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第三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把词语填在适当的句子中。
4、引导学生产生写话的,鼓励学生写真心话。
5、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友 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一、我的发现
(一)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反复读生字,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小泡中的话,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交流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5、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如:第一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呀!”乌鸦说“小芽上长蚜虫呢!”
(二)看看说说
学生自己观察,指名说反义词。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自己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读准字音)
2、各自选择词语造句,全班交流。
(二)我会选
1、引导学生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
2、自己选词填空,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交流检查
(三)我会写
1、激趣谈话:
(1)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想告诉大家吗?
(2)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吃的食物吗?
(3)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游戏吗?这个游戏是怎样玩的?
(4)你最喜欢去的是什么地方,你看见了什么?
(5)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长得什么样?……
2、指名说话,老师相机指导。
3、同座同学互相说自己想说的话。
4、把自己所说的话写下来。
5、学生写话,教师巡视,帮助写话有困难的同学完成写话。
(四)我会读
1、学生小声读故事。
2、同座互读,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
3、全班交流。
4、你认为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
第二篇: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八有五项练习,分别是“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内容。这些内容着眼于学生识字能力,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良好书写习惯、阅读习惯,学会收集词语,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田字格贴片。(教师)2.生字卡片,制作贺卡材料和工具。(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学习目标】
1.认识新字,巩固识字写字。
2.积累词语,向父母表达新年的祝福。【学习重点】
1.巩固识字、写字,积累词语。2.学会写祝福的话语。【学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片。(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教学环节】 识字加油站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爱我吗?我是一位老师。我是学校的一位老师。
二、讲授新课。
1.师出示生词卡片:学校、老师。2.谁会大声地读给全班同学听。3.指名读,开火车读,抽读。
4.同学们,你们爱妈妈吗?妈妈是干什么的? 5.指名说,师贴卡片:医生。
6.生认读新词:医生,学生找到相应生字卡片:医生。7.妈妈在哪个地方当医生?
8.师板书:医院,生找到相应生字卡:医院。(练读以上生字,形式多样,人人过关为主)9.同法学习生字词:工厂、工人、军队、军人。
三、指导书写生字“工”“厂”。
1.师范写,并指名说说书写规则。
2.生练写生字,先描后练,并积极展示。
四、师总结并拓展。
我们今天又学会了这么多新词,学会写2个生字,我们高兴吗? 字词句运用
一、谈话导入。
1.师出示课件:生字宝宝开花了,你们想看吗? 2.总结:生字宝宝真有趣,一个字可以组两个词。3.谁会读:皮(果皮)(树皮)。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读词,学会组两个词。
1.出示卡片“法”,分小组讨论组词。
2.比赛组词,看哪组又快又好,优胜者得一面红旗。
3.同法学其他生词:旁边、两边、许多、也许、到处、四处、学生、生气。4.全班开展读词比赛。
三、拓展。
师出示其它生字,考察学生组词能力,组的词越多越好。
四、做一做。
1.出示课件,欣赏贺卡。
(1)导入:新年快到了,我们都会做贺卡送祝福,你打算做一张什么样的贺卡呢?我们先一起欣赏一下,仔细观察这些贺卡是怎样制作的?(2)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各种形式的贺卡。
师:你觉得这些贺卡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制作的? 2.计划制作贺卡。新年快到了,你想向谁赠送贺卡表示祝贺呢?你准备制作一张什么样的贺卡?你想对赠送的人说句什么祝福的话?(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对学生的祝福语句加以指导)3.学生自制贺卡,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贺卡。
(1)介绍材料,并提出制作时产生的垃圾放在收集盘中,保持卫生。(2)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装饰。(3)在贺卡上写祝福的话。
4.做好的贺卡放在展示台上,交流贺卡的制作。【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把问题直接交给学生,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有时教师的提示和诱导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组织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贺卡制作,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点拨,让他们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刺激其思维的活跃性,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第二课时(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学习目标】
1.书写规范汉字,认识两种新笔顺规则。
2.能有节奏地朗诵古诗,了解古诗所表达的大意,激发对古诗的兴趣。【学前重点】
1.学习两种新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2.能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教学环节】 书写提示
一、认识汉字“小、水、月、问”。
1.师出示第八单元会写字卡片,抽读汉字,重点抽查“小、水、月、问。” 2.课件演示“小、水、月、问”四个汉字笔顺。3.说说上面四个汉字共有几画。
二、学习“小、水、月、问”的笔顺规则。1.观察课件中“小、水”两个汉字的书写笔顺,先中间后两边。2.按此规则,学生在书中田字格练习书写“小、水”。3.同法指导学生“月、问”。强调笔顺规则:先外后内。日积月累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古诗,你们想听吗?
二、学习。
1.多媒体课件播放《风》,引导学生欣赏。2.老师范读。
3.请学生认真观察图,互相说说图中画的是哪句诗的景物? 4.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诗读顺、读熟。5.学生尝试说说诗的大致意思。6.教师抽查。
7.教师学生评议,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8.教师引导学生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将你今天的收获讲给你喜欢的人听。
2.课外阅读。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春节童谣》。【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夯实语言的基础,将学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系统化,强调“学以致用”,而更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时,我让学生进行小组间互相交流,展示识字成果,交流识字体会,体验识字的乐趣。这样,就能引导孩子们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汉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主动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第三篇: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扩展识字量,反义词练习,朗读、识记成语,能写话,口语交际,才艺展示。通过认、读、识、记、说、做完成练习。培养学习兴趣。重点难点:
利用部件区分形近字,扩大识字量。能看图说反义词。能在具体语境中区分意思相近的词语。培养学生朗读、说话、写话的能力。教具准备:
形近字卡片,找反义词的画面,几种熟悉的动物、植物画面。一枝蜡烛。课时划分: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这个活动安排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二是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由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让他们去主动发现,自主归纳,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过程:
1、读小泡中的话,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2、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如:第三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衣被是一家,用手来披挂,土坡一口缸,砸破石头上。
3、“看看说说”让学生自己发现,不必引导。指名说。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本部分安排四项内容:读记四字词语;选词填空;写话;读短文。“读读记记”重点是指导学生读熟、记住,通过创设语言情境帮助理解词语的意思。“我会写”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产生写作的愿望,对于内容和语言方面不必提出过多限制。“读短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过程: 读读记记
1、自己读词语,一起读。
2、创设情境帮助理解:如,太阳一出来——金光闪闪,黄山的风景——秀丽神奇,小兔子跑进树林——无影无踪,广阔的大海——无边无际。
3、自己想办法记住这些词语。(也可以让学生的把这些词语写在自己的积累笔记上。)我会选
1、引导学生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想像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自己选词填空,请同桌检查,并说说自己的理由。我会写
1、启发谈话:平时你们有很多悄悄话在心里藏着没有说,你想说说吗?
2、组内同学互相说自己想说的话。(内容不限,长短不限。)
3、你可以说更可以把他写下来。这样自己以后看了还能想起来呢。
4、学生自由书写,教师巡视了解。也可以组织组内同学互相读读一读,评一评。我会读
1、自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同学比赛读,读给老师听。
3、组织学生说说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是本组教材主题的一个延伸,融科学自然教育于口语交际活动之中。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交流活动,丰富学生的对生物知识的认知,培养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了解生物,保护生物的意识。
活动中教师应该按照教材安排,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准备,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评价,以达到此次活动的多重目的。交际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动物、植物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等)。
2、相关的动物头饰、写有动物名字的标牌等。
3、动物自我介绍的录音。
4、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过程:
1、小组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同学间互相阅读。(2)互相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3)用简单的话想全班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2、召开“动物,植物介绍会”
创设情境:大家看了这么多有关动植物的资料,掌握了这么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动植物的小专家了。我们组织一个“动植物介绍会”好不好?
示范引导:昨天,我请作北极熊做了一次讲解,下面我把录音放给大家听听,我们可以学着它的样子介绍一下自己。
3、分小组准备讲稿。
4、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解,讲解的同学要戴好相应的头饰,挂上相应的动物标牌。(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
5、各组推选最佳讲解员参加全班比赛。
6、师生共同评议。第四课时 展示台 这是本学期结束前的一次展示,可以把本学期的学习成果都那出来展示。教师要组织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学生一个学期以来的收获。鼓励学生大胆展现自己,总结收获,在相互的交流中促进学生积累,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自我表现能力。过程:
1、日记展示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也可以摆出来参观,或是打印成册发行在全班,全年级,家长。
2、中华鲟等资料可以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展示。自然博物馆见闻可以在小组内介绍,再在班里介绍。(条件不允许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集相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第四篇: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八
2017——2018学上学期
教材简析: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八”,设置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板块,让学生积累生字,学习运用拟声词,掌握左右结构汉字的书写要领,积累与动物有关的成语等,进一步加强学生字、词、句、篇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自主学习生字;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学会学会运用拟声词;在诵读中,借助拼音将成语和童话故事读正确、读通顺,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童话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的名称,在认识动物名称的词语中识字。
2、了解左右结构的字和书写规律,掌握书写时的正确坐姿和握笔姿势。
3、认识拟声词,了解他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
4、熟读并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并能选择一两个说话。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童话《称赞》,了解称赞别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识字生字,学习拟声词。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积累成语,理解《称赞》这则童话蕴含的道理。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课时分配: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播放小火车鸣笛声)同学们,我们的“快乐号”小列车又要出发了。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这辆列车,去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你准备好了吗?
二、试着给下面的动物分类,看看谁的分法多。
1.出示课件:
(1)认一认:依次出示“狼、猩猩、海龟、白鹤、鸽子、羚羊、蚯蚓、螃蟹、蝴蝶、蚕”等动物的图片指名认一认。
(2)依次出示词语:学生每认识一个动物,在相应位置出示这个动物的名称。
(3)说一说:先在组内说一说这些动物的习性,再指名在班上说,然后集体评议。
2.引言,提问:这些动物中哪几个动物是同一类呢?
(1)小组合作练习分类,并说说理由。
(2)汇报学习成果,把同一类的动物名称写在一起,并鼓励 学生用不同的分法来分类,如按动物种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卵生类等;按生存环境:空中、陆地、水上等。
三、字词句运用
1、试着读一读,看谁能将这些字读准。
猜猜下面词语的读音,再选择合适的放在句子里读一读。啪 唰 吱呀
嘟嘟嘟 呱呱呱 咚咚咚 哗啦哗啦 叽叽喳喳 嘻嘻哈哈
大家都睡着了,突然响起()的敲门声。(),雨不停地下着。()鸟儿在树上地叫着。
2、你知道这些像声字都表示的是什么的声音吗?试着说一说。
3、在上面选择正确的象声字填在句子中。
4、请同学汇报。
5、拓展:我也会选填象声字。
(1)吃中午饭时,突然飞来一群小鸟,(),叫个不停。
(2)看着不争气的小明,妈妈生气极了,只听()的一声,小明的脸上多了五个手指印。
(3)上班高峰堵车了,只听(),喇叭声响个不停。师:大千世界,声音无处不在,说话和写作时,如果用上了拟声词,就会使人有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指名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拟声词。
四、书写提示。
会写生字领、群、船、野。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老师提示:
(1)先看后写,才能减少修改次数,确保页面整洁。(2)有些字,左右两边的宽窄差不多,写的时候要均衡。
3、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5、进行全班评比。
四、谈感受,说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动物引入新课。
1、师:孩子们喜欢哪些动物?
2、全班交流。
3、下面这些歇后语,表达了人们以前对狐狸的印象。读一读,和同学交流它们的意思。
歇后语:
狐狸尾巴————藏不住 狐狸吵架————胡(狐)言乱语 狐狸给鸡拜年————不怀好意 黄鼠狼和狐狸结亲————臭味相投
二、学习“日积月累”
1.教师多媒体出示“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学生尝试读一读每个成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2.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对同桌读错的字音要及时给予指正。
3.指名读、全班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音。提醒学生注意:“狼、惊、龙、凤、网、鸣”是后鼻音;“咽、胆”等字是前鼻音;“之、鼠”是翘舌音。
4.说一说,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⑴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成语,找出它们的特点。⑵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⑶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适当小结:第一列的三个成语,每个成语含有两种小动物;第二列的成语都是“××之动物”类型的;第三列的三个成语,每个成语都含有“如”字和一种动物。
5.根据发现的成语特点,同桌间交流记忆这些成语的方法,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成语,练习背诵。
6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7、我会选择一两个成语说话。
如:妈妈做的饭真香,我狼吞虎咽的几下就吃饱了。
四、学习“我爱阅读”
1.过渡:同学们,在前面几个板块,我们又认识了很多生字和新部首,还积累了很多与动物有关的成语,下面,我们来学习“我爱阅读”这个板块
2.学生自主阅读童话故事《称赞》,教师课件出示自读要求:①运用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②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 读几遍。
3.学生再读短文,想一想,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什么? ⑴学生阅读、思考、总结,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⑵学生自由举手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这篇童话故事讲了小刺猬称赞小獾的板凳做得好,小獾称赞小刺猬送的苹果香,他们彼此的称赞都给对方带来了愉悦的感受。
4.互动交流
师:根据短文内容说一说,称赞会带来什么效果? 生:称赞会增强别人的信心。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称赞可以增强别人的信心?
生:小刺猬称赞小獾做得小板凳一个比一个好,使本来有点泄气的小獾有了自信,最后不仅会做板凳,还学会了做椅子。
师:对,称赞除了可以增强对方的信心,还会带来什么效果? 生:还会消除疲劳,小獾称赞小刺猬,小刺猬就不感觉到累了。
师:说的真好,看来,称赞别人好处真多。5.读了这个童话故事后,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举手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说得好的及时评价,给予肯定。
6.小结:通过《称赞》这篇童话,我们知道了称赞有无穷的魅力,它能让人自信,让人高兴,让人消除疲劳,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称赞别人。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左右两边宽窄大致相同的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方法,还认识、背诵了很多与动物相关的成语,学习、理解了童话故事《称赞》,同学们收获一定不小吧!课后,请把《称赞》这个童话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一听。
六、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1、积累含有动物的成语
2、讲童话故事《称赞》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动物
像声字
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称赞别人
第五篇:《语文园地八》 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习作: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一定的条理,编写神话、传说故事。
3、我的发现:让学生从发现的角度区别形近字,增强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4、日积月累:了解成语构词方式、歇后语的类型,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5、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借助字词典等工具,学习成语,读懂故事,理解寓意。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教学“口语交际” 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学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口语交际”
1、教师引入: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西门豹》《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几篇神话、传说故事,体会到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优美生动的情节。你还知道或读过哪些神话和传说?今天,我们开展一个故事会,自己选一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2、分小组互相介绍:每人介绍一个,讲的故事要有一定的顺序,把故事内容讲清楚,听讲的同学要认真。
3、小组评议:谁的故事最吸引人,讲得清楚、有条理,情节生动、有趣?
4、评出小组的“故事大王”,帮助同学修改故事,讲得更生动。
5、全班交流,评出班级的“故事大王”,对积极发言、口语交际有进步的学生加以鼓励。
6、教师总结:神话、传说故事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它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课后我们可以再选一些故事读一读。
第二、三课时
教学“习作”
1、教师:上一节课,同学们互相介绍了自己了解到的神话、传说故事,被神奇的故事所吸引,如果你是神话、传说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你想变成什么?这节课,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围绕“假如我会变”,变成任何人、任何物,编一个故事。
2、明确习作要求:
(1)指明学生说说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2)教师补充:
想象要大胆,可以异想天开。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也可以是未来的,还可以是自己设想的。
例如:你可以变成纳米医生到人体内旅行;可以变成神鸟守卫美丽的大森林,可以变成火星居民离开受污染的地球,并加倍珍惜火星清洁美丽的环境等。(3)习作方法指导:
以《女娲补天》为例,讲清习作的方法。叙述故事时要有一定的顺序。故事中要有人物的真情实感。
叙述故事要具体,特别是个别情节要写清楚。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3、学生自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说好在哪里?全班交流。
5、教师选出有特色的习作讲评。
6、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见。
7、举办“假如我是XX”主题班队会。
第四课时
教学“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指名读词语,注意正音。
3、结合词义,说出带点词的意思。
4、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带点的字有部分部首与偏旁相同,但字与字读音不同,意思完全不同。
5、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的理解。如:“归”与“旧”;“狠”与“狼”。
6、小结:注意区分形近字,正确书写。
四、教学“日积月累”
1、学生读“读读写写”“读读背背”
2、交流: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横排是数字式成语,第二横排是ABAC式,第三横排是AABB式,第四横排是反义词形式。
3、你在课外还能收集到这几种形式吗?试一试。
4、读一读,记一记。“读读背背”
1、读一读,你发现这些词和我们学过的词形式上有什么区别?
教师讲解:这种形式叫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后一部分是解释,也就是全句意思的所在。
2、学生结合前部分的故事,理解后部分的比喻。
3、读一读歇后语,你还发现本次出现的歇后语前部分的特点吗? 教师:前部分全是历史故事或神话故事。
4、找一找,哪些是历史故事,哪些是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