样反驳的:“怎么一提到思想控制,大家都这样敏感?其实就是在现代社会,思想控制不是一直在发生吗,从商业广告到好莱坞文化,都在控制着思想”,在希恩斯对于人类危机的迫切性的分析下,联合国同意了他的思想钢印计划,只不过对这项计划的.实施范围和过程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然而当希恩斯关于思想钢印的惊天大秘密被破壁者。破壁者是来自三体世界的专门破除和揭穿面壁者计划的人。揭穿之后,人们才发现所谓的信心都是假象,希恩斯本人是一个十足的逃亡注意者,他对未来根本就缺乏信心,所以他给人们打上的思想钢印看上去是使其获得信心,实质则相反,只是这种失败主义的逃亡情绪不会立马表现出来。
“思想钢印”的巧妙设计,让我对于文学作品的好感大大加深了,这正是哲学本身所缺乏的。无数的理论无数的论证,通过故事性的叙述竟然表现的如此淋漓尽致,而且给人很多空间,更加巧妙的在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可以表达任何一种观点,因为人物的丰满,这些观点也会显得真实。希恩斯对现实中的思想控制那一段,何尝不是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表达,纯粹的理论本身有深度,而这样文学化的表达有厚度,这种厚度来自于一种可理解或者可想象的情景。这是文学创作的优势,亦是其薄弱之处。理论更多需要读者自己去挖掘,而不会明显的呈现,深者见之深,浅者视之浅。虽然刘慈欣在人物刻画也语言优美程度上确实不那么出色,但科幻小说的性质本身对这二者就没有太高的要求。
作者在这里所描述的思想钢印必然有很深的哲学意味,首先涉及的肯定是自由问题。对于联合国大会上其他学者的质疑,是对由于思想自由的捍卫,希恩斯给出现代思想控制的例子,但并没有说服大家,真正触动每一个人神经的,是生命受到的威胁,也就是生与死的问题。大家心里基本上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生命是第一位的,只要能生存下来,思想不自由点也就算了。所以这里根本上还是生存问题,其实三体第二部通篇都在讲生存问题,为了生存,很多原则都可以暂时放弃,只遵循一条生存原则。然而讽刺的是,冒着思想控制的危险而进行的思想钢印,输入人脑的不是必胜的信心,却是根据希恩斯这个思想钢印的创造者的主观意愿来制定的。多么巧妙的包装,掩盖住了他真实的内心世界。这又契合了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中对文化工业的一个重要描述虚伪性。所有的表现都是在为你服务,为你着想,但事实上背后却藏污纳垢,不知有多少欺世瞒众的目的。就像现在的大众文化,美国好莱坞,全都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全都是美国人拯救世界的张扬,剧情再离奇最终都不免俗套。更可怕的是,即便明眼人拆穿了文化工业的虚伪性,总有人会站出来说: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好一个为了你好,如此一来,所有欺骗和虚伪都可以打折这个旗号大行其道,因为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我的目的是善的,可笑至极。这本书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看看!
读《三体》有感 篇12
好久没有写过读后感了,只记得小学老师留作文的时候写过,中学六年也没读过什么课外书,把精力全浪费在正事上了,现在想来真是本末倒置。上了大学才有了时间和自主权,可以看看喜欢的书了,却没有养成写读后感的好习惯,学校教育害人不浅呀。
其实在我的书架上几乎没有科幻题材的书,唯一搭边的估计就是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了。想来是因为童年的我内心柔软绵纯,只爱花鸟鱼虫的欣欣向荣,不喜数字化与技术化的质感。接触《三体》完全是因为听了大紧老师的推介,不想无意间进入了如此宏大的一个世界。
强烈推荐那些对目前的生活还有任何迷茫、困惑、痛苦与纠结的朋友去读读此书,感觉就如同是你突然被告知要接管阿里巴巴的所有业务和财富,你再去楼下菜市场买菜的时候还会因为要不要抹去三毛钱的零头而讨价还价吗。全书情节无比丰富,细节无数,概述一遍也需要大量篇幅,就不在此赘述了,只聊几点思考和感悟吧。
一、按照文中的设定(其实是有强大的逻辑论证),宇宙中存在无数的文明,如果我掌握了与外星文明通信的方法,在了解黑暗森林法则之前(书中的`基本宇宙观,闻之令人醍醐灌顶),我会与他们联系吗?
思来想去多半不会,原本自认是个探索欲强、好奇心强的人,真正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才发现内心深处的担忧竟胜过了好奇。有时会想,如果面前的鱼缸里突然有一条鱼异常活跃,游动的路线呈规律性,我会是什么反应?如果恰好赶上我在这优哉游哉的走思的话,可能会多观察一会,当发现它游动的路线是“你好”时,可能从此多了一个跨物种的朋友,其他时候可能根本无暇理会或是忽略过去。可如果这条鱼是在我那懵懂的儿子面前做此展示呢?极有可能会被他一把捞出来弄死。那么反过来想,如果我们是那条小鱼呢,结果多半也是如此。
二、如果我身患这个时代无法医治的绝症,但技术允许我冬眠到未来可以治疗此病的那一天,我会独自前往未来吗?
此问比上一问更加实际,相信有生之年必将成为人类真实需要面对的问题。冬眠去未来意味着要和所有的亲朋好友告别,去到一个有可能意识形态、社会规则完全不同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相当于带着记忆去来世了,只是要自动选择结束此生而已。也说不准,也许技术发展迅速,几十年后就能醒来,那时要面临的一个伦理问题就是儿子比老子还老。不过纵观人类历史,社会发展一直推动着伦理道德及思维观念的变迁,所以未来这种情况也可能司空见惯了吧。如果真的身患绝症,我倒是愿意去未来看看。
三、如果地球文明被外星强大文明入侵,地球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而我掌握了可以同时毁灭两个世界的武器的按钮,在外来入侵者到来之前,我有勇气按下按钮吗?
中国历史上有过无数玉石俱焚的故事,对于任何一个还有一丝血性的人来说,与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同归于尽算是最好的选择了。可如果同归于尽的不仅是自己、家人、战友亦或是不相关的人,而是整个地球、所有生命以及人类所创造的所有历史时,心中又会想起另一个声音叫作“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然现在我们在敌人眼里就像虫子一样弱小,可只要有人活下去,起码还有希望在。退一步讲,假设地球文明永无翻身之日,永世受其奴役,为了保存地球文明的火种和在这个浩渺宇宙中存在过的痕迹,我们是不是也要忍辱负重的活下来呢?在这样宏大的背景下,同归于尽与苟活于世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勇敢与伟大还真难说的清楚……
四、如果整个太阳系都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而我有幸逃脱厄运,作为太阳系的最后一份子(应该至少还有一个异性,否则无法繁衍后代)孤独的驶向宇宙的深处,去寻找新的适合居住的星球,我愿意离开吗?
面对如此终极的拷问,如此绝望的设定,我想能够逃脱才是最大的厄运。敢于选择承载着全人类的记忆驶向宇宙深处的人一定是具有超凡心力之人,可能只有佛陀、王阳明之流才有如此气魄和格局吧,不知现代人还有没有如此心灵澄澈之人。
以上种种假设均在书中作了真实而生动的描述,当这些问题真切的摆在面前的时候,人性中的善与恶都会被无限放大。在整个文明生死存亡的时刻,人会变成“有智慧的兽”,生存必将压倒一切道德排在首位。
合上此书,当我们把思考问题的尺度定在宇宙这个级别上时,时间和空间都有了新的意义,而我们也势必会重新思考“意义”的含义。在宇宙视角下,愤怒的意义是什么,悲伤的意义是什么,恐惧的意义是什么,迷茫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此时此地的时间和空间所赋予我们活着的意义。或许我们都不知道该感恩谁,因为生存本来就是最大的幸运,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类有一种幻觉,认为生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以此衍生出了种种痛苦和纠结。与能正常的生存在这个黑暗的宇宙中相比,还有什么是值得痛苦和纠结的呢?
读《三体》有感 篇13
推荐理由:在暑假里,我读了一套精彩的科幻小说,这套书的名字叫《三体》,作者是刘慈欣,这套书一共有三部,分别是《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什么是三体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了书的世界:原来,三体是个游戏,但这不是普通的游戏,与科学有着重大关系,尤其是物理学,只有学术水平很高的人,才能发现这个游戏的奥秘。
推荐内容:主人公汪淼是搞纳米技术的科学家,他通过玩三体这个游戏,发现三体人是真实存在的。四光年外,三体文明正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地球发来的信息,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在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中,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寻友的'篝火,在黑夜中发抖。自以为历经沧桑,其实刚刚蹒跚学步;自以为悟出了生存竞争的秘密,其实还远没有竞争的资格。宇宙的田园时代已经远去,宇宙的物竞天择已到了最惨烈的时刻,在亿万光年暗无天日的战场上,深渊最底层的毁灭力量被唤醒
这是一部比现实更真实,比神话更空灵的科幻小说,读了这本书,我收获很大,它让我学会了冷静思考,遇到困难不能逃避,要勇于面对现实,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
第三篇:读《三体》有感
读《三体》有感
读《三体》有感1
三体是一本集文学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的作品。我在一开始阅读的时候,还在把他当作一本网络科幻小说再看——只关心科学性,其他的一概不关心。后来关注其中的文学性和哲学性的时候,感觉和之前看的所谓科幻小说完全不一样。
我们一般看的科幻小说,要么是外星人入侵,最后被人类战胜,统一全宇宙,实现韩国人的梦想,要么世界毁灭,一个人展开复兴文明之旅,最后统一全宇宙,实现韩国人的梦想。但这一本从内容上就很不一样,最后世界毁灭,写出了那种无力感,这才是真正的`当人类遇到灭族之灾时候的反应。
这其中给我感触很深的一段是逃亡主义最后没有得以实施的原因。这才是人们所要的“平等”。我记得wlz问过我一个问题,假设你是地球文明的首领,面临灾难的时候,杀死非洲地区的落后人民可以减少吃干饭的人口,可以换来其他所有人的生存,不杀那些人所有人将会跟着陪葬。请各位也想一想这个问题。这的确是个好问题也是个纠结的问题,若是杀了那些人,他们本无罪,凭什么让他们死?不杀,整个文明都得绝种,这个文明里的所有人没有一个有罪,为什么都得死?你是会选择“公平”,还是会选择让这个民族延续下去?
最后这个问题我的选择是杀掉那些人,换取整个民族的延续。但如果单单从道德伦理的角度这个是不可以的。
读《三体》有感2
大概在2年前,听说了《三体》这部小说。同事说特别好看,推荐我看,并把电子版发给了我。于是,我开始读第一部《三体地球往事》。
本来以为描写的会和美国科幻大片一样,科幻,神奇,但是,和我想象的确不太一样。于是,读了一部分之后,我就放弃了,感觉实在读不下去。
又过了一段时间,一个朋友问我有没有看过《三体》,他说他想看,他是在《晓说》里听到高晓松讲这个来着,觉得很吸引人。于是,我和他一起,把这一套书买了。为了避免再次看不下去,我还专门去听了《晓说》,了解了高晓松是如何看待这部著作的。
不过其他的倒是没记住,就记住了他说,如果觉得看不下去,可以从40页之后看,但是看完了后面,就会想把前面没看的内容补齐。于是,我照做了。
果然,越看越有意思,重新找出了电子版,在地铁或者外面,看着比较方便。同时,也会觉得部分内容有些烧脑,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理解。并且里面的理论,原理,都是真实的,让人不禁佩服作者渊博的知识体系。
后来,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了同事,她也开始看了。不过,准确的说,她是听。听别人讲。那天我听了一下,感觉讲的很不错,而且还有背景音乐,虽然背景音乐有些空灵,有些恐怖,但是说书者的感情很到位,很能把你带到那个场景中去。于是,我也由看转变为听。
另一个同事说,他已经看完了,并且跟我们讲,这个三体星系,是真是存在的。于是我们开始百度。果然,真的存在这个星系,并且我发现,书里面的`很多内容,也是真实的,想想都让人觉得不寒而栗。开始的我以为,这就是作者编出来的一个星系而已,现在知道了原来这个星系真实存在,并且很多内容都是真实的。难道,里面所描写的故事也是真实的吗?不敢再往下想了。
感觉听书比自己看书要快很多,没多久,第一部就看完了。去搜索了一些读者的观后感,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三部是一部比一部好看。这使我满心期待要开始的第二部的阅读。
读《三体》有感3
寒假期间,我念了《三体》这本书。
轻轻翻动着雪白的书页,细细品味着优美的文字,我被它深深吸引住了,如饥似渴,手不释卷。精彩的内容,跳跃的思维让我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震撼,以至于有点埋怨自己从前的阅读范围是如此的狭窄,像《三体》这样精彩的'小说竟未曾发现。
《三体》就是一部科幻巨作,就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刘慈欣著。虽说也就是一部科幻小说,但它却与其他的科幻小说大相径庭,在骨子里就是一本独有的书。举例来说,在大多数小说中,外星人都有著上帝般的形象,对人类平易近人至极,可以宽慰人类,协助人类,可以不料外星人就是仁义就是恶人呢?
《三体》便一反常态,将外星人刻画成一个合情合理的形象——迫于生存的危机而侵略地球的生物,存在着缺陷,却又十分的合于情理。这一下,就将它们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书中还提到一个新的词语——质子。刚开始,我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终于明白,这是一种被三体人用我们前所未有的高科技赋予了生命,可随意维度化的微不足道的质子!这想象,真是既天马行空,却又有着科学的依据。我们当中有几个人能够将它想象出来!
整部三体都以”和平——战争——存活——吞噬“居多线,在我眼前展示出一个宽广、谜样的世界。它宽广了我的思维,使想象不再受约束,民主自由飞翔。其实,每一个人的头脑里都存有一个世界,愿意我们用想象的翅膀,缔造出来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的三体世界!
读《三体》有感4
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
在距地球大约4。22光年的地方,有一个由三颗恒星组成的恒星系。那里的人因三颗恒星无规律的运动而苦恼,所以他们为生存而奋斗……这就是刘慈欣的《三体》中三体人的生存环境。
《三体》是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代表作,讲的是文革时叶文洁不顾一个三体人的警告,向他们发送的消息,导致发射源坐标定位,三体人防止地球科技把他们文明消灭,所以他们用智子锁死了人类科技,人类所有的东西都一览无余,以至于在末日战役中,地球军队全军覆没,三体人攻占了地球。但是“万有引力”号启动的宇宙广播,两个文明遭到不同的打击,最后人类只剩下程心和关一帆,三体只剩下了智子。
面壁者罗辑悟出了黑暗森林法则,用“咒语”让187j3x1星系毁灭起到了威慑作用,还创建了“威慑博弈学”,说出了最狠的威慑——与敌人同归于尽,这让我看了大声叫好。
“万有引力”号启动了宇宙广播没几天,三体文明遭到黑暗森林打击,即人类竟冷静了起来,人类问智子(三体大使)如何防止黑暗森林打击时,智子只说了一句:“我们如同被聚光灯照亮的小鸟,打击可能来自各个方向。”这让我觉得宇宙是多么的`残酷。
这里有一个情节要提一下,当人类遭到打击的时候,程心和AA去博物馆领取人类遗产精华时,为何博物馆在冥王星呢?我认为,公元20xx年,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阳系行星行列,虽然大家极其不满,但是也有苦说不出。刘慈欣把博物馆放在冥王星,有绝妙的反讽之意。
茫茫宇宙中充满杀机,真正的星际战争没人见过,战争的范围和武器超出了人类的想象,目睹战场之日,即是灭亡之时。
比起充满了仇恨、欺骗、战争的宇宙,我们地球是多么的美好,地球是多么的舒适,没有“乱纪元”,地球是多么的安全,没有伽马射线、宇宙射线和正反物质湮灭的情况,地球是多么的和平,没有冲突、灭绝种族的战斗……
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三体》告诉我们,要珍惜、爱护地球。
读《三体》有感5
窗外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不时有几滴洒到窗上。闲来无事,我走到书房里,翻开一本书。封面的尘土一点一点地飞扬起来,在空中散开,我也一点一点进入了这本书。
这本书名叫《三体》,讲述了人类与三体文明斗争了几个世纪,但都灭亡了的故事。
“宇宙就象一个黑暗森林,文明就像猎人,想要生存并杀死对方,哪怕到最后自己也会死。”这是文中的`一段话。各个文明都想生存,不惜一切代价,而我们人类也更应该这样努力,来获得生存。无论多么艰难,多么危险,只要有一丝希望,都要努力去争取。
我不禁回想起前天的一件小事。那天我去上厕所,在墙角边看到一只蟑螂。讨厌的家伙!我便把它的头给切了下来,关上门,当时心想:“头都没了,我还关了门,看你怎么活?”但第二天我再来看时,它竟然还活着。为了生存,我不知道这只蟑螂,这一天,究竟做了多大的努力。想到这里,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小到蟑螂,大到天体文明,都在为了生存而努力,而我平时从未重视过对生存的努力。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努力生存,努力奋斗,为自己的生命尽力,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色彩艳丽!
合上书,雨已经停了,阳光透过疏松的树枝洒到我书桌上。我的心仿佛也被这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久久不能平静……
读《三体》有感6
地球上只有一个文明,但时空中不一定只有一个。
我第一次产生这种想法,是在我看了一篇名为《最后的进化》的__里面表达了一种观点——也许在毅力灰尘中就含有一个宇宙,我们拍掉灰尘这一动作的时间在我们眼里大约几秒钟,而在那个宇宙中可能过了几亿年甚至更久。而我们所处的这个文明,也许就是另一个世界中的灰尘。
第二次是在一位MC建筑大神所创造的世界上。他几乎创造了整个宇宙,可最终竟然只是一只蝴蝶上的斑点。
第三次就是在《三体》上。《三体》与前面两个略有不同,《三体》主要讲的是主人公汪森发现“死亡倒计时”,然后通过三体游戏进入了三体内部组织,最后拦截下了“拯救派”的船只,从上面得到了关于“三体文明”发往地球的来信。
三体文明中的世界是一个毫无规律的世界,太阳何时升起,何时落下,都是未知;文明究竟能到达何种程度,全部随缘。所有人都试图在这个荒谬的世界中寻找规律,最终却都无功而反。这使三体人萌生了离开了这个星球的念头,然后他们发现了地球。此时,三体文明程度远高于地球文明,随之便引出了__中心:当一个高级文明发现低级文明时,高级文明必须要消灭低级文明。
看完整本书,我不仅震惊万分,也产生了许多疑问:宇宙中真的存在另一个文明吗?如果存在,我们会相遇吗?我们是否真的只是另一个时空中的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呢?太阳系又是否如毕达哥拉斯所说的那样只是一个实验场所呢?我们的文明究竟又算什么呢?三体读后感12
龟龟,龟龟,龟龟,欲辨已忘言,10多个小时是值得的,我会再重新读一遍的。叶文杰,罗辑,云天明,维德,程心,我们会再次相遇的。
从来没想到一本书能有如此大的时间和空间跨越,如此深却又很完美的格局,人性的弱点,人类的丑恶,人类的善良在写一本书中展现的如此淋漓尽致。人类想要的是什么,人类是什么。或许我们只是为了求生存的碳基化合物,不过稍微有点思想。我们以为了解了一切(20世纪物理学中的两朵乌云),傲慢的以为科技到了现在这个程度既是顶峰,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是宇宙中的`唯一,事实到底是怎么样呢?
这个世界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我们最终真的能了解这个世界所有的真相吗?人类一步一步的走在捡贝壳的路上,我们有时间或者未来这个捡贝壳,或者说孩子真的能力把贝壳全部背在身上吗?须知海里不止有贝壳。
慢慢的走着,慢慢的走着,慢慢的前进,慢慢的去探索,怀着敬畏,揣着谦虚,时不时的看看来自几十个天文单位外的星光,我们提了提手中贝壳,明白未来还很漫长。
读《三体》有感7
我第一次对《三体》这本书感兴趣应该是在高中时代,那时有幸翻阅了一下《三体:死神永生》。最吸引我的应该是一位复旦大学的教授对本书作的序。在序中他描写了刚读完《三体》时久久不能平复的心情,我对这种能够对人产生巨大影响的书很感兴趣。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第一章时,完全读不懂这究竟写了些什么(后来明白是对东罗马帝国灭亡时的情景做的描写,其中描写的魔法师为后来写四维空间做了铺垫)。
由于学业的繁重以及对书的不可理解,我放弃了阅读《三体》,直到大学一年级。当我大一重拾此书的时候,还是没能读下去,不仅由于前期情节的历史背景无法理解,叙述枯燥无味,更由于自身的浮躁而对这种有深度的书难以阅读。但我知道这本书绝对有着着难以估量的价值,我不能放弃它。
时间来到了大二,实习周的清闲使我再度拿起了《三体》,这次我紧咬牙关,完成了对这部巨著的阅读。那是某天夜里的凌晨,我读完了《三体》的最后一个字,关闭了手机,开始环顾四周。宿舍里的呼吸声此起彼伏,窗外树木的影子在微微摇晃,周围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这个世界好像有些不一样了。我的思绪好像在某一时刻离开了地球,遨游了整个宇宙,穿越了难以计数的时间和空间后回到了这里。我在那一刻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万物皆有灵、人世间一切纷争的'毫无意义。
我佩服作者的想象力,他把一切想象都建立在物理知识之上,逻辑严密,使人不得不信以为真。他塑造了一个如此宏大的世界,在我看过的小说中,没有一部能达到如此大的格局。作者天马行空的想像,可能在无意中触及了宇宙的核心秘密。
1、三体文明
三体人生活在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星系中,距地球四光年,三体世界中有三颗太阳,它们进行无规则的三体运动。因此三体世界气候无常,非常不利于生存。三体人能够进行脱水熬过极热或极寒的乱纪元,它们的科技远在地球文明之上。
2、智子
即经过三体人改造后的质子。质子拥有很高的维度,将其二维展开后将拥有巨大的面积,三体人在二维上将质子改造,将其改造成计算机后转回到高维,这样质子将拥有通讯、侦察、干扰等作用。三体人将两颗质子发送到地球,锁死了人类基础科学的发展。
3、水滴
“水滴”的学名为强相互作用力宇宙探测器,它的内部是由强相互作用力构成的,粒子之间无缝隙且不运动,因此“水滴”处于绝对零度且表面绝对光滑。水滴以光速飞行,攻击手段是最简单的撞击,三体人仅凭一艘“水滴”便摧毁了人类太空武装力量1993艘战舰,并且封锁了太阳的电波放大功能。
4、黑暗森林法则
宇宙社会学推导的宇宙图景,根据“猜疑链”和“技术爆炸”基本原理推导形成。即宇宙中各文明之间相互敌对,发现对方文明后即予以毁灭。所以在宇宙中一旦暴露己方文明坐标就等于己方文明毁灭。此法则也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5、二向箔
未知高等文明的清理员“歌者”毁灭太阳系时使用的武器,是一种处于二维的类似于纸片的物体,它对太阳系进行降维打击,由于二向箔打击范围内的逃逸速度为光速,因此太阳系内除星环号使用曲率引擎逃离外全部毁灭。
6、曲率驱动
驱动飞船进行光速飞行的一种手段,通过在飞船身后降低空间曲率来推动飞船(飞船会被拉向前方曲率较高的空间)。曲率引擎运行时会产生“曲率航迹”,因航迹内曲率被降低了,因此光速降低。可以利用大功率曲率引擎产生的航迹来制造黑域(低光速黑洞)。
7、维度
宇宙诞生之初是处在十维甚至更高的状态,那是一片乐园。因为低熵体的诞生以及利用宇宙法则的战争使宇宙不断降维成了现在的低维状态。
宇宙很大,生活很小,说不定若干年后在路灯下翻飞的灰尘便是当年的你我。愿你“心事浩渺连广宇”,莫被生活琐事击倒,也愿你“莫为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读《三体》有感8
作家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她的世界观,但作为世界级的科幻作家,大刘呈现的是前所未有的冷酷的宇宙观和人类观,他的冷酷在提醒人类不要对外星人怀有幻想,不要努力去接触,应该尽量避免。越是宏观的人,如霍金,他们越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微不足道,如房间里漂浮的灰尘一般,尽管我们有着高度的自我优越感。
从叶文洁启发罗辑的核心思想里,从三体入侵地球后对人的提醒,有两点我是深受大刘感动的:生存并不理所当然,死亡永恒不变。
生存并不理所当然
即黑暗森林法则,人类(智人)活到现在,靠的就是无止境的杀戮,人类一直在贪婪,一直做非人性的勾当,却是生存之道。就拿大航海时代来说好了,当时并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块大陆和岛屿,有多少种跟我们不同的文明,但只要一块处女地被别人发现了坐标,就死路一条。美洲被发现时,印第安人有空前发达的文明,完全不弱于欧洲,除了科技,但最后99%印第安人逃不过被屠杀的命运。同遭此厄运的还有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非洲及太平洋各岛屿的原住民……导致印第安人、非洲人、毛利人丧命的不是仇恨,欧洲人只是为了抢夺资源,你无法一面倒地去谴责什么,因为自古以来人类就是依据着黑暗森林法则生存过来的。
还记得三体入侵地球,把几十亿人类驱赶到澳大利亚,逼他们人吃人的情节吗?当时智子对人类说了一番振聋发聩的话:“生存本来就是一种幸运,在过去的地球上是如此,现在这个冷酷的宇宙中也到处如此。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类有了一种幻觉,认为生存成了唾手可得的东西,这就是你们失败的根本原因。进化的起坠将再次在这个世界升起,你们将为生存而战。我希望在座的每个人都在最好的五千万人之中,希望你们能吃到粮食,而不是被粮食吃掉。”
智子说得很对,人类确实跟所有动物一样,就是为了生存而战的。从恐龙灭绝,到哺乳动物出现,逐渐进化到人,然后人又把其他动物杀死,最后又把其他的人杀死,我们隶属的这一种智人才开始占领地球。可是我们忘了,觉得地球是属于我们的.,所有东西都是属于我们的,于是开始索取各种东西,自以为生存是一种权利,是一种囊中物。然而并不是,生存其实是永恒的主题,就像三体人并不憎恨人类,他们只想找个地方生活,为了生存才这么决绝。最讽刺的是他们比人类还客气,没把人类杀光,而人类杀人类还经常灭种族。
死亡永恒不变
引用书中印象深刻的一首诗和一句改编帕斯卡的话:
“死亡是一座永恒的灯塔
不管你驶向何方
最终都会朝它转向
一切都将逝去
只有死神永生”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原句“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很奇怪——死亡禁忌。中国人不喜欢4,西方人不喜欢13,仿佛躲过了就会长生不老。但是大家没想过,逃避对死的思考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逃避对生的思考。当人没有充分地意识到人生的有限性,就有种以为自己是无限生存的错觉,就不追求我们如何才能在这个“仅此一次”的人生里过得有意义。
同样,既然逃不过死亡,那么人类应该以什么态度来面对?“给文明以岁月”,是说所有人都在担心人类及其文明即将灭亡,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时间,延续后代去发展文明;而“给岁月以文明”,是指我们不要因为对毁灭的担心,而失去了尚还余存的千百年发展的可能。完整的理解:只有存在过的,才是永恒的,才是人类唯一的意义;而对未来的担心,只会毁了现在,因为现在才是通往未来的阶梯。
而对人类来说,体验当下就是人存在过的唯一证明。
我们为自己争取到再长的生命,又如何?(给文明以岁月)
关键是我们曾经全然地活过,向死而生!(给岁月以文明)
读《三体》有感9
20xx年8月,《三体》获科幻小说界最高荣誉雨果奖,第一次将中国长篇科幻小说提升到了世界顶级水平。
《三体》主要讲述了地球文明被远比我们先进的“三体”文明发现,“三体”文明随即展开长达数百年的远征,前来占领地球。最终冲突升级,两个文明的母星均被更先进的力量毁灭,只能漂泊宇宙的故事。
小说一共分为三部,前两部描绘了战争来临前的三百年,主角命运和地球文明的变迁。第三部讲述了战争过后,面临随时到来的末日,人类文明的求生过程。
从一个人的命运开始,到宇宙的命运结束,《三体》三部曲用80多万字,描绘了一幅横跨数百万年时间尺度的宇宙史诗。
要说《三体》留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觉得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渺小。
当无数科幻电影在极力描绘未来世界的美好图景时,《三体》则残忍地把幻想置入现实之中,用硬科幻的风格,描绘了宇宙的无情和黑暗。在宇宙的黑色大幕下,人类、文明甚至生命本身,都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
人类是渺小的。
在著名科幻电影《20xx太空漫游》中有这样的情节:外星人在远古的地球上树立了一块黑色方碑。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无数次去测量这块方碑,但无论用多么“先进”的测量手段,这块方碑的三边比例,永远都是精确的9:4:1。外星文明用这样的方式,彰显自己的力量,同时嘲笑着人类智慧的微不足道。
《三体》完美致敬了这个“细思恐极”的桥段。在战争前夕,“三体”文明向地球送来一个探测器“水滴”。人类马上发现即使用人类最精密的显微镜观察,“水滴”的表面依然是完美的镜面,无法找到一丝瑕疵。“水滴”的存在,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科学所能理解的范畴。不久之后,这个探测器就只身进入战场,仅仅利用冲撞的方式,就将人类准备了数百年的舰队撕成了碎片。
黑色方碑也好,“水滴”也好,虽然都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但它们代表的巨大的未知却是实实在在的。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人类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然而同时出现的还有更多超出我们理解的东西,比如黑洞,比如暗物质。在宇宙这个命题面前,人类知道的或许比蚂蚁知道的并没有多多少。
文明是渺小的。
小说中描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当人类文明的存亡危在旦夕的时候,人类开始为自己的文明建立坟墓,试图在宇宙中留下我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极具讽刺意义的是,人们突然发现,为了能让信息保存一亿年,穷尽人类所有的知识、技术和创造,最终只有一个可行的办法——“把字刻在石头上!”。在漫长的时间面前,人类文明变得一无是处,我们即将消失时所能做的.,和数万年前我们刚诞生时所能做的没有任何区别。
无独有偶,先进的“三体”文明从诞生开始就被所在的“三星”系统所困扰。三个恒星就像三个死神,它们无法预测的行为随时可能将三体星球化为灰烬。在恒星的力量面前,“三体”文明没有能力改变自己星球的宿命,只能选择逃亡。
无论文明多么发达,在时间和自然力量面前,都显得无力和微不足道。
命本身就是渺小的。
在谈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时候,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类自己”。说到底,生命不过是物质的依附,是宇宙中意外的产物。就像水和鱼,无论干净还是肮脏,水永远是水,死去的只是鱼而已。
在《三体》的幻想世界里,智慧生命就是水里的鱼,即使他们能宛若天神一般,将宇宙折叠、分裂、肆意改造,然而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离开宇宙本身而生存。当故事的最后,面对千疮百孔的宇宙,所有生命都面临同样的命运,就是走向灭亡。
作为一部硬科幻小说,《三体》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让人去思考一些平时从来不会思考的问题。它虽然不是哲学巨作,却从宇宙的尺度,一次次冲击着读者对世界和人类本身的认知。
如果某一刻我们沉迷于“人定胜天”的幻想,那《三体》这样的小说,则让人重新想起对这个世界的敬畏。
读《三体》有感10
二刷三体。
在音乐,电影和书三者,音乐可以单曲循环,但是有记录以来循环最多的也没超过一百次,这还是在很多时候音乐只是干其他事情的背景而已。而电影,在我记忆里面,绝对没有像别人所说一部电影看十次五十次的`存在。说到书能让看第二篇的就更屈指可数了。
我想起我两年前第一次看三体的时候,趟在学校的床上几乎两天没动,包括了一个几乎通宵的夜晚,像被整个宇宙压着动弹不得。然而事实上这一次我发现我第一次看到的和千百次躺在家乡村里楼顶上看星空生出的感觉毫无二致,不认识星座,不存在物理,也不理解相对论,我就是喜欢看这件事情本身。
这是第二次了,书里面很多的细节呈现在我面前,洗澡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宇宙。我更明白自己为什么不去重复,我害怕细节,我掌控不来细节,甚至细节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或许我喜欢的只是是震撼,不是为什么会震撼。
但或许我又会看第三遍,谁知道呢。
读《三体》有感11
比起魔幻小说,我更向往科幻小说所塑造的光怪陆离的世界,因为在那个世界中,最迷人的不是魔法,而是人的挣扎。似乎科幻小说家们,总喜欢将笔下的人物放置在极端的环境之中,在那里去让主人公挣扎。
《三体二》中罗辑多次被人们唾弃,甚至因为被人认出,而被冷冰冰地赶下了车。然而,当水滴冲向地球时,他却说那颗水滴是为自己来的。为了人类安危,他离开了人类生存的地方,朝人群稀少的荒地前进。我一再想象,此时的罗辑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在被全人类唾弃的情况之下,他没有憎恨,没有反抗,只是默默地承受,一个人走向未知的前方。也许这就是罗辑的伟大之处,他甚至没有挣扎,只是前进。
然而当罗辑为了人类不断前行的时候,也有人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同样是人类生死存亡之际,程心手里掌握着两个文明的命运,在那一刹那,她想了许多,在关键时刻她选择了放弃,然而给人类带来的确实死亡和屈辱。也因为这一抉择,程心这一人物被许多读者唾骂。可是我却看到了程心的挣扎,那是许许多多人都会有的挣扎:如果我的决定将会毁灭上亿的'生命,将几千年的文明毁于一旦,我该如何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这样极端的环境,但我们面临过许许多多的选择,如何在更为普通的生活中,做出不违本心的选择,对我来说,这才是这部作品的意义。
读《三体》有感12
大晚上读完《三体·地球往事》,马上就写一下我对这本书感受,让我深深感受到科技、人性、文明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揭示。刘慈欣老师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他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和未知的宇宙世界,让我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和人类的渺小。
书中的三体文明,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真是让我叹为观止。他们所处的星球,由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导致百余次毁灭与重生,这种极端环境下,他们依然努力生存,追求进步。这种坚韧和毅力,真是让人佩服。
而当地球接收到三体文明的信息,人类面临的危机也愈发严重。这让我深思,科技的进步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可能带来不可预测和不可控的问题。我们真的准备好面对未知的挑战了吗?
不过,书中的人类文明最终通过团结和智慧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步,这让我看到了人类的希望和力量。只要我们能够积极应对,团结一心,就有可能克服一切困难,开启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总的来说,《三体·地球往事》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难以磨灭的印象。它让我看到了科技的魅力,也让我思考了人类的未来。
读《三体》有感13
真正使读者沉思的不是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是人物跨越时间的爱情。而是作者用已经超越了身为人类自身的盲点的视角,以一种符合宇宙恢宏的冷酷来转述“黑暗森林边缘”的两个文明的征伐。虽不见血液但是却笼罩这灭世的绝望。
《三体》这部书以庞大的理论知识,逻辑紧密而又相互独立的故事深深震撼了我。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时期,这正是人性和人的个体需求被扭曲、被忽视的年代,主人公叶文洁的父亲被活活打死,母亲和妹妹为了自保,也与父亲划清界限。与此同时,军方探寻外星人的计划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深刻体会到人性罪恶的叶文洁在接到外星人的信息后,作出了对人类的背叛,她暴露了地球的坐标,为后来三体文明侵略地球埋下了伏笔。
人性是我对这部书最深刻的'体会,无论是叶文洁还是伊爻斯,都是认识到了人类的丑恶本性才背叛了人类。他们将改造人类文明的希望寄托在外星文明身上。只是他们高估了外星文明的道德,高估了宇宙文明间的“黑暗森林法则”。地球乃至太阳系因他们而变为二维世界,人类在绝望中灭亡了。
人类的灭亡在高级文明眼中,就像是杀死一只虫子。杀死虫子并没有什么罪恶,只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手段。这不禁让我想到活体实验,我无法反驳,因为我是它的受益者,我只能沉默……
在某一程度上,科技是人性的遮盖布,而科技又让我们明白自己的渺小。
宇宙中有数以亿计的星球,而这些星球中有多少个文明?又有多少个文明发展超过了人类文明?我不敢想象。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人类不应该安于现状,在获得一点点的自由之后就迷失自我,开始尔虞我诈,毫无人性可言,在纸醉金迷之中忘记了宇宙的残酷。我们应该去创造新的历史。
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我们应该在岁月长河里那有限的时间内去创造无限的价值,生命和命运都可以由自己决定。
读《三体》有感14
又是一本非常的厉害的书。
虽然在细节的处理上有些瑕疵,但是不得不说是极其让人震撼的书。
首先说一些自己的感想。
关于宇宙观和维度
三体里面的宇宙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维度,我的宇宙观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层次结构,我有的时候在想,其实地球很可能就是一个分子,或者原子,在宇宙的尽头很可能就是有一个更大的世界将宇宙所囊括,每当想到这里,我就对宇宙充满了好奇,宇宙的尽头到底在哪里?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的宇宙不一定是一种稳定的存在,在另外一个维度里面,几亿年可能就是几秒钟,我们的宇宙可能只是存在了几秒钟,或者在下一个一秒,整个宇宙就被毁灭了。
刘的维度观念也在说明一个问题,就是高维文明对低维文明的优势是dominant的。里面的曲率引擎实现了光速飞行。
文明的进化也是可以按照维度来衡量的,从低维文明进化到高维文明往往是一个飞跃。
关于基础理论
三体里面关于基础理论的.重要性的描写也是非常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的,
基础理论的水平决定了应用科学的高度。
关于黑暗森林法则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娇嫩的婴儿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还是天神般的男神,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这也就是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则!”
读《三体》有感15
思索宇宙历史时间,人类文明在一次次毁灭中再生并发展趋势。地球上共遭到过四次毁灭性灾祸,无法否定先前不会有文明。
大家所在的文明是人类文明演变最取得成功的一次,人类迈过农牧业文明、工业生产文明,步入智能化文明,历经三十五亿多年。当人类文明进到一个环节的巅峰便会出現技术爆炸,协助人类进到下一代文明,殊不知伴随着文明水平的持续提升,刻录在人类遗传基因的信息内容曝露愈来愈显著,人类以便生存,不惜一切成本:大家以便修建房子砍伐森林,以便耕地与当然角逐农田,以便生存权益生产制造核武器、激光器导弹客观使大家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柔弱,驱使大家探寻宇宙,移民星体。
人类文明生存的总体目标是生存,无论是现有文明還是已消退的文明。
毁灭是宇宙唯一不会改变的主题风格。对于大家常说的自然界绝情,那仅是以蚂蚁的总体目标对待世界,粗浅鄙陋,宇宙绝情。
生命、文明的存有仅归属于不经意。为什么有不经意?高纬度世界与低纬度世界的相对性時间误差及其很多物质的任意组成充足容许不经意的存有。这儿特指的世界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地球上,只是宇宙、宇宙以外及其包括宇宙的物质。对于物质,沒有显著的界线,相信存有比夸克更小的物质。物质代指一切真正存有的实体线。
也许,你撕碎一张纸,取得成功毁灭了无数存有的生命的宇宙。即便是分子、夸克,又有谁可以确保里边沒有宇宙。
仅四个脱氧核甘酸的'任意组成便可携带千万种遗传信息,而有机化学生命也是由无机物物质的任意组成而成,那麼一个夸克粒子中沒有生命、沒有文明、沒有宇宙是不可以否认的。
人类建立的各种各样物理定律所有依赖于宇宙的存有而存有,但宇宙能够随时随地更改,人类的聪慧像龙卷风中的蜘蛛网,不管复建、修复几回,仍然微不足道,乏力挣脱毁灭。
设想:一个莫比乌斯环首尾反方向联接着,纸张正中间画着线,一只蚂蚁顺着这条线一直爬取,不断的转圈,是吧?但从蚂蚁的视角看确实一直往前走,它是二维视角与三维视角的差别。如果我们处于四维世界里,只有观查到一维、二维、三维世界,不可以观查四维之上的世界。莫比乌斯环是歪曲的,一样,大家的世界也是歪曲的。以便生存,人类对宇宙开展科学研究探寻,但結果好似从蚂蚁视角得到的结果一样悲哀。
假如有些人乞求一个主维护另一个主,那麼仅有一种将会:哪个主是确实,他是大家的宇宙。
存有算作一种好运,爱惜好运。
假如我觉得的这种基础理论是在课堂上开展的,我被叫起来了,那可真的是宇宙末世天地万物亡国,殊不知时差容许我还在被提出问题提早想这种,因此我还活着。爱惜好运!
第四篇:读《三体》有感
读《三体》有感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了大家对《三体》这科小说的评价,虽然之前没怎么接触过科幻类的小说了,但是看网上对《三体》的评价很高,所以我就决定读一读这部小说。对我来说,这也是我到目前为止读的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
轻轻翻动着雪白的书页,细细品味着优美的文字,我被它深深吸引住了,如饥似渴,手不释卷。精彩的内容,跳跃的思维让我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震撼,以至于有点埋怨自己从前的阅读范围是如此的狭窄,像《三体》这样精彩的小说竟未曾发现。
《三体》的主角自然是叶文洁,这个文革时期目睹父亲惨遭批斗致死的天文学家,因缘巧合下进入红岸基地后,明知三体星人对地球不怀好意,仍然坚持发送地球坐标,从而导致地球暴露,三体人入侵开始,整个故事由此展开。第一部更多的是各种叙述故事的前因后果,对文革虽是略提一笔,但不难看出作者的态度。叶文洁的思想行为难道不是被时世影响改变的吗?所以你也就明白了人性是如何扭曲的。我还是很欣慰地看到她其实只是想借助外星文明改造地球改造人类,而不是仇恨地要毁灭地球。一个人要做到以牙还牙总是十分容易,要以德报怨就相当困难,所以孔子说的以直报怨,其实也只是裹着棉布的匕首而已。
《三体》让我印象更深的人是章北海,这个面对三体人入侵,人类科学研究被阻断,战争基本无胜算的可能,却仍然要履行战斗职责的军人,竟然从一开始就抱着必胜的信心,你不得不对他投以尊敬。直到最后你发现其实他从一开始就知道人类必败,从一开始就已经定好目标做好计划,那就是劫持飞船逃离地球,为人类文明保存希望的火种。是的,最终他成功了,这时候,你再回头去看他为自己的计划而实施的谋杀,你又会如何评价呢?如果谋杀是错,为人类保存希望是对,那他这么做到底是对是错?对错可以相抵吗?我们评判对错都是基于自己对价值观立场的选择,如果你更看重法律,那他肯定是错,如果你更看重意义结果,那他也许是对的。我觉得评判他还得注意最后的一个细节,章北海劫持飞船逃离地球,有两艘飞船追击,在这个过程中,地球舰队全部被三体人的一颗水滴毁灭,他成了英雄,但是面对逃离地球,三艘飞船无法满足所有人的生存,最后时刻他不得不再次作出决定攻击其他两艘飞船,因为他明白,只有这样人类文明才有延续的可能。但他晚了一步,另一艘飞船率先发动了攻击,死之前他说了一句,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他觉得没什么比延续人类文明更重要的了,总是要有人牺牲的,那谁牺牲其实都一样,包括他自己。从这一点看,我最终尊敬他理解他。
《三体》是一个爱情悲剧,云天明患病临死前送了程心一颗星星,程心却把他的大脑送给了三体人。虽然也希望三体人的技术能复活他,但更多的是希望他能打入三体人内部刺探情报,即使不是她的本意,我还是觉得太残忍了。云天明果然被复活了,通过三个故事传递信息,最终帮助了程心在太阳系毁灭之前逃离了出来,他们相约在他们的那个星星上想聚,最终阴错阳差,天人永隔,也许这就是所有俗套爱情的结局吧,你永远没办法和自己喜欢的或者喜欢你的在一起,最后和你在一起的往往是那个想也想不到的人。
完《三体》之后,我老是会仰望蓝天白云,仰望日月星辰,然后从心底生出一股渺小之感,我之于人类,地球之于宇宙,都不过是浮尘而已,我之于世,人类历史之于宇宙历史,又不过是白驹过隙一般,这种感觉大概就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吧。宇宙的奥秘是什么?人类的将来是什么?我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幻迷,只是奔着网友的好评慕名而去,求学时的物理也学得一塌糊涂,所以根本无法从科学和技术层面对此书作出评价,但一路读下来,整个故事还是十分吸引我的,不得不佩服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尤其是对宇宙的畅想,对外星文明的思考,至于对人类自身的解读,我同样认为非常有意思。总的来说,名副其实,值得一读。
第五篇:读三体有感
《三体》读后感
这是一本神奇的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作者刘慈欣凭借其获得了号称“科幻界诺奖”的雨果奖,被誉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作为一本长篇科幻小说,《三体》共分为三部《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总计九十万字。而我,一个作文水平一般的非文艺青年,只能在这千字的读后感里稍稍表达下自己的崇敬之情。
知道这本书,是在五年前,红极一时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书中,作者多次提到,许多精神病人思维逻辑与《三体》中情节相似。抱着对“疯子在想什么?”浓烈的好奇心,在结束前书的阅读后,即刻网购了《三体》三部曲,并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不舍昼夜,看完了。而五年后,之所以又想起这本书,则是因为不久前霍金的离世,网友说他去了宇宙星辰,而他曾经说“我尊重任何人的信仰,但是,这世界没有上帝和造物主,没有天堂和来世,人死后,即是虚无。”这话唤起了我当时看《三体》的感觉,许是熬夜看书的副作用,当时的我,整个人完全沉浸在书中,不是把自己想象成某一个主角,而是无数地球人中的一员,带着彷徨和无助,等待着决策者的命令,为那一线生机而拼命祈祷。
言归正传,《三体》这书大概讲的是,文革时期一位物理学家向宇宙发出信号,暴露了地球位置,结果信号被三体文明截获,由于三体自身星球已无法生存,遂全体出动来到地球准备鸠占鹊巢,地球人为了生存而加速发展、与高等的三体文明斗智斗勇的故事。
书的开头,男主角罗辑出现,一个普通的屌丝,被肩负特殊任务的警察找到,要求他协助有关部门做秘密任务。接下来,受过太多好莱坞科幻大片荼毒的我,以为这会是另一个“普通人拯救地球”的个人英雄主义题材电影的剧本,猜测着他们再召集几位奇人异事,组团打倒三体怪物,捍卫地球和平永驻。然而并没有,警察虽然智慧且全能,但不久就死了,即便后来地球科技飞速发展,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也没能再次出现。这位男主,屌丝,生活上得过且过的人,也没有被挖掘出一些超能力,却被赋予了拯救人类命运的使命。“为什么?为什么是我?”他在一直问自己,我也一样质疑。直到随着情节发展,我才发现,他被选中的理由不是拥有特殊的技能,不是聪明的大脑,而是超常的坚定的心智。因为本身,三体文明作为高等文明,凌驾于地球文明之上,在有限的时间内,地球的科技水平无法超越他们。拼不了实力,只能拼心计。书中,面对步步逼近的三体战舰,罗辑开启了“面壁计划”,把自己关在地下多年,面对监视器,只要发现三体文明发起进攻,立刻向全宇宙发送信号,诱导其他文明来摧毁地球和三体文明,这是当初地球被三体发现的原因,也是书中提到的“宇宙社会”理论:黑暗的宇宙中,被发现即被毁灭,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一理论不同于我们惯常看到的科幻片,那些要么打仗,要么殖民,要么共生的外星文明,在三体里并不存在。高等文明一旦发现其他文明发出的信号,就会在不暴露自身位置的前提下远程遥控武器将其消灭。原因,是不给你消灭我的机会。这和《三国》里曹操的观点相似,“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而整个浩渺宇宙,在不互相交流的前提下,竟一致奉行这一理论,可见,自私不是人类的劣根性,而是所有文明的共病。说回“面壁计划”,正是因为男主罗辑本身的坚定,抱着同归于尽的决心在地下独处数十年,才能换来地球喘息的时间。而当罗辑因为反人类罪被送上法庭,因为他的狠绝被全人类唾弃时,善良的程心继任“面壁计划”的执行者,这位被全人类票选出来的最能代表地球形象的人,在面对三体进攻时,没有按下发送按钮,她亦是被全人类诟病,理由,和当初一样,善良的另一个表达,心慈手软。
三部读下来,我的最大感悟,就是人性本恶,一切行为服从于自身利益。无论扣上怎样冠冕堂皇的帽子,或是解释的多么身不由己,本质上,人都是自私的。另一方面,书中对量子物理、空间维度、平行空间等描述,让我产生了希望,或许没有来世,但此生我们并不孤独,身边,甚至身体中,也许蕴含着其他的生命,或者叫做文明。就像佛语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