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骨干教师示范课语文课-遵法循路 探骊得珠教案 华东师大版

时间:2019-05-15 02:4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级骨干教师示范课语文课-遵法循路 探骊得珠教案 华东师大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级骨干教师示范课语文课-遵法循路 探骊得珠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一篇:级骨干教师示范课语文课-遵法循路 探骊得珠教案 华东师大版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市级骨干教师示范课语文课-遵法循路 探骊得珠

教案 华东师大版

教学目标:认真解读考纲,发现高考命题变化,将赏析语言和表达技巧作为探究点,让学生明确一套高考题中所贯穿的该考点的相关知识系统、题型、答题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典型题例归纳总结表达技巧在文学作品(诗歌鉴赏、散文阅读)中的考察方式,明确答题方向、答题过程。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单点知识系统基本掌握,但在考点的融合上能力欠缺,一套试卷在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要求上不能清晰到位。本课时主要解决学生在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一线贯穿,从语言表达题入手,掌握诗歌鉴赏、散文阅读、写作在此考点上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写在前面(«新考纲»解读感想):

语文最核心的本质在语言和思维。习得语言,让它成为生活中交流沟通的工具;提升思维,拥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成熟的思维品质。无论在语言基础题的辨析与纠结中,还是在古诗文模糊到清晰的准确把握里,抑或在文学作品阅读的意会和言传间,在写作的准确审题与深刻表达上,我们都要表现出对语言的精确严谨的体验揣摩,展示着思维细致深刻的轨迹走向。惟其如此,语言和思维比翼齐飞,才能在精彩的语文空间自由翱翔!

二、从一道语言表达题开始:

(2010·佛山检测)平实的语意可以用富有文采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如阿拉法特在联合国会议上就曾这样表述“和平的期盼”和“战斗的决心”:今天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但也是带着保卫祖国的战士的枪来的。请在下面两句话中任选一句,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将原句转换成生动形象的表述,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1)杜甫吟咏韭菜的诗句,至今令人回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风雨露时节,小草一根根长出地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一千多年前的春韭,被杜甫保鲜在一首诗里,至今仍散发着清香。(2)多情的小草,在春风和雨露的歌吟里,在大地上排列着,把自己排成诗行。

所谓用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述,就是要求使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或修辞手法来表达原句的意思,使表达生动形象。注意展开想象,合理运用表现手法。

三、比较2012年与2013年的考纲变化:

2012年考纲(现代文阅读)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2 分析综合(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鉴赏评价(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3重庆语文高考考试说明 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章。

1.理解B

(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或词语的含义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2.分析综合C

(1)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

把握作者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3)

归纳、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

(4)

分析文章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5)

分析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D

(1)

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艺术

(2)

赏析作品的内涵、作者的情感,评价作品的艺术魅力

(3)

评价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

4.探究F

(1)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和形式加以体察、阐发和评价

(2)

基于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对作品进行创造性解读

(3)

探讨社会、作者与文本的复杂关系 鉴赏评价部分发生了巨大变化: 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艺术成为一个新的考点出现。

四、回顾诗歌鉴赏复习中表达技巧的知识系统: 表达技巧:

(一)、修辞手法(二)、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

2、表现手法(三)、篇章结构(一)、修辞手法

比喻、反复、比拟、借代、对比、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通感、反语、双关等(二)、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抒情:在作品中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感受。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诗中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来表情达意,借景、托物、借史、借事来抒情。)

间接抒情(1)、托物言志(2)、借古讽今(3)、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4)、寓情于事

描写:用形象性的语言,对人物、事物、景物、环境、和场面做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方式:

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工笔细描、白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细节描写、远近高低结合(写景的角度)、视觉触觉嗅觉 听觉味觉(观察描写角度)

(二)、艺术手法

2、表现手法

(1)、联想-想象-象征-渲染--用典-衬托-对比--赋、比、兴-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2)、虚实关系由实到虚-由虚到实-虚实相生 动静关系以动衬静-由静到动(3)、情景关系 触景生情-以景衬情 缘情写景-情景交融(三)、篇章结构

1、篇章结构的外现方式:首句标目、承上启下(过渡)、有总有分、以小见大、首尾呼应、伏笔照应、设置悬念、层层深入、铺垫、卒章显志等

2、古典诗歌以及词曲内部客观存在“起承转合”结构模式。其常与律诗中“首、颔、颈、尾”四联相对应,与绝句中四句的位置相对应,与词曲中“开头、展开、过片、收束”相对应。

提醒: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同学们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考点及考题呈现:

五、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题典例呈现

(一)2013重庆高考样卷诗歌鉴赏题 12.阅读下面两首七言绝句,然后回答问题。(7分)春曰五首(其一)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两首诗的末二句写景状物的表现手法有何相同?描写对象的情态有何不同?(3分)12.(1)相同:拟人;不同:静态与动态。

(二)2012浙江高考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答案示例: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简要赏析:第一首: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第二句写卷成烛状的芭蕉,最里一层俗称蕉心,诗人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

三、四两句又另外设喻。古代的书札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相似,所以这里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第二首:诗句运用了衬托、对比和比拟的手法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 的海棠蓓蕾。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作者以一首海棠诗暗示、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芳心”是一个双关词语,一层意思是海棠花的花心,另一层是儿女的爱慕之心。

(三)2013重庆高考样卷文学作品阅读: 梁实秋《雅舍》

(3)“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空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桌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虱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撅,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住在“雅舍”!17.文章第三段从哪些角度写了“邻人”、“鼠子”和“蚊子”的特征?它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5分)

参考答案:17.分别抓住声音、动作和形状特征描写。

语言简洁,描写细腻,句式灵活,善用排比句。

(四)张晓风 《月,阙也》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试举两例并作简要赏析。(6分)答案:(1)语言富有哲理性(或“有丰富的意蕴”)。如“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在现实世界里”“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娓娓道来,让人读后如坐春风。(2)文章善于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节律美和诗意美。如“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一段充分利用拟人和排比,语言生动;细细品来,满口生香。(3)用词准确、鲜明、生动,举例略。(4)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结合,举例略。(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3分。其中,答出要点1分,举例恰当1分,赏析准确1分。)

(五)贾平凹《古土罐》

请举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6分)

(1)白话之中巧用文言,亦庄亦谐。如:“其貌亦丑”“物之所得所失,皆有缘份啊!”“让外人观之叹我收藏之盛,让我抚之念兄友情之重。”

(2)多用短语,轻快活泼。如:“多朴素,多大气,多憨多拙”“。当然,君子是不夺人之美,我不是夺,也不是骗,而要以金购买或以物易物”。

(3)运用比喻等手法,生动形象。如:“我收集土罐上百,已成气候,却无统帅,您那里则有将无兵,纵然一本巨大,但并不是森林”。

(4)诙谐幽默。如:“在权力、金钱、女色、名誉诸方面,我绝对有共产党人的品质,而在土罐方面不行。”(答出两点即可)

六、反馈训练: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设置一道表达技巧的问题,并自己拟写出答案,包括评分细则。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①诗家:诗人。②上林:代指京城长安

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3分)①反衬。用芳春(或晚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或以“喧闹”来反衬“清景”)表达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②对比(对照)。“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形成强烈对比(对照),突出强调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

③虚实结合(以虚写实、以虚衬实)。一二句是实写,描绘出美丽的初春之景;三四句是想象之景:春色秾艳至极;游人如云,喧嚷若市。三四句的虚写突显(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答出以上三种表现手法的一种即可。答出手法,得1分,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得2分。其他手法(如借景说理、侧面烘托等),言之成理,亦酌情给分。

2.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设置一道表达技巧的问题,并自己拟写出答案,包括评分细则。朱以撒《上天坠落的一枚钉子》

参考答案: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请从文中任选两例作简要分析。(6分)(每例3分。例句准确1分,句子所表达的含义或情感解说正确2 分分)示例一:如将古塔比喻为“上天坠落的一枚钉子”,一枚“进入我们视界的坚硬钉子”,生动形象说明古塔扎根于历史,牢牢进入人们的视野,让人们的心灵受到古代文化的熏陶、洗礼,获得启示。

示例二:如用拟人手法说“古塔是如此的孤独无群,昏暗无光,被清冷紧紧包裹”,“古塔走向清寂,失去了人气”,表达了对古塔(或古塔所代表的古代文化精神)被水泥森林包围,被现代人冷落的遗憾和忧虑。

七、迁移拓展: 写作:语言表达中的技巧提升 掌握以下四种思维方式 ①比。所谓“比”,就是指作者有话要说,但不单调地直说,而是借助联想和想象以相似、相类或相关甚至相反的事物或情景作比、描述,使道理与形象相得益彰,从而使自己的话变得有趣、易懂、形象。说直白点,就是为了说清、说好一种情景,拿另一种情景来与之比较。照朱熹说的:“比者,比也,以彼物比此物也。”欲说女儿腰如何纤细如何婀娜,蠢才直言腰围几何;庸才则辅之以环抱的手势;天才则比描为“杨腰”“水蛇腰”之类,经这么一比描,女儿腰便形象可感。看下面两个句子:

A.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百年往事……

B.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散的往事……

比较上面两个句子,我们会喜欢第2句。因为第2句形象可感,颇有文采。究其根本,正是有话不直说,以比描之法说出的精妙处。“20世纪快要过去了”与“帷幕徐徐落下”作比描,“世纪之交”与“驿站”作比描,“往事”与“如烟消散”作比描,三组比描,使同样一个意思传达起来更鲜活,有了情感,有了形象。

②换。所谓“换”,就是指同样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正如马铃薯又叫土豆、洋芋、山药蛋。我们“换一个说法说”,意思没有变,但却可以传达一种新的情趣。有一女孩今年十九,生得毫不“沉鱼落雁”。选这个那个“小姐”肯定是没有希望的,连校花、班花都没有人会考虑到她。

倘若还原为“生得一点也不漂亮”或“生得丑极了”,则一点幽默没有,呆板得酷似面瘫者 的表情。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是中国有名的四大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以此替换,自然可以拓宽读者的想象空间。

③添。所谓“添”,就是指我们采用的给陈述对象添加相关信息或材料,从而使陈述的

对象具体化,能够传达某种特别情味的语言技巧。譬如,我们有“数九严寒”的经验,那么,语言只要表述为“今年太冷”,我们即能浮现“今年冷得怎样”的具体情境,但读者尤其是南方的读者则可能没有反应。为此,我们写作,一定要处处替读者着想,要多问自己,读者读到这样的表述,是否能浮现与我一样的情景。倘若不能,则要改变表述方式或增添修饰。

④齐。所谓“齐”,是说语言要对称,也就是指语言的排列、组合要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语言的对称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出句,一是应句。出句和应句在某一方面存在对应关系。

第二篇:市级骨干教师示范课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教案 华东师大版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市级骨干教师示范课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教案

华东师大版

一、翻译方法

(一)运用六字诀

1、增(单变双)

2、补(省略句)

3、留(专名术语)

4、删(助词衬字)

5、换(用法变化)

6、调(倒装句)

(二)掌握直意法

1、直译

根据句中语言环境和语法结构,落实每一个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译准每一种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一字一字译)

2、意译

根据原文大意,不做逐字逐句的翻译。乞骸骨、山陵崩……

(三)抓住得分点

1、实词:

(1)通假字(2)活用词(3)古今异义词(4)多义词

2、虚词:

(1)而(2)乎(3)其(4)且(5)所(6)为(7)焉(8)也(9)以(10)因(11)于(12)则(13)者(14)之(15)与(16)何(17)乃(18)若

3、特殊句式:

(1)判断句(2)被动句(3)倒装句(宾前置、谓前置、定后置、状后置——介词结构后置)(4)省略句(省主、谓、宾、兼、介)

4、固定句式:

(1)有以、无以(2)有所、无所(3)如何、奈何、若何、如……何、奈……何(4)是故、是以(5)所以(6)不亦……乎(7)何……为、何……焉为(8)庸……乎、其……乎(9)得无……乎、无乃……乎(10)……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11)孰与、与……孰、孰若(12)然则(13)有……者

二、翻译练习(例文:方山子传)

(一)解题路径

1、通过审读第3题,预见内容。

2、通过阅读全文,了解内容。

方 山 子 传 苏 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 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3、通过完成第3题,把握内容

切入点:与原文对照,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是否一致。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A.方山子并不是姓方名山子,而是姓陈名慥字季常,因为他所戴的帽子,帽顶呈方形 高高耸起,很像古代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式,所以人们称他为方山子。

B.方山子从小仰慕游侠朱家、郭解的人品,因此一心想当游侠来“驰骋当世”,但是 始终没有机会,因而心灰意冷,晚年就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不再与世人交往了。

C.本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方山子蔑视富贵的精神的赞扬,以及对他的隐居生活的 向往,暗含作者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当时被贬官的心境是一致的。

D.本文写游侠使人感到豪气逼人,写隐居让人觉得沉静如水,人物面貌毕肖神似,表 现出作者描写人物形象的高超艺术。

(二)分组出题

1、月下狼人组、光之翼组、六小福组、德玛西亚组各出一句文言翻译得分点标注题 注:(1)该句翻译满分为5分

(2)标出该句得分点(3)说明理由 得分点标准:(1)恰当(能检验学到的文言知识和获得的翻译能力)

(2)适量(与分值相当)(3)适度(难易得当)

2、地平线组、拾柒组、圣斗羊组各出一句文言翻译题,Six God组出两句 注:(1)该句翻译满分为5分

(2)该句不标得分点(但本小组自己要掌握本句的得分点)

(三)小组讨论

出题(得分点题、翻译题)、评价、翻译、打分

(四)小组答辩

选出得分点标注得分最高和最低组、句子翻译得分最高和最低组进行。

三、作业

1、整理好本堂课笔记

2、翻译《方山子传》前四段中任一段

下载级骨干教师示范课语文课-遵法循路 探骊得珠教案 华东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级骨干教师示范课语文课-遵法循路 探骊得珠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