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小学生社会责任的对策-德育
培养小学生社会责任的对策
社会责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点点滴滴做起,并持之以恒。
一、重视家长学校建设,打好校外培养基地
江苏宜兴的“四帮一”活动已得到中宣部的肯定,每个学校都建立了“问题学生”档案,从“问题学生”的资料来看,大部分学生属于破裂家庭或父母作小生意的,这些家庭要么溺爱孩子,要么对孩子不闻不问。总之,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所以,学校有必要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培养孩子社会责任的能力。如:如何与孩子交流;关心孩子的什么;孩子的心理特点有哪些;目前孩子有哪些主要的心理问题,如何处理。只有让家长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让学生认同他们的社会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
二、把社会责任理念渗透到各门学科
1、文化课
有的老师认为这些课的目的是给学生传授文化、技术的,与社会责任的培养无关。我们认为,学会做人比学会做事更重要,社会责任是做人的基地,缺失社会责任就缺失了做人的根基。所以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也同样是文化、专业课老师的责任。以“三钱”为代表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国为国家服务,正是他们社会责任的体现。科学家、名人的故事都能体现出他们的社会责任。
2、班级活动课
这主要为班主任提供培养小学生社会责任的平台。
1)用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纵观历史,爱国主义历来是激励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戚戚相关的。
2)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社会责任感是实现理想的条件。理想与责任是互相联系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社会责任感就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
3)用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能够培养当代学生的人生态度,能够激励人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主义是以社会主义集体为价值目标,以个性发展为前提的。
4)用诚实做人、守信办事,树立社会责任感。诚信属道德范畴,是一条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人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砝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的诚信要求越来越高。维护诚信的最佳办法是让不讲诚信的行为在个人信用史上留下污点,使不守信用者意识到不守信用的代价在一生当中难以承受。在诚信时代,就是让守信用者享受诚信的回报,让不守信用者自食苦果。另外,班主任要加强挫折对学生心理影响的的积极作用,并采取一定措施,克服消极影响对小学生心理带来的压力及行为偏差。
3、心理、道德课
这些课程对小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更具专业性。这就要求任课老师运用心理知识和职业道德理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没有社会责任实际上心理就不可能健康,也就无所谓具有道德。一个心理不健康、缺乏道德的人,不仅对社会无益,而且对社会甚至家庭有害。
三、加强课外活动建设,强化学生社会责任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很弱,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所以课外活动对他们的社会责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责任理念只有在实践中加以强化,才能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强化小学生社会责任的好办法。
1、承诺
承诺是学生社会责任的口头表述,是学生对自己的社会责任认同。具体形式有:承诺书、班级公约等。当然,对学生承诺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也只有检查才能体现承诺的意义和目的。
2、演讲、校园剧
演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承诺,但它不仅强化了自己应该这么做,而且号召别人也应该这么做,所以演讲、校园剧比承诺对小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更有意义。
3、校外活动
校外活动能让学生更多更好了解社会,以此来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校外活动主要有:祭扫烈士墓,慰问敬老院,参观工厂、农村等。
学校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小学生的社会责任的培养才会有效和持久。
第二篇:小学生责任心培养的对策
小学生责任心培养的对策
毛伟娟
一、明确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目标
小学生的责任心表现主要为服从教师、家长的要求并且开始逐渐理解责任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将责任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小学生责任心培养的总目标有:培养青少年的健全人格,促进公民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促进价值观的形成,从而使青少年免于恶习,为他们正确地履行其社会的、公民的责任做好准备。从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目标: 对自我的责任心:认真、自觉地对待自己的学习,生活自理,能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对家庭的责任心:尊重长辈,体谅父母,能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对同伴的责任心:尊重他人,乐于帮助别人,信守对他人的承诺;对集体的责任心:热爱集体,有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集体各项事务;对社会的责任心:遵守各类社会规则,坚持捍卫道德准则,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关心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
二.学校教育是小学生责任心培养的重要途径
儿童步入小学阶段,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他们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已由家长转向教师,教师的要求、任务似乎比家长更起作用。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模仿是他们的天性,他们认识客观世界主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思维。对学生进行责任心的培养,不能光靠抽象的结论,应该为他们树立起生动形象的榜样,特别是现实生活中的先进思想和行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鼓舞,激发他们的责任心,从而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我的责任意识,同时发展对家庭、同伴、集体、社会的责任心。
责任心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学校应对学生有合理的期望,为学生定期设置一些行为和成就发展目标,为学生提供选择,在活动中主要通过观察学习、学生的讨论和亲身实践以及教师的引导等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责任心的培养。具体实践措施如下:
(1)学科渗透
利用课程中的有关素材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增强儿童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和协作性。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可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通过研究性学习、创新学习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自我责任心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在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相关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想像,引导学生在感知、感受、感动的全过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借用多媒体教育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形象、声情并茂的教育教学情境,通过直观的画面,和谐的音律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产生情绪体验。对于学科教师来说这是对课程的延伸,而对学生来说,这是对他们责任心的潜在认识和培养。
还可以通过设立保健课、心理品质修养课等专门学科,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引导学生逐步具备正确的自我意识和对外界的认识。在学科的课外延伸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了解、学习英雄模范、成功人士特别是身边的榜样对自己、对家庭、对同伴、对集体、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找出他们的良好习惯,明确自己的目标,从而确定努力方向。
(2)集体影响
1)班级的组织管理
为明确学生的各自责任,培养全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个学生有事可做,有责可负,要
在平时细小的班级工作中培养其责任心。教师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可以在班级中实行班干部包干制。班干部是班级的特殊个体,这些特殊个体的责任心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个体的团结和谐,奋发向上。为了充分调动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激起他们为班级服务的高度责任心,进而带领全班同学为班级荣誉而奋斗,要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责任制条例。在方法上,主要采用干部轮流制,使每一个人都有服务学校、班级、同学的机会,得到一定的锻炼。其次是非干部成员的责任分配。为了真正落实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同时也为了更好地配合班干部的工作,使得在班干部的监督之下,非班干部学生能很好地工作,进而培养并巩固他们的责任心,我们可以将非班干部学生分组,固定地安排在每个值周班长名下,对他们的班级工作(包括卫生、纪律等)进行明确分工,班级荣辱得失直接责任到人,以便于工作管理和责任追查,从而使全班学生工作井井有条。
对于班级的活动,要聆听学生的意见,采纳他们有价值的建议,从孩子们积极踊跃的气
氛中看到他们对班级的责任感。在具体的工作中让他们建立起与班集体的真实联系,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是有用处的,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心。发挥班集体优势,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加强班团工作的管理,发挥班干部、团员的核心作用,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完成任务与执行任务的矛盾,在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行动服从团体行动的前提下,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任劳任怨、积极主动等性格品质。
2)丰富校园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青少年获得细腻的感受,在交往和合作中他们能得到被接纳
感和满足感,而且他们也能提高参与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让青少年学会分享他人的情感,了解他人的心意,关注人的情感,寻找别人的闪光点,追求高质量的情感生活,让相互分享变成共同承担。
开展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校教育活动尤其是班集体活动非常重要。可以围绕一个主题
进行教育活动,这样具有直接、灵活、有效的功能。还可以进行专题报告,直接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拼搏”、“竞争”等增长才干的强烈愿望,从而强化自我发展、自我负责的精神。开展青少年调查活动是可以培养青少年关注社会和提高学习、生活能力的一项学校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主题,主题可以有家庭情况调查、学生学习习惯调查、学校午餐调查、教育目标调查、社区情况调查、饮食习惯调查和家庭作业调查等等,这样学生不仅形成了动手能力,也有利于他们关注生活世界,养成思考和善于分析的习惯。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自己喜爱的各种兴趣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需求,增强学生的做事能力及办事信心,融洽师生感情。在平时适当延长开放学校的时间,让儿童、社区民众于课后、周末及暑假拥有安全无毒害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在这些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展现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拓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引导学生由活动本身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的“乐趣”。
责任心的培养重要的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学校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生活、公益活
动、社会服务、班团活动,鼓励学生承担任务,找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在活动中锻炼成长,培养、增强各方面的责任心。
(3)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我们从未忽视过责任心的培养, 总是不断地教育学生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
联系起来, 要为祖国而学, 为人类进步而学, 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宏观目标, 学生觉得遥不
可及、缺乏实际意义。所以应该从小事抓起,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首先从家庭入手,把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与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一致起来, 避免养成学生的“双面人”性格, 并且帮助家长认识到培养责任心的重要性和怎样培养责任心的问题。学校要积极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提高家长素质,开办好家长学校。孩子受家庭的熏陶由来已久,家庭的氛围、家长的思想、言行给学生以深刻的烙印,学校有责任在提高家长素质上做努力,给他们传输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现代有关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好让家长们在培养孩子责任心的过程中遵循规律,有的放矢。学校吸纳家庭的教育力量,家长作为学校的“伙伴”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持有积极的态度、拥有高度的兴趣,形成家校密切合作、共同教育儿童的格局。
此外还要集合社会的力量,借由学校的中介力量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家庭、学校和社区加强联系,家长鼓励孩子到社区服务,社会也为青少年的发展提供生活舞台,家庭和社会共同为青少年的生活创造便利的条件。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参与,积极利用各自的教育资源,确保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从传统的课堂结构到社会和家庭的参与已经很必需了。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和媒介,家庭和社区乃至社会参与教育,齐抓共管,互相交流,建立一个积极的教育团体,为青少年责任心的培养共创佳境。
第三篇: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何为社会责任感?即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何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当今社会,人们的社会责任感逐渐淡薄,而作为正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培根曾说:“责任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它若早早的播种在孩子的心田里,将会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那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社会责任感。
要让学生懂得社会责任感并不那么遥远。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像警察维护社会稳定、医生救死扶伤、战士抗洪救灾保卫祖国那样,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有多大的责任和义务,那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什么呢?有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对于小学生而言,对自己负责、对身边的人负责、对所做的事负责,就是自己对社会应尽的一种责任。比如:认真完成每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关心同学、孝敬长辈、认真做好值日、为集体争光、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等就是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良好氛围。
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在学校要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从学校校舍到操场的布置,从学校的走廊班级的教室,都要精心设计,以生动鲜活的画面和文字向学生宣传社会责任感,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班队课等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家长和老师对工作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加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在各方面尽到自己的职责,给学生做出表率,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三、着眼课堂教学,渗透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具有水滴石穿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教育,找准教材与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结合点。例如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有一篇名为《给予是快乐的》课文,讲述了在圣诞前夜,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礼物,保罗在这天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在贫困中的小男孩,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其中小男孩有一段对他弟弟说的话:“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课文中这个小男孩这种对弟弟的关爱和责任,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教材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在小学的各科课程的教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是社会主义感的教育内涵,只要我们教师用心去研究,就能挖掘出并充分利用,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四、培养孩子的负责行为,要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
孩子由于年纪小,缺乏生活经验,经常会有意无意的造成过失,这时,不要心疼孩子,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承担责任。众所周知的一个故事:美国前总统里根在读小学的时候,在一次玩足球的时候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结果邻居让他陪12.5美元,在当时,这12.5美元可以买下125只鸡。他没有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对他说他必须对自己的过失负责,没钱爸爸可以借给他,但必须的尽快还清。于是里根在这之后的时间里搽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正如里根自己所言,是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让他懂得了什么事责任,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因此,当孩子犯错误时,不能简单粗暴的责备、打骂,也不能一味的“包办”,应恰当的引导孩子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五、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在家里,要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家中的一员,负有一定的责任,承担应尽的义务;在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学会对集体负责,对班级负责;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如植树、关爱孤寡老人、做环保小卫士等,在这些活动中让学生获得服务社会的实践,树立和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长期的工程,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我们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寓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今后他们的学习、工作、劳动、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第四篇:小学生的责任培养
责 任
教师的责任心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教师。我不相信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会对学生和学校负责,会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
2、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对学生负责的教师。对学生负责就是要对全体学生负责。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幸福地健康地成长。
3、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对家长负责的教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经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家长,我希望我孩子的老师是怎样的?当家长把他的心肝宝贝送到我们怀里的那一刻,我们应该感到责任的重大!
我认为教师的主要责任有: 1.爱岗.我们教师从事的是特殊的行业,服务的对象是有感情的人,有思想的人.爱岗是对良知的尊重,是在工作中流露的优质品质和人格.我们虽然没有人羡慕的物质财富但拥有充实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用职业良心来衡量自己,形成责任意识,从而产生工作动力.2.要细心.只有细心完成每一件小事才能让学生从小到大形成良好的人格.3.勤奋学习.我们服务的对象学习知识也不单是教师的教而是多渠道的学生掌握了解知识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我们教师惟有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目前的教师做教育大致有以下三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把教育的事当作学校的事来做。将学校布置的工作视为包袱。第二种状态,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做。他们对于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或许有牢骚,最终都会认认真真地去做了。第三种状态,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他们明确把自己的人生价值锁定教育,于是一切有价值的活动都围绕着教育展开,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就是教育活动,就是有教育的意义了。
教师平等对待学生,要求学生做的,自身要做到,处处给学生以表率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做的有很多:随手给教室窗台上的盆花浇水理叶、给生病的学生送上一句问候、周五下午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要求学生不迟到,每次上课,首先做到上课铃响之前进入教室;要求学生每天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作业,也会将作业按时批阅、批改作业并发到学生的手中,不隔日反馈„„如开学初,教室显得特别凌乱:歪斜的课桌,杂乱的书本,乱扔的纸屑„„此时,教师的表率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课桌上杂乱的书本,停下来动手整理好;地上的纸张,弯腰捡起来;歪斜的课桌,摆正对齐„„长此以往,学生也会跟着我们默默地做这些事情。日子一长,他们都把这些事情当做分内之事,无须你再多说什么,多做什么。可见,学生从老师的这些细小举动中能够感受到老师对班级和学生的爱与责任心,并从中受到感染。
活动课上,我们要尽职尽责,认真指导每一名学生,让他们在玩中做,在做中学,培养兴趣学得一技之长。这是学校为学生发展搭建的平台。利用平台组织指导学生上好活动课,促学生发展这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责任。
爱岗敬业说得具体就是要尽岗位职责,把具体事物一点一滴地做好,把工作时间一分一秒地抓牢。准备好每一篇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批改,负责好每一名学生的安全,把握好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这就是敬业,这就是爱岗,这就是尽职!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
摘要: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许多孩子在优越的环境下成长,见识广泛,但各种言行表明他们缺乏责任心。责任心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更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学会负责”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班主任要积极探索培养小学生责任心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责任心培养方法
责任心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更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一个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国家负责,这样才能自尊、自立、自强,才会有同情心、正义感。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见识相对广泛,但他们的行为却表现出了他们责任心缺失的一面。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可以说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命运,决定着学生的人生。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格外关注对小学生责任心的培养,使他们能够认识责任,敢于承担责任,将来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呢?
1.基于课堂,唤醒“责任心”
课堂教育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要抓住课堂教学的契机,在点滴中因势利导,适时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基于这些要求,平时,我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德育目标与各学科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不露痕迹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注重抓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时刻让学生清楚作为一名学生,要学会听讲、回答问题、认真读书、按时完成作业,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就是自己应有的责任。如为了课堂学习有个好纪律,教育小学生面对知识不能单从兴趣出发,要磨炼自己学习的意志,在课堂学习中,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认真听讲,努力思考,让自己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在学习中能始终认真,说明学习的责任心就强。通过对课堂纪律的管理,学生上课普遍自觉守纪律了,但往往是上班主任的课守纪律,而上其他课就放松了。针对学生的两面性,我要求学生不仅要上好班主任的课,更要上好其他学科的课,这是每一个学生的责任。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不厌其烦地“反复抓”、“抓反复”,塑造了学生上课主动学习的责任心。现在同学们逐渐上课自觉了,视上课专心为己任。当其他老师在家长会上表明自己喜欢在我们班上课的心声时,我知道,这是平时同学们上课遵守纪律、积极发言的责任心换来的。
2.重于身教,理解“责任心”
教师平等对待学生,要求学生做的,自身要做到,处处给学生以表率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做的有很多:随手给教室窗台上的盆花浇水理叶、给生病的学生送上一句问候、周五下午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要求学生不迟到,每次上课,首先做到上课铃响之前进入教室;要求学生每天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作业,也会将作业按时批阅、批改作业并发到学生的手中,不隔日反馈„„如开学初,教室显得特别凌乱:歪斜的课桌,杂乱的书本,乱扔的纸屑„„此时,教师的表率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课桌上杂乱的书本,停下来动手整理好;地上的纸张,弯腰捡起来;歪斜的课桌,摆正对齐„„长此以往,学生也会跟着我默默地做这些事情。日子一长,他们都把这些事情当做分内之事,无须你再多说什么,多做什么。可见,学生从老师的这些细小举动中能够感受到老师对班级和学生的爱与责任心,并从中受到感染。
3.言于诚信,规范责任心。
孔子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无信不立”,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言为定”,“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等等。只有做到言而有信,才能够受到别人的尊重,而且当你有难的时候,你会发现有许多温暖的手伸向你。因此,要培养小学生在小事上落实自己的承诺,不要轻易向别人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有始有终、负责到底的良好习惯。进而培养言而有信的优秀品质。如学校每年召开学校运动会,除运动员外,还需要每班选出几名学生充当大会服务员,大会服务员需要这些报名的学生跑前跑后,参与维持大会纪律,检点人数、带入检录处、核算分数等做一些辛苦而繁琐的事宜。所以在学生报名要求当大会服务员的时候,我总会要求学生信守自己的诺言,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稍稍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要坚持做好服务员的工作,这是一种责任。当然,这些学生都会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收到大会的表扬,做到言而有信。
4.与人合作,实践责任心
小学生的责任心在具体的行为情景中会得到更好的培养,所以我会寓责任心培养于各种活动中,实践责任意识。在平时,除了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还组织开展各种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和责任心。如兴趣组队、分工找黑板报资料,合作组织队会活动„„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切身认识到完成一项任务,自己的所有行动必须和其他成员协调,必须和别人合作,一起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自己的利益和他人、集体的利益是一致的,学生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感变得清晰了。
5.承担义务,体验责任心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任何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恶则成大恶,集小善则为大善。班级无小事,班主任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锻炼自我、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各尽所能为班级服务,体验形成对集体的责任心。从升国旗诗朗诵、午间诵读、红领巾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方面,营造有利的文化氛围,将班级日常事务制定成岗位责任细则。如出班级板报、组织班级班队活动、管理班级花卉、保洁室外墙壁卫生、关闭水龙头、关灯、关窗,等等,专人专管,人人有责,定期轮换。充分调动学生,使他们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做事中体验才能展示的快乐,形成对集体的责任意识。
6.是非分明,强化责任心
“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小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班主任在学生有过失时,首先要求他们有承担责任的勇气,让他们勇敢地面对,即使是一个小的过失错误,也不能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参与解决。如学生在课间发生矛盾、冲突,就要求他们自己明辨谁是谁非,帮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或给学生讲道理,实事求是地指出他的缺点,给出解决的办法,冷静平和地挖掘学生犯错的深层原因,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责任,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他才会明辨是非,在违规前止步。通过一次次的教育,使学生逐步强化自己的责任心。
综上所述,责任心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中,我对学生的教育始终贯穿的主线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教育学生要做有责任心的人。当然,培养责任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广大教育者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将责任心的培养寓于日常学习生活中,使学生最终成为有责任心的栋梁之才。
对小学生的责任教育论文篇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摘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就是培养学生完成自己分内事的积极性,是使学生在完成自己分内事的过程中形成一种道德义务感,并对自己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持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责任对象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就是使学生对自己?他人?家庭?集体?社会和生态环境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教育责任感养成教育
俗话说“教育须从娃娃抓起,”责任感的培养也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就是培养学生完成自己分内事的积极性,是使学生在完成自己分内事的过程中形成一种道德义务感,并对自己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持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责任对象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就是使学生对自己?他人?家庭?集体?社会和生态环境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为什么现在的小学生这样缺乏责任感呢?究其原因,是父母、老师从小就剥夺了孩子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在这过分的溺爱,没有惩罚的教育中,孩子的责任心慢慢地淡化和消失了。当今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责任感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下面我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谈谈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1.完善制度,规范培养体系
我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行动准绳。
1.1建立值周值日制度,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记录。把学生表现于期末“优秀学生”的评比结合起来让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时时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之下,使学生能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比较自觉地遵守规范。
1.2“模范之星”评比制度:根据班级检查考核结果,通过自评、小组评,班主任打分等方式,每个月评选出一名“模范之星”,为其他学生树立生活中的榜样。学生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慢慢演变,逐步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实现了教育的目的。研究实践证明,制度的健全,使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是实现学生责任意识养成的最有效的手段。
2.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责任心
2.1以身作则,感染学生。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之上。”事实证明,身教胜于言传。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生动的榜样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自身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用自己的形象感染学生,形成“对人真诚,对己反省,对集体奉献”的班风,从而让学生自觉地树立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2.2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很强,模仿是他们的天性。著名社会学理论家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榜样人物的行为,相应地会去模仿他们而习得一些社会行为?因此,教师要发动学生寻找身边体现责任感的好人好事,每周召开一次班会,每月评选班级责任之星,并以此为契机让每位学生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榜样不仅起到示范作用,还对全班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
3.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我以各种节日为契机,培养对他人负责的意识。如每年三八节让学生为母亲做一件事(洗头、洗脚)让母亲开心;教师节给老师一声祝福;国庆节向祖**亲道一声祝福;元旦节向亲人表示新年祝福;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一是开展对本校贫困学生的帮助活动,二是为在地震及各种意外之下需要救助的人捐款活动。
我们积极协助家长开展家庭责任教育活动。定期通过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孝亲敬长等教育,让他们在此活动中体验当家长的不易,从小学会关心父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环境建设,变原来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投入宣传,有效地增强了学生们的爱心、孝心、诚心、自信心和责任心,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适度惩罚。提高学生的责任心
4.1让学生体验到自己过失的后果。孩子是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孩子进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比如每天要自己整理书包,有的孩子由于粗心忘带备品,结果第二天就没有上好他喜欢的课。我想他以后不应该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4.2让学生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我们常常看到,现在很多学步的孩子在摔倒后,居然大哭打滚却不自己起来,必须家长去扶。这些孩子被大人保护得如此严密,以后还怎么能担当起重任?其实,当每个人犯错误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如果错过了这个最佳的教育时机,就导致他以后还会犯同样的错误,他学不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5.实际锻炼,强化学生的责任感
5.1根据班内人数将班务工作分成若干“承包岗”,达到一人一岗,做到在班级管理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承包”时采取自愿的原则,做到人尽其才。
5.2上岗前让每位责任人进行一次就岗演说,以起到职责内化的作用,再将承包岗、责任人职责汇制成表张贴在教室醒目的地方,以达到时时警醒、相互监督的目的。
5.3平时鼓励学生负起个人责任,结合开展各种集体竞赛活动,并辅以制度约束。教师注意观察、指导、及时表扬先进,不断树立先进榜样,定期开展“承包岗”评优活动,并把责任感作为学生思想品德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严格地要求每个学生。鼓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做事一定要先想,再做。对那些能力强的队干部,教师应要求他们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不能图轻松。由于有了准则和严格要求,学生的责任心大大增强了。
总之,责任感是做人、成才的基础,教师有责任也很有必要将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从小养成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良好品质,促使他们确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对小学生的责任教育论文篇2:《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角色扮演法是美国心理学家雅各布・莫雷诺首倡的。他认为角色是能动的,如果想帮助个体发展,戏剧情境般的扮演就显得很有必要,这样个体才能真正地认识生活,学习解决问题。莫雷诺首倡心理剧时,发现允许儿童自发性地选择扮演各种角色,不仅能表现创造性的自我,而且可因心理的开放,能发展积极的情感,改善人际关系,增进问题解决的能力。角色扮演就是莫雷诺在心理剧中所使用的技巧,因为“莫雷诺认为角色扮演就是设身处地,扮演一个在真实生活中不属于自己的角色行为。它可通过不断地演练,学得更多的角色模式,以便自己在应对生活环境时,更具有弹性”。[1]
一、角色扮演法的实施方法
角色扮演法的实施方法从教师的角色、角色扮演的实施过程等方面来论述。
1.教师的角色
教师的角色扮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总是希望老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亲密的朋友关系,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师道尊严”现象很普遍。有学者认为正常的师生关系为“伦理关系”,各守其分,各尽其职。教师和学生各有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亦师亦友。
(2)实施人际沟通技巧的训练。人际间面对面沟通的方式,分为语言及行为语言两部分。如何让儿童学得人际间沟通的礼貌,是维持班级良好气氛及增进师生间、同学间关系很重要的责任与技巧。
(3)教室规约的订立。教师运用班会时间,由班长当主席,各组长列席,讨论教师生活公约,共同遵守并力行实践。
(4)熟练角色扮演技巧。角色扮演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他人的行为,增进自己的责任感。小学生刚开始接触角色扮演时,采用结构化的方式进行,效果会更佳。随着逐渐熟练,可探究非结构化方式。所谓结构化方式就是,在剧情中,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过程等描述得很完整,流程很固定。
2.角色扮演的实施过程
角色扮演的实施过程从以下十二个方面来阐述:
(1)教师观察小学生日常生活的行为问题,编拟剧情。剧情的核心是冲突事件,围绕着责任感、小学生产生的情以及行为结果来进行。选择即兴式演出或预演式演出。
(2)教师提出培养社会责任感目的,并拟出扮演者草案。根据教学目的,思考剧情。小学生扮演的角色要避免固定化,让他们有机会扮演各种角色,体验各种责任。
(3)引起动机并叙述情境。核心在于引出大家关心的问题,选取的故事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有真实感,讲述之前告诉他们故事不会讲完,会让他们猜猜是什么结局。
(4)互派角色和认定角色。学生依据剧情选择适合自己演的角色,比如承担家庭责任,学生要成功地扮演这个角色,就要养成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与模仿。
(5)布置情境。教师应就故事情境,进行简单的布置。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帮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整个演出的情境。
(6)安排听众。教师要事先告诉小学生,尊重同伴的表演,观看表演过程中,想想自己生活中是否做到有社会责任感,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7)演出。演出中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强调语言表达的情感因素。情感的投入很重要,也就是融入角色,这样不仅演出可以成功,对小学生今后的责任行为也有帮助。
(8)讨论。讨论分两部分,一个是对角色扮演的讨论,另一个是对自己的启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否会影响自己做个有责任感的好学生的行为。
(9)两难困境问题讨论。这里两难困境问题选取有关社会责任感的话题,结合小学生生活进行讨论。
(10)再演出以及讨论。在进行完(8)(9)项之后,如有必要,可再进行演出,这次可采用“角色代替”“角色交换”等技巧进行,之后再进行讨论。
(11)归纳要点。讨论结束后,综合各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做有利于提升认知,澄清小学生的价值观,并以之为践行的依据。
(12)实践并考核。角色扮演融合了认知、情感、技能等领域,最终要落实到实践。实践与否,唯有考核。考核的方式很多,老师考核、同伴互评、父母考核都可以。二、一堂课的角色扮演法应用案例与问题探讨
角色扮演应用案例是参加一场州议会听证会的角色扮演活动。听证会是有关近期有人捐款,想在本州的荒园上建立一个州立公园的事情。
1.州公园的争论
一个位于西部的州近来获得了舍伯戈集团位于州首府附近的一座25000公顷荒园的捐助。一个大型的自然湖泊坐落在林区。在冬季,雪通常有几英尺厚。该地区是很好的夏季与冬季体育活动场所。
奥哈罗议员是州议会的代表和公园与野生动物委员会的主席。他提出了一项议案,要求本州把这块土地开发为一个州公园。这项议案要求提供大笔拨款来开发这座公园。要保证数年开发与维护该公园的成本,就需要提高本州的税收。
这项议案建议在湖上兴建一座小型船坞、两个宿营地、一个滑冰场、一条50英里长的供徒步和乘车旅行用的山路以及改善到这一地区的公路。这些计划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会破坏一些动物栖息地(这个地区的动物需要寻找食物居所)。
如果州议会投票支持兴建这个公园,就会创造就业机会。据估计,维持这个公园需要约超过百名的政府工作人员。此外,除了需要建设这一项目的人员,这一设施还会吸引游客,有助地方经济发展。
本州所有的报纸都刊登了建议兴建这一公园的消息。人们开始分化为支持兴建与反对兴建的两派。公园与野生动物委员会决定举行公开听证会,以便收集信息及其对该议案的意见。听证会以后,委员会将决定是否通过该议案,也可以对该议案进行修正。
公园与野生动物委员会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申请在听证会上发言。记者和其他相关人士也将出席会议。委员会将发给出席听证会的人士每人一份听证会通知。
公开听证会
日期:9月24日星期一时间:9:00 地址:州议会
公园与野生动物委员会将听取公众对奥哈罗议员关于使用州税收在舍伯戈集团捐赠的土地上兴建公园的议案的意见。
议题:
A.奥哈罗议员作会议发言。(2分钟)
B.各个团体发言。(每个团体3分钟)
(a)要求减税的公民。
(b)州森林看守人员工会。
(c)野生动物联合会。
(d)提倡儿童户外活动的公民。
C.提问与回答问题;议员意见。(10分钟)
D.奥哈罗议员及委员会成员会议结束发言。(3分钟)
E.会议结束。
2.准备和召开立法听证会
举行这场听证会,班级被分成五个小组。一个小组扮演公园与野生动物委员会的立法人员,其他小组扮演会议通知上所列的不同团体,并将向委员会作证。
听证会的主要目的是,在州议会投票决定是否通过建立州公园之前,给人们提供表达他们意见的机会。
奥哈罗议员将担任委员会的主任。其他作证的小组都应当遵循“准备小组发言”的指导,并就支持或反对这个议案提出意见。他们也可以建议对议案进行修正。
3.准备小组发言
每个小组(公园与野生动物委员会除外)应当选择一位引导小组讨论的组长、一位记录小组发言的记录员。小组中的所有成员都应当准备回答议员们的问题。在准备发言时,各小组都应当讨论下面的问题:
(1)如果议案通过,州政府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2)州政府承担这些责任的后果可能是什么?
(3)哪些后果是好处?哪些后果是代价?
(4)依据你的观点,哪些好处或代价是最重要的?为什么?
(5)你的小组是建议批准还是不批准这个议案?如果建议修改议案,你们提出了什么修改意见?为什么?
4.小组发言
第一小组――公园与野生动物委员会。选择一位小组长和一位记录员。决定谁将扮演奥哈罗议员,然后评议这个议案以及通知上所列的程序。奥哈罗议员将主持这一公开听证会,并保证会议按照议题进行。这个小组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作证的小组所提供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就是否建议通过或修改或反对该议案作出明智的决策。委员会的每一位成员都应当准备一些向发言小组的代表提问的问题。委员会的所有成员都应当帮助奥哈罗议员准备他(她)会议开始的发言。
第二小组――争取减税的公民。这个小组可能将反对这一议案,因为它会导致加税。例如,他们可以提出这样的观点:兴建及维护这一公园的代价大于它给公众带来的好处。
第三小组――野生动物联合会。这个小组的一些成员可能会支持这项议案,因为它会把这块土地保留为野生动物和娱乐用地。例如,他们可以提出这样的观点:兴建这一公园对州野生动物的好处要大于其代价。其他成员可能会这样来反驳: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不应当破坏自然环境。继而可以建议修改该议案,以减少公园中的体育活动。这样可以限制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这块土地可以用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地,开发可以限制在建设自然的山区道路和小型的野炊或宿营地方面。
第四小组――州森林看守人员工会。这个小组可能会支持这项议案,因为它会给这个州又增加一个公园,为森林看护人员和他们的助手创造新的工作机会。可以提出这样的观点:这个公园为人们所提供的娱乐大于兴建与维护这一公园的成本。
第五小组――提倡儿童户外活动的公民。这个小组将支持这个议案。理由是这个州的许多儿童,特别是那些居住在大城市的儿童没有机会欣赏自然和健康的娱乐活动。如果他们有这样的机会,找麻烦或参加流氓团伙的人数将会减少。举例证明修建这个公园对于儿童、家长和州的好处大于代价。
三、本课运用
第一,和老师一起邀请一位地方或州、联邦的议员或议员的工作人员访问你们班。请他介绍公开听证会及其用途。还要请他介绍政府工作人员在制定政策时是如何考察不同建议与政策的好处与代价的。最后再请他介绍一下他的职位的最重要的责任是什么。
第二,分组完成下述作业:列出美国总统必须履行的三个责任,再列出履行每个责任可能的后果。哪些后果是好处?哪些后果是代价?通过发言或制作图表与大家分享你们小组的答案。
第三,安排参加你们社区的公开听证会,辨别涉及责任的问题,并在班里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1]谢明昆.道德教学法[M].台北:心理出版社,1983:224.
第五篇: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与常见问题对策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与常见问题对策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与常见问题对策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概念界定)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基本保证,是终身学习的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行为的协调性不高,认识水平低,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存在问题:(1)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
大部分学生在后半节课的注意力分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容易离开教师的教学内容。家长反映孩子在做作业时,有的边做边玩,有的边做边看电视,不够专心,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做作业时需要陪做。有79.9%的学生认为作业出现错误的原因是粗心大意、不专心所致。
(2)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
许多学生认为认真倾听就是专心听老师讲课,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答案。(3)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
边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上,我们发现一些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把文章读完后,就等待着老师提问,没有自己先思考的习惯。有33.3%的家长认为孩子很少向他们提问,有23.4%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少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从考试看,有一些题目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缺乏细心与朗读技巧,没有读懂题目,不知道从何做起,不会审题。(4)作业习惯普遍比较差。
做作业的姿势不端正,需要教师与家长反复提醒。学生不良的姿势为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一尺一拳一寸”做到的学生很少。年级越高,字迹越不端正,学生涂改随意,不整洁,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学生用笔随意,同一本作业本用了三种笔(钢笔、铅笔、圆珠笔)。家长反映孩子做作业粗心,漏题、看错题意、边看电视边做作业。(5)缺乏学习内驱力。
许多小学生都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野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部分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比较喜欢看电视,有的每天看,有的放下作业就看,有的一有机会就看。做完作业主动检查的学生不多。有34.2%的学生不会勤查工具书。
二、形成成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习惯养成的影响是很大的。有的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在不自觉中受到不良影响。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迁就,导致孩子任性、自私、依赖、放纵等消极的性格特点,以至慢慢发展为不良的习惯,如学习不努力、不肯吃苦、懒惰、作业不完成、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等。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管教过严,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觉得家庭中没有温暖,从而使他们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影响的诱惑。家庭结构的变异或家长自身的恶习,如父母离异、有盗窃或赌博等行为,会使孩子受到腐蚀,导致行为习惯不良。
(2)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应该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乐园和保护伞,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助长学生的不良品行。班级人数众多,有的一个班级多达60--70人,老师根本照看不过来。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3)社会方面的原因
由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缺乏全面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社会上各色的歪风邪气和腐朽思想对学生可能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一些不适合学生接触的文化场所和文艺作品也可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发展产生不好的作用。
(4)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心理上的某些主观原因也会造成其不良的行为习惯。有的学生道德意志薄弱,正确的道德认识不能战胜不合理的个人需要。有的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不能正确理解相关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如把违反纪律看作“英雄行为”,把顶撞老师视作“勇敢”等。有的学生因为性格上的某些缺陷,如:自私、任性、骄傲等消极的性格特征,导致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三、相应对策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次成型的,而是需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经过反复的、长期的训练而成。1.制定一套可以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体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关键是没有一套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的内容体系。现提出一些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适当的调整、修改。学生应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依据提示,通读课本,划出难点,完成预习作业】
二、课前准备的习惯。【预备铃一响,马上进教室,书本放好,安静端正坐好】
三、出声早读的习惯。【早读内容明确,按时到校早读,出声读书,读记结合,手脑并用】
四、认真上课的习惯。【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善于倾听,做好笔记,努力做到当堂理解、记忆】
五、课后复习的习惯。【阅读理解教材,复习笔记,记住要点,当天功课当天复习掌握】
六、独立作业的习惯。【到校先交作业;作业保质保量,按时缴交;独立完成;口头作业也要完成好;注意教师的批改,及时订正错误】
七、安静自修的习惯。【自习课不讲话,不做小动作,不看课外书,不离开座位,自己复习写作业】
八、勤学好问的习惯。【刻苦用功,努力上进;不懂就问,当天的疑难当天就解决,决不放过;放学后可与同学互相讨论问题;善于思考,经常提问】
九、晚上读书的习惯。【不管作业完成与否,也不管有没有作业,每天晚上都要认真读书半小时以上--①当天的教材要复习掌握;②当天的作业要独立完成;③第二天的功课要认真预习;④可超前学习或复习旧知识或阅读课外有益读物】
十、认真审题的习惯。【作业、考试先审题再作答】
十一、书写工整的习惯。【坐资端正,握笔正确,字迹清楚,字体工整,作业整洁,格式正确,作业本保管得好】
十二、整理书包的习惯。【每天睡觉前把明天要交的作业及要带的学习用品整理好放进书包】
十三、单元总结的习惯。
【每一单元学完后,要利用列提纲、绘图表等手段,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进行归纳整理,比较记忆】
十四、学习分析的习惯。【每次考完后,都要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找出缺漏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十五、讲究效率的习惯。
【学习有良好环境;按时学习;学习有计划,有监督和检查;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十六、珍惜时间的习惯。【不随便浪费时间,注意利用在校在家点滴时间学习,放学后不随意等同学,不进电子游戏室,不在上学或回家路上到处闲逛】
十七、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十八、阅读书报的习惯。
2.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抓早、抓实、抓过程。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短期看是一个隐性的因素,容易为大家所忽视。从习惯的形成规律看,要抓得早,要坚持不懈地抓,让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意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可以这样去做:
(1)从小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是极其错误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如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那种不遵循习惯形成规律,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某种高级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极其有害的。
(3)严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与家长之间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
(4)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家里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对高年级的学生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影响,从而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整体发展,互相促进。
除了学习习惯外,还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它们都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如一个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就为他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创造了条件;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惯了的人,要在学习中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是很难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不能单枪匹马,孤军作战,不仅要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结合起来,还要与学校,家庭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3.努力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持。学校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主阵地,家庭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催化剂,社会是检验学生学习习惯的场所。在习惯的养成中,特别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教师对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方面要提出要求:①明确要求,严格实施。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要交待得详细明确,操作性强,让孩子清楚明确,决不能含糊,使孩子看得见摸得着。一旦提出,就应该严格施行,毫不退让,决不轻易改变,直到孩子良好习惯养成为止。②持之以恒,不怕反复。据专家研究,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最起码需要3-6个月,有的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对每个习惯的饿培养,家长都应该坚持3-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为了孩子的终身幸福,家长应不怕反复,持之以恒。③防微杜渐,及时矫正。对孩子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家长既要把坏习惯消灭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又要使孩子救失长善。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中通过点滴的小事而形成的。2-12岁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朽木不可雕也”“养其习于童蒙”等古训,也正是这个道理。
“好习惯可以终身让人享用它的利息,坏习惯让人一生偿还不了它的债务。”让我们共同重视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