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有感2500字
读《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有感2500字
潘锦莹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有一句“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执行制度没有例外,我该对这个例外如何理解呢?
作为刚进入供销系统的员工,当别人问起我,供销社是一个怎么样的单位?我很难系统地跟别人说清楚。供销社跟别的行政单位不一样,供销社既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又有行业指导、经济发展职能。它既要承担政府赋予为农服务方面的职能任务,又有再生资源利用中发挥行业指导的作用,同时还是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实体,承担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社有企业生存发展的任务。而且不同地区的供销社,在经济实力、人员体制、主营业务方面都不尽相同,导致很多人对供销社形成了错误的印象。汪洋同志形容供销社就是“几不像”,不像政府部门、不像企业、不像事业、不像社团组织,对供销合作社机关的性质也就“内行人讲不清,外行人看不懂”。
虽然,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下发的文件,都明确了社有资产的出资人代表、管理权、收益权由各级供销合作社来行使,但在盘活和使用社有资产的实际操作中,由于供销合作社的与众不同,产生了很多难点、困惑。尤其在各级党委政府提出不能缺少对供销社资产的监管前提下,既不适用于国有资产的管理政策,也不适用于城镇集体或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政策的时候,难以避免各级党委政府将供销社系统的管理思路归于国有资产监管的范畴,供销社多样化属性赋予的系统优势自然也难以全面发挥。
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要坚持底线思维,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不管怎么改、怎么试,都不能把为农服务的宗旨该丢了,不能把系统优势改没了,不能把覆盖率改小了,不能把社有资产改少了,不能把沿市场经济前进的方向改偏了,这些原则要始终坚持,确保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进一步强化。
但是光有原则还是不够的。在深化综合改革的进程中,一些工作能不能做、怎么做、做成什么样才算好,没有统一的具体评判标准,就算有它山之石由于土壤不同也难以有借鉴的例子。没有例,那谈什么例外呢?就像是平时我们行使在路上,当交通灯运作正常,地面划线清晰的时候,开车是很简单的事。按照规则,我们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车,应该在什么地方停车,知道什么时候开车,知道自己应该在哪里跑。车水马龙,一切都井然有序。但是当交通灯坏了或者地面上的划线没了,交通就很容易出乱子,因为没了交通灯和指示线,行动就没了参照。同理,单位的管理也是这样的。要深化供销合作社的综合改革,加强社有资产的管理,我们亟待一套上下贯通的规章制度,上级的改革精神才能在基层真正落地,让地方党委政府有法可循,让地方供销合作社有章可依。把社有资产管理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要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建立健全符合当地实际的规章制度。通过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才能明确社有资产管理的方向和原则要求,才不会出现管理上的随意性,同时也避免因改革探索的不同尝试陷入无政策支持的局面;通过完善管理措施,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措施来,也才能进行有效的社有资产管理。因此,充分吸收综合改革实践的成果,抓紧出台《供销合作社条例》,理顺供销社属地管理与直线管理的分工安排,明细地方政府与供销社之间的事权划分,明确供销合作社的体制属性,才能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提供法制保障,为发展指明道路。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当前,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深刻变化,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迫切要求发展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生活需求加快升级,迫切要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便利实惠的生活服务。新形势下加强农业、服务农民,迫切需要打造中国特色为农服务的综合性组织。供销合作社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组织体系比较完整,经营网络比较健全,服务功能比较完备,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和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供销社独特优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作为,潜藏着不容忽视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供销合作社肩负着更加光荣的使命,担当着更大的责任,有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那就是通过综合改革成为党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的骨干力量,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推动“三农”发展的重要依托、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切实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供销社现处于深化改革的关口,需要直线主管部门及地方党委政府的指引和支持,更需要有信号灯、指示线,才能在授权范围、安全放心的范围内放开手脚去发挥自己在“三农”工作中的应有作用。否则耗费大量的时间去试探规矩在那里,摸索可以活动的空间在哪里,将会大大降低运行的效率。
供销合作社虽然性质特殊,但是也不是完全无例可循。再特别的单位,在监管上不能特殊,在纪律和作风建设上不能特殊。加强监督监管,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是综合改革有序、健康推进的保障。
供销社发展正处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要实现困境中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研究如何实现逆势发展。实践证明,供销社发展需要社有资产的支撑,社有资产良好发展需要合理高效规范的监管。在社有资产管理中,不能空喊口号,要在管理措施上狠下功夫,还要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除了约束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行为,还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拧紧党员干部的思想开关。紧紧围绕综合改革中心服务,狠抓“两个责任”落实,突出加强纪律建设,持之以恒落实“八项规定”,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着力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的保障机制。紧紧抓住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把反腐倡廉建设牢牢抓在手上、落在实处,防控廉政风险,推动反腐倡廉创新新发展,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供廉洁保证。进一步强化主体意识,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避免贪污受贿、权力寻租、失职渎职、隐匿侵吞的发生,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和社有资产的安全。做到强化各级领导干部以严和实的作风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思想定力,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促进党员干部树立理想信念高线。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纪律和作风建设也要有新常态。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把转变作风、净化风气、反对腐败的基础工程来抓,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建立完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促进机关作风深入转变。
第二篇:读《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有感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不可逆转
--读佳作《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有感
在集团公司组织的学习中,我怀着非常兴奋的心情细读了《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一书。读后使我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思想受到了深刻的感动和洗涤,同时我也从中得到一些深层次启示和感悟。
一、作者与作品: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一书,是由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梁相斌和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祝捷合作而成的。两位作者带着深远的历史眼光,能够在历史的迷雾中,恰到好处地把握关系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佳作《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一是很好地提炼了‚八项规定改变中国‛这样一个理论命题。二是在《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开篇十分出色地提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如何走出历史周期律?三是本书大量采取叙事的方法讲理论,把理论寓于讲故事中,让理论读起来不枯燥,让故事读起来不凌乱。四是本书故事丰富,很多故事生动感人,既以理服人,也以情动人,让我读起来爱不释手、欲罢不能。五是丰富的表现形式,也让理论丰富起来,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八项规定的丰富内涵。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这本书的出版,确实体现了它的现实意义和发展意义。作者梁相斌社长也说过,这本书既是属于现在的,它能够成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也是属于未来的,能够成为一本在党的建设方面起教育、普及作用的理论读物。
二、中国共产党如何走出历史周期律?
这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是两位作者在开篇提出的。有关这个问题,作者从毛泽东和黄炎培的‚窑洞谈话‛开始,一直谈到今天。通过回顾中国历史上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农民起义,反思了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历史教训,借鉴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失掉政权的教训,列举大量事例和数据,概括出‚言语中的冷漠‛、‚楼堂中的奢华‛、‚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等执政作风上的乱象。历史的教训,现实的乱象,都表明国人深刻的历史关怀和严谨的现实关照,表明我们是否已经解决了历史周期律的问题?明确的问题意识。中国共产党跳出了‚历史周期律‛么?解读这个问题,党员领导干部关心,人民群众关心,关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发展的外部世界也关心。三、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是中共中央层面治国理政基本思路。
自2012年底中央带头制定、落实八项规定后,各部门纷纷领会中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落实转变作风的规定,全国普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委系统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以聚精会神抓党风廉政建设。党风政风的变化带来社会风气的转变,高档烟酒降价、高档餐饮负增长、高档会所转型……‚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命题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发展意义。通过细读这本书以后,我才从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去认真思考、去感悟、去理解这个命题,也能够从党和国家的变化中对这个命题产生赞同。
在《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一书的扉页上,总书记曾讲过的‚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短短两行字,我认为,这已经被认为是八项规定的核心要义。而在此书的导语中,作者从八项规定入手,能够我和国人一样真正理解到中共中央层面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
四、中央高层率先垂范,朴实之风迎面而来
把领导人的吃住行,展现给国内外的人民,是说明他们的一种作风,这种作风可以代替下面过去的鲍鱼鱼翅、豪华车队以及华丽住房。大家都知道,***排队买包子,还自己买单、端盘子、取包子,他的套餐现在成为了家喻户晓的 品牌,总书记就是这样的。2012年12月底,在河北阜平考察期间,总书记住的虽是套间,但面积也不过就是十六七平方米大小。习总书记说:‚小房子优越性很大,走两步上厕所,打电话,都很方便,县里头有这样条件就可以了,县委再搞得太豪华了没必要了。‛
总书记出行不用警车开道,不住大房子,各级领导落实中央精神,急速收敛并整改作风问题。风越刮越硬,整治‚四风‛下手狠,警示和威慑作用很大。‚最初我还侥幸认为八项规定对各行业带来的只是‘影响’,后来发现不仅仅是‘影响’,就像《八项规定改变中国》这本书一样,八项规定它‘决定’了中国的走向,‘八项规定改变了中国’!‛
以上行动足可看出中共中央及习总书记的决心。‚湘鄂情‛曾经是高端餐饮业的一块标志。八项规定出台后,‚湘鄂情‛首当其冲,成为受损较大的餐饮企业之一。2012年‚湘鄂情‛全国所有门店亏损的只有6家,而在2013年第一季度,在27家直营店和9家加盟店中,亏损门店已经达到23家之多。‚把高端全部关掉‛,面对史无前例的压力,‚湘鄂情‛董事长孟凯表示,‚我们要做中国人的饭堂‛。
五洲集团也是我们临汾餐饮业的标志,八项规定出台以后,董事会面对空前的亏损局面,将大酒店转型为中小便利店,创立‚五洲小菜鸟‛品牌,深受党和群众的支持和欢迎。五、八项规定越来越严,越来越廉的局面基本形成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有哪些确切的改变呢?在书的第一章里提到了比如言语、舌尖、车轮、楼堂中的改变。首先是改变中国长期以来的一种‚官本位‛观念,我们从奴隶社会开始,贵族可以决定奴隶的生死;封建社会,帝王官员决定老百姓的生死;到了民国依然维持着一个上流社会。所以很多人要当官,觉得当官可以耀武扬威、出人头地,他们把共产党干部是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当公仆的这些东西都忘记了,所以八项规定非常好,改变了中国的官文化。一直以来共产党官员为人民不懈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但是很多人违背了这个宗旨。这种改变很重要,而改变后能不能坚持也很重要。在本书的第四、五章里,作者提到了很多八项规定出台后社会风气的转变。你说坚持很重要,你觉得是否能坚持呢?作者梁相斌社长有几个原因觉得能坚持下去,第一是腐败的享乐主义人们已经深恶痛绝,而党内对形式主义也很反感,所以这次八项规定是得到了党内外的高度共识。第二是总书记率先做,我们是上行下效的文化,上有所好下必投之,领导严格要求自己,下面的人也会照做。我们到处能够看到,省领导也不敢让警车开道了,开会也不搞鲜花了,也不豪华宴请了,很多无效会议也不去了,这样一级带一级,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六、八项规定已经改变中国,八项规定还将继续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执行一年多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更加清明。一年来国家之变、社会之变、民生之变、环境之变,再度将社会各界对‚八项规定‛的执行推向高潮。
八项规定首在正党风、改作风,通过党风和政风的转变,引领社会新风尚,所以八项规定不仅仅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而且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如果我们用大历史观来审视八项规定,它将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节点,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印记。正如书中的结语‚八项规定已经改变中国,八项规定还将继续改变中国!‛
我将按照《八项规定》作为一种自重的准则,一面自省的镜子,一把自警的标尺,一种自励的目标,争做践行良好风气的表率。中央的八项规定一定能改变中国,坚持下去,中国肯定是另样的中国。‚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不可逆转‛。
第三篇: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激发网民热烈共鸣
2014-06-25 10:37:38 来源: 荆楚网(武汉)有1709人参与
分享到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梁相斌/祝捷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4年4月
荆楚网(微博)消息 八项规定执行一年多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更加清明。日前热卖的通俗理论读物《八项规定改变中国》通过年鉴式的记述,展示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及一年来国家之变、社会之变、民生之变、环境之变,再度将社会各界对“八项规定”的讨论推向高潮。
新华社舆情监测系统显示,《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出版后,截至目前新浪、搜狐、凤凰、网易等百余家主流网站刊载了书讯、书评,数千名网友参与讨论。仅新浪微博与“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相关的转载及评论达超过百条。实名认证为人民网舆情分析师的新浪微博网友“摘星手010”说:“这个提法我觉得不夸张”,“体制积弊由来已久,从点滴做起,活血化瘀,为刮骨疗毒赢得时间。”另一名新浪微博网友“白水泉1959”说,中央的八项规定一定能改变中国,坚持下去,中国肯定是另样的中国。还有不少微博网友转发《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一书作者的观点“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不可逆转”,表示认同。
在论坛上,网友们纷纷表示“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网友“春风满眼”说:“坚信八项规定将在中国历史上写下浓重一笔,它将深刻改变整个中国的发展轨迹。”人民网强国论坛网友“小婉”与《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一书的出版赋诗“奢餐不上舌,断腕扼沉屙,剪枝捉虫后,青山更巍峨。”
记者看到,《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一书在扉页上刊登了总书记曾讲过的短短两行字,即“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这被认为是八项规定的核心要义。而在此书的导语中,作者认为从八项规定入手,能够理解中共中央层面治国理政基本思路。
据了解,自2012年底中央带头制定、落实八项规定后,各部门纷纷领会中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落实转变作风的规定,全国普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委系统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以聚精会神抓党风廉政建设。党风政风的变化带来社会风气的转变,高档烟酒降价、高档餐饮负增长、高档会所转型„„八项规定对中国的改变深入到各行各业,渗透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注到《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一书的社科界人士评论“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命题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发展意义。资深媒体人邹贤启说,每个人都能够从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去思考、去感悟、去理解这个命题,每个人又能够从党和国家的变化中对这个命题产生认同。“而且这个命题语言表达精准、表述通俗,读起来琅琅上口,既能够作为理论口号进行传播,也容易变成老百姓的日常用语。”
对于“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引发的讨论,《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一书的作者之一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高级记者梁相斌说,中央高层率先垂范,总书记出行不用警车开道,不住大房子,各级领导落实中央精神,急速收敛并整改作风问题。风越刮越硬,整治“四风”下手狠,警示和威慑作用很大。“最初我认为八项规定对各行业带来的只是‘影响’,后来发现不仅仅是‘影响’,还‘决定’了中国的走向,再后来认为‘改变’更确切,‘八项规定改变了中国’!”
他说,“再过20年看这段历史,那是惊心动魄的,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兴转折。现在有些官员不适应,有牢骚。但是这样的做法才是得民心的,从这一年多的实践中,我们能看到总书记的决心,如果能坚持10年,就会成为一种定式,成为做人做事的标准。” 另一名作者武汉大学副教授祝捷说,八项规定首在正党风、改作风,通过党风和政风的转变,引领社会新风尚,所以八项规定不仅仅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而且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如果我们用大历史观来审视八项规定,它将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节点,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印记。正如书中的结语“八项规定已经改变中国,八项规定还将继续改变中国!”(完)
本文来源:荆楚网 作者:张先国
第四篇:八项规定 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 改变中国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截至2017年10月,全国查处违规公款吃喝、送礼、旅游(国内)三类突出问题共计45502起。其中,违纪发生在2013年、2014年的共31223起,占68.6%;发生在2015年的7794起,占17.1%;发生在2016年的4908起,占10.8%;发生在2017年的1577起,仅占3.5%;总体呈逐年大幅下降趋势,基本刹住面上“四风”问题。(12月4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2012年12月,中央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五年来,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以刘云山为书记的中纪委严格执纪下,全国各级党委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各级纪委严格执纪问责,官场生态、社会风气、干部作风等方面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交出了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五年来,官场生态明显改善。现在,你不必下班后还忙于应酬,每天半夜回家,孩子都睡觉了,连和孩子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你不必喝酒喝到吐,喝到胃出血,喝到肝硬化,甚至酒精中毒而死;你不必逢年过节头痛着该给谁送礼、送什么、怎么送。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看看书提升自己、跑跑步锻炼身体、陪陪孩子加强感情。
五年来,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现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喜事从简,给广大群众作了很好的模范作用,引导了社会风气的良好转变,广大群众向党员干部看齐,也不再相互攀比、不再大操大办喜事了。现在,你不必担心今天这个领导办喜事,明天那个领导办喜酒,你不必给连名字都叫不出的同事随份子钱,你不必担心没给红包会伤了同事感情。你可以简单生活,做回自己。
五年来,干部作风明显改进。现在,你到政府、机关、部门办事,不必递包烟、送瓶酒,不必请吃饭、送红包,不必低声下气求人,不必难敲门、看脸色,不必跑一趟又一趟。你可以理直气壮敲门,顺顺利利办好事。现在,对于惠农补贴资金、惠农项目,你不必担心层层拨皮,层层克扣;你不必担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不必担心暗箱操作,张冠李戴。你可以足额的拿到应得的惠农补贴资金,你可以充分享受符合条件的惠农政策。
八项规定实施五年来,作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干群关系明显改善,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作风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彻底解决。12月4日,习近平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对八项规定提出了更严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新的指示和新的要求。一是坚持以上率下,抓住关键少数,坚决反对、打击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矛盾,坚决查摆、解决实施过程遇到的、产生的问题;三是坚持打持久战,抓住关键思想,坚决防止、杜绝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滋生。四是坚持全覆盖,抓住关键领域,坚决做到监督执纪有重点无盲区、有先后无漏网。
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过去的五年,八项规定让中国社会面貌一新,人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未来,八项规定一定会继续给中国带来更多变化,给社会带来更大变化,给生活带来更好变化,值得你我期待。
第五篇: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一书分为新责任、新气象、新作风、新风尚、新使命五个章节,通过历史的维度和现实的需求,对八项规定出台的历史渊源、中央领导同志带头践行八项规定的具体做法、党风政风变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外媒看中国社会大转变等内容进行了详尽的叙述。
本书是通俗理论读物,全书寓理于事,用大量的事实反映了“八项规定”之后,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群众,从机关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可以说是一部描绘当下社会的专题史。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除正文外,本书还大量采取“理论链接”和“知识链接”的形式,丰富了该书的内容。
“一幅图景反映巨大变化,一段历史昭示宏伟目标。”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雷中原认为,《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用小故事讲大道理,把党的创新理论用通俗的语言讲明白、讲清楚、讲透彻。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社长、董事长邹贤启称,这本书是目前他所看到的第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通俗易懂的、以“八项规定”为主题的理论通俗读物。该书十分切合形势需要,有如一场春雨,既符合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也符合中央宣传普及八项规定的精神。
八项规定改变了“官本位”观念
新京报:这本书当时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梁相斌: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八项规定,对规定能不能执行,各界存在疑虑。结果没几天,风就硬起来了,在全国刮起来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阵风能刮多久,能不能刮下去,能不能解决腐败问题。又过了几天,人们发现总书记出门不要警车开道不要住大房子,大家一下子知道是来真的了。
我当时也在想这个问题,中央搞八项规定,肯定是影响中国的大事情,而且我发现,这个事情真的要干下去了。
最初我打算给这本书起的题目是《八项规定影响中国》,后来觉得不仅仅是影响,规定还决定了中国的走向,所以想用《八项规定决定中国》,再后来觉得还是不对,应该是“改变中国”。开始给这本书搞了八个章节,确定由新华社国内外八个记者来写,也与记者进行了沟通,大家也愿意一起来写。过了几天我又在想,由我们新华社来写这本书,会只有一个视角,所以改变了主意,决定与著名学者祝捷来一起完成本书,他也很优秀,在湖北青年学者里很有影响力。
新京报:“改变中国”里有哪些确切的改变呢?在书的第一章里提到了比如言语、舌尖、车轮、楼堂中的改变。
梁相斌:首先是改变中国长期以来的一种“官本位”观念,我们从奴隶社会开始,贵族可以决定奴隶的生死;封建社会,帝王官员决定老百姓的生死;到了民国依然维持着一个上流社会。所以很多人要当官,觉得当官可以耀武扬威、出人头地,他们把共产党干部是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当公仆的这些东西都忘记了,所以八项规定非常好,改变了中国的官文化。一直以来共产党官员为人民不懈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但是很多人违背了这个宗旨。这种改变很重要,而改变后能不能坚持也很重要。
新京报:在本书的第四、五章里,提到了很多八项规定出台后社会风气的转变。你说坚持很重要,你觉得是否能坚持呢?
梁相斌:有几个原因我觉得能坚持下去,第一是腐败的享乐主义人们已经深恶痛绝,而党内对形式主义也很反感,所以这次八项规定是得到了党内外的高度共识。第二是总书记率先做,我们是上行下效的文化,上有所好下必投之,领导严格要求自己,下面的人也会照做。我在分社看到,省领导也不敢让警车开道了,开会也不搞鲜花了,也不豪华宴请了,很多无效会议也不去了,这样一级带一级,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越来越严,越来越廉
新京报:你刚才提到一开始大家对八项规定能不能执行是有疑虑的,那你觉得是什么事件或节点,让大家消除了这个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