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胡明田 张晔 职业体能视角下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理论研究
职业体能视角下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理论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寻求着创新和突破。作为学生走向岗位的最后一站,近年来,高校体育领域逐渐把目光投向了学生职业体能的培养上。高职时代,学生们的生理心理基本趋于成熟,是职业体能培养的关键时期,企业体能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选拔。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职体育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着一些影响职业体能培养的不利因子。因此,分析我国高职职业体能教学现状及存因,探寻高职学生职业体能培养的有效方法,对学生的健康、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关键词】高职;体育;职业体能;教学模式 0.引言
体育可以强健国人体魄,可以培养学子情操。传统上高职体育模式单一,偏重于动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职业针对性差。这就导致教师作为主体一直处于主导低位,学生则较为被动,程式化的体育课堂消减了学生的热情。深化现代高职体育教学认知,加强职业体能教育,赋予体育教育以人文思想和职业性,不但是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需求,更是新时期高素[1]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自身体育知识储备,对高职学生职业体能培养展开探讨,以期为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有机开展提供一定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引导。1.针对职业体能加强理论知识讲授 1.1 高职体育职业体能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仍延用传统体育体育教学模式,职业体能教育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在具体教学开展中,体育教育人员多局限在教学大纲之内照本宣科,职业体能教学认知不够,手段和方法相当缺乏,直接严重制约了学生职业体能的良好发展。此外,过分强调课堂内学生的整体划一,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发展;针对性不强,使专业体能训练边缘化。
1.2 加强职业体能理论教学
理论是行动的基础职业体能对学生来说是个相对陌生的领域,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普及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对运动保健、技能训练和职业病等相关职业体能知识的传授,使学
[2]生认识到职业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在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可从职业病或职业易范的身体疾患开始讲解:分析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特点,常用工作姿势及体能需求,容易产生的职业病,探讨预防、保健和锻炼方法,进而刺激学生职业体能锻炼的主动性,为职业体能课顺利开展做好铺垫,为学生的终身锻炼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2.根据职业的岗位姿势特点安排职业体能教学内容 2.1 流动变姿类
流动变姿类岗位:在工作时,身体处于不断的运动、姿势随时变换的职业。其对应专业涵盖:旅游、市场营销、房地产营销等;其从业的关键体能要求包括:腰部、双腿的力量以及持续耐久力等;其易患疾病或对身体的影响有:半月板等;职业体能教学内容应设定为:形体训练、拓展训练、力量和耐力素质提升、灵活性体育游戏等。2.2 静态站姿类
静态站姿类岗位:在工作时,身体主要处于静止站立姿势的职业。其对应专业涵盖:酒店管理、工业分析、报关、保安等;其从业的关键体能要求包括:腰部、腹部、下肢的力量以及持续耐久力和平衡能力等;其易患疾病或对身体的影响有:静脉曲张等;职业体能教学内容应设定为:形体训练、健身瑜伽、力量和耐力训练等。2.3 静态坐姿类
静态坐姿类岗位:在工作时,身体主要处于静止坐立姿势的职业。其对应专业涵盖:计算机、商务秘书、文秘等;其从业的关键体能要求包括:颈部、腰部、肩部、上肢的力量以及手指和手腕的灵活性等;其易患疾病或对身体的影响有:颈部、肩部、腰椎部病变等;职业体能教学内容应设定为:形体训练、健身瑜伽、球类训练等。2.4 车间操作类
[3]车间操作类岗位:在工作时,身体处于车间机械流水线等环境下的职业。其对应专业涵盖:橡胶、给排水、物流、机械、汽修等;其从业的关键体能要求包括:四肢力量、腰部、力量、腹部力量以及身体灵敏度等;其易患疾病或对身体的影响有:腰椎、四肢伤病等;职业体能教学内容应设定为:拓展训练、力量训练、灵敏性与注意力训练、球类训练等。3.丰富课外活动,改变考核模式 3.1 有机开展课外体能训练活动
要提高学生职业体能水平,仅靠每周两节体育课是不现实的,只有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通过适当的课外体能竞赛、技能竞赛等有益体育活动的方式开展,才能让学生体会职业与体育间的本质联系。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才能切实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可持续发展。3.2 改变传统体育考核模式
此外,在高职体验课程的考核中,也应打破传统考核模式。科学的职业体能考试应至少
[4]涵盖三大部分:体育理论、专项技能、活动参与。其中,理论为笔试部分,考查学生的体育理论水平;技能考试随堂进行,根据各专业学生选课项目进行评价;活动参与则是学生课外活动积极参与程度的体现。4.结语
总之,加强高职体育职业体能教学,赋予体育教育以人文思想和职业性,对我国体育事业意义深远,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从职业体能理论、职业体能内容、职业体能考核等方面对我国高职体育职业体能教学模式展开了探讨,希望通过具有职业针对性的体能教育训练,使学生具备胜任对应岗位的能力,在踏出高职校园更好的融入社会。丹青文化
第二篇:初探传媒创新视角下的艺术类课程教学模式方法与改革
初探传媒创新视角下的艺术类课程教学模式方法与改革
摘要:浙江传媒学院主要培养专门的广电传媒类人才,首当其冲应该把培养传媒创新型人才作为主要的目标。作为艺术类院校艺术类课程自然比重较高,如何把培养传媒创新人才的目标植入到这些艺术类课程中,是此次项目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传媒创新;艺术;实践教学
2007年11月,《传媒》杂志社与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在我国首次组织中国传媒创新能力调查,并重磅发布中国第一份传媒创新能力调查报告。在这篇调查报告中指出,人才因素决定了传媒创新的水平和速度,传媒经济是知识经济,其本质就是人才经济。因此,该课题项目是在市场迫切需要建立传媒创新体系的前提下提出对艺术类课程的研究。
回顾这两年的研究历程,总结出来的是,在完成一个传媒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实际上是从一个对单一模式的探索,向多种教育模式的探索,也就是从传媒创新中以多学科交叉为基点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以下就是详细对这个教学模式的阐述,请多指正。
一、传媒创新视角下艺术类教学模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作为第三产业的广播电视事业的创新已经成为电视节目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内在动力。在全媒体时代下,高校作为生产内容的主体,有责任和义务培养适合全媒体时代下有能力的创新人才。
以《媒体表现与传达》课为项目案例。由于该课程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始终在不断的完善与改进,目前已经在初期阶段所成效。
首先该门课是以三大构成基础为教学初衷设置,在7年的教学中也基本是秉承这一初衷进行教学,并适当的结合媒体表现进行讲授。但是在讲授过程中发现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学生的积极性没能调动起来,其原因是三大构成基础是专门针对美术类院校进行授课,性质比较单一,而传媒类学生:
1、没有美术基础;
2、低年级的学生艺术修养不扎实;
3、专业的方向不同,所以导致积极性不高。其次该门课的授课专业涵盖多个专业,虽然都属于传媒艺术类,但各自都有各自的专业领域和发展方向,所以对于这些专业领域之间的衔接在课程初期没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导致一些学生有创作欲望却没能有效的发挥出。再次是该门课没有结合当下传媒创新这一时代特色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授课。所用的教材也是偏向美术类的平面设计教材,非但没能体现出传媒的特色,更无法这一基础上进行创新。
因此,第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整编适合该课程的专业教材,并且更合理的优化该课程的特色,使其更适合传媒艺术类专业。而这个工作实质上在2013年9月就开始进行了,针对该课所涉及到的专业,教材除了沿用部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的理论知识外,还加入构成概论和影像构成这两部分,其中构成概论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实践过程中,明白其由来,从而更好理解进行创作。而影像构成也是在舍去原有的立体构成内容后加入的,目的是立体构成固然重要,但整个课程的课时量只有48课时,如果只是一味的加入,学生非但没能真正掌握实质性的内容,对课程的深入程度就是走马观花,甚至会产生麻痹,稀里糊涂。与此同时,整编新教材的主要原因也是为了让学生能有一本与该课程相关且符合传媒艺术类的教材,所以把原有的立体构成部分替换成影像构成部分。因为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更适合传媒艺术类专业,所以教材定名为《视觉构成设计》,也因此该门课程的名称更改为《视觉构成基础》。
二、传媒创新视角下艺术类教学模式的方法与改革
从上阶段的教学和实践中调整,强调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强调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互补与互助。因此,这一阶段在教学模式上体现的是:综合性、交叉性;艺术性、实践性以及个性化。基于以上认识,此次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就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多方位多手段教学模式
首先传媒艺术类课程较传统的艺术类课程有所区别,更注重视听传媒与传统艺术类课程相结合;其次多学科交叉主要的是能体现出多重视角、多重方法的融合;最后作为专业必修课该教学模式是衡量学生专业能力的生成,专业基础是否扎实的标准。
因此,在第一堂课中,会对该门课进行预讲,把当下与该门课程相关的内容进行分类式的讲解,如有通过图片进行构图和色彩的讲解,通过短片进行视听的讲解,通过视频结合各个专业相应的进行讲解等。在后续的单元课程中,首先会以传统艺术类部分为基础内容展开,再以视听部分为补充内容加强,如传统艺术类部分涉及到关于绘画中的蒙太奇部分,那么接下来也会用电影中的蒙太奇部分做补充加强,为的是把传统艺术与视听传媒结合的同时,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一概念,并且能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多学科的交叉模式也得到体现,就比如蒙太奇这部分内容,首先从概述历史中理解其发生的原因,其次从绘画中理解图形的转移与变化,对作品的体现,最后在电影中理解时空的转移;线条、形状的变化对情节的铺垫以及节奏对画面的控制,通过多学科交叉对概念的解析,从而让学生多角度的理解知识点并强化认识。而作为知识点的反馈,衡量学生是否生成能力,体现专业必修课的特点,则需要通过论文、PPT的展示、实践等手段获得。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多方位多手段的教学模式学习,具备了更全面的专业基础能力。第一、掌握艺术学、电影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艺术审美和艺术眼界,从而能理解大众文化的本质。第二、具备视听传媒的能力,能运用图形、色彩、构图、影像、声音等传播方式和规律有效进行媒介传播。第三、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创新思维,找到适合自身个性发展的方式,为进入高年级选择专业方向打基础。
(二)多实践多鼓励的教学机制
毫无疑问,学生在经过多方位多手段的教学模式学习后,是需要进一步通过多实践多鼓励的教育机制进行更有效的反馈。以往的反馈形式虽然也是实践,但形式比较单一,并不适合各个专业,使得反馈的效果并不理想。然而经过课程改革的实践,不仅仅是完成几种简单的实践,而是结合一整套有机的教学体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在传媒创新的影响下,为了有效的促进学生由知识转化成作品,激发创新能力,该门课在实践的内容中融入了更多跨专业的内容,比如,让各个专业的学生完成抽象画的创作,借用各种材料手段,激发其灵感,再比如让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完成定格动画的创作,该定格动画的内容有别于传统动画,更多的是进行试验性短片的尝试。与此同时,对实践的内容进行强有力的引导,让学生借助大学生专业类的比赛参与其中,不但可以激发创作灵感,而且可以激励创作动力。
三、传媒创新视角下艺术类教学模式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传媒创新视角下的艺术类课程研究教学强化了理论、实践、转化的教学过程。该门课程基于研究性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性学习,让学生在收获经验和方法的同时,培养其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促进师生互动,更有效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能在各类大赛中获得较好的名次。总之,传媒创新视角下的艺术类课程研究能够使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传媒创新能力调查报告”人民网《传媒》杂志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7407429.html
[2] 芦峰,郝娟,研究性教学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教育科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