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政策研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政策研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下一阶段全省发展改革系统政策研究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发展改革系统政策研究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突出抓好研究综合性课题、提出综合性思路、起草综合性报告、报送综合性信息、制定综合性政策这五大任务,以求真务实和奋发有为的精神,扎实开展新形势下政策研究工作,力求多出思想、多出对策、多出精品,切实履行好政府综合调控部门职能,更好地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服务。
——研究综合性课题,就是要善于形成战略眼光,以统筹的思路抓好研究工作,加强统筹安排,每年突出若干个涉及全局性、战略性、宏观性的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深入研究,为省委、省政府作出决策、制定战略提供服务。
——提出综合性思路,就是要按照“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招”的要求,坚持超前思考、主动服务,用新的眼光去观察新情况,用新的视角去研究新问题,用新的思维去谋划新举措,创造性地把中央和省委的精神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为党委政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多出主意、出好主意。
——起草综合性报告,就是要充分发挥我委综合部门的优势,善于做好牵头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社会发展形势分析、改革形势分析三大分析报告和经济综合评价、社会发展评价、城乡统筹发展综合评价、服务业发展评价、区域信用发展评价等五大评价体系为重点,形成一批有较大分量、显著影响、重要价值的综合性报告。
——报送综合性信息,就是要善于整合各方信息,及时向各级党委、政府报送各地发展和改革实践中进展的情况、出现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提供鲜活的经济社会发展“素材”。要把《研究与建议》打造成为展示我省发展改革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重要平台和精品刊物,为省委、省政府提供更加富有前瞻性、更加富有建设性、更加富有针对性的决策参考材料。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外海经济》的作用,有重点、有组织发表一批有理论创新、有实践创新、有战略举措的研究成果。
——制定综合性政策,就是要始终坚持“研以致用”,善于转化调查研究成果,使研究成果进入决策视野,上升为决策依据,转化为决策部署,推动决策落实。加强统筹协调、综合配套,在综合配套改革、服务业发展、节能减排、社会发展、投资管理拟定综合性政策。
根据这一总体思路和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发展改革系统调查研究工作的重点是:
1、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制机制,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坚定不移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制机制,则是我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制度保证。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我省区域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呈上升趋势,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1年的全国第7位上升至2015年的第5位。从2015年的评价指标来看,我省的知识获取、企业创新能力较强,知识创造能力相对较弱,但比2014年提高了3位;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以及创新绩效能力5个指标分列全国第7、3、4、5、5名。为推动“两创”战略的贯彻落实,我们将重点在区域创新的能力、区域创新的动力、区域创新的平台、区域创新的重点和区域创新的政策体系开展专题研究。
2、外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基本思路研究。党的十八大报告两次提到“主体功能区”,并明确提出“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的战略目标,并提出“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改革举措。可见,主体功能区的工作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国土空间将被统一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因此开展外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思路研究,是发展改革部门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开创性工作。要在深入分析外海省区域发展和空间开发背景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外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思路,明确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方案和实施机制,为编制外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奠定基础。
3、加快新能源建设,促进节能减排。《2014年外海省能源与利用状况》(白皮书)指出,2014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已突破1.3亿吨标准煤,全省能源消费较快刚性增长的总体格局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变,一次能源资源自给率进一步下降,国内外能源资源供需大环境影响与能源市场、价格、运输保障等不确定因素对我省能源瓶颈制约仍将长期存在。同时,以燃煤火电为主的能源生产结构与能源消费等结构性矛盾进一步突出,环境治理压力增大,实现“十一五”规划的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因此,积极发展新能源,加快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促进节能减排的主要手段。要在分析研究我省天然气、核电及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及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省发展新能源的战略、布局和对策措施。
4、树立新的投资理念,统筹安排下届政府重大建设工程。及时总结“五大百亿”等重大建设工程的经验,研究提出下届政府重大建设工程的目标任务已显得十分迫切。要按照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六个突破”的要求,着眼于基础设施的网络效应和结构效益,着眼于资源要素保障、产业结构升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建设工程。前一阶段,省发改委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目前有共识的是,一是要突出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要更多地体现基本建设的总体水平,人均享有公共水平,突出质的变化,不提量的增长。二是要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反映跨行业、跨地区、跨流域的重大基本建设工程,要突出自主创新、突出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突出社会公共事业建设。三是要突出工程的内涵,要始终围绕着“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主体,体现以人为本、通俗易懂的要求,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下一阶段,我们将到各地进行调研,请各地也要抓紧研究,出谋划策,能提出一批对全省重大战略实施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在所处领域和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重大项目或项目群。
5、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优化国土开放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战略重点。我省“十一五”时期调整优化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是“一域四圈三带两翼”,融入“一域”就是以环冀州湾地区为龙头,融入长三角;强化“四圈”就是以杭、甬、温都市经济圈和浙中城市群为发展的核心区域;构筑“三带”就是积极构筑冀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三大产业带;保护和开发“两翼”就是浙西南、浙西北的绿色屏障和浙东南沿海的蓝色屏障。
从目前区域发展情况来看,环冀州湾地区呈现南强北弱格局,舟山由于现代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正在成为我省一个经济增长点。接下来还有两个地区发展应当引起足够的关注,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以衢州为重点的浙西发展。与外海西部相连的江西上饶、福建南平不仅行政区域远超于衢州,而且人口总量和经济规模均超过衢州,财政收入和居民人均收入增速也高于衢州,衢州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前一阶段我们和衢州市研究提出了《合力打造外海经济内陆拓展的桥头堡》的阶段性成果,引起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省领导的指示精神,今年省发改委和衢州市政府成立省市联合课题组,深入衢州开展调研,继续深化对衢州发展战略定位的研究,并提出要树立新的开放理念,构筑外海对内开放西部门户的初步设想。
二是浙北的加快发展,尤其是海州的加快发展正在成为我省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推进环太湖经济圈的发展”,我们考虑先作为一个前瞻性的课题提出来,请海州、嘉兴超前做好前期研究工作,明年我们将此作为重要的省市联动课题,加以深化研究。
6、以人为本,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民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体现在弱势群体身上的民生问题,由政府一次又一次地通过强力介入来加以解决,既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有效的方式。最有效的办法应当是帮助弱势群体以整体的力量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同其他利益主体展开博弈。世界各国实践证明,法律规范下的利益博弈机制,可能是最具理性的利益协调机制,它可以较大程度地提升弱势群体的还价能力。最近省社科联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要改善民生,政府要转变三大观念:第一,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职责上,政府需要从退出转变为进入,树立服务型的政府理念;第二,在解决民生问题的目标上,政府需要从追求经济型价值转变为追求社会型价值,树立公平正义的制度理念;第三,在解决民生问题的方式上,政府需要从增进公民福利转变为增进公民福利与激发社会活力的统一,树立发展型的社会政策理念,提的很有道理。因此,各级发展改革部门都要围绕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发展需求和安全需求,提出我省民生重大项目的建设规划和监测分析,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创新社会发展工作机制,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提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建立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
7、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加快生产性服务业,是我省“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整个制造业的发达程度。当前,在生产性服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物流服务的规模和水平还不适应市场需求,二是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有待加强,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较突出,四是会展规模小,品牌影响力低,五是信息服务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六是商务服务供需结构性矛盾凸现,七是行业协会作用较为薄弱。因此,要着重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对加快我省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重点领域,研究进一步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机制,要提出现代物流、创意产业、中心城市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特别要关注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空港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业态发展,推动服务业向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转变。
8、对外开放新阶段、新思路研究。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近年来,我省对外开放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贸易磨擦成上升趋势,外资并购矛盾凸现,国家外贸战略发生调整,人民币持续升值,原先的一些优势正在成为劣势,原先的一些成绩反而成了包袱,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树立新的开放理念,实施新的开放战略,构筑新的开放格局。要积极推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积极构筑对外开放大平台,尤其是关注“以民引外,以我为主、合作共嬴”的战略问题,从娃哈哈、徐工、科龙、乐凯外资股权并购的实际结果看,“外资绝对不是慈善家”,许多优秀民族企业在并购后迅速在市场上消失或者市场占有率明显下滑,或者失去控股权,问题很多。外海是以民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省份,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中,更要抓紧研究、更要创新性找到相应的办法。
9、统筹城乡发展若干领域的体制改革。当前,改革进入攻坚克难时期,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还远未到位。相对于微观领域的重大变革和经济运行机制的深刻变化,政府改革滞后;相对于商品市场的较快发育,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较快发展,社会领域体制改革滞后;相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滞后,改革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在走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深化外来务工人员居住证改革,加快推进中心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登记交易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建设。
10、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优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外海要实现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转变,从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从依靠比较优势向具有国际竞争力转变,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自主创新,优化工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是五大战略任务,一是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二是大力提升装备制造业,三是提高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发展临港工业,五是优化工业空间布局。要研究一批大项目,制定一批扶持政策,提升一批开发区(园区)。我们研究推动外海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明显感到缺乏一批能显著提升产业层次、改变产业结构的大项目,与广东、山东、江苏相比有比较大的差距,这是我省需要着力研究的重点。
11、加快整合长三角南翼发展优势,促进长三角科学发展、率先发展。长三角地区是全国发展基础最好、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1%、财政总收入占全国的23%、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37%,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34%,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已经站在更高起点上。当前,国家正在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从长三角地区发展情况看,江苏沿江8市发展势头迅猛,长三角南北两翼呈北强南弱格局,为使我省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中占得主动有利先机,必须深入研究长三角南翼的发展优势,分析一体化发展合作共赢的重点,优化空间布局,研究在错位发展中,如何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12、提升城市经济,走新型城市化之路。要坚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强化中心城市的龙头核心作用。通过比较巴黎、伦敦、东京、纽约及北美五大湖等世界五大都市圈发展过程,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集中于平原地区依港,二是发展阶段性特征明显,一般都经过了强核—外溢—布网—叠加—整合五个阶段,三是分工协作体系合理,因此要借鉴世界经济都市圈的发展经验,加快推进城市经济转型,特大城市要进一步“退二进三”,加快构筑冀州、海门、温州三大都市经济圈;大城市要“优二进三”,提升服务业水平;中小城市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提升块状经济发展水平;中心镇要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
四、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发展改革系统政策研究水平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切实把政策研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对政策研究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注重调查研究的良好氛围、工作作风和长效机制。在这里我提五点要求:
一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调研。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工作能不能落实,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是不是以身作则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希望各级发展改革部门领导干部每年都能确保一定时间在基层调查,确保牵头完成一个重大调研课题。
二是切实保证机构、人员、经费的“三落实”。各个市县要从全局的高度,重视政研部门的机构建设,有条件的要单独设立政研室,没有单独设立政研室的,我们明确要求挂牌子,要有明确的人员,要有相应的调研经费。
三是进一步加强省市县政研工作互动。前一阶段,我们在省市重大课题联动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加强三级互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省市联合攻关,二是省委托市县研究,三是市县委托省研究。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的是市县之间的互动研究,对跨区域的发展包括重大项目的谋划共同研究。今后我们将定期对省市县联动课题进行检查交流,对市市联动的重大课题给予倾斜支持。
四是注重智库的建设。各地要重视推进专家决策咨询组织和研究机构的建设。发挥当地现有的研究机构的智力,借助省内外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力量,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聘请一批在各自研究有较大影响和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建立智库,定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号诊把脉,构建“政、学、研”联动的开放式调研大格局。
五是要进一步加强政研队伍建设。搞好政策研究工作,关键在队伍,关键在人。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实、业务精的高素质调研干部队伍,对政研部门的同志,工作上要支持,生活上要关心,政治上要培养,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志们,政策研究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动脑筋,需要加班加点。要不辞辛劳,甘于奉献,宁静致远,淡泊名利,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做好,为这项事业贡献自己的心血和才智。这里,我引用清末文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鹊踏枝》),就是说,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光看鼻尖底下的事,要志存高远,有远大的理想,登高望远,就会发现大千世界无边无际,有多少事业需要我们去奋斗,有多少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一定要明确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与方向。
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就是说,要勤奋刻苦,脚踏实地地工作、学习,劳其筋骨,废寝忘食,辛勤奉献,直至人瘦衣宽也不后悔。
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就是说,经过坚韧不拔的努力,水滴石穿,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找到了真理,达到了目标,这是何等的欣慰!
我想,这三种境界正是我们从事政策研究工作的同志们所要具备和经历的。
同志们,政策研究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理论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利用新载体,谋求新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不断增加系统的学习、系统的友谊,更好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争取多出思想、多出对策、多出精品,以实际行动为全省发展改革系统添砖加瓦,为全省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加强新形势下工商联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会议刚刚闭幕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加强新形势下工商联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中发[]16号,以下简称《意见》)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加强工商联理论研究工作,交流各地经验,部署明年任务。这对于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科学谋划
和构建工商联理论体系,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落实《意见》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会议精神热潮,开创工商联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以来,全国和地方各级工商联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民建、工商联界联组讨论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等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高水平、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一是在工商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取得了突破。积极围绕起草工商联新文件开展相关重大课题研究,系统梳理我们党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统一战线和工商联工作的理论思想和政策举措,认真总结党和国家在促进“两个健康”及推进工商联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深入研究工商联的性质、基本特征、工作对象、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职能作用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举措,为制定文件和加强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围绕中小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问题形成了政策建议。全国工商联和北京、黑龙江、江苏、河南、广东、陕西六省市,以及有关部门在联合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推动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报告上报中央,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贾庆林主席批示:“调研报告很有说服力,所提建议也是积极可行的,建议有关部门研究。”李克强副总理要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十部门认真研究。三是围绕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意见建议。全国和各地工商联就制定“十二五”规划、推动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推进光彩事业、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做好援藏援疆工作等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相关意见建议,积极向中央和有关部门反映,特别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全国工商联主要领导同志在参与中央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上的政策建议,引起了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中央科学决策发挥了作用。四是相关重大课题研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各地围绕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全国私营企业发展状况(即第九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好成效。可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充分体现了各级工商联对理论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广大理论工作者高度负责和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下面,我就加强新形势下工商联理论研究工作、积极构建工商联理论体系,谈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构建工商联理论体系面临的新机遇
在学习贯彻落实《意见》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会议精神中,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全哲洙同志多次强调,贯彻落实文件和会议精神,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构建工商联理论体系,为新时期工商联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的形势任务,正确把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工商联工作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线,切实加强理论研究工作,积极构建工商联理论体系,努力实现从一般性、应急型的调查研究向战略性、应用型的理论研究转变,从单一化的调研成果向多元化的成果利用转变,从工商联内部研究部门向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研究权威部门转变,努力把工商联理论研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意见》的出台,为构建工商联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框架。《意见》围绕在新的形势下建设什么样的工商联、怎么建设工商联等重大问题,对工商联的性质特征、工作对象、指导思想、基本任务等都作出了新的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理论观点、政策举措和制度安排,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关于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工商联工作的创新成果,既有理论创新又有实践提炼,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可操作性,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指导工商联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如《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工商联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工商联工作的性质定位,提出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八字方针”,提出工商联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三性统一”的基本特征,明确要发挥工商联“五项职能作用”和“六项基本任务”,等等,勾画了工商联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2.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构建工商联理论体系提供了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不断壮大,行业商会协会蓬勃发展。从“一大二
第三篇:在劳模座谈会上讲话
弘扬劳模精神 引领时代风尚
同心同德奋力推进--又快又好发展新跨越
——==同志在全市劳模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市委、市政府把全市各级劳模代表请回来,主要是想通过今天的座谈会,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和广大劳动者表示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同时倾听一下大家的心声,听取大家对市委、市
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刚才,几位劳模代表就立足本职,发挥模范作用,为--发展建功立业作了发言。大家谈的很生动,很感人。透过这些朴素的语言,我们感受到了大家的不懈追求和奋斗历程,感受到了大家的崇高思想和伟大精神,感受到了大家始终心系--改革发展的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我代表市四大班子和全市人民,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借此机会,我就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发展形势,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当前形势,进一步振奋全市劳动者精神
劳模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也是引领新时代劳动者的光辉旗帜。近几年,正是以在座各位劳模为杰出代表的工人阶级和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才有今天的发展局面。冷静分析,当前--的形势可以用四句话概括:
——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据统计资料表明,近四年来,全市GDP增幅均在12以上,比前五年平均发展速度提高1.3倍;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5.4,工业总产值三年翻了一番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由2002年的5.6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1.5亿元。我市在全省184个市市区排位中,其主要指标排位都上升5—19位。其中,GDP总量排位比2002年上升了9位,人均GDP排位上升15位,工业经济排位上升10位,第一产业排位上升6位,第三产业排位上升19位,城乡居民存款余额排位上升15位。在全市综合目标考核中一直位列前3名。--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已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一是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上马,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紧锣密鼓,--航电年内开工上马,东河梯级开发2008年全部建成并网发电,兰渝铁路预计年底开工,兰渝高速已开始线路踏勘。二是旅游发展面临新机遇,近日省政府公布将着力打造5条重点旅游线路,其中的嘉陵江黄金水道旅游线将贯穿我市,与正在加紧建设的四川旅游北环线形成网络,--成为两条省级重点旅游线路交叉的重要节点,旅游产业发展机遇千载难逢。三是地下矿产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天然气、石油“--构造”预测理论储量巨大,铀等地下矿藏开采潜力极大,目前已进入钻探阶段。这些必将为--今后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和生机。
——风正心齐的氛围基本形成。近年来,我们在全省率先实施“两推一竞五公开一承诺”干部选任机制改革,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凡进必考,强力推行市委权力阳光化;在全市率先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全面推行政务审批公开化;坚持动真碰硬,从严机关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重拳整治了干部职工打麻将、收送礼金、乱贴大字报告刁状、拉选票贿选、坑害外地客商等歪风邪气,全市干部队伍的风气明显转变,风正心齐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
——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尽管目前--的发展势头很好,但横向相比我们发展仍很落后,挑战依然严峻:GDP总量在全省排89位,工业总产值还在全省130位左右徘徊;人均GDP才598美元,在全省全市排位靠后;周边市区的迅猛发展,更是咄咄逼人。所以,广大劳动者和全市人民必须正视差距,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必须坚持城乡统筹,产业互动,坚定不移地抓好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建设、生态家园新农村建设三篇文章,努力实现庭园经济向农业产业化、工业兴市向工业强市两个跨越,推进--更快发展。
二、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迎接时代新挑战
劳动模范分布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而特殊的影响力、凝聚力和示范带头作用,一定要永葆劳模本色,勇于迎接时代挑战。
——加强学习,永葆本色。时代在进步,理论在创新,实践在发展,不学习无以创新,不学习难当重任。每一个劳动者特别是劳动模范,不论身处何种境地,从事什么职业,都要不断加强学习,充实和更新知识。要坚持学习政治、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提高管理能力,成为生产能手、技术能手、科研骨干和管理专家。要心系培育自己的人民大众,努力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传承劳模精神,永葆劳动本色。
——乘势而上,再创新业。站在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节点,压力与动力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各级劳模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再立创新之志,再鼓争先之劲,在构建生态--、和谐--、富裕--的伟大实践中再创新业。特别是要大力弘扬--人精神,积极投
身--发展和建设,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踊跃参加合理化建议、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影响带领职工群众干一流的工作,出一流的产品,创一流的业绩。
——坚持“三个着眼于”,齐心协力抓发展。劳动模范植根于劳动人民,是市委、市政府联系劳动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定要顾全大局,带头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市委和市政府的各项部
署;要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多为--发展谋良策,多为提升--形象创大业,多为--人民得实惠作奉献;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要多做一些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多向党委、政府反馈普通劳动群众的心声和意愿,共同维护安定团结的发展局面,加快构建和谐--。
三、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进一步推动--更快发展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创造伟大的业绩。今天到会的劳模代表中,有甘于奉献的生产第一线工人,有锐意创新的科技拔尖人才,有辛勤耕耘的人民教师,有艰苦创业的企业家,等等。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领域,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都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解放思想勇于创造、顾全大局爱岗敬业、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奋勇争先勇争一流”的时代新风。你们都是创造--历史的英雄,是--人精神的忠实实践者,也是我们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当前,要推动--更快发展,就要高度重视和发挥劳动模范的重要力量和导向力量,就要大张旗鼓地弘扬劳模精神。
——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解放思想,勇于创造”的创新精神,要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进一步推动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坚决克服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打破一切束缚创新的精神枷锁,坚决革除妨碍自身发展的“--是广元老大”的习惯思维,让一切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
——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顾全大局,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全市上下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积极支持和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立足本职岗位,为实现--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要在全市上下进一步开展“两个务必”的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创业意识,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唱响全民创业主旋律,投身全民创业主战场。
——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奋勇争先、勇争一流”的拼搏精神,要进一步把劳模精神与--人精神结合起来,鼓励广大劳动者以“三个着眼于”为出发点,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四、加强舆论导向,进一步树立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
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改变了世界。但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以崇尚现代文明为由摈弃劳动,远离劳动者。他们崇拜那种衣着光艳的白领阶层,瞧不起体力劳动者,鄙视普通工人,不愿意在一些平凡的岗位上工作。近几年,企业、社会对工人特别是有等级的技术工人的需求不断告急的报道屡见不鲜,就连市内一些机关招考文秘,也因为怕苦怕累应试者寥寥无几。爱迪生说,“世界上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能够得到”。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普通劳动者永远是组成社会大厦的主体,普通劳动者就像一粒粒平凡的石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着世界。胡锦涛总书记“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教诲,为劳动者写下最闪光的字符——劳动光荣。所以,要整合各种力量,切实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在全市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迅速在全市掀起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尊重劳动、推动发展的高潮。
——扎实搞好劳模宣传工作。要高度重视劳模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工作,在选树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先进技能、富于创造精神的先进典型的同时,也要特别重视选树和宣传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在平凡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体现新时期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普通劳动者。今年5月份,要在全市集中开展“弘扬劳模精神,推进--跨越发展”宣传月活动,通过举办劳模事迹专题报告会、开办宣传优秀劳模专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让劳模精神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并发扬光大、代代相传,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奋发向上、勇于创新的工作热情。
——迅速掀起学习劳模热潮。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要以学习实践“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载体,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自学成才活动,在广大职工群众中掀起学习劳模、争当先进职工的新高潮。全市广大职工要以劳模为榜样,把远大的理想信念与作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为--发展作贡献;要把爱国之情化作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要立足本职工作,追求新知识,掌握新科技,提高新技能,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创业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充分体现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发挥好创造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军作用。
——认真做好劳模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重视劳模工作,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劳模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研究劳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培养劳模、选树劳模、表彰劳模、关心劳模的工作机制。要继续做好帮扶困难劳模工作,怀着深厚的感情,深入到劳模中去,倾听劳模的呼声,关心劳模的疾苦,切实帮助劳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贡献智慧、再立新功提供更好的环境。
同志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创业,这是新时代对劳动者的召唤。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追求价值实现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从传统型劳动者向学习型劳动者转变、从体力型劳动者向知识型劳动者转变,这是时代精神赋予劳动者的新境界。让我们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谱写--加快发展的新篇章,努力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辉煌!
第四篇:在定点医院座谈会上讲话
在定点医院座谈会上讲话
各位都是定点医院主管医保工作的院长、医保办主任,今天邀请你们来,主要目的是听取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之前,我想先说四点:
一是医保中心和定点医院之间是合作互助关系,不是对立关系。医保中心是医保政策的执行者、监督者和服务者,我们的工作不仅是保证政策落实到位,更要确保政策正确执行,维护参保职工的利益,保证基金运行安全。定点医院是医疗保险工作的载体,是医疗服务的提供方,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医保政策的执行者、服务者,你们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参保人员的切实利益和医保基金的支出。从这方面说,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近年来,医疗保险事业发展很快,我想大家都有体会,医保工作在医院工作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医院利益的重要支撑点。所以说,我们之间要加强沟通与联系,相互之间要理解支持,共同促进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医疗保险事业发展了,也能够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是医保基金是广大参保职工的“保命钱”。确保基金运行安全既是医保中心的重要职责,也是定点医院的政要责任。我们作为医保基金的管理者,执行者,如果放松对基金的管理,基金就会出风险,参保职工的利益就不能得到保障;如果不提高经办服务水平、医疗服务水平,参保职工也会不满意,对我们的工作也不利,所以说,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应该把加强基金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放在首位,这是我们的职责使然。目前,医保中心对医保基金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结算,这是定点医院非常关心的,还是那句话,结算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前全国各统筹地区的结算办法都不太一样,都在探索,无论采用哪一种结算方式,都是既要保证定点医院的利益,也要保证参保职工的利益,确保基金合理合规支出,运行安全。三是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定点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违规问题不容忽视,部分定点医院的违规现象还非常严重。比较常见的问题有:过度医疗服务(超范围用药、超量使用抗生素、出院大量带药等);分解收费、重复收费、串换项目收费、超标准收费、重复检查滥检查现象时有发生;比较严重的是挂床住院现象,更有甚者凭空编造病历和住院患者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套取基金的行为,严重影响着基金的收支平衡。
四是医保中心下一步加强管理的措施。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协议,细化管理项目,对门诊慢性病用药和治疗与普通门诊相区别。加强住院管理,对冒名顶替、挂床住院等违规行为强化监管处罚措施。建立社会举报制度,聘请懂医保政策、责任心强的参保人员担任监督员。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参保人员合理就医,合理治疗。强化对医保中心工作人员工作素质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五篇:在学院教学研究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学院教学研究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金友鹏)
同志们:
这次学院教学工作研讨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各校教学研究工作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认真分析当前教学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教学研究工作,同时颁发学院首届教育教学论文获奖证书。这次会议是学院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教学研究工作方面的专题会议,对进一步推进教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会议期间,苏州机电分院、盐城生物工程分院、常州铁道分院、徐州财经分院、徐州生物工程分院和无锡卫生学校等六所学校,在大会上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他们学校在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方面的实践与思考,无锡交通分院、徐州医药分院、徐州机电工程分院、常州建设分院、南通商贸分院和淮阴卫生学校等五所学校提供了书面交流材料。首届教育 教学论文一等奖获得者,《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代表,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教学研究成果。
这次会议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各校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兄弟学校在教学研究工作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本校实际,进一步理清教学研究工作的思路,明确教学研究工作的任务,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工作的积极性,整体提升教学研究工作的水平。
下面我就学院推进教学研究工作再谈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院教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情况
教学研究工作是学院工作重点之一,学院成立以来,围绕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在推进教学研究工作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学院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工作的调查研究,了解各校教育教学管理、教学研究、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在广泛调研、充分征求意见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制订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若干(意见)》、《关于教学工作水平考核标准(试行)》、《关于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促进各校规范教育教学工作,加强教学管理和基础条件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2005年我们组织专家组对各校教学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和指导,2006年我们组织专家组对各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和指导,对 各校五年制高职教学工作和课程改革的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地了解,同时对各校的办学定位、教学工作和课程改革给予了具体指导。
(二)学院在召开的多次会议上,十分强调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对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2005年学院教学工作研讨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和2006年学院课程改革研讨会上,都明确提出加强教学研究是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和推进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各校通过政策导向,努力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进一步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在2006年的院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马院长特别强调全院上下都要重视和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学院的整体水平。要求各校积极参与国家、省有关科研课题的研究,围绕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不断提高全院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2006年,学院成立了机电、医药、焊接、建筑和汽车等五个专业协作委员会。各专业协作委员会在半年的时间里,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教学交流等活动,在推动校际之间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教学改革实验,推广教学改革的成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有的专业协作委员会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开展教学比武和观摩课、示范课等活动,促进教师的教学交流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的专业协 作委员会积极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方案,引导各校建立以职业实践为主线、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有的专业协作委员会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标准的研讨,探索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的课程内容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数控技术专业还制订了九门专业课程标准。
(四)学院启动了课题研究工作。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2006年,学院承担了“五年制高职文化基础课程标准”的课题研究任务,该研究课题已被列入江苏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二十多所学校的四十多名教师参加了课题研究工作,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四门文化基础课程标准的初稿已经形成。学院还依托省职教学会五年制高职分会,开展了《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五个课题的研究。在学院的统一组织下,有三十多所学校近百名教师参加了课题研究,有的课题已完成中期评估,有的课题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有的课题已近结题阶段,课题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参与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
(五)2006年,学院在无锡举办了系(部)主任培训班,近180名系(部)主任和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通过专家讲座、交流研讨,更新了观念,拓展了思路,增强了教科研的意识,提高了教科研的能力。
(六)2006年,学院在《关于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 文件中,提出了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若干课题。今年1月,我们组织专家组对各校推荐的200多篇有关教育教学研究的论文,按照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和体例格式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评审,共评出一等奖八篇、二等奖47篇、三等奖58篇。
近年来,各校在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学院下发《关于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后,各校加大了推进教学研究的工作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教学研究工作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实践,教学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大多数学校为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都制订了一些优惠政策,从财力、人力、物力上向教学研究倾斜,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工作。如常州建设分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等学校制订了《加强教学科研工作的意见》,将教科研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苏州机电分院、无锡交通分院等学校制订了《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设立专项经费,对公开发表和获奖的论文、已结题的各级各类研究课题等教学研究成果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徐州财经分院、常州铁道分院等学校还将教师的教科研工作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提出教科研的最低要求,通过政策引导,有效地激发了教师主动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二是加强了课题研究。多数学校能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以应用性为主的课题研究,将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课题研究的方式,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把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来营造科研氛围,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如常州建设分院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并在广泛开展校级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抓重点课题,使之提升为市级以上课题,课题研究已形成塔式结构。苏州机电分院大力开展“实用性,应用性”研究,2006年,科研经费投入22万元,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人数占全校教师56%。徐州机电工程分院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五年制高职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并将课题研究成果—“知识、技术、能力训练”三元匹配模式,应用到数控技术、采矿技术等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按照三元匹配模式编制的有关教材,也已通过全国煤炭职教协会的审定。目前,各校参与教学研究的人员越来越多,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研究成果的数量越来越多,研究成果的层次也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27所分院近两年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省级(含省级以上)课题40个,省级学会课题9个,市级课题47个,2006年,27所分院教师在省级刊物上共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0多篇,还有一些研究成果已通过行业鉴定或获奖,如徐州机电工程分院研究的《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获得了中国职工 教育与培训协会一等奖。徐州生物工程分院马立功老师主持的一项研究成果获得徐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无锡卫生学校严鹏霄主持的一项课题,在2006年11月通过无锡市科技局鉴定。
三是加强了队伍建设。多数学校开始重视发挥各类教师群体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作用,重视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通过邀请专家举办科研讲座和不定期印发有关科研资料等,传达新观念、传递新思想;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取经,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教学新秀”、“教学骨干”和“课程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名师”评选等工作,为不同群体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激励平台;通过校刊建设,为教师提供教学研究的交流平台;通过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科研合作的平台和机会,全面促进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如南京工程分院采用分层培训教科研骨干的方法,分批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培训研讨活动,并要求外出学习、考察科研项目的老师回校后及时写汇报材料、作专题讲座、上示范课,达到单人学习多人受益的目的。
四是注意了氛围营造。不少学校都制订了教师学习制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如盐城生物工程分院启动了“五个一”教研工程,即读一本教研指导书、参加一次教研竞赛、开展一项专题调研、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撰写一篇教研论文。徐州医药分院要求教师每人每学期 写两篇以上的教学研究论文,并在每学期结束时,对教师的学习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按照制定的学习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给予先进教师相应的激励。
总体上看,我院教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学研究是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一是认识还不到位。五年制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但由于举办五年制高职的学校前身,都是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无论是中等职业学校,还是技工学校,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多数学校对高等教育的特点、规律缺乏充分认识,对教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对教学研究工作重视不够,五年制高职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此次学院开展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有的学校没有在全校范围征集论文、进行初评,有的学校推荐了不属于教育教学范畴的论文,有些学校没有组织和推荐论文参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些学校领导的科研意识淡薄,对教学研究工作的不重视。
二是研究队伍有待加强。有的学校还没有建立专门的教学研究机构;有的学校虽然成立了专门的教学研究机构,但机构职责不明,学校常常把教研机构作为“机动部队”,教研人员陷在日常的事务工作中,很难集中精力开展教学研究。有的学校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滞后,教学研究缺乏领军 人才,有的学校教师对国内外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新理论和成果了解不多,缺乏对具体科研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教学研究缺乏深度和高度。
三是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有些学校没有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学研究的政策措施,教学研究缺乏政策引导,教师缺乏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有些学校没有对教师提出明确的教学研究要求,教师只满足于完成日常教学研究工作,缺乏开展教学研究的主动性;有些学校虽然明白教学研究的重要性,但领导不能带头开展教学研究,对教师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四是经费投入有待增加。多数学校没有设立教学研究的专项经费,教学研究经费投入不稳定。有些学校研究经费的投入不能保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需要,由于经费不足,有些学校教师缺少必要的研究条件,有些学校教师很少外出“充电”,教师的观念转变慢,知识更新慢,研究水平提高慢。
二、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工作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院教学研究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研兴教”意识,充分发挥教学研究的理论指导、实践探索和决策咨询作用;密切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和发展实践的联系,加快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发挥“专、兼、群”三结合教研队伍的作用,不断 提高我院教学研究的总体水平。
(一)充分认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五年制高职教育是一种新型学制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时间不长,办学经验不多,很多深层次的问题还有待探索。各校也都是在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上,逐步开始试办五年制高职教育,尽管不少学校对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但总体上教学研究工作相对滞后,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工学交替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各校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教学研究工作,用教学研究的成果指导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对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学院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已把加强教学研究列为一项重要任务。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研究课题和研究项目,组织有关学校和教师共同开展研究;二是每年规划若干重点研究课题,各校根据校情选择研究方向,学院组织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论证,对研究取得显著成效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三是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活动,并适时对优秀教 学研究成果进行汇编,进一步推动学院教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各校要根据学院要求,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思想,把教学研究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真正把教学研究工作作为事关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大事来抓,从校长室到专业系(部),层层落实教学研究任务;校领导要在组织、指导、协调、管理好本校教学研究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工作,带头承担或主持国家级、省、市级课题研究,系(部)主任要积极承担市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并每年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教学研究论文,引领广大教师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的课题研究,进一步树立科研能兴校、科研能强校的观念。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的组织建设。从体制上推进教学研究工作。一是从本校实际出发,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协调管理教学研究的工作。教学研究机构每年要确定课题研究的计划,组织和帮助教师进行课题申报、研究工作,并对课题研究进行跟踪管理;每年开展一次教学研究成果或教学研究论文的评选、鉴定工作,对教学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和推广;开展教学论坛和教研经验交流活动,促进教师教学研究意识和水平的提高。二是要重视兼职教学研究队伍的建设,借助专家的力量,指导教学研究工作,提升教学研究水平;重视辐射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队伍建设,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年轻教师等不同层次的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都提出明确的要求,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 能力和工作范围,参加不同层次的教学研究活动,全面推进教学研究工作。此外,各校还要进一步提高研究人员的素质,注意将既具有教育实践经验,又具备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的人员充实到教学研究队伍,从人力上推进教学研究工作。并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改善教学研究工作条件,保证教学研究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三)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教学研究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的研究活动,教师是教学研究活动的主体。各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讲座、示范、指导、解疑活动,帮助教师树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观、质量观,使广大教师能够明确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科研兴校的观念;能够明确科研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树立教育要改革,科研须先行的观念;能够明确科研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树立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能够明确科研与专业成长的关系,树立自我发展的观念。引导教师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专题研究;推行“小问题,大道理”的研究策略,促进教师观念更新,确立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成果即成长的意识;鼓励教师立足教学岗位,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把日常教学工作、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化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级的教科研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服务、产品开发 和应用技术推广,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四)突出教学研究的实效性。教学研究工作要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方针,正确处理好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关系,抓住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方面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研究的课题要适当,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扎扎实实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学校层面可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主题,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层面可围绕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主题,开展教学研究,要注意开展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不做对实际工作没有促进作用的课题,不研究对实践没有指导作用的问题,不撰写没有理论、没有实践、没有真正研究的论文。
要加强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科研选题来源于教学实践,科研成果也必须应用于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各校要树立“以教研为先导、以教研促教改、以教研促教学”的理念,通过成果报告会、学术研讨会、现场观摩、编印资料、网上公布等多种形式和途径,积极宣传、推广教学研究成果,将教学研究的成果及时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推进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推进学校的专业建设,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学研究成果在学校的改革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改变教学研究与实践应用相脱节的现象,改变教学研究的课题和项目只停留于成果的发表、出版和课题通过鉴定的情况,推进理论向实践、理论向技术、理论向政策的转化,真正做到教学研究的课题和项目,来源于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学实践。
(五)建立和完善教学研究激励机制。各校要制定有利于促进教学研究工作的政策措施,从机制上推进教学研究工作。对教学研究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将教学研究工作情况作为考核学校有关负责人和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对教学工作进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及其成果作为评聘任用和评奖评优的重要条件;对承担市级以上课题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究活动,了解最新的教研动态,吸收最新的教研成果,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提升专业素质;建立教学研究工作表彰奖励制度,定期召开教学研究工作表彰大会,表彰在教学研究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群体和个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投身于教学研究活动的积极性,营造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
(六)保障教学研究的经费投入。研究经费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教学研究目标的重要前提。各校 要改变“口头重视,实际忽视”的状况,建立比较稳定的研究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一是要保证教学研究机构人员的活动经费,保证教学研究工作正常运转。二是加大对教学研究工作的经费投入,设立教学研究专项经费。三是落实课题配套经费,对主持或参与的各级立项课题安排配套经费,提供一定的资助,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四是积极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服务,争取企业的经费资助。
三、突出重点,扎实工作,提高教学研究工作的针对性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专门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大专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实行“小学院”、“大学校”的办学模式。作为教学型的高等职业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没有科研的教学是不完善的教学,不会搞科研的教师是不全面的教师。各校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必须重视科研,必须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有所提高。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提倡的科研,不是去和本科高校比高、精、尖,而是在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和地方经济三个领域开展应用性研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学研究的重点应围绕以下八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五年制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各校承办中等职业教育多年,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办学理念,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也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在此基础上举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进行认 知和把握,需要加强五年制高职教育理念与教育观念等方面的研究。
(二)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要实现五年制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必须加强五年制高职教育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加强专业建设研究。专业建设是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核心内容。要解决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的内涵、特征、依据、条件、内容和实践等基本问题;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改造与提升的问题;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建设问题。
(四)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研究。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建设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努力实现与社会、与对应产业相沟通,必须加强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加强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加强五年制高职课程标准的研究;加强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实施的研究;加强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评价的研究;加强五年制高职教育课 程管理的研究。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群)、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需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需要认真研究。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但如何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五年制高职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但如何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建设高水准的校内实训基地;怎样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如何建立共享型实训基地;以及如何经营管理实训基地等;都需要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七)加强合作办学的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但如何建立适应学校、专业实际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如何实现学校与企业互惠双赢;如何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等;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五年制高职要积极拓展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的渠道和空间,需要积极探索引进、学习、消化、吸收、创新与国外合作办学的方法和途径,研究如何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 念和教学方法内化为我们的实际行为。
(八)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研究。五年制高职要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建立与完善以学校为核心、社会参与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办法;研究如何加强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疏导;研究如何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探索建立符合五年制高职学生特点的学生管理模式和办法;研究推行学分制中的实践问题;研究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同志们,教书育人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教学研究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生命之基,力量之源。各校要以推动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为使命,同心协力,扎实工作,为开创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