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语言《春天的梦》说课稿
《春天的梦》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文学活动《春天的梦》。下面,我将从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教学法以及活动过程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一、设计思路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学习最关键的时期。儿歌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儿歌本身具有主题单纯、篇幅简短、语言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等特点,既而成了幼儿接触最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
《春天的梦》是一 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儿歌,其具有巧妙别致的想象,将小花、小草、小燕子、这些常见事物拟人化,描写了小花、小草、小燕子和小朋友睡觉做梦时的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展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大班幼儿的想象力日益丰富,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活动中想说又不知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而这首儿歌语言简洁明快,并且结构和语言较为简单,适宜幼儿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幼儿产生模仿的欲望。因此,我想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体验到艺术语言带给他们的乐趣,给幼儿提供充分说话的机会。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认知领域的目标,幼儿园新《纲要》的理念,以及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认知上:使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儿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感知春天所带来的自然变化。
2.能力上: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初步尝试仿编儿歌,从而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上:能够体会到诗歌宁静、温馨的意境,尝试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此次活动的组织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更好的服务于本次活动的内容,完成活动目标,我将会提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物质准备:相关课件、画纸、油画棒、背景音乐《摇篮曲》等。2.知识经验的准备:让幼儿知道每个人在睡觉时都会做梦,有些人做梦时会干一些连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如:说梦话、打呼噜等等。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新《纲要》中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学习、兴趣来进行,同时还提出:要积极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根据本次语言活动的特点,主要采取直观法、情境教学法、提问法。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将会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结合多种教育手段进行活动。
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采用直观看图引起幼儿注意,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儿歌内容,同时为幼儿的语言表达做充分的准备。通过情境教学法可以刺激幼儿的表达欲望。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仍在发展的特点,采用对话的形式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对话能力。
学法:新《纲要》指出: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教师和幼儿是构造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因此,我为幼儿创设了支持性的语言教育环境,支持幼儿在活动中扩展语言经验。作为6—7岁的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的基础,而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因此在本次活动过程中,我会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大胆表述。因此教幼儿注意倾听,才能正确的感知语音、语汇和语法规则。同时启发幼儿通过探索尝试,进行儿歌的仿编的方法。
五、说活动过程
在活动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使幼儿能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为了完成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教师以情境化的语言导入活动: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小朋友们你们是否愿意来帮助老师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声音,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并动脑筋想一想,这是什么声音?
(播放录音——人睡觉打呼噜的声音)引导幼儿回答。
这时候教师出示小草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原来是小草正在睡大觉。”
(二)基本部分
我将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将这一部分分为:说梦、编梦、画梦、找梦这几个环节来进行。
说梦:
1.播放动画课件:春天到了,“小草”伸懒腰醒来,说:“好香甜的觉,好美的一个梦。”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我做了一个什么颜色的梦吗?
师:请小朋友们动脑猜想一下小草做的梦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幼儿回答,教师做出小结,并出示图片(小草绿色的梦),近而学习第一句儿歌: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
2.教师过渡:不光小草爱做梦,就连漂亮的小花也睡着了,好像也在做梦,请你们看看,小花的梦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幼儿大胆猜,教师出示图片(小花的梦是红色的),教师总结归纳出第二句儿歌:小花爱做梦,梦是红红的。3.除了小草和小花还有一个动物宝宝也睡着了,暖暖的春天一到,它就会从南方飞回来,它是谁呢,请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猜一猜它会是谁?(出示春暖燕回图片)引导幼儿说并总结出第三句儿歌:小燕子爱做梦,梦是暖暖的。4.经验迁移:小朋友们你们做过梦吗?都梦到过什么?幼儿回答,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都梦到什么了?(出示小朋友多彩的梦图片)幼儿观察并回答,师幼共同整理总结出第四句儿歌:小朋友爱做梦,梦是彩色的。5.用不同方法唱诵儿歌,使幼儿在不同方式的唱诵中记忆儿歌内容。
编梦:
1. 游戏:抽卡片,仿编梦
教师先示范抽一张卡片并编出一句儿歌,如:白云爱做梦,梦是白白的。
可让愿意的幼儿到前面来抽取卡片,抽到哪张卡片就编出相应的儿歌,其他幼儿可适当做补充。
2.除了这些东西,还有好多宝宝都喜欢做梦,请小朋友们大胆想象一下,还有谁可能会做梦,它们的梦是什么样的?
画梦:
1.播放《摇篮曲》,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曾经做过的梦,让幼儿把自己梦到的东西画到纸上。
2.完成后,教师做出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并将幼儿的作品张贴在作品墙上,展示孩子的“美梦”。
(三)结束活动——带领幼儿找梦:
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喜欢做梦?它们的梦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也为他们编一首儿歌,好吗?(全体幼儿在老师带领下走出教室,至此全课结束)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第二篇:大班语言活动《春天》说课稿
大班语言活动《春天》
一、教材分析
《春天》是一首语言生动、意境优美的诗歌,它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从颜色、声音等方面巧妙地描绘出春天美丽的景色,把春天描绘的十分生动、形象和有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在这首诗歌中,春天不仅是彩色的而且是会唱会笑的,给孩子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通过朗诵诗歌,能够引导孩子们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体验春天的特征,并能激发幼儿尝试用优美的语言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二、学习情况分析
大班孩子好学、爱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抽象逻辑思维正在发展,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理解诗歌的能力,也已在文学作品中接触过比喻手法的运用,能够初步理解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这篇诗歌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让幼儿在脑海中获得一定概念,把春天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体验到春天的氛围,再通过实践交流,孩子们将对春天有一定的了解,能清楚、连贯的语句来讲述春天的主要特征。
三、目标及重难点
认知目标: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手法,了解春天的特征。
情感目标:感受诗歌中语言的趣味性和优美的意境,感受春天美。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活动重点: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手法,了解春天的特征。活动难点: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四、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多次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初步了解了春天特征。
2、制作有关诗歌的PPT。
五、说教法
1、提问引导法
2、再现谈话法
2、视听结合法
六、说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
2、观察讨论法
3、多媒体演示学习法
七、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
在导入部分,我用问题:美丽的春天来到了,你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引起幼儿思考。
2、欣赏诗歌,理解内容,提问帮助,朗读练习
通过老师朗读诗歌《春天》让幼儿有对春天的初步认识,并在诗歌欣赏的过程中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引发幼儿对春天的思考,加深幼儿对春天的理解。
师:昨夜春姑娘悄悄推开我的窗,送来了三本关于春天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提问:(1)春天是一本怎样的书呢?(第一、二、三段问题相同)(2)春天为什么是彩色的书?(第一段)(3)春天为什么是会笑的书?(第二段)(4)春天为什么是会唱的书?(第三段)
3、结合PPT,练习巩固,突破难点
连贯播放PPT,激发幼儿主动说出PPT中的事物,引导幼儿进一步认知,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所理解的春天。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都有什么样的特征?
之后,老师完整朗诵一遍,引导幼儿跟随教师复述一遍。
4、总结评价
在活动总结中我将对孩子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引导幼儿理解春天原来是丰富多彩的,生机勃勃的,理解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季节。
本次活动中,打破了诗歌欣赏的死记硬背的枯燥形式,在整个过程中,以学习思考的灵活形式让幼儿在认识春天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了春天,还知道春天是由许多的事物组成,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贯彻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原则,采用多种教学法,将诗歌和日常所见相关联,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活动目标,增进了幼儿对春天的了解和对季节的认知。
5、活动延伸:自由绘画
第三篇:大班语言-春天
幼儿园大班语言诗歌教案:春天
设计意图:
以谈话活动调动小朋友的经验,请幼儿自由谈一谈自己用感官感受到的春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用诗歌中的语句加以总结,使幼儿更易理解诗歌内容。
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手法并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扩展想象。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中语言的趣味性和优美的意境,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手法并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多次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初步了解了春天特征。
2、制作有关诗歌PPT 活动过程:
1、提问:美丽的春天来到了,你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预设1:天气变的温暖了(春天到了,天气慢慢的暖和起来了,你的观察真仔细)
预设2:小草发芽了……(春天到了,小草(小花)也慢慢的冒出了地面,长出来绿绿的嫩芽)
预设3:我们把棉袄脱掉了(春天到了,人们也脱去了冬天厚厚的棉袄,你真是个用心观察的小朋友)
小结:教师从幼儿的发言作适当的总结,如气候、动植物、人的变化。
2、昨夜春姑娘悄悄推开我的窗,送来了三本关于春天的书,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理解“春天是彩色的书”。
(1)老师朗诵诗歌第一段,初步感受“春天是彩色的书”
提问1:春天是一本怎样的书?什么叫彩色?(五颜六色)
提问2:为什么说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呢?
(有黄的迎春花;白的梨花;红的桃花;绿的柳叶)
(2)幼儿观看PPT,师幼朗读第一段。
2、理解“春天是会笑的书”。
(1)老师朗诵诗歌第二段,初步感受“春天是会笑的书”
提问1:这本书里有什么?小池塘、小朋友为什么笑了?
(有池塘,有小朋友。小朋友到了春天可以放风筝、春游、挖马兰……所以笑了;小池塘里的冰融化了、有了小蝌蚪……所以小池塘笑了。池塘的酒窝就是水波纹,小青蛙跳进池塘就会有酒窝……)
提问2: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会笑的书。)
小结:春天真是一本会笑的书,小池塘和小朋友都喜欢春天,都开心的笑了起来,我们也和春天笑一笑吧!
(2)幼儿观看PPT,师幼朗读第二段。
3、理解“春天是会唱的书”。
(1)教师播放春雷、雨点、燕子、青蛙的声音。
提问1:听!这是谁发出的什么声音?你能来学一学吗?
(根据幼儿回答播放电子书3,并用诗歌内容进行小结。)
提问2:为什么说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春雷、雨点、燕子、青蛙为什么要唱歌呢?
(2)幼儿观看PPT,师幼朗读第三段。
1、把春姑娘送来的三本书连起来就是一首有关春天的优美的诗歌《春天》,我们来完整地欣赏一下。
幼儿完整欣赏诗歌。
2、提问:听了这首诗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很温暖、很温柔)
这首诗歌里你最喜欢哪几句话?
3、师幼再次完整朗诵诗歌。
1、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三本春天的书,我们也回送给春姑娘春天的书,好吗?
提问:春天还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书里会有什么呢?它们又在干什么?
(幼儿大胆创编,根据幼儿的创编教师进行总结--如果课堂教学时间比较紧,可以将本环节作为活动延伸开展。)
2、师幼共同朗诵新仿编的诗歌。
诗歌《春天》
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
黄的迎春花
红的桃花,绿的柳叶,白的梨花oo
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
小池塘笑了,酒窝又圆又大;
小朋友笑了,咧开小嘴巴oooooo
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
春雷轰隆隆,春雨滴滴嗒,燕子唧唧唧,青蛙呱呱呱。
第四篇:大班语言:诗歌《春天的颜色》说课稿
大班语言:诗歌《春天的颜色》说课稿
山寨小学 章志兰
一、说幼儿:
1、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探究、分析、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能主动地去探究周围和环境的变化。
无意记忆较多,较少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记忆。能根据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感知到的加以表现。
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有一定发展,能够比较连贯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已能清晰地谈话,词汇开始丰富。
2、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幼儿想象的有意性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的表达与创造的空间
幼儿具体形象性的思维,需要具体的活动情境与活动形式。幼儿进一步发展的自主性与主动性,需要宽松、安全的探索环境。
二、说教材:
《春天的颜色》是一首优美动听、充满童真童趣的儿歌,描写了小动物们眼中春天的颜色。儿歌中小鹿眼中的春天是蓝色的,蝴蝶眼中的春天是粉色的,松鼠眼中的春天是红色的,赞美了春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神奇,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与此同时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体现相应的情景、动态启发幼儿在欣赏活动中观察、发现自然界的
六、说教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力求对幼儿充分放手,最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感受,1、讨论法:
因为语言不能代替操作,但操作也不能缺少语言,更何况诗歌欣赏是语言的范畴。为了调动幼儿的主动参与性,运用幼儿的已有经验,讨论法是必不可少的。
2、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在活动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春天的勃勃生机,《春天的颜色》的情景,也是通过课件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体现出来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它的作用,给幼儿带来耳目一新的感知觉,使幼儿对春天的优美景象更加了解和熟悉。
3、交流激励法:在分组感知,进一步理解、表现诗歌时,教师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轻松环境,让孩子们充分的、有目的性的交流,获得创造性体验的对审美的能力。
4、激趣法:
从幼儿兴趣点出发,孩子本来是动态的,情绪易受周围事物的干扰,往往在需要配合的环节时不能自控,而教师运用情景引入,并且听一段春天里的声音,激发他们安
一种神秘感。并引导幼儿运用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将自己已有的、关于春天的经验进行整理,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欣赏诗歌,感受理解内容
(1)通过完整欣赏——完整欣赏——分段欣赏——完整欣赏,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2)寻找句子、加深印象
3、分组操作,表现表达
分组进行对诗歌内容的表达和体验,通过听:仔细倾听,并操作图片,轻声跟念,并将自己想到的优美句子编进诗歌里,幼教师记录下来;仿编: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植物、风景等图片材料对诗歌的结构进行大胆仿编,教师提示每一段都有的重复句子不编;绘画:使用绘画材料,运用观察和想象创造性地画出春天的不同颜色。
4、展示分享,参与评价
将本次活动内容进行总结,给幼儿一个春天的完整印象。
5、扩展延伸
第五篇:大班语言说课稿
大班语言活动《学捏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10号考生,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学捏梨》。本次活动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和说活动延伸六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一、说教材
《学捏梨》是选自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多元能力实践课程》大班语言。《学捏梨》讲述的是一篇有关小女孩捏梨的绕口令。内容以小女孩如何捏梨为主线,幼儿通过欣赏图片和听绕口令,了解如何捏梨以及体验学说绕口令的乐趣。这不仅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也符合《幼儿教育指导新纲要》的教育要求,即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根据《新纲要》的要求,结合幼儿的认知基础和本节活动的内容,我拟定了以下几点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区分边音和鼻音,读准“梨”和“泥”
2、能力目标:能在字卡、图片的帮助下,流畅、准确的念出绕口令
3、情感目标:增进对绕口令的兴趣
根据以上目标,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学会区分边音和鼻音,读准“梨”和“泥”。难点为幼儿流畅、准确的念出绕口令。
二、说教法
本次活动遵循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活动中我运用了提问法、游戏法等
提问法:在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时,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小女孩是如何捏梨的,用什么材料捏的?
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他具有创造性、娱乐性和教育性。因此,我利用游戏比赛法,帮助幼儿们在游戏比赛的活动中,学会流畅、准确的读绕口令。
三、说学法
《新纲要》中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在活动中幼儿采用观察法、交流讨论法、游戏比赛法等。
交流讨论法:老师提出问题后,幼儿们在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和同伴相互交流讨论,得出结果。这不仅促进了幼儿与人交谈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养成倾听他人意见的好习惯。
四、说活动准备
根据本次活动的内容,我做如下准备:
1、小女孩手偶一个
2、幼儿用书、字卡“梨”和“泥”
3、图片若干(盘子、梨、桌子、橡皮泥)
五、说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想知道他是谁吗?我们拍手欢迎他到我们班上来做客。教师出示小女孩手偶,告诉小朋友们今天这位小客人给我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的绕口令,这段精彩的绕口令就藏在你们的书里面。请幼儿们打开幼儿用书指定页码,引导幼儿找出绕口令名字并大声的读出来“学捏梨”。然后老师提出问题:“看过图片后,你们知道那是谁在学捏梨吗?”
2、基本部分
(1)、(首先)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引发幼儿兴趣
这个过程教师可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幼儿理解绕口令内容。在幼儿回答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强调“梨”和“泥”的发音。(2)、(然后)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绕口令。
首先,教师边放慢速度念绕口令,边出示字卡和图片,引导幼儿读绕口令。例如:读到“盘”这个字,就出示图片“盘子”,读到“梨”这个字,就出示“梨”的图片和字卡等等。读绕口令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听幼儿对“梨”和“泥”的发音,并且帮助发音错误的幼儿纠正。然后,教师请幼儿念绕口令。在幼儿会念的基础上,通过游戏,进行小组比赛,念绕口令
3、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边念绕口令边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2)、请动作到位、绕口令说的熟练的小朋友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表演。
六、说活动延伸
回家后,请爸爸妈妈再教几个绕口令,第二天念给同伴听。这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表现能力,还能增加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