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荆轲列传》读后感2篇
刺客是......——《荆轲列传》读后感
世外中学 六年级 高艺菲
《史记》,在我心中是一个伟大的存在。《史记》是西汉伟大的史学著作,其中千百年的历史都凝聚在这一本《史记》中,而作者司马迁也是伟大之人。他早年有大志漫游华夏大地,心血都注于《史记》。
《史记》中千百个人物,千百种心性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刺客精神,这是一种刚烈而无畏的精神。《史记》中的《荆轲列传》围绕荆轲等刺客千方百计刺杀秦王展开,荆轲则作为主要人描写。他在燕国危难时毅然站出身为燕国赴汤蹈火,他在秦舞阳“色变振恐”时勇敢解围,他在初次刺杀未遂后拼命出击,基至临死前也未曾变心。他的勇猛,果断和计谋都令人为之吃惊和赞叹。
而他只是一个例子,是千万刺客其中之一,他取与他人辩论,抒发自己的见解,这份最初的胆量就令人敬佩);田光忠心于燕,把情报告诉荆轲后自刎,一片赤诚之心报国;樊於期逃回燕国后自刎,心性刚烈。《荆轲列传》,《史记》,历史上从造没缺过这样报着必死之心的人。他们不怕死,因为他们心中有信念。所谓“土为知者死”,就是一种以命报答知遇之恩的精神。他们也许碌碌无为,但是因为有心中的信念书为之努力,这种“刺客精神”才在历史中,在一个个人,一-代代人当中展现,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
刺客是什么?一个有勇有谋,孤注一掷的人,刚强的性子,必死的决心。无论何时何地,社会上永远有人为自己的信念奋斗,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表成信念的那一刹那,就是你一生的追求所在。你不必成为报仇“刺杀”的那个人,但是你要刺破心中的束缚,拼尽全力为信念奋斗,成为自己的刺客。
“天雨粟,马生角”
——《荆柯列传》读后感
世外中学 六年级 单婧怡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汉武帝时任太史令。他早年时有着远大的志向,为写史书漫游各地,最后终于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一言”的《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中内容丰富,从上古传说到汉武帝,历史源远流长,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六史之首。人物都身怀绝技,且性格各不相同,本纪是写帝王,世家是写诸侯,而列传是写平民。鲁迅先生评价《史记》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书中千百个人物,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无一例外都有刚烈的品质,最让我钦佩的便是刺客精神。而《荆轲列传》则着重描写了“一群人”的刺客精神。
荆轲是燕国人,他四处周游,磨炼意志。与好友畅怀酣饮,论天下大事,结识了田光。田光用自己的生命取得太子丹的信任。他给太子丹出谋划策,让荆轲带着樊於期的头去见秦王,并献上燕国的地图,最终找机会刺杀秦王。荆轲贿赂了秦王的妃子,从而得到进宫的机会,他在献给秦王的地图里藏了一把匕首,并在匕首上下了毒,只要碰到秦王,秦王就必死无疑。可荆轲并没有伤到秦王,他在被秦王割掉左股后,仍然竭尽全力,最终荆轲仍然壮烈牺牲。秦王对于这件事感到十分愤怒,开始攻打燕国。太子丹被自己的父亲出卖而被杀。秦王不仅派人弄瞎荆轲好友高渐离的双眼,还杀了高渐离。
我同意司马迁在最后对荆轲的评价。荆轲为了自己的国家赴汤蹈火,不惜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他生性豪爽,性格刚烈,在国家利益面前卑躬鞠膝,听从安排。同时智勇双全,懂得运用计谋。在初次刺杀失败后没有放弃,而是运用自己的大无畏,孤注一掷,死前也未曾变心,坚贞地捍卫自己的国家。
荆轲便是刺客精神的最好体现。做事果敢,意志坚决。他一生都追崇着自己的信念,愿意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也许一生碌碌无为,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显赫的名声,但他坚持捍卫刺客信念,便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
正是因为这一代代刺客信念的体现,一代代人的传承,对刚烈品质的拥护,荆轲就像是天上最亮的一颗星星,永远留在人们记忆的银河中,并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每个人不一定都要像荆轲那样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应该拥有像荆轲那样的刺客信念,坚贞,勇敢,顽强,大无畏,刚烈。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成为自己心中的刺客英雄。
第二篇:荆轲读后感
荆轲读后感
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荆轲视死如归带给我的震撼,荆轲读后感。
在我的眼中,荆轲与要离,专诸,庆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并非单纯的“士为知己者死”,他肩上更多的担负着的是国家存亡兴衰的重任。因为胸怀天下,所以他才是真正的英雄。
面对秦王,他没有丝毫畏惧,虽然结果是失败的,但他仍然名垂青史,因为他的壮志豪情一直感染着后世的人们。
不论结果如何,是成功亦或是失败都以近成为过去,也许在荆轲身上,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他英勇刺杀秦王的过程。一把匕首,一个勇士,荆轲也许已经忘记了以一人之力难以力挽狂澜的道理,但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他会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他不避艰险,这是他荆轲的精神和气概。
出使前的他,尽一切努力谋划出计策,等待时机。出使时,他意志坚决,视死如归,而刺杀秦王后的他,将鲜血和生命留在秦朝大殿之上,用勇气和大义凛然将荆轲这一名字铭刻在历史的长卷中。
没有人知道在易水毅然离去的荆轲的背影里有些什么,也许是与家乡永别的悲哀,也许是对太子丹的不信任的痛心,也许有泪水,甚至,也许曾有过动摇,但最后,他选择坚定,选择了视死如归,所以,人们在他的背影里看到他的坚决。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是陶渊明发自心底的赞美。是啊,荆轲虽然逝去了,但他留给后人了太多的东西,是他的勇气,他的坚持,他的视死如归,他虽死,可他的生命却充满了意义。
明知此去结果是必然的,可他仍然选择了去搏一搏,因为这是挽救国家最好的办法了,他热爱国家,他甘愿用生命做赌注去挽救国家的命运。只是,他赌输了,但他输的大义凛然。
秦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荆轲是输给了历史的必然。
左思说荆轲是“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世间少有荆轲这样的勇士,有了他拼搏的过程,又有谁会再去关注结果。
荆轲,你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尽管风萧萧兮易水寒,但你仍选择视死如归,尽管面对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现实,但你依然毫无畏惧。
荆轲,你才是英雄,是真正的英雄。
2.当时,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
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他把荆轲收在门下当上宾,把自己的车马给荆轲坐,自己的饭食、衣服让荆轲一起享用。荆轲当然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音jiā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读后感《荆轲读后感》。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太子丹说:“拿兵力去对付秦国,简直像拿鸡蛋去砸石头;要联合各国合纵抗秦,看来也办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见秦王,挨近秦王身边,逼他退还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应了最好,要是不答应,就把他刺死。您看行不行?”
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于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太子丹感到为难,说:“督亢的地图好办;樊将军受秦国迫-害来投奔我,我怎么忍心伤害他呢?”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于期,跟樊于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于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樊于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年才十三岁的勇士秦武阳,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声,都伤心得流下眼泪。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于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命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
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了樊于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
秦武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
秦王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干么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武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野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秦王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从秦武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于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
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
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
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他跳过旁边的屏风,刚要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
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
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
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
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
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苦笑着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台阶下的那个秦武阳,也早就给武士们杀了。
秦武阳在14岁就敢在外面杀了人,《童区寄传》中也用他来反衬出区寄的勇敢,由此可见秦武阳,是一位追求低调的勇士也!
第三篇:荆轲读后感
我言荆轲刺秦王
——《荆轲》读书笔记
4月初,教学楼大厅中放置着一排漂流图书架。我带着我的《赵武灵王》,想着也来参加这漂流活动。随意在书架上翻阅着,却因某本书简介的寥言只语便被深深吸引。这本书就是《荆轲》,高阳著。
吸引我的简介,如是写:“和着高渐离的筑声,捧着樊於期的首级,带着徐夫人亲铸之剑,荆轲踏上了刺秦的不归路......而卓尔不凡的荆轲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燕国公主为他殉情时嘴角的那一抹微笑......”。以前,我认知中的荆轲,至少该是高傲的,抑或是没有七情六欲的。因为,只有这样的人儿,才能拥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心境。他以一位永留史册的历史英雄形象存留大家心中,所以印象中的他似乎就该是豪侠之士、武功盖世、身手了得、行侠仗义,怀抱天下之志而舍身刺秦。
然而,从拿起这本书开始,我对荆轲的认识开始颠覆。原来,他也不过是个常人。早年的荆轲怀才不遇,是失意的。正如他自己感慨的那样:“我空怀有一国之才,竟落得如此窘迫之境”。他擅长雄辩,并注重“养气”。但早年的他还是缺少了一份魄力,缺少直面现实的勇气。在“通宵苦思、无法解决”之时,他不止一次地走了“不告而别”之路。第一次是在榆次与盖聂论剑不欢而散之后,第二次是在邯郸与任姜有感情牵连之后,第三次是在燕市久等不到田光接见之后。
尽管早年一直怀才不遇,但荆轲从来都是高傲的。跟拜见徐夫人并与之相处交谈的过程中,徐夫人无疑是非常欣赏荆轲这位年轻人的,所以才会将太子丹之前请求数次未果的药方给他,并托他转交给太子丹。徐夫人此举旨在助荆轲接近太子丹,然而,高傲的荆轲觉得自己怀有大国的滔略,就该让太子丹主动地来发掘他、接见他。这份傲气,使得他做了人生中第三次“不告而别”,差点与他后面人生最辉煌的仕途擦肩而过。
尽管荆轲有着一股傲气,但他却欠缺了一份抗争,多了几分妥协。他人生中出现了好几次的妥协,而最后两次的妥协更是致命的。在他被奉为燕国的国士后,他向太子丹提出了上、中、下三策来谋求燕国的强盛。上策,合纵;中策,苦撑待变;下策,刺杀嬴政。荆轲善于诡辩与养气,所以他自然是极善于上策的,但无奈合纵是太子丹心中无法为外人道的隐痛屈辱,所以所谓的上策并不为太子丹所认可。相反,荆轲眼中的下策,却是投了太子丹所好。荆轲的致命妥协之一在于他放弃了自己所谓的上策,转投了下策,这是他最大的遗憾。尤其在他以使者身份进入秦宫,通过任姜之口得知秦国内部也有一个秘密谋划反秦的组织时,这份遗憾变得更为苦涩。
荆轲更致命的妥协在于他没有继续等待盖聂而是按照太子丹的意思任用了秦舞阳。秦舞阳,是太子丹器重的勇士,十三岁就开始在街头杀人。单就杀人的胆量跟剑术,他自然是无可挑剔的。但是,这次的任务却并不是简单地杀一个人。踏进秦宫,面对嬴政,在伺机刺杀嬴政时,秦舞阳必须有镇定自若的气概。可惜,他没有。而聂盖则不同,他的那份胆量与外放的霸气,不仅为荆轲所欣赏,还为徐夫人所推崇。但是,在太子丹的心中,他却不如秦舞阳来得放心,毕竟秦舞阳是燕国人,还是自己养在宫中的勇士。所以,在九月初荆轲仍在苦待盖聂时,太子丹才会说出“先遣秦舞阳”这种副使先行,正使后继的话来刺激荆轲,致使荆轲在隔天便动身前往秦国。
在我看来,荆轲刺秦的失败有各种原因:其一在于主谋者太子丹徒有报仇的心切却并没有大国的谋略;其二在于荆轲的几次妥协,明知刺杀嬴政是下策,必须樊於期人头、地图、盖聂三样齐全方能保成功,却最后仍在太子丹若有若无的刺激下任用了秦舞阳为副使;其四在于荆轲跟太子丹都考虑不周,没有任何的备用计划,在苦等聂盖的那段时间抑或更早有刺秦计划之时,就该开始培养秦舞阳的镇定功夫,秦舞阳也是块璞玉,只要荆轲耐心雕琢;其四在于秦国的气数未尽,淬毒的匕首可谓见血封侯,可最后竟然在夏无且医生救人的本能下被击落,所以注定秦国还能继续走下去。
然而,荆轲刺秦的行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的影响却是昭著的。正如他告诫秦舞阳:“今日之事,便是一声春雷。只要把雷劈了出去,惊天动地,四海皆闻。这是一个信息,带给所有反秦抗暴的人,告诉他们,行动已经开始,不管你我成功、失败,效用是一样的!任姜会把整个事件透露出去,一传十,十传百,叫所有的人知道,暴力不能统治人民,暴君也不必畏,不管他守卫如何森严,也不能免于被刺、被杀。一次不成功,第二次还会有人来。”
纵观后面历史,我想这声春雷真的劈了出去,真正地惊天动地、四海皆闻。这才有了张良,有了后面的前仆后继。
荆轲刺秦这一壮举,注定名垂青史。
第四篇:游侠列传读后感
美哉游侠 悲哉侠义
—— 读《史记·游侠列传》有感 接连读了《史记》里的几篇列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游侠列传》,连续读了几遍还是爱不释手。作者先以儒侠对举,以儒为侠作反衬,称颂了游侠言必信,行必果,急人之困,不爱其躯的可贵精神;然后分别叙述了朱家、剧孟、郭解的生平尚侠事迹,着墨不多,却写得英风飒然。读完此篇又联系到现实生活,不禁由衷发出感叹:美哉游侠,悲哉侠义!
美哉游侠!
诚信之美。“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会做到。真可谓是一诺千金。他们都有很强的责任意识,一旦受人之托则将终人之事,而且为了这千金之诺,可以轻生死,抛血躯。
果有成功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为人操守之美。朱家“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却“终不伐其能歆其德”、郭解“振人之命,不矜其功”。他们都办了好事但却从不居功自夸。
急人之难,舍己救人之美。“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士为知己者死”、“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朱家“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他们总是把别人的事放在第一位,为了帮助别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他们尽管贫穷,然一旦人有事相求,合于义,必全力以赴。他慷慨的救济穷人,“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而自己却过着“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的生活。这正是游侠精神力量的可贵之处,感人之处,他们把救助厄困的社会道德推向了极至。
厚施而薄望之美。朱家“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他们帮助别人,不是出于金钱、权势、名利的考虑,完全从心中之义出发。合于义,则为之,不计报偿;不合义,则不为,千金难动其心。
退让顾全大局之美。郭解曾经深夜前去调解一场许多人都没能调解的纠纷,当事人佩服他的为人,听从了他的意见。郭解又连夜赶回,并告诉当事人让他们先不要听他的话,等他走后,让洛阳诸公们再来调停,那时他们再和好。本来是自己做的好事,却要说成是别人的功劳。郭解这样做不但解决了一场纠纷,也维护了洛阳诸公的面子。
明理之美。他不以利害为转移,而依据是非来判断事物。在处理自己侄儿被杀这件事上,当他了解实情后“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在知道自己的亲侄儿被人所杀,而杀人者竟然敢逃之夭夭时,想来大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杀人者未免也太看不起自己了。更令人气愤的是自己的姐姐竟然曝尸其子而来羞辱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大多人会怒发冲冠立即杀掉那人为侄儿报仇。而解却没有贸然报仇行凶,而是沉着冷静的暗中调查,在找到那个人后还能心平气和的听他讲完事情的经过,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得知实情后能够公正的对待,合理的处理,不但没有责怪杀人者反而对他的行为表示赞同转而责备其姐姐,要是不是明理之人如何能做到在面临血缘亲情与社会公理矛盾的时候,能够大义灭亲
以维正道?
自省容人以德报怨之美。《劝学》中曾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当有人“箕居视之”表现出无礼之态时,郭解不先究人过,而先查己过“是吾德不修也”。找到自己的不足,对不尊敬自己的人不加怨恨,反而施之援手,解他人之困以德服人,终于“箕踞者乃肉袒谢罪”有了完美的结局。
恭敬待人之美。郭解“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穷困时待人恭恭敬敬,一旦得势就翻脸不认人之徒比比皆是,而能始终如一者则寥寥无几。当时郭解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是人们心中的大英雄。然郭解却能做到不乘车走进衙门,到旁的郡国替人办事时,能办到的一定办到,不能办到的也尽量使各方面都满意,然后才肯接受别人的款待着实不易。
墨子《修身篇》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未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源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贵义篇》说:“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强调志、信、道、本、义;儒家《论语·泰伯篇》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为政篇》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孟子·公孙丑篇》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则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告子篇》说:“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两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他们都是强调道、仁、气、义等。而这些都是游侠所具备的精神。
悲哉侠义!侠与义是分不开的,侠就是不顾自己利与害,挺身去做符合道义的事。读了《游侠列传》后不禁为游侠们的行为而感动——他们的行为乃是一种艺术,生也美丽,死也美丽,而又转而观现今社会,不免发出“哀哉侠义”的感叹。现代人过于实用化发展的精神世界和寻求刺激的娱乐倾向,已让我们无法看清楚以及了解作为一种历史存在的侠之真面目,更谈不上将它作为一种仍然具有综合价值的传统文化精神而给予尊重。
诚信的衰落。兵法有云:“兵不厌诈。”这似乎给了欺骗人一个最好的借口。当今社会的人,能够严守诺言的寥寥无几,食言而肥的却大有人在。假酒、假药,假化肥到处都是。本来签好的合同却会单方面毁约,为了逃避责任甚至想方设法钻法律的空子。说过的话转眼间就会失口否认,做错了事却拼命的隐藏。在所有社会生活都以个人的利益为中心的前提下,诚信便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也就难怪会有这么多不守信的事发生了!
急人之难义举的衰落。当今的社会,大多数人都是抱着“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做一切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做这件事对自己会不会有好处,若没有好处可捞,就很可能不会去做,更不要说损害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不认识的人了。在公交车上看见有人偷东西却默不作声,在路上看到有人持枪抢劫避之惟恐不及,看到撞伤的老人不敢上前去扶只因怕惹祸上身,看
到残疾人乞讨不愿伸手援助只因怕上当受骗。
见风使舵,看人下菜谱。对待上级领导,恭恭敬敬、小心翼翼、曲意逢迎;对待平级同事,表面和和气气,内里暗自争斗;对待下级群众却板起了面孔,端起了架子,摆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若是有下级群众求他办事,必先赴酒席大吃大喝一番,至于事情能不能办成还另是一说,而倘若那个人不知道要“意思意思”,事情就会立马告吹。
小肚鸡肠,以恶惩恶。动不动就会因为某些小事对他人心生怨恨。现今社会有些人看到对自己不尊敬的人,表面默不作声,心里却对他恨之入骨,总会设法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惩治他。他们奉“有仇不报非君子”为至理名言。只要是曾经得罪过自己的人都会铭记在心,总有一天会找那个人报仇。采取正当的手段报仇本也无可厚非,可是若为了报仇而不择手段,以恶惩恶的做法则着实不可恭维。当人们得意于自己的胜利时,可曾想到这用罪恶来对付罪恶的做法本身就是更大的罪恶?
推卸责任。现在很多人看到不好的事情,总是首先想到这是别人的错误,而从不知道反省自己。看自己一切都好,看别人一切都不好,是现代人的通病。比如宿舍没有评上文明宿舍就会想到是因为谁谁没有整理好自己的内务,而从来不会想到是由于自己没有去帮她。
合上这部史家绝唱,那“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侠客形象仍在我心中久久不散。青史独留的英雄侠义千载之下,人们仍可见其傲世雄风,闻其飘香侠骨!生命是短暂的,再长寿,也不过百年光景,在无限的时空中不过是流星刹那。侠者不是不爱生命,而是希求的更高,这种爱已经超越了生物意义上的爱,而是将生命的历程当做艺术的过程,是以生命为笔墨,以世界为素练,他们追求的不是简单的生物意义上的生存,而是生命所能展现的美。为了这种美,甚至不惜牺牲财富,权贵,乃至性命。现代社会每一种事物都有他的本源,中华传统文化侧重于义,西方文化侧重于利。重于义的文化才能生长出侠的果实。而今严重的问题是,在西方思想的冲击下,在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走下坡路,一切正在向西方文化演变。当人与人之间变得以利益为准绳,以金钱为信仰的时候,当人情味越来越淡薄的时候,在这样的土壤里,侠义的衰亡不过是个必然的结局。在此情况下也惟有发出“美哉游侠,悲哉侠义”的感叹!
参考资料:
司马迁著 韩兆琦评注,2004,史记(评注本)。长沙:丘麓书社出版社。韩兆琦。1996,史记通论。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韩兆琦。2000,史记题评。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江涌豪。2001,中国游侠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汪涌豪、陈广宏。2005,侠的人格和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陈向春。《史记·游侠列传》的文化学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4):61-65。
周普生。健全的监督体制和健康的国民人格——由汉侠郭解想到的,人大研究,1995(1):39-40。http://tieba.baidu.com/f?kz=86856979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3660712.html http:// http://
第五篇:《荆轲刺秦王》读后感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文言文《荆轲刺秦王》,它主要讲述的是荆轲刺杀秦王的因由及全过程始末,读完之后我深有感触,荆轲刺杀秦王的情景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回放,挥之不去。。。
公元前227年荆轲抵达秦国国都咸阳,并通过秦王的宠臣蒙嘉的引见,以谦卑的言辞求见秦王,秦王大喜,特地穿上君臣朝会时穿的礼服迎见荆轲,荆轲手捧地图敬献给秦王,在地图完全打开,图穷匕现之际,荆轲趁势抓住秦王的袍袖并举起匕首刺向他的胸膛。但是还未等到荆轲近身,秦王已经惊恐的挣断了袍袖,荆轲随即追逐秦王,两个人绕着柱子奔跑,结果后来秦王拔剑砍下了荆轲的左腿,荆轲无法再追下去,便将手中的匕首掷向秦王,结果却击中了铜柱。。。“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荆轲失败了,功亏一篑,可悲,可叹啊!
功亏一篑终究意味着失败,荆轲和燕国都为这次失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身死国灭!纵观全文,我看到的是一份精心策划近乎完美的谋略与荆轲他志向意图明朗的侠义之举啊!究竟导致他功亏一篑的原因是什么呢?荆轲本有识人之明,认为秦武阳不是实施计划的适当人选,而因为太子丹的干预,这其中有着深深的无奈,荆轲最终放弃了自己正确的选择——这也便是荆轲的谋略在执行过程中暴露的缺点!由此看来,荆轲如果采取正确的决断,坚持正确的选择,那么秦王会必死无疑了吧!然而,历史是不能容许我来予以假设的,真实的历史残酷地说明了荆轲还是犯有严重的错误。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将荆轲否认,在他身上,我们还是可以看见许多非常崇高的精神。
首先,他十分忠诚,忠于国家,忠于自己的主人太子丹。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但是他却能在一个国家陷入危难之际,以壮士的身份挺身而出,丝毫不为自己的性命着想,为了国家他可谓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太子丹对他稍微失去了点耐心他就十分过意不去,甚至改变了他等朋友的计划。这在客观上也减少了他成功的可能性。荆轲如此“竭尽忠诚,至死方休”,也完全称得上是“士为知己者死”了吧。
第二便是他的侠肝义胆,他虽然谋略出现失误,但是十分有胆识:荆轲明明早在易水河畔慷慨悲歌时就早已知道自己的下场,他“心知去不归,徒有世后名”可是他依然义无反顾,为了自己的国家慷慨赴死,这样的侠肝义胆难道不是可歌可泣的吗?
壮士荆轲有一种像革命先烈一样的要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他的舍身告诉我们,忠心为国,不畏牺牲,乃英雄所为。虽然他的做法并不可取,可是他的精神应该为我们所称道!我们应该做一个像荆轲一样能为祖国付出一切的爱国者!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畔的这首悲壮的歌至今传唱不衰,荆轲作为一名勇士而被世人颂扬。荆轲刺秦未遂的历史事件,千百年来都为文人们深感遗憾,无数的诗词文赋,都是以暴君来形容秦王,而肯定荆轲的英雄行为和侠义精神。然而从战国历史中政治成败的角度去审视这个历史事件时,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的值得思考的东西。“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前人误入失败的陷阱,可作为我们今天行事的前车之鉴;而前人获得的成功经验,可作为我们继续前进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