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美术下教案 Word 文档
第1课、《纸片插接》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的手工制作知识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
2、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教学重点:插接图形的造型设计。
教学难点:插接技巧的了解与掌握(插接方法与摆设形状)
教学工具: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教学过程:
一、授课
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
师言: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请几个学生讲讲学过什么样的方法:粘、剪、卷……)。教师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
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观察粘贴式的桥梁作品与插接成的纸片作品中引导学生对比发现两者有制作方法何不同之处)
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由学生回答、发现。)
3、观察范作:
师问: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生答: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
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
(1)设计纸片造型(由于时间较久,也可用简单方形代替,)
(2)剪。
(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学生先由设计作品的底座)
(4)插接。
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鼓励学生找其它更牢固又美观的插接方式。)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议做大些。
5、让学生先讨论,并分组动手先制作插接底座。
6、看看谁的底座最牢固,并把这个新发现方法介绍给大家。
二、布置作业:
1、学生可自行分组制作。
2、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发现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给予指正、修改、加以巩固。
三、评价、作品展示、比一比:
选出造型夸张、拼接牢固的小组作品,比比看,谁的最有创意,谁最有办法,插得最高,由学生为主参评,小组间互相评价,讲一讲,这些作品的优缺点?相互交流插接经验。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纸艺制作方法,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纸艺作品,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还没学到,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动动手,你们就慢慢会发现这其中的美,并且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种美制作出来。
2、《点、线、面》
第2课《点、线、面》
课型:综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2.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2.引: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画室里正在上演精彩的表演。我们快去看看!
3.旁白:看!舞台的布幕徐徐拉开了。第一场表演是……。
4.设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
5.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教授新课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引: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
设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
2.设问: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
动画课件 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 审美情趣。
引:画室里的表演正在进行着,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知识点:点、线、面是美术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
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画出这幅画?我们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材料来画画呢?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增强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世界,去探索、去创造!
设问:欢迎你们来到美术世界,走上点、线、面的表演舞台,你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表演?
请把你的想象用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童话的气氛中提出作业要求,营造学习气氛。
三.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的细则,说明评价方法。
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我们将对作业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评价奖。
2.各类废弃物品。
3.几何形的彩色卡纸。以游戏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活跃学习气氛.四.作业评价
引:这里的每一场舞会都是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
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
作业展示板。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的能力。
五.拓展
1.欣赏: 名师名画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201号》B.凡高----《向日葵》《抽象画》D.照片《故宫城门》、《现代城市》
2.日常用品A.《时钟》B.《自行车》C.《雨伞》D.《建筑物》 扩展学生的视野。
3.儿歌 儿歌:你是点,我是线,变大以后就成了面,描画美好的画面。
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巩固课堂知识。
第3课、《重叠的形状》
课时:一课时
课型:欣赏、造型、表现、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重叠的现象,学生初步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审美素养。
3.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学会用一种或二种重叠形状排列的方法,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并制作。
教学难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叠方法,创作图案。教具准备:水果两个、几何图片若干、重叠形状拼贴画一幅。学具准备:彩色纸(两色以上)、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观察导入
1、重叠的概念:
师 出示两个水果,做重叠摆放,提问水果产生了什么效果?
生 答略,师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前后的重叠特点
2、观察自然现象
师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前后树的重叠,上下、前后树叶的重叠
师 小结,自然界有了重叠就变得更加有节奏和美丽
3、导入课题:《重叠的形状》
三、新课教授
1、知识窗: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了重叠。
2、学生活动:
活动一:请2组学生(每组5人)上讲台表演重叠。(加强重叠的印象)
活动二:请2位学生上讲台用教师准备的几何图片教具拼摆重叠的形状。
3、欣赏课本范图(加深重叠的印象)
城市雕塑(世纪之钟)、油画(静物)、学生作品
4、重叠形状的制作
a、选择造型:动物、植物或人物
b、选择重叠的方式:上下或前后
c、欣赏教师范画,学生讨论画中的重叠形状.更加深学生对重叠的印象
四.学生实践创作(探索阶段)
1.完成重叠形状的设计和制作
2.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五.作品展示
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评述
六.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
七.归纳拓展
1.生:谈感受
2.师:小结
3.拓展:展播电视风光片,让学生感受重叠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运用
第4课、《鲜艳的包装纸》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发现小图案组成的包装纸具有美观效果。
2、利用各种小图案进行规律的排列,做一张包装纸。
3、用你的包装纸装饰一件小礼物送给朋友。
教学重点:了解包装纸的设计规律,设计有规律的组合花纹。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进行花纹的创新设计。
学法指导:组织尝试简单的图形进行排列、组合。
教学准备:师:准备各种包装纸及图片、剪刀、用来绘画、拼贴、剪拓等的造型材料。生:油画棒、水彩笔、剪刀、胶水、彩纸
教学方法:通过自己发现包装纸的图案排列规律,使学生懂得包装纸设计的方式,并通过实践巩固设计知识。
教学过程:
1、导入:
展示一件有包装的盒子以及没包装盒子,问:哪件物品更能吸引你?
生活中,我们常互送小礼物。用包装纸给礼物穿上新衣,这样,我们的小伙伴会笑得更甜。
2、授新:
⑴请同学们欣赏你们带来的包装纸,这些美丽的包装纸上的小花纹排列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规律?生答略
师总结:首先,每张包装纸上的小花纹图形不多,很多只有两种图形的不断重复,最多3-4种图形。其次,这些小图形在排列时是有一定规律的,基本上都是两个简单图形的不断重复(让生上台用老师准备的图形进行排列)
简单的图形进行排列、组合,就会变成一张很美丽的包装纸。
⑵有哪些简洁的小图形,你能画一下吗?
几何形:圆、方、三角、半圆……
小图案:小动物、卡通人物、花、自然景观等
⑶如何使小图形排列起来更好看?可以有哪些排列组合的方法?
横排、竖排、斜排(通过实物排列讲解)
记住,用你最擅长的方法进行设计,不要贪图为了好看,找了个自己不擅长的图形来为难自己。
⑷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3、本课作业:
用绘画、拓印、拼贴等方法,制作包装纸。
4、小结:
①展示好的包装纸作品,生自评、互评,师总结。
②鼓励使用新颖的材料,如碎布、闪光纸、拼贴包装纸等。
③要求学生把桌面上的废纸收拾干净。
5、课后拓展:
大胆想象,画出新颖的图案设计包装纸,利用新颖的材料,如碎布、闪光纸、拼贴包装纸。
第5课、《五味瓶》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辨别,学会用各种色彩、图形表现对五种不同味道的感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时学会如何去以不同的绘画形式来体现“味道”。
3、审美目标:朋友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初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美、感受美。
4、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生活的优良品质。
5、情感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二、教学重点: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及爱生活、爱劳动的思想渗透。
三、教学难点:用不同的绘画、制作等美术形式来表现“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带给人们的感受。
四、学具准备:五味瓶、彩色纸、颜色、剪刀、胶水、糖、盐、醋、辣椒、药片、范图、多彩泥……
五、教学媒体:KT展示板、实物投影仪、音乐……
六、设计思路: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它是美术课程中覆盖面最宽,分量最重的部分。所以设计本课时,我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灵活多变上,我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采用了实验、游戏、分组活动等方法,从导入阶段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对“五味”的语言和艺术表现能力;在能力培养方面,发展阶段过程中我积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常识不同的且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表现自己的所感、所见、所闻、所尝、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在评价整理阶段,给学生作品予以肯定并进行小组互评,真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方法而达到促进其自主的主动学习的目的。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教师活动:以做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闻”、“尝”的方法来认识“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道。(出示放有糖、盐、醋、辣椒、药片的“五味瓶”)
1、学生活动:体会并口头描述“五味”带给自己的感觉。如:吃到的、闻到的、看到的、身体神经感觉到的……
1、作用:以趣味性的实验活动这种方式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师活动:出示板书题图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2、学生活动:通过题图初步明确色彩与感觉的关系。
2、作用:体会色彩给以我们的直觉反映和思维反映。
3、教师活动: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引导学生分组分析心理感受,并以游戏的形式把对应“味道”的颜色找出来。
3、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以竞争的形式,对彩色卡片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与味道对应的颜色是什么的答案。如:红-辣、绿-酸、白-咸、黑-苦、黄-甜、褐色-甜、紫-甜、紫-酸等不同的答案。
3、作用:培养学生大胆联想,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发展阶段
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讲述自己见过生活中“五味瓶”的外形和作用。(同时出示实物和有关资料图片。
1、学生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出“五味瓶”的用途。
1、作用:丰富其感性认识,将认识想理性漫漫培养,帮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去总结。
2、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表现出“味道”。
2、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到答案。如:糖、蜜是甜的;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盐是咸的;苦瓜、药片是苦的……再如:可以画表情;画颜色;做各种各样的瓶子。
2、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发扬民主,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3、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五味”的认识。
(三)评价阶段
1、教师活动:出示KT展示板(有五种不同形状的瓶子),指导把自己的作品展放在上面。
1、学生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师活动:做课中小结,引导学生欣赏相互评议、欣赏彼此的作品。
2、学生活动:积极表达并进行交流。
2、作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整理阶段
1、教师活动: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取长补短大胆改进自己的作品。
1、学生活动:整理自己的作品,组合完成KT板上的大“五味瓶”。
1、作用: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八、课后拓展:
在这次课学习后,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巧妙地利用综合材料进行联想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和创造的神奇力量,在生活中发现美,把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设计和美化自己的家、自己身边的环境。
第6课、《得奖了》
课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各种材料的设计制作,体验材料造型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奖杯的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奖杯的外形变化和大胆的想象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录像)中国奥运健儿得奖的片段情景,解说:在雄伟庄严的国歌声中,中国运动员举起那沉甸甸的奖杯,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提出问题
(1)这是一个什么场景?
(2)奖杯代表了什么?(荣誉,辛勤的汗水,拼搏的精神,勇气)
(三)引出课题
除了在运动场上运动员有获得奖杯,在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们,还有在座的同学们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各种的奖杯或奖状,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作文比赛,英语比赛,美术比赛等等,都有机会让你们脱颖而出获得奖杯。奖杯奖状是社会和群众对你们成绩或贡献的一种肯定,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梦想,也想在将来的某一天站在高高的颁奖台举起奖杯光辉形象,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啊!今天我们就来给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个奖杯,并把他奖给未来的自己好不好!得奖了(版书)
(四)开拓思维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姚明是NBA选秀状元,你们希望自己是哪一行的状元呢?请举手说――-如果你是一个建筑工人,希望盖起最高的大楼,可以给自己做一个奖杯,象大楼一样的,上面写“建筑最高奖”如果你是能工巧匠,就给自己颁个“鲁班奖”,爱炒菜,就来一个“金厨奖”爱画画的来个“艺术大师奖”有的同学说自己没有什么特点,上课老是爱讲话,就给自己颁个“相声大师奖”吧。
(五)学习设计
现在请大家来想一想,喜欢给自己颁一个什么样的奖杯,想不想自己动手给自己设计一个有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的奖杯呢?
分析奖杯的特点:奖杯一般由主体和基座组成,主体的材料和外形很多,我们来欣赏几种不同的奖杯(看书上的照片和作品)除了外形不同,材料也很多,有金属、石头还有玻璃的。现在同学们能不能巧妙运用手中的材料,做一个漂亮的奖杯呢?
(六)示范最简单的奖杯
(七)启发阶段:
其实主体可以设计出诸多不同的造型来。如:把瓶子进行各种分解、切割成新的形象。
(八)动手作业:
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合作或自己创作,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有自己独特创意的奖杯。
(九)给做好的同学上台颁奖。
(十)课后作业:用纸或布设计奖旗或奖状。
第7课、《孔雀翩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美丽的孔雀。
2、学习制作简单的立体及半立体构成制品,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立体及半立体孔雀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孔雀的装饰及立体孔雀的制作
教具准备:六种立体孔雀及半立体孔雀的制作成品、彩色折纸、CAI课件、六个孔雀乐园(纸工)
学具准备:学生自主收集的孔雀材料(彩色卡纸、挂历、糖果纸等)剪刀、胶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 配乐欣赏孔雀的录象、图片
2. 说说看孔雀的特点及你最喜欢孔雀的哪一部分。
二、传授新知
1、揭示课题《孔雀翩翩》
2、师导言:小朋友,我们都知道孔雀最美丽的地方是那一身的羽毛,特别是开屏以后。那谁来说说看,它羽毛美丽的原因?(色彩鲜艳、纹样丰富且有对称美)生答
3、探索研究:师将五只不同的孔雀在幻灯下展示,并发到个小组中,学生带着问题讨论、研究。
问题一:每一只孔雀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材料?
问题二:立体孔雀头部和身体的制作方法及和半立体孔雀的区别。
问题三:老师在羽毛纹样上是怎样处理的?(对称或自由的图案)
4、总结:师把小朋友的意见总结,并示范一种立体孔雀的折法供学生参考。
5、欣赏书本作品,说说其他小朋友在孔雀羽毛上的做法和发表一下小朋友自己的意见。
三、作业:
用多种材料做一个立体或半立体的孔雀。
四、动动手
学生制作,教师个别辅导。
五、总结评价
1)评价:请小朋友将做好的孔雀放入各小组桌上的“孔雀乐园”里,分小组搭火车进行参观。
2)说一说:小朋友谈谈欣赏完孔雀乐园的感受,并说说哪个小朋友的作品最吸引人,为什么?
第8课、《叶子上的 “血管”》
课型:绘画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情感____感受树叶的美感。
认知____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构造。
操作____用常用美术工具材料表现树叶的美。重点:用铅笔、水彩笔、水笔、等画树叶。
难点:绘、制出各种形态具美感的树叶,并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已的感受。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各种树叶、绘、制好的范例图。
学具准备: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各种树叶,彩色纸张、剪刀、胶水、各种笔具,等常用美术用具。教学过程:
一.入导入: 播放美丽的森林、树木、植物。春、夏、秋、冬景色各种树叶特写。
二.导入:启发学生讲一讲春姑娘或秋天的童话
三.启发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有没有注意到校园的花草、树木季节不同会有什么不一样?
1.启发引导学生联想树木的花衣衫,“季节不同树木的花衣衫会有什么变化呢” ?
(学生活动绿、黄、红等,师:适当引导)
二.结合教材揭示<<叶子上的小 “血管”>>
1.师:展示树叶提问?
叶子有 “血管” 吗? 学生回答师引导 “血管” 就是叶脉。
2.叶脉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学生活动叶子上的叶脉就同我们人的血管一样,遍布全身用来输送水份、养份的。
三.观察、探索
1.师:展示树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拿出收集的树叶交流仔细观察,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2.师: 提问。
(1)你们看到的树叶外形有什么不同?边沿有没有不同? 学生发言各种形状的可能性,师:适当板画外形,供学生参考。
(2)颜色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言混色、带色点的都有可能
(3)不同的树叶 “血管” 有什么不同?
要求学生多片叶子间(详细对比、细致入微观察)学生发言师:适当板画。
(4)正面背面有什么不同?
(5)摸一摸这些不同的树叶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学生发言
(6)还有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发言组织学生说一说对叶子的感受
(师:总结;每一种树叶都有各自的面目,象小朋有的脸蛋,虽然每人都有一张漂亮的脸蛋但没有绝对的一样。是吗?)
四.展示例图
白纸绘制、彩色纸张绘制、剪制作品,水笔单色、淡彩,水彩笔画。
(1).提示性讲解这些画的绘、制材料及绘制过程
(2).这些例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如有疑问?师:当堂及时解答)
五.作业要求:
观察叶子画一片自已喜欢的叶子,注意 “血管” 的粗细结构。并在画面边写上几句对树叶、对叶脉的感受的话语。
1.课堂巡视指导,启发学生选材,指导绘制。
2.先绘、制好的同学上台展示作业,并说一说绘制过程,及感受
3.学生作业展评,学生参评。师:讲评存在问题,肯定学生认真积极参与学习
六.小结;(展示2)
通过展示手法不同的 剪制、刻制、印制、粘贴、装饰等例图,启发学生还
可以用什么材料、工具来绘、制?各种材质不同,笔具不同。如:挂历纸,包裝盒等剪贴、刻制等多种方法。在生活中可作装饰挂画欣赏,可作书贞用途等。
第9课、《漂亮的花边》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知花边是图形的重复廷伸;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折、剪、贴、画、印等动手能力,掌握制作技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创造意识,体验花边图案的美感;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造型设计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花边图案的图形特点;
教学难点:花边的设计、应用;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花边的东西(例:手帕、餐巾布,碗、蝶、瓶子、布娃娃等)。
课时:剪刀、胶水、腊光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教师组织学生上台展示(投影)收集的各种有花边的东西。(教师提问、学生欣赏相结合导入课程主题内容)
1你喜欢自己收集的东西吗?它漂亮吗? 引出花边具有装饰、美观的作用,能使一件原本单调的物体更加美观、丰富。
2这些漂亮的花边造型选用了什么材料?
3你能发现这些漂亮的花边,这有什么样的规律。引出是图形的不断重复排列延伸的知识点,教师可适时作简单演示。
4找一找我们身边的东西还有哪些有漂亮的花边:手帕、餐巾布、床单、布帘、衣服的衣领、袖子、热水瓶、碗、蝶、瓶子、画框、轮胎纹理等。
二、探索研究:
我们知道花边是一种向两边重复延伸的图形,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制作花边?
学生:画的、剪贴的、盖印的 教师示范:
1画:
2剪:连续图案剪法:
1.取一张长宽合适的长条纸,从中间连续对折数次成一小方形;
2.在折好的纸上画上要剪的纹样(纸两边的点不要剪断,一定要有物与物有连接的地方);剪掉空白处,留下色彩花纹展开为延接的图案花。
数张纸重叠剪出的单个图形(不连接)进行排列组合,也能作出漂亮的花边
三、设计制作:
1、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图形(纹样)
2、学生练习,教师适时指导(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应用建议:
1.给自己的美术课本封面、学习园地、黑板设计一个漂亮的花边
2.在各种瓶、罐或日用器皿上进行装饰。
第10课.奇妙的脚印
学习领域:想象与表现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人的脚印和动物的脚印,想象出各种形象。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重点:培养学生从具现到形象的再创造的能力。难点:学生想象力的创新。
教具:水桶、水、录像、图片、彩纸、彩笔、剪刀等。学具: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以趣味性的实验导入课题:
1、让学生拖掉鞋子,脚底在水桶里沾上水,然后将脚低印在地板上。
2、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脚印,想象着自己的脚印象什么。师指生点名回答。表扬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
3、小组讨论,说出动物脚印的样子。比一比哪一组说出最多种动物脚印的样子。
4、出示课题——奇妙的脚印
三、观察了解各种动物的脚印,师生讨论脚印的模样
1、师具体逐个播放动物的脚印,请同学欣赏观察并讨论它们的造型特征、以及你所想象的其他形象。
2、欣赏课本第十四页,让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脚印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其他的小朋友会有这样的想法
3、师小结:
我们感受大千世界的美丽,就别忽略了他的每一件馈增,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脚印。这小小的脚印能为小朋友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想象力,我们可以从它的外形,特征来展开丰富的想象。
四、探究如何将各种脚印展开奇妙的想象
引导学生于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学生将它对某种动物的脚印有什么样的想法说出来,然后经小组讨论。
先考虑你对哪种动物的脚印比较熟悉,可以先从它的形状打开思路。师提示学生展开思路,以脚印原来的形状,如圆形,半圆形,不规则形等去展开想象。师将各种脚印扩大挂在黑板上供学生观察。
五、想象与绘画
1、引导学生独立绘画自己最喜欢的脚印,并将普通的脚印通过你的大胆与丰富的想象将它变成一副精美的图画
2、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一组脚印的世界。
3、完成作业的手法可以多样,但以绘画和剪贴为主。
六、展示作业,总结评价
1、否有集体合作的精神。
2、是否能把自己想象脚印的造型与色彩,大胆的表现出来。
3、想象的脚印思路是否有创新,独特。
4、是否能在完成作业的方法上有所创新。
七、课题拓展
1、赏图例,引导学生课后应用其他材料,如大的硬纸板来绘制你最喜欢的脚印。
2、教育学生平时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多动脑筋。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生活情趣。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与探究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师给予指导。鼓励学生要大胆创新。让学生通过交流,提高自主审美感知能力。
第11课、《蔬果变变》
教学目标
1、利用当地各种蔬菜、瓜果,制作各种动物。
2、展学生的塑造能力及想象力。
3、培养学生装的合作能力。
重难点、重点:利用各种蔬果进行造型。难点:利用蔬果的形状和色彩进行设计。教具范例、刀、垫板、各种蔬菜、瓜果、牙签。教学流程
一、出示范例,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些小动作可爱吗?你能看出它们是些什么动物吗?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小结:这些小动物都是教师用各种蔬菜、瓜果经过想象加工制作成的。今天,你们大家也一起来把自己带来的蔬菜变成小动物,好吗?
学生观赏范例,积极回答提问。
思维性合作学习
二、示范讲解制作方法:
1、对自己带来的蔬果先进想象,想想看适合制作什么动物。
2、师示范制作小金鱼:
(1)用梨做身子。
(2)将小西红柿用牙签插入做眼睛。
(3)胡萝卜切块做嘴。
(4)芹菜叶做尾巴。
三、组织讨论,激发思维:
1、以同桌为单位,对准备的蔬果进行想象,讨论,尽可能不改变或少改变本来的形状充分利用它的形状和色彩来设计小动物。
2、提问:有哪几组愿意告诉大家,你们准备用什么蔬果制作什么小动物呢? 学生以同桌为小组展开热烈的讨论。请一些学生谈谈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学生制作:
1、要求切蔬果时要放在垫板上切,注意用刀安全。
2、团结合作,共同完成。
3、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五、赏析:
1、将学生作品放在“动物园”里,组织学生参观。
2、讨论:“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同桌两人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学生观赏作品。学生热烈地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课后拓展
六、活动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利用蔬果、植物制作其他有趣的造型。
第12课、《小鸟的家》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运用橡皮泥、色纸表现小鸟和鸟窝的形象,提高学生立体造型的能力。2. 培养学生对保护鸟类的意识。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重难点:
小鸟、鸟窝的造型和制作。(有变化、有创意)
课前准备:
准备学生使用的橡皮泥、色纸和有关于教材的图片、光盘等。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a、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小鸟家里作客去”播放鸟类活动的光盘进入教学,引导学生欣赏、问答。
b、请同学们说说小鸟的模样和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
c、小组讨论并揭示课题。
(2)发展阶段
a、引导学生运用捏、搓、按、折、撕等方法试着塑造成圆形、椭圆形、立方体或长方形然后设计小鸟和它们的家。
b、让学生在大胆尝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并描述、解释各自的想法、意图并欣赏书本中的范例自由讨论“看其他同学跟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他们好在哪里?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点?
c、引导学生搓成不同的线,捏或用纸折成各种点、圆和立方体、长方体形象进行组合。如制作鸟窝时,可制作圆形、方形或椭圆形等外形并可以夸张其长短和粗细,还可以装饰小花纹使制作的鸟窝更有新意。
d、在肯定学生大胆、自由的设计基础上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并鼓励学生多动脑设计出更加新颖的小鸟和它们的家。
(3)收拾与整理并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还要提倡同学们要保护鸟类不能去伤害它。
课后拓展:
课后请同学利用剩余的橡皮泥、色纸再设计制作一些小鸟、鸟窝。
第13课、《故 事 画》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把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通过一个或多个画面表现出来。
2、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内容表现得生动、有趣。
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 教学重点:故事的表现
教学难点:构图的合理性,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 教具准备:谚语故事vcd、故事画若干幅 学具准备:绘画纸、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老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在我们的身边以及身边以外的世界里,每天都有事情发生,每天都有人把发生的故事传说,所以同学们从小就知道许许多多的故事,比如“孙悟空打闹天宫”、“哪吒闹海”、“嫦娥奔月”等。,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你们应该听过很多吧。
同学反应(略)
老师:其实每个同学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每天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读书、游戏等,就是一个个故事。现在请几位同学讲讲自己熟悉的或自己喜欢的故事。
学生讲故事(略)
老师:这几个同学多讲得很好,但是我们只知道故事的内容而眼看不到故事里这一些生动的形象,多可惜啊,要是能知道故事的内容又能看到“孙悟空”、“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这一些生动的形象,那该多好啊。请问同学们,能不能做到这样呢?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做到?
学生回答(略)
老师小结:对,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电影、卡通、图片、连环画等做到这一点。这一节课我们就是要同学们把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别人的或自己的故事,用自己一双灵巧的手把它画出来,画成一个或几个画面,让其它小朋友也来分享你的动人的故事吧。
(引出课题)故事画
二、发展阶段
1、动画片段欣赏:
欣赏时提醒学生注意动画里形象的塑造、形象的特点及形象所处的环境。
2、教学示范:
老师讲一个故事并出示本故事的画面。
3、教材范例欣赏: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有单幅画、有组画,题材较多。
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喜欢的故事画出来。
4、学生小组讨论:
根据以上材料小组讨论如何选材、如何表现自己的故事。
5、辅导学生作业:
学生可以选择中国谚语故事,也可以选择自己编故事或根据自己的经历编一幅或一组故事画。
表现方法:可先画故事的主体再添画背景,然后写上故事的内容。
6、课堂交流:
在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表现的基础上,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举办“故事画”展。
三、课后拓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泥塑、剪纸等立体制作方式来表现一个故事。
四、课后小记
第14课、《我们班级的标志》
一、导课
1.小朋友们,我们这个班组成已经快两年了,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引下一同学习,一同游戏,建立起了浓厚的友谊,形成了良好的班风。让我们一起来夸夸我们的班级,说说我们班有哪些突出的优点,有哪些成绩?学生介绍完后接着提问:“你觉得最能代表我们班的是什么?”生述,统一一下意见。
这是从意义上来表现,其实还可以从汉字的字形和字音来设计,如二(1)班可用“二”“一”两字变形组合一下,也可将“EY”两个拼音字母组成图案。
2.“我们把它画下来,作为我们班的标记,好不好?”学生绘画后选出较好的进行讲评,分析好在哪儿。
3.点题,我们把这种代表我们班级的图案叫班级标志。
二、新授:
1.欣赏分析例图,引导学生从标志的形状、图案、意义来分析它们采用了哪些设计方法。
刚才我们一起设计的标志到底好不好,是不是适合,有没有其它设计方法了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设计师们设计的各种标志吧,看看它们是怎样来推销自我形象的。
2.分小组讨论,说说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总结为以下三点。
①.简洁,许多标志都用了几何形来概括;
②.易懂,一看就明白它是什么意思;
③.美观,具有艺术性。
3.欣赏课本例图的学生作品,试用标志的三个特点来分析他们是怎样来表现班级特色的。
4.修改原有作业。小朋友们了解了标志的设计方法,再回过来看看小朋友们刚才设计的标志,你们觉得是不是需要改进一下。怎么改?学生起来发言(取原有作业纸放在投影仪上),教师和全班同学可以一起提供参考意见,帮助一起完善标志。
三、学生练习:我们运用能够表示我们班的音形义来设计班级标志,要求做到简洁、美观、易懂。下面请你们根据新掌握的知识来修改草图,把它画在作业纸上,并涂上漂亮的颜色,也可以用彩纸、橡皮泥等材料来制作。
四、交流:
说说你是怎么设想的,标志的意义是什么。
选项出一个最佳方案贴在教室门上作为班级标志
第15课、《变了样》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操,了解家乡或城市的发展历史。
2、发展学生观察、记忆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绘画造型能力,画乡村或城市的各种变化
教学重点:
画乡村或城市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
表现家乡楼房建筑的特点 教具准备:
照片图、图片、彩色笔、蜡笔、挂图 学具准备:
彩卡纸、图画纸、彩色笔、蜡笔、剪刀、胶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1、谁都有自己的家乡,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你了解家乡的历史吗?以前家乡的面貌是什么样子,让我们通过图片或录像来了解家乡的模样。
2、让同学来说说以前家乡的样子
三、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家乡发生的很大的变化。让同学来说说家乡的变化。
四、通过图片和录像来了解家乡的变化
五、欣赏用不同方法描绘家乡景物的图片
六、引导学生利用所带家乡景物的图片进行拼贴
1、分小组讨论画出家乡的景物(不包括建筑物)
2、剪拼图片中的建筑物或用画的建筑物
3、粘贴
七、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八、课堂总结 展示学生作业,自评互评
第16课、《我心中的老师》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形象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我心中的老师》的绘画
3、通过绘画,联系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师爱生,生敬师的良好师生关系 教学重难点
表现我的老师,生动表现“心中”的老师的形象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把我心中的老师表现清楚
2、能否突出主题,画面生动有趣
3、能否把握画面,并配合好相应的环境、背景
4、能否与同学交流自己创作的作品 教学实施建议: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范图、儿童画等
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等
2、课堂教学
引导阶段:教师出示一幅学生的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画上表现的人物是什么职业,为什么?
发展阶段:小组交流“我心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学生谈自己心中的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老师的真实感受,以及对老师的期望)
画面交流:教师运用准备好的画面(2-3个不同性别,表情、动作的教师形象)以及3-4个画面背景,让学生来搭配以下“哪个老师的形象搭配哪种背景合适,为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是否发现背景不同可以反映教师的科目的区别,不同的表情能否表现人物的情绪、状态。
分析范画:分析课本中的范画,“老师,我喜欢这样的您,最害怕。。。”让学生谈谈那个同学为什么这样画,鼓励孩子画出自己心中的老师,写出给老师的心里话。
布置作业:教师归纳学生的评述,提出创作要求,学生完成创作后与同学进行交流。
3、课后拓展:引导学生用其他的表现方法进行创作。
第17课、《会爬的玩具》
教学目的:
1、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会爬的玩具。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难点:
如何种使玩具爬起来 教学学具:
师:旧挂历纸、包装纸、蜡笔、水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和手工材料。
生:制作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用具
三、导入
1、出示会爬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导出课题。
师:小朋友门,老师这儿有一个小玩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思考:小玩具和我们以前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讨论、回答。
四:授新
1、总结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思考
师:对,(出示课题)会爬的玩具。我们的小玩具会爬,可是它为什么会爬呢,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让小玩具爬起来么?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2、示范说明集中会爬的玩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师:真好,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要玩具爬动,必须是腹部贴地挪动身体。而我们今天制作会爬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
生:(略)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非常好,知道了它,我们就能制作出会爬的玩具了。
3、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可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具,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还有不同的装饰方法。(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
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五、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制作会爬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玩具吗?拿出你们的材料,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做出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会爬的玩具。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谁的玩具爬的最好,最长。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六、制作
七、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八、拓展:
今天我们初步学习制作会爬的玩具,而且我们把一些废品装饰后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玩具,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废品”有待我们发现进行装饰,充分利用成为有用的物品。
第18课、《电脑美术》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
2、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复制、粘贴和翻转。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使学生在掌握运用复制和粘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用翻转的功能进行花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
2、利用矩形、椭圆形、线形等工具进行花边图案的创作设计。难点:
1、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把握好画图工具的使用特点。
2、粘贴过程中形象大小和色彩的改变。
3、学生自已能解决电脑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课前准备:
1.师检查电脑硬件设备,排除电脑故障。
2.准备若干电脑美术的优秀作品。
3.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各种教学设施。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入电脑室,并稳定好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引导过程
(1)师通过电脑屏幕引导学生巩固认识画图程序窗口。
(2)师打开有关花边的电脑美术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请学生思考: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
(3)复习排列与重复的知识内容。
(4)请学生按程序打开电脑进入画图界面复习复制和粘贴的操作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
3、发展过程:
(1)分析与讲解: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进一步说明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欣赏与思考:
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作品,学生根据图示中的制作步骤思考:单独纹样是采用工具箱中的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一个单独纹样如何变成一条漂亮的花边图案,它采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师通过演示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选取、复制、粘贴的制作要点)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展示一幅花边图案,并提问:这组花边图案还有其它的排列方式吗?(导出翻转的功能)。师演示翻转的制作过程(复制—粘贴—翻转)。
请学生看书说说翻转后形成新的单独图案是如何继续制作花边图案的?(师通过演示进一步补充说明)
(3)学生归纳步骤:
打开画图程序。(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打开工具箱的各种工具画出一个形象后上色,并打开编辑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变化和排列。
(4)布置作业:
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变化和翻转制作一副独特、有趣的花边图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和绘制。作业完成后可让学生互评、互欣赏。
4、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第19课、《娃娃家》
学习领域:综合 探索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家居和家具的造型美。
2、引导学生利用各自准备的材料来设计制作家居模型。
3、培养学生乐于与同伴合作、共同合作完成作业。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学重点教:设计家居模型、制作家具。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收集的材料设计制作家具。
教学准备:收集各种小纸箱、纸盒、彩色卡纸、绒布、剪刀、双面胶、家居图片、家具照片、录像机、电视机、投影仪、VCD片等。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放录像、让学生欣赏各种家居室内布置、欣赏各种家具的造型美。播放娃娃家的布置录像,激发学生玩娃娃家的游戏的愿望。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设计布置娃娃家。
二、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议一议玩娃娃家,里面要有什么家具?(床、沙发、橱柜)如何摆放家具?
2.小组讨论,谁来设计房间的家居布置?谁来制作什么家具?用什么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板、牙膏盖等)。
3、老师示范如何运用大纸盒做大衣橱,板式结构的橱,先用卡纸或木纹纸把盒子包装起来,注意六面体的包装,用双面胶把四面贴好,再把上下两面贴牢,然后装饰橱门、全身镜、把手。
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家具的特征来选择材料,进行设计加工要求同学既分工又合作,大胆地创新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家具和家居安排,又要把家设计温馨可爱,让家人喜欢聚在家里。
4、小组分工,每人领到自己的任务,设计制作一至两件或两人合作一件家具,由一人设计家具的摆设。提醒学生材料资源的共享。
三、作业展示:
每组选一人做解说,介绍本小组家居特色,其它小组成员互评、欣赏。
四、课后拓展:
每人做一个玩偶或做一个头饰,再制作其他分角色表演娃娃家游戏,增进同学之间交流。
第20课、《认识图形标志》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图形标志,懂得一些图形标志的含义。
2、学会理解和应用图形标志,并在生活中加以应用。
教学重难点:读懂并理解图形标志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
寻找和收集所看到的图形标志,并尽量了解它代表什么含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些新朋友,它们会教会我们在一些公共场合里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呢,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迎接它们……出示一些简单的图形,询问学生它的意思是什么?
1、学生讨论,汇报结果,得出是不允许吸烟和水不能饮用的结论。
2、同学们,它们在公共场合中它就有了特殊的含义,这样的图形我们称它为图形标志。导出课题:认识图形标志
二、加深学生的认识,讨论课本上图形标志的意思
1、在我们的书上,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图形标志,你们知道它们都是表示些什么意思吗?
2、看图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一组说出的各种图形标志的意思,最准确,数目最多,并告诉大家你们都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它们?(马路、商厦、美术馆、机场、轮渡、博物馆……)考一考,看到这样的图形标志你要怎么办?小组同学互相考察,看看同学认识图形标志的结果。
三、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图形标志,对课本中的图形标志进行补充说明。通过小组评比的方法,对图形标志进一步的了解
1、图形标志包含好多方面,现在请小朋友们来介绍自己在课前去找寻的图形标志好朋友,告诉大家,你是从什么地方找到它的,这个标志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
2、学生上台汇报自己找到的图形标志,其它小朋友补充说明。
四、对各小组收集情况进行统计,评比出收集图形标志最多,理解意思最全面的优胜组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屈平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4)班、(5)班共有117名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学生构图布局还不够完整。
二、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点、线、面的游戏、橡皮泥塑、绘画、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在《纸片插接》一课学习完毕后,将设计好的自己的名字做成一个可以站立的卡片,并尝试着用同样的手法将爸爸妈妈的名字也进行装饰,可以把全家人的名字插接成一个立体小屋,进行展览。
2、在《故事画》一课中,设计课后拓展作业为:以小组为单位,从语文书或课外阅读书中找一个简单的故事,依据书中的人物设计出与之相配的形象,小组成员一起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创造性的培养: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
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五味瓶》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四、全册教学进度
周 次内 容
第一周《纸片插接》
第二周《点、线、面》
第三周《重叠的形状》
第四周《鲜艳的包装纸》
第五周《五味瓶》
第六周《得奖了》 《孔雀翩翩》
第七周《叶子上的小血管》 《漂亮的花边》
第八周《奇妙的脚印》
第九周《蔬果变变》
第十周《小鸟的家》
第十一周《故事画》
第十二周 机动 第十三周《我们班级的标志》 《变了样》
第十四周 《我心中的老师》
第十五周《会爬的玩具》
第十六周《电脑美术》 《娃娃家》
第十七周《娃娃家》
第十八周《认识图形标志》
期末测评
第二篇:二年级美术教案(下)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 学 美 术 教 案
二年级(下)
学校:
姓名:
课题:未来世界 课时:1课时 课型: 欣赏评述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未来世界,作者: 王晓明 创作年代: 1984 规格:154×178cm 材质:布面油彩油画,超写实油画 人物油画 人物肖像 儿童 写实油画
学生情况分析:
《未来世界》的画面内容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情景,便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上过欣赏评述课,而且学生情感丰富,能够对作品做出评价。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善于发现作品中的美感,以及相关的美术知识。2.通过图片欣赏,讨论交流,学习评价<未来世界>,感悟《未来世界》的艺术美感。3.激发学生对油画作品的喜爱。
教学重点:学习赏析《未来世界》,体验《未来世界》的艺术美感。教学难点:体味作者的创作内涵。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教材、油画作品。学生:搜集油画作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一)老师请大家欣赏一幅画,找学生描述一下你从画面上
都看到什么了?
(二)老师总结,简洁的背景,简单的画面,在画家笔下,一位小朋友拿着笔,背着手,全神贯注的欣赏着墙上的绘画。
二、讲授新课
(一)教师介绍《未来世界》(3分钟)
1.简介作者:这幅画是画家王晓明的一幅油画作品《未来世界》,王晓明是全国优秀儿童
工作者;“中国儿童画十家”之一。
2.油画《未来世界》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质奖,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油画《未来世界》获
第六届全国美展金质奖,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二)赏析《未来世界》(10分钟)
提问: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能想象出这个小朋友是什么表情吗?
我们观察这幅画都用了哪些颜色?
这幅画使用的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说说这样构图的特点?
小结:简洁的背景,简单的画面,在画家笔下,一位小朋友拿着笔、背着手,全神贯注 的欣赏着墙上的回话:这些画那幅画得好?那幅不太令人满意?画家虽然没有从
正面描绘,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小朋友的背影感受到他认真思考的神情。没准儿
未来她就是大画家呢!
三.鼓励学生用笔描绘《未来世界》体味大师的意境。四.课后拓展(1分钟)
学会欣赏绘画作品,从他们的构图,色彩,装饰等方面欣赏作品。
课
题:
1、美丽的植物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植物世界美丽又神奇,形态各异、千奇百怪的植物是学生非常乐于表现的内容。本科和《美丽的大自然》《画蘑菇》《丰收了》《四季如画》《画古树》《我身边的植物》等课,都是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观察并发现自然界中物种的形态和色彩,运用多种媒材和方法进行创作表现。在本册教材中,本科和《漂亮的鸟》一课同属这一个知识技能框范畴,这两课线造型和色彩表现方法的学习,为后面学习任务创作系列内容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本课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的基本组成部分,观察不同植物的外形特征和色彩,让学生重复不敢直自然界中的植物千姿百态,色彩丰富,在引导学生审美体验的同时,带领他们分析判断如何运用线条和形状来概括表现职务的外形结构,在观察植物色彩丰富变化时,思考运用怎样的方法进行表现,建构造型表现的方法知识,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发函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依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造型水平,本课知识技能定位为在观察感受的基础上,以线条勾画造型和色彩填土的方法为主,因此,学生表现的作品会存在主观臆想的特点。教学目标:
1、感受并初步了解植物的形态和色彩特征以及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欣赏生活,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和表现不同植物的美。教学难点:表现植物的方法。准备教具:
教师:植物图片、文字资料、有关植物的书籍。学生:彩笔,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1分钟)
出示许多各种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特征。小结:植物是指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这些美丽的植物。出示课题:美丽的植物
教学意图:感受并初步了解植物的形态和色彩特征以及表现方法。
二、讲授新课
(一)欣赏书上的图片。学生欣赏图片。(1分钟)
(二)介绍吃虫草:(结合书上图片)(2分钟)
猪笼草吃虫,全靠它奇特的叶子。它的叶片中脉伸出去变成卷须,可以攀附着别的东西向上升。卷须的顶部生出一个象口袋似的兜,尤如奶瓶子,口上长着个盖,能开也能关,瓶口边缘向内卷,瓶内有半瓶子水液。瓶口内壁能分泌又甜又香的蜜汁,好让小昆虫闻到香味爬过去吃蜜。正当昆虫们吃得得意的时候,脚下突然一滑,一头栽到瓶中,被水液粘住了,再也无法逃命。于是猪笼草便得到了一顿美餐。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欣赏生活,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
(三)分析表现植物的方法(5分钟)
1.问:你还知道那些神奇的植物? 2.观察书上的作品。
3.小结表现方法: A、绘画。B、刮画。C、剪贴。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老师演示并讲解绘画步骤。(5分钟)
1)选取植物
2)定位置
3)用线造型
4)添画颜色。
(五)布置作业内容及要求(1分钟)
内容:用你熟悉的方法表现大自然中的美丽的植物。要求: 1)构图科学
2)注意植物的形态表现生动自然 3)色彩选用搭配得当。
三、学生实践。(20分钟)
四、教师巡视辅导学生绘画表现:
辅导内容:构图,植物形态。
五、组织学生展示作品:
六、评价要点:(4分钟)
1)构图科学
2)注意植物的形态表现生动自然 3)色彩的选用和搭配得当。
七、上完这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红应该怎样对待植物?谁来说说(2分钟)课题: 2我的课程 课时:1课时 课型:设计·应用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它接续了前三册《新的小钟表》《彩蝶》 《不倒翁》《多彩的挂饰》《头饰》等课,同时为三年级上册《巧用对称形》和《新年贺卡》的设计制作 定了基础,在全套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教材共有两个页面,丰富的图文及作业内容体现了“教学要体现学生探究学习和敢于创新”这一思路。第4页,教材从卡通小熊正在看书的课程表入手,呈现了多种运用纸造型和绘画方面结合创作的课程表作品,即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又增添了趣味性。提示师生,课程表除了可以运用卡通形象,色彩设计丰富,还可以采用平面,立体,静态与动态等形式的设计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在设计出有趣味,有美感的课程表的同时,更关注不同课程表的设计意图。
“我爱探究”的设问,从分体现《课标》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勤于观察,敏与发现”的学习态度。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观察,领悟课程表的设计形式和制作方法。
第5页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究课程表的制作方法和形式的设计。步骤图部分:第一张图不但在造型上给师生以启示,更在设计形式的启发构思方面进行了引导------呈现大树形状设计是由五个伸出的枝杈组成,代表了五天的校园学习生活;第二张图体现出课程表周次的文字安排与造型设计的有机结合,给学生以启发;第三章和第四章迁移已有知识,启发学生树叶造型与枝干衔接,这件作品的步骤图,向学生详细的展示了如何将构思内容与课程表的构造与功能进行巧妙结合。学生结合课程表五天的学习内容,同样将大树枝杈数量简化到五枝,既能体现大树的造型特点,又能满足五天的课程表规划,宽大的树叶即能表现茂密的树冠,又给课程内容留出了书写的空间。这组课程表设计制作步骤图,有利于对学生巧借造型设计课程表的创意进行启发与培养,既体现了功能的实用性也呈现了造型的趣味性与美感。
第4页和第5页都呈现了大量的学生作业,不仅从课程表的形式、样式、组合装饰上对学生进行了设计以及在制作方面上进行了充分的启发和引导。“蜘蛛”课程表,设计了一个像钟表指针的,可以转起来的课程表,给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带来许多乐趣。小猪课程表,不仅色彩艳丽,符合小学生审美心理,同时让学生观察到“小猪”胖胖的身体与课程表外形非常适合,属于“适合形”的设计方法。还有即能记录课程有能装便签条的课程表,引导学生对课程表功 6 能以外的用途进行思考,拓宽了学生的设计思维。
第五页的“艺术实践”提示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再设计制作中要先确定主体和寓意,在选择材料进行制作,这样的思考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意识。“我会评价”的文字提示师生进行多元评价:既关注学生的自评,也关注班级的互评;即从设计意识和美感方面进行评价,也从美观和实用结合的设计能力方面进行评价。
学生情况分析:
课程表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小小课程表蕴藏着丰富的含义,为学生的生活增添了情趣和色彩,深受他们的喜爱。新颖有趣、富有个性的课程表可以为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带来轻松与乐趣,缓解他们学习的疲劳。本课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想象力和培养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教学目标:
1.了解课程标的特点,知道课程表与学习生活的关系,学习设计、制作课程表的方法。根据构 思设计制作课程表的全过程,通过剪、粘、画等制作手段,设计出有趣的、美观又实用的课程表。
2.通过欣赏、小组讨论、互动游戏、教师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设计、制作课程表的基本方法。在探究学习的体验中,感受设计美化的趣味性。启发学生的大胆的创新,并感受“设计为人服务”的理念
3.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性、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
通过简单的组合及装饰,体验课程表的结构。用剪、贴、画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及装饰,体验课程表设计、制作的乐趣。教学难点:
通过简单的组合及装饰,表现有个性的设计意图;课程表造型与内容巧妙结合,实用而美观
教学准备:
教师:范画,制作工具、彩纸等
学生:剪刀、胶棒彩、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一)游戏:猜猜看
1.教师操作,学生猜一猜:卡通形象纸造型(平面、立体)作品呈现,卡通造型纸“变变
变”,变成了课程表
教师小结:课程表就像一个小管家,提醒我们每天
要上那些课,它不仅给我们的学习带来方便,而且美化了我们的生活。2.提出本科的学习任务:《我的课程表》设计与制作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学生活动:
猜一猜,卡通纸造型的用途。
欣赏,感受丰富而有趣的课程表作品。
教学意图:直观了解课程表与带装饰的纸造型作品联系起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氛围。
二、讲授新课
(一)抢答小游戏:了解课程标的设计特点。(2分钟)1.请你说出,课程表有哪几部分组成? 2.你发现了哪几种熟悉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3.那个课程表设计得巧妙?谈谈你的理解。
小结:教师课件呈现每个问题的答案。
教学意图:讨论交流初步了解课程表的结构。
(二)我的新发现-----学习设计方法。(1分钟)
根据学生优秀作品进行分析。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学习课程表的设计思路。
(三)游戏超级变变变-----启发设计构思(5分钟)1.呈现一幅没有设计内容的课程表
问题:请将日期、课程、节次内容巧妙设计到这个造型中,比比那个同学的设计巧妙有
创意!2.呈现多种学期用具和学期环境照片,以及设计有缺陷的课程表。
提出问题:你的课程表将会设计到什么的地方?设计师还需要考虑什么呢? 3.教师演示:评一评这样的大小、长短合适吗? 测量课程表将要应用在某个地方的尺寸。
复习将纸反复对折成五等份,剪出外形。
呈现文字和不同形式的课程表外形请全班同学参与设计
教学意图:体验设计巧妙的艺术作品,丰富学生的设计思路。
(四)教师课件展示制作过程:(1分钟)1.选择文字为课程表日期及课次内容。2.装饰课程表,色彩及文字设计体现秩序美感。
3.课程表一表多用途的呈现:可以当书签,也可以折成平面的课程表折、粘成纸筒,套在笔筒上,既美观又实用。
教学意图:进一步熟悉课标的设计步骤。
(五)看课本探究学习后,参与抢答:(3分钟)
日期、课程、节次顺序等。结合课本中的作品,分析与交流。巧借外形、巧妙组合,巧
借活动纸造型制作、巧用立体与平面组合方式等设计的课程表具有美感。
小组探究并全班交流课程表的结构。1.日期和课程内容设计。
(1)绘制变体字
(2)图形代替文字 2.色彩设计
作品背景及装饰内容必须做到突出主体课程表内容。3.功能设计。
(1)根据使用尺寸,进行设计制作。
(2)平面与立体两种用途。
教学意图:巩固新知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六)学生谈自己的创意,全班讨论。(1分钟)
教学意图:启发学生思维。三.学生实践(20分钟)
布置作业:
内容:为自己设计一张课程表。
要求:生动有趣
四、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课程表的结构;制作精美有趣味。
五、作业展示: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六、作业评价:(4分钟)
师生讨论:谁的作品制作精美生动又富有情趣?
七、课后拓展(1分钟)
巧用废旧材料制作课程表作品展示。激发学生珍惜时间,让一天生活多姿多彩。
八、教学板书:
2我的课程 课题:3.画日记 课时:2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与三年级上册《学画连环画》在教学教学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在引导学生利用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美术创作。但是落脚点不同:本课是借助绘画日记的形式,帮助学生探寻一种新颖的、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描述事件、表达情感的方式。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去年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教学目标: 1.了解绘画日记是利用文字与图画相结合,共同表达日记主题的绘画形式。能选择不同的形象和环境,创造性地组织画面。能用恰当的线条进行造型活动,清晰地表现事物的特征及自己的感受。
2.通过对比分析、教师示范等方法,利用“摆一摆”“选一选”“说一说”“看一看”的教学手段,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用线描的形式,将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画日记。
3.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理解线条是表达情感的语言,从而改变对美术学习的 态度。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在交流分享中学会理解他人,学会从生活中体会真、善、美,提高对真、善、美的价值判断。教学重点: 了解绘画日记的形式和特点,运用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教学难点: 怎样将日记画得生动又有意思。教学准备:
教师:教科书,范画,课件,各种图片与制作步骤图等。学生:画纸、画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一)课前,给学生们一周的时间去观察校内、校外的生活,要求学生运用简单的旬式书写
一篇文字日记,记录生活中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一件事,以及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借助
美术课本中的《摄影小组》《平衡锻炼》 《小小足球队》3幅摄影作品,帮助学生开阔
写作思路。
另外,可以提前印制好一个格式统一的表格,方便学生记录日记。同时,提醒学生上
美术课时带到学校。
(二)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认真观察校内、校外的生活,并用两三句话写一篇简短的文字日记,记录自己遇到或做过的一件事,还可以记录对这件事的感受。
(三)学生也可以在组长的带领下,利用课间进行文字日记的交流,看看谁写得有趣或者有意
义。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头脑,为创作绘画日记积累必要的信息,使学
生从生活中体会真、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充分作好上课的准备。
二、导入新课(2分钟)
(一)展示一篇图画故事和一篇文字故事,让学生思考:
提问:你能说出图画故事中的两只小鸟在做什么吗? 你能说出文字故事中的小男孩是怎样把鸟窝拖下来的吗? 学生:将图画故事配上文字,将文字故事配上画面后,再让学生欣赏,并让他们谈感受:
这样表现故事好吗?为什么? 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以补充,并课件呈现正确的内容。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利用文字与图画相结雀的形式表现故事的兴趣。帮助学生认识、理
解美术也是一种可以用来表达的语言。
(二)教师启发:
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不同的故事,有些还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节课学习
利用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形式画日记。(板书课题)教学意图:揭示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文字日记。(3分钟)
肯定学生的课前参与,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怎样将文字日记改为绘画日记呢? 让四五名学生介绍。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面的学习。
教学意图:为学生营造开放的交流空间,让他们变得更加宽容,情感逐渐成熟。
(二)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我爱探究”环节。(10分钟)
1.结合美术课本中丁午老先生创作的3幅《四只小鸟的故事》,说说:图画与文字应该怎
样配合? 2.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大胆提出问题,探讨解
决问题的方案。对不同的结果进行分析,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归纳出“观
察——比较——分析——总结”的基本探究方法。
3.让学生结合以上的学习,说说怎样将自己的文字日记改为绘画日记,文字与图画怎样配
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短的评价。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摆一摆”“选一选”“说一说”“看一看”的合作探究活动。
活动要求:组员先独立思考,之后在组长的安排下依次 组长代表组员回答教师的提问,组内其他成 以作补充。
小结:创作方面:图画需要结合文字的内容创作,同时 出文字日记中的典型情节,突出日记主题。
构图方面:文字在匮面中需要巧妙安排位置,既 图画,又与图画相互融合,表现出和谐的美感。
学生:介绍自己文字日记中的典型情节以及文字与画面 图方式。的构 突出 表现 发言。员可
教学意图:结合开放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充分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获得知识、技
能和深层次的情感发展。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喜爱探究的学习过程。内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激发表现的愿望。
四、艺术实践(20分钟)
内容:选择生活中有趣或者有意义的事,用线条画出来,并把你的日记介绍给大家。
要求:(本课完成草稿部分)
五、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
1.结合文字日记确定能突出主题的典型情节。
2.结合构思,创造l生地利用线条清晰地表现出事物
六、课堂展示:教师选代表进行展示。
七、课堂评价
1.进行作品的传阅与讲解。2.在组内进行相互评价。3.学生进行自评。
互评要点:看谁画的日记画面生动又有意思。
自评要点:我学习了画日记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2分钟)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旧知识
1.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文字日记。
2. 结合美术课本中丁午老先生创作的3幅《四只小鸟的故事》,说说:图画与文字应该怎样配合? 3.让学生结合以上的学习,说说怎样将自己的文字日记改为绘画日记,文字与图画怎样配合。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问题参与讨论,同时对前一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学生探究艺术实践的方法。(3分钟)
1.构思:结合文字日记确定能突出日记主题的典型情节,以及思考文字与图画怎样穿插组织的过程,就是在进行绘画日记的构思。
小结:构思是艺术实践的第一个环节。
板书:构思 2.表现。
(二)组织学生参与游戏“我能创新”。(4分钟)
让学生结合一篇文字日记,说说怎样选择形象、环境创造性地组织画面,表现文字日记的主题。
小结:绘画创作需要反复推敲,这样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三)教师示范(5分钟)
1.结合一篇文字日记,演示怎样利用线条清晰地表现出事物的特征以及感受,生动、有趣地表达日记的主题。
2.提示学生,注意文字在画面中的巧妙安排。引导学生感受到,在造型表现过程中不一定完全忠实于实际生活,需要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地选择形象和环境,突出日记的主题。
3.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三、艺术实践:(20分钟)
内容:选择生活中有趣或者有意义的事,用线条画来,并把你的日记介绍给大家。
要求:突出主题。
意图:学生独立完成艺术实践的过程。通过艺术实一步体验绘画日记的特点,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师辅导
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1.辅导要点:
(1)结合文字日记确定能突出主题的典型情节。
(2)结合构思,创造l生地利用线条清晰地表现出事物 2.教师巡视辅,确保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践进 出
五、课堂展示:把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或实投上。
六、作业评价(4分钟)
1.请作业符合“日记主题突出”条件的同学“点头”示意。2.请作业符合“画面安排巧妙”条件的同学“举手”示意。
3.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能“享受到绘画愉悦”的同学“起立”示意。
4.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学生在组内进行作品的传阅与讲解。
互评要点:看谁画的日记画面生动又有意思。
自评要点:我学习了画日记的方法。通过激励式评价,促进学生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更好地发展。
七、拓展延伸:请学生欣赏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日记作品。(1分钟)
八、教学板书:
3.画日记
第4课《漂亮的鸟》 课时:2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突出体现了《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激发学生兴趣,关注文化生活的课程理念。鸟是人类的朋友,学生对鸟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对鸟的喜爱,鸟的形象和漂亮的颜色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在观察鸟、运用颜色表现鸟的过程中可以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同时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好。教学目标:
1.感受鸟在不同方面的美,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出漂亮的鸟。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能力和方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基本形概括的方法表现物象的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教学重点:
观察不同鸟类独特的身体形态,感受它们艳丽的色彩,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和颜色去表现鸟。教学难点:
感受鸟在不同方面的美,用线条和颜色丰富鸟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并大胆地去表现。教师准备:
教师:搜集鸟的资料并制作课件。画纸、画具等工具材料的准备。学生:课前搜集鸟的资料、美术书、图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一)教师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生:鸟的叫声
师:漂亮的鸟飞来了。
(二)复习鸟的结构。(课件出示鸟的图片)
师:看这张图片,我们回忆一下,鸟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 生:头、躯干、翅膀、尾巴、爪。
(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漂亮的鸟》。(课件出示课题)
【教学意图】:引发学习兴趣,美妙的叫声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利用图片,复习一年级的旧知识,温习鸟的基本结构。
二、新授
(一)观察四组图片。(课件)(8分钟)
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四组鸟的图片,这些鸟非常 漂亮,但它们的美各不相同,请各小组观察讨论这些 鸟哪儿漂亮。
1.第一组(课件):外形
师:这组鸟哪最漂亮?各小组同学讨论。
生:鸟的羽毛、嘴巴、身体的曲线,都是它们最有特点最美的地方。小结:对,这些都是鸟外形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说它们的外形很漂亮。
(课件:外形美)(板书:外形美)
2.第二组(课件):姿态
师:谁来说说你们这组鸟美在了哪? 生:它们展翅高飞的样子特别美。
小结: 扇动翅膀是鸟的一种姿态,我们可以说鸟的姿态美。
(课件:姿态美)(板书:姿态美)
3.第三组(课件):颜色 师:这组鸟呢?
生:颜色鲜艳 五颜六色
小结:它们的颜色非常美!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给这些鸟披上了漂亮的外衣,呈现出了颜色美。
(课件:颜色美)(板书:颜色美)
4.第四组(课件):花纹
师:看这组鸟呢?你认为它们美在了哪儿? 生:它们身上长满了漂亮的花纹。
生:我觉得孔雀的羽毛很漂亮象个大扇子,上面有很多漂亮的花纹。小结:这组鸟展现出了鸟的花纹美。
(课件:花纹美)(板书:花纹美)
【教学意图】:通过分组观察,汇报观察结果,让学生感受鸟的外形美、姿态美、颜色美和花纹美。
(二)出示孔雀图片深入观察。(1分钟)
问:我们来仔细的看看孔雀身上都有什么样的花纹。(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演示课件)师:象一个个眼睛,我们在美术里叫做点;一根一根的,这叫做线;身体一块一块的,这叫做面。
小结:在我们作画时,可以利用点、线、面设计鸟身上的花纹。
【教学意图】:了解孔雀身上的花纹是由点、线、面进行装饰的;在观察、感受的同时学习美术语言点、线、面。
(三)教师示范(5分钟)
1.教师边画边说:圆圆的头,圆圆的眼睛,尖尖的嘴巴,头顶一小撮儿羽毛,椭圆的身体,水滴形的翅膀,梯形的尾巴,再添上锋利的爪子,画好了一只可爱的小鸟,怎样使它更漂亮呢?
生:画花纹,涂颜色
师:我们可以运用点、线、面来装饰它。(师继续演示)2.出示范画(1分钟)
展示一幅《线描的鸟》。你们看我利用点线面的结合用线描的方法,画了一只鸟,添加装饰时,点、线、面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变化?
小结:在运用点线面进行添加装饰时,点和面要有大小和形状变化;线要有形状、疏密的变化。也可以联系生活进行想象添加,将鸟的羽毛联想成漂亮的花纹图案。4.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3.小朋友们画的鸟(看教材)。(1分钟)
【教学意图】:通过示范和欣赏学生作品,创新思维。感受点线面的结合,色彩的搭配。
三、艺术实践(18分钟)
内容:运用花纹或颜色创作出你认为最美的鸟。(本节完成草稿部分)
要求:利用点线面进行装饰。
提示:可借鉴书中的图片和小朋友的作品来创作,也可以画心中想象的鸟。学生创作:按要求绘画。
【教学意图】:学生了解作业内容;学生了解作画要求。
四、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学生点线面的运用。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五、作业展示:作业展示在黑板上。
六、课堂评价(5分钟)
1.选出你认为最漂亮的鸟,说说为什么? 2.谁愿意评价一下自己的作品。
在评价时说说自己的作品哪些方面表现的较好,哪些方面还有不足。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评价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自我进行评价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旧知识:(3分钟)
(一)这些鸟你认为它们美在了哪儿?
(二)请用四个词进行概括?
外形美 姿态美 花纹美 颜色美
它们的颜色非常美!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给这些鸟披上了漂亮的外衣,呈现出了颜色美。
三、讲授新课
(一)观察四组图片。(课件)(2分钟)
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四组鸟的图片,这些鸟非常漂亮,但它们的美各不相同,请各小组观察讨论这些鸟哪儿漂亮。
(二)出示范画(2分钟)出示第二幅《上色的鸟》。
师:大家再来看看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怎样在作品中表现出漂亮的颜色呢? 小结:相邻的颜色要分开,涂时要涂均匀。运用红黄蓝,再配有少量的橙绿紫等其它颜色,就会很漂亮了。
【教学意图】:通过观看,了解作画方法及步骤。
(三)欣赏小朋友的作品(1分钟)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画的鸟。
【教学意图】:通过欣赏学生作品,创新思维。感受点线面的结合,色彩的搭配。
四、艺术实践(25分钟)
内容:运用花纹或颜色创作出你认为最美的鸟。(本节完成上色部分)
要求:1.利用点线面进行装饰。2.色彩搭配适当。
提示:可借鉴书中的图片和小朋友的作品来创作,也可以画心中想象的鸟。【教学意图】:学生了解作业内容;学生了解作画要求。学生创作:按要求绘画。
教师辅导:学生点线面的运用,色彩的搭配。【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五、展示
六、评价(5分钟)
1.选出你认为最漂亮的鸟,说说为什么? 2.谁愿意评价一下自己的作品。
在评价时说说自己的作品哪些方面表现的较好,哪些方面还有不足。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评价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自我进行评价的能力。
七、拓展:(2分钟)
小知识:
1.全世界有9000多种,我国有1300多种,其中珍稀鸟类50多种。2.世界最大的鸟是鸵鸟,最小的鸟是蜂鸟。
3.在生活中有许多用鸟的造型做成的物品,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小结:鸟不但使我们的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还装点我们的生活!
【教学意图】:了解鸟的有关知识,了解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八、教学板书:
漂亮的鸟
德育渗透
1、近2000年来,139种鸟类已从地球上消失,其中三分之一是近50年灭绝的。在鸟类濒临绝种的原因中,栖息地破坏和改变占60%,人类捕杀占29%,其次是污染等。
2、全国确定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在此期间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同,各地选定的爱鸟周时间也不尽相同。
北京——4月1日至7日
小结:希望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做一个爱的使者,关爱鸟类,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意图】: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
第5课 到天空去旅行 课时:2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共有两个页面。第10页主要呈现了一组照片,引导学生发现许多飞行器可以带人类到天空去旅行,第11页展示了学生的5幅绘画作品,启发学生探究,开启创新思维的大门。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不同的材料和美术工具的使用,已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事物的形与色有了一定的了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对美的事物很感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动手能力较弱。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练习用基本形组合、设计飞行器。2.过程与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有关太空的知识,立志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去开发太空资源。教学重点:了解太空,设计飞行器遨游太空。教学难点: 幻想飞行、想象中的飞行器造型。教学准备:
教师:录像带、范图、彩纸、剪刀、胶水、水彩笔、美术书、画纸 学生:画纸、画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3分钟)
(一)问:天空有什么?
讨论:天上有太阳、月亮、星星、人造卫星„„等。
(二)看录像:
提问:录像中有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讨论:我们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小行星。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九大行星是:金星,最亮,上面有高山和大峡谷;木星,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自传速度快的像一个巨大的旋风,球体上有深橙色大红斑,有14颗五颜六色的卫星;水星,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离太阳最近,半天温度很高,表面很多环形山、高 23 山和裂痕;火星,表面有很多看来像火山口裂缝形成的一条斑纹;土星,仅次于木星的第二大行星,有美丽的光环;天王、海王、冥王者3颗星,距离太阳最远,是3颗极为寒冷的星。
小结:太空无限大,晴朗的夜空中,我们只看到很少的星星,那些肉眼看不见的星星和星系数也数不清。太空中,人类公认有88个性做,绝大部分的星类似太阳,他们本身能够发光,有的比太阳更大更亮。无边无际的太空真奇妙!板书课题:去天空旅游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宇宙。了解太空的知识。
二、新授:
(一)提问:人类如何飞向天空?在天空中怎样遨游呢?(2分钟)
小结:向童话故事一样,驾驭某种飞行物,腾空而起,任意飞行。登上美丽的行星,发现新的生命,采集外星的植物和矿物,探索奇妙的地形,开发新奇的天地,认识比太阳老的多的星,去捕捉彗星的尾巴,和小星星做游戏,建设新宇宙等等。
(二)提问:人在太空中,失去地球的吸引力,形成失重现象,会是什么样?(4分钟)
他们乘坐的飞行器什么样? 学生自己做失重动作,体会在太空的姿态。学生讨论:所乘坐的飞行器。
(三)欣赏观察:(书)学生优秀作品(1分钟)
(四)教师演示:太空中的人物动态(2分钟)
学生观察太空中的人物动态的画法。
(五)作画步骤:(3分钟)1.构思、定位:
用彩纸剪贴飞行器,用彩笔添画出太空中的人物。(要求画面中的遨游方式新颖)2.画具体形象:
酌情表现人身穿厚厚的太空服,以新奇的表情看着太空景象;飞行器的完整结构和 细致的零件等等。
【教学意图】:感受天空之浩瀚,借助飞行器可以畅游,使学生了解人物动态及表情和飞行器的结构形状。
三、艺术实践(20分钟)
内容:大胆想象,创作去太空旅行的画面(本课完成线描部分)要求:线条流畅
可运用背景衬托的方法
四、教师辅导: 1.重点是设计飞行器
2.针对有困难和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让学生认真动脑去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五、课堂展示
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并讲述自己的作品创作思路和创作过程。
六、作业评价:(4分钟)
1.同学之间相互进行评价与交流。
2.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对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表扬与鼓励。
【教学意图】:正确的评价能使我们明确与目标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欣赏评价能力以及高度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并在评价交流中获取知识、取长补短,在评价交流中共同促进。
七、拓展:(1分钟)
我们今天简单的了解了太空的一些知识,但我们了解得远远不够,这需要我们在今后学习更多的知识,长大后去勘探与开发宇宙中的奥秘,建设我们人类美好的生活家园。【教学意图】:为学生的课堂再延续做铺垫,让学生的思维和视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旧知识:(2分钟)
(一)展示上节课有创新的作业:
(二)提问:那幅作业有创新?为什么?
今天我们继续完成去太空旅行
板书课题:到天空去旅游
(二)三、讲授新课:
(一)提问:你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什么样吗?(1分钟)
(二)欣赏图片:(2分钟)
小结:可添画卫星、轨道运转线、光环、球体上的山、裂纹、环形火山口、旋转的云雾
等。远处的小星星,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星球张开双臂,拉起手来,每个球体有老少区别,有五官表情并与人物相呼应。
教学意图:给学生直观的资料,丰富学生思维。
(三)启发联想:人类开发太空,建造建筑物在卫星与星球间运转;太空船登上某个星球等。(1分钟)
(四)请学生说一说想象中或梦中的太空是什么样的!(1分钟)
教学意图: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创作构思。
(五)欣赏范画(1分钟)
教学意图:复习色彩:了解暖色与冷色的对比效果
(六)欣赏P10~11学生作业:(1分钟)
提问:学生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教学意图:学习书中的表现方法。
(七)作业步骤:(2分钟)
(1)继续完成上节课的人物和飞行器的绘画,并在他们的后面画出体的基本形、位置、大小、疏密,并列或有遮挡关系的处理物象之间的关系。
(2)用油画棒把人物、飞行器和天体的外形勾画一下,表现太阳、星球的温暖和太空的深渊,用几种暖色油画棒逐渐续染。表现出五光十色、神秘莫测的宇宙。(3)油水分离法
教学意图:进一步熟悉表现方法。
(八)教师演示(4分钟)
【教学意图】:解决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明确表现方法。
四、艺术实践:(20分钟)
内容:大胆想象,创作去太空旅行的画面。要求:1.色彩的选择搭配恰当
2.适当运用渐变色
五、教师辅导:
1.重点是设计飞行器
2.针对有困难和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辅导要点:
1.色彩的选择搭配 2.渐变色的应用 3.表现出太空奥妙
六、展示
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并讲述自己的作品创作思路和创作过程。
七、评价:(3分钟)
1.同学之间相互进行评价与交流。
2.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对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表扬与鼓励。
【教学意图】:正确的评价能使我们明确与目标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欣赏评价能力以及高度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并在评价交流中获取知识、取长补短,在评价交流中共同促进。
八、拓展:(2分钟)
人类为揭开宇宙之谜,发明了许多方法,最普通的方法是自几百年前开始采用的光学望远镜、本世纪使用的射电望远镜和进入太空时代以来,愈来愈多被射入太空以观测宇宙 27 的火箭、卫星、航天飞机、飞艇等等。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壮举中,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迅速。1985年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了国际市场,并承接外国卫星发射任务。其实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
【教学意图】:为学生的课堂再延续做铺垫,让学生的思维和视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九、教学板书:
5.到天空去旅行
第6课 大人国小人国 课时:两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通过对比,可以进行大小比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进入了想象中的大人国和小人国,最后,希望同学们有时间可以多读读有关的课外书,说不定你还会有新的发展呢。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有大小的概念,对大小的比较是相对的概念不是很深刻。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低得特征及相对性,尝试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大小与高低的区别。2.通过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创作精神,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和分享快乐的意识。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表线大小,高低的对比关系,进行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教学难点:敢于大胆像想象,表现出有趣的内容。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教材、范画 学生:画纸、画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一)同学们谁看过西游记?生:(看过)师:西游记中你最喜欢谁?生:(孙悟空)师:为什么?生;因为它能神通广大。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奖励笑脸。
(二)可是虽然孙悟空他的神通广大到了如来佛的手中,怎么也飞不出去,说明如来佛德手怎么样?(大)那孙悟空呢?(小)
(三)如来佛就好比是童话故事里讲的”大人国”里的人物,孙悟空就好比是“小人国“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
(一)认识大小要互相比较。(3分钟)1.贴画纸画好的大飞机在黑板上,问;这个是什么?飞机。对,这是一架由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在天空飞行。
2.再贴画好的小飞机在黑板上,这两架飞机,有什么不同吗?相对与上面那架笑了很多,是的,这个是一架很小的玩具飞机。
3.原来,大和小是通过比较才能比较显示出来的。
(二)交流生活中大与小对比的现象。(5分钟)
1.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大小对比的现象。比如我们和蚂蚁比较,我们每个人都是巨人,可是 我们和大象比较的的话,我们又成了小个子。2.谁还能找到类似的现象。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一起说一说自己心中“大人国与小人国”里有趣 的画面,可以把小的想象大,也可以把大的想象小,咱们来个奇思妙想大比拼,看看哪 组的想法最奇、最妙。同学自由组合(小组活动开始)
(三)汇报交流讨论大与小的想象。(2分钟)
生1,我们把喝水的杯子,想象成了一个很大的游泳池,小朋友可以在里面游泳玩耍。
生2,我们把小毛毛虫想象成了很大很大的毛毛虫,小朋友可以坐在毛毛虫身上去森林
探险。
生3,我们把人想象的很小很小,在我们的书本上爬来爬去,就像登山一样。
(同学们积极发言,说出了很多新奇的想法。)真不错(奖励小笑脸。)
(四)激发学生构思:(2分钟)
1.看来,同学们的观察都很仔细。那你想不想也到大人国或者小人国曲玩一玩呢? 2.现在请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到大人国或小人国生活,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3.时间到,那个同学来说说自己的奇遇?
4.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那我们既然能说,能不能把它画下来呢?能,但是,要注意,30 你想用哪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还是“小人国”?画面的主题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出它的大或者小人国。
(五)布置作业:(1分钟)
内容:表现一幅大人国或小人国的作业。
要求:要表现出你是再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一定要把大小对比的画清楚。如果你是在大人国,那就要把背景画的(大)而你自己画的(小),相反,如果你是在小人国,那就要把背景画的(小)而你自己画的(大)。当然,色彩也要丰富一些。
三、学生实践(20分钟)
学生按照老师的作业要求进行绘画。绘画认真,遵守课堂纪律。
四、教师辅导
辅导重点:1。看看学生的绘画是否表现出大与小关系。
2.看画面构图是否饱满。
五.课堂展示
把部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 六.课堂评价(4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评。2.引导学生互评。
3.教师重点点评。七.课后拓展(1分钟)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大小关系,大与小的关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检查坐姿,用具。
二、复习旧知识
(一)提醒上一节课的知识,注意大小对比关系。
(二)如果你是在大人国,那就要把背景画的(大)而你自己画的(小)
(三)如果你是在小人国,那就要把背景画的(小)而你自己画的(大)
三、提醒作业要求
(一)表现出大人国或小人国的关系。
(二)构图饱满。
(三)绘画,涂色认真。
四、艺术实践
(一)学生绘画,完成作业。
(二)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教师辅导:
辅导重点:1。看看学生的绘画是否表现出大与小关系。
2.看画面构图是否饱满。
五.课堂展示
把部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 六.课堂评价(4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评。2.引导学生互评。
3.教师重点点评。七.课后拓展(1分钟)
欣赏大与小的大师作品,体验更多的艺术美。
八、板书设计:
6.大人国小人国
课
题:
7、漫画欣赏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与本册第8课《我喜欢的动物》联系紧密,在动物造型、性格形象等方面做了铺垫。同时,为本册《 我们眼中的人物》、三年级上册《漫画欣赏
(二)》《肖像漫画》《故事乐园》登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科旨在通过漫画中的动物,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基本形式(独幅、四格、连环),学习动物漫画夸张、变形、拟人的表现手法,能用简短的话语评述动物漫画。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非常喜欢漫画作品,觉得有趣、幽默,但是如何欣赏、评书漫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却缺乏指导。动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动物也是学生喜欢表现的题材之一。从动物入手,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漫画常见的几种形式,感悟漫画中动物造型的方法以及漫画家丰富的形象力,培养学生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呢。这是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连环漫画和独幅漫画,了解漫画常用的表现方法:夸张、变形、想象。学习描述漫画作品,表达自己对漫画的感受,在欣赏过程中,能够注意漫画的细节刻画,体会漫画带给我们的乐趣。
2、初步认识漫画的两种形式。(单幅漫画,连环漫画)学习漫画的对比夸张变形想象等表现手法,通过欣赏本课漫画,了解动物题材漫画拟人的表现特点。学习描述漫画内容,发表自己的感受。
3、通过学习欣赏漫画作品,使学生接触世界不同风格的漫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感受动物的可爱。
教学重点:学习描述漫画内容,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学习观察漫画的细节,表达自己的感受。准备教具:
教师:漫画资料、课件、图片。学生:学习材料,画笔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8分钟)
(一)谁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你能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二)接着同学讲的故事,设计一个问题:这时候,乌龟和兔子离终点很近了,乌龟急中生智
想出一个妙计和兔子同时到达终点。你知道乌龟想出的是什么妙计吗?
学生互相讨论:让乌龟长上翅膀。抓住升降机,飞着走。脚上装小轱辘,一下子滑到终点``````
(三)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同时出示书上的漫画。
师:咱们一起看看漫画家是怎样想的?
教师小结:这就是夸张的表现手法,是漫画的的表现形式,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漫画中的动物》。出示课题。
教学意图:引导同学探究思考激发学习欲望。
二、讲授新课
(一)指导学生看书提示的问题:(10分钟)1.提问:动物会考试吗?
刺猬的爸爸会扒皮打儿子吗? 驯象人为什么把嘴咧得那么大?
你能从书上的漫画分析出它们有什么表现方法吗? 总结:漫画常用的表现方法:夸张、变形、想象。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说出画面主要表现内容。
说出画面中的动物形象有什么特点。画家为什么这样画?
小结:漫画中的动物形象生动,表情丰富,它们跟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
教学意图:初步认识连环漫画和独幅漫画,了解漫画常用的表现方法:夸张、变形、想象。
(二)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大家喜欢的一幅漫画(可以是自己找的资料)进行具体分析。可以用表演的形式,也可以用对话的形式将漫画情节展示给大家,还可以把漫画中的动物的想法说出来,告诉大家漫画要表达的含义以及要说明的思想。(5分钟)
(三)请你仔细观察《搬运大龟》、《加菲猫》、《猫咪卖鱼》、《小刺猬》这几幅漫画,和我们刚才分析的漫画有什么区别?你找的资料中有没有这样的漫画?如果有,你可以把它挑出来。(8分钟)
小结:漫画不仅可以是单幅的,而且可以用连续的几幅画的形式表现一个内容,这就是连环漫画。
教学意图:学习描述漫画作品,表达自己对漫画的感受,在欣赏过程中,能够注意漫画的细节刻画,体会漫画带给我们的乐趣。
(四)教师播放课件:(6分钟)
《搬运大龟》、《加菲猫》、《猫咪卖鱼》、《小刺猬》这几幅漫画指导并启发学生对漫画作品内涵的认识。
教学意图:通过学习欣赏漫画作品,使学生接触世界不同风格的漫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感受动物的可爱
三、课堂拓展:欣赏大师作品。(2分钟)
课
题:
8、我喜欢的动物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在本册教材中与4课《漂亮的鸟》7课《漫画欣赏
(一)》9课《参观海洋馆》构成了一个亦表现动物为主题的知识单元。学生通过《漂亮的鸟》《漫画欣赏
(一)》的学习,尝试概括、表现动物的形态特征。本课是小学全套美术教材泥塑系列课业中的第4课。在之前学习一年级《玩泥巴》《小花垫》和二年级《好看的器物》的基础上,本课侧重让学生练习生活中常见的、喜欢的动物形象,进一步用学过的基本技法,以泥为材料、以动物为主题,抓住懂了购物的特征,捏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
学生情况分析: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比较弱,从学生喜欢的动物入手,会有效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学目标:
1、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点和泥的可塑性。
2、运用泥塑的揉、拍、搓、捏刮刻,黏贴等基本技法与其他辅助材料压印机理来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特征。
3、培养学生对不同动物形体结构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立体造型表现技能。通过造型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动物特点,并用泥塑的基本技法表现小动物的形象特征。教学难点:用泥塑造不同动物的基本特征。
准备教具:教师:泥塑工具,陶泥。学生:陶泥,塑形工具。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3分钟)
(一)出示陶艺泥塑的动物
(二)请同学观察它和绘画表现的动物形象有什么差别?
(三)出示陶泥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点和泥的可塑性。
二、讲授新课
(一)请同学感受陶泥的性质和特点 1.出示动物造型(3分钟)
36(1)引导学生探究观察动物的形体特点都有哪些相同点和变化从中感受陶泥的制作动物方法的差别
(2)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学习汇报学习成果
2.引导学生探究陶泥塑形设计动物的方法和步骤(5分钟)(1)学生用身边的工具进行塑形,体验总结工具用法和塑形方法(2)集体汇报塑形中的问题
教学意图:运用泥塑的揉、拍、搓、捏刮刻,黏贴等基本技法与其他辅助材料压印机理来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特征。
(二)教师演示讲解制作步骤:(3分钟)1)构思设计 2)选择工具 3)塑造形体 4)装饰调整。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对不同动物形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三)布置作业(1分钟)
内容:用陶泥制作一个动物造型 要求:形态生动,方法得当。
三、学生实践(20分钟)
四、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塑形方法;动物的形体结构
五、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六、评价要点:塑形方法是否得当;动物形态是否生动。(4分钟)
七、拓展:欣赏更多陶泥动物造型:拓展学生视野。(1分钟)
课题: 9 参观海洋馆 课时:两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旨在通过表现参观海洋馆这一内容,引导学生发觉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积累的关于海洋动植物及海洋馆的感性经验,运用自己逐步提高的造型表现能力,结合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与大胆的创造力,创作出一幅同学们参观海洋馆的情景作品,并注意表现好人物的背面动态,巩固大小对比、前后遮挡等表现方的知识。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可以用基本型概括海底生物的造型,用学过的各种线条去装饰它们。可以用学过遮挡关系,表现丰富的海底世界。教学目标
1.指导海洋馆是浓缩的神秘海洋,参观海洋馆是人类近距离欣赏神奇的海洋生物、了解海洋 知识的捷径。学习表现人物的背面动态,巩固大小对比、前后遮挡等表现方法。
2.通过让学生会议并描述参观海洋馆情景的过程,了解海洋生物。同教师示范、学生实践等途径学习表现人物的背面动态,并注意大小对比、前后遮挡的表现方法表现海洋馆。3.渗透保护海洋环境的环保理念,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
运用大小对比,前后遮挡,夸张变形等方法,表现人物和海洋生物的动态特征,生动地表现同学参加 海洋馆的情景,注意表现好人物背面的动态。教学难点:
如何紧扣参观海洋馆的主题,生动表现出人与海洋生物共生存的生动画面。教学准备:
教师:课本、范画、课件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一)海洋馆是一个奇妙、美丽的世界。就像是把海底世界搬进了我们陆地上。如今我们不用潜到海底也可以看到神秘的海洋世界了。
(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参观海洋馆》一课。
(三)同学们喜欢大海吗?喜欢海底世界吗?
同学们之所以会喜欢它们,它们一定有许多美的地方,你能不能谈一谈美丽的海底世界
小结: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它们都有艳丽的色彩。照片除了鱼儿外,还有数不清的、色彩斑斓的水草、珊瑚、贝壳„„在表现手法上,有彩色水笔,油画棒等。
教学意图:教师谈话自然引入新课。参看教材给学生直观的体验。
二、讲授新课
(一)欣赏教师课外收集来的海底世界范图、照片若干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色彩绚丽的海底动物和深浅各色海水交相辉映,构成美丽的海底世界。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海底动物的形状和海水的颜色,让学生认识冷色。引导学生认识海底是个巨大的宝库,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以及利用这些资源的价值和环保的意义。
1.提问:海底生物种类繁多,形状大小不一,真是千姿百态,可爱之极,那么,它们有些什么形状?(1分钟)
小结:条形、圆形、椭圆形、棱形、三角形、扇形等。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2.提问:同学们,你们看海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2分钟)
小结:一会儿蓝色,一会儿是绿色,一会儿是紫色,但海水是以蓝色为主色调。海洋越深,色调越深;海洋越浅,色调越浅。水下生物不下万种,蕴藏的矿藏比陆地上多得多。我国已能开采海底石油和天然气,随着科技的发展,海底其他矿藏资源为人类造福的日子已是指日可待了。但是,当前陆地上人类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流人大海,已造成海洋,特别是近海的严重污染,造成大量海洋生物减少和死亡,所以,治理污染,保护大海,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二)可以用线条图案等装饰海底生物。学生讨论或是动笔体验。(3分钟)
(三)教师示范鱼的画法。(4分钟)
讲解画“鱼”方法,教师示范: 1.画出鱼儿基本形;
2.描绘特征,如头、尾、嘴、鳍等; 3.添加鱼儿身上的花纹; 4.添加颜色。
5.画好海底动物后,给海洋馆添加植物背景,如海藻,贝壳,泡泡等。
(四)布置作业:(1分钟)
内容: 画一幅参观海洋馆的画
要求:1.注意如何表现学生的背面。
2.构图饱满。3.注意遮挡关系。
三、学生实践(20分钟)
学生按照老师的作业要求进行绘画。绘画认真,遵守课堂纪律。
四、教师辅导
辅导重点:1.看看学生绘画的小鱼结构是否正确,并添加花纹。
2.看画面构图是否饱满。3.是否表现出来了遮挡关系。
五.课堂展示:把部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 六.课堂评价(4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评。2.引导学生互评。
3.教师重点点评。七.课后拓展(1分钟)
(一)可以鼓励学生在方便的条件下,去海洋馆参观,观察海底生物。(二)提醒学生保护动物。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旧知识
(一)提醒上一节课的知识,小鱼都由哪些部分组成。
(二)海底植物的画法。
三、提醒作业要求
(一)注意如何表现学生的背面。
(二)小鱼的造型多样。
(三)画面饱满。
(四)注意画面中的遮挡关系。
四、艺术实践
(一)学生绘画,完成作业。
(二)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教师辅导
辅导重点:1.看看学生绘画的小鱼结构是否正确,并添加花纹。
2.看画面构图是否饱满。3.是否表现出来了遮挡关系。
六.课堂展示:把部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 七.课堂评价(4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评。2.引导学生互评。
3.教师重点点评。八.课后拓展(1分钟)
图片欣赏
九、板书设计: 9.参观海洋馆
课题: 10公交车站 课时:1 课型: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材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记忆公交站的场景,了解公交站的基本设施,发现候车人的不同动态变化。通过教学活动,学习表现人物与场景之间较为复杂的遮挡关系的方法。强化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启发学生学习扑捉平凡生活中的的情景进行表现的方法,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场景,车站站了很多人,公交车缓缓驶入站台。但等车人群的人物年龄变化,外贸服饰的变化需要更细致的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动态、表情。学生都需要在老师的提示下有目的的观察。拓展绘画思路。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公交车站的设施,发现并记忆公交车站不同的人物动态变化,学习表现人物与景物间较复杂的前后遮挡关系。学会表现公交车站人物与景间较复杂的前后遮挡关系的场景。2.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公交车站的图片,发现人物与景物间的前后遮挡关系,引导学生表现公交车站的场景。采用体验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由近及远人物和景物,以及表现遮挡关系的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公交车站的场景,使学生感受平凡生活的精彩瞬间,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感。同时,渗透文明乘车,做文明乘客的意识。
教学重点:记忆公交车站的情景,发现人物与景物间的前后遮挡关系。教学难点:生动地表现公交车站的情景,表现层次清晰、丰富的画面效果。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范画 学生:画纸、画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1分钟)
(一)播放公交车进站的声音。
提示:想想在哪听到过这样的声音?
(二)引出课题:公交车站。
教学意图:由生活中的声音引发学生对公交车站情景的回忆。
二、讲授新课
(一)出示公交车站图片,提问:想一想公交车站有哪些设施?(1分钟)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公交车站的基本设施。
(二)观察与模仿。(1分钟)
看一看是谁在公交车站候车,他们在做什么?你等过车吗?和谁?干什么去?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启发学生回忆生活情景,丰富画面可表现的情节。
(三)体验与发现
1.创设情境,模仿候车人的表现。(1分钟)
炎热夏天的候车人、下雨时的候车人、早晨着急上班的候车人„„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通过模仿游戏引导学生体会公交车站后车人的不同动态。2.练笔 一 :(2分钟)
用线描方法画出自己影响深刻的一个人物动态。
讲评学生小练笔。
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对生活中人物的观察、记忆、与表现。根据学生练习,补充示范具有特点的人物表现方法。观察汽车站情景。
谁发现了照片中和你画的角度不同的人?哪不同? 3.练笔二 :(3分钟)
快速在刚才画的人旁边再添加一个角度不同的候车人。
展示学生练习作品。
教学意图:通过小练笔,了解学生对人物特点表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
(四)教师示范(5分钟)
1.分析汽车、车站、人的层次关系,示范多种构图方法。2.欣赏课本中学生作品,说说同学怎样画出遮挡关系的。3.观察图片,回忆公交站的基本设施:站台、候车亭、站牌等。
4.老人、孩子、年轻人、男人女人、根据老师设定的情节,模仿候车人的动作。5.根据记忆,快速画出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的动态。6.了解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简单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7.学生根据图片细致观察,回答问题。
8.侧面、背面。快速添加另一个角度不同的候车人。
教学意图:丰富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记忆,学习表现人物特点的简单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发现等车人不同的角度变化。学
(五)观看同学作业,了解人物不同角度的表现方法。(1分钟)
根据学习的构图知识分析同学作品。
教学意图:习表现不同角度人物形象的方法。丰富学生头脑中的人物形象,解决画面不生动问题。加深对画面构图的理解,学习表现画面层次的方法。
三、艺术实践(20分钟)
内容:根据记忆,画出公交车站的情景。要求:
(1)有情趣的生活情节。(2)不同人物的动态(3)画面层次地表现
四、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表现生活中汽车站的情景。
画面有层次、有遮挡。
人物形象与动态生动。
五、课堂展示: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六、课堂评价(4分钟)
1.自评:介绍自己画面最得意的地方。
2.互评:你最喜欢谁的画,为什么?有什么建议? 3.师评:(1)有生活情节。(2)形象生动。
(3)有层次。
七、课后拓展:图片欣赏。(1分钟)
八、板书设计:
10.公交车站
课题:11实物拓印 课时:1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教材中属于版画技法的启蒙课。
在版画中一种制版,一种拓印。本课是实物拓印,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拓印方法,感受在凹凸不同的物体上,通过拓印取得新鲜的画面效果。书中对传统拓印的介绍实现了雕刻作品向平面作品的完美转换。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是探究性、创造性很强的课,学生对此充满了新奇感。二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实物并不陌生,知识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创作很少。这就需要老师的演示和大量的欣赏来解决。学生在上或环境中能够感受到在凹凸不同的物体上产生的纹理变化。在拓印中感受乐趣。教学目标
1.了解拓印的相关知识,认识实际生活中表面有凸凹纹理的物体,感受纹理的立体感和美感。学习简单的实物拓印方法,能够结合拼摆、剪贴、添画等方法,设计创作出以实物拓印为主的有趣画面。
2.本课学习中,应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通过多种实物的拓印尝试,体验实物表面丰富的纹理美感,掌握正确的拓印方法,感受实物拓印的乐趣。
3.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通过实物拓印,感受美术创作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美、发现美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1)感受实物表面的凸凹纹理所带来的美感。(2)体验学习实物拓印的方法。教学难点:
(1)结合实物表面纹理构思画面内容。
(2)利用拓印图案,结合多种方法,创作有趣的画面效果。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宣纸油画棒等拓印材料,制作实物拓印的范画,拓印课堂上无法实现的更多纹样,准备教学课件,课前布置学生带工具。
学生:准备树叶、硬币等表面有凹凸纹理的小物品,宣纸、油画棒、水彩笔、剪刀胶棒、画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一)魔术导入
教师用一张宣纸盖住一片树叶,在上面用油画棒均匀地涂擦,很快便显现出漂亮的纹样。
(二)板书课题:实物拓印
观看老师的魔术展示,猜一猜这种神奇的效果是如何变出来的。教学意图:让学生感受实物拓印的新奇与神秘,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讲授新课
(一)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东汉《车马图画像砖》和画像砖拓片,感受拓片印画是将物体凸起的形象,真是、清晰、生动地再现出来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1分钟)
教学意图:欣赏传统的拓印画,感受传统拓印的艺术魅力。
(二)教师示范:课件介绍拓印相关知识。(2分钟)
1.拓印,就是把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或图画印在纸上。也可以用纸紧覆在物体表面,将其纹理拓印在纸上。2.传统的拓印方法:(1)扑墨拓法
把湿润的宣纸盖在要拓的花纹上,用毛刷轻轻敲锤,使纸随花纹而起伏,等纸稍干后,用扑子蘸墨或朱砂,向纸上轻轻扑打,形成拓片。(2)擦墨拓法
把湿纸铺在物体表面上,用鬃刷拂平并有顺序地砸一遍。待纸干后,用细毛毡卷成的擦子把墨揉匀,往纸上擦两遍即成。
教学意图:了解拓印知识和拓印的方法。
(三)启发学生体验交流,初步感受拓印的乐趣。(2分钟)1.启发学生看看课本中的图片上学生们都在拓印什么。2.说一说哪些物体还可以拓印。
3.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用宣纸和油画棒拓印带来的实物,初步尝试拓印,体验拓印的乐趣。
教学意图:感受实物表面的纹理美,初步体验实物拓印的乐趣
(四)展示树叶拓印的画面,引导学生分析书中树叶拓印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1分钟)
教学意图:初步学习实物拓印画的制作方法。
(五)教师演示:(2分钟)
1.叶子背面朝上,按设想的形象摆好叶子。2.蒙上宣纸,用彩色铅笔或油画棒进行拓印。3.在拓印好的画面上添画几笔,使画面更有趣。
(六)引导学生欣赏组合拼贴的实物拓印画,分析讨论作品是如何巧妙运用实物拓印图案进行组合的。(1分钟)
(七)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说一说如何利用尝试阶段印好的实物拓印图案,组合成一幅有趣的画面。(1分钟)
(八)欣赏课本中东汉的《车马图画像砖》和画像砖拓片,通过观察对比,感受拓印画的艺术特点。(1分钟)
(九)欣赏用树叶拓印的学生作品,分析课本中树叶拓印花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观看教师演示,学习实物拓印画的简单制作方法。(2分钟)
(十)欣赏更多有创意的优秀的实物拓印作品。(1分钟)
教学意图:开阔视野,启发创新思维。三.学生实践(20分钟)
(一)布置作业:
内容:启发学生,利用所带学具进行艺术实践。
要求:(1)纹理、图案拓印清晰、(2)拓印图案构思巧妙。(3)画面整体有美感。
(二)个人创作。
启发学生通过独特的构思摆好实物,然后用宣纸和油画棒直接进行拓印。
(三)小组合作,将尝试阶段印好的实物拓印图案集中在一起,说说利用那些图案可以组织成一幅有趣的作品。
(四)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享学具,共用所带的实物,分别拓印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把
各自拓印的图案集中在一起,集体讨论,共同构思一幅有美感的作品,并进行剪贴、组合、添画。
四、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拓印的方法、构思、画面整体美感。
五、课堂展示:把优秀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六、课堂评价(4分钟)
(一)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和小组合作的实物拓印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自评与互评。
评价要点:拓印清晰,构思巧妙,有美感。
(二)依据评价要点,进行自评与互评。
1、学生先介绍自己的作品。
2、小组同学一起到前面,一人主要发言,其他人补充,介绍本组的合作作品。
3、最后评价自己喜欢的同学作品。
七、课后拓展(1分钟)
(一)展示更多的以室外物品和生活中常见物品为拓印对象,如用树皮、石子路、砂岩、浮雕磁砖轮胎、鞋底、纱网、瓦楞纸等拓印的作品。
(二)欣赏更多的无法在课堂上实现的拓印作品,说说自己还有哪些创意。
八、教学板书:
11实物拓印
教学内容
12、《水果拼盘》 课时:共1 课时 课型:设计应用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共有三页,第25页的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是最下方五颜六色的不同造型的一堆水果,在水果周围有几只用红枣组合拼摆的可爱的小蚂蚁,顿时给静态的水果增添了生机,同时也增加了情趣。
其次是借助水果本身的形状、色彩特点组合拼摆的水果:有直接借助水果外形,采取添加的方法拼摆的小老鼠,也有借助香蕉和橘子外形特点组合拼摆的小蜗牛,以及利用鸭梨和葡萄组合的小鸟的家„„最后是本页中间的主题文,暗示学生:本课我们将以拼摆水果游戏的形式来完成教学,进而暗示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探究、玩中体验、玩中收获。
第26页,教材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了关注全体学生,体现了差异教学,关注了学生学习体验、发现、实践的过程。“水果拼摆方法一”,提示学生利用水果的外形组织可爱的形象。
“水果拼摆方法二”,按设想将水果切开后组合拼摆成可爱的形象,运用重复的规律使画面更好看。目的是引导学生采用重复的表现方法,结合图案造型使画面更好看。
“水果拼摆方法三”,根据水果的造型特征,经过大胆想象并通过添加,设计完成水果形象,旨在引导学生求异思维。
在本页下方还呈现了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图片,旨在提示师生,本课还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在探究中产生对美的不同感受,进而产生共鸣。
第27页由“我爱探究”“学生作品”“艺术实践”和“我会评价”四部分组成。
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美术知识掌握得较牢固,上学期美术考核人人合格。同学们普遍提高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该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敢表现自己想法,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上课课堂气氛活跃。部分学生作品缺乏表现力使作品的生命力和震撼力不强。教学目标
1、知道设计拼摆水果拼盘的基本方法,尝试运用身边水果的不同形态和色彩,设计组合色彩
第三篇:二年级下美术教案
大脚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对称的方法画出一对鞋垫,并学习在鞋垫上装饰图案。
2、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
教学重点:制作鞋垫外形,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教学难点:注意图形图案的对称,而且要颜色、大小也要有对称性
学习方法:示范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比较法、自主尝试法、辅导练习法、作业评价法、行为指导法 教学准备:实物课件, 白卡纸,记号笔,油画棒。导学过程:
一、(师)激发兴趣,导入新课(3分钟):
(1.鞋垫的作用:垫鞋子、装饰;2.形状特征——对称)
1、教师以儿歌《小兔子开铺子》引起学生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兔子开的铺子吗? 师:听一听,小兔子的铺子里都卖了些什么啊?(教师朗诵儿歌并提问)
师:小兔子的铺子里卖的什么啊?还少些什么?
2、出示鞋垫,引起学生兴趣 师:瞧!这是什么呀?
师:是鞋垫,谁能告诉我鞋垫是用来干什么的? 除了垫在 鞋子里还能干什么?
师:看!老师用鞋垫做了什么?(教师出示画上画的鞋垫)
师:你们发现这两只鞋垫上的画怎么样?鞋垫上的图案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3、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师: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
(请学生仔细观察鞋底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断)
教师总结:鞋垫上的对称图形,不仅形状一样,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且所对称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样的。
二、自主学习、交流展示
1、师:小白兔说:小朋友们好,我的铺子里有好多种鞋垫就是没有画上画的,你们能帮我做一些吗?
2、如何快速地制作出一双鞋垫? 生:用复印纸、用鞋垫比着画„„ 请学生上台完成示范。
(1)小助手脱掉一只鞋子,脚踩在垫有复写纸的纸上;
(2)师沿着学生的脚轮廓画出一只鞋垫的形状(一笔完成),打开画纸后一双鞋垫完成。3.学生以2人/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双鞋垫的形状。
三、交流展示、点评解惑
1、还少了什么? 生:颜色、花纹、图案。
2、学生观察鞋垫实物,思考: 什么材质?——布、线 有什么花纹?——花、叶子„„
3、师总结图案:花朵纹、羊角纹、云朵纹等等,4.师示范:给鞋垫加花纹
(1)画中心图案(2)画周围花边(3)和底色注意对比(4)左右脚注意对称
四、课堂实践(22分钟):
1、剪鞋垫,师示范提示:(1)留下1cm的白边(2)用勾线笔再勾一次花纹,强调图案。
2.生完成。(注意一支左脚,一支右脚。)
3、学生添花纹,师指导。(1).怎样用最快的方法把一双鞋垫上的花纹画好?
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用复印纸勾轮廓,颜料瓶浸染或者用油画棒涂色快些。(2)注意底色课图案的对比,以及适当留白
4.学生给制作的鞋垫上色,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
五、教师反馈,作业展评(5分钟):
1、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
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评价。根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饰方法,强调对称)
2、收拾整理: 附板书: 第1课:大脚丫
学习目标:设计制作一双大小合适的鞋垫外形,并用对称的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形状:对称——位置、大小、花色
图案:花草、动物类 如:羊角纹、花朵纹、其他:云朵纹 色彩:对称、鲜明
第二课时(教参设计为第二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造型能力和对生活的观察力。
2、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3、养成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能运用撕、剪、画、印等方法制作漂亮、合脚的纸拖鞋。教学难点:造型的构思与设计 学准备:
1、学具:彩色笔、各种材料纸、旧挂历纸,剪刀、胶水,各种小装饰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童话故事:《国王的新鞋》(播放课件:故事内容)
2、你们能帮帮故事里面的鞋匠,当一位小小设计师,用各种色卡纸等材料来设计制作漂亮的拖鞋吗?
3、揭示主题《大脚丫》
二、制作方法
1、欣赏拖鞋实物。你发现拖鞋有几部分组成?它们有什么作用?(鞋底和鞋帮两部分,分别指出)
3、试穿拖鞋的体验,知道制作拖鞋的原则一定要合脚。
4、老师出示很多漂亮的纸拖鞋。
提出问题:
(1)你喜欢哪一双拖鞋?为什么?
(2)鞋底还有什么形状的?
(3)看一看,我们的纸张中什么纸张适合做鞋底?为什么?
(4)鞋帮还有什么款式的?
5、出示各种鞋帮鞋底形状,由学生摆放、协调鞋帮和鞋底(可有多种组合)。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古今有关鞋的文化、种类与作用,了解鞋的创意及制作过程,尝试采用多种材料制作鞋。
2.能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制作出外形各异的鞋,体现出创意性、功能性与观赏性。
3.在学习和了解有关鞋的文化、种类、制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生活、勇于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二、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鞋的历史与文化,学习各种鞋的创意设计与制作。通过课件的展示、情境的创设、教师的启发示范,学生体验感悟后解决重点。
三、教学难点
鞋子的创意及不同材料的选择与利用。通过学生对于设计师创意鞋作品的感悟和教师的课堂示范解决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件、成品创意鞋、剪刀、双面胶、纸杯、彩带及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很聪明,我出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听好了:“一对好伙伴,形状像小船。白天跟人走,晚上放床边。”
学生回答(鞋子)教师表扬 板书课题:鞋
(二)了解鞋的历史,感受古今鞋
1、问题:说到鞋子呀,同学们太熟悉了。那你们知道鞋子有什么作用吗?(学生回答)
师小结:人类的祖先最初是光着脚的,但他们在打猎、劳动的过程中,脚经常被树枝、石子弄破,于是他们就把树皮、兽皮裹在脚上,这就形成了鞋。这之后,鞋子的变化可大了。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从古至今各种各样的鞋 板书(各种各样的)
展示鞋发展变化的图片:(1)古代的鞋,问题:古代的鞋使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古代的鞋都是使用天然材料制作成的。
(2)现代的鞋,问题:现代的鞋和古代的鞋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现代的鞋在材料、功能、外形上有了很大变化,更加丰富、实用美观。
3.提问:我们祖国大家庭有56个民族,是不是所有民族鞋子都一样的呢? 学生回答
图片出示(六个民族的鞋子)
题:少数民族的鞋子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少数民族的鞋外形更加富有装饰性,有很多好看的线条和图案装饰。
4.欣赏创意鞋
以图片的方式展示几双创意鞋 问题:请学生谈感受。
小结:这些创意真的是很奇妙,它们都是设计师们受到生活中其他事物的启发,找到了创造的灵感,制作出了新奇的鞋子。
5.实物展示学生的创意鞋作品
问题:这些鞋子使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6.教师演示制作鞋
那现在老师也很兴奋想做个鞋子给大家看看,怎么样?要仔细看啊。展示一只鞋的创意制作过程
①演示
教师出示旧挂历纸剪除鞋底后,出示一次性纸杯,剪开。纸杯的底座放在鞋底的后部分下面,这样变成了纸杯鞋跟。剩下纸杯剪开一小部分,大的部分粘在鞋底的上面便成了鞋面,小的部分放在鞋底后部上面变成了鞋带。
②装饰
这只鞋子现在还不够漂亮,我想考考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有哪些装饰方法?谁来告诉我!学生回答 教师表扬
(教师从一个礼品盒上取下上面的装饰带)谁来帮助老师把它贴在合适位置?请学生上台装饰。教师表扬。
7.启发学生进行鞋的创意
师:你们想想做一双什么样的鞋子呢??谁来说一说? 请生回答 教师表扬
(三)动手实践,制作创意鞋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大胆丰富,那我们的创意能不能变成现实呢? 现在就请大家动起手吧。
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
课件播放背景音乐图片,教师在学生做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可请生谈谈他是怎么制作的,是什么鞋子。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及时展示优秀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
师:多数同学都做好了。同学们,你们做的鞋还有很多同学不知道,下面我们来个展示会,把你们伟大新奇的创意展示给大家,好不好? 课件播放创意鞋展示会画面。
师:请做好的同学带着你们的鞋子,跟着音乐走上来,要在展台上不慌不忙地展示自己的鞋子,然后把鞋贴在黑板上 播放节奏感强烈的展示音乐,进行创意鞋展示表演,学生依次踏着强烈的音乐节奏,手举自己的创意鞋,做着各种展示动作,之后将鞋贴在黑板上。
(五).教学评价
师:(看贴满黑板的创意鞋)我们同学们多了不起呀!这么短的时间里,竟然做出了这么多新奇的鞋子!
请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出理由。教师可做辅助性评价。
第二课 剪刀添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大致了解生活中不同剪刀的外形和作用。
2.能描绘出剪刀的基本形状,并能合理想象添画成有趣的形象。3.激发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感,体验艺术创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够在认真观察后描绘出简单的剪刀外形。
【教学难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使内容和环境尽量可能统一。【教学方法】 讲授法 演示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剪刀 铅笔 橡皮 油画棒 彩笔 美术本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材 卡纸剪刀 真实的剪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熟悉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出示剪刀)别看它只是一把小小的剪刀,它可是会变魔术哦!你们要不要看看小剪刀变的魔术? 生:要 1.欣赏图片,揭题导入,出示课前收集的图片。
①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讨论(学生讨论)小结:它们都是由剪刀变行而来的。
②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剪刀添画》,比赛看看谁能把自己的好朋友打扮的既漂亮又独特。
二、分析外形
1.仔细看一看,摸一摸自己的剪刀,再与同组的同学谈一谈:剪刀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外形有什么特点?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学生分组观察、讨论)
2.小结:剪刀是由刀柄和刀刃组成,外形大致由半圆形、梯形、和三角形组成。
3.出示不同作用、不同外形的剪刀——厨房剪、裁缝剪、园艺剪、理发剪、医疗剪等。观察它们的外形,思考可以把它们变成什么。
4.渗透安全教育,告诉学生正确的使用剪刀,尽量使用刀刃是圆头的文具剪,使用完要及时放回文具盒里。不要拿剪刀对别人比划。使用剪刀是要注意双手配合,不要剪到自己的手。5.描画剪刀
(1)学生尝试练习:将自己喜欢的剪刀外形用线条表现出来。(2)小结:A、注意线条流畅肯定 B、画出双线C、基本形大小合适。
三、观察想象,巧妙添画
1.欣赏图片,体会同一把剪刀可以添画成不同的形象。
2.相同剪刀不同形态、摆放方向不同也可以变化成不同形象,老师转动剪刀作业,然后学生讨论、想象,说一说能添画成什么,看看谁说的准,说的多。
3.欣赏不同剪刀的学生作业,总结添画方法。
老师根据一把剪刀示范添画,示范讲解内添、外添和综合添画。出示三幅图片,是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知道了解添加的基本方法,添加时应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作业 提出添画要求:
1.同一把剪刀添画不同形象。
2.线条流畅、双线、大小合适、内添或外添都可以,色彩要漂亮、鲜艳。使内容与环境尽量统一。
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通过实践,使学生感受添画作业与平时绘画的不同之处,感受添画作品的独特美感。板书
剪刀添画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儿童思维中的形象是不固定的,给他们一个固定的图形,他们则能根据自己的思维创作出各种各样的新奇的形象。本节课主要是以剪刀为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确定主题,大胆创作背景,进行添画。这样没有局限性的课堂能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拘束学生的思维,当然教师也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作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 :根据不同形态的剪刀形象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四、教学难点 :使内容和环境尽量可能统一。
五、教学准备 :风景图片、剪刀、胶、彩笔„„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看一看:
(1)出示课前收集的添画图片。
(2)赏析添画图片。
()教学意图:了解图片内容,为添加做铺垫。)
2.想一想:
(1)思考:如果给我们一把剪刀,我们可以给图片上添加什么内容?
(2)赏析书中作品,说一说创作方法。
(3)说一说添画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意图:通过观察讨论,知道了解添加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添一添:
(1)提出添画要求:
巧妙运用图片,内容与添加相统一,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构图要美观。
(2)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通过实践,使学生感受添画作业与平时绘画的不同之处,感受添画作品的独特美感。)4 赏一赏:
(1)欣赏作品:找一找添加巧妙的作品。(2)谈谈添画的体会。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的能力。)
(三)课后提升
想一想除了剪刀可以添画出丰富多彩的图画来之外,还有什么情境能添画呢?课后动手试一试吧!板书
第三课 小老虎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掌握老虎的基本形象特征,注意老虎的形态和大小比例。
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活动准备】
兔妈妈头饰一个,兔宝宝头饰、白纸、水彩笔人手一份;轻快的音乐;请一位老师扮演大灰狼。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兔妈妈带领兔宝宝随音乐在家做游戏,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兔妈妈:“孩子们,是谁敲门,让我来看一下!”兔妈妈从门缝中看了一下,“呀!孩子们,门外有只大灰狼,嘴巴大呀舌头长!”大灰狼在门外喊:“我的肚子好饿,可爱的兔宝宝们,快开门让我美餐一顿吧!兔妈妈:”怎么办呢?宝宝们,快帮妈妈想想办法吧!“请兔宝宝们自己发表看法。
总结兔宝宝的办法。兔妈妈想出好办法:画大老虎来将大灰狼吓跑!兔妈妈提出疑问:”哪位兔宝宝会画?“"没关系,妈妈来教你们!兔宝宝们可要看好呀,不然一会不会画了,会来吃掉我们的!
二、欣赏感受
1、课件欣赏老虎的图片(1)老虎基本形(2)老虎的颜色,花纹(3)生活习性
三、讲解示范
1、教师示范老虎的画法。
(先画一个大圆圈,上面写上一个”王“。圆圈里边画杯子,里面什么也不装。杯子上边画双眼,眼睛又圆又明亮。画上胡子和耳朵,耳朵不大胡子长。两条前腿画的棒,又短又直很粗壮。再画后腿和尾巴,画出了一个虎大王。)
四、作业
动手绘画老虎,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
看看谁请来的老虎能把大灰狼吓跑!板书
(等同学基本画完时,大灰狼在外面喊”快点,快点,我的肚子都扁了!“兔妈妈:”孩子们快点,等一会妈妈开门后你们将虎大王挡在小脸前面,并且要学虎大王的叫声!画完后带领同学将画好的虎大王挡在面部。为大灰狼开门,兔宝宝们学虎大王的叫声。大灰狼进门后吓得大叫:“吓死我了,吓死我了,怎么变成大老虎了!”大叫着逃走。)
【设计思想】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绘画,绘画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还锻炼了幼儿的耐心,陶冶孩子们的情操。但是美术课往往没有新意,本次活动我打破了以往的模式,将故事和示范和谐的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更加爱上绘画,充分展示诗画在绘画活动中的魅力。第二课时
板书
彩点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修拉的作品,感受彩点画面的趣味,2、尝试用彩点合理的组合颜色画一幅的画,3、体验彩点组合画面的乐趣,同学合作愉快。教学重难点:色点密度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三个分别点满红色、黄色、蓝色的酒杯,2、演示在画了红色点点的酒杯中点上黄色。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酒杯里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再请你眯着眼睛看看,感觉怎么样? 师小结:
说得真好,不同颜色的彩点点混合在一起,会让我们的眼睛产生错觉,看到一种新的色彩。这就是彩点点的一个“小魔法”。
3、请学生上台来在另外两个酒杯中跟别添上蓝色和红色的小点点。眯着眼睛看看同学的作品,现在酒杯里的颜色分别变成了什么颜色呀?
三、感知引领:
1、小点点不仅会变色魔法,还会变形魔法。你想学么? 提问:小朋友们,小点点能变成线吗?怎么样才能变成线呢? 那你能上来变变看吗?(指生上台在纸上粘贴成线)
对了,这样把小点点牵起手来,就成了线(出示课件)你还能把小点点连成其他的形状吗? 在你们桌上有一张白纸,试着连连看看
大家觉得,这几幅画点得如何啊?(拿学生尝试作业上台分析)学生点评,画面的构图,点的疏密和外形„„
看到同学们的彩点点,老师也动手画了画,请大家仔细看看老师的画法有什么不同。这样点几个关键点,有什么帮助呢?定位、物体大小„„
四、欣赏
欣赏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你发现这幅画在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这幅画是法国画家修拉创作的,画家在画这幅画时,采用的了独特的“点彩法”(板书)就是把各种经过仔细分析处理的不同色彩的彩点点来表现物体。这幅作品,修拉经过一年的时间才画完。作品描绘的是大碗岛上一个晴朗的下午,游人们在树林间休闲的情景。由于点彩,使人和物都显得影影绰绰,朦胧模糊。
3、拿出几幅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
提问:“你们看漂亮吗?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知道这几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
(1)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
(2)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大家讨论一下。(3)学生共同解决不足。
三、小结
四、板书
《彩点点》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三张不同形状的“鱼”的图片。选一个你喜欢的鱼形状,比一比谁能最快的点画连成形状。
2、点成面
继续不停的在鱼身上点彩点点,会出现什么效果呢?出示课件“九点、十点、无数点,肩并肩儿连成片”加上成片的点以后,这条鱼的色彩就更醒目了。
二、学习新知
教师演示过程:用不同颜色的点组成不同的形象,并用课件出示一些范例,拓展学生思维。学生练习。在一分钟之内,用点组成尽量多的、不一样的形状。
我们在组合彩点点的时候,在一个整体的外形当中,还是要用一种颜色为主体,适当点缀其他的彩点点。点 颜色搭配(板书)点 疏密组合(板书)
三、感悟践行:
欣赏了点彩画作品,看了这些作品。你们是不是也想自己动手了呢? 让我们再一起回顾下作画的步骤吧。谁来说说?
1、确定关键点,注意构图大小
2、用点连成线,注意点的疏密
3、用彩点点装饰物体和背景,注意色彩搭配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巡视。
四、评价总结
1、展示作业。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一下,再和范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互评作业。
五、板书
第10课.民间玩具(第一课时 教参)第10课.民间玩具(第二课时)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风车的制作方法,学会制作风车 2.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3、在制作的过程中,积累操作的经验,尝试有目的地解决困难。活动准备
风车范例、正方形纸、剪刀、铅笔、钉子。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出示课件)
1、播放《大风车》歌曲进行课堂导入
(1)播放有关风车的课件,让学生了解风车的的多样化,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拓宽学生设计思路。(2)欣赏用于农业生产的荷兰大型风车和充满民族特色的北京双轮大风车。
2、对风车的知识有所了解就让学生自己介绍。
4、观看制作风车的示意图,学生思考怎样制作
二、制作方法
老师示范制作,学生观察。老师边做边板书方法步骤:
第一步、拿出一张黄颜色的方形纸,将纸对角折后展开。(折)第二步、沿对角线剪开四分之三。(剪)
第三步、由黄纸的一角开始依次向中心点粘贴,用大头针穿钉,钉到铅笔上,让风车顺利转动起来。(粘、穿、钉)教师强调:刚才老师用的黄绿两种颜色的纸做示范,你们可任意选两种不同颜色的纸。
三、动手制作
1、大家用的工具、材料准备好,按老师教给的方法、步骤开始制作,大家有没有信心自己亲手做一个小风车?
2、要求:
(1)在制作的时候要细致、认真,尽量做的精美一些;(2)想办法让自己做的风车转得尽量快一点。
3、学生开始动手制作
4、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欣赏自己的、别人的并进行演示。
2、评价 :先介绍自己的风车特点、优点并演示
21课 猴子上树(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猴子上树》第二课时
二、讨论方法
三、演示方法
2、充分发挥想象动手制作一个创意的玩具吧。
第十八课
听听画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与线条来表现。
2、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声音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教学重点: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声音的感受。
教学难点:把听到的声音用自己的画笔表现出来,并注意视觉听觉的协调运动。
一、导入
l、绘画
播放钢琴曲选段不同旋律与节奏自然衔接的音乐,学生听并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随着音乐做律动。教师选择—种颜色蘸在手上,在大张纸上随音乐的旋律涂抹作画、回味
让学生相互说说听到音乐的感受,如:听音乐作画时的心情。(速度、力度影响了线条的粗细、长短、转折等的变化)。学生观察感受音乐和美术相交融活动的感觉。
二、组织游戏:
1、听听唱唱演一演。由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听听曲、唱唱歌,并根据所听、所唱的歌曲做一些简单、有趣的律动练习。
2、听音乐,选画面。请学生根据听到的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特征,选择相应的画面。
三、综合学习活动、观看课件配乐的抽象、具象图画:优美的歌曲运用平缓的线条,调和色彩来表现。活泼的歌曲运用起伏的线条、对比色彩来表现。、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并请学生想象歌词大意。用简单富有感情的语言描绘场景。通过学习活动,激活音乐、文学与美术的感觉联通,明白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线条来表现。
三、创作表现
1、播放声音。
2、让学生听了声音后猜一猜,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3、试着把它画下来。
声音媒体:鼓声、雨声、风声、流水、下雨、刮风、鸟叫、车鸣、敲击声、运动声。
四、作业展评
18课 听听画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点、线、面来表现。、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听觉的协调运动。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砂纸、油画棒。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1)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声音?细细感受声音里隐藏了什么?(多媒体播放风声、雨声、雷电声、鼓声„„)2)师生谈话,交流感受,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我想说(让孩子大胆自由的说出自己在生活中喜欢的歌曲名字或音乐风格)
2.欣赏音乐,想象画面(听火车快开的音乐,听完了再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又能想到怎样的画面或情境?利用齐齐乐的点按让学生选择适合这段音乐的画面。)
3.欣赏图片,选配音乐(课件出示一幅图片,同时出现三段音乐,让学生选择合适的音乐)。
4.重播上面的一段音乐,教师即兴作画(教师根据音乐的节奏,夸张进行示范展示,同时贴出能够表现该音乐的不同表现方法:一是点线面的表现、而是色块的表现、三是形象的表现)师:点、线、面,点击旋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生:点 —轻快—(示范)线—优美、抒情—(示范)面—紧张、激动—(示范)
5.同样的音乐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表现画面。
三、实践作业。(学生作业,老师巡视辅导)1.听乐曲画一画。工具采用油画棒为主。
2、循环播放一段乐曲,学生作业。
3、作业指导:允许学生画得抽象或是画的具体。
四.学生作业欣赏与点评。(让学生自己大胆说出表现小小的船儿的内容,并说说对歌曲的情感。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互评,教师最后总结评价。)五.课后延伸。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美妙的诗文中蕴含着优美的画面,美丽的画中流淌着韵律的文字。这是怎样的完美结合呀!|如果我们发现一篇好的文章时也可以配上合适的画面,一张好的绘画作品也可以配上精美的诗篇。(图片文字展示),启发学生巧妙地运用音乐,诗文、美术的连通性,好好的创作表现,提高我们的美术素养。
《剪纸动物》课时:1课时(教参)
《剪纸动物》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注意形的自身之美培养学生对于图案的理解能力
2、结合实践生活,让学生经历“从单独纹样——连续纹样— —实践应用”的过程,从而体会美术的价值。
3、通过学生创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重难点:
1、认识二方连续的构成特点。
2、二方连续剪纸的步骤。教具准备:
1、小剪刀
2、尺子
3、笔
4、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1、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三幅图案:
○1花(单独纹样)
○2二方连 续纹样(横式)
○3二方连续纹样(竖式)
2、学生讨论回答三幅图案的异同。
3、教师总结:第一幅是单独纹样;第二、第三幅是二方连续
纹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剪纸艺术。(二方连续纹样即单独一个纹样能向左右或上下连续的纹样。)
二、欣赏感受
1、请同学们区分下图中哪些是二方连续纹样的运用: 陶瓷、护拦、花边、服装等。
2、欣赏二方连续剪纸作品
三、探究方法
1、教师指导剪纸步骤:
A、连续对折
B、用铅笔设计图案 C、剪去灰色部分 D、完成作品
2、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生活中的自然形象进行整理,加工、变化,使它更加完善,更加适合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四、自主表现
布置作业:以下列图形为主各剪出一个二方连续纹样。
第四篇:二年级下美术教案
泸县雨坛中心小学
刘良友
2012年2月
美 术 教 案
雨坛中心小学 刘良友
2012年2月
第一课 画自己
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方法,并能在观察和回忆 的基础上抓住人物 形象特点,用比较自由的方法进行表现活动。
2.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与表现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自信。让学
生通过作品的表现进一步加强对自己的认识并提高审美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与启发学生观察和捕捉任务形象的主要特点并进行表现,教学时启发学生方法的引导,加强学习的交互性。
教具准备:
师:实物投影,自画象,5张方形铅画纸
生:作业纸,小镜子,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纪律,检查用具
(二)导入
“猜猜我是谁”游戏导入,他是谁?为什么?(身材,个头,衣服——)
(1)表演的学生往下移纸板,露出头发,请学生仔细比较他们头发特点(长短、发型)(2)继续露出眉、眼、耳请同学再仔细观察、比较其各自的特点。(3)露出鼻、嘴及整张脸,请同学比较特点。(4)说说刚才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5)观察自己的脸
(三)新授课(1)讲解作画方法
请学生烁烁老师的脸部特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在黑板上范画自己步骤 a根据脸型画轮廓
b添画头发及五官c上色。
(2)学生作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将画好的“自己”剪下贴到老师旁边,组成大合影。
(四)总结上课情况
第二课 长呀长
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展开回忆与想象,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生长的情景。
(2)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感受植物生命的美丽与独特,进行想象与构思,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
(3)通过课堂学习与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绿色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学的重点在与启发学生观察与想象植物生长的生动情景,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从环境、生长过程展开联想活动,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难点:表现自由性与流畅性,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
教具准备:
学生:水彩笔,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讨论这个植物会是什么,他长大了又会是什么 ?(2)布置观察任务:a观察小草有几张叶子? b有哪些颜色? c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3)师生小结:植物在适合的阳光、空气、水等条件下,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且在每个生长时期色彩、形态都有所不同„„。
(4)欣赏、讨论书上的范画及照片,引导学生明白范作是如何将植物生长过程反映出来的。
(三)学生作画,画一画你喜欢的植物的生长过程
(四)作业欣赏,总结评价。
第三课 太 阳
教学内容与目标:
(1)熟悉工具和材料,进行感官体验。
(2)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3)通过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设计和表现,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4)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变化。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教前准备:橡皮泥,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布置学生欣赏《后羿射日》的故事并讲叙。
(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竞赛活动,引发兴趣
内容:为太阳设计眼睛、鼻子——等五官,进行太阳形象设计。小组汇报设计结果。设计太阳光芒形象
(二)结合课文欣赏泥塑作品,了解泥塑基本技法。
(三)布置学生制作浮雕、泥塑太阳
(四)小结、讲评
第四课 漂亮的瓶子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培养他们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
2. 通过折折、剪剪、画画、玩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的感受及瓶子对称造型剪法。使学生能创作出一个造型别致,图案、花纹、色彩好看的瓶子作品。
难点:剪对称瓶子时,如何使瓶子的大小及外形美观。(学生容易使很大的纸剪成一个很小的瓶子,造成材料的浪费)
课前准备:
常规用品、剪刀一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出示几个装有不同形状的瓶子的布袋。
(1)请几位学生上来摸摸袋里装的是什么?是什么形状?(2)揭示课题:瓶子(3)新授:
你能将这几个瓶子的外形画出来吗?(请几为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画)
除了老师向你们提供的瓶子样子外,你还会画一些什么样子的瓶子?(从瓶口、颈、底等各部分的形状与大小比例方面引导学生创作)引导学生观察瓶子:
同学们一定很想看看老师布袋里的瓶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现在老师打开袋子,请同学们看看。漂亮吗? A.补充课题:漂亮的
B.提问:你觉得这些瓶子漂亮在什么地方?
C.提问:瓶子上画了哪些好看的花纹?它们主要画在瓶子的哪些地方?你准备在瓶子上装饰什么花纹的图案?
D.你觉得瓶子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出这些特点?小组观察讨论后,集体汇报交流,并进行折剪尝试,分析要点。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1)欣赏几件学生作业,并鼓励:比一比,谁设计的瓶子最美?谁的瓶子最新奇、富有创意?(从瓶子的外形、色彩、花纹和图案几方面思考。)(2)及时表扬并展示构思好、有创意的作业。
(3)鼓励学生尝试用剪贴、油画棒、水彩笔等不同的工具、材料和方法进行表现,并作针对性的指导。
(四)课堂作业:
请学生将作业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评出:
1。外形美的瓶子;2。有创意的瓶子。
老师这里还有许多用各种方法与材料创作的瓶子,请同学想一想,老师是用什么方法和材料创作出来的?回去试一试,下次交给老师来欣赏好吗?
第五课 洗 澡
教学目标:
通过回忆观察,抓住洗澡时的动态、场景等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丰富的表现力。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洗澡的特点大胆想象。教学难点:用各种方法,突出洗澡的趣味性。教学准备:彩色笔、油画棒、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动作谜语:让一生做动作问:这是在干吗?
说一说你洗澡时的乐趣?
引导学生会回忆洗澡的情节,出示课题。
(二)学生上来表演不同的动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体验洗澡时的特定环境中的动作。
(三)欣赏教材中的范画,还有那些东西可以洗澡,启发学生多角度地表现洗澡的情节。
(六)明确作业要求:先体验洗澡时的情绪,选择表现方式。
(七)自由组合,完成作品。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可以根据大家的特长选择表现方式。
(八)作品展示。
第六课 船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感知和对信息的捕捉,实践研究性的学习过程。
会用有特性的形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运动状态的船,表达个性。
在探究性学习和儿童艺术表现过程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了解、认知船的过程中,潜在地,启示学生劳动创造文明、智慧的意识,拓宽知识面。在创造中启迪智慧,培养个性。
教学重点:在感知中用有特征的形构成某种船。
教学难点:在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地画出船的状态。学习材料:欣赏、参考资料,绘画用纸、彩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寻找有关船的图片、画刊插图或影视盘等图象资料。
(一)由折纸大赛引起造型的兴致。开展折纸船航行游戏,启发构思。
(二)展示图片,进行艺术欣赏。
(三)观察折纸船航行游戏后,任意摆放各种船。想象这些大小各异的船是生活中的哪中船?这些船能改变成理想中的什么船?
(四)选彩纸,折成有特征的形,再剪去折掉的部分,趁给设想中的船型.在用不同的彩纸剪花纹装饰船身,形成有功能的船.(五)在利用剪贴船剩下的彩纸,剪纸条降?分别以平贴和浮贴的形式表现水域状态.(六)给自己的船命令,讲一讲船的功能
第七课 手形的联想
教学目标:
通过对手形的观察,激发学习兴趣和引起对生活中相识事物的联想;通过手形作品的欣赏,理解作业要求和表现形式.
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进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探究装饰与组合的美感.
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从不同角度对手形进行联想,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装饰与组合.
教学重点:
观察感知不同姿态、角度的手形,探索以手形与身边熟悉事物的联系进行联想,研究手形的装饰与组合。
学习材料:水粉、蜡笔、彩色纸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伸出手看一看,这是什么?
(2)想一想,在光线下做个手形,这是什么?
(二)观察联想:
(1)试一试,能否用手形做一个跟生活中相似的物体?(在投影仪下观察影子)说说看到了什么?像什么?想到了什么?还能变成什么?
(2)结合观察,想一想,这些形状像什么?小组探讨这些形状和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相同?他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
(三)欣赏感受:
(1)欣赏手形装饰:手形变成了什么?用什么方法?(2)欣赏手形绘画:这里有手吗?谁能将手变成什么?
(四)。愉快表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与联想,并画成一幅画(1)用自己的手画成你认为像的形象。
(2)对手进行想象,画到纸上,或画在你的手上。(3)将这些形象在一起的时候可能发生的事情画下来。
(五)成功展示:自评、互评,表演展示
第八课 狮子大王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观察、比较方法,抓住动物特点以及突出表现动物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的能力。
2.通过画画、做做、演演狮子的形象,引导学生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如何利用观察、比较方法抓住狮子特点,进行大胆表现。教学难点:狮子头部特征的表现。
学习材料:狮子等动物的图片,表现狮子的艺术作品,范作,手提纸袋等。教学过程:
(一):感受狮子的特征:听狮子的叫声,感受狮子的凶猛。
(二):讨论狮子的特征
(三):欣赏狮子面具,小组讨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怎样表现狮子的特征的?
(四):学生制作
(五):玩一玩
第九课 可爱的动物
教学目标: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相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通过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抱意识,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
巧妙的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
教学过程:
(一)表演、回忆、发表。
你知道哪些动物的动作?能把他模仿出来么?
引导学生回忆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形体、颜色、花纹等基本特征和这种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性?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
(二)观察、赏析、感受
1.播放各种动物的活动的录象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2.浏览各种动物活动场面的视频及图片
3.学生分组讨论及汇报:最喜欢那种动物?为什么?你知道哪种动物的故事? 4.赏析画家表现动物的美术作品。
(三)思考、探索、创作。
1.引导学生制作动物作品的美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引导),探索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的方法。2.师生总结制作“动物”的方法
3.小组合作分工,开始进行制作“动物”的活动
(四)展示、评价、延伸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动物的故事”童话剧表演。2.思考总结:通过本小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第十课 介绍我喜欢的玩具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引导,认识玩具的造型、色彩,了解玩具的设计离不开美术,美术随时随地装扮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乐趣。
3.初步学习观察、描述玩具,学生能表达自己的爱好,讲一讲自己玩具的功能、来历或有关的故事。
4.学习与小朋友共同合作,提倡自己的玩具大家玩,自己的快乐大家分享。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渗透爱护玩具、爱护每一件东西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学习观察玩具的造型特征、色彩搭配,用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的爱好和对玩具的评价。
难点:让学生学习观察方法,并能对观察到的玩具特征做出描述与评价。教学过程:
(一)创设环境,学生细心观察大胆评述
1.玩具是我们最喜欢的“朋友“请你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大家。
2.把学生带来的玩具展示在展台上,请同学当顾客,挑选玩具,随机请学生说一说,选择两只玩具的标准?
3.欣赏课本中的玩具,请同学讲一讲,你最喜爱什么?为什么?
(二)了解民俗文化,展示特色玩具。
(三)德育渗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1.把我的玩具大家玩,可采取自愿结合的方法让孩子尽情交流。2.把玩具分组,让孩子以小组为单位,一起给玩具编故事并表演给大家
3.开展“我为玩具换新装”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把旧玩具变一变,体会创新的乐趣。
第十一课 春天的色彩
教学目标:
应知:了解春季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表现春天的常用色彩。
应会:记忆色彩,利用各种方法表现春天的色彩。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训练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和对色彩的识别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和记忆色彩,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表现。
难点:涂色的方法以及整体的色彩倾向。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听歌曲《春天在哪里》你知道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吗? 2.出示课题:春天的色彩。
3.问:你能描述一下春天吗?可以用你的歌声唱出来,也可以将你知道的有关描述春天的故事讲出来。4.看课件
5.分小组,利用学习资料进行讨论:你能说出春天的颜色吗? 6.看课件:对比说出哪张画表现的是春天,它们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7.作业要求:根据你们的意愿画出春天的色彩。
(三)作业步骤:
课件展示:介绍绘画方法。A哪些颜色表现春天? B用什么方法画的? C你可以创作一种新方法吗?
(四)学生作业
(五)小结展示讲评作业
(六)延伸部分
第十二课 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
教学目标;
应知: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学习简单的人物装饰方法。
应会:明确人物装饰的部位,巧用材料进行装饰。
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和创新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利用彩纸进行人物装饰的方法。
难点: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表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展示上堂课的作业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利用这些彩纸学习人物装饰
(三)播放课件:生活中的人物装饰及人物装饰图片,介绍人物的装饰部位。
(四)启发引导讨论问题:你了解哪些人物的什么部位进行装饰?
(五)播放课件:分析制作方法,同时进行展示——将几种不同的范作分发给各组研究讨论。
(六)教师与同学共同演示:你能设计几种装饰方法吗?
(七)请几名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创新设计,并且进行人物装饰。
(八)布置作业要求:用春天的色彩装扮一名同学。
(九)展示分析作品。
第十三课 我们身边的线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展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难点:线的组织 教学过程:
(一)游戏:用彩条玩一玩,你都玩出了哪些形状的线条
(二)说一说,你还能想出哪些样子的线条
(三)能发现我们身边有哪些线条吗?
(四)看课件,自然物与人造物中的线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线给你什么感受?
(五)欣赏画家作品《春如线》
(六)欣赏学生优秀作业。
(七)布置作业
第十四课 下雨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
情感目标: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能力目标: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发展目标:让学生了解表现事情可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的不同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听声音引入课题。
(二)合着声音,用手的动作表现不同的雨
(三)分组讨论:
(1)说说可用哪些细小的形状和线条来表现不同的雨。
(2)用语言或动作表演人或动物在不同雨中的感受、表现和情绪。
(四)欣赏优秀小组的表演。
(五)欣赏并分析教材中的图片。
(六)讲作业要求。
(七)学生作业
(八)展示、评比
第十五课 童话城堡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形,会用大小不同的形概括、组织成建筑群。
2.引起学生关注身边的建筑,尤其是典型建筑。感受建筑的美以及它与生活的关系,体会和了解建筑的文化内涵,培养合作意识。
3.学生将自己的作品用童话故事的形式介绍给伙伴,文学与艺术的综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城堡的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作。难点:城堡的外形美感与创新。
教学过程:
(一)介绍自己知道的城堡,谈谈它给我们什么感受。
(二)讨论:
(1)你准备为哪里(游乐圆、幼儿园——)设计新城堡?它什么样?(2)你设计的承包中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三)按步骤有序地进行创作
(1)整体构成:表现特征。(2)分辨层次,城堡的前后关系
(3)刻画局部;用线和色。最好有特征、有童趣、有理想。(4)有情节地画背景。
(四)展示评价
第十六课 钓 鱼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对于各种材料的再认识及创造性地组合、利用。2.情感目标:感受利用各种材料,大胆进行设计制作的乐趣。3.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收集、敢于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用各种材料、方法制作的鱼,引导学生探寻制作、装饰的方法。教学难点:制作、装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1)老师去哪里钓鱼,欣赏海洋鱼类的图片,谈观后感。
(2)观察“渔夫”钓起的两条鱼,比较鱼身制作材料、方法的不同,谈感受
(二)欣赏作品,学生互相交流
(三)启发学生探究制作方法
观察老师出示的材料,结合课本图片想一想怎样用给中材料制作鱼身或鱼的其他部分,添加装饰,自己寻找材料制作鱼钩。四人一组为单位合做一条鱼
(1)小组讨论用什么材料、方法制作。(2)进行分工。
(3)一起制作,最后组合完成(4)展示
(四)学生分工、制作
(五)讲比赛规则。
(六)开展钓鱼比赛、评奖
(七)知识的扩展
第十七课 好吃的水果
教学目标:
应知:在感知活动中,启发学生去体会和表现物体特征、形状及带给个人的不同感受。应会: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
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体验生活美。
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情趣的感知与回忆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在感知或回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二)教授新课
(1)认识同学带的各种水果(2)组织同学开展吃水果比赛
(3)观察:你最爱吃的什么水果?他怎么好吃?你记得他吃水果的样子。(4)讨论
(三)画一画
1.表现什么水果?是以水果为主还是以人物神态为主? 2.表现出好吃的水果? 3.指导
(四)展示评议作业
第十八课 伙 伴
教学目标:
1.欣赏,能区分中国传统国画和西方画种以及雕塑、摄影的不同表现形式,学习简单观察艺术品的方法。
2.述作品表现的内容,通过讨论、交流,能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说出自己和伙伴的故事。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班里的同学间应友善相处,珍惜伙伴间的友谊,真心对待别人,爱护身边的小动物、植物,珍视它们的生命、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效的观察画面,找出不同的表现所呈现出的不同效果,注意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并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创作。
教学难点:教师可收集更多表现友情的作品让学生观看、欣赏。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游戏:你了解你的好朋友(伙伴)吗?可请一对伙伴上来,一人到教室外回避,大家提问另一人简单问题(例如:他喜欢唱歌吗?他的发型是什么样的~!再请回门外的伙伴,大家验 证,他们是否相互了解。
3. 今天,我们小伙伴在一起经常干什么?想一想,在古代的时候,小伙伴会是什么样?会干什么呢?
(二)欣赏评述
1.欣赏书中的艺术作品,对于战争背景的作品,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描述,请学生选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谈自己的感受。
2.重点欣赏《艰苦岁月》。学习细致地观察作品中的细节,找一找这尊雕像都有哪些伙伴关系(如老红军与战士、老人与笛子、小战士与枪)、也可重点欣赏任何一幅作品。3.教师讲述作品,请同学表演。
(三)德育渗透
教师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伙伴间的情感,准备充足的资料,启发学生感受伙伴之情。(1)你的好伙伴是谁?你要对他说什么?为他做什么?(2)讨论:人与动物也可以做伙伴吗?小动物也有情感吗?(3)欣赏有关赞颂友谊的儿歌、小诗、画片等。
(四)实践交流
教师为学生创设实践环境
(1)按书中作业提示,画一幅伙伴在一起的画。
(2)自由活动:找你的伙伴聊聊天,互相说一说对方的优点。(3)游戏:我的伙伴大家猜,说出自己伙伴的特点,大家猜猜看是谁。(4)为伙伴画张像。
第十九课 花的世界
教学目标:
认知: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体创作。
情感:感知、体验“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培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兴趣,激发大胆发表、展示、表演的勇气。
能力:培养认识、发表、探究、发现、创造、展示、介绍“花”的美的能力及综合利用各种方法、材料创作、装饰、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引发爱花之情和环保意识。
难点: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美丽的花”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儿歌《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导入新课。
2.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四季里各种各样的花,认识花,认识花的名称、结构,分析、感受、理解花的色彩、形状、香气之美。
(二)发展阶段:
1.师生共同探讨四季里花所表现的品格、象征意义及品格之美。
2.引导学生赏析、探讨以“花“为主题的不同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探索艺术家是怎样运用不同的材料、方法进行”花“的创作的
(三)综合阶段:
1.引导学生合作、探索、交流应用不同发材料、方法,进行“花”的创作及美化环境、美化自身的方法。
2.小组合作自由运用不同的材料、方法进行“花”的创作
(四)扩展阶段:
1.各组展示、介绍作品,进行以“花”为主题的童话剧表演。
2.引导学生探讨关于花的故事、知识和花与人们生活的联系的内容,进行环保教育。3.各组对本课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第二十课 添 画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制作(剪、画、贴)能力,掌握图片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的添加。
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参与,享受劳动所带来的乐趣。
六、材料准备
风景图片一张(可以使用旧挂历)、剪子、胶水、彩色笔。
七、教学过程
1、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组织学生欣赏图片,分小组交流。了解图片内容,为添画做铺垫。(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
3、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
4、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
(1)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2)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
5、播放教学课件,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学习如何使添画内容与图片情境相统一,解决教学重点。
6、看教材第2页、第3页,分析书中作品:
(1)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2)说一说制作方法。
7、组织师生共同演示:在前一张展示图片中完成添画内容。
8、作业:
要求:根据你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老师辅导要点:(1)能否巧妙图片。
(2)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是否统一。(3)添画构图是否美观。(4)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
9、组织展示、讲评作业。布置、展示作品。
10、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八、教学后记
第二十一课 绘画游戏
一、教材分析
设计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线的变化,根据线随意变化产生的形状进行想象设计,添画上各种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尝试新的绘画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综合游戏的基本方法;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了解线条游戏的方法与内容,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难点: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生活的热情。
六、材料准备
图画纸、水彩笔、黑色水笔。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讲授新课(1)画线游戏。
规则:请你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一条线,要连贯画满画面。(可以闭上眼睛画。)(2)请你看看这幅画好看吗?说说理由。学生活动,相互观看、分析。
(3)教师利用学生作业演示。(实物投影)
利用学生画面上的图形添加具象和抽象形象,学生观察了解绘画方法。(4)想象练习
利用实物投影仪放映学生作品中的某一个形状,奖形状上下左右翻转让学生联想像什么。(5)看书第4页、第5页,讨论:
① 欣赏米罗的作品(色彩、线条、构图)都表现了什么? ② 线的排列,哪张疏密关系处理得好?
③ 你认为画面哪一部分添加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形状巧妙?
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讨论三个问题,组内进行交流,小组代表进行典型发言,其他成员补充。
3、完成作业(1)作业要求:
① 在一张图画纸上随意画线,最好一笔画完,注意疏密关系。
② 利用自己画好的或与别人交换的图形,联想进行添画,注意巧妙利用随意形。
分析作业要求,准备作业用具,选择作业形式,学生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师辅导要点: ① 随意形的疏密关系。② 添加内容是否生动。③ 调整画面的整体感觉。
4、作业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结合。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分析创新表现内容。
5、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八、教学后记
第二十二课 纸盒变家具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对生活中商品包装纸盒的再利用、再创造,运用加、减法及适当地美化装饰,变纸盒为家具,使学生的个性及创新精神得到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千姿百态,款式多样,造型各异,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进一步关注生活,关注设计的功能目的。本课教材共两页,展示了大量用纸盒制作的家具作品,另有纸盒变沙发的示意图。
将两个读书的小朋友安排在一张用纸盒制作的两用单人床上,更活跃了版面,增添了童趣。教材右下角的两把现代设计座椅,提示师生可以查找资料,用作参考和欣赏。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在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变家具的活动中,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发展。
三、重点难点
重点: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望,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展开联想,动手设计和制作家具作品。难点:家具作品的新颖、美观,造型多样。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六、材料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大小商品的包装盒、彩色纸、剪子、胶水等。
七、教学过程
1、小组研究:展示家具图片
(1)请学生认一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铁、玻璃„„
(2)你们收集了什么样子的家具?它们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的?(3)继续欣赏不同造型的同类家具。例如多种造型的椅子,说说椅背有哪些造型?椅面有哪些形状?椅腿有什么不同?你能想出和它们不一样的造型吗?
2、探究纸盒家具
(1)请大家猜猜这里有什么?(学生猜)快快打开看看!(哇!分小组说说:是用纸盒变成的椅子、床、柜子、书架„„)
(2)现在请小组同学来研究一下,你们面前的家具是用哪些形状的纸盒制作的?使用了什么方法?
分小组研究,可拆开分析。(小组教具:铁丝椅子和药盒写字台;纸盒椅子和光盘桌子;牙膏盒沙发;酸奶瓶桌子。)(3)分组介绍,总结制作方法。
课件展示制作方法:挖、刻、折、剪、装饰粘贴、插、组合。
3、分小组研究创作
(1)请各小组选择一套家具,全组分工合作完成。
(2)小组研究讨论:分别说说家具各部分的形状?选择适合的纸盒,想想用什么方法制作家具?展示图片提出思考问题:你还能想出和作者不一样的制作方法吗?(3)学生讨论交流。
(4)你认为制作纸盒家具都应该注意什么?
(5)欣赏多种纸盒家具的作品,例如椅子的多种制作方法。
4、古代家具与现代家具对比欣赏,了解家具文化。(1)现在的家具和古代的家具有哪些地方不同? 用途功能多,造型简洁、色彩多样。
(2)文化介绍:家具的产生,家具材料的多样性,不同年代、国家家具的风格。(3)提出作业要求:各小组制作出一套造型新颖、漂亮的家具,并将它们布置在你们的“新家”中。
5、学生制作
6、展评
全班家居展览会,互动交流,为最好的作品投票不,评选出集体奖和家具设计奖。
7、拓展
(1)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用我们灵巧的双手还可以将废旧纸盒制作出什么艺术作品?(纸盒动物、飞盘、指偶)(3)请大家到生活中找一找利用废旧材料变出的艺术品或生活用品。
八、教学后记
第二十三课 和妈妈在一起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孩子们从小就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因此,他们很容易理解动物母子之间的亲情,这样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情母子之间的亲情,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在前几册教材泥塑内容的基础上,本节课作业难度上有了一些提高,比如:既要表现出动物的特点,又要表现出母子之间的新情,体现了教材的系统性和难度的递进性。
二、教学目标
通过泥塑过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观察、分析动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通过想象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回忆、观察、分析、表现动物与妈妈在一起的情景。难点:动物的特征和情节的表现。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六、材料准备
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图片,彩泥或胶泥、泥塑工具(如尺子、牙签等)。
七、教学过程
1、语言进行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
(1)你从小最喜欢和谁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时什么样?
(2)动物和妈妈在一起时什么样?你能根据图片编个故事吗?欣赏教材中的图片。(3)这些图片中有哪几种动物,各有什么特点?
组织小组讨论:小组之间利用自己课前搜集动物图片,分析动物特征。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大象:腿粗、鼻子长,耳朵大。企鹅:身体椭圆,嘴尖„„
3、提问:怎样用泥表现出动物特征。讨论:
可以用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手段来表现动物特征。如:河马的大嘴,可以用切挖和捏的方法;袋鼠的身体可以用堆塑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工具来表现动物的特征,如小乌龟壳上的花纹,可以用尺子压出。
4、提问:如何表现出妈妈和孩子在一起? 讨论:
妈妈大孩子小,孩子和妈妈紧紧地靠在一起,孩子爬到妈妈的背上„„
5、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组同学将自己的作品集中在一起,组成“母子乐园”,互相评价。
6、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查资料:你今天制作的动物喜欢在哪儿生活?它现在的生活环境怎样?
八、教学后记
第二十四课 茂密的花
一、教材分析
学生非常熟悉花,花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使大自然更加绚丽多彩。《茂密的花》这一课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体验生活的美好。
本节课选择了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作品《葵花园》,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情画家是如何用绘画语言表达对花的茂密、千姿百态、争奇斗妍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一步体验、感受自然界中花的美感。学生的作业中,有的用线、有的用线与色相结合,提示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自己对花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茂密的花。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造型能力;能初步表现出不同种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三、重点难点
重点: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难点: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会与人交流,体验合作的快乐。
六、材料准备
收集一些花的图片,并准备绘画用的彩笔、油画棒等。
七、教学过程
1、播放《自然界的花》录像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学生谈感受: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感: 多样的外形 丰富的颜色 不同的姿态
2、(板书课题)组织组际之间的交流
小组同学利用自己带来的花的图片互相介绍花的种类、名称及外形特点。
3、课件介绍几种有特点的花,用线闪烁出外形特点。① 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有特点的花的名称及外形特点。② 学生进行比较,几个同学分别到黑板上用线画出看到的花。③ 学生提出修改意见。
4、总结学生画的花,并进行修改,使其外形特点更突出。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自然界中花的图片及画家、小朋友的作品。提问:如何表现出茂密的花?
5、分析、讨论画家、小朋友如何利用前后遮挡等手法表现花的茂密。边观察边思考。
6、课件演示如何利用前后遮挡方法表现茂密的花。
7、布置作业。
每人画一幅茂密的画的图画,并以小组为单位连成茂密的花的长卷。
8、拓展:了解各省、各国家的市花、国花。
八、教学后记
第二十五课 吊饰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运用”领域。通过本课教学让沉重了解吊饰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制作吊饰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
知道吊饰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吊饰的结构和基本制作方法;学习吊饰的装饰方法,能利用纸材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
三、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吊饰的种类,了解吊饰的结构,掌握制作方法设计吊饰。难点:造型的新颖美观。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美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
六、材料准备
彩色纸、剪子、刻刀、胶水。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观察吊饰作品,激发制作兴趣。
2、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讲授新课。问题:
① 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到过吊饰? ② 说一说吊饰的样子。③ 为什么要挂吊饰。④ 分析结构。⑤ 为什么叫吊饰?
(2)以一个吊饰为例分析: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吊饰――用来装饰环境并能悬挂的饰物。
① 主体部分可以设计什么形状?你有什么创新设计? ② 在什么部位装饰效果最好?说说装饰内容和怎样装饰。③ 你能设计几种悬挂方法?
(主体部分:吊饰的主体形状,有平面的、立体的。装饰部分:吊饰的关键部位,使吊饰美观漂亮。悬挂部分:吊饰的悬挂部位。)(3)看教材第12、13页,分析了解制作过程。(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品。
讨论:准备制作什么样的吊饰,确定小组合作内容。
(5)播放课件或相关资料,启发创新设计,学习基本制作方法。
3、学生完成作业
(1)确定制作方案:小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实主体、装饰、悬挂部分的具体设计,进行分工。
(2)教师辅导要点: 主体形象设计新颖美观; 装饰部分特点突出;
创新使用材料。
4、展示作品
集体布置教室,请各小组将作品悬挂起来展示。观看作品,评价作品。
八、教学后记
第二十六课 节节虫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运用”领域。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节节虫的基本制作方法。启发学生巧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知道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难点: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六、材料准备
彩色纸、广告纸、饮料瓶、纸杯、酸奶杯、果冻盒、胶卷外壳、发卷、卫生卷纸芯、剪子、胶水或强力胶、刻刀、细绳、小饰物等。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出示课题――节节虫
(1)书中作品为什么叫节节虫?
(2)自然界中有哪些昆虫似书中的节节虫?
3、看相关资料
教学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标本等。讨论内容:
(1)结合资料谈谈节节虫的制作要点:有几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 节节虫的主要结构: 头部、身体„„
特点:身体是一节一节的,由粗变细,头上有触角爬行„„(2)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吗?
4、组织学生欣赏作品
(1)作品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2)哪些地方有创新表现?
5、提作业要求
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一个富有想像力的节节虫。采取合作或个人完成的形式。
6、完成作业 教师辅导要点: 设计构思新颖; 灵活巧妙使用材料; 制作精美细致。
7、组织展示作品、参观作品,讲评作品。
八、教学后记
第二十七课 出壳了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从破壳而出的小动物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神秘生命的世界,从感知、认知到思索、表现、创造,多层面地拓展学生创造的领域。
生命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他们想知道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是从哪里来的。而卵生动物的鸟类在孵化过程中,最容易被学生观察到。让学生了解生命在形成的时候,是需要吸收补充很多营养才能孕育生成;了解小鸡出生的时候,就需要自己用嘴巴和脚挣破蛋壳的包裹,显示生命的力量。通过观察活动,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命,捕捉感人、美丽、生动的瞬间,表现自己的不同感受。
二、教学目标
探索生命伊始的奥秘,展开回忆与想象,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生物出壳时的情景。通过观察、幻想、体验与交流,感受生命的不屈与独特的美丽,进行想象与构思,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
三、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难点:表现的自由性和不同种动物的特点,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生命奥秘的激情和关爱生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想到启发的良好品质。
六、材料准备
1、欣赏孵化过程的录像、图片资料。
2、绘画用笔和纸。
3、胶棒、彩纸、剪刀。
七、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接故事):胖胖的芦花鸡妈妈每天都下一只蛋。可是有一天蛋全都不见了,鸡妈妈好伤心啊!过了几天,芦花鸡在草丛里捉虫子的时候,发现了有各种各样的蛋,不知是哪个粗心的妈妈丢掉的。芦花鸡用自己胖胖的身体盖住了蛋宝宝,辛辛苦苦地孵化了一个多月。这期间,先先后后地,蛋卵里的小生命一点点发生变化了„„(1)谁会第一个从蛋壳里钻出来呢?(2)会不会只是小鸡呢?
(3)鸡妈妈会不会带着一群宝宝回家了?有小野鸭、小天鹅、小孔雀、小驼鸟,甚至是小鳄鱼„„
(4)除了你知道的动物,还会不会有一些神秘的物种呢?
2、观察蛋壳中的神秘现象
10天――血管像树根一样输送营养。
20天――宝宝的身体成形了,安静地睡在里边。
29天――宝宝的身体越来越大,觉得里边的空间太挤了,它们开始动起来了,想冲出这个黑黑的房间。
3、表演
(1)如果你是蛋宝宝。你怎么出来?请表演一下。
(设计一个大纸袋、塑料袋或者是透明的雨衣,打上几个出气孔,假设鸡蛋内的空音。)组织学生带上尖尖的嘴巴,体会蛋宝宝出壳的艰难和勇气。(2)怎样用嘴巴啄蛋壳?
啄破一个洞,啄破一圈。用脚蹬开,露出一半身体,滚出来„„
(3)出来时的心情和动态是什么样了的?惊奇、兴奋、自豪、害羞? 讨论心情的具体表现:
兴奋地走来走去;自豪地伸长脖子;害羞地低下头;躲在妈妈的身后。(3)蛋宝宝看见这么多与自己长得不一样的同伴,会怎么样呢? ①马上成为好朋友,用动作表示友好。
②用眼睛看,用嘴巴碰与自己不一样的地方,表示奇怪与友善。③帮助未出壳的宝宝出来。
4、构图思路
(1)生命自然形成的连接图。
(2)先出来的宝宝帮助正在出生的宝宝里外呼应。
5、画面具体指导
6、布置作业
7、评价
分小组讨论推荐典型的画面:
(1)选出感情最生动、友情动人的作品。(2)谁画的家庭成员种类最多?(3)找出画面里最有意思的地方?(4)提出一个好的改进建议来。(5)挣脱蛋壳情趣点。
(6)妈妈关注保护蛋宝宝的情节。(7)你喜欢哪个家庭?为什么?
八、教学后记
第二十八课 头饰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用彩色纸经过设计,加工制作头饰是十分适宜低、中年级学生的一项活动。在语文、音乐的情景教学中,在节日的联欢会上,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头饰会为教学及活动增光添彩。本课教学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
在本课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可以语文、音乐教师以及大队辅导员协商,研究、制作有实用价值的头饰作品。
本课教材共两个页面,其中可分为抽象形和动物造型两种。左下页的四个同学展示的是一个头饰的四种不同戴法,目的是启发学生作品的出新、出奇。右页上的图片,展示了学生们在研究制片方法和一组舞蹈动态造型。
二、教学目标
头饰的设计依据头饰的用途来确定,同时要按戴头饰人的头部来确定大小;按预定的设计用彩色纸剪贴、加工制作头饰。
三、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用途确定头饰的设计,并完成头饰的制作。难点: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表现。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学会用简单的材料美化生活,初步培养事先预想和计划行为的习惯。
六、材料准备
各种颜色的彩色纸、彩色笔、剪子、胶水。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1)看一段录像:观察人们头上带的饰物有什么特点?(2)出示课题:头饰设计
3、讲授新课
(1)观察分析(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提供资料)
① 你知道古代人们戴什么样的头饰吗?
② 说一说一些少数民族的头饰有什么特点?(出示图片:回族、维吾尔族、藏族等)③ 说一说戏剧中的头饰有什么特点?(出示图片)④ 说一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头饰?(2)组内研究讨论。(出示头饰作品)① 从外形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不同? ② 从图案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特点? ③ 从颜色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特点? ④ 从表现手法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不同?(3)分析研究
① 每组挑选一件你们认为最有特点的头饰介绍给大家。② 研究这些头饰是怎么做的?可以动手拆开来进行研究。
4、学生制作
(1)想一想你将用什么材料来进行制作?(2)想一想你将做一个什么样子的头饰?(3)动手进行制作。
5、教师辅导
在造型上、材料上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制作出更新奇的头饰。
6、展示作品
想一想你的头饰可以有几种戴法?
8、课后拓展
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头饰?
八、教学后记
第二十九课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一、教材分析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一课旨在通过欣赏各种艺术作品中的动物,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习艺术家们对动物形象的艺术处理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艺术作品的魅力,并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以动物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中寄托了人类(艺术家)的美好愿望与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了解民俗文化、热爱自然的情感。
本课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探究性学习,把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集中对比欣赏,让学生自己获得艺术表现形式、材料等方面的知识。但由于孩子年龄尚小,对于一些知识性较强的东西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认识、了解。
二、教学目标
能够认识辨别青铜、雕塑、泥塑、中国画、儿童画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基本特征,知道很多艺术作品中的动物是艺术家在色彩、造型上进行了变形、夸张,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动物的特征,以及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
学习描述不同形式的作品,能抓住作品在色彩、造型、材质上的特征,正确表达自己喜欢作品的原因。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各种美术表现形式,能从色彩、造型、材质、呈现方式方面进行描述。
2、了解艺术作品中经常运用的夸张、变形手法。
3、初步了解动物在民间艺术中的寓意。难点:体会不同艺术形式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美感,并将此感受加以描述。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情感,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育。
六、材料准备
有关动物的图片,以动物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上节课的动物头饰作业。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老师在动物园里给几种动物拍了照片,你们想不想看?” 出示课件:书中六种艺术作品的动物原型。(看课件,认识马、牛、狮、鸡、猴的自然形象。)(2)“后来我又在工艺美术商店里找到它们,你们看!” 出示课件:六种动物的艺术形象。
(3)点击鼠标,出示课题: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2、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对自然界中的动物与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对比。①设问: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与自然界中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出示课件: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与自然界中的动物对比。
②配合学生汇报的小组讨论情况出示课件。
小结:艺术作品中动物特点是造型夸张、外形简洁、图案漂亮、色彩丰富、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2)帮助学生了解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①设问:比较一下艺术家的作品在表现方法、材料上有什么区别? 出示课件:生活中的马和艺术作品中的马。②设问:艺术家们是怎样表现动物的?
看课件,认识中国画、版画、卡通画、剪纸、青铜器、黑陶、彩陶、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
自由发言,相互启发。(结合自己带来的照片和实物资料、教材中的作品及课件中的作品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形象。)(3)启发学生体会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人以不同感受。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不同艺术形式的狮子。
① 设问: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同一种动物,它们给你的感受一样吗? ② 设问:这些艺术作品在生活中什么用处?
通过分析、比较,谈艺术品中的动物具有功能性特点,如装饰环境,传递感情,镇宅辟邪等。(4)引导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在艺术作品的交融。
① 出示课件:体现人与动物和谐相片的艺术作品。(将作品中的人物去掉,与原作对比)② 出示课件:寄托人的情感的艺术作品。
3、实践活动 和学生一起表演。
① 用头饰、面具,以及自己带来的各种动物的装饰物,道具等对自己进行装扮。② 以小组为单位,摆六组动物造型;要突出动物的体态和神态,还可以有情节。
4、课堂小结
① 用摄像头给学生拍照,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和他人的表现。
② 小结:人借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传递情感,抒发感情。动物是人的好朋友。
欣赏自己和其它同学的动物造型,体会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带来的乐趣。
八、教学后记
第三十课 我的收藏卡
一、教材分析
一只美丽的蝴蝶标本、几块设计新颖的橡皮、张牙舞爪的恐龙模型、胖嘟嘟的毛绒玩具,甚至是使用过的各种磁卡、漂亮的服装标签„„这些也许是会被大人们忽视的东西,却都是孩子们的宝贝。他们从喜爱的收集,从接触到熟悉,从只言片语到侃侃而谈,这些宝贝正带着他们悄悄走入收藏的小天地。收藏活动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学习。
《我的收藏卡》是一节“综合.探索”课。这节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美术装饰知识与装饰技能,将生活情景引入到美术课中,通过为自己的藏品设计制作收藏卡的活动,了解各类器物的收藏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美术的实用性与装饰性,同时,也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兴趣起到推动作用。
二、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交流与制作,了解收藏卡布局与类型;自己制作或与人合作完成一枚或一册大小合适、设计合理的收藏卡,并能进行美化与装饰。
三、重点难点
重点:收藏卡的整体设计与美化,使学生设计出分类新颖、装饰性与体验性为一体的作品。难点:选材与布局的设计。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艺术品的情感,对艺术鉴赏活动的兴趣。
六、材料准备
收藏品、绘画用具、剪刀、胶棒、尺子、设计用草稿纸、各种媒材(各色彩纸、布等)。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
2、展示交流
(1)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见到名式各样的卡片,请大家介绍一下你找到的卡片。(2)节日贺卡设计精美,有漂亮的图案;数据记录卡,采用表格形式简单清晰;服装品牌卡颜色鲜艳,设计大方„„
这些各式各样的卡片有不同的用途,它们都在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生活和学习。
3、欣赏讨论
教师向大家介绍一种收藏爱好者使用的卡片――收藏卡。收藏卡是一种记录藏品信息的卡片,收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想法自行设计制作。讨论:
(1)你能从这些收藏卡中,知道这些同学都收藏了哪些物品吗?(2)谁也有收藏喜爱物品的习惯?你都收藏了哪些物品?(3)大家想不想也为自己的收藏品制作一张收藏卡呢?
4、设计应用 组织学生分析:
(1)你想设计一种什么形式的收藏卡?收藏卡的基本布局?(2)收藏卡上记录哪些内容?你想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制作?(3)你觉得你收集的卡片上哪一点可以借鉴?
(设计时可以借鉴课前我们收集的卡片,并要有所创新)(4)收藏卡的藏品形象使用绘画、拓印,还是照片的方式体现?
5、作业要求
每人为自己的藏品制作收藏卡,要求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并有一定装饰性。积极参与活动内容,大胆发表个人见解。自主创造,精心制作。
6、展示交流
游戏:组织同学将收藏卡与藏品的顺序打乱,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件藏品和一张卡,但不一定是配套的。
规则:随意请一名同学展示收藏卡并大声朗读内容,有相应藏品的同学立即举起手中藏品。能使同学从外观及内容等方面迅速甄别的收藏卡可以获得最佳创意奖、最佳选材奖、最佳设计奖、最佳组合奖„„
7、拓展成果
(1)你对自己制作的收藏卡满意吗?有什么改进意见?(2)你喜欢谁制作的收藏卡?为什么?
(3)你觉得收藏活动有趣吗?你学到了哪些知识?(4)你今后还想继续进行收藏活动吗?
八、教学后记
第三十一课
假如我是巨人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根据新课标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设课。每一个孩子都幻想,不受时空约束地自由遐想,可以说,幻想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孩子们是在童话故事和动画的陪伴下长大的,在不断的梦想中长大的。一段新奇有趣的动画片,可以让学生神之以往;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更可以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小学低年级,正是孩子们的想像力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孩子们快乐的想象会像小小的火山一样喷涌不止,如果引导得当,就会有大量充满情趣的作品出现在我们面前。《假如我是巨人》这一课,就是让学生大胆自由、敢于打破常规地把想象的故事表现出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己编个美丽的童话故事。他们乐意想象自己就是某一个童话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这种趣味的想象可以更直接地表达出他们对某种事物的真实感受,也更容易引发他们相关的联想。
二、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三、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难点: 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创新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六、材料准备
1、学生用具:学生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
2、资料:有关巨人的童话故事及卡通片光盘、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1、激趣
同学们,你们看过卡通片《小人国》吗?故事讲的是海上的风浪打翻了一艘轮船,水手格列佛河漂流到了一个神奇小岛,这个小岛就是小人国。你们知道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吗?
2、欣赏
卡通片《小人国》片断。
引导学生观察格列佛在小人国的奇遇,及小人国景物与格列佛的对比。
3、想象
(1)你们想像格列佛一样成为巨人吗?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去现代的小人国,让你们每个人都成为巨人。
板书课题:假如我是巨人
(2)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现一个“巨人”和小人国城门。学生设想在小人国的各种场面组织在一个画面中,讲给同学们听。学生操作时,可以任意放大或缩小各种景物。(3)小组讨论:
把你在小人国里和别人不一样的奇遇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并把你们小组同学认为最有创意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4、欣赏学生作品
分析教材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谈感受。
5、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想象你成为巨人的奇遇,并把它画下来,要注意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6、展示评价
自评: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
互评:说出你喜欢的其他同学的作品给你的感受。
八、教学后记
第三十二课
拓印树叶真有趣
一、教材分析
树叶是学生身边最容易找到的一种创作素材,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由于全国各地自然气候条件不同,因此树叶的形态各异,色彩丰富,脉络清晰。树叶按叶形分主要有以下几种:卵形、心形、掌形、扇形、针形、披针形、带形等。
以树叶这一特殊的、有趣的材料为表现元素,学生通过收集、观察、组合、拓印树叶的这一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从而体会和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养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想像力、动手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发现树叶形态的美感,启发学生通过探究的学习,创造出多种叶形的组合。指导学生有效地运用拓印方法创作出有趣的树叶拓印作品,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获得美术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通过对不同叶形的观察与组合,进而与不同的事物进行奇妙的联想;用不同叶形组织出新颖别致的造型,并进行粘贴与美化。
三、重点难点
重点:不同叶形的组织与相似形的联想。激发学生创作出造型、色彩别致的装饰作品。难点: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叶形的原始状态进行创造性的组织。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材料准备
收集各种树叶、绘画彩笔、纸、蜡笔等。
七、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出示一片拓印的树叶)设问:瞧,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一片树叶,不过好像不是画的。
2、探讨交流
你观察能力真强!这片树叶真的不是画的。可是,它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呢? 回忆:我们曾经学过拓印的方法,还拓印过身边的痕迹呢。谁还记得拓印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忆简单演示,主要是帮助同学直观地回忆起拓印的要点)
3、感知启示
哈哈,一片脉络清晰的叶子拓好了!
同学们都喜欢玩脑筋急转变的游戏吧?就是突破正常的、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那么我考考大家:从这一片叶子的形状,你都能想象到哪些东西? 学生想象: 一只手;
倒过来像一棵树;
如果有两个叶柄就像一只蝴蝶了;
对折一下好像一只振翅高飞的大雁可天鹅„„
真棒啊,一片树叶你们都能想像到这么多东西,要是几片不同大小种类的树叶组织在一起,你们想到的东西一定更有趣!
4、欣赏
欣赏书中学生作品或身边学生作品,谈谈你的设想。
5、设计制作
(1)可以想好拓印,也可以边拓印边根据效果修改设计。
(2)拓印时不一定将树叶用胶固定,那样比较费时间,容易令学生丧失兴趣。只需用手指将覆盖在上面拓印的纸按牢即可。
(3)一片叶子可以根据情况变换地点反复适用。
6、装饰美化
欣赏并演示,注意装饰要点:
不一定装饰的多就美,保持尽可能多的脉络纹理,使之更具有天然味道。及时发现创意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将会起到带动一片的作用。
7、评价交流
组织交流:
勇于展现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讲述画面情境。给大家讲讲自己最满意的设计。谈谈你发现的最有趣的设计。
8、课后拓展
欣赏实行拓印版画,进一步启发思维,构建新的知识链。
八、教学后记
第三十三课
做笔筒
一、教材分析
在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笔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古代能工巧匠的杰出创造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笔筒作品。它们大多是瓷制,也有用玉、石、竹、木雕刻而成的。
本课学生的笔筒作品,大多彩塑料瓶设计和制作的。利用废旧瓶子剪去瓶口后变成筒状,再美化,装饰成笔筒,学生在造型活动中会体验其中的乐趣。
本课教学,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在笔筒的设计制作之中,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和文房四宝一样,笔筒中蕴含着历史和变化,应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利用塑料瓶做笔筒,提醒师生共同关注塑料瓶的多种造型及如何利用彩色纸对瓶筒进行美化装饰。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装饰筒形。
三、重点难点
重点: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装饰实用的笔筒。难点: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六、材料准备
塑料瓶、彩色纸、双面胶、剪子、即时贴。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游戏导入)猜一猜这里面藏着一件什么宝物?
3、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做笔筒
请把你们带来的笔筒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可以看出生活中的笔筒种类很多,各有各的特点。你最想要了解生活中笔筒的什么特征?(2)分析研究。(图片和课件同时出现)
① 分成四个小组研究生活中的笔筒都有哪些特点?(结合图片和自己带来的笔筒进行研究)第一组研究笔筒的外形。第二组研究笔筒的内部构造。第三组研究笔筒的颜色、图案。第四组研究笔筒的用途。
② 研究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来的笔筒。A 看一看桌上摆放的这些笔筒是用什么做的? B 想一想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来的笔筒有什么好处?
C 小组研究一下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笔筒有什么特点?怎么做的?最后每组挑选一个你们认为最有特点、最有新意的笔筒介绍给大家。
D 拿出一个大个的笔筒,让学生进行研究:想一想怎么使剪刀、胶棒、尺子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笔,摆放在里面不会很乱,拿起来还很方便?
③ 拿出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想一想用你手中的这个废旧材料能做成什么样子的笔筒?
4、布置作业
(1)可以做一个很有特点的笔筒,也可以做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笔筒。(2)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5、展示作品
介绍一下你的作品或你们的作品。
6、拓展
(1)了解一些古代笔筒的文化。
通过课件演示出了解古代的笔筒或通过学生课下查找的资料来了解笔筒的文化。(2)想一想用废旧材料还能做成什么来美化、装饰我们的生活?
八、教学后记
第三十四课
画夜景
一、教材分析
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皎洁的星光、五彩斑斓的灯泡、千变万化的焰火,使我们的夜晚变得更加美丽、迷人。本教材以此为描绘对象,启发学生回忆夜晚的万家灯火披上了美丽的霞衣,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善于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本课是以“夜色”为主的创作画。此课的教学意图是,促使学生发现和捕捉美丽夜景的特征,体会美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的造型表现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中可以通过看有关录像或图片,引起他们美好的回忆,强调色彩在美化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觉,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
本课教材可先用绘画、剪贴等多种形式来完成作业。通过学生动手的过程,培养脑、眼、手的协调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绘画的技能,学会自己动手来装饰和美化生活。
二、教学目标
了解美妙的灯火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与幸福。使学生了解到颜色有深浅的不同,就是同一种颜色也有深浅的变化,而深浅颜色会使画面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学习表现夜色的几种基本方法,能运用明亮色和暗色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美妙的夜色,进而创作出大胆、生动的画面来。
三、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夜景的观察、回忆和感受,表现夜景的美感,摩顶放踵深浅色使画面产生的对比效果。
难点:如何利用颜色对比表现夜色的美感。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六、材料准备
课件、彩笔、油画棒、颜料、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棒等。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讲授新课
(1)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夜色”图片介绍给大家。
(2)教师把自己准备好的拍摄的白天景色的图片展示给大家。提出问题:
① 老师带来的图片和同学们的图片有什么不同? ② 白天和晚上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学生对照两种图片,分析、比较,展开讨论。
解决的问题: ① 了解亮色和暗色。
② 了解亮色和暗色使画面产生的对比效果。
③ 亮色和暗色是相对而言的,有时是要通过对比来鉴别的。
(3)请学生看书。提出问题:
① 从书中的图片看,你认为哪些是亮的颜色?哪些属于暗的颜色? 学生利用色卡、图片进行探究。
② 亮色和暗色是绝对的吗?请你用手中的色卡进行对比,讲出你的理由。(4)看书欣赏学生作业。提出问题:
① 这些学生作业是以什么为内容来表现夜色的?给你印象深刻的夜色在哪里? ② 从书上看,表现夜色都用了哪几种方法? ③ 这些方法你都会用吗?请你介绍给大家。
④ 要表现五光十色的夜色,你还能用什么样的工具?还有什么样的方法? ⑤ 你对表现夜色还有什么困难? 解决的问题:
① 确定自己绘画要表现的内容。② 安排画面的构图。
③ 了解表现夜色的简单方法,如水彩笔油画棒、油水分离、剪贴画等。
3、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的夜色图。展示,交流,欣赏:
(1)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2)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3)交流经验。(4)欣赏夜色绘画作品。
4、小结
(1)组织学生展示作业(2)欣赏大师笔下的夜色。
第三十五课
画影子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影子”能使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更美,更富有情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象。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出“影子”富有梦幻般变化的特点,体现出有趣的生活情节,从而体验到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绘画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本课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欣赏有趣、多变的影子形象,使学生感受到美是无处不在的,需要我们去发现。启发学生思考“影子”都会在哪些情况下产生,它有什么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大胆表现的个性。
通过欣赏、体会和表现影子的生动多变的形象,体验到“影子”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参加集体游戏,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亲和力,充分体会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学会与人交往与合作,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路,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作业的内容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踩影子”的游戏,来表现人物各种动态的影子;也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水中的倒影,来创作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学习多种影子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审美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影子”指的是太阳光下的影子和水中的倒影。在灯光下也会产生影子。生活中有静止不动的影子,有会动的影子;有单色的影子,有彩色的影子;有的影子会随着物体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影子你不动它动。“影子”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象。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能运用几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表现出生动、活泼、有趣的画面来。
三、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记忆影子的变化,感受影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感。难点: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来表现影子。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六、材料准备
课件、图片、彩笔、油画棒、颜料等。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用投影引出课题。
3、讲授新课(1)提出问题
① 同学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影子?(可以把自己课前收集来的图片展示给大家看)②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画影子呢?(2)放录像 提出问题:
① 影子有什么特点?给我们什么感受? ② 怎样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影子? 通过看录像学生讨论:
灯光下的影子是黑色的;
水中的倒影是彩色的;
影子随着物象动;
影子被风吹得在动。
(3)出示工具材料,让学生大胆尝试。
在画好的画下面添加影子。(4)老师补充其他的表现方法。(5)展示其他学生的作业。
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作业要求:
在已经画好的图画或者在准备好的图片下面添加“影子”。(1)可以采用多种绘画形式。(2)可以组为单位画一幅长卷。(3)可以师生合作完成长卷。
5、小结
(1)学生交流。
(2)欣赏画家作品中的“影子”。
八、教学后记
第三十六课
认识身边的树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综合.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记忆身边各种各样的树木,使学生认识身边树木的不同种类、作用,以及它对我们人类的自下而上所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以及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搜集资料、看有关介绍树木的录像,使学生认识到,树以其特有的功能保护和改善着我们的环境。本课的教学意图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回忆、表现各种树木,使学生认识身边的树的种类、作用、生长特点,以及它与人类自下而上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增强观察的自觉性。由于这是一节“综合.探索”课,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大胆尝试、大胆表现。
二、教学目标
了解校园晨各种树的有关知识,以及树木对人类的自下而上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能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搜集有关信息,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树木的外形对比,找出树的不同特点,并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方法,来表现树的不同特征。
三、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加深对树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难点: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六、材料准备
图片、课件、彩笔、油画棒、颜料等。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1)让学生看一段录像,观察各种树木的成长过程。提出问题:
① 你看到了什么? ② 你能讲出它们的名字吗? ③ 它们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吗? ④ 你们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3、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展示图片。提出问题
① 你都认识哪些树? ② 这些树的生长特点? ③ 树的各部分都有哪些作用?(2)课件。带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的问题:
①“树”大体可分为几大部分。
②在表现不同树种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③同一种树,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其姿态也不同。(3)教师展示各种绘画。提出问题:
画面在构图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4、室外写生
教师进行有目的的辅导。学生散开,自由观察、写生。
5、小结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
学生评价:先自评,再大家评,在评论时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树的知识。
6、延展
(1)课件:画家笔下的树
(2)录像:我国其他地区有名的树种。
八、教学后记
第三十七课
绘画中的节日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欣赏绘画中的节日场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不同的节日中,人们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而在节日中更多的是体现出快乐、祥和的气氛。在绘画中,如何表现这种气氛是艺术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问题。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从造型上(人物姿态、表情等)、内容上(节日的喜庆或传统色彩)、内容上(节日的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其作品中的绘画语言,并加以内化。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此课从节日入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学生民族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习惯、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及价值观方面,是极好的切入点。教师应很好抓住此契机。
二、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些都是绘画中很好的题材。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得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
难点: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尊重、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六、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彩笔、油画棒。
七、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第五篇:二年级美术教案(下)
第一课 各民族朋友
课型 :造型 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更多地接触人类文化传承。
2、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索,观察我国不同民族的特征。
3、学习用各种方法去表现。重点难点:
对各民族人物相貌特征、服饰装扮、风俗习惯的把握。并通过自己的概括加以表现。教师准备:
各类有关各民族人种的图片、影视、文字的资料,各类表现不同民族人物的作品。学生准备:
收集各类有关各民族人物的图片、影视、文字的资料,各类可用于表现的材料(涂色工具、黏土、色纸等)教学过程:
1、师生一起用收集来的少数民族图片装饰教室。
2、教师引导语:通过我们的美化,我们的教室成了一个少数民族大家园。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的民族文化,他们的装扮都很特别,服饰都特别美丽,你们想不想来看一看啊? 欣赏与探索
展示图片或播放多媒体演示素材让学生欣赏各民族人物的形 象。
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介绍我了解的民族
着重介绍其三大特征:
相貌特征
服装打扮
风俗习惯
3、赏析与讨论
引导语:这些精美的服饰不知吸引了多少画家深情的画笔。
观看不同的表现各种族人物的美术作品。
4、创作与表现
分析各类作品的表现方法,讨论自己想用什么方法去表现。
教师示范,并强调注意点:
抓住特征
概括特征
夸张特征(注重细节)
5、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大胆表现。
展示与评价: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为作品附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如对所画的人物种族及习俗的介绍等
3、互相观摩作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课后拓展:
1、能否通过查阅资料,自我探索学习。
2、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形体动作、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经济水平的差异,中国各民族在饮食、服饰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在饮食方面,汉族以米、面为主,喜食蔬菜、豆类、肉、鱼及蛋类,非常注重烹调技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乌孜别克族喜欢吃烤羊肉串、抓饭和馕;蒙古族以牛羊肉及奶食为主,喜饮奶茶;朝鲜族爱吃打糕、冷面和泡菜;藏族爱吃糌粑和喝酥油茶;黎族、京族、傣族、布朗族和哈尼族爱嚼槟榔。在服饰方面,满族妇女爱穿“旗袍”,蒙古族习惯穿蒙古袍和马靴;藏族爱穿藏袍、系腰带,穿长靴;彝族、苗族、瑶族妇女爱穿百褶裙,佩戴金银制的饰品;维吾尔族爱戴四楞绣花小帽;朝鲜族爱穿素白衣服,有“白衣民族”之称。
第二课 各种族朋友
课时: 1课时 课型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知无论哪个种族的人都是人类大家庭的成员
2、了解不同种族人的相貌特征,服装打扮及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欣赏图片和大家讨论,了解不同人种的特征
2、抓住外形特征,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不同的人种教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奥运会的五环标志,各种族人物图片
学生准备:了解不同人种的风俗习惯,彩笔。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师出示奥运会的五环标志:这是什么标志?你知道它有什么含义吗?
2、引导学生观察五大洲不同人种的特征,可以从相貌、服装等处进行分析
(地球上有50亿人口,除了黄种人外,还有白种人、黑种人及其它有色人种)
你知道各种族的差异是怎样产生的吗?
答案:由于地面上各处自然环境不同,在温度、雨量、阳光等存在差异,又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体形的发展,就分化出了现在世界上不同的人种。如黑色素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保护皮下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免受紫外线的袭击。所以长期居住在赤道附近的人种变成了黑种人,他们的头发卷曲、覆盖头部,有隔热作用。而长期居住在高纬寒冷地区的人群,鼻子狭窄,使冷空气较慢进入气管和肺部。他们体形比热带地区要粗壮,肤色也较浅。这些特征代代相传,以至人类在地面上分衍成明显体质差异的种族。
3、游戏:你知道吗?
师来表演不同的“问好”形式?
请学生有肢体语言来表示不同人种的风俗,其它同学猜一猜
以小组为单位,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你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介绍我了解的种族。
着重介绍其三大特征:
相貌特征
服装打扮
风俗习惯
创作与表现
师生共同欣赏各族人的图片,认一认是哪个种族,哪个国家的人,你的依据是什么?
推荐图片:《地球上的小人》
学生以“各种族朋友”为题,画人物肖像 教师示范,并强调注意点:
抓住特征
概括特征
夸张特征(注重细节)
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大胆表现。
老师提示:
用简练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
表现时抓住人物的外形及服饰特点。
评价与拓展
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共同欣赏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如果……,那就更好了。”
2、课后学生可以举办一个各种族的服装秀。
第三课 画感觉
课时:1课时 课型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的各种感官,了解自己的感知能力。
2、学会用色彩、线条和形状,画出冷、热、湿、凉爽、安静、痛、痒等感觉。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大胆做画的能力。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感受能力,从而激发学生 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保护感觉器官的意识。
重点难点:
如何把自己的感知觉用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箱子和各种杂物、课件、绘画工具、一些食物,欣赏课件、范画、图案参考。
·学生准备:彩色水笔,调配颜色用的笔、盘、颜料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师:你们刚才走进教室的时候,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吗?
生:闻到很香的味道。(教师同时板书部分课题:嗅觉)
2、师:闻着这么香的味道,你们想到了哪些爱吃的水果呢? 生:我想到了……(课件同时展示出各种水果图片)
(上课前老师在教室里喷上清新剂,直接刺激学生的嗅觉,引出课题。)
1、品尝水果:
师: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个水果,想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尝一尝,尝出这个水果是什么?又是什么味道的?
生:品尝(苹果、甜味)
(教师同时再次补充课题:味觉)
2、讲解甜味
师:还有什么食物也是甜的?你能说一说它们的颜色吗?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甜甜的食物让我们想到了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你们瞧(课件展示甜味的颜色)
生:想着这么甜的味道,看着这么漂亮的颜色,真想把这种味
道画出来呢!(再次补充课题:画)
师:这种甜味到底怎么画呢?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帮帮老师,谁愿意做第一位小勇士。
生:创作
师:指导,点评(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进行修改。)
师:同样的一种甜味,我们可以画出多种作品呢!(课件显示另外四张甜味作品)
师:你喜欢哪一张?有什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味道也可以用点、线、面来表现了,真是太有趣了。3、引出酸味:
师:红红的苹果是甜的,可是当苹果在没有成熟的时候就是青青的,酸酸的。
师:那酸味给你带来的色彩感觉和甜味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对酸味色彩的认识,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呢?(电脑显示酸味的色彩)
4、品尝食物
师:老师今天要让同学们过把瘾,吃一吃食物,看看你还吃到了什么味道的食物?通过你的表情告诉大家,并且说一说给你带来了什么色彩感觉。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食物当中还有这么多的颜色呢!而且不同的味道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色彩感觉。(电脑岩演示体现其它味道的色彩)
5、闻一闻
师:老师这里还有三样东西,想请你们上来闻一闻,猜猜是什么?(大蒜、洋葱、生姜)
生:我闻出了……
师:原来食物当中有这么多的味道,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留意,还能发现更多的呢!
6、找一找
师:(教师出示一多花,让学生闻一闻)除了生活当中有很多的闻到之外,自然界中也有很多的味道呢!让我们一起到自然
界中去找一找!(电脑演示自然风光图片。如:大海、沙漠、花草、春雨、草原等)
生:指名回答 7、再次引申
师:原来自然界中也有这么多的味道,正是因为自然界如此的美丽,我们的生活显得更加的幸福和快乐。你们瞧!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学习是多么的快乐呀;过生日的时候有爸爸、妈妈的祝福,亲朋好友的祝福,还有小伙伴的祝福,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呀!(电脑演示一组幸福生活的图片)
师:可是,在很多偏远的山区还有很多的孩子却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没有宽敞的教室、没有象样的桌椅,有些孩子甚至由于家境的贫穷而被迫辍学!(电脑演示一组贫困山区孩子上学的情景)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这两段片子心里肯定充满了不同的感受。老师今天准备了四种不同味道的饮料,想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选出最能表达你感受的饮料。
创作与表现
师:老师今天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本奇特的书,你们瞧,是一本“百味书”,这本书可神气了,它能过散发出多种味道呢!你们想做一个吗?(想)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让每位同学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共同完成一本“百味书”!生:作业(每位同学可以画多幅、多种味道的作品)
课后延伸:
我们知道了食物当中、自然界中有各种味道,也知道了生活当中也有酸、甜、苦、辣等多种味道。老师真心的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的生活就象喝着甜甜的饮料,吃着甜甜的食物一样,永远的甜甜蜜蜜,幸福快乐!
第四课 动物朋友
(一)课时:2课时 课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动物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
2、对人类与动物的亲近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3、通过绘画表达自己与动物之间有趣的经历或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重点表现人与动物相处时的情景。
难点:
1、人与动物在画面上的位置及如何在简单的构图中体现两者和谐亲密的关系。
2、能通过对动物神态的描绘提高表现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手工工具、各类材料。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教师事先将同学的上次作业做简单衬裱,贴于教室显著位置。上课时,教师对每一幅作品均给予充分肯定。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巩固动物的基本画法,知道将简单的椭圆形组合后“就可以画出动物。学生快速勾勒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复习动物方法,提高熟练程度。
4、教师向同学点明本课学习内容并板书课题。明确学习目标,突出授课重点。
5、教师介绍动物的绘画方法:用圆形画头部,用半圆形画身体,两种形状组合后,再任意添加
练习、学生在作业纸背面练习画,可以是画自己喜欢的动物,拉近与动物的距离,回归爱心和童心世界。
用最简单的几何形讲解动物的各种造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画、会画。
①师生按照一定的节奏拍掌,共同完成“对口令”游戏。教师问前半部分,同学迅速接后半部分,如:(师)呱呱呱呱——(生)青蛙叫——
②师生共同完成“模仿秀”游戏。选出表演的同学上台,根据教师逐一出示的挂图,模仿图中的动物,全班同学根据表演者的动作猜测是哪种动物。
用肢体模仿动物的典型动作,活跃课堂气氛。
上两环节从形声两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动物的了解。用最简单的方法演绎动物的各种姿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想画、要画。
*方式一:画面以人物为主,四周添加动物。
*方式二:画面以动物为主,背景添画人物。
作业与展评:
⒈本课可以手工课形式出现,用黏土或其它综合材料制作。⒉学生讲述与动物之间的趣闻轶事,用连环画的方法记录与描绘。
⒊分小组讨论交流,编写童话短剧,然后制作道具,简单妆扮后表演给大家看。
第5课 青花盘
课时:1课时 课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青花盘和青花瓷作品,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
2、尝试用单色彩笔设计新颖、别致的青花盘。
3、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在圆盘内设计画面。
难点:画面的安排要适合圆形,画面要简洁、生动、线条流畅。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青花瓷,纸盘、颜料等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青花瓷和青花盘的图片或实物资料,纸盘和颜料。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画圆比赛
*教师徒手在黑板上画个又大又圆的圆,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作业纸上试试;
*通过对比讨论,选择比较好的一种方法再来画个圆。
2、点题
*教师出示用布盖住的瓷盘,请学生猜:“老师这有个圆东西,你能摸一摸,猜出它是什么吗?
*你们家中有这样的盘子吗?说说它们的用处。
*小结,这种质地的盘子我们称它为瓷盘,盘中绘有青色图案的瓷盘我们又称它为青花盘,板书——青花盘。
学习与创作
1、简介青花瓷:青花瓷是我国陶瓷艺术中的珍品,洁白的瓷和深沉的青蓝色,对比鲜明而又色调单纯,显得朴素雅致、清新自然。
瓷器的英文与中国的英文同为:„CHINA‟,可见,瓷器是一种代表中国的艺术,外国友人认识中国从认识瓷器开始。
2、初次尝试:
*用蓝笔在刚才画的圆上进行添加,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装饰;
*将画好的圆盘沿边剪下
*同座位互相欣赏,介绍自己的青花盘
3、选择两种不同的学生作业进行比较
(1)配有环形花边纹样,适合盘子外形
(2)直接绘以图形适合盘子的圆形
4、你知道盘子还有哪些形状?
5、学生练习:以单一蓝色设计一任意款式的青花盘
6、开个青花盘的展览,选出你最喜欢的青花盘
第六课 花儿朵朵(一)
(二)课时:2课时 课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体创作。
2、感知、体验“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激发大胆发表、展示的勇气。
3、:培养认识、发表、探究、创造、展示“花”的美的能力及综合利用各种材料、方法去创作、装饰、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引发爱花之情和环保意识。综合探索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体创作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
难点: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表现有创意的“美丽的花”。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花的图片,花的应用、装饰图片。
学生准备:收集花的图片和关于花的故事传说、知识等资料,水彩笔、橡皮泥、彩纸、绢纸、布、剪刀、易拉罐、塑料袋等各种媒材。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预备铃响后,上课前整顿纪律并审视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感知与体验
一、看种子的动画,想一想种子种下去会长成什么样的花,模仿种子的生长过程,开花的模样。
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变漂亮了,校园里的鲜花都开了……
师:你知道有哪些花吗?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进入鲜花的世界——揭题《花儿朵朵》
1、欣赏花(课件展示,伴有音乐,逐一播放图片。)
2、提问:(1)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2)长得什么样子?有哪些颜色?
师:你知道花的结构吗?
3、说一说
(1)你还知道哪些花卉?花的名字接龙。
(2)它的名字是什么?
(3)它长得什么样子?
二、学生回答的花,教师尽可能地展示。
4、花不仅好看还会说话,表达感情,让我们一起来倾听花的语言吧!你还知道其它的吗?
5、你能试一试画一朵自己喜欢的花吗?请几个同学上黑板演示。
6、欣赏各种不同的描绘花的艺术表现形式。
说一说,它们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出来的?
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画更好看?
根据材料和方法的不同,分小组自由合作,然后办个小花展,装饰教室。让美丽的花永远开在我们的教室里。
·创作与表现
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展示优秀作业。
·展示与评价:
1、师生共同扮演蝴蝶角色飞入各组“小花圃”中赏析评价学生作品。让学生评出最好的鲜花,并说明为什么。
2、环保教育。
师:有的人看见好看的花就把它摘下来,他这样做对不对?校园里有这么多美丽的花,你能想一句宣传语来提醒大家吗? 课后拓展:
应用欣赏——花花世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可以看见花。你从生活的什么地方能找到它?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爱美的人都喜爱各种花朵,在我们的社会交中花越来越受青昧,以花为“媒”,用花传情,探访,慰问,祝贺,交友,道歉,感恩都可以送上万千优雅的花朵来表达某种含义,不仅表达了送花者的心声,且显得高雅,含蓄,情真。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送花时不仅要了解收花人的喜好,也要分清场合。
第七课 我爱树木
(一)(二)
课时:2课时 课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观察中学会欣赏美的事物,美的树林。在欣赏中尝试理解美。
2、①运用基本图形进行创造性树林图画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及动手能力。
②从撕、拼、贴的过程中,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养成认真作业,细心工作的作风。
3、通过制作美丽的树林,激发学生热爱树木,保护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运用各种基本图形组织画面。
难点:指导学生注意画面整体效果。如构图的美观,色彩的和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本、CAI课件、挂图、动物头饰数个、剪刀、胶水、挂历纸、彩纸。
学生准备:旧挂历纸、彩纸、胶水、剪刀、白纸。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欣赏一段音乐(打开录音机).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小鸟的叫声)同学们想象一下小鸟在什么地方鸣叫?(树林里),现在,让我们一起到树林里看一看.2、放录像,引导学生观察.在美丽的树林里,到处可以见到高大挺拔的树干,郁郁葱葱的树冠,漂亮极了.林中小鸟欢叫,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都在快乐地生活,花儿也张开了笑脸,引来了美丽的蝴蝶.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剪贴制作这些美丽的小树.(1)、学生听音乐.(2)、学生回答,激发兴趣.3、拼贴练习: ①谈话: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基本图形,现在请看(出示图形),问:①这是什么图形?②它们像什么?
②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选图形,拼贴一棵漂亮的小树.(提醒同学想一想,哪个图形适合做树冠适合做树干).③问:同学们想一想,树林里还有什么? ④出示动物头饰,请几位同学扮演小动物.⑤多美的小树,现在老师就教你们做一棵美丽的小树.(1)学生观察回答:椭圆形、半圆形、梯形、长方形、三角形、树干和树冠.(2)学生拼贴小树.其余学生观察.(3)小动物在树林里蹦来蹦去.4、示范制作过程
(1)构思:老师先想一想做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2)选材:(出示挂历纸)根据挂历纸上的图案的颜色勾画出需要的图形.(3)剪或用手撕.(4)拼贴:(出示白纸)在作业纸上拼贴一棵美丽的小树.·创作与表现
1、出示范例.谈话:老师这里有很多小树,都是用挂历纸和彩纸做出来的,你们觉得漂亮吗?
2、作业要求:同学们,你们做的时候也要这样构图大方,色彩鲜艳.3、欣赏同龄人作品,打开课本
谈话:瞧,他们做的小树多漂亮,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做出比他们做的还要美的小树来.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配乐)
①谈话: 老师把这些小树放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茂密的树林,成为小鸟快乐的家园.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帮小鸟建造更多美丽的家?成为小鸟的好朋友,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小鸟最喜欢做的又快又好的同学,现在请同学们手中的挂历纸或彩纸剪或撕出基本图形,制作出一棵美丽的小树,做完后放在小树林里做小鸟的家.②要求:贴出一幅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③巡视时及时鼓励能巧用纸的花纹和颜色的作品,并向学生展示.④提醒学生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展示与评价:
1、学生将作业放到小树林里,请同学们评议自己喜欢的作品.2、教师从设计、色彩等方面进行全班性讲评.3、将小动物头饰送给优秀小设计师.4、课外引申:
思想教育.我们共同在这美丽的树林里欣赏到了美,又用我们的手创造了美.树林是人类的朋友,树林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树林能使我们的地球更美丽,我们应该保护它,爱护它.这样,我们的世界将会比今天更美丽.想一想,能不能用废旧物品做出更多美丽事物呢?
]
第八课 树上树下
课时:2课时 课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自编或想象一个有趣的发生在树上树下的故事,故事中的形象有动物和人物。
2、启发学生使用各种材料,用不同的表现方法独立或合作表现树上和树下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3、为学生们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体会创编故事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想象,创编有关树上树下的有趣故事。
难点:学生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表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范作及道具等
学生准备:多种材料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一、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欣赏《树上树下》的作品,并请他们说说表现的内容。
2、教师根据作品创编故事,你想不想也编一个故事并把它们表现出来呢?
3、揭示课题,进行板书:《树上树下》。
二、新授
1、观看录象,感受树林中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已有的童话情节改编《树上树下》的故事。
3、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模仿故事,评选最佳表演组合。
4、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这个故事呢?
5、欣赏、讨论本课中的作品,进一步了解表现的方法
6、讨论我们将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这个有趣的故事。
7、小组讨论:怎样进行分工?如何制作、如何谐调?
创作与表现
1、教师简单的示范创作过程。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表现《树上树下》。
3、教师巡回辅导。
展示与评价:
1、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
2、互相评价,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3、谈谈合作的感受。
第十课 会变的花
课时:1课时 课型:创作 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花卉的大致生长情况以及它们的基本外形特征。
2、尝试比较花卉原始形状与花卉变化形状之间的不同,体会对称式花卉图案和均衡式花卉图案的装饰性形式美。
3、能够运用点、线、面三元素、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设计花卉图案,采用、简化和添加的方法进行花卉图案的创作设计。
重点难点:
先简化花卉的外形,再在外形轮廓的基础上适当添画、完成创作。
图案变形的创作过程中注意保持花卉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花卉实物、花卉图片、花卉图案图片等。
学生准备:日常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闻——感受其香
(1)独用嗅觉感受花卉的芳香
(2)猜一猜:是花(板书——花)
2、看——感受其美
教师展示一组世界各国国花的图片,学生观看并指认图中各种花卉的名称及国籍;
3、说——展现其多姿多彩
同桌同学再彼此说说自己知道的花卉常识,如:花的气味、外形、颜色、作用怎样,花的生长、栽培、种植、养护如何等。教学过程:
1、观察:以线描的方法写生花卉
(1)教师示范,并以语言表述写生的点滴感受,给学生明了的学习方法。
(2)以小组为单位线描1-2朵花
(示条件而论,可室内写生、也可室外写生)
3、概括花卉的特征:(1)每朵画都有花瓣、花心组成
(2)不同品种的画,其花瓣、花心、颜色也有所不同
4、花儿变戏法——看看、说说、想想
(1)教师出示写生花卉与花卉图案(点题:板书——花儿变戏法)
(2)寻找异同之处——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可围绕以下话题展开:
(花卉图案保留了花卉原形的哪些方面?为什么要如此保留?)
请学生概括方法
5、教师根据学生概括的方法,尝试设计花卉图案。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按大家的建议及自己的经验完成花卉图案的设计。
6、师生互动学习,探究创作表现的方法。
(1)教师按这一花卉的原形设计一个与刚才所画花卉图案不同的图案,如果刚才画的是对称式,则再画一个均衡式。或反之。
(2)师生共同观看、交流两种形式的图案,比较它们不同态势的形式美。
(3)请同学画花,教师将他们的花心、花瓣进行从新组合,在以点、线、面三元素进行装饰。
7、大胆尝试: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表现形式进行作业练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作为创作的原形。
(2)根据花卉原形做简洁的概括性轮廓处理。
(3)进行花卉图案的装饰性艺术处理。包括:点线面的装饰、色彩的装饰等。
(注:为自己的花设计一个特定的场景)
(4)教师在同学作业过程中安排一次作业的简评,根据同学的作业情况做适当小结,提醒学生注意突出作品的装饰性。评价与反思:
1、同学将各自的作业进行交流。
(1)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同桌同学欣赏,看他能否猜出图中的花卉图案的原形。
(2)向同学介绍自己创作构想,说说自己如何“妙笔生花”。课后延伸:
第十一课 会变的树叶
课时:1课时 课型:应用 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树木的大致生长规律以及它们的基本外形特征。
2、尝试比较树木的原始形状与树木变化形状之间的不同,体会对称式花卉图案和均衡式花卉图案的装饰性形式美。
3、运用点、线、面元素,采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对树木原形进行简化和添加的艺术处理。
重点难点:
先简化树木的原有外形,再在外形轮廓的基础上作个性化的艺术加工,完成创作。
图案变形的创作过程中注意保持并突出树木的原形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树木原形图片、树木图案图片等。学生准备:日常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观看图片。
(1)教师展示一组树木的图片,学生观看并指认图中各种树木的名称,如松树、银杏、梧桐、桂树、柳树等;同桌同学再彼此说说自己知道的树木常识,如:树的外形、颜色、作用怎样,树的生长、栽培、分类如何等。
(2)教师展示一组树木图案的图片,同学指认图中的树木,说出其名称。
2、同桌同学互相交流
3、教师以一种树木为例,演示图案变形的方法。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按大家的建议完成树木图案的创作。
4、师生互动学习,探究创作表现的方法。
(1)教师按这一树木的原形设计一个与刚才所画树木图案不同的图案,如果刚才以线造型,那么现在以面造型;如果刚才直线为主,那么现在曲线为主;如果刚才彩色立像,那么现在单色立像。(2)师生共同观看、交流几种不同形式、不同效果的图案,比较它们不同态势的形式美。
(3)注意叶子的不同特点。
创作与表现:
1、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表现形式进行作业练习。
*方法一:
(1)选择自己喜欢的树木作为创作的原形。
(2)根据树木原形做简洁的概括性轮廓处理。
(3)进行树木图案的装饰性艺术处理。包括:点线面的装饰、色彩的装饰等。
*方法二:
(1)选择树木外形进行美化。
(2)在„树‟的范围内„拉根线条去散步(‟画回忆散步时的心情:师生交流后教师小结散步时除了通常意义上的轻松愉快外,也免不了会有突发情况,因此我们的线条应随着散步的心情变化而变化。)
(3)在适当的地方添加„点‟。
2、教师在同学作业过程中安排一次作业的简评,根据同学的作业情况做适当小结,提醒学生注意突出树木的特点。如挺拔、粗壮、颀长、茂盛等。
评价与延伸:
1、同学将各自的作业进行交流。各人向同桌介绍自己创作的构想,说说自己的“得意之笔”。
2、对本单元的图案学习作简单回顾和总结。
(1)谈谈自己是如何将“点线面”在“会变的花”和“会变的树”上加以应用的。
(2)就 “一半来自自然,一半来自创造,让自然变得更有秩序,让植物变得更加奇妙”展开讨论与交流,说说自己对自然美与秩序美的认识。
(3)回忆日常生活中以树木图案为设计主题的作品实例。
第十二课 来画虫
课时:2课时 课型:创作 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收集资料,饲养昆虫,探讨、比较各种昆虫的不同特点,能由探讨活动获得发现和新的认知,培养出对研究昆虫问题的兴趣和乐趣。
2、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编写昆虫的谜语,以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昆虫的形态,变化,尝试编写童话剧……培养阅读、写作、讨论、表达能力。
3、融入自己的情感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画出美丽的昆虫,也可以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昆虫工艺品。
4、学习昆虫的叫声、歌曲、动作,制作简易道具,利用游戏形式开展文艺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合多学科知识,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各种昆虫。
难点: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多元学科不同领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记录表、电脑课件、实物投影仪、图片、范画、仿真昆虫玩具、昆虫歌曲、音乐,各种有关资料…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布置学生在校园内,或住家的院子里进行观察寻找,并纪录看到的小虫子,此时不限定昆虫。提醒观察、寻找时要注意安全,并能专注,安静的观察,不可用手随便捉取。
讨论:虫子是(什么形状?颜色?几只脚?有翅膀吗?长相还 有什么特别之处?)用图画或文字描绘出来
起生活习性和本领及在哪里发现的?
疑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活动二:昆虫大碰撞(分析和思考)
1、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昆虫猜谜游戏
每个小组要选择几种昆虫作为本组的形象代表,并通过设计谜语让其他组来猜。这要求对该昆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有相当程度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出题。通过这个游戏,激励学生为求胜利,团结合作,主动求知的学习态度。
2、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整理后呈现,分组自由选择有关昆虫的问题,鼓励学生以类似研究的手段去实验,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应用各种材料,经整理分析后解决问题,借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初步的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
你 知 道 吗?
--有 关 昆 虫 的 问 题
(1)、昆虫是什么?
(2)、昆虫的有多种类?
认知与表现
以蝴蝶为例,不一定要把昆虫的所有特征全部画出来,而是恰当的运用概括夸张,如蝴蝶的身体概括成长橄榄形,六只脚省略了,因为这并不是蝴蝶最美的地方,而翅膀要特别强调运用夸张的手法,画的再大些,上面花纹还可以添得更美丽些。活动四:我是一只…(综合和展示)
1、将自己扮演成一种昆虫。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道具准备(如面具、头饰的制作,服装的设计,音乐选择及排演活动)。
2、肢体游戏:我是一只…(蝴蝶、锹甲…)学着昆虫的蠕动、爬行、飞舞、吃东西、逃难…
拓展和延伸:
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昆虫童话剧的脚本设计,每人发挥自己特长,各尽所能,共同准备道具,有的写剧本,有的制作面具头饰,有的演奏乐器,模仿昆虫叫声进行配音,有的编排昆虫的动作…通过团体的合作、激励,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鼓励家长参与,共同排练及设计背景,使活动更精彩!
通过有关昆虫的综合实践活动,你们一定更喜欢这些小精灵了,昆虫世界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等着我们去发现,去解决,那就继续你的研究吧!
第十三课 我做的虫
课时:2课时 课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关注虫子,提高对生活的热爱。
2、通过对虫子的创作设计,深刻体会它们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对虫子在城市中的作用有更为充分的认识。
3、培养手工制作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根据虫子的主要类别,选择自己想要设计的一种,在其外观方面进行总体设计,画出效果图。
对自己喜欢的虫子的优劣提出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虫子的图片,包括网上下载的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有关虫子的资料,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讨论。
(1)同学之间相互交谈生活中见过的虫子,说说感受。
(2)有的虫子爱群居,有的虫子爱独居。蜜蜂、蚂蚁就是爱群居的虫子,它们有自己的社会,有国王和士兵。蚂蚁会种粮、放牧、打猎、还能预知天气变化,全班同学集中交流。
2、表演。
同学分成6~8组进行游戏表演活动。再现虫子的可爱,如,蝗虫能跳跃自己身长200倍的距离,屎壳郎能推动比自己大许多倍的物体,蚂蚁则能半动自己重量几十倍的物体。
3、交流。
请表演者谈谈自己的感受,对虫子提出自己超出寻常的想法。
创作与表现:
1、向同桌同学描述自己最想做的虫子,说说自己在基本形和观赏性方面的精妙设计,再征求同学的意见,请同学为自己做参谋。
2、选择自己生活当中印象深刻的虫子,也可以参考美术书上的图片的样式,以它们为原形进行新的设计工作。可在虫子的外形上多加考虑,用彩色水笔画出简洁的原始外形,然后再添画新的功能;也可以在虫子的特点上多加考虑,以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为基本形,进行设计与绘制。
评价与反思:
同学将自己完成的作品向同桌同学展示,再互相说说自己创作的经过,大家互相观看并发表自己的意见,看看与周边环境是否和谐统一。
第十四课 你会设计邮票吗
课时:2课时 课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邮票的有关知识,掌握邮票的设计方法,设计一张漂亮的邮票。
2、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运用各种表现手段设计一套有意的邮票。
教学难点:
了解邮票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的产物,并学习设计一枚精美的邮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邮票、邮票的放大图、设计步骤图等。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欣赏
邮票的设计主题突出,色彩明快,富于装饰,别具创意。
1、师:写一封信,或抵万金的家书,或淡如水的闲谈,都会买上一枚邮票,贴于信封,投入信箱,从那一瞬间起,信中的文字便被无限地拉长,直温暖亲人,友人的心扉(师出示范画)。
2、学生欣赏同学的集邮册
生:集邮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师:邮票即能用于邮政,又能留于家中玩味,既具备千里飞鸿,一寄思绪的浪漫,又具有收藏价值。
体验:
1、我们有谁轻易地离开过邮票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设计邮票,在这狭小的天地里叙述更多的事情?自己设计的邮票更有情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邮票。(板书:邮票设计)
2、师:现在我们手中有一些邮票,请同学们观察自己手中的邮票,看一看邮票上都有什么?邮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生:有图案,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等。
4、师:邮票有哪些种类?你知道邮票上有哪些标记吗?(教师
出示投影片、同时讲解)。
5、生:邮票的外形边缘有整齐的齿孔,票面必须注明邮资的价格,发行的时间和地区。
6、师:邮票主要有以下几种,并且每种邮票上都有一些标记。
7、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讲解航空邮票和欠资邮分票。
普通邮票 用“P”表示。
纪念邮票 国际上有“C”表示,我国用“J”表示。
特种邮票 国际上用“S”表示,我国用“T” 表示
航空邮票 用“A”表示
欠资邮票 用“D”表示
小型张和小全张 用“M”表示(教师出示投影片)
8、生:学生观察投影片,并思考。
师:邮票上有一些数字,如“8-6”,这是什么意思?它表示这套邮票共有8枚,这是其中的第6枚,一套邮票多少枚没有统一的规定。多枚可以组成一套,独立的一枚也可以称其为一套。
师:了解邮票和知识,设计邮票就方便了,怎样设计邮票呢?由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构思(板书:构思)
9、学生思考
(1)我要设计一套有关校园生活的邮票。
(2)我要设计一套有关跨世纪的邮票。
邮票上有图案、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
10、学生作业
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各种手段设计一套有意义的邮票,老师这里有一些主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主题设计邮票内容,也可以自己设计确定设计的内容(出示投影片)
(学生设计绘制邮票,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设计存在的问题,对设计精巧新颖的学生给予鼓励)。
展示与评价: 师:看,设计师们设计了这么多的邮票,漂亮不漂亮啊?有……你最喜欢哪张邮票?为什么?这张邮票是谁设计的?请你说一说你的设计想法。
一、构思
二、起稿
1.图案
2.面值
3.发行时间
4.发行地区
三、着色
课后小结:
第十五课 想想、说说、画画、写写
课时:2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绘画日记的结构特点,并能应用到生活当中。
2、通过读故事、看故事,引发的语、形、色来描画记忆,完成日记或书信的内容,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重点:
学习绘画日记的表现特点,并应用到生活当中。
教学难点:
通过听声音引发的语、形、色来描画记忆,完成日记的内容,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声音素材库资料,大屏幕实物投影,绘画日记步骤画(部分已完成)。
学生准备:彩笔,油画棒,色彩(水彩、水粉颜料)。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分钟
感知与体验
1、师:我们很多同学有记日记的习惯,大部分同学都用文字记录的形式,你们知道不知道有一种比它更直观、更形象的表现方式是什么呢?
2、生:绘画日记。
3、师:那么哪位同学能说掸什么是绘画日记呢?
4、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绘画日记就是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每天发生的有意义、有趣的(板书:绘画日记)
5、师:那么,什么能帮助我们回忆起日记的内容呢?我们想「想,生活除了少数寂静无声的场面,多数都是有声音相伴的,当我们听到了某种声音就会联想到以前看到的或发生的事情,那些色彩缓纷的目子就会浮现在我们眼前,所以这甘课我们要通过听声音画彩色记忆画来表现绘画日记的内容。(板书 听声音画彩色记忆画)认知与表现
1、师:老师播放几种声音,请同学们注意听,然后描述一下是什么声音?使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及色彩? 生:答几种不同的情景及色彩。
2、师:同一种声音能联想到的不同情景和色彩吗?
3、师:老师先放一种玻璃碎了的声音,然后出示听到这种声音后画的一幅绘画日记,并让学生观察这幅作品除了绘画部分以外,还有什么内容?
生:有文字部分。
(板书:绘画日记结构:1·绘画部分;2·文字部分)
4、师:注意有横式、竖式、中间。文字部分有日子和说明。
5、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这幅绘画日记是怎么画的呢?
6、师:当老师听到这种玻璃碎的声音以后,就想到前些天有一个小朋友在楼下踢足球的时候,不小心把我家一楼的玻璃打碎了,并向我道歉的情景,我想这个画面主题应该是做了错事就承认,背景是白色楼房及碎了玻璃窗,蓝色的天空和葱绿的树木。
通过大屏幕实物投影展示绘画步骤。
(板书)步骤:(1)构思画稿。(形象、匀称)(2)用色彩画。(大胆、鲜明)(3)文字。(概括、简练)
7、师:同学们,刚才很多同学回忆起了一些美好的情景,还有一些同学已经想好了情景没有说,现在就用你们手中的画笔把你们刚d讲的和想到的情景画下来,你们能行吗?
8、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挑内容新奇的展示一下。学生可以自由上前面从电脑的声音素材库中调声音激发想象,鼓励大胆用色,在学生作画过程中,放优美的音乐营造一种氛围。
·展示与评价:
1、让勇敢的孩子自己到前面通过大屏幕实物投影讲自己的绘画日记,形式不拘一格,教师把良好的道德观念渗透到老师的参评中,"(学生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提问题讨论)遇到走形的,教师也不要责怪,从其他方面鼓励。
2、师:同学们,感谢你们把老师带到你们美好的有声音有色彩的世界中;也希望绘画日记成为你们的朋友。
第十六课 各式各样的椅子
(一)(二)
课时:2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学习目标:
1、关注椅子的设计及公共环境的美化,关注生活。
2、通过对椅子的观察与描画,了解椅子在生活中的作用,对其功能性与观赏性的统一有较充分的认识。
3、培养良好的设计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了解椅子的主要种类,对其功能性与观赏性的统一进行总体评价,画出自己喜欢的椅子。
对自己知道的椅子的优劣提出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改进建议。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椅子的图片,包括网上下载的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有关椅子的资料,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回忆
(1)你坐过多少把椅子?哪一把最有趣?是理发店里的,还是口腔医院的?是园林里的古代红木椅,还是博览会上的新产品?
(2)中国明代的椅子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她美在哪里?全班同学集中交流。
2、辩论
办公、学习、休息、看电影、椅子的用途不一样,形状也应该不一样。有人认为椅子。
观看比较。让人坐得舒服、稳当、牢固就行了,美不美并不重要。这种说法正确吗?你的看法呢?(欣赏椅子的图片)
·创作与表现:
1、向同学描述自己最为满意的一把椅子,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评述其在功能性和观赏性方面的精妙设计。
2、选择自己生活当中印象深刻的椅子,也可以参考美术书上的图片的样式,用彩色水笔画出它的外形,并在其周围添画适
当的背景,如房间、公园等其它公共场所,完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3、指导画面(教师扳演作画步骤)
(1)定位(2)从前往后画
(3)添加细节 ·评价与反思:
1、同学将自己完成的作品向同桌同学展示,再互相说说自己创作的经过,大家互相观看并发表自己的意见,看看与周边环境是否和谐统一。
2、学生从功能性和观赏性统一的角度谈谈自己对椅子的看法。
第九课 水墨画树
课时:一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进一步认识国画,感受其变化丰富的墨色效果,增强对国画的兴趣。
·通过谈话了解更多有关树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学习树的绘画技法,尝试、体验毛笔的用墨效果;大胆用笔,学会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笔法,对国画中写意画的概括性有所感知。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毛笔画树的基本画法,重点的对树的结构形态的掌握。
·难点:画树叶、树枝时,要注意用墨用水的要求。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树的范图数张、国画工具、材料等。·学生准备:大、小毛笔两——其次,从生活用品、住房、交通工具等方面进行具体地分析。教学过程:
1、“点、线、面”的构成方式:
点:点是相对细小的形象。所谓细小是相对与周围的环境而言。分为有序和无序两种组合。
线有粗细。当其宽度与长度差异悬殊时方能成为线。线分为直线、曲线等。
面:占据大空间,宽窄比利适当的形。
2、作业要求:
(1)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画一幅具象作品
(2)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可用“点”、“线”、“面”分别造型,也可以综合起来。评价与反思
1、看赏同学们的作品,体会作品中 “点、线、面” 传递的情感。
2、自我表达对“点、线、面”的理解与认识。板书设计: 演示区
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点 线 面 线——直线、曲线 面——规则、不规则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