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时间的旅人》有感:到时间里找自己
到时间里找自己
——读《时间的旅人》有感
李雪 华电石家庄鹿华热电公司
“我们都是时间的旅人,在每一个人生阶段旅行,在每一片回忆的风景里努力修补自己”,书的封面这样写着,让人忍不住想在这万物复苏的初春去窥探这本无论是文字还是照片都很美的“旅行秘籍”.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像一个虔诚的信徒一样品读着曼娟老师的文字,跟随着老师到各地游览,每到一处都仿佛亲身经历一般。如同书里所展示的那样,我们在时间里旅行,也因为这样的跋涉,让我们以旅人的姿态,收获了驻足时无法获得的更多记忆。
可以说,我们是这本书的读者,却也是被导游引领着旅行的旅人,翻着书页也就翻开了一段实实在在的感悟时光…
重拾走过的时光
《时间的旅人》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每篇的标题都是以同样的句式命名,“到XX去”,仿佛是受到好友的邀约,于是我们就这样一起出发了,跟着老师的文字去世界的各地旅行:去日月潭骑车、去日本看樱花、去旧书店体会轮回的意义、去童年寻找曾经被忽略的记忆…十四篇散文,宛如十四个景点,风景各异,感悟各异。
其实,“到XX去”更像是一个开始,带着我们从心出发,经历过的没经历过的,都跟随着曼娟老师的指引渐入佳境。十四次游历,每次游历之后会使得我们不由自主地重拾自己走过的时光,引导我们到更深的层次,或是回忆,或是对人对事的思考。
读完第一部分之后,像洗礼过一样,我开始回想曾经让我印象深刻的瞬间,不管好的与不好的,都是装饰自己生命途中的最好礼物。就像书里写的:“人生其实就是一片莽葛交缠的道路,粗糙多刺,令我们伤痕累累,然而,在那杂草丛生之处绽放的美丽事物,往往使我们忘却了创痛与焦烦,忧虑和疲倦。哪怕只是被遗忘了的一朵小花,注视着它,便觉得今生再无追求,也无遗憾。”我开始相信,若能重拾走过的时光,在时光中不断修补自己,改善自己,无论是曾经经过的,还是即将路过的时光,终将会带着我们找到更好的自己。
机缘是奇妙的相遇
第二部分,曼娟老师带着我们去到一个她心心念念又意义非凡的城市——香港。
书中描述,曼娟老师辞去了在台湾安稳的大学工作,到一切都要重新开始的香港出任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主任,很多人无法理解她为什么要选择一个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地方传播文化,曼娟老师用六篇文章做出了回答。当很多人还在质疑和讥讽时,曼娟老师带着意念抵达,以走进的方式与香港相遇了。她这这样形容她的状态的:“正是因为异乡的那一点陌生感、飘荡感,使我的感官打开,大量接收外界的信息,而后让它们沉淀,变得更纯粹而具体。香港,这地方对我而言有神奇的召灵作用,召唤生命与创作的灵感”.相遇真是一种奇妙的机缘,它让两个不同的个体慢慢融为一体,它的奇妙不仅仅在互相包容,更是在互相影响和互相改变。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影响和改变,香港的朋友重新认识了自己所在的城市,就算是被众人称为“文化沙漠”的香港,也正在渐渐改变着面貌,努力开花结果。
所谓奇妙的相遇,其实就像旅行那样,你只有抵达了,才能参与其中,很多事,也只有去做了,才能形成蝴蝶效应般的改变:即使微小,却在变化。
相遇是机缘。机缘也是一种奇妙的相遇。
寻找更好的自己
如果说前两部分是曼娟老师的人生旅程,那第三部分就是一场追逐父母人生的意义深远旅行。
“我感激这样的经历,感激你在自己毁坏的童年废墟上,守护了我柔软安全的童年城堡,还为我种了一些花草与果树,让我充满希望地慢慢长大”.在《他们都说我像你》里边,第一次读到老师一些悲伤的过去,也是借助这些过去,她握住了她父亲的过去,那些相似的卑微、那些坚强的个性,都体现了父女之间最深情的羁绊。所谓“情书”,正是因为这种血缘的羁绊,因为有情,才有了不断书写下去的理由吧。
《六岁的大饥荒》讲述了老师的母亲,在最天真无邪的年代却经历了最惨痛的饥荒和逃难,这是一则那个年代的黑暗童话,却也是一则在患难中将真情磨的发亮的温暖童话。
无论是写给爸爸的情书《他们都说我像你》,还是写给妈妈的童话《六岁的大饥荒》,风格内容迥异,却深深洋溢着人世间最温暖最感人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明白这种割不断的缘分是何其珍贵。在你的生命中,总会有这样一些人,让你在时光的流逝中找到更好的自己,明白什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合上书本,看到了扉页的字:“曾经以为旅行是一场空间的移动,渐渐地我明白,旅行也好,人生也好,其实都是时间的移动,我们只是时间的旅人,听凭时间的意志穿越”.很多时候,越想把生命中的风景看得仔细一些,把身边的美好多保留一些,越发现到头来只有无奈跟告别,当我们的忧伤太沉重时,就到时间里去找自己吧,让自己回到起点,回到每场缘分的初相遇,太多的偶然与选择,有些是时间的安排,有些则是我们的一念之间,找到自己,有的就不再是遗憾,而是感激。
第二篇:读《月光下的旅人》有感4000字
读《月光下的旅人》有感4000字
原创: 作者青柯
读一本书,就像害一场病。
——题记
说不清是在何处看见一份书单,又在书单中看见这本书,封面背景是油画似的麦黄,一位穿着大褂带着圆帽的男子的灰色背影在中央,被缠着发髻的欧美女人侧脸白色的轮廓包裹,背影投下的黑色阴影铺洒在女人的脖颈前。吸引我的不只是封面,还有一段不短不长的荐语:
“这本书在匈牙利如此受欢迎,无论是对人类有爱的人,对自己有爱的人,对存在有爱的人,还是对学术有爱的人。当然还有对生活有爱的人。对爱情,对死亡,对精神,对疯癫,对往昔,对文明。一部伟大的情爱小说。”
(这段荐语现在看来不乏语病,但已是对此书最为浓缩的概括和总结。)
不知为何,此后便是念念不忘,在学校凭着图书馆的丰富藏书,我一度不愿花钱买书也能“丰衣足食”,不过借着某位友人的生日,我突然想起这本书,踌躇了一下,一时也想不到更好的点子,便下了单,看着物流悄无声息地将书送到友人,原以为缘分已尽,不料友人又将此书寄还于我,并嘱我“要好好看”.仿佛一切自有定数,它还是来到我的面前。我捧着它,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旅途。这期间经历了十五个日夜,断断续续地看完,掩卷的那一刻,我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深长的叹息。最深的印象是,这本书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书中,将世俗(mortal)与理念(immortal)结合得最天衣无缝的一本书,作者对世俗独到犀利的洞察,对人性冷静客观的剖析,对理念和学术的激情阐释,以及对西欧城市景观生动如画的描绘,全部浓缩到区区二百余页纸内。书中不乏直抵内心,令人击节称赞的金句,像“直至如今,当某种气味或光影触发了记忆,那种激越、沉醉又遥远的幸福仍会贯穿全身,我唯一熟知的幸福”,说的是回忆;像“亲爱的,灵魂里并存着各种对立。伟大的苦行僧从不是冷漠寡欢、缺少激情的人,而是最炽热、有所放弃的个体”,说的是灵魂;像“相爱需要距离,让恋爱的双方可以彼此走近。彼此走近当然是一种幻觉,因为爱的真实作用是排斥,爱就是两极——相爱的双方处于世界对立对流的两极”,说的是爱情;像“地理是最劲道的春药”,说的是情欲;像“‘现实生活’是那些在精神世界里无能为力的人为了自慰而捏造出来的神话和牛皮”,说的是精神生活……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当然,任何的节选都是一定程度上的误读,如果有机会,我恳请你们找到原著,用心去感受、寻找最打动自己的金句。
书的情节结构并不复杂:新婚燕尔的一对夫妇前往意大利进行蜜月旅行,却在旅途中意外分离,思想本有分歧的两人踏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被怀旧占据了全部心灵的男主米哈伊决定去寻找自己十几年来中产生活中缺失的自我与幸福,他游历了意大利的众多城市,遇见了医生、美国女郎和旧时的好友、如今的神父埃尔文,当他抵达罗马,终于发现自己所怀念的一切落在他童年的玩伴——艾娃时,接二连三的遭遇又让他对艾娃的激情泯灭,最终在父亲的严威下重新回到中产的队伍中;女主爱尔琦来到巴黎与闺蜜同居,承受着分手的阵痛,异地的氛围同样让她内心压抑着的本我开始表现,她开始寻找新欢,她再次遇见米哈伊年少的玩伴,一个举止夸张、放浪形骸的骗子亚诺西,并与一个波斯人吃饭,在新的激情中她逐渐反思自己与米哈伊的关系,并在关键的一晚,骨子里的怯懦战胜了一切——她回到过去的正轨,结束了她的旅途,与前夫佐尔丹复合,并让米哈伊的父亲去接儿子回国。另外几个人物笔墨虽然不比前两位,但是形象都非常丰富立体,耐人寻味。亚诺西是米哈伊的玩伴之一,从小便与米哈伊作对,是一个好斗、性格怪异的骗子,背后的他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充当推动故事的一条条暗线,在各方周旋,互通消息以获取报酬;在面前他又化身成衣着高贵、谈吐不凡的花花公子,凭借着出色的演技和幽默感一次次刷新别人对他的印象,我其实挺喜欢这名角色,不只是因为他总是以滑稽的面貌出场,还因为他那油滑的外表中透着一股神秘——我们根本无从得知他的原则,他内心的想法,他真实的感受,他或许很关心米哈伊(?),又或许所有人只是他利用的工具。与此相反,商业上精明的佐尔丹可以说是一个纯情单一的男人,一方面他为米哈伊写信关心自己的前妻,承受着被绿的屈辱和郁闷,他深知妻子出轨的原因,但他依旧对爱尔琦念念不忘;另一方面他也无时不刻不在争取爱尔琦的回归,他的脑袋里没有深沉的思想和绮丽的想象,他的生活中只有钱,他去巴黎找爱尔琦,却得到一个无果的再见,可又正是因为钱和他死心塌地的爱,爱尔琦又回到了他的身边。与精神贫瘠的佐尔丹相反的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瓦尔德海姆,他一生致力于宗教史的研究,并得以在学界发表重要的演讲,他是作为一个绝对的智者,类似于苏格拉底一样出现在书中的,他劝说米哈伊抛弃世俗,转向科学研究与精神生活,毫不留情地批判现实的虚伪和金钱的无价值,指出死亡的本质与宗教根源,精神和理念就是他生命的核心,自始至终从未更改,也正因为如此,他不在意与妻子分居异国,不在意书籍成堆的工作室,不在意衣食生活的简朴。这样的人实在可敬,既是尊敬,也让人不由自主地敬而远之。如果说瓦尔德海姆象征着学术的顶峰,那么埃尔文可谓是在宗教道路上坚定不移地笃行的人,他自幼便负有天才和宗教意识,并在与艾娃恋情无果后跑到山上出家彻底皈依天主教,后来米哈伊的来访,更像是一个执迷不悟之人与神父的对话,多年的苦修生活已经平淡了他的回忆、灵感和欲望,昔日的埃尔文已经不复存在了。托马西和艾娃兄妹的人物形象比较特殊,早年丧母的他们似乎是从神话里跑出来的两只雌雄同体的怪物,带着生来的叛逆和自由,毫无道德观念,在那个幽暗如废弃的博物馆的房子里,他们同米哈伊一起演着戏剧游戏,无一不是以死告终,在那个房子里,()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只有戏剧和死亡笼罩,两个男孩在享受着被女孩虐杀的快感。最后,托马西的两次自杀(一次与米哈伊服吗啡未遂,另一次在艾娃的陪伴下成功),艾娃的出走(或者说出嫁)使得整个家庭瞬间瓦解,米哈伊在此之前便下定决心离开他们做一个正常的人,兄妹的父亲醉死街头,房子被拍卖给新的商人,打扮成极度奢华的风格,许多年后当米哈伊再遇见艾娃,发现她与他一样承受着怀旧的折磨,但艾娃已经毅然踏上去印度的轮船,与过去一刀两断。医生厄尔斯利与美国女郎米丽珍,巴黎闺蜜夏丽,波斯人,还有意大利女孩瓦妮娜也各有个性,在此便不多做赘述。
就主要人物来说,米哈伊和爱尔琦我认为是一对典型的中产阶级男女代表,他们出自良好的家庭背景,有着良好的教养和艺术熏陶,过着循规蹈矩、一成不变的生活,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有着中产骨子里的懦弱和对堕落的恐惧,对米哈伊来说,整个旅行仿佛一次短暂的精神失控,或者说一次怀旧情绪的爆发,他不断地想躲避父亲为代表的中产生活的掌控,不断地试图找回童年的那种感觉,游离在毁灭的地狱边缘,与爱尔琦和佐尔丹相比,他一度显得愚钝,对人心有着幼稚的认知,但他在艺术和世界观方面又有自己的一套见解,他对金钱带着一种复杂的态度:一方面他毫不在意金钱的得失多少,另一方面他又对自己的经济状况颇为在意。在爱情方面,他又是一个失败者,他无法爱一个人的本身(然而是否真的存在对一个人本身的爱呢?),只能通过距离产生一种吸引力来维持爱意,他还患有奇怪的漩涡精神病,以至于生活中时常会遭遇幻觉。总的来说,米哈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世俗与理念的矛盾在他的身上不断拉扯,即便他最终被父亲带回家,他可能还会有下一次的出逃。我突然想起自己写下的两句诗:“我把我的爱意掷向虚空/并期待着不可得的回复”,怀旧便如同拿着竹篮去打捞井底的月亮,终究是一场空,从客观事实来说,他对中产的一系列抗争都毫无意义,他自始至终只是父亲手下的一员,注定只能像傀儡一样生活;但从人物成长的角度来看,这不亚于是一次灵魂的探索,在这次旅行中他终于得到了短暂的自由,他得以叩问并追寻自己的本心,并且得到了医生的友谊和故人的启示,他就像一个罢工的轮胎,疯狂地在郊区的马路上奔跑,他知道自己早晚会被捡回去,但这一路的花草和群山却永远真实,在自己的回忆里,供日后缅怀。
爱尔琦则相对简单一些,爱尔琦作为富家儿女,优雅、知性、聪慧、美丽,享有一定的地位和财富,而她却因为厌倦了优渥的中产生活,选择了看上去与众不同的米哈伊(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被爱情蒙蔽双眼”的荒唐错误),她有着女人天生的敏感和嫉妒,一度热恋的她在突兀的分手后同样陷入了短暂的疯狂,多年未能燃起的激情在她心中迸发,“猛虎,猛虎/火焰似得烧红/在深夜的莽丛”是她内心的真实写照,她渴望被野蛮的未知满足,但根深蒂固的怯懦和理性把她留在了不远处,最终她回归到佐尔丹的怀抱,对中产以外的所有未知生活的幻想在这次旅途中彻底破灭。她好比一个初见大海的小孩,浅涉几步便明智地选择回到岸上。总的来说,小说中塑造出几个非常典型的人物形象,他们就像一颗颗永不变质的玻璃球,在生命的某些时刻,当我们遇到相似的人,会突然想起某天曾读到的他们,感到莫名的熟悉和会心的领悟。
我对这本小说非常欣赏的一点是它非常浓缩,整本小说几乎看不见一句可有可无的废话,那些精妙又富有诗性的比喻就像夜空中的星辰一样散发出璀璨的光,充满哲思的对白和细致准确的心理活动又让小说变得非常深邃与丰富,偶尔冒出的风趣幽默又让人禁不住捧腹大笑,其中穿插的几段情色描写更是让人心神震颤。另外,灵光乍现的意识流写法也让小说增色不少,更为直接地呈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行文上也显得更具有流动和连贯性。还有一点特别之处是小说中不乏灵异事件的描写,像医生劝犯病的米哈伊睡觉时把蒜串围在脖子上驱走魔鬼,还有雕塑上男女牵手所具有让人惊悚的象征意义,这些解读在我看来,恰恰是对如今过分强调理性的生活的一种无声的“反驳”——许多神话、传说还有口口相传的鬼故事,其中蕴含着多少瑰丽的想象和民俗的气息,本应当作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可在如今的大环境里已经被边缘化了。现代人的思想越来越狭窄,扁平,如同一张薄纸,最终化成庸俗的千人一面。
当然,就我感觉小说也还有些许瑕疵,譬如文章最后略显仓促的结尾(至少在我看来有些意犹未尽,但这也很难说是缺点,见仁见智吧),对艾娃和托马西角色内涵的挖掘尚有不足(读了几遍,仍然很难给托马西和艾娃勾勒出具体的轮廓,抑或他们原本即是一团模糊不定的未知体?),以及由于整本书如昆德拉小说一般哲理气息浓厚,常人难以一览即明(当然就算仅仅把它当成一篇虚构的游记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读书实在不能太过“鸡蛋挑骨头”,你所盛赞的优点,在别人眼中可能是过犹不及的缺点,但一部经典摆在那里,任何人都能从中得到些什么,它的存在本身即是一对矛盾。不管怎么说,这部小说实在是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钟情西欧风光与哲学宗教的读者更是不能错过,不过从普遍意义来说,当今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们,都或多或少能从中看见自己的影子。
第三篇:爱时间等于爱自己——读《鲁迅爱惜时间》有感
爱时间等于爱自己——读《鲁迅爱惜时间》有感
老师发下一张题单,上面有一篇文章——[鲁迅爱惜时间]。文章主要写了鲁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是抓紧时间,为人们多做一点贡献。鲁迅这种爱惜时间的精神难到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读完这篇文章第一遍时,我突然想到美国着名的作家富兰克林曾说过的一句话:“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的确,只有热爱时间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充实。
时间就像一把弓箭,只要你用足劲拉起弓,这只箭就会射出,只须一眨眼的工夫,箭就会在你眼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作为一名学生,应该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自己的父母。但要得到这优异的成绩,就必须珍惜时间,珍惜这分分、秒秒。
读完这篇文章第二遍时,我又想起我国杰出的学者李大钊。他从小就懂得珍惜时间,所以才有所成就。有一次,李大钊的爷爷不在家,只剩李大钊一个人在家。本来可以乘爷爷不在家玩一会儿,可李大钊却抓紧时间,在书房认真做作业。窗户是开着的,这时,一只彩蝶飞来,在李大钊的作业本上停了一下,又飞走了。又过了一会儿,几只讨厌的麻雀飞来,在窗前的大树上叽叽喳喳的乱叫。可李大钊十分认真,连眼皮儿也不眨一下,眼珠直盯着作业本,好像周围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就因为李大钊从小就抓紧时间学习,才成为我国着名的革命家、思想家。
时间是一去不反的,我们要珍惜这大好光阴,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效力。正所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嘛!
第四篇:读《请让我自己安排时间》有感
读《请让我自己安排时间》有感
刘雅馨家长 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
读了《父母课堂》中《请让我自己安排时间》这篇文章,我感触很深,也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一味的要求孩子、约束孩子,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文章中提到的主人翁,假期本来有自己的安排,包括学习和与同学一起玩耍,前三天均为学习计划,而且实施的特别好,第四天本来是想好好放松一下,和同学一起出去玩的,不料,妈妈却给他安排了辅导老师,进行加强学习,把小主人翁的假期计划全打乱了。结果就是,本该玩的时间段,孩子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学习上,所以,即使有辅导老师进行辅导,孩子也未必能听进去,而且还增加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而妈妈还认为充分利用了假期时间给孩子加强补习,肯定是有效果的。看到这里,我不免联想到我和孩子平时是怎样处理类似事情的。
我家孩子曾经也自己安排过假期计划,但我好像从没有赞成过,都是学习时间大于玩耍时间,我从她的眼神中也读到了埋怨和不满,但我当时就想,孩子嘛,就不能放纵她,得好好约束着,免得玩心过重收不回来,并且,每次都是严词厉叫,她都不敢不听。其实现在回想,一个假期过后,虽然补习了不少,但孩子的成绩并没有明显变化。我必须要好好反省一下,这种硬性教育真的有效果吗?我是否可以换种方式,让孩子玩得开心,学得快乐。
特别是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的这种想法愈发强烈,我准备在下一个假期中,让孩子先列一个假期时间安排计划,我提一些建设性意见,不同意见我们沟通解决,达成共识后,我们就严谨的按计划实行。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孩子,孩子高兴的跳起来,连说:“谢谢妈妈理解……”后来,她告诉我:“妈妈,每次去上补习课,我的心里都是不情愿的,因为你给我安排的学习时间太满了,所以,我的心思也不在学习上,总想着怎样想办法溜出去和同学一起玩,当然我也不敢这么去做,但是,由于我心里排斥,所以我就愈发听不进去。我甚至感觉你交的这补习费白白浪费了,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为我付出了很多,但我真的希望妈妈能给我一点自主权,让我自己安排学习时间,我不会一味的想着玩,我也会努力的学习……”那天,我们谈了很多,孩子第一次向我敞开了心扉,我也庆幸看到了这篇文章,让我有了反思。
现在,我和孩子达成协议,学习的时候认认真真的学,玩耍的时候就痛痛快快的玩,孩子的成绩一点都没下降,我想,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要理解孩子,要走到孩子的心里去。
第五篇:读《时间简史》有感
读《时间简史》有感
充满奥秘的世界,浩瀚无垠的太空,给予人类无尽的幻想。世界之外,未来之变,如此神奇美妙!——题记
有一个人,他战胜了疾病,创造了奇迹,他证明了残疾并非是成功的障碍,他用他生命践行他的诺言,他为他所热爱的科学事业而奋斗终生。他,就是《时间简史》的作者,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
捧着这本沉甸甸的书,我仔细端详着它的封面,一个大大的钟表首先映入眼帘,这个钟表十分抽象,椭圆形的表盘,中间深深地凹了下去。我想它代表的是浩瀚的宇宙,代表着时间没有尽头。钟表上面是四个金色的大字“时间简史”。我慢慢翻开书本,陶醉在书海中。在我没有读这本书前,我一直以为它是一部专业性极强的科学巨着,读起来肯定会枯燥乏味,甚至有些吃力,但是我现在不得不改变我的观点了。霍金先生用非常幽默的语言,生动诠释了一些天文学的专业知识,他把膨胀的宇宙比喻成不断进食的孩子,把恒星比喻成吃的盐,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不仅能让你快速理解宇宙的知识,还能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读来生动有趣,让人不禁想赶快通读全书,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
霍金有一句名言,我深深地记在心里,“身体和精神是不能同时残废的”。虽然,他的身体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它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我十分佩服他对科学的热诚,他认真思索并巧妙解释了科学理论的本性,即任何物理理论都只不过是一个假设,在这个意义上,理论只是暂时的,而我们永远不能证明它。他还致力于研究量子引力。在他生病期间,他不仅没有得到多余的休息,反而利用仅有的休息时间更加刻苦地研究,废寝忘食,终于得出了量子引力论。
他不仅对量子引力有独到的见解,对宇宙黑洞的研究更是透彻,可以说霍金与黑洞齐名。他首先发现并证实了黑洞有温度有辐射,黑洞在逐渐缩小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辐射不断增强,直至最后变为一个奇点,然后再逐渐增大,以此循环。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爱上了宇宙,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太空,探索着宇宙未知的秘密。我更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高尔基曾说:“充分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比科学更强大!”的确如此,科学就是力量。21世纪的今天,我们靠什么来增强国力、发展经济、让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答案只有科学。
初二:厉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