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色家书》读后感心得体会2000字
《红色家书》读后感心得体会2000字
于德刚
3月28日,江西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号召全省党员干部每位同志都要认真读一读《红色家书》。通过诵读《红色家书》,一封封饱含深情的红色家书,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回忆,是无数视死如归的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将红色精神与革命信念寄予在这字里行间。透过红色家书,我真切的感受到,革命先烈们对坚持革命的矢志不渝,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更能感受到他们为信仰献身的革命豪情。
一、《红色家书》中蕴含的精神实质
1、对党忠诚是红色家书的精神核心
“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每个党员对组织的宣誓。党的创始人李大钊被捕入狱后,思索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谋中华民族之解放”.方志敏在狱中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爱国将领吉鸿昌在就义前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他在将死之时并没有埋怨当局或感慨个人境遇,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容地看待自己的牺牲。可以说,他们的心中始终装着国家和民族,他们用热血和忠诚奏响了励志报国、革命救国、以身殉国的交响曲。
2、坚定信仰是红色家书的精神实质
“信仰”的力量,在血与火的革命年代,革命先烈们始终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坚信中国人民一定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坚信一定有人能继承他们的遗志。江竹筠就义前写给谭竹安的遗书——《我们在牢里也不白做》“我们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狱日起,我就下了两年坐牢的决心,……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我们都知道江竹筠(江姐)是个英雄的革命烈士,我们从中不难感受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共产党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和主心骨。
二、诵读《红色家书》的几点体会
一封家书,是一堂生动党课,潸然泪下的同时,也是对心灵的一次洗涤,让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从这样一封封红色家书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榜样的力量、精神的力量、理想的力量,让人记忆深刻,镌心铭骨!
1、诵读《红色家书》是一次思想的再洗礼
总书记曾说过:“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常扫思想灰尘,思想灰尘不扫,精神状态就难以提振”.“思想灰尘”指的是各种金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如果我们党员干部不常扫思想灰尘,就会一步步被这些错误思想所侵蚀,进而一步步走向腐败的深渊。通过诵读《红色家书》,我的思想得到了再一次洗礼,想想那些英雄先烈,我们应该为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感到满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理应要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要以敬畏之心对“权”,以淡泊之心对“位”,以律己之心对“利”,要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
2、诵读《红色家书》是一次党性的再升华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任何时候最不能丧失的就是党性,党性是“魂”,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党性缺失,精神就会崩溃。通过诵读《红色家书》,我的党性再一次得到了升华。如果说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党性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武器,那么在步入新时代的今天,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制胜法宝。新时代,党员干部讲党性就是要对党绝对忠诚,永远相信组织、信任组织;就是要在关键时刻、重大原则问题上表现出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纯洁性;就是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就是要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保持与党同心、与党同向。
3、诵读《红色家书》是一次责任的再压实
所谓责任,就是岗位赋予我们的职责使命,面对这种职责使命,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通过诵读《红色家书》,我认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最大的职责使命就是要以敢于直面矛盾的勇气、抓铁有痕的干劲、水滴石穿的毅力,敢为人先的担当,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期待,脚踏实地做好工作,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三、如何继承和发扬红色家书中的革命精神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如何继承和发扬红色家书中的革命精神?我个人认为,最好的缅怀,莫过于深刻领会革命精神,追随革命先烈的脚步,学习这勇往直前、不畏困难的决心,将革命精神升华为心中的一种追求、一种向往,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做人,让革命精神散发出现实影响的光芒。一是要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信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常补精神之“钙”,要始终在政治立场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忠贞不二的忠心、众矢不渝的初心、坚定不移的信心走好从政道路上的每一步。二是要发扬优良作风,修身律己。新时期,我们更加需要学习和传承革命先烈们的优良作风,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要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三是要继承光荣传统,勇于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在新时期,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作风、以“钉钉子”的精神苦干、实干,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
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开创江西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的美好明天交上一份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第二篇:《安源红色家书》读后感心得体会
《安源红色家书》读后感心得体会
怀着敬畏之心,我认真品读了《安源红色家书》中的每一篇家书,令人心神震撼、肃然起敬、彻夜难眠。
《安源红色家书》中那一封封来自战场、来自刑场的家书,字字发自肺腑、句句饱含深情、篇篇凛然大义。
《安源红色家书》书写了革命人赤诚炙热的国家大义。“不要哭,革命不流血是不能成功的,我死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朱少连手抹血泪对铁路工人说;“办工会是为了工人的利益,咱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军阀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应该的、必要的。我黄静源是穷人的兄弟,今天脱了牢笼,明天又要去搞工人运动,就是你们把我杀了你们也阻止不了。”这是黄静源就义前的铿锵誓言;“萍乡一带我路熟,让我当前卫吧。”韩伟争当开路先锋,等等。革命先烈,舍生忘死、英勇就义,对祖**亲炙热而又诚挚的情怀,是那么的简单鲜明,纯洁而又坚定。我们作为森林消防人,作为抢险救灾的群体,经常面临着危险,肩负着沉重而艰巨的重任,我们更要以先烈为榜样,厚植为民服务观念,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争当森林消防标兵。
《安源红色家书》书写了革命人毫不动摇的信仰信念。王麓水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说道“虽然久别十载之家乡,但是终日未忘记过,因为责任所在无法离开”,令人凄然泪下;肖保璜给老师的口信中写道“我相信共产主义今生今世始终不会改变,生活即使再艰苦些,我也能忍下去”,()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贺国珍临终遗言“我没有什么遗产,这支枪是我用生命保存下来的,交给党,让它继续去消灭敌人吧”,让大地含悲,山河呜咽,等等等等。虽然寥寥数语,却满满都是对革命终将获得胜利的坚定信心。身为党员,又是森林消防大队党支部带头人,更要心怀赤子情怀,心存感恩,心存敬畏,励精图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为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提升单位形象地位而不懈努力奋斗。
《安源红色家书》书写了革命人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夏明翰给妻子的信中说道“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林育南给恋人的信中写道:“此后我更当造成山一般的稳定,铁一样的顽强”;肖劲光告诫子女“要相信党,相信真理,一个人离开了党,将一事无成”。在这黑暗年代,白色恐怖横行,革命先烈们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将生死置之度外。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平凡的岗位中默默无闻、兢兢业业、踏实苦干、竭诚奉献,才不愧于培育我们的党,才能不负养育我们的湘东人民。
《安源红色家书》是一面精神旗帜,充满着穿越时空砥砺奋进的无穷力量。昨日先烈们以生命为代价,为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作答,今天,我们当以优异的工作业绩为实现人民幸福和国家复兴而作答。“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要以先烈们为榜样,永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一往无前,善作善战,攻坚必定有我的奋斗姿态,在森林消防工作中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为湘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生态安全保驾护航。
第三篇:《红色家书》读后感
《红色家书》读后感
一封封家书,一句句遗言,写不完的诀别意,道不尽的赤子情。。。
瞻仰英雄家书,为英雄豪气所澎湃激荡。“自古英雄多患难,岂图我今然”!读到王孝锡的给父母亲的诀别信,一副英雄大无畏的形象跃然于心中,舍我其谁的赤胆忠心!父母前,难尽孝,大义前,尽忠诚。
“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我将毙命,不足为奇。为了革命的胜利,九泉含笑也无恨。读到毛泽建一位女性革命者的遗书,既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更有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盼。极幸运的是,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洒尽热血,建立了共产主义新中国,女英雄九泉下可尽开颜。
“在法西斯匪徒们拿枪向我们的头颅胸膛发射,或持刀向我们头上砍下之前,即在我们流血之前,我们将用最大的阶级愤怒,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方志敏烈士在“我们临死以前的话”的呐喊。在信中依然在为革命情形做分析做探讨,为革命的成功积攒,呐喊声依然长鸣于耳边,敬仰之情油然于心头。
“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读到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邓恩铭的诀别诗,总有一种热血澎湃却壮志未酬的伤感,这种感觉不是悲伤离别,更是对革命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
“本来文弱一书生,屡欲从军愧未曾。不死沙场死牢狱,三军埋血恨难平!”读到英雄邓雅声的绝命诗,弃笔从戎的铮骨男子汉形象,一直是国难时文人志士的历史丰碑。革命已成功,您在丰碑中永生!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就义诗,小时候就牢记于心,今重阅之,依旧热血激昂。“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激奋人心!
。。。
英雄已去,革命继续,激荡吾志,焕我精神,遗志在心,奋斗向前,撸起袖子加油干!
第四篇:红色家书读后感
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 读后感
“沐浴在这种纯洁的感情里面,我们的感情也会得到升华,所有的读者都会在这些家书面前受到精神的洗礼。”我怀着对党深厚的感恩之情,细细品读了《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这本书。
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维系家庭的和睦,共建和谐的社会。家书里记载的家庭琐事往往和那个时代的大事连在一起,当大事发生时那些普通参与者同样是创造历史的主人。
《红色家书》一书精选了百余封家书,时间涵盖了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写这些家书的人们,都是那个时代一些重大事件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们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向亲人诉说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可以说,这些家书记载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是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献,是一部中华民族解放与人民革命的历史。
《红色家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中,无数志士仁人告别父母,远离亲人,走向战场,在紧张的工作与严酷的战斗间隙,他们将对亲人的思念付诸笔端,写成一封封充满亲情、激情与爱情的家书。这些家书或柔情似水,或豪情勃发,是革命者与亲人间的心灵交流,承载着战火的记忆,蕴涵着无穷的思恋,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寄托着殷切的祝福。这些家书是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后人的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今天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家书是亲人间的通信。千百年来,家书承载着人类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亲情。那些传世家书不仅记忆着逝去的岁月,蕴含着亲情的温暖,而且闪烁着哲理的光辉,传承着文化与文明。杜甫的“家书抵万金”的诗句,是对家书意义的至上概括。
家书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是至亲骨肉间的贴心话。读家书,如亲人促膝交谈。当远行的游子含泪细读父母家书的激励与教诲,当劳作的双亲喜读子女家书汇报生活与工作,当关山阻隔的夫妻通过家书倾诉恩爱的时候,温情在信札笔墨间荡漾,那般的牵肠挂肚,那样的喜悦激动,不是从书信年代走来的人,是难以体会的。
家书里记载的主要是互报平安、家庭之间的点滴小事,其中穿插着写信人之间思想情感的变化,实实在在,触手可及。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让大家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懂得,不论他的岗位多么平凡,每一个牺牲的烈士都是共和国的基石,每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都是祖国建设这部机器上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英雄不是高不可攀,榜样就在身边。
品读《红色家书》,我不仅重温了中国革命史,而且为那一代革命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所感动。如王一飞在中秋节前夕写给妻子的信中,回顾了两人在一起的甜蜜,抒发了离别后的思念,立意有诗情,文章有画意。还有李启汉写给父母亲的信,夏明翰写给妻子的信,冷少农写给儿子的信等等,都堪称书信体散文中的经典,可以作为我们学习写作的范本。
品读《红色家书》,我不仅加深了对先烈的敬仰与怀念,而且学会了应当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的道理。如:在法国留学的向警予写给家乡求学的侄女向功治的信中勉励她要亲师取友,问道求学,她认为这
是改造环境、改造自己的重要办法,希望她能全面发展,做对国家有用之人。毛主席在写给远在苏联学习的儿子的信中,建议孩子们要“趁着年纪尚轻,多学习自然科学,少谈些政治。”毛主席认为:“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以自然科学为辅”。这种观点,对今天的年轻人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有何叔衡与他的儿子谈谋生处世,徐特立教育儿媳读书进取,林伯渠劝导女儿要注意搞好家庭和睦等等,对我教育非常深刻。
品读《红色家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革命者最讲亲情,最懂真爱。他们即使天各一方,生死攸关,仍惦念着白发双亲,牵挂着妻子儿女。这些红色家书是一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人生宝典。如:王一飞写给妻子陆缀雯的信是一位共产党人写给妻子的情书,王一飞向妻子表达了无比的关怀和爱恋,展现了革命者感情的细腻与真挚。但为了革命大业,他不得不放弃与妻子朝夕共处的浪漫生活,奔赴革命的最前线。周恩来写给妻子邓颖超的信中既有离别的思念,又有工作上的支持,比起花前月下的爱情多了一份令人称赞、敬佩的成熟和深沉,这封信是我感受到了一对革命夫妻之间互相帮助、平等和谐的高尚境界,使我领略到了革命领袖伟大、无私的爱情观。
品读《红色家书》,使我更加端正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正像何叔衡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命运并非上天的安排,要积极面对人生。路在脚下,凡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对于自己走过的路,无论成败,都不应该后悔。对于未来的路更要靠自己来走,而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走好眼下的每一步,踏实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就组成了未来的幸福。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品读《红色家书》,不仅使我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净化,而且增强了党性,更加激发了工作热情。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共产党员不仅要热爱生活、懂得生活,而且始终要追求和谐、健康、科学、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要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强身健体,提升个人的生活情趣,才能永远以旺盛的精力去投入到工作当中。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产党员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嗅觉、鲜明的政治态度、强烈的集体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自觉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自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在创先争优的活动中,在平凡的水务工作中,立足岗位,勇于奉献,实现终生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远大理想。
江汉区排水队 袁俊
2012-6-18
第五篇:红色家书读后感
“一条牛,一堆感情”
——读《红色家书》之何叔衡作《活的人要真活,不要活着还不如死》、《只有求自己才有门径》有感
明天,是党的九十七岁生日,是丫头8岁生日,也是周日。而我,明天还有工作,将要第六次缺席丫头的生日聚会。正纠结于如何让家人理解我置女儿于不顾的行为时,我读到革命先驱何叔衡老先生在革命时期写给兄长的家书《活的人要真活,不要活着还不如死》以及给儿子的家书《只有求自己才有门径》,心里瞬间豁然开朗。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何叔衡化装去上海,翌年被组织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此时他年过五十,仍学通了俄语,以此研修革命理论。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抛家弃子,客居异乡,只能通过书信、报纸了解国内的情况。不是不念家,不是不爱亲人,只是在家国之间,在百姓面前,他选择了国家、百姓!
对信仰的选择:“此间有教堂的牧师对我说,咒骂您的,到了您的兄弟妻子时;欢迎您的,自然要扩大到世界全人类。又云,贫穷、饥饿、纷乱、压迫四者,是一人的鬼门关,是众人的安乐园。我由此想到我一身一家的事,即怡然处之了。”
对妻子的表白:“我是永远要对得起我的骨肉和您的呀。您请袁陈各戚代您的手笔写几句话到我。要是琐碎的事呀。”
对儿子的教导:“你信中‘急是空的’这一句话,十分扼要,凡事只有快快活活的去想,快快活活去做,总有办法,听他天大地大的事都是如此。至于不同人乞怜,须知现在被压迫的太多,都是可怜的人,所以乞怜也是空的。只有求自己才有门径。又,凡事总要早打算,明年要做些甚么事,下月要做些甚么事,明日要做些甚么事,总要脑子里先想一下。”
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老先生的深切牵挂、至情至性!要割舍这份浓情,去为了大众的福祉舍命奔劳,得有多坚定的信念去支撑啊!
毛泽东评价何叔衡老先生:“何胡子是一条牛,是一堆感情。”萧三先生亦有诗云:“做事不辞牛负重,感情一堆烈火燃。”的确,何老先生就是带着对家人、对百姓一堆感情去投身革命的一头牛,是最可敬的“一头牛”!
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时期,这样的幸福生活是多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抛家舍命谋来的!今天的我们,已经不需要有“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即便身处异乡,偶尔归家也是平常可为的事情。做为一名为企业服务的员工,任何情况下守好自己的岗位,干好自己的工作,是做为一个职业人应有的信念。这种遵守职业道德、信守职业承诺的信念,还要传承给我的女儿,我要为她做出榜样。我相信,我的家人也会支持工作中不完成不罢休的“一头牛”,也会感受到百里之外牵肠挂肚的“一堆感情”。生日快乐,丫头!
二○一八年六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