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尤炜: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创新设计

时间:2019-05-15 02:5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度解析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尤炜: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创新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度解析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尤炜: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创新设计》。

第一篇:【深度解析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尤炜: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创新设计

【深度解析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尤炜: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

创新设计

编者按2017年秋季,国家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起始年级使用。为帮助广大教师全面、准确地理解统编语文教材设计的理念、意图和特点,教学更有效,本刊约请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四位教材编辑从不同角度阐述统编教材要点,沟通教材编者和一线教师,明中探讨新教材的教学。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创新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 尤 炜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母语课程天然地具有选择、诠释、传承本国传统文化的职能。从各国的母语课程标准和母语教材来看,几乎都将传承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目标。近三十年来,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有关传统文化的表述“密度”“强度”和“程度”在不断提高,各版本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数量、种类、范围总体上也呈增长、扩张的趋势。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将传承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目标。

任何目标的达成都不可能是自动的,需要进行有效的设计。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确定了“选择哪些内容”(主要表现为文言诗文篇目)和“选择多少内容”(主要表现为文言篇目数量和比例)之后,编者的主要精力就要放在相关内容的设计上,包括整体的安排和局部的构思。有效的设计是保证教材“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落到实处的关键。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吸收了以往各版本语文教材在这方面的宝贵经验,又在“守正出新”的原则下有了一些设计上的创新。一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类型,改变知识学习的方式与以往的语文教材一样,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学习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所必需的知识。以语言方面的知识为主,也包括了历史、哲学、地理、古代科学、礼仪、官制、名物、民俗等各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主要存在于课文的注释中,是静态、点状、彼此分散的,构成了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主要通过被动接受的方式,利用它们来疏通文意,理解课文。

除这些知识之外,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还提供了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学(文化)史常识、名家论述等,大多属于陈述性知识。对这些知识,教材在“预习”和“阅读提示”部分,大多采用“给出提示,自主搜集”的处理方式;在课后练习部分,大多直接给出知识,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深入探究。也就是说,这些新增的知识更多地扮演着学习“助手”“支架”的角色,意在将相关内容的学习引向自主和深入。

例如《唐诗二首》的预习: 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这两首诗歌,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

给出“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的判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诗作来理解这一判断的深层含义。又如《梦回繁华》的阅读提示:

《清明上河图》还有很多值得探究之处。例如,有学者认为这幅画有揭示社会问题、劝谏宋徽宗之意,表现了画家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课外可以阅读《〈清明上河图〉的故事》《解读〈清明上河图〉》《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等书,进一步了解这幅名画。

概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导学生从与课文不同的角度去探究《清明上河图》背后的故事,并给出可以拓展阅读的书,让具体的陈述性知识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再如《周亚夫军细柳》课后练习二:

《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 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 作为对照”(李长之语)。细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直接引述权威学者的论断,提示阅读文本的重点,提供思考问题的线索,引导学生自主理解、欣赏课文,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语言知识方面,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基本不呈现固定、系统的文言语法知识,而是重视让学生从对语言现象的自主学习中,自然理解这些知识,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习得方式。例如《木兰诗》课后练习四:

理解下列诗句,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相互交错、补充的。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又如《〈礼记〉二则》课后练习四: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注意古今意义的异同。1.故曰:教学相长也2.不独子其子3.男有分,女有归4.货恶其弃于地也5.盗窃乱贼而不作

前一道题涉及“互文”的知识,后一道题的要点则是文言文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古今异义”。教材的处理方式是:“点出现象—稍加提示—自主总结”,这样就把原本相对静态、固定的语言知识做了动态化的处理,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整理文言知识的能力。与以往的语文教材相比,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容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不过,由于在设计时更加细致地考虑了相关知识的类型与呈现方式,特别是考虑了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现状,区分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这使得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并没有陷入叠床架屋、机械灌输的泥淖中。二利用文白差异,增强学生语言表达中的“中国味” 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常见的偏误,即将文言文教学窄化为文言教学,又将文言教学窄化为文言知识、语法教学,并进一步将其固化为背注释、背译文、背语法知识。这一偏误既降低了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又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这一偏误的产生有众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急于帮助学生跨越古今汉语的差异,使其能了解文本的基本意思。表现在教材上,就是文言诗文的课后练习比较重视词、句意思的理解和诗文大意的把握,较少让学生涵泳品味文言本身。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有一个比较大的思路转换,即不简单地将文白差异视为障碍,而是将其看作一种学习资源,通过背诵、比较、体会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通过有限内容的学习,体会文言之美,使他们潜移默化地熟悉、接受文言的表达方式。

之所以这样设计,还考虑到现代白话文有着比较明显的欧化倾向,虽然有明白如话、易于传播的优势,但是想要典雅凝练、生动活泼,仍然要不断从文言和古白话中汲取营养。当前许多中国人口中和笔下的汉语越来越没有“中国味”,语文教材必须通过有效的设计,对此作出回应。

几乎所有的文言诗文单元的“单元导语”,都提出了“反复诵读”“熟读成诵”的要求,对绝大部分出现在教材中的文言诗文都有背诵的要求,并不忌讳被指责为“死记硬背”,其用意就在于增进学生对文言的直接认知。

在课后练习中,这样的设计也很多。例如《三峡》课后练习四:

翻译课文的中间两段,把原文和自己的译文都朗读一遍,边读边体会它们不同的语言特点。

这是要通过比较,让学生深入体会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在表达方面的不同点。通过比较,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也才能具体了解自己使用的现代白话文需要向文言文学习、借鉴些什么。再如《岳阳楼记》课后练习一:

北宋诗人陈师道曾经指出:“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这篇散文融入了赋的特点,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诗意,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加以背诵。

引用古人论述,加上编者的解说,在题目中呈现大量知识,目的是让学生在一定指导下,自主品味、体会文言文独特的“语言美”。学生欣羡其美,浸润其中,时日既久,自然会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加以运用。

近现代以来在文学语言方面被广泛认可的作家,绝大多数都有比较深厚的文言功底,这使得他们的文章既符合现代白话文发展的大趋势,又保有“中国风格”“传统韵味”。因此,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特别注意提示学生注意典范的白话文作品中的“文言因素”。

例如《背影》课后练习四,指出“本文的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要求具体赏析的内容之一如下: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这是三个比较典型的文言与白话融为一体的句子,有文言的凝练典雅,却又是白话文,课本将它特别提出来分析。学生如果能反复品味,对自己应该“怎样写”白话文会有所启发。除了关注白话文作品中的“文言因素”,对现代白话文作品中的“古白话因素”也给予了关注。如《蒲柳人家》的阅读提示中这样写道:

小说语言富有特色„„借鉴传统小说和评书的语言,例如“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这样的语句很多,阅读时要细细品味。

学生只要与此前学过的《智取生辰纲》稍加联系,就不难理解古白话生动、活泼、传神的特点。读得多了,感受得多了,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带”出来。

传统文化的传承,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与传统共生、交融。语言表达的“中国化”,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达到一定层次的标志,也是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的必由之路。一个人说话、写文章没有“中国味”,即使掌握再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他与传统文化之间也很有可能仍是彼此疏离的。从这一点来看,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对“文言之美”的关注,具有超越语文课程的意义。

三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价值观一种文化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其价值观上。对“为此文化所化之人”来说,这种价值观是深入骨髓、成为一种文化无意识的。在依据这些价值观判断或调整个人行为时,不需要刻意地分析和推论。中华传统文化自然也有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它经历了历史的淘洗淬炼,具有相当的合理成分,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更成为身处世界各地的华人所普遍认为的“文化身份证”。语文教材要精选这一价值观体系中最具价值的部分,让学生在学语言、学文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最终慢慢接受这些价值观。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广泛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优秀价值观,如反躬自省、讲信重诚(《〈论语〉十二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忠爱国家、不慕利荣(《木兰诗》),居仁由义、遵道直行(《富贵不能淫》),刚直不阿、不媚权贵(《周亚夫军细柳》),天下为公、视人犹己(《〈礼记〉二则》),先忧后乐、胸怀天下(《岳阳楼记》),与民同乐、忘怀得失(《醉翁亭记》),等等。这些价值观都是历代仁人志士所推崇和共同遵守的。除此之外,还关注一些不那么“重大”,但确实很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价值观,如眷恋家乡(《次北固山下》《黄鹤楼》),追求爱情(《蒹葭》),珍惜友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向往隐逸(《饮酒》其五),等等。这部分价值观与国家、道德关系不大,却带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审美特质,是中国文学艺术重要的思想根源。

为了提示学生关注这些价值观,教材做了有针对性的设计。例如《岳阳楼记》课后练习四:

“迁客骚人”与“古仁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这些练习题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古人的价值观,在文章的感染力中自然认同这些价值观,而不是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因此也比较容易接受这些价值观的影响。

一些重要的价值观,往往会凝聚为文化概念,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试图引导学生对其中的一些进行初步的分析,并联系现实生活思考这些概念,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的内核,增强他们的认同感。

例如,针对“信”这一概念,设计了主题为“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给出从先秦到唐代的诸多材料,要求学生“研读整理后的资料,小组内讨论: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于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重要意义?”从概念的内部分析,到概念的现实价值,要求学生全面把握,避免学生只把“信”理解为“诚实”,从而矮化中华传统文化。此外还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求学生围绕“信”的时代意义和当下境遇展开讨论、调查、演讲,在语文实践中进一步理解这一概念的重要性。除了“信”,教材还利用课后练习和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关注“本心”“大同”“和”等重要概念,广泛涉及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四引导学生熟悉并思考“中国式思维方式”不同文化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思维方式的不同。总体来看,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有直观、整体、辩证和功利的特点。它不脱离具体现象进行理论推演与思辨,而是抓住具体事物,对其进行整体观照,注重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将概念与现象、主观与客观、经验与逻辑融为一体。同时,这种思维方式重视解决现实问题,关注现实社会,很少进行远离现实的“纯知识”(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的研究。教材没有必要教育学生“像古人那样思考”,而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古人是怎样思考的”,并从今天的视角加以思考。例如《鱼我所欲也》课后练习一: 本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引导学生用现代的方式分析孟子的论证中与现代逻辑推演相通的部分,这样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先贤思想的深刻,还能对孟子思维方式中与现代逻辑不合拍的部分(这在相当程度上是中国式思维方式的特点)有更明确的认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重视站在当下的角度重估传统的价值和意义,避免沿用机械的“精华—糟粕”二分法,而是让学生客观认识、积极思考。教材中有关“中国式思维方式”的设计,贯彻了上述的理念。总体而言,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认真考虑了语文教材在传承传统文化时的主要功能,结合社会实际和教学现状,做了具有创新性的设计,试图将学生置于一个“知识—语言—思想”“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语境中,唤醒学生固有的文化集体记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传统文化,使学生既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又理性地认识传统文化,成为一个更有中国气质、中国风度的当代中国人。——《语文学习》2017年第11期

第二篇: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的设计思路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自读课文的设计思路

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恒舒

国家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试图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自读课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点。它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标,以自读课文为主要材料,以学生自我阅读实践为主线,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自求自得,使教读课所学知识、方法和能力有效迁移和拓展。可以说,它是联结课内与课外的重要纽带,是实现学生素养提升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有效渠道。以下试以七年级上册为例,对自读课文的设计思路作简要介绍。

一、为什么要设置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早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一部分课文被标明为“阅读课文”。1987年版则区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并明确了三者在教学中的不同地位:“讲读课文由教师教读,课内自读课文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课外自读课文由学生在课外阅读。”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延续了这一思路,但只区分教读、自读,不再有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的区分。这样的区分,尽管初衷只是“为了不加重教学负担”(当时一册教材的课文总数是35—40篇,教读、自读各占一半左右),但也确实彰显了编者区分课型、提倡自主学习的意图。新课改以来,则改为精读和略读的区分,不独人教版教材如此,苏教版、语文版等也都区分出了略读课文。这就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均将精读、略读作为学生应该掌握的阅读方法,再拿来作为课型的名称,难免造成概念指称上的混乱。更重要的是,精读和略读对于课型的定位不够明确,从而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对所有课文都采取以精读精讲为主的办法,只是精读课文用的课时多,略读课文用的课时少而已;甚至有的学校或地区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干脆“砍掉”几篇“不重要”的课文,其余一律巨细靡遗地精讲。为了纠正这种教学偏向,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首先在名称上恢复了“教读”“自读”的提法,明确了两种课型特别是自读课的基本定位——所谓“自读”,要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

当然,自读课文的设置并不是简单的“回归传统”。尽管过去自读课文的设 计目的定位在“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阅读,培养自学能力”,但课前有提示、课后有练习的设计与教读课文差别不大;至于新课标教材中的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在助学系统和作业系统的设计上几乎没有差别,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难以准确地把握两类课文不同的教学特质。为了更好地区分课型,让教师一看教材就能意识到两种课型的差异,教材编者做了大胆的尝试,对两类课文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编写体例。

二、自读课文的编写体例

自读课文在体例上与教读课文有着显著的差别:不设预习和课后习题,而代之以旁批和阅读提示。这种编写体例是为自读课的课型服务的:不设指向明确而具体的预习和课后习题,是为了避免教师根据教材设定好的要点和路径去精讲,从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空间;而设置旁批和阅读提示,则是为了提供一些“抓手”,使学生的自主阅读更有效,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抓手”来组织教学活动。以下就以七年级上册的自读课文为例谈谈旁批和自读提示的设计意图。

1.旁批

旁批随文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力避结论的直接呈现,强调启发性和引导性。这些旁批从呈现方式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点评式的,针对课文内容的关键之处、写作技法、文笔精华等精要点评。针对内容关键之处的如:

启示真理,给“我”以爱——莎莉文老师再塑“我”生命的两个支点。(《再塑生命的人》)

问题的提出来自细致的观察。(《动物笑谈》)

针对写作技法的如:

开篇点题,引起下文。(《雨的四季》)

交代自己身体状况不佳,埋下伏笔。(《走一步,再走一步》)针对文笔精华,侧重语言赏析的如:

春雨“洗淋”万物,夏雨却“浇灌”大地,准确写出雨的不同特点。(《雨的四季》)

注意品味文章语言的清新典雅。(《散文诗二首》)

另一类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启发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有的指向文本内容,2 如:

爸爸出现了。他会怎样帮助“我”脱险呢?(《走一步,再走一步》)“逗笑”“怪诞不经”“疯子”,这位动物观察者会有怎样奇怪的行为?(《动物笑谈》)

有的指向写法或语言特色,如:

这里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散文诗二首》)“说也奇怪”是神话、童话等作品中常用的话。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女娲造人》)

有的指向对文本的深度思考,如:

这里的“一小步”与脱险时的“一小步”有什么不同?(《走一步,再走一步》)

女娲用黄泥造人,而我们常把土地比作母亲,你能从这个“巧合”中读出什么?(《女娲造人》)

还有的带有拓展延伸的性质,如:

嘲笑“我”已是不对,更不该弃“我”而去。如果你是五个男孩之一,会怎么做?(《走一步,再走一步》)

这些问题不一定都需要学生回答,有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带着问题往下读;还有的则是提示学生,这里有不寻常之处,读到这样的地方可以停下来想一想。

另外,旁批还具有示例的意义。自读课文除了旁批,还留有不少空白,留白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抄笔记或者回答问题,而是希望他们能够仿照教材上的旁批,自己做一些个性化的批注,自主品评、鉴赏文章。虽然七年级下册教材会专门讲“学做批注”,但在之前也不妨做一些初步的尝试。此外,在后续册次中,还会安排一些不设旁批、仅有阅读提示的自读课文,供学生自主批注,这也显示了教材设计的梯度。

2.阅读提示

阅读提示位于课文之后,一般是配合单元重点,抓住文本的独到之处进行精要的指导,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课一得”。比如《雨的四季》的阅读提示:

优美的写景散文常常用饱含感情的、细腻生动的笔墨,把景物描写得分外美 3 丽,分外灵动。文中的四季之雨,“容貌”有别,“性情”各异。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调动我们的各种感官,全面感受这四季之雨,让我们亲近雨,体会雨的不同情致与风韵。例如: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这段文字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雨后的世界,牵动着美妙的联想和想象,带给我们全方位的感受。课文中这样的精彩语句还有很多,再找出一些来,朗读并细细体味。

《雨的四季》所在的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其学习重点一是朗读,二是揣摩和品味语言;而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也正在于诗一般的语言。本课的阅读提示正是扣住上述要点来设计的,既点出作品的精妙之处,又提供范例、方法、路径,以辅助学生的自主阅读。

除此之外,阅读提示还会尽可能向课外阅读延伸,引导学生由教材中的单篇课文走向课外更广阔的阅读天地,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这也是“三位一体”阅读体系和“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理念的落实。七年级上册的六篇自读课文,五篇的阅读提示中都有关于课外阅读延伸的提示。

可以看到,阅读提示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内容,而且往往有着明确的阅读指向,如感受风格或内容的异同、感受作者的精神、体会作品的趣味等,绝不是“为读而读”。

三、自读课文教学应该处理好三组关系

关于自读课文的教学,笔者认为应该处理好以下三组关系:

第一,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自读课姓“自”,应该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探讨为主,而教师则是读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方面,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思考,能够由学生自主发现和建构的内容尽量不要去讲;另一方面,自读不等于放任自流,要突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包括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设置合理的阅读重点和阅读方向,加强对于阅读方法的过程性指导,等等。

第二,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本套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能力训练 4 重点,而自读课文的旁批和阅读提示也分别提示了该篇课文局部和整体的要点,教学的实施应该以上述内容为依据。但也要看到,教师面对的学情千差万别,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层次也是参差不齐。因此,在以教材为依据、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学情灵活地、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也要允许学生的自主阅读处于不同的层次,下要保底,上不封顶,通过“底”的抬升实现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三,处理好自读课与教读课的关系。自读课与教读课有着不同的教学目的,承担着不同的教学功能,但二者也是有机联系、相互配合的。教读课是举例子,给方法;自读课是把教读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迁移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去。教读课是展示台,自读课是练兵场。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师在教读课文《春》和《济南的冬天》中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比喻、拟人的相关知识,在自读课文《雨的四季》的教学中就可以提示和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技巧、知识来品析课文。

自读课文的设计是这套教材的一个亮点,希望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能够体会编者的用意,用好自读课文,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新气象。

——《语文学习》2017年第11期

第三篇:现代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现代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内容摘要]设计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并体现出当时文化的风貌。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不同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是文化心理逻辑,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它们在工业产品、建筑、服饰、环境建设等设计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设计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键词] 儒家文化;天人合一;中庸;

中国的的民族文化是什么?是儒学文化。这些文化随着具体的事物通过视觉表现出来,如国画、书法、易经、禅学、五行八卦等等。这就是一种文化,是现代设计在中国的源泉。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庸思想对于对现代设计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正因为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设计才更具本土特色,更具深厚的文化内涵,儒家思想对中国设计的影响,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立足世界的根本。

现在设计是怎样体现儒家思想的呢?换句话说儒家思想是怎么样渗透到现代设计中的呢,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是潜移默化的,比如说我们中国人自己本人,在有的时候我们自己没有感觉到我们所具有什么样的儒家思想的品质,国人的谦虚、忠厚这也许是我们渗透到骨子里的品质。设计也是一样的,传统思想不留痕迹的渗透在设计当中,这才是真正的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设计,而不是表面看起来很有中国味道的,比如说:在家的墙上挂一副名人字画,在客厅里摆上一把明式椅子,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设计只是设计的一个附属品而已。下面我们就通过案例来说明一下:

案例1:苏州博物馆(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包括三个方面:天和、心和、人和,它是三者的综合。天和即与天合,即人与人之间的 交流沟通,自由相处。

苏州博物馆设计者是贝利铭,他的作品可以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运用的如火纯清,博物馆在设计时为了不打破原有的格局和充分考虑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采用了地上一层和地下一层的模式,在这里充分考虑到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新馆在设计时巧妙的借助水面,与紧挨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这风格上也表现出了与周边环境形似而神不是却为一体的效果。在贝利铭的设计思想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在作品中他没有实时表明自己的思想,而是潜移默化的。

白色的粉墙成为他作品的主旋律,颜色的接取来源于江南传统建筑的灰色,而在坡顶和窗框的设计上他却运用了花岗岩来代替灰色的小青瓦,无论是在色调和材料商都显得具有现代感,但是在整体却没有脱离传统文化。玻璃屋顶和是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是源于传统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也将被现在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顶棚结构所代替,把现在的材料和工艺用传统的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一种相识而为曾见过的感觉。

案例2:床的设计(中庸的设计思想)

说到中庸,人们往往会误以为“和稀泥”、折中主义。折中主义的东取一点、西取一点的做法实则与孔夫子的中庸之道相去甚远。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从古到今床的设计演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代雕花精美带有帐的床发展到今天的平床,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思想却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我们现代的床(上课老师的案例)床头采用弧线型深色,在整体上没有很大的菱角,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它给我们的感觉是不张扬,忠厚,实在,踏实。可以说我们在它的身上看不到什么优点,但是如果我们联想下儒家文化中庸思想的话,那么它全身都会成为它的优点。

床不是现在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它是在不停演变,就像河床上得石头,河水已经把它打磨的很光滑,床也是一样的,经历着历史的车轮,历史已经把它打磨成了精华,中国传统思想的的一个小得缩影。

在听老师上课时,老师曾经提到韩国的海女博物馆,它的建立是为了培养一种情感,培养一种韩国人自己的传统情感。而反观我们自己的中国传统5000年的文化,我们在考虑设计的时候用到了多少,我们在做设计时(以家装为例)做个什么风格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借鉴了什么样的建筑风格,我们会回答:洛可可风格,巴洛克风格,而我们为什么没能说徽派的,北方的四合院呢。也许我们真的忽视了我们自己真正美好的东西,它才是我们信手拈来的东西,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明。

下载【深度解析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尤炜: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创新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度解析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尤炜: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创新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