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感伤亦悲壮:略谈唐诗中的感伤诗

时间:2019-05-15 02:3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巨人感伤亦悲壮:略谈唐诗中的感伤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巨人感伤亦悲壮:略谈唐诗中的感伤诗》。

第一篇:巨人感伤亦悲壮:略谈唐诗中的感伤诗

巨人感伤亦悲壮:略谈唐诗中的感伤诗

感伤的诗多是文人墨客的孤愤失意之作,或羁旅愁思,或儿女情长,或家园离恨,或人生困厄,涵咏品味,给人以缠绵悱恻、抑郁悲凄之感;但是也有一类诗,叩问古往今来的历史,审视宇宙时空的脉动,穷究生命本原的意义,视野开阔高远,底气沉雄博大,感情忧愤深广,格调慷慨悲凉,品读、体会这类出自大家手笔的感伤诗作,给人的感受常常是伤感却不纤弱,悲壮却不哀怨,一股至大至刚、至悲至壮的浩然之气扑面而来,激荡人心。这类诗作的代表作家当推唐代的陈子昂、柳宗元和李白,下面结合三位诗坛巨人的代表作对“感伤的诗”略作剖析。

(一)顶天立地陈子昂。陈子昂是吹响“盛唐之音”第一声号角的领军人物,他以惊世骇俗的胆识和才华横溢的底气标举“汉魏风骨”,狂扫初唐盛行的秾艳颓靡的齐梁诗风,给诗坛吹来一股刚键清新的大风。《登幽州台歌》是他的千古传诵的代表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寥寥四句,震古铄金,喊出了千秋百代志士不遇的孤愤心声。据记载,有一次,陈子昂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边塞讨伐契丹,担任参谋军事。武攸宜只会享乐,根本不会打仗,在他的瞎指挥下,前军败绩。陈子昂再次进谏,武攸宜干脆把他贬为军曹,让他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陈子昂满腔愤怒无处发泄。遂登上蓟北楼,仰望苍天,俯视大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唱出了这支其响孤绝的《登幽州台歌》。前两句放眼古今,思接千载,抒发壮士不遇之愤。“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砺精图治,礼贤下士的贤君明主,礼遇乐毅、郭隗的燕昭王,厚待田光的燕太子丹等即为代表。诗人登临怀古,缅怀先贤,痛感自己生不逢时,壮志未酬,不禁悲从中来,怆然泪下。后两句中的天地悠悠,宇宙茫茫有力地烘托出诗人的孤单寂寞和深广忧愤。全诗四句,一、二两句俯视古今,突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显现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落寞、悲愤苦闷的情绪,两相映衬,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广阔苍茫的图景,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兀立其间,顶天立地,气壮山河!

(二)顶风傲雪柳宗元。柳宗元刚正不阿,直言敢谏,他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被贬官降职,长达十四年,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寄情山水、托物言志的诗文,这些诗文含蓄地抒发他的苦闷失意,也表明他耿直不阿,孤傲清高的绝世情怀。《江雪》是最能见出其凛然风骨的代表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写渔翁,披蓑戴笠,孤舟独钓,不惧大雪纷飞,无畏寒风凛冽,表现出一种泰山崩于顶而不动声色,风云聚于前而不改神情的风范,这种至刚至强、至冷至硬的精神早已非一般江湖钓徒所能望其项背。再加上诗人所刻意营构的环境:千山万岭,白雪皑皑,飞鸟绝迹;千径万道,冰封雪锁,人烟不见。如此浩瀚无边,沉寂幽冷的世界更烘托出渔翁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也可看出他的战天斗地、宁折不弯的精神风范。其实,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和人生经历来看,不难发现,这兀兀独立、顶风傲雪的渔翁又何偿不是刚强正直、凛然不可侵犯的柳宗元的化身呢?诗人正是通过这位超然绝世的渔翁抒写了一种临危不惧、坚强不屈的战斗精神,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面对权贵的打击排挤,面对革新运动的失败,诗人不是畏首畏尾,明哲保身,不是违心负命、苟且偷生,而是孤高独傲,战斗到底!由此延伸、扩展,从柳宗元身上,我们分明又看到了天地之间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的高贵与坚强,生命在与风雪的对抗中,在与孤独的较量中放射出电光石火一般的迷人光芒!从这个意义讲,渔翁是孤愤失意的,渔翁同时又是崇高伟大的,柳宗元的《江雪》就是一曲悲壮感人的英雄颂歌!

(三)悲愁叹老李太白。李白是浪漫飘逸的大诗人,就连他笔下的悲愤哀伤也无一不呈现出气势磅礴、悲壮感人的特点,他往往借用奇特的想象和惊人的夸张来抒愤泄怨,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当推《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和《将进酒》。《秋浦歌》全诗四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开篇两句劈空而来,如惊雷乍响,似大潮奔涌,若火山爆发,像长风出谷,骇人听闻,动人心魄!愁生白发,人所共知,但白发之长长达三千丈,可以想见李太白的深愁大恨有多沉重!有多绵长!奇想天成,夸张造势,品读愁思,我们不觉得抑郁、悲凄,我们分明感觉到了诗人久积于心,不吐不快的深广忧愤。这是悲壮而不是悲哀,是愤怒而不是怨怒。《将进酒》开篇四句是这样写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组排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扑面而来。写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来,势可挡;去,势不可回:隐喻人生易逝,韶华不再;写白发,高堂明镜,骚首顾影,朝如青丝,暮成白雪,朝暮之间,转瞬即逝,隐喻人生苦短,老大伤悲。两句综合,深思玩味,不难发现,空间的辽阔绵远,时间的短暂仓促,反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李白是在悲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成空;李白是在悲叹自己美人迟暮,青春不再;李白更是在悲叹人类盛衰无常,世事难料。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悲而不伤,悲而能壮,这正是典型的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感伤是有层次的,有境界的,巨人式的感伤尤其如此,这些叱咤风云的巨人,由于自己坎坷曲折的人生命运,由于胸怀天下的远大抱负,由于深邃高远的时代眼光,他们流诸诗文的感伤常常呈现出一种攸关天下,攸关人类的大悲大愤,大忧大患,品读他们的作品,我们心中总是充溢着一种苍凉悲壮的情思,不为别的,只因为他们是绝世英雄!

第二篇:论白居易诗中唯美感伤

论白居易诗中感伤请怀的艺术价值

摘要白居易一直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倍受称颂,但是他诗中的感伤情怀让我们看到他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的另一面。他在这些诗中常常流露出感伤情怀,通过个人敏锐优柔的内心体验抒写个人所共有的生死爱恋、离合悲欢、岁华易逝、天涯沦落等系于时空的变化的情感,使其诗歌体现较强的审美特质。他的感伤情怀是一种东方式的唯美感伤。其特质是:

一、感伤与唯美交融互渗。

二、意象博丽,所咏之物寄托情感。

三、通过个人捕捉个人独特性极强。他感伤情怀的这些特质,值得我们研究与学习,对我国和后世的许多其他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白居易唯美感伤

前言

白居易是我国文学史上将毕生精力从事诗歌创作的很突出的一位诗人。他一生留下了3000多首诗作,还提出一套诗歌创作理论。白居易在江州时,曾整理、编辑自己的诗歌作品,分成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古往今来,白居易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而备受称颂,而他的讽喻诗也一直是人们评论的重点,但却忽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他的感伤情怀让我们看到他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的另一面。

实际上,白居易不但重视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对统治者进行讽喻劝谏,希望统治者有所悔悟警惕而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同时更注重反映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让人们认识到他不仅把诗歌作为讽喻政治的工具,也把诗歌作为个人精神追求的形式,注重主观情感的抒发,他在这些诗中常常流露出感伤情怀,通过个人敏锐优柔的内心体验抒写个人所共有的生死爱恋、离合悲欢、岁华易逝、天涯沦落等系于时空变化的情感,使他的诗歌体现较强的审美特质,成为美的载体,也充分体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个诗人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一、诗歌“唯美”“感伤”特点的社会背景及原因

文学中的唯美、感伤风格,从广义上讲,即不注重论理教化意义、政治功利意义,而注重纯文学价值,注重表现人心的温良善感的风格,白居易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诗人中唯美、感伤风格最浓中的一个大家,唐诗发展到白居易时代的中唐,风格迥异,中唐社会一方面是大乱的初平,经济得到恢复,使得士大夫阶层滋长了竞争奢华的风习,另一方面是统治集团倾轧不休,“中兴”无望,使得一部分曾企图以文字为工具去促进“中兴”的有志有识之士在现实面前连连碰壁,如履薄冰,转而逃避政治,独善其身,加以进士备受尊崇,经学衰微,礼法凋敝,带有崇尚文藻的风气。这一切使得很多诗人由提倡文学的功利主义而转向非功利主义,由对思想内容的重视转向对艺术形式、艺术技巧的追求,由揭露时弊、反映民生疾苦转向描写个人生活和内心体验。在他们那里,盛唐时期那种充满英雄情调、浪漫色彩,志在建功立业、奋发有为的歌声让位了,而代之以对儿女情长的描写和闲情逸致的追求,从恢宏阔大、高蹈扬厉的气象,走进对细腻的观感、柔敏的内心体验和清丽、浓丽、纤丽各种色彩的捕捉追求中。于是“诗到元和体新”(白居易《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答微之》),中唐诗风出现了一种以唯美感伤为风尚的风格。这在中国诗歌史上也有异军突起的新变意义。

纳入这个诗风流变中去看,白居易的讽喻、闲适、感伤三类诗,真正标新出新的是闲适诗和感伤诗,而非讽喻诗。感伤诗可以说是有诗以来,唯白居易独标新意,白居易大量诗歌都具有唯美与感伤的醒目旗帜。这种风格,特别是其中的感伤风格,因还作为白居易相对稳定的艺术追求和个性显现,程度不一地渗透到他的一些讽喻诗中。

就单一的概念而言,白诗中的“唯美”“感伤”不具有西方美学理论所赋予的既定的内涵上的彻底意义。但二者的关系却是风气相同的、瑟瑟和谐的,在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中甚至达到了融合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流光溢彩而动人心魄的《长恨歌》、冷月清辉中抒写天涯沦落的《琵琶行》等宏篇佳作既是如此。试看他几首玲珑小诗:

惆怅阶前紫牡丹,晚来唯有几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惜牡丹花》)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吟》)

清诗绮语,丽景浓光与妻意愁心,柔情婉感浑如水乳交融(其他如《上阳白发人》、《晚秋夜》、《湖亭望水》,乃至早年因此以得名的《赋得古草原送别》等,也是如此),清代袁牧《仿元遗山论诗·其二》赞白诗曰:“生逢天宝离乱年,妙咏香山长庆篇。就使昊儿心木石,也应一读一缠绵。”以中国古典的直观、具象式诗评,揭示了白居易诗 歌中浓厚的唯美感伤因素,并还触及到了产生这种诗风的社会历史原因。

二、白居易诗感伤情怀的审美特质:

白居易的唯美感伤是华夏式的,大而化之,可以说是东方式的唯美感伤。其特质是:

(一)、感伤与唯美交融互渗。

在他的诗中,感伤侧重于内在实质,唯美侧重于表现特征,是以感伤为内在实质的唯美,或者说以唯美为表现特征的感伤。在他的著名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中,这种表现特征尤为突出,唯美与感伤结合的十分和谐。其中有“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描写,给人留下非常美的印象。向云朵一样的乌髻半偏着,显然是刚睡醒,花冠还没有戴整齐就走下堂来,这是杨贵妃刚睡醒时的姿容美。清风吹拂着仙袖飘然而起,好像又跳起了霓裳羽衣舞,这是她在风中的姿态美。娇好的面容带着寂寞的纵横的泪水,面容好似春天里一枝带着雨珠的梨花,这是带有感伤色彩的情态美。优美的语言,感伤的画面,忧伤的情感,把杨贵妃对唐玄宗思念的痛苦表现的淋漓尽致。“悲莫悲兮生别离”①这种生离死别的苦痛,让人产生怜悯之情,对他们的不幸遭遇产生同情,在更高层次上展示了女性美,肯定了爱情的价值。“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诗人把杨贵妃的死处理成她成了仙岛的女神这种做法,就像写一部凄美的神话,也表现了对她的恋恋不舍,不愿她死,就把在现实中不可实现的美好愿望放到神话之中,正体现了诗人对美人的不幸遭遇以及相爱难以长久的惋惜,对美(美人,美的感情)的毁灭的感伤,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意象博丽,所咏之物寄托情感。

主要从自然意象,辅之以人文意象中提取“美”,即白居易所说的“文之以觞咏弦歌,饰之以山水风月”(白居易《序洛诗》)。其赶上情怀在吟咏之间自然的流露出来。在叙事抒情诗中,他往往采用精致生动、音声色彩与气氛相和谐的意向来勾勒一个个鲜明的画面,烘托出浓重的情绪氛围。如《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诗人用最能引起人情思的月色、夜雨、铃声,组成有声有色的伤感情景,表达了无限延绵的痛苦的思念。“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长河欲曙天”,从黄昏到凌晨,空殿萤飞,孤灯只影,钟鼓之声,耿耿星河,四种色彩、声音都给人以寂寞孤单感的意象,衬托出了玄宗彻夜不眠的苦苦情思。这首诗作于元和元年,其时诗人任周至县县尉,这首诗里是否也饱含着诗人对他所爱的人的无限伤感的 思念?

白居易被贬江州,在降到江州时所作的《望江州》云: 江回望见双华表,知是浔阳西郭门。独去孤舟三四里,水烟沙雨欲黄昏。

此诗的感伤情怀是通过孤舟漂泊,烟雨黄昏的环境氛围的渲染这样的较为沉重的方式表达出来,诗人被发往贬谪之地,心情忧郁哀伤,在孤舟上独自漂泊,备感孤独,在烟雨朦胧欲黄昏的水上飘摇。这类作品大多在意象的融造中为诗意的表达留下含蕴曲折的回旋余地。

在《放旅雁》一诗中,直接写诗人对鸟的怜悯,曲折的反映了对人民的同情,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的思想。全诗采用象征的手法,写的比较含蓄,诗人没有站出来发表议论,深刻的寓意是在事情的叙述中自然表现出来的,诗人由旅雁的不幸想到自己的不幸,由雁获得自由想到人间的战乱,想到自己的被贬,身处异地(“我本北人今谴谪,人鸟虽殊同是客”),把自己的满腹心事都通过雁表现出来。这首诗情调悲伤,这是诗人此时思想感情的真实写照,也是此时劳动人民生活痛苦的象征,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很好的名作。

(三)通过刻意捕捉个人独特性极强,而有敏婉纤柔的内心体验,表现能引起普遍共鸣,又能触及到别人心灵深处的情感。

自古红颜多薄命,美丽的昭君被选入宫,由于画工毛延寿从中作弊,使昭君未能与皇帝见面,最终被派往塞外和亲,身死异地。昭君的故事吸引了当时和后来许多人的注意,许多诗人和画家以此为题材吟诗作画。在白居易的《过昭君村》中,诗人满含着对昭君的同情,通过昭君的遭遇表现了对民女的同情。尤其最末“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两句,使本诗的主题超越了对昭君的同情,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诗人路过昭君的故乡,面对“村犹在,人已亡”的现实,触景生情,无限感慨。诗人由昭君村联想到王昭君,然后重点描述昭君一生的悲惨不遭遇。由于皇帝和毛延寿从中作梗,昭君只能落得个“竟埋岱北骨,不返巴东魂”的悲惨下场。在去往忽地的路上,她是否有过“所思在远道”②的悲哀?在清辉冷月的照耀下,是否有过“月是故乡明”③的感慨?红颜薄命,一代绝色佳人终在异域香消玉殒。诗人对此感到深深的惋惜,感慨广大民女被迫断送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她们的命运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掌握在统治者手中,受人摆布,不能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这与诗人一生坎坷,屡遭贬谪的经历极其相似。全诗写的凄切哀婉,气氛悲凉,注入诗人极大的同情。又如《井底引银瓶》中女主人公对少时生活的情景的一段回忆: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峨远山色。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柳。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浅俗明快,又富情韵,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青春气息,由于这对青年男女没有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一起,最终导致爱情悲剧。诗的最后发为议论:“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但由于续写时感情超于“止淫奔”的题旨之外,透露出强烈的悲剧气氛,所以仍然引发读者的深切同情。

结论

白居易一生经历了唐朝的八个皇帝,经历了唐代安史之乱的痛苦、**的年代。他一生从事诗歌创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伟大诗人,他的丰富而优秀的诗歌创作,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极可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珍视,并加以学习和继承。她的诗歌的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而他诗中唯美的感伤情怀让我们看到其诗所具有的更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的许多诗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注释:

①《楚辞•九歌•少司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63页

②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1年6月第69页 ③霍松林霍有明主编《唐诗精品》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5年12月第212页 杜甫《月夜忆舍弟》

参考文献:

霍松林《唐宋名篇品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 汪涌豪骆玉明《中国诗学》东方出版中心 1999年 许总《唐诗史》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4年6月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6月

郭炳兴李希南《白居易诗解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3年3月 贾文昭《白居易论诗的审美特性》《文艺理论研究》(沪)1996年2月

詹志和《中国诗人白居易与日本文学中的唯美、感伤风格》《文艺研究》(京)《中国韵文学刊》(湘潭)2001年1月 《学术交流》(哈尔滨)1992年6月

年4月 1992

第三篇:白居易感伤诗特点

亲;再来一个睡前故事!!

加油!!白居易“感伤诗”特色

白居易作为家喻户晓的大诗人,他的感伤诗在其诗文创作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他是第一个提出“感伤诗”这一概念的诗人。白居易在有生之年,就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整理,他将自己的诗作分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纵观白居易的诗作,最感人心扉,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当属其感伤诗。感伤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故不少学者都对白居易感伤诗独特的时代意义及形象作了分析,从艺术成就的角度分析,感伤诗达到了白居易诗歌艺术成就的高峰

一、白居易感伤诗的溯源

(一)自古以来的感伤渊源

(二)中唐忧患的时代背景;

二、白居易感伤诗的创作年代特征

(一)少年时代多感慨颠沛流离之作(二入仕期间多哀伤宦海沉浮之作

(三)晚年时期多悲叹物是人非之作;

三、白居易感伤诗主要特色

(一)景物抒情

(二)现实主义

(三)平实语言

(四)超越抒情模式

(二)中唐忧患的时代背景;

安史之乱是大唐盛世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白居易出生于中唐大历年间,一个动荡不安,腐朽昏庸的时代,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中唐政权已难以再现昔日的辉煌,藩镇割据和藩镇叛乱此起彼伏,朋党之间的明争暗斗,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形同虚设,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社会状况一蹶不振。(1)面对满目疮痍,风雨飘摇的景象,这一时期的文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出现了深刻的转变,他们一方面失去了原先那种浪漫,进取的激情,另一方面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感知,这时候的文人们清醒认识到这种江河日下的社会状态,纷纷把目光从建功立业,报效朝廷转向日常的心境情感和精神思绪,多情和感伤成了中唐文人的思想主流,而激烈的政治斗争和压迫则加速了这种风气的滋长和蔓延,此时整个中唐社会都弥漫着一种感伤和忧愁,生活于这个败落时代的白居易自然逃不过这种情 1 愫,受当时腐朽社会状况的影响,和苦闷文风的熏陶,一种感时伤逝,悲天悯人的情感深深根植于白居易的心底,这也成为他日后大量进行感伤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白居易感伤诗的创作年代特征

据统计,白居易的感伤诗大概超过了200首,这些诗歌创作的时间跨度超过了30年,也就是说,白居易的感伤诗贯穿了白居易人生诗歌创作的各个年代,由此可见,白居易的感伤诗既有当时社会背景影响,也有自身文人感伤的情怀,历数白居易感伤诗作品,各个年龄时代的作品体现了诗人自身人生经历的影子,外在事物的牵绊,内在情感的触动,随着所遇所感都以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个年代的作品又各有特色。

(一)少年时代感慨颠沛流离

白居易出生于安史之乱之后,正是**之年,在少年时代,由于北方战乱频繁,白居易不得不被送往南方避难,诗人十一岁就与家人分隔,背井离乡,四处漂流,接触了社会上各个方面,尝遍了世事之苦,正是这样一种特殊的经历,让白居易在少年时代就显现了感时伤世的端倪,在这期间,白居易创作了《题赠定光上人》《客路感秋寄明准上人》《秋暮西归途中书情》等感伤诗作。久历这样居无定所的日子,让年少的白居易比同龄人更多了几分感慨和凄楚。他在早年的诗作中,更多书写的是自己四处避乱,颠沛流离的苦楚。

(二)入仕期间哀伤宦海沉浮

白居易一生经历了9个皇帝的更迭和变迁,主要活动在贞元和元和年间,他的感伤诗的创作情况和仕途的起伏紧紧相连,贞元十六年,白居易进士及第,元和十年,白居易遭人陷害被贬江州,这是诗人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他人生中苦痛悲及的时刻,白居易许多的感伤诗就产生于这个时期,在贬为江州司马期间,“秋日正萧条,驱车出蓬荜,回望青门道,目极心郁郁”,“江人授衣晚 十月始闻贴 一夕高楼月 万里故园心”,诗人由入到出,由庙堂到乡野,宦海沉浮多变,这样一种地位的悬殊与落差,对他来说是一个无比沉重的打击,内心无比悲凉。由于心境的变化,诗人感伤诗的数量也陡然增多,有感而发《夜闻歌者》,《初入峡有感》《郡中》等感伤诗。应该说,仕途的不得志让白居易的感伤诗在这个时期有了更多的创作源泉。

(三)晚年时期悲叹物是人非

到了晚年的白居易,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无奈,这在他的诗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到了晚年,历经世间沧桑 宦海沉浮的诗人,已经失去了年少的轻狂和宏图远志,对于官场的尔虞我诈,仕途的荣辱兴衰,成败得失已经看得很清楚,也看得很淡了,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的在乎,其实这也是一种人到了晚年的常见现象,白居易再燃不能脱俗,只不过作为一个大诗人,他跟常人不同的是,他可以用诗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这种失落和无奈的情怀,白居易在晚年的作品中,也一改以往对仕途功名的幽怨和失落,转向了对物是人非,生老病死的悲苦和叹息,其实,这也是诗人到了晚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人生和社会的无奈。

在晚年,白居易写了很多首诗来感叹自己的颓暮。《初见白发》《叹老三首》《渐老》等都是诗人当时心境的代表作。白居易在晚年对于叹老类的感伤诗数量之多超乎寻常,可见诗人对逝去年华的留恋和感伤,青丝变白发,苍老的白发映照的是白居易孤独失落的心灵,生命颓唐零落之感在历经动荡的日子中日积月累,引发诗人的对盛年怀才不遇,老之将至的无奈伤感。晚年期间,亲人的相继离去,厄运不断缠身,诗人心中承受着巨大的丧亲之痛和压抑之情,无处释放的上伤,无处发泄的痛只能融进在幽幽的 感伤诗中,在这一类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脆弱,美好的生命总是那么早就凋零,离去的事物和生命带走了生者的惦念和回忆,而留下的却是绵绵无尽的伤和痛。

(一)以景物抒情

景物抒情应该是白居易感伤诗中最常见 以秋为景 白居易笔下的审美主体往往是秋天萧瑟的景象,审美主体是孤独愁苦的自我,主客体交融使感伤诗呈现阴柔清碗,落寞感伤的凄美风格,与偏于表现主观感受的中唐大历诗歌和充满唏嘘之叹,酸楚之味的晚唐诗歌风格相近。(2)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往往给人展现的是一种肃杀和凄凉的感觉,秋叶飘落,秋风悲凉,秋日低沉,这一切秋景给人的心里平添了几分忧愁和烦恼,白居易的感伤诗抓住了秋这个特定的景色,在他创新的感伤诗中,有大量以秋为景的作品,《秋夕》《早秋曲江感怀》《秋日》等。另外,白居易还有很多诗作虽然在题目中未提及秋,但是在诗的字里行间中,都弥漫着秋的落寞和冷清,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很好的理解白居易当时作诗时的心境和情感。以月为景 白居易的感伤诗中,除了秋就是月,诗人似乎对月有着特别的钟爱和敏感,月亮与诗人有着不解之缘。古时的 诗人往往怀着感时伤世,郁结无处可发的心理状态,所以就难免借助风月来感时怀旧,一发心中苦闷,在白居易的作品中,具体可感的月亮,无论是新月还是圆月,总能唤起诗人的无限情思,如《禁中月》《城上对月 期友人不至》等。3 以发为景 白居易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白发也层出不穷,老病现象日益加剧,原本就展不起笑颜的两颊,往往因偶然看见了自己的一根白发,而顿生哀叹,唏嘘不已,面对衰老,诗人不仅发出了对人生无常,转瞬即逝的感慨,这种感慨往往不分时间和地点,因此白居易写了很多诗来感叹自己的颓暮。如《早梳 头》《西原晚望》《自觉二首》等。

(二)现实主义

白居易的感伤诗多为一诗写一事,主题集中,线索明晰,叙事周详,叙事抒情过渡自然,合乎生活逻辑,感伤诗抒写的情,多为个人感慨悲伤,但白居易写愁,既不似李白那样瞬息万变,不拘常法,也不像李贺那样设想奇诡,思绪跨度难以把捉。(3)白居易写愁,细致入微,合乎情理,同是写愁的解脱,白居易往往借助安贫乐道,委顺任化以及归隐田园等自我排遣,情绪是消极的,与世无争的。总的来说,白居易的感伤诗注重写实,现实主义成为白居易主要特征之一

(三)平实语言

白居易感伤诗的语言风格,一如其讽喻作品,同样是通俗平易,质朴无华的,大多数的感伤诗不事藻绘,绝少用典使事,因而诗境平易,情真意实,读这类诗,如听诗人娓娓诉说种种的遭遇,苦恼和感伤。虽然总有后人批评肤浅,但总体上白居易的诗应该说还是通俗易懂,含义深刻之作。

(四)超越抒情模式

在白居易200多首感伤诗中,感伤情绪可谓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颇具时代特色和创作个性的 感伤——超越抒情模式。(4)在白居易的 感伤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诗篇先写感伤情怀,酝酿感伤情调,然后笔锋一转或自我劝慰或阐述道理来消解诗中的伤感情绪,这就是白居易感伤诗中的感伤超越模式,例如在《送春归》诗中,白居易这样写:

去年杏园花飞御沟绿,何处送春曲江曲,今年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西江西。帝城送春犹怏怏,天涯送春能不加惆怅?莫惆怅,送春人。亢员无替五年罢,应须准拟再送浔阳春。五年炎凉凡十变,又知此身健不健?好去今年江上春,明年未死还相见。

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白居易当时远在江州被贬,去年春归之时,诗人在帝城的曲江送春,身处顺境尚且惆怅,诗人此时身处被贬之地,儒家倡导的功业无法实现,而时光一去不复返,兼济天下之志的实现也渐去渐远,真是去年送春,今年再送春,年年岁岁:“春”,岁岁年年人不同啊,忠而被贬,大好时光虚掷在天涯,这是难以消解的悲伤,可见诗人在悲伤之中的坚强个性的自然爆发,既是自己对人生自信的宣言,也是对诬陷自己的强权之反抗,哀莫大于心死,只要心不死,就有希望在,就能迎来人生的春天。白居易的感伤诗中的痛苦显而易见,但是他解脱痛苦的能力也是无容置疑的。析原因,白居易之所以能感伤怀得以超越,主要是因为受当时禅宗客观影响和自身濡染之经历所致。

第四篇:论白居易“感伤诗”特色

论白居易“感伤诗”特色

摘要

白居易作为家喻户晓的大诗人,他的感伤诗在其诗文创作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他是第一个提出“感伤诗”这一概念的诗人。白居易在有生之年,就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整理,他将自己的诗作分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纵观白居易的诗作,最感人心扉,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当属其感伤诗。感伤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故不少学者都对白居易感伤诗独特的时代意义及形象作了分析,从艺术成就的角度分析,感伤诗达到了白居易诗歌艺术成就的高峰

关键词:白居易 感伤诗 艺术价值 情感价值 高峰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目 录

一、白居易感伤诗的溯源

(一)自古以来的感伤渊源

(二)中唐忧患的时代背景;

二、白居易感伤诗的创作年代特征

(一)少年时代多感慨颠沛流离之作(二入仕期间多哀伤宦海沉浮之作

(三)晚年时期多悲叹物是人非之作;

三、白居易感伤诗主要特色

(一)景物抒情

(二)现实主义

(三)平实语言

(四)超越抒情模式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之后在诗歌创作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又一位杰出诗人,他用毕生精力创作了3000多首诗歌,也是唐代诗人中诗歌创作最多的一位,虽然在他本人认为自己作品中价值最高最认可的是讽喻诗,但是后人在千年之后对他诗歌的评价中,感伤诗脱颖而出,这其中既有历史变迁的缘故,也有审美情趣变化因素,本文通过对白居易创作感伤诗的时代背景,年代特色以及人生轨迹,来探寻白居易这位大诗人在感伤诗这类诗歌中的艺术特色和成就。

一、白居易感伤诗的溯源

白居易作为家喻户晓的大诗人,他的感伤诗在其诗文创作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他是第一个提出感伤诗这一概念的诗人,感伤诗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要研究感伤诗就不得不从感伤诗的渊源说起,探寻诗人因何而感,因何而伤,只有了解了诗人创作感伤诗的一些时代和人文背景,才能更好的解读其感伤诗。

(一)自古以来的感伤渊源

感伤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情愫,也可以说是中国自古以来文人的标志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每个时代都弥漫着感伤的情绪,屈原的《离骚》,东汉的《古诗19首》,曹丕的《悼夭赋》都是感伤情怀宣泄的佳作。通过对当时人们普遍心理的细腻描写,把人类内在的情感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白居易的感伤诗也恰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这种固有的感伤情调,所以说,白居易的感伤诗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感伤文风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也可以说是白居易把中国古代传统文人的感伤情怀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中唐忧患的时代背景;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安史之乱是大唐盛世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白居易出生于中唐大历年间,一个动荡不安,腐朽昏庸的时代,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中唐政权已难以再现昔日的辉煌,藩镇割据和藩镇叛乱此起彼伏,朋党之间的明争暗斗,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形同虚设,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社会状况一蹶不振。(1)面对满目疮痍,风雨飘摇的景象,这一时期的文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出现了深刻的转变,他们一方面失去了原先那种浪漫,进取的激情,另一方面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感知,这时候的文人们清醒认识到这种江河日下的社会状态,纷纷把目光从建功立业,报效朝廷转向日常的心境情感和精神思绪,多情和感伤成了中唐文人的思想主流,而激烈的政治斗争和压迫则加速了这种风气的滋长和蔓延,此时整个中唐社会都弥漫着一种感伤和忧愁,生活于这个败落时代的白居易自然逃不过这种情愫,受当时腐朽社会状况的影响,和苦闷文风的熏陶,一种感时伤逝,悲天悯人的情感深深根植于白居易的心底,这也成为他日后大量进行感伤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白居易感伤诗的创作年代特征

据统计,白居易的感伤诗大概超过了200首,这些诗歌创作的时间跨度超过了30年,也就是说,白居易的感伤诗贯穿了白居易人生诗歌创作的各个年代,由此可见,白居易的感伤诗既有当时社会背景影响,也有自身文人感伤的情怀,历数白居易感伤诗作品,各个年龄时代的作品体现了诗人自身人生经历的影子,外在事物的牵绊,内在情感的触动,随着所遇所感都以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个年代的作品又各有特色。

(一)少年时代感慨颠沛流离

白居易出生于安史之乱之后,正是**之年,在少年时代,由于北方战乱频繁,白居易不得不被送往南方避难,诗人十一岁就与家人分隔,背井离乡,四处漂流,接触了社会上各个方面,尝遍了世事之苦,正是这样一种特殊的经历,让白居易在少年时代就显现了感时伤世的端倪,在这期间,白居易创作了《题赠定光上人》《客路感秋寄明准上人》《秋暮西归途中书情》等感伤诗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作。久历这样居无定所的日子,让年少的白居易比同龄人更多了几分感慨和凄楚。他在早年的诗作中,更多书写的是自己四处避乱,颠沛流离的苦楚。

(二)入仕期间哀伤宦海沉浮

白居易一生经历了9个皇帝的更迭和变迁,主要活动在贞元和元和年间,他的感伤诗的创作情况和仕途的起伏紧紧相连,贞元十六年,白居易进士及第,元和十年,白居易遭人陷害被贬江州,这是诗人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他人生中苦痛悲及的时刻,白居易许多的感伤诗就产生于这个时期,在贬为江州司马期间,“秋日正萧条,驱车出蓬荜,回望青门道,目极心郁郁”,“江人授衣晚 十月始闻贴 一夕高楼月 万里故园心”,诗人由入到出,由庙堂到乡野,宦海沉浮多变,这样一种地位的悬殊与落差,对他来说是一个无比沉重的打击,内心无比悲凉。由于心境的变化,诗人感伤诗的数量也陡然增多,有感而发《夜闻歌者》,《初入峡有感》《郡中》等感伤诗。应该说,仕途的不得志让白居易的感伤诗在这个时期有了更多的创作源泉。

(三)晚年时期悲叹物是人非

到了晚年的白居易,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无奈,这在他的诗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到了晚年,历经世间沧桑 宦海沉浮的诗人,已经失去了年少的轻狂和宏图远志,对于官场的尔虞我诈,仕途的荣辱兴衰,成败得失已经看得很清楚,也看得很淡了,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的在乎,其实这也是一种人到了晚年的常见现象,白居易再燃不能脱俗,只不过作为一个大诗人,他跟常人不同的是,他可以用诗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这种失落和无奈的情怀,白居易在晚年的作品中,也一改以往对仕途功名的幽怨和失落,转向了对物是人非,生老病死的悲苦和叹息,其实,这也是诗人到了晚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人生和社会的无奈。

在晚年,白居易写了很多首诗来感叹自己的颓暮。《初见白发》《叹老三首》《渐老》等都是诗人当时心境的代表作。白居易在晚年对于叹老类的感伤诗数量之多超乎寻常,可见诗人对逝去年华的留恋和感伤,青丝变白发,苍老的白发映照的是白居易孤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独失落的心灵,生命颓唐零落之感在历经动荡的日子中日积月累,引发诗人的对盛年怀才不遇,老之将至的无奈伤感。晚年期间,亲人的相继离去,厄运不断缠身,诗人心中承受着巨大的丧亲之痛和压抑之情,无处释放的上伤,无处发泄的痛只能融进在幽幽的 感伤诗中,在这一类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脆弱,美好的生命总是那么早就凋零,离去的事物和生命带走了生者的惦念和回忆,而留下的却是绵绵无尽的伤和痛。

三、白居易感伤诗主要特色

纵观白居易200多首感伤诗,除了本身具有的感伤特色外,白居易个人色彩也显而易见,在诗人众多感伤诗中,还拥有景物抒情,现实主义,平实语言以及超越抒情模式的个性特色,应该说,这些特色既是白居易个人的标签,也是作为研究感伤诗流传至今,让世人津津乐道的主要原因。

(一)以景物抒情

景物抒情应该是白居易感伤诗中最常见,也是最有特色的标志之一.在常见的唐诗宋词中,其实以景物抒情的诗歌并不少见,但是像白居易那样经常性把景物作为主要引用特征,有感而发的感伤,在那么多的诗人中,白居易应该占据数量的首位。以秋为景 白居易笔下的审美主体往往是秋天萧瑟的景象,审美主体是孤独愁苦的自我,主客体交融使感伤诗呈现阴柔清碗,落寞感伤的凄美风格,与偏于表现主观感受的中唐大历诗歌和充满唏嘘之叹,酸楚之味的晚唐诗歌风格相近。(2)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往往给人展现的是一种肃杀和凄凉的感觉,秋叶飘落,秋风悲凉,秋日低沉,这一切秋景给人的心里平添了几分忧愁和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烦恼,白居易的感伤诗抓住了秋这个特定的景色,在他创新的感伤诗中,有大量以秋为景的作品,《秋夕》《早秋曲江感怀》《秋日》等。另外,白居易还有很多诗作虽然在题目中未提及秋,但是在诗的字里行间中,都弥漫着秋的落寞和冷清,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很好的理解白居易当时作诗时的心境和情感。以月为景 白居易的感伤诗中,除了秋就是月,诗人似乎对月有着特别的钟爱和敏感,月亮与诗人有着不解之缘。古时的 诗人往往怀着感时伤世,郁结无处可发的心理状态,所以就难免借助风月来感时怀旧,一发心中苦闷,在白居易的作品中,具体可感的月亮,无论是新月还是圆月,总能唤起诗人的无限情思,如《禁中月》《城上对月 期友人不至》等。以发为景 白居易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白发也层出不穷,老病现象日益加剧,原本就展不起笑颜的两颊,往往因偶然看见了自己的一根白发,而顿生哀叹,唏嘘不已,面对衰老,诗人不仅发出了对人生无常,转瞬即逝的感慨,这种感慨往往不分时间和地点,因此白居易写了很多诗来感叹自己的颓暮。如《早梳头》《西原晚望》《自觉二首》等。

(二)现实主义

白居易的感伤诗多为一诗写一事,主题集中,线索明晰,叙事周详,叙事抒情过渡自然,合乎生活逻辑,感伤诗抒写的情,多为个人感慨悲伤,但白居易写愁,既不似李白那样瞬息万变,不拘常法,也不像李贺那样设想奇诡,思绪跨度难以把捉。(3)白居易写愁,细致入微,合乎情理,同是写愁的解脱,白居易往往借助安贫乐道,委顺任化以及归隐田园等自我排遣,情绪是消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极的,与世无争的。总的来说,白居易的感伤诗注重写实,现实主义成为白居易主要特征之一

(三)平实语言

白居易感伤诗的语言风格,一如其讽喻作品,同样是通俗平易,质朴无华的,大多数的感伤诗不事藻绘,绝少用典使事,因而诗境平易,情真意实,读这类诗,如听诗人娓娓诉说种种的遭遇,苦恼和感伤。虽然总有后人批评肤浅,但总体上白居易的诗应该说还是通俗易懂,含义深刻之作。

(四)超越抒情模式

在白居易200多首感伤诗中,感伤情绪可谓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颇具时代特色和创作个性的 感伤——超越抒情模式。(4)在白居易的 感伤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诗篇先写感伤情怀,酝酿感伤情调,然后笔锋一转或自我劝慰或阐述道理来消解诗中的伤感情绪,这就是白居易感伤诗中的感伤超越模式,例如在《送春归》诗中,白居易这样写:

去年杏园花飞御沟绿,何处送春曲江曲,今年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西江西。帝城送春犹怏怏,天涯送春能不加惆怅?莫惆怅,送春人。亢员无替五年罢,应须准拟再送浔阳春。五年炎凉凡十变,又知此身健不健?好去今年江上春,明年未死还相见。

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白居易当时远在江州被贬,去年春归之时,诗人在帝城的曲江送春,身处顺境尚且惆怅,诗人此时身处被贬之地,儒家倡导的功业无法实现,而时光一去不复返,兼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济天下之志的实现也渐去渐远,真是去年送春,今年再送春,年年岁岁:“春”,岁岁年年人不同啊,忠而被贬,大好时光虚掷在天涯,这是难以消解的悲伤,可见诗人在悲伤之中的坚强个性的自然爆发,既是自己对人生自信的宣言,也是对诬陷自己的强权之反抗,哀莫大于心死,只要心不死,就有希望在,就能迎来人生的春天。白居易的感伤诗中的痛苦显而易见,但是他解脱痛苦的能力也是无容置疑的。析原因,白居易之所以能感伤怀得以超越,主要是因为受当时禅宗客观影响和自身濡染之经历所致。

结语:感伤诗是白居易的心血之作,也是内心之声,白居易在感伤诗中毫无顾忌抒发自己的真实心态,体现诗人的内心和本性,赋予了感伤诗真切动人,感人心扉的特质。通过对感伤诗特色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白居易这位大诗人的作品和人品。

注释(1)张艳萍 阎续瑞:《白居易感伤诗创作情况综述》 中国矿业大学 2011年1月下半月 时代文学 203(2)肖观德:《论白居易感伤诗的审美特征》 华南师范大学 安徽文学2009年第十期 141(3)张金亮:《白居易感伤诗论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1993年第一期 62(4)张晶芬:《论白居易感伤情怀类型 超越模式及其原因》;陕西理工学院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 29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参考文献

1、张艳萍 阎续瑞:《白居易感伤诗中的写景诗探析》;中国矿业大学 安徽文学2011年第8期

2、唐筱岚:《浅析白居易感伤诗的艺术成就》 四川大学图书馆

3、吕孝龙 李丽芳《从琵琶行看白居易感伤诗的审美价值》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8年

4、文艳蓉:《白居易感伤诗的原生态新论》 浙江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8年

5、贺利婧:《长恨歌主题思想及艺术魅力探讨》北京工业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6年 6、10、张爱芳《长恨歌主题再探》洛阳大学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报 2004年

7、杨丽宏:《浅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学评论 2012年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从唐诗中的“月”浅析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

从唐诗中的“月”浅析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

论文关键词:唐诗;月;意象;忧患意识;感伤色彩

论文摘要:月亮,向来是诗人的宠儿,与中国文学生而有缘,作为一种意象源远流长。唐诗中的月意象是古典诗词中最具魅力的形象之一。唐代的诗人或借月造境,或以月融情,将自己独特的人文、宗教体验寄予其中,展示了难以言表的情感流程,尤其是孤寂、凄凉、相思等感伤情愫。

自古至今,人们描写月亮,赞美月亮,借月抒怀的诗歌比比皆是。这类作品尤以唐诗为甚,而唐诗中的月亮又经常与人们的孤寂、凄凉、相思等感伤情愫纠结在一起。本文主要从羁旅行役的思乡之愁、两地相思的哀婉情怀、人生感慨的哲理思辨、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几方面来阐释由唐诗中的“月”意象透视出的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璀璨、繁荣的唐代诗坛上,月亮从众多的自然物象中脱颖而出,成为唐诗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那么,为什么月亮会如此受到唐代文人的青睐呢?

诗歌中“月”意象的存在有其历史的渊源。首先,“它给人柔和、优美、完整的感觉”·;“月圆之时,发出清幽明亮的光,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引;它那“由缺到圆、由朔到望的有规则的形体变化”,构成了其“形体美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月亮的这些美感特质都暗合了中国人的审美感知。原始社会中,初民所认识的月亮是与女性相结合的。在我国古代的传说或历史神话中有许多感月而孕的故事。《遁甲开山图解》:“女狄暮汲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宋书·符瑞志》上记载:“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以乙日生汤,号天乙”等等。这都应该属于生殖崇拜的范畴。现在不少地方还有着小儿拜月、老人望月的习俗,人们仍是把月亮当作一种生殖崇拜物,渴望对月祈福得以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在古老的传说中,月中捣药的是蟾蜍,又作“蟾蝣”、“詹诸”。《太平御览》卷四引《春秋纬演孔图》:“蟾蝣,月精也。”《淮南子说林》云:“月照天下,蚀于詹诸”。“蟾蜍本是一个为天所‘媚’,受天之恩的‘非类’。然而,它恩将仇报,斗胆蚀月,毁了天之‘目”’,所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常用蟾钩、蟾盘、蟾轮来指代。

其次,诸如“嫦娥奔月”等有关月亮的一系列神话,更体现了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嬗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汉高诱注:“妲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妲娥盗食之,得仙,奔人月中为月精也。”女性是月亮的灵魂,月亮是女性的诗化象征。自然地谈起月亮,人们不能不联想到嫦娥(又作姬娥)。她孤独地在广寒宫中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因而又成为诗人反复抒写的一个女性形象,作为月亮的灵魂被赋予了多重意蕴。月亮“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原始文化内容”,“流转了中国广阔的心灵空问”,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感情,成为高悬于天际的文化原型”。

再者,月亮与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相契合,“文人们对‘月亮’这个代表着阴柔、和谐、随顺与宁静的意象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并不是一种巧合,它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唐宋以来一些以自然闲适、清净虚远、淡泊宁静为生活和艺术目标的文人雅士在生活情调和审美情趣上的必然反映”,这种反映恰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上的中国特色”。

亘古不移的月亮总是莹莹地照着大地,照着有情众生。月光是柔和、迷蒙又清冷、朦胧的,似是蒙娜丽莎那浅浅的微笑。可以说,月亮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在唐代,诗的显赫地位离不开月的激扬和烘托。李白、杜甫、王昌龄、孟浩然、李商隐„„常是一卷在手,月下窗前,精心细品,沐一身月辉,抒胸中愁绪,法自然天趣,得万物之灵。由此,月与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入朝洛堤步月》、《江亭夜月送别》、《关山月》、《古朗月行》、《拜新月》、《月夜忆舍弟》、《江楼月》、《霜月》、《静夜思》、《江楼感旧》、《枫桥夜泊》、《春江花月夜》、《春色山夜月》、《峨嵋山月歌》、《正月十五日夜》„„难以尽数的优美诗篇在月光的浸润中登上了唐代诗坛。

唐诗中的“月”意象俯拾皆是:1.月的时间意象。月升月落,月圆月缺,契合着生命的轮回,因而古人常以“月”来感伤生命的易逝,岁月的飞度。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寻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的慨叹。2.月的边塞意象。“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俭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藐深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清„„我们还可从盛唐边塞诗中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的浑融苍茫,“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3.月的相思意象。如孟浩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孤寂凄恻;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的深沉蕴藉;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归雁》)的郁怀难耐„„在情感世界里,唐人的渴念甚为空灵,同样,爱情也甚是挚热。“待月西厢下”(崔莺莺《答张生》,一作《明月三五夜》)的痴心迫切,“落月满屋梁”(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的空虚寂寞,“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李端《闺情》)的深深痴情„„月似乎是爱情的最佳见证,凄迷的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的惆怅和迷惘。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难释的生命情怀,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总之,“月”的意象是时光的飞逝,是情爱的寄寓,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这其中蕴涵着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体现着他们不同的人生观。

(一)羁旅行役的思乡之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代表着团圆,寄寓着和亲人相聚的心愿与期待。然而,唐代的诗人们很少描写月下团聚的欢乐,却屡屡倾诉着离散的痛苦。月在漂泊迁徙的游子、独守空闺的思妇心中,不仅寄托着团圆的期盼,更是引发愁思、怅恨的讯息。月以其惨白凄清的光辉,孤独孑然的身影,唤起并契合了诗人们寂寞孤独的感伤之情。无论他是在踯躅旅途,还是在独守客舍寒窗,只要在月光的沐浴下,就会情不自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借月表思乡怀远之情的莫过于杜甫的《月夜》:

今夜廓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千。

此诗是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八月杜甫被安史叛军所俘,于沦陷的长安月夜思家所作。诗的起首两句“今夜郎州月,闺中只独看”,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但他更焦心的是他远在郧州的妻子对自己的处境何等的忧虑。“今夜”的“独看”与往日的同看形成鲜明对比,“忆长安”,百感交集。“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平添妻子的负担。一个“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肺腑。“双照”与“独看”相呼应,清朗的月光下,“我”身羁敌巢,诸事萦怀。整首诗不正面写自己对月怀人之情,而从写妻子对月怀念自己,泪流不止的情态人手,使怀人的愁思倍显具体、深切,匠心独具。全诗曲折有致,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语丽而情悲。由于家是依附在故乡的土地之上的,所以游子思欲归家之情便会自然延伸为征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唐代边塞诗中抒情主人公钟情于把月亮作为其孤独失意情感的象征,借助“月”意象强化征人置身偏远异地、内心孤寂凄凉的特殊处境与感受,从而离开了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阳刚之气,产生了阴柔之美。每当我们读到“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二)等诗句时,便能体会到征人的深深哀怨。王昌龄的名作《出塞二首》(其一)曾被誉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它“音律虽柔,终是盛唐骨格”,其“悲壮浑成,应推绝唱。”J(诗人从“秦月”、“汉关”入手,月照关塞,尽显边地荒凉,征人辛苦,意境悲凉苍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气势雄浑,统摄全篇。唐代经常对外用兵,战争时起时伏,戍边的将士常年镇守边疆,置身在广漠无边的黑夜,孤寂、清冷。可以想见,他们的思乡之情是何等迫切,愁绪又是多么的深沉!面对一弯冷月,月下彷徨,忧苦之情难遏。“征人月”因饱含深沉悠远的历史内涵而尤其显得悲凉空旷。

月亮那凄冷的光,为自伤飘零的人们添愁益恨,成了他们失意困顿、羁旅行役之苦的见证;他们努力寻求慰藉和归宿,于是流于文人骚客笔端的“月”又成了他们借以抒发愁肠百结的归乡之情的载体。“归家”这个永恒的文学母题积淀在唐代诗人心头的依恋显得格外的沉重,在这里,月亮成了孤臣浪子们启动乡愁,回归家园的精神寄托了。

(二)两地相思的哀婉情怀

唐代诗人还用“月”表殷切之爱,达别离之恨,抒发痴男怨女间的无限情思。花好月圆,是爱情美满的象征。满月之夜,清辉照人,正是情侣们互诉衷肠的美景良辰,但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对于相隔两地的情人来说竟是这样的撩人心绪,勾起了多少离愁别恨。张九龄《望月怀远》便是一首怀人之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起句意境雄浑阔大,气象高华。在这漫漫“遥夜”,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对月相思,久不能寐,一个“怨”字油然而生。

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情人”与“相思”呼应,“遥夜”与“竟夕”呼应,月亮皎洁圆满的光华,更加让人难以入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唯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哀婉的情思,真挚感人。

明月似乎确实与思妇结下了不解之缘。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盖全唐,可谓《全唐诗》的诗中诗。在《春江花月夜》里,月光从思妇心头流过,我们不难瞥见民间永驻的情爱光辉。诗人用民歌般清丽忧伤的笔调,将离愁别绪的缕缕情丝,客愁闺思的脉脉情缘娓娓道来。从“自云一片去悠悠”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切景语皆情语,极写春、江、花、月、夜五字之外的“情”字。“何处相思明月楼”是孤舟飘零的游子、阁中思夫的怨妇们共有的“相思”情结。“此时相望不相闻”到“江潭落月复西斜”:今夜月圆人不圆,既然只能“相望”,那么,倘能跟随“月华”,“流”到他的身边也好啊!然而这样也不能如愿,那就请“鱼雁传书”吧,却又“光不度(渡)”、“水成文(纹)”。至此,思妇望月怀人的凄美深情已逐层深入。“梦落花”——“月西斜”——“春欲尽”——“不还家”这一连串让人神伤的意象,极大地激起形影相吊的妇人心中思人、惜春的耿耿情怀。经过曲折、含蓄而又深沉的渲染,全诗自然地进入尾声:“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明月终于慢慢落下,情人却依然远隔天涯。诗人在极写一对恋人忠贞爱情的同时,又宕开一笔,喊出了“不知乘月几人归”的时代心声。这就使五字之外的“情”字有了新的色彩,余情袅袅,情深意远。

(三)人生感慨的哲理思辨

《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能称得上唐诗中的一朵奇葩,还因为诗人引出了对江月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思考。面对这一轮孤月,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人生感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不仅仅是“梦境中晤谈”的“宇宙意识”~8J(P17s),还是经人类生命情感浸润过的忧患意识。从明月初升——皎月当空——斜月西沉——落月摇情,这条生命网络直贯无穷的宇宙和有限的人生,从而使诗篇具有了崭新的思辨美和哲理美的意蕴。

月亮也是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的象征。以李白的《月下独酌》为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月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以孤独之苦写乐,以乐反衬孤独之苦。相传写于天宝三年,当时李自供奉翰林,遭人进谗言被唐玄宗疏远,他无处诉说,只好借月下赋诗来排解自己内心的苦闷。诗人身在花间,手持酒杯,一个人登场,其孤独之感可以想见。孤苦实在难耐,于是诗人便把天上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让人感到了淡淡的、难以言状的悲愁。在诗中,月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诗人从澄澈、永恒的自然之月身上,获得了身心的宁静与升华,达到了一种超现实的审美境界,我想这便是文人士大夫追求的“道”家境界吧。

再来看他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诗人以体道合天的豪情,抒发了对永恒生命的渴望。“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诗人把人与月进行比较,从中感悟到了一种超越宇宙的永恒。李白的一生始终在“仕”与“隐”的纠葛之中难以自拔,于是用及时行乐、对酒当歌的呼吁来舒缓心头的压力。“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常照金樽里”。酒是人间的奇物,月是天国的使者。在月下独酌的韵致中,孤独与充实、短暂与永恒都幻化为一片银色的月辉,与茫茫的宇宙浑然相融了。李白对月进行了永恒性的审美观照,而后,他忘却了苦闷与烦忧,感悟到生命的律动,实现了现实生命与无限宇宙完美统一。

永恒而宁静的月亮,曾经引发了多少文人骚客关于宇宙人生问题的哲理思考啊!他们深沉的喟叹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对于人生局限性的审美悲情。面对着月华如水的明月,诗人们总会生发许多感慨,或感于怀才不遇、仕途偃蹇、壮志未酬,或慨叹命运坎坷、时局黑暗、民生多艰„„于是唐诗中又有了许多感怀之月。

(四)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

唐王朝从辉煌的盛唐逐渐走向衰败,面对依旧高悬的明月,中唐以后的一些文人心中难免会涌上一种凄楚的感觉。他们仍有着安邦治国的壮志雄心,对国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寄寓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发出了盛衰无常、今昔兴亡的感慨。从而,月意象也被寄予了诗人宦海浮沉,人生失意的感慨和抚时伤世的悲悯情怀。刘禹锡在《石头城》中咏道: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曾经繁华一时,而如今,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依旧多情地照着这早已残败的古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描写的是“故国”、“寂寞”的现实,反思的却是六朝近三百年的历史,是江月见证了这些朝代骤兴骤亡的悲凉历史。这秦淮旧月融进了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自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杜牧《沈下贤》)等等,这些“月”同样都带有历史的痕迹,笼罩着无限哀婉的色彩。即便是在盛唐,当诗人的理想被现实无情地击碎以后,在创作中便体现出他们人生价值的追求。杜甫的沉郁,子昂的悲慨无不由此开始。正是有开元盛世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才使诗人得以认清国家时事,关怀生命,具有了一种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国难当头,时代又赋予了诗人更为严峻的历史任务。与道教的遗世高蹈和佛教的参禅坐忘不同,儒生士子多是“人世”的,他们注重的不是个性的自由和灵魂的升华,而是民族的荣辱和国家的安危。“诗圣”杜甫的诗歌不仅富有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人世情怀,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儒家严谨整饬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忧患意识。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抒怀》)

怀古之作并不仅仅是在“发思古之幽情”,而主要是体现出诗人对于历史、社会、民生、自身命运及未来的沉思。需要指出的是,诗人们感时伤世,情感虽然凝重,但并不悲观。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状态历来是紧张的,自屈、陶、李、杜以来,有无数的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焦虑。这种焦虑必然带来一种反抗,他们将个人的不幸与国家的忧患相结合,以宣泄或抗争。长期影响中国文人的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也是形成这种意识的原因之一。诗人通过凭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将忧时、忧世、忧己之情熔于一炉。于是就有了望月之时宦海沉浮的人生辛酸,报国无门的苦闷压抑。

综观从唐诗中“月”意象透射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的种种体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爱情和青春本是人生最美好、最宝贵的。而我们却不难发现,除少数作品有明亮、欢快的色调外,绝大多数诗作都充满了哀怨、忧郁的色彩。在封建时代,自由美满的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不得不唱出凄苦的哀歌。

第二,民族的灾难,政局的危机,国家的前途堪忧,再加上诗人的身世之慨,凡此种种都通过“忧患”的面貌体现。

第三,诗“可以怨”(《论语·阳货》)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使得许多失意的诗人们借月来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讯息,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在边塞诗、怀古诗中总隐含着挥之不去的哀婉、寂寥的意味。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华本着表现忧患意识的传统,体现出民族精神中深刻的悲剧意识。总体看来有两大共性:第一,唐诗中多表现伤春悲秋、离愁别绪、国仇家恨、世路艰难以及韶华难驻的感慨,令人掩卷怃然;其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大多是一些痴男怨女、游子思妇等等,他们孤单,他们寂寞,他们苦闷,他们悲凉。总之,他们身上几乎背负着人类全部的悲剧体验而艰难孤独地行进在历史的漫漫长途上,因此谓之悲剧性。第二,唐诗多以“月”的意象来表达泪、愁、恨、怨、叹等情感。不论是豪放诗人的悲慨苍凉,还是婉约诗人的缠绵凄怆,最终都逃脱不了感伤的调门,因此谓之感伤性。

对于唐代诗人在诗作中体现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我们不应持简单的否定态度。忧患意识、感伤情绪不免有消极的一面,但它也蕴藏着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积极肯定的人生态度。应该说,忧患和感伤是人类必定要向历史所付出的精神代价之一。在唐诗的“满纸荒唐言”中,我们看到的是诗人们对于美好人生、美好理想的一片痴情!唐诗中的“月”所折射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使得唐代诗篇因此又拥有了无限丰厚的精神感召力和汲取不尽的艺术美感。

本论文转载于论文天下:http://www.xiexiebang.com/product.free.10030900.3/、

下载巨人感伤亦悲壮:略谈唐诗中的感伤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巨人感伤亦悲壮:略谈唐诗中的感伤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述白居易的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

    白居易的诗歌包括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等,各种类别的诗各具特点,大体反映了白诗的基本面貌。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讽喻诗是最具价值、也是最有特色的部分。讽喻诗内容上主要是......

    小学作文:一首感伤的诗,一次失败的经验范文

    一首感伤的诗,一次失败的经验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说的确实不错,但是缕缕的失败却会使人失去信心。前几日是全区的期中检验,我信心饱满,因为我每次考试都能排上个名次,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