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喜欢的成语3(定稿)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喜欢的成语3 计算:我给成语分个类
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能自定分类标准并将学过的成语卡片进行分类。
2、会与同伴共同讨论、协商,提高合作能力。
准备:幼儿自己绘画的成语卡片若干,教师将幼儿绘画的成语打印成汉字贴在卡片下方。过程:
1、看图画说成语。
小朋友们已经懂得了很多的成语,还将知道的成语画成了画。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看图说成语的游戏。
(1)教师出示图画,幼儿说出成语。
(2)幼儿两人一组玩游戏(一个幼儿出示成语卡片,一个幼儿说出成语)。
2、提问引出话题
(1)A、你们小组的成语有相同之处吗?什么地方相同?
B、小组讨论
C、幼儿表达
(2)你能将这些成语按照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吗?怎么分?(3)幼儿讨论将自己的成语进行分类。
(4)分好后请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是按照什么特征进行分类的。
3、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成语的类别进行组合,再次分类。数字类: 一心一意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三心二意…… 动物类: 走马看花 车水马龙 老马识途 指鹿为马…… 首字相同类:井然有序 井中捞月……
4、将分类的成语分别贴到墙上,供幼儿在课余时指一指,说一说。
延伸活动:日常生活中继续丰富幼儿成语知识,并将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成语进行分类,随时贴到墙上。
观 察 记 录
时间 2001年4月20 日
活动内容 计算活动:我给成语分个类 参与活动幼儿姓名 萤萤、欢欢、妮妮
幼儿行为表现 萤萤手中的成语有“狐假虎威、骑虎难下、为虎作伥……欢欢手中的成语有“老马识途、塞翁失马、指鹿为马……妮妮手中的成语有“画饼充饥、画龙点睛、画蛇添足……桌上还剩下“一心一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三心二意、专心致志、悬梁刺股、孜孜不倦……”没人选。
指导与评价 在教师的提示、帮助下“一心一意、二人同心,其力断金、三心二意”几个数字成语也被幼儿送走了。而且很快归为“动物类、数字类、首字相同类”。而剩下的几个成语,由于从字面上看不出是意义相同,因此,幼儿都不选。我问:“这几个成语有相同的地方吗?”幼儿还是说不出,于是,我决定今天对这一类成语不作要求,但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切找找这些成语的共同之处。在活动中,教师完全在观察幼儿发展的基础上,调整计划与指导策略,因此幼儿始终以积极情绪投入到活动中。
七、主题的回顾与体会
短短的一周的主题活动结束了,但它却给教师与幼儿留下了深刻的感受,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地围绕成语进行讨论,交流、表达,每当饭前课余之时,总有几个幼儿挤到老师身边,恳求说:“老师,给我一点时间,我想教小朋友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他们一定不知道。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对成语产生了强烈喜爱,他们对成语所表现出的浓厚之情深深感动着教师,组织活动的教师由衷地说:“真没想到,这个活动有这么大的魅力,在活动中我发现了每一位幼儿身上蕴含的巨大潜能,正是这个主题活动为幼儿自主发展提供了空间。”
整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在活动中提倡幼儿发问,教师随着幼儿的思路调整计划与策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真正地走进了幼儿的内心世界,把儿童的兴趣、需要、想法真正呈现出来,活动中淡化目标意识,更多地去关注幼儿对活动的体验与兴趣点,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教育活动,并在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主题,延续主题。
当教师对孩子的问题回答不上来的时候说:“我要去请教我的老
师,去查资料。”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幼儿在学习成语遇到困难与疑惑时,也知道去查阅书籍,上网咨询。张鸿铭、彭程小朋友到图书馆翻阅资料时,图书管理员惊讶地说:“这么小,你就会查资料了,真了不起!”成人的鼓励,家长的支持,使幼儿以足够的自信积极地投入探索、操作活动之中,就连班上的徐宜笑小朋友也在这一活动中找到了自信,学成语、说成语在幼儿的心灵中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使他们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进入了研究学习状态,这些为他们即将进入小学学习打下了基础.在活动中还有一个发现:就是整个活动分不清谁是教者,谁是学者,孩子在遇到问题时,求助于教师与家长;家长遇到难题时,向老师和孩子请教;当老师也遇到不知道的答案时,竟然有孩子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师、家长、幼儿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影响,他们在活动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生动地展现出教学相长的过程。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幼儿积累了大量的词汇,教室里、操场上时常可以听到:“我们一言为定、你这是明知故犯、我可是后来居上……”从成语中幼儿了解到广博的科学、历史知识,领悟了成语中古人身上所蕴含的优良品质,体验到成语语句琅琅上口的韵律节奏,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
在进行生成性主题活动时,我们感到:生成并不意味着不要事先计划,特别是初进行活动的教师,更需要细致考虑主题框架网络与主题相关的因素与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足够地思考,才能敏捷地捕捉到有价值的线索,调整、修改计划,使文档仅供参考
之不断完善。
主题
活动应选择具体的、幼儿感兴趣的、易理解的、有一定认知经验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才能不断地提升和丰富他们的经验。
[元宵节主题活动方案]:欢乐元宵节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在做元宵、煮元宵的过程中感知滚动、沉浮等生活、科学常识。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活动准备]
1、做元宵需要的材料: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4、布置好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
(教师和幼儿站立在前面)尊敬的各位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大三班教室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因为我们马上就迎来我们的元宵节,孩子们,你们高兴吗?为了迎接我们元宵节的到来,我们一起给他们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
二、(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请大家送给他们一点掌声,好吗?)孩子们请坐,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有什么习俗?(吃元宵、打灯笼等)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补充材料:元宵的来历
三、小朋友们看,今天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 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孩子们,元宵这么漂亮,课前我们准备好了这些材料(展示做元宵需要的材料)你想用这些材料来做元宵吗?
四、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五、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呆会儿把你自己做的元宵煮给你吃,谁做得多,谁吃的多。
幼儿开始制作,教师给以适当的辅导和帮助。(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六、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快乐恰恰恰“时间。请各位小朋友吃自己的元宵。老师统计好个数,给小朋友煮元宵。(老师动员做的多的小朋友让给做的少的小朋友。)
七、煮元宵、吃元宵。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元宵在煮熟前后有什么变化?(元宵煮前沉在锅底,煮熟后浮起来了。元宵煮熟后比煮前大一些)小朋友们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善于观察了。好,现在我们就来享受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八、教师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在一起渡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们不但知道了元宵节吃元宵,还知道了怎样去做元宵。小朋友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观察。只要我们平时稍加留心,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地方非常的奇妙,值得我们我们去看。
本次活动到此结束。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喜欢的成语3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喜欢的成语3 计算:我给成语分个类
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能自定分类标准并将学过的成语卡片进行分类。
2、会与同伴共同讨论、协商,提高合作能力。
准备:幼儿自己绘画的成语卡片若干,教师将幼儿绘画的成语打印成汉字贴在卡片下方。过程:
1、看图画说成语。
小朋友们已经懂得了很多的成语,还将知道的成语画成了画。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看图说成语的游戏。
(1)教师出示图画,幼儿说出成语。
(2)幼儿两人一组玩游戏(一个幼儿出示成语卡片,一个幼儿说出成语)。
2、提问引出话题
(1)A、你们小组的成语有相同之处吗?什么地方相同?
B、小组讨论
C、幼儿表达
(2)你能将这些成语按照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吗?怎么分?(3)幼儿讨论将自己的成语进行分类。
(4)分好后请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是按照什么特征进行分类的。
3、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成语的类别进行组合,再次分类。数字类: 一心一意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三心二意…… 动物类: 走马看花 车水马龙 老马识途 指鹿为马…… 首字相同类:井然有序 井中捞月……
4、将分类的成语分别贴到墙上,供幼儿在课余时指一指,说一说。
延伸活动:日常生活中继续丰富幼儿成语知识,并将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成语进行分类,随时贴到墙上。
观 察 记 录
时间 2001年4月20 日
活动内容 计算活动:我给成语分个类 参与活动幼儿姓名 萤萤、欢欢、妮妮
幼儿行为表现 萤萤手中的成语有“狐假虎威、骑虎难下、为虎作伥……欢欢手中的成语有“老马识途、塞翁失马、指鹿为马……妮妮手中的成语有“画饼充饥、画龙点睛、画蛇添足……桌上还剩下“一心一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三心二意、专心致志、悬梁刺股、孜孜不倦……”没人选。
指导与评价 在教师的提示、帮助下“一心一意、二人同心,其力断金、三心二意”几个数字成语也被幼儿送走了。而且很快归为“动物类、数字类、首字相同类”。而剩下的几个成语,由于从字面上看不出是意义相同,因此,幼儿都不选。我问:“这几个成语有相同的地方吗?”幼儿还是说不出,于是,我决定今天对这一类成语不作要求,但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切找找这些成语的共同之处。在活动中,教师完全在观察幼儿发展的基础上,调整计划与指导策略,因此幼儿始终以积极情绪投入到活动中。
七、主题的回顾与体会
短短的一周的主题活动结束了,但它却给教师与幼儿留下了深刻的感受,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地围绕成语进行讨论,交流、表达,每当饭前课余之时,总有几个幼儿挤到老师身边,恳求说:“老师,给我一点时间,我想教小朋友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他们一定不知道。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对成语产生了强烈喜爱,他们对成语所表现出的浓厚之情深深感动着教师,组织活动的教师由衷地说:“真没想到,这个活动有这么大的魅力,在活动中我发现了每一位幼儿身上蕴含的巨大潜能,正是这个主题活动为幼儿自主发展提供了空间。”
整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在活动中提倡幼儿发问,教师随着幼儿的思路调整计划与策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真正地走进了幼儿的内心世界,把儿童的兴趣、需要、想法真正呈现出来,活动中淡化目标意识,更多地去关注幼儿对活动的体验与兴趣点,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教育活动,并在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主题,延续主题。
当教师对孩子的问题回答不上来的时候说:“我要去请教我的老
师,去查资料。”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幼儿在学习成语遇到困难与疑惑时,也知道去查阅书籍,上网咨询。张鸿铭、彭程小朋友到图书馆翻阅资料时,图书管理员惊讶地说:“这么小,你就会查资料了,真了不起!”成人的鼓励,家长的支持,使幼儿以足够的自信积极地投入探索、操作活动之中,就连班上的徐宜笑小朋友也在这一活动中找到了自信,学成语、说成语在幼儿的心灵中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使他们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进入了研究学习状态,这些为他们即将进入小学学习打下了基础.在活动中还有一个发现:就是整个活动分不清谁是教者,谁是学者,孩子在遇到问题时,求助于教师与家长;家长遇到难题时,向老师和孩子请教;当老师也遇到不知道的答案时,竟然有孩子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师、家长、幼儿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影响,他们在活动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生动地展现出教学相长的过程。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幼儿积累了大量的词汇,教室里、操场上时常可以听到:“我们一言为定、你这是明知故犯、我可是后来居上……”从成语中幼儿了解到广博的科学、历史知识,领悟了成语中古人身上所蕴含的优良品质,体验到成语语句琅琅上口的韵律节奏,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
在进行生成性主题活动时,我们感到:生成并不意味着不要事先计划,特别是初进行活动的教师,更需要细致考虑主题框架网络与主题相关的因素与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足够地思考,才能敏捷地捕捉到有价值的线索,调整、修改计划,使文档仅供参考
之不断完善。
主题
活动应选择具体的、幼儿感兴趣的、易理解的、有一定认知经验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才能不断地提升和丰富他们的经验。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神秘非非”
一、主题选定
去冬以来,一种极具流行的疾病“SARS”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悄悄传播开来,所有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连这一群人小鬼大的孩子们似乎也感觉到了生活的异常,终于有一天,陈可小朋友问我:“焦老师,我们的玩具怎么都被泡起来了呀?”可可的问题就像一根导火索,引来了孩子们无数个问题:“老师,我们班上的小朋友怎么有好多都没来上幼儿园呢?”“老师,我们怎么每天早上来都要泡手呢?”“老师,我在路上看到好多人都戴着口罩,妈妈也非让我戴上不可···”这时的我突然意识到,这正是孩子们自己所想,所要了解和知道的,而且和孩子们对这些问题,对生命的认识进行深入的探讨也是很有价值的。于是,由孩子们自己生成的主题系列活动“神秘非非”就这样诞生了。
二、活动理念
在《新世纪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的理论基础上,我们结合了本园科研课题《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论思想,对生成性主题活动《神秘非非》进行了创造性地探究。在活动中,把游戏地主题精神与主题相关的、有社会文化内容的教育因素相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游戏的主题环境中与游戏化的活动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注重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游戏环境,提倡幼儿在游戏性的体验中建构知识经验,真正达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目的。
三、活动结构图
神秘SARS--神秘非非
系列活动一:非非大王
主题名称 活动内容 建议目标 活动准备 实施策略
调查阶段 神秘非非来了 ·与父母共同收集有关SARS的资料·师生共同布置SARS宣传栏·观看有关SARS的影像资料 ·丰富幼儿知识经验,激发幼儿的 探索欲望·家园互动,创设与主题适应的环境 材料准备:·和爸爸妈妈共同收集一切有关SARS的报刊或影像资料·人体模型及正常人肺部X光片·蜡烛和空瓶及已有知识经验准备·通过父母的讲解和 媒体的宣传,让孩子们对SARS病毒建立初步的了解环境准备:·将各类宣传资料布置成一个小展厅,并将资料最后装文档仅供参考
订成册以供幼儿日常随时翻阅 资源利用:·社会媒体资源利用:通过媒体对SARS进行 广泛大力的宣传,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家庭资源利用:与家长共同收集有关图片、影像等有关资料,和孩子共同讨论有关SARS的话题·幼儿园资源利用:与幼儿园各部门工作人员(厨房、花房、门、房医务处)取得联系,以供幼儿参观了解家园合作:·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做好防非典工作,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 良好的生活为生习惯环境创设:·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环境,拓展幼儿的知识面,使幼儿更准确了解SARS·创设SARS宣传栏,宣传结束后装订成册,以供幼儿日常生活中随时翻阅观察:·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每一环节,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真正贯彻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展示:·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孩子们对SARS的了解
经验建构阶段 我与非非 ·绘画SRAS病毒·游戏:找非非·探究活动:会呼吸的肺·探究活动:我们身体里的秘密·谈话活动:它们并不可怕·探究活动:SARS我不怕你·调查活动:身边的人怎样预防SARS的 ·初步了解、认识SARS的主要病征及其防治方法·激发幼儿关注周围人、事、物的兴趣
表征体验阶段 从我做起 ·情景表演:非非来了,从我做起·户外活动:多运动,防非典·生活活动: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儿歌:卫生拍手歌·集体活动:全园大扫除 ·了解必要的预防保健知,教幼儿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小小宣传员 ·向小班弟弟妹妹宣传有关防SARS的 信息·向家庭社区宣传有关防SARS的信息 ·体验创造与成功的喜悦
我不怕 ·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情景短剧:抢救疑似非典病人·生成活动:非非医院 ·培养幼儿勇敢乐观的生活态度 神秘SARS--神秘非非列
活动二:非非医院
主题名称 活动内容 建议目标 活动准备 实施策略
调查阶段 可爱的白衣天使 ·请家属中的医护工作者拍摄下医院里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观看一线医护人员救治非典病人工作情况的录像带 ·认识医护人员,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培养幼儿对医护人员的敬仰之情 材料准备:·医生护士制服,包括手术面罩、手套、脚套、防护服、防护镜及帽子·医疗用品(听诊器、体温计、皮下注射器、血压计…)等小型安全复制品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有一定生文档仅供参考
病和看病的知识经验活动环境准备:·室内室外布置好各个医疗区(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注射室、挂号室、取药室、划价室)资源利用:·家庭资源利用:充分发挥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力量,特别请家中家属是医护工作者的家长朋友为孩子提供第一手真实的材料·幼儿园资源利用:请我园园医共同配合,指导孩子的活动家园合作:·共同收集有关活动区材料,使活动顺利进行得到保障环境创设:·创设相适应的环境,使幼儿能在一个真实的情景中游戏。观察:·观察孩子活动中的表现,将目标层层递进,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和感知医护人员的辛苦和伟大,培养孩子们对医护人员的崇敬之情
经验建构阶段 创建非非医院 ·请园医配合,向孩子们讲解有关SARS的防治知识·谈话活动:生病和看病的经验·集体活动:师生共同商量“非非医院”病区的 划分·谈话活动:病区所需要的医疗设备和医疗用品·角色游戏:我是小医生、小护士 ·建构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经验,丰富幼儿对非典有关信息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
表征体验阶段 表征游戏:非非医院 ·操作活动:我来建构非非医院·尝试游戏:非非医院
(一)·角色游戏:我是合格的小医生、小护士操作活动:自制钱币,并为药品定价·尝试游戏:非非医院
(二)·操作活动:调整药价·游戏:非非医院
(三)(穿上自制的小医生小护士制服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医护人员的辛苦和乐趣·培养幼儿之间的协作精神,促进孩子之间的友谊
四、活动部分
系列活动
(一)--“非非大王” [活动一] 认识“SARS”
孩子和父母亲共同收集有关SRAS资料,并和同伴间相互交流,共同了解SRAS就是非典型肺炎,它是一种不同于典型肺炎和一般感冒的可怕病症。
(在活动中,孩子们对SARS病毒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尤其是在共同收集资料的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和爸爸、妈妈一起剪报,网上下载资料,共同拍摄照片,为家庭成员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教师与孩子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空间,较为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
[活动二] SRAS病征
(一)通过孩子之间的观察交流,加之人体模型及正常人肺部X光片的辅助教学,使孩子们初步了解SARS病毒的病征。
·生成活动:(一大早,雷雷就兴高采烈地拿着两张SARS病毒放大图片举给我看,不一会,图片就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注意力,于是,我随机将今天的活动做了调整,和孩子们共同研究起这神秘的SARS病毒来。孩子们都说,病毒像太阳公公,有的觉得中间的部分像眼睛,还有的说像花。于是我立刻提议:让咱们把所想象的SARS病毒画下来。孩子们大胆作画,富有创造力的他们有的画出了太阳似的病毒,有的则画出了大小不一花儿似的病毒。通过这次生成的活动,使孩子的兴趣得到了延续,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指着一张画得特别大的“病毒体”说:“这个好象是大王呀!”于是最后经过大家的一致商量后决定将我们的活动“神秘SARS”改名为“神秘非非”。)
*(通过前一个环节绘画的认识,使孩子们初步了解了病毒的特征,为了使孩子进一步认识和了解SARS的特性,接着我便组织孩子们玩“找非非”的游戏。将孩子们事先画好的大小病毒藏在教室的任一角落,有孩子能看见地方,也有看不见的地方(如柜子下,床下),通过这两次的活动,使孩子更加清楚了SARS病毒的特性,知道它是无处不在的,也是我们眼所不能及的。
活动是孩子自己自发生成的,但活动怎样即满足孩子的主体性,又能挖掘到真正具有教育价值的东西,这就需要教师不切时机地引导和设计一定的游戏情景,真正的为教育服务。)
[活动三] SRAS病征及其传染途径
(二)在活动中,大部分孩子都能运用已有经验,说出其症状,但很多孩子对“肺部阴影”这个词的概念似乎不能理解。于是,我首先利用人体结构模型,让孩子清晰的看到了肺的特征,接着又进行了燃烧的蜡烛实验,使孩子真实地看到了,当瓶子里没有空气后,燃烧的蜡烛就会熄灭,而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如果它被病毒入侵后,人没有氧起就会死,同时还利用了正常人的肺部X光片进行辅助讲解,让孩子知道当肺部被病毒入侵时,就会出现阴影,拍X光片就能知道并能对病人进行及早隔离。
[活动四] 小插曲--它们并不可怕
·生成活动:早上喧喧小朋友的妈妈找到我们说:“喧喧昨晚没敢独自一个人睡,文档仅供参考
说是白天看到了人的什么肺,而且还有黑呼呼的东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听完妈妈说的,我们首先向他表示抱歉,并向她说明了原因。家长表示理解,并也提出了它的疑惑:“是不是对孩子讲得太深奥了呀?”
针对喧喧妈妈的反映,我又随机问了几个孩子,都说:是的,它(模型)很可怕,象鬼一样,还有那个黑呼呼的(X光片)也很吓人。看来,这种对孩子造成的恐惧心理已经远远大于孩子对非典的理解,何不把这种恐惧的理解与目前的状况相联系起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呢?于是我马上告诉孩子:“这个模型是假的,一点都不可怕,因为他们可是构成我们人的一部分呀,你们看,胃宝宝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肺宝宝可以输送氧气……”。用这样一种拟人化的形式和孩子们讲起来,孩子们似乎轻松了很多,同时也对自己身体的内部构造产生了兴趣。这时,哲哲又问:“那黑黑的呢?”我笑着告诉孩子们:“那可是医生阿姨给肺宝宝照的像呀!”“那为什么是黑的呢?我们照的相片可是有颜色的呀?”我又解释道:“你们想,你们能看见你们的肺宝宝吗?”“不能”,“为什么呢?”“因为有身体遮住了?”“对呀,我们身体就像一个小房子,小房子没有门,没有窗,那会怎么样呢?”“哦,会是黑的。”
*(虽然了解人体构造是大班年龄段才接触的,但如果教师能多在讲解的语言上下功夫,及时考虑到本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这种尝试也并非不可。在这次活动中,信好我们能及时发现,及时的“补救”,及时消除了孩子恐惧心理和活动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在活动中对家长的困惑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回应,要使家长真正了解活动的宗旨,活动的目的,活动真 正 的意义,使家长了解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使其真正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活动五] 我们不怕你--SARS
孩子们克服了这些所谓的“很可怕东西”的恐惧心理后,我给了孩子们及时的肯定,同时我也告诉他们:“你们都是勇敢的孩子,什么困难都不怕,可是,现在“非非”的到来,使很多人都很害怕,就像我们先前一样恐惧,怎么办呢?”“我告诉他们不怕非非,非非一点都不可怕,”“我们一起和它做斗争,”“
我们用消毒液杀死它……”
*(因为孩子们有了自己亲身的体验,所以能理解现在社会上人们对非典的恐惧文档仅供参考
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有了这种亲自的感受,孩子们都愿意积极的想出各种办法来对付“非非”,于是通过了一系列的园内采访和平日的观察,孩子们了解了各种防“非非”的有效方法,而且还近距离的感受到了自己周围人工作的辛苦,由此,引出了,“非非来了,从我做起的”活动。)
[活动六] 情景表演
围绕“非非来了,从我做起”的主题,和孩子们进行了各种情景表演,在活动中孩子们表演的惟妙惟肖,是活动得到了升华。
[活动七] 情景短剧--抢救非典疑似病人吴老师
(活动进行已有一周之久了,在谈话中,我发现孩子们对“非非”的兴趣似乎和我省人民对非典的恐惧心理一样,变得平淡了许多。)
活动开始,我很自然的带着孩子们进行着我们的讨论,这时,事先安排好的一出戏正即将上演了(请配班教师吴老师扮做一个有着非典症状的人)。活动顺利的进行着,这时,吴老师的几声咳嗽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了营造真实的氛围,我突然停止了我的讲话,并向吴老师的方向看去,随着我的表情和语言的变化,使所有的孩子也都和我一样,朝她看去,可似乎并没引起孩子们的太大的关注。于是,吴老师实施了我们预先商量好的第二套方案,我依然进行着我的活动,这时,吴老师朝我的方向走来,说:“焦老师,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上课了,可是我觉得我现在很不舒服,头还有点烫烫的(边说边伴有剧烈的咳嗽声),我去休息了。这时,坐在吴老师身边的徐靖抬头看着她,并小声的说:“是不是吴老师得非典了呀?”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呀!随之,很多孩子都用很惊愕的表情看着吴老师。接下来,就是孩子们对吴老师进行的一系列的抢救活动(带防护镜,塑料袋当手套和昨天一个小姑娘带来的一套医疗小玩具)。在活动中,孩子们对发热门诊和医生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一非常有价值的主题便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产生了。
系列活动
(二)--“非非医院” [活动一] 区域分类
今天的活动,我和孩子们共同商讨怎样在我们班创设医院的各个区域。
首先孩子们一致认为小城堡处最适合做“挂号处”。童梓昕说:“因为那里有一个文档仅供参考
小窗户。”杜灵月说:“我们只有买了病历才能去看医生。”教师概括:“医生阿姨给我们诊断病情的地方叫‘门诊’。”陈可说:“如果发
烧咳嗽就要去‘发热门诊’。”在孩子们分组讨论后,大部分幼儿同意将教师预设的‘隔离区’作为‘发热门诊’。谭师棋说:“那个柜子上面有很多针、防护眼镜。” *(评析:因为孩子们和教师共同收集的材料暂放在哪儿,孩子们通过直接观察认为那里既有医疗材料有被隔开,所以很适合做‘发热门诊’。)
教师加以引导:“如果怀疑是‘非典病人’怎么办呢?”陈逸翀马上答道:“需要马上隔离,要不然会被马上传染的。”这样顺利过度到“隔离区”的创设讨论。陈铭说:“我认为把寝室作为‘隔离区’最好,这样不会传染给其他看病的人。”陈可说:“不行,如果那样我们中午睡觉怎么办,我们不是会被传染的吗?”徐靖说:“‘药房’后面不是有个地方吗?那里可以作为‘隔离区’,我们不会到那里去的,就不会被传染。”刘泽为说:“如果下雨或者起风,病人不是很冷吗?他们的病就很难好了。”孩子们都点点头,林芳琪马上举起小手说:“我知道放在哪儿,可以放在教室的后面。”孩子们听到后都摇头表示不同意,池卓哲说:“那我们上课不是很危险?这是孩子们都不知所措的看着我。
*(评析:孩子在讨论的过程中已经将自己的生活学习融入进去,从提出问题到寻求解决的办法,再到生成新问题找出新办法的过程中,孩子们在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当孩子们面对问题不知所措时,教师应给予一定引导和启发。)
于是我给了他们一点点提示:“我认为‘隔离区’应该是四周围起来的,不让别人随便进入,并且进入‘隔离区’的走道叫‘半污染区’。” 陈逸翀马上站起来迫不及待的告诉我:“我知道放在哪儿。”说着手指向孩子们先商量好的“发热门诊”处,他接着说:“两排柜子中间真好是‘半污染区’。”孩子门表示赞同,我马上问到:“那‘发热门诊’放在哪呢?”孩子通过讨论决定设在“药房”背后处。
接下来,我们又进入了“划价处”的讨论,李珏皓说:“可以放在小城堡的旁边。”徐靖马上反问说:“那不是‘挂号处’吗?”欧阳震说:“小城堡旁边太小,打算盘不方便。”郑翰麒说:“可以换一换。”“怎么换?”我问。“这里可以盖章、打算盘。”他指着小城堡说。“这边可以挂号。” 李珏皓马上反映过来,孩子们都看着我,我向他们点点头。张珩农说:“划价完了,我们要去药房取药和打针。”贺思睿说:文档仅供参考
“那‘注射室’和‘药房’靠在一起最好,这样取药打针都很方便。”陈可说:“那里是‘发热门诊’呀?还有拍‘X光片’的地方设在哪儿呢?”孩子们提议将教室后面作为“放射科”。
最后孩子们决定将“隔离区”旁边作为“发热门诊”,这样如果发现“疑似病人”可以直接送往“隔离区”。
*(评析: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与环境相互作用,因此环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在今天的讨论中孩子们辗转反复的思考,寻找最适合的位置。我进行了一下统计,“挂号处”更换了两次,“发热门诊处”更换了三次,“划价处”更换了一次。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在探索环境的可能性时与小伙伴相互作用,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出现了关于这些问题的不同看法和争论。这样给教师也提供了一个了解幼儿兴趣和需要的机会,所以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课程实施的途径,也是课程生成的源泉)。
[活动二] 谈话活动(丰富活动区材料)
谈谈你觉得非非医院里还差些什么,我们可以怎样准备?
*(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商量后觉得一些医疗用品可以从爸爸妈妈给买的玩具中带来,药品可以将自己平时所用过的药品的盒子带来废物利用,隔离区的防护手套可以用小积木的塑料袋来充当,鞋套家里也有,可以带来,就是防护服和眼罩孩子们便商量要我帮忙寻找。我提议眼罩可以用透明的扎实一点的东西自制,孩子们先考虑用透明袋做,可通过实验发现太软了,不行。便发现可以考虑用透明的一次性塑料碗,最后决定便用其材料自制)。
[活动三] 操作活动(我来布置非非医院)
一大早,孩子们就兴高采烈地将自己在家中准备好的材料带来给我看)在活动中孩子们将自己带来的各种材料按照区域的划分和种类分别摆放。在孩子们的精心布置下,一个真实的非非医院就正式落成了。在活动中,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之情!
[活动四] 自由游戏--“非非医院”
(一)孩子们按自己意愿分配好了角色(医生、护士和病人),自由、轻松地开始了第一遍游戏。
*(这次自由的活动,是一段愉快、有趣,而没有大人干扰的时间。但毕竟孩子的经验是有限,整个活动都是凭借着自己已有的经验摸索着游戏的,自然中间会有操作不正确或者错误的地方,而这时的我并没有选择介入,而是以一个游戏者的身份进入游戏,适时地对活动进行指导。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不能准确驾驭,所有的行为都受到了已有知识经验的限制。于是活动结束后,我便延伸开展了“生病的经验”和“我是合格的小医生、小护士”)
[活动五] “生病的经验”
[活动六] “我是合格的小医生、小护士”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喜欢的成语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喜欢的成语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喜欢的成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喜欢的成语1
生活劳动区:
量体裁衣
目标:
1、能选择大小合适的塑料方便袋制作出漂亮的衣服。
2、体验自己裁剪衣服、制作衣服的乐趣。
材料:幼儿收集来大小不同的塑料方便袋,剪刀、水彩笔、蜡光纸、皱纸、双面胶,不同款式的背心。
指导要点:
1、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知道成语《量体裁衣》吗?它是什么意思?
(2)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学做小小服装师,用塑料方便袋为好朋友来制作一件漂亮的的背心。
(3)出示几件不同款式的背心,讨论:这几件背心哪些地方特别好看?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背心的领口、袖口及口袋形状等。
2、交代要求:
(1)将塑料方便袋的底边剪开,方便袋的上面当领口、袖口,下面当背心边。
(2)可在领口、袖口、底边用花边、图案装饰,制成一件背心。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喜欢的成语2
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引导幼儿根据同伴的高矮,胖瘦选择合适的塑料方便袋裁剪。
套上自制的背心,相互欣赏。 观 察 记 录 时间 20xx年4月20日
活动内容
生活劳动区活动:量体裁衣
参与活动幼儿姓名 鲍思楚、徐惟志
幼儿行为表现 鲍思楚在教师讲解完要求后,连忙拿了一个大袋子到徐惟志面前,一边比一边说:“哎呀,你太瘦了,得换个小袋子才行。”然后,拿起剪刀兴致勃勃地剪起来,并在上面贴了好多漂亮的图形纸,做好后得意地送给好朋友徐惟志,徐惟志看到了这件衣服,连忙套在身上,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你们看,鲍思楚做的衣服太好了。”
指导与
今天的`制作活动,教师为幼儿了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幼儿在这样动手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和体验了成语的内涵。使幼儿获得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完善了自身对成语的认知。
计算:我给成语分个类
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能自定分类标准并将学过的成语卡片进行分类。
2、会与同伴共同讨论、协商,提高合作能力。
准备:幼儿自己绘画的成语卡片若干,教师将幼儿绘画的成语打印成汉字贴在卡片下方。
过程:
1、看图画说成语。
小朋友们已经懂得了很多的成语,还将知道的成语画成了画。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看图说成语的游戏。
(1) 教师出示图画,幼儿说出成语。
(2) 幼儿两人一组玩游戏(一个幼儿出示成语卡片,一个幼儿说出成语)。
2、提问引出话题
(1)A、你们小组的成语有相同之处吗?什么地方相同?
B、小组讨论
C、幼儿表达
(2)你能将这些成语按照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吗?怎么分?
(3)幼儿讨论将自己的成语进行分类。
(4)分好后请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是按照什么特征进行分类的。
3、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成语的类别进行组合,再次分类。
数字类: 一心一意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三心二意……
动物类: 走马看花 车水马龙 老马识途 指鹿为马……
首字相同类:井然有序 井中捞月……
4、将分类的成语分别贴到墙上,供幼儿在课余时指一指,说一说。 延伸活动:日常生活中继续丰富
幼儿成语知识,并将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成语进行分类,随时贴到墙上。
观 察 记 录 时间 1年4月20 日
活动内容 计算活动:我给成语分个类
参与活动幼儿姓名 萤萤、欢欢、妮妮
幼儿行为表现 萤萤手中的成语有“狐假虎威、骑虎难下、为虎作伥……欢欢手中的成语有“老马识途、塞翁失马、指鹿为马……妮妮手中的成语有“画饼充饥、画龙点睛、画蛇添足……桌上还剩下“一心一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三心二意、专心致志、悬梁刺股、孜孜不倦……”没人选。
指导与 在教师的提示、帮助下“一心一意、二人同心,其力断金、三心二意”几个数字成语也被幼儿送走了。而且很快归为“动物类、数字类、首字相同类”。而剩下的几个成语,由于从字面上看不出是意义相同,因此,幼儿都不选。我问:“这几个成语有相同的地方吗?”幼儿还是说不出,于是,我决定今天对这一类成语不作要求,但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切找找这些成语的共同之处。在活动中,教师完全在观察幼儿发展的基础上,调整计划与指导策略,因此幼儿始终以积极情绪投入到活动中。
主题的回顾与体会
短短的一周的主题活动结束了,但它却给教师与幼儿留下了深刻的感受,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地围绕成语进行讨论,交流、表达,每当饭前课余之时,总有几个幼儿挤到老师身边,恳求说:“老师,给我一点时间,我想教小朋友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他们一定不知道。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对成语产生了强烈喜爱,他们对成语所表现出的浓厚之情深深感动着教师,组织活动的教师由衷地说:“真没想到,这个活动有这么大的魅力,在活动中我发现了每一位幼儿身上蕴含的巨大潜能,正是这个主题活动为幼儿自主发展了空间。”
整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在活动中提倡幼儿发问,教师随着幼儿的思路调整计划与策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真正地走进了幼儿的内心世界,把儿童的兴趣、需要、想法真正呈现出来,活动中淡化目标意识,更多地去关注幼儿对活动的体验与兴趣点,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教育活动,并在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主题,延续主题。
当教师对孩子的问题回答不上来的时候说:“我要去请教我的老师,去查资料。”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幼儿在学习成语遇到困难与疑惑时,也知道去查阅书籍,上咨询。张鸿铭、彭程小朋友到图书馆翻阅资料时,图书管理员惊讶地说:“这么小,你就会查资料了,真了不起!”成人的鼓励,家长的支持,使幼儿以足够的自信积极地投入探索、操作活动之中,就连班上的徐宜笑小朋友也在这一活动中找到了自信,学成语、说成语在幼儿的心灵中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使他们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进入了研究学习状态,这些为他们即将进入小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活动中还有一个发现:就是整个活动分不清谁是教者,谁是学者,孩子在遇到问题时,求助于教师与家长;家长遇到难题时,向老师和孩子请教;当老师也遇到不知道的答案时,竟然有孩子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师、家长、幼儿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影响,他们在活动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生动地展现出教学相长的过程。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幼儿积累了大量的词汇,教室里、操场上时常可以听到:“我们一言为定、你这是明知故犯、我可是后来居上……”从成语中幼儿了解到广博的科学、历史知识,领悟了成语中古人身上所蕴含的优良品质,体验到成语语句琅琅上口的韵律节奏,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
在进行生成性主题活动时,我们感到:生成并不意味着不要事先计划,特别是初进行活动的教师,更需要细致考虑主题框架络与主题相关的因素与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足够地思考,才能敏捷地捕捉到有价值的线索,调整、修改计划,使之不断完善。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喜欢的成语1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喜欢的成语1
一、主题进入
早上玩区域游戏时,欢欢正在收拾美工区的材料,他把皱纸、浆糊、剪刀一起往篓子里放,站在一旁的慧慧着急了,叫起来:“欢欢,你看你,做事马马虎虎的,……”欢欢听了,笑着说:“你会讲成语。”(前一阶段,班上一幼儿曾讲过,老师告诉他们叫成语)杨金凑了过来:“马马虎虎不是成语。”“是成语。”“不是。”几个幼儿争论起来,幼儿的争论,引来了老师:“你们有成语书吗?回家去查一查,明天来告诉大家。”第二天,十几名幼儿带来了各种有关成语的书籍、磁带,孩子们边看边听边兴致勃勃地交流起来,还提出了许多有关成语的问题,孩子们的举动引起了教师的关注,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最丰富的语言之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和浩如烟海的典籍,为汉语留下了精粹的语言材料,并经常在口头和书面中出现,从而使说话和作文更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为培养幼儿从小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长知识,开发智力,提高语言能力,为入小学做准备,我们设计了《我喜欢的成语》主题系列活动。
二、主题网络
丰富词汇 增长知识与才智 言简意赅 动物类谈话 绘画 制作 表演作用数字类 我喜欢的成语成语 种 类同字表征活动寓意相同类 我制作的成语邮票凿壁借光 囊莹映雪 悬梁刺股向他们学习
三、关键经验
1、知道汉语成语是中华民族瑰宝,能关注生活中使用的成语,激发喜爱成语的积极情感。
2、了解汉语成语的种类、作用,体验其精炼明快、言简意赅的特点。
3、愿意运用多种方式(讲、画、制作、表演)创造性地表现喜欢的成语。
4、能运用调查、查阅、交流等方法进行探索学习。
四、教师准备
教师要全面了解有关成语的历史、种类、特点等知识,同时,让家长了解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与幼儿共同收集相关的资料:图书、磁带、碟片、调查表、图画,带来与同伴分享、交流,丰富感性认识。在教室的环境中要留出让幼儿对即将进行的主题进行表现与展示的空间,大量的操作材料一定要准备充分:竹筷、棋板、背心袋、彩纸、卡纸、调查表格、笔、剪刀、服装等。当幼儿提出要表演某一成语时,教师可与幼儿一起协商、制作道具,如感到困难的,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
五、主要活动安排
晨间情趣活动 小记者:有关成语的调查 小博士:学成语: “掩耳盗铃” 小作家:有趣的成语 小演员:成语比赛: 盖高楼
集体情趣活动 谈话:我喜欢的成语 计算:我给成语分类 美工:制作提线木偶 社会:向他们学习
区域情趣活动 语言区:动物成语棋 计算区:成语接龙 美工区:我喜欢的成语 生活区:量体裁衣
游戏活动 小剧院:我会表演成语故事 乐乐邮局:我制作的成语邮票
家园情趣活动
1、将调查表带回家查阅资料,与幼儿共同填写。
2、有意识地与幼儿共同收集电视、广告、书中的成语。
3、当幼儿询问有关成语问题时,家长及时解答,进一步引发幼儿对成语的关注。
4、家长向幼儿介绍相关成语的典故,和幼儿一起收看有关成语的动画片,木偶戏。
六、主要活动案例 成 语 小 问 号
1、为什么成语一般都是四个字的多呢?
2、成语是什么朝代有的?
3、为什么成语都有比喻呢?
4、为什么这些都叫成语,而不叫其他名字呢?
5、为什么成语字很少,却能代表一大段的意思呢?
6、为什么成语以前多,而现在却没有呢?
7、为什么成语四个字、八个字多,而一个字、三个字、五个字少呢?
8、为什么每一个成语都有不同的故事?
9、为什么成语能流传到现在?
10、为什么成语有故事,而唐诗却只是一句句话呢? 幼 儿 调 查 问 卷 内容 情况
你家有成语书吗?它们是什么样的?请你把它画下来。
你知道哪些成语?请写下来。
你在哪儿听过成语?
你喜欢成语吗?为什么?
有关“成语”的调查
目的:
1、对幼儿掌握成语的原始状况进行摸底、了解。
2、对调查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评析:
从大多数幼儿的表格中,我们发现幼儿曾经听过成语,看过成语书,偶尔也用过成语,可是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成语”。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幼儿获取成语的途径还不少,但是家长缺乏对成语教育作用的应有认识,成语能丰富幼儿的知识,提升幼儿语言表达的水准,进而感受到成语的琅琅上口。此调查表格也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正在开展的活动,从而使家长能更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周围使用的成语。
晨间情趣活动:有趣的成语 目标:
1、通过生动简单的成语故事,初步了解成语。
2、有喜欢、学习成语的愿望。指导要点:
1、一边转动“大风车”,一边唱歌,引出活动栏目--“小作家”。
2、教师讲述《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
3、引导幼儿讨论《守株待兔》故事的意义,引出成语。
4、䐑幼儿简单介绍有关“成语”的知识与特点,并请幼儿自由提问,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刚才,我们讲的那么多的意义,古人很聪明用四个字就把它概括了,叫守株待兔,一直流传到现在,我们称它为“成语”。(成语是古代人使用流传下来的,它只有几个字却代表很多很深的意思,简洁,读起来朗朗上口。)
5、了解幼儿知道成语的情况,并请知道的幼儿说一说。观 察 记 录
时间 2001年4月16日
活动内容 晨间情趣活动:有趣的成语“守株待兔” 参与活动幼儿姓名 全体 幼儿
幼儿行为表现 在讲完成语故事,请幼儿讨论时,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这个人太笨了,兔子不会总撞到树上;有的说:做事情不动脑筋;有的说:不劳动,就想得到东西;有的说:这个人肯定不懂科学,兔子动作快,眼睛好;有的说:他应该一边种一边等……
指导与评价 这是第一次给小朋友讲成语故事,因为成语所隐含的意义比较深刻,所以选择了较为浅显的成语《守株待兔》,没想到幼儿听后反应特别激烈,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七嘴八舌地说一说,居然把这个成语所表现的意义都说了出来。看来让幼儿喜欢成语,学习成语是可行的,关键是内容的选择。计算区:成语接龙 目标:
1、能将学过的成语按首字与尾字读音相同进行接龙游戏。
2、能主动、积极地参加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材料:幼儿画的成语卡片若干,教师活动前进行有意识的筛选。指导要点:
1、提醒幼儿先说出自己手中卡片上的成语。
2、指导幼儿看清第一张卡片上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一定要与自己手中卡片上的第一个字读音相同才可连接。
3、最后数数自己手中的卡片,卡片少的幼儿为获胜者。
观 察 记 录
时间 2001年4月16日 活动内容 计算区活动:成语接龙 参与活动幼儿姓名 彭程、杨浩翔
幼儿行为表现 彭程摆下“闻鸡起舞”这张卡片。杨浩翔紧接着放了一张“五马分尸” 彭程说:“不对,不对。你是五,我是午。”杨浩翔说:“是的,就是的。它们都是WU。”彭程说:“我认识这两个字,它们不一样,不信问老师。” 指导与评价 彭程小朋友已能认识很多汉字,即使音同字不同,他也能辨认,所以发生了和同伴的争论。教师表扬他认识很多字,了不起,告诉他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接龙游戏,只不过和我的要求不一样。比老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音同,字也要相同。今天我们的游戏,只要读音相同就可以。经我这样点拨,杨浩翔拍拍脑袋说:“原来有这么多的WU 语言区:动物成语棋 目标:
1、能说出与动物有关的成语,丰富知识。
2、提高学习、运用成语的兴趣。材料:棋盘一副,棋子两枚 指导要点:
1、出示棋盘,引导幼儿说出棋盘上有什么?你知道哪些成语与动物有关?
(蛇:画蛇添足、杯弓蛇影;马:老马识途、指鹿为马)
2、向幼儿介绍活动规则:两位幼儿共同游戏,以“包、剪、锤”的方式确定谁先掷骰子,掷到几就走几步,遇到有动物的格子就说出与此动物有关的成语,说对了,就进一步,说错了,则后退一步,看谁先到终点。
3、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4、小结:请幼儿介绍活动中使用的与众不同的成语,或请小朋友介绍成语的含义,讲述成语故事。
观 察 记 录
时间 2001年4月17日
活动内容 语言区活动:动物成语棋 参与活动幼儿姓名 钱梦雨、徐天智
幼儿行为表现 钱梦雨走到“老鼠“那儿,说:“鼠目寸光”接着徐天智走到“老鼠”那儿,也说了:“鼠目寸光”,钱梦雨叫起来:“不行,你再想一个,不要和我说得一样。”徐天智想了半天说:“对,我妈妈教我的:“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钱梦雨扳着手指重复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数完后,叫起来:“这不是成语,有八个字。我们学的成语都是四个字。”徐天智着急地说:“是成语,我妈妈教我的。”两人吵起来。
指导与评价 到底“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是不是成语呢?看着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我对他们说:“这样吧,徐天智你说它是成语,钱梦雨你说它不是,我们一起来查查成语书,好吗?”他俩点头同意,拿来成语书,答案是肯䮚的,钱梦雨惊叫:“真是成语,张老师我能把它教给小朋友吗?”我点头同意。
社会:向他们学习目标:
1、能理解成语“凿壁借光”“囊莹映雪”“悬梁刺股”中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2、有向古人学习的愿望。准备:图片三幅,实物探头。过程:
1、欣赏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成语的内涵。(1)出示图片,讲故事。(2)提问:
A、匡衡家里很穷,他是怎么想办法读书的?他为什么能从一个穷孩子成为西汉的宰相?
B、车胤和孙康又是想了什么办法来读书的?最终他们怎样了? C、苏秦和孙敬又是怎样发奋读书,最后学有成就的?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勤奋学习的愿望。
(1)这三个成语让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匡衡、车胤和孙康等都是什么样的人?
(2)人们为什么要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神秘非非”
[文档仅供参考
一、主题选定
去冬以来,一种极具流行的疾病“SARS”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悄悄传播开来,所有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连这一群人小鬼大的孩子们似乎也感觉到了生活的异常,终于有一天,陈可小朋友问我:“焦老师,我们的玩具怎么都被泡起来了呀?”可可的问题就像一根导火索,引来了孩子们无数个问题:“老师,我们班上的小朋友怎么有好多都没来上幼儿园呢?”“老师,我们怎么每天早上来都要泡手呢?”“老师,我在路上看到好多人都戴着口罩,妈妈也非让我戴上不可···”这时的我突然意识到,这正是孩子们自己所想,所要了解和知道的,而且和孩子们对这些问题,对生命的认识进行深入的探讨也是很有价值的。于是,由孩子们自己生成的主题系列活动“神秘非非”就这样诞生了。
二、活动理念
在《新世纪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的理论基础上,我们结合了本园科研课题《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论思想,对生成性主题活动《神秘非非》进行了创造性地探究。在活动中,把游戏地主题精神与主题相关的、有社会文化内容的教育因素相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游戏的主题环境中与游戏化的活动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注重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游戏环境,提倡幼儿在游戏性的体验中建构知识经验,真正达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目的。
三、活动结构图
神秘SARS--神秘非非
系列活动一:非非大王
主题名称 活动内容 建议目标 活动准备 实施策略
调查阶段 神秘非非来了 ·与父母共同收集有关SARS的资料·师生共同布置SARS宣传栏·观看有关SARS的影像资料 ·丰富幼儿知识经验,激发幼儿的 探索欲望·家园互动,创设与主题适应的环境 材料准备:·和爸爸妈妈共同收集一切有关SARS的报刊或影像资料·人体模型及正常人肺部X光片·蜡烛和空瓶及已有知识经验准备·通过父母的讲解和 媒体的宣传,让孩子们对SARS病毒建立初步的了解环境准备:·将各类宣传资料布置成一个小展厅,并将资料最后装文档仅供参考
订成册以供幼儿日常随时翻阅 资源利用:·社会媒体资源利用:通过媒体对SARS进行 广泛大力的宣传,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家庭资源利用:与家长共同收集有关图片、影像等有关资料,和孩子共同讨论有关SARS的话题·幼儿园资源利用:与幼儿园各部门工作人员(厨房、花房、门、房医务处)取得联系,以供幼儿参观了解家园合作:·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做好防非典工作,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 良好的生活为生习惯环境创设:·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环境,拓展幼儿的知识面,使幼儿更准确了解SARS·创设SARS宣传栏,宣传结束后装订成册,以供幼儿日常生活中随时翻阅观察:·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每一环节,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真正贯彻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展示:·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孩子们对SARS的了解
经验建构阶段 我与非非 ·绘画SRAS病毒·游戏:找非非·探究活动:会呼吸的肺·探究活动:我们身体里的秘密·谈话活动:它们并不可怕·探究活动:SARS我不怕你·调查活动:身边的人怎样预防SARS的 ·初步了解、认识SARS的主要病征及其防治方法·激发幼儿关注周围人、事、物的兴趣
表征体验阶段 从我做起 ·情景表演:非非来了,从我做起·户外活动:多运动,防非典·生活活动: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儿歌:卫生拍手歌·集体活动:全园大扫除 ·了解必要的预防保健知,教幼儿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小小宣传员 ·向小班弟弟妹妹宣传有关防SARS的 信息·向家庭社区宣传有关防SARS的信息 ·体验创造与成功的喜悦
我不怕 ·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情景短剧:抢救疑似非典病人·生成活动:非非医院 ·培养幼儿勇敢乐观的生活态度 神秘SARS--神秘非非列
活动二:非非医院
主题名称 活动内容 建议目标 活动准备 实施策略
调查阶段 可爱的白衣天使 ·请家属中的医护工作者拍摄下医院里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观看一线医护人员救治非典病人工作情况的录像带 ·认识医护人员,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培养幼儿对医护人员的敬仰之情 材料准备:·医生护士制服,包括手术面罩、手套、脚套、防护服、防护镜及帽子·医疗用品(听诊器、体温计、皮下注射器、血压计…)等小型安全复制品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有一定生文档仅供参考
病和看病的知识经验活动环境准备:·室内室外布置好各个医疗区(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注射室、挂号室、取药室、划价室)资源利用:·家庭资源利用:充分发挥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力量,特别请家中家属是医护工作者的家长朋友为孩子提供第一手真实的材料·幼儿园资源利用:请我园园医共同配合,指导孩子的活动家园合作:·共同收集有关活动区材料,使活动顺利进行得到保障环境创设:·创设相适应的环境,使幼儿能在一个真实的情景中游戏。观察:·观察孩子活动中的表现,将目标层层递进,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和感知医护人员的辛苦和伟大,培养孩子们对医护人员的崇敬之情
经验建构阶段 创建非非医院 ·请园医配合,向孩子们讲解有关SARS的防治知识·谈话活动:生病和看病的经验·集体活动:师生共同商量“非非医院”病区的 划分·谈话活动:病区所需要的医疗设备和医疗用品·角色游戏:我是小医生、小护士 ·建构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经验,丰富幼儿对非典有关信息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
表征体验阶段 表征游戏:非非医院 ·操作活动:我来建构非非医院·尝试游戏:非非医院
(一)·角色游戏:我是合格的小医生、小护士操作活动:自制钱币,并为药品定价·尝试游戏:非非医院
(二)·操作活动:调整药价·游戏:非非医院
(三)(穿上自制的小医生小护士制服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医护人员的辛苦和乐趣·培养幼儿之间的协作精神,促进孩子之间的友谊
四、活动部分
系列活动
(一)--“非非大王” [活动一] 认识“SARS”
孩子和父母亲共同收集有关SRAS资料,并和同伴间相互交流,共同了解SRAS就是非典型肺炎,它是一种不同于典型肺炎和一般感冒的可怕病症。
(在活动中,孩子们对SARS病毒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尤其是在共同收集资料的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和爸爸、妈妈一起剪报,网上下载资料,共同拍摄照片,为家庭成员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教师与孩子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空间,较为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
[活动二] SRAS病征
(一)通过孩子之间的观察交流,加之人体模型及正常人肺部X光片的辅助教学,使孩子们初步了解SARS病毒的病征。
·生成活动:(一大早,雷雷就兴高采烈地拿着两张SARS病毒放大图片举给我看,不一会,图片就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注意力,于是,我随机将今天的活动做了调整,和孩子们共同研究起这神秘的SARS病毒来。孩子们都说,病毒像太阳公公,有的觉得中间的部分像眼睛,还有的说像花。于是我立刻提议:让咱们把所想象的SARS病毒画下来。孩子们大胆作画,富有创造力的他们有的画出了太阳似的病毒,有的则画出了大小不一花儿似的病毒。通过这次生成的活动,使孩子的兴趣得到了延续,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指着一张画得特别大的“病毒体”说:“这个好象是大王呀!”于是最后经过大家的一致商量后决定将我们的活动“神秘SARS”改名为“神秘非非”。)
*(通过前一个环节绘画的认识,使孩子们初步了解了病毒的特征,为了使孩子进一步认识和了解SARS的特性,接着我便组织孩子们玩“找非非”的游戏。将孩子们事先画好的大小病毒藏在教室的任一角落,有孩子能看见地方,也有看不见的地方(如柜子下,床下),通过这两次的活动,使孩子更加清楚了SARS病毒的特性,知道它是无处不在的,也是我们眼所不能及的。
活动是孩子自己自发生成的,但活动怎样即满足孩子的主体性,又能挖掘到真正具有教育价值的东西,这就需要教师不切时机地引导和设计一定的游戏情景,真正的为教育服务。)
[活动三] SRAS病征及其传染途径
(二)在活动中,大部分孩子都能运用已有经验,说出其症状,但很多孩子对“肺部阴影”这个词的概念似乎不能理解。于是,我首先利用人体结构模型,让孩子清晰的看到了肺的特征,接着又进行了燃烧的蜡烛实验,使孩子真实地看到了,当瓶子里没有空气后,燃烧的蜡烛就会熄灭,而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如果它被病毒入侵后,人没有氧起就会死,同时还利用了正常人的肺部X光片进行辅助讲解,让孩子知道当肺部被病毒入侵时,就会出现阴影,拍X光片就能知道并能对病人进行及早隔离。
[活动四] 小插曲--它们并不可怕
·生成活动:早上喧喧小朋友的妈妈找到我们说:“喧喧昨晚没敢独自一个人睡,文档仅供参考
说是白天看到了人的什么肺,而且还有黑呼呼的东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听完妈妈说的,我们首先向他表示抱歉,并向她说明了原因。家长表示理解,并也提出了它的疑惑:“是不是对孩子讲得太深奥了呀?”
针对喧喧妈妈的反映,我又随机问了几个孩子,都说:是的,它(模型)很可怕,象鬼一样,还有那个黑呼呼的(X光片)也很吓人。看来,这种对孩子造成的恐惧心理已经远远大于孩子对非典的理解,何不把这种恐惧的理解与目前的状况相联系起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呢?于是我马上告诉孩子:“这个模型是假的,一点都不可怕,因为他们可是构成我们人的一部分呀,你们看,胃宝宝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肺宝宝可以输送氧气……”。用这样一种拟人化的形式和孩子们讲起来,孩子们似乎轻松了很多,同时也对自己身体的内部构造产生了兴趣。这时,哲哲又问:“那黑黑的呢?”我笑着告诉孩子们:“那可是医生阿姨给肺宝宝照的像呀!”“那为什么是黑的呢?我们照的相片可是有颜色的呀?”我又解释道:“你们想,你们能看见你们的肺宝宝吗?”“不能”,“为什么呢?”“因为有身体遮住了?”“对呀,我们身体就像一个小房子,小房子没有门,没有窗,那会怎么样呢?”“哦,会是黑的。”
*(虽然了解人体构造是大班年龄段才接触的,但如果教师能多在讲解的语言上下功夫,及时考虑到本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这种尝试也并非不可。在这次活动中,信好我们能及时发现,及时的“补救”,及时消除了孩子恐惧心理和活动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在活动中对家长的困惑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回应,要使家长真正了解活动的宗旨,活动的目的,活动真 正 的意义,使家长了解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使其真正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活动五] 我们不怕你--SARS
孩子们克服了这些所谓的“很可怕东西”的恐惧心理后,我给了孩子们及时的肯定,同时我也告诉他们:“你们都是勇敢的孩子,什么困难都不怕,可是,现在“非非”的到来,使很多人都很害怕,就像我们先前一样恐惧,怎么办呢?”“我告诉他们不怕非非,非非一点都不可怕,”“我们一起和它做斗争,”“
我们用消毒液杀死它……”
*(因为孩子们有了自己亲身的体验,所以能理解现在社会上人们对非典的恐惧文档仅供参考
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有了这种亲自的感受,孩子们都愿意积极的想出各种办法来对付“非非”,于是通过了一系列的园内采访和平日的观察,孩子们了解了各种防“非非”的有效方法,而且还近距离的感受到了自己周围人工作的辛苦,由此,引出了,“非非来了,从我做起的”活动。)
[活动六] 情景表演
围绕“非非来了,从我做起”的主题,和孩子们进行了各种情景表演,在活动中孩子们表演的惟妙惟肖,是活动得到了升华。
[活动七] 情景短剧--抢救非典疑似病人吴老师
(活动进行已有一周之久了,在谈话中,我发现孩子们对“非非”的兴趣似乎和我省人民对非典的恐惧心理一样,变得平淡了许多。)
活动开始,我很自然的带着孩子们进行着我们的讨论,这时,事先安排好的一出戏正即将上演了(请配班教师吴老师扮做一个有着非典症状的人)。活动顺利的进行着,这时,吴老师的几声咳嗽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了营造真实的氛围,我突然停止了我的讲话,并向吴老师的方向看去,随着我的表情和语言的变化,使所有的孩子也都和我一样,朝她看去,可似乎并没引起孩子们的太大的关注。于是,吴老师实施了我们预先商量好的第二套方案,我依然进行着我的活动,这时,吴老师朝我的方向走来,说:“焦老师,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上课了,可是我觉得我现在很不舒服,头还有点烫烫的(边说边伴有剧烈的咳嗽声),我去休息了。这时,坐在吴老师身边的徐靖抬头看着她,并小声的说:“是不是吴老师得非典了呀?”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呀!随之,很多孩子都用很惊愕的表情看着吴老师。接下来,就是孩子们对吴老师进行的一系列的抢救活动(带防护镜,塑料袋当手套和昨天一个小姑娘带来的一套医疗小玩具)。在活动中,孩子们对发热门诊和医生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一非常有价值的主题便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产生了。
系列活动
(二)--“非非医院” [活动一] 区域分类
今天的活动,我和孩子们共同商讨怎样在我们班创设医院的各个区域。
首先孩子们一致认为小城堡处最适合做“挂号处”。童梓昕说:“因为那里有一个文档仅供参考
小窗户。”杜灵月说:“我们只有买了病历才能去看医生。”教师概括:“医生阿姨给我们诊断病情的地方叫„门诊‟。”陈可说:“如果发
烧咳嗽就要去„发热门诊‟。”在孩子们分组讨论后,大部分幼儿同意将教师预设的„隔离区‟作为„发热门诊‟。谭师棋说:“那个柜子上面有很多针、防护眼镜。” *(评析:因为孩子们和教师共同收集的材料暂放在哪儿,孩子们通过直接观察认为那里既有医疗材料有被隔开,所以很适合做„发热门诊‟。)
教师加以引导:“如果怀疑是„非典病人‟怎么办呢?”陈逸翀马上答道:“需要马上隔离,要不然会被马上传染的。”这样顺利过度到“隔离区”的创设讨论。陈铭说:“我认为把寝室作为„隔离区‟最好,这样不会传染给其他看病的人。”陈可说:“不行,如果那样我们中午睡觉怎么办,我们不是会被传染的吗?”徐靖说:“„药房‟后面不是有个地方吗?那里可以作为„隔离区‟,我们不会到那里去的,就不会被传染。”刘泽为说:“如果下雨或者起风,病人不是很冷吗?他们的病就很难好了。”孩子们都点点头,林芳琪马上举起小手说:“我知道放在哪儿,可以放在教室的后面。”孩子们听到后都摇头表示不同意,池卓哲说:“那我们上课不是很危险?这是孩子们都不知所措的看着我。
*(评析:孩子在讨论的过程中已经将自己的生活学习融入进去,从提出问题到寻求解决的办法,再到生成新问题找出新办法的过程中,孩子们在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当孩子们面对问题不知所措时,教师应给予一定引导和启发。)
于是我给了他们一点点提示:“我认为„隔离区‟应该是四周围起来的,不让别人随便进入,并且进入„隔离区‟的走道叫„半污染区‟。” 陈逸翀马上站起来迫不及待的告诉我:“我知道放在哪儿。”说着手指向孩子们先商量好的“发热门诊”处,他接着说:“两排柜子中间真好是„半污染区‟。”孩子门表示赞同,我马上问到:“那„发热门诊‟放在哪呢?”孩子通过讨论决定设在“药房”背后处。
接下来,我们又进入了“划价处”的讨论,李珏皓说:“可以放在小城堡的旁边。”徐靖马上反问说:“那不是„挂号处‟吗?”欧阳震说:“小城堡旁边太小,打算盘不方便。”郑翰麒说:“可以换一换。”“怎么换?”我问。“这里可以盖章、打算盘。”他指着小城堡说。“这边可以挂号。” 李珏皓马上反映过来,孩子们都看着我,我向他们点点头。张珩农说:“划价完了,我们要去药房取药和打针。”贺思睿说:文档仅供参考
“那„注射室‟和„药房‟靠在一起最好,这样取药打针都很方便。”陈可说:“那里是„发热门诊‟呀?还有拍„X光片‟的地方设在哪儿呢?”孩子们提议将教室后面作为“放射科”。
最后孩子们决定将“隔离区”旁边作为“发热门诊”,这样如果发现“疑似病人”可以直接送往“隔离区”。
*(评析: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与环境相互作用,因此环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在今天的讨论中孩子们辗转反复的思考,寻找最适合的位置。我进行了一下统计,“挂号处”更换了两次,“发热门诊处”更换了三次,“划价处”更换了一次。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在探索环境的可能性时与小伙伴相互作用,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出现了关于这些问题的不同看法和争论。这样给教师也提供了一个了解幼儿兴趣和需要的机会,所以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课程实施的途径,也是课程生成的源泉)。
[活动二] 谈话活动(丰富活动区材料)
谈谈你觉得非非医院里还差些什么,我们可以怎样准备?
*(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商量后觉得一些医疗用品可以从爸爸妈妈给买的玩具中带来,药品可以将自己平时所用过的药品的盒子带来废物利用,隔离区的防护手套可以用小积木的塑料袋来充当,鞋套家里也有,可以带来,就是防护服和眼罩孩子们便商量要我帮忙寻找。我提议眼罩可以用透明的扎实一点的东西自制,孩子们先考虑用透明袋做,可通过实验发现太软了,不行。便发现可以考虑用透明的一次性塑料碗,最后决定便用其材料自制)。
[活动三] 操作活动(我来布置非非医院)
一大早,孩子们就兴高采烈地将自己在家中准备好的材料带来给我看)在活动中孩子们将自己带来的各种材料按照区域的划分和种类分别摆放。在孩子们的精心布置下,一个真实的非非医院就正式落成了。在活动中,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之情!
[活动四] 自由游戏--“非非医院”
(一)孩子们按自己意愿分配好了角色(医生、护士和病人),自由、轻松地开始了第一遍游戏。
*(这次自由的活动,是一段愉快、有趣,而没有大人干扰的时间。但毕竟孩子的经验是有限,整个活动都是凭借着自己已有的经验摸索着游戏的,自然中间会有操作不正确或者错误的地方,而这时的我并没有选择介入,而是以一个游戏者的身份进入游戏,适时地对活动进行指导。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不能准确驾驭,所有的行为都受到了已有知识经验的限制。于是活动结束后,我便延伸开展了“生病的经验”和“我是合格的小医生、小护士”)
[活动五] “生病的经验”
[活动六] “我是合格的小医生、小护士”
第五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喜欢的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喜欢的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喜欢的1
设计意图:
5~6岁的孩子,是语言发展的快速时期,有空就聊天,成为孩子们一日活动中最开心的事情。最近,班里欢欢、琪琪等孩子聊天的话题被“炒”得沸沸扬扬,“火爆”得不得了。话题中,孩子们一直围绕着汽车的内容与小伙伴开展讨论,比较不同车的不同优势,介绍自己喜欢的车的优点,而且,他们还带动了周围一大片的孩子参与讨论,有的孩子还从家中带来了许多汽车图片、汽车图书及汽车玩具,小组之间进行着相互比较、讨论着,在孩子们的心中,似乎都有了一款自己的爱车,这样的话题,“热”了很久…… 《指南》中提出,“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因此,我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车》的主题活动,借此契机,满足幼儿对有关汽车知识的渴望,综合活动《我喜欢的车》,仅是主题活动中的一个内容。 活动名称: 我喜欢的汽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看视频资料,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特点。
2、乐意大胆想象,并用语言表达自己喜欢的汽车。
3、利用各种纸盒的特点,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运用剪、贴、粘等不同的方法制作各种不同的“汽车”。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有关不同汽车的视频资料
学具准备: A组:半成品的作品 B组:各种不同的纸盒 C组:已任意组合好的纸盒
共有:剪刀、胶棒、小胶带、双面胶、各种色纸、小瓶盖、吸管等等。
环境布置:
1、主题墙面“各种各样的汽车”( 各种车的图片及玩具模型)
2、布置场景“热热闹闹的大街”,街中有红绿灯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一看、说一说
请幼儿观察视频资料,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介绍并概括出汽车的基本特点。
小结:不同的车由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构成(或椭圆体),车下有轮子、车身上有车窗、车灯等等。
二、游戏:想一想、说一说 乐意大胆想象,并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汽车。
小结:幼儿喜欢的车的主要特征,如:会飞的车是什么样子?它有什么可以飞呢?会在水中行驶的车是什么样子?它为什么不怕水呢?等等。
三、游戏:想一想、做一做
提出“马路上的车很少”,我们可以制作一些汽车开进马路,并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尝试。
1、与幼儿讨论:这里都有什么材料?它们可以做什么?它们可以怎样连接?胶带可以怎样使用?胶水呢?(为幼儿动手制作积累经验)
2、向幼儿分组提出不同的目标:
A组,扮点组:
引导语:托盘里有什么?它会是一辆什么车,为什么?你能不能用这些材料把它装饰更漂亮一些?
提示幼儿运用辅助的小材料进行装饰。
B组,自由组:
引导语:托盘里有什么?你喜欢的车是什么样子?它有什么本领?请小朋友自己选不同的材料,制做一辆自己喜欢的车。 提示幼儿在制作时要考虑自己汽车的特殊功能,如:会飞、无人驾驶等等特征,可以在什么地方体现。
C组,改造组:
引导语:看看托盘里有什么?它们又像什么,能不能把这些材料改一改、变一变,制作成自己喜欢的汽车,它会是一辆什么样车,又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呢? 提示幼儿在制作时,要考虑材料的特征,体会巧用、巧改材料的乐趣。
四、游戏:玩一玩、乐一乐
教师扮演交通警察,带幼儿在已布置好的场地“热热闹闹的大街”中进行“红绿灯”的游戏,知道“开”车时要遵守的交通规则,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延伸:
可将幼儿自己制作的“汽车”投放到区域中,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满足幼儿的需求。
《指南》中指提出, “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生成活动的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成为主体,教师进则是活动的`引导者,综合活动《我喜欢的汽车》中,每位幼儿的兴趣都十分浓厚,活动中,将幼儿聊天的内容进行升华,如:“你心目中理想的汽车是什么样子?”,“它都具有什么本领?”,“你准备怎样设计它?”,逐层提问,让幼儿在脑海中建构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汽车,为幼儿最后的动手实践,打下基础。
二、注重各个领域的整合,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全面协调发展。
《指南》中提出,“要注重学习和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活动中,我注重语言领域、艺术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整合,艺术领域中 “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将幼儿自己的感受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如:“我喜欢会飞的汽车!”,“我的汽车上有浆,它可以两用!” “我的汽车是无人驾驶的,永远不会撞车!”,在讨论中积累幼儿的想法,选择需要的制作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心中喜欢的汽车,“开”着自己的爱车进入 “小社会”体验按规则行驶的乐趣,为幼儿将来步入“大社会”奠定基础。
三、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
《指南》中提出,“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的水平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我设计了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活动,让孩子们依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选择和活动的材料,“扮点组---对已有的材料进行加工、装饰”,“ 自由组---对材料进行随意组合,剪接、装饰”,“改造组---根据提供的组合材料,进行想象、添加、装饰”。
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设计制作喜欢的“汽车”,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成功点,自信、大胆的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喜欢的“汽车”,活动中,幼儿乐乐“开”着自己的“迷你跑车”说:“我的车是电脑无人驾驶,会自动避让前方的车!”;幼儿妞妞“开”着自己设计的“飞船汽车”在天空中飞;幼儿琪琪“开”着自己的“折叠汽车”自由自在地“跑”,据说这种车可以折叠成一个小箱子……
总之,孩子们在活动中参与度都非常高,自行开发和设计的“汽车”都很有特点,活动比较成功。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喜欢的2
(一)设置理由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事物,从食物到玩具,从游戏到颜色,从中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独有的个性,引导孩子充分表达这份喜爱,会使他们更加快乐。
(二)教育目标
1.知道饭、菜、水果有营养,初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2.能把自己喜欢的玩具让给小朋友玩,不独占玩具。
3.能听懂成人的指令,按指令做事情。
4.喜欢手工游戏,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粘贴、撕纸等技能。
5.喜欢唱歌,玩音乐游戏,能随音乐做简单律动。
(三)教育活动设计
活动1 我喜欢的玩具(谈话)
准备:
1.事先将教育意图渗透给家长,征得他们的配合,将幼儿喜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
2.有意识的带领幼儿参观班上的玩具柜,引导幼儿关注自己喜欢的玩具。
过程:
1.每周请幼儿带来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游戏时在教师的帮助下介绍自己玩具的名称、玩法,鼓励幼儿与同伴互换玩具玩。
2.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教师找机会与幼儿交谈。谈话内容可围绕玩具的外形、色彩、玩法等进行,从中发现幼儿语言发展的不同特点,以便采取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3.游戏:我把××送回家。
(1)请幼儿从玩具柜中拿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我喜欢××”的短语。
(2)幼儿自由玩一会玩具,听到信号后(如铃声、音乐声),把玩具放回原处,并大声说:“我把××送回家啦。”
建议:
1.这样的活动需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目的。
2.为幼儿提供的玩具应具备以下特点:体积大,色彩鲜艳,能活动或能发出声响。
活动2 猜一猜
准备:
幼儿从家里带来的玩具及班级的部分玩具。
过程:
1.在幼儿面前放3~5件玩具(依幼儿能力而定),待幼儿依次认识它们以后,用一块布将他们全部盖住,问幼儿:布下面有什么玩具?幼儿答对一件,就拿出一件,直至全部说出来,若确实答不出,教师可以掀开布的一角,提示幼儿。
2.同样采用上面材料与方法,盖上布以后,教师拿走一件玩具,再掀开布请幼儿猜,哪件玩具不见了。
3.教师用一块布盖住一件发响玩具,在布下使其发声,请幼儿依据声响进行辨别和判断,猜出玩具的名称。
建议:
1.以上活动内容可分为几次活动来进行,并可依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此活动适合小组或个别进行,以便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随时调整活动的难度。
活动3 红苹果
准备:
每人一个红苹果,榨汁机一台,苹果酱一瓶。
过程:
1.尝苹果。
(1)老师很神秘地告诉幼儿:“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吃一种好吃的东西。谁能把小眼睛闭好,好吃的东西就会跑到他的嘴巴里去。”
(2)将一小块苹果放入幼儿口中,请幼儿品尝后说出吃的是什么?
(3)每人一个苹果,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说一说:圆圆的、红红的、甜甜的、香香的。
(4)将苹果去皮,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请幼儿观看榨汁的过程,每人尝一尝苹果水是什么味道。
(5)出现苹果酱,请幼儿品尝,猜一猜这么好吃的东西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2.学唱歌曲:苹果。
(1)教师演唱歌曲。
(2)询问幼儿歌曲内容。帮助有而理解为什么“小朋友们常常吃,脸儿也像红苹果”,使幼儿知道多吃水果身体好。
(3)学唱歌曲。
3.做个苹果娃。
(1)教师为幼儿准备用电光纸或即时制成的眼睛、嘴等,请幼儿在教师的协助下,为苹果贴上眼睛、嘴等,做成一个可爱的苹果娃。
(2)欣赏自己和他人做的苹果娃,初步学习赞赏别人:“你的苹果娃真好看。”
附歌曲:
活动4 月亮船(儿歌)
准备:
香蕉若干。
过程:
1.幼儿每人一根香蕉,拿在手里闻一闻,摇一摇。教师朗读儿歌。
2.教师和幼儿一起做动作:摸一摸香蕉,举起香蕉,让它像小船一样晃一晃,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3.大家一起吃香蕉。
建议:
活动可安排在午点前进行。
附儿歌:
月亮船
香蕉香蕉甜--甜,香蕉香蕉弯--弯,摇一摇,晃一晃,多像一只月亮船。
活动5 香香的米饭
准备:
玩具碗,各色小块皱纹纸,米饭实物(白米、小米、紫米等)。
过程:
1.出示实物米饭,请幼儿说一说都有什么颜色的米。
2.出现玩具碗和皱纹纸,请小朋友说一说,试一试,怎样用皱纹纸做米饭。
允许幼儿动手尝试,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如:“能不能让你的米饭粒再小一些。”如发现有的小朋友的方法很好,如用团的方法,可以让其做给大家看,鼓励大家想更多的方法。
3.请小朋友做米饭,并把不同颜色的米饭分别放在不同的碗里。教师指导过程中与幼儿交流,如“你做的是什么饭呀?”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行为。
建议:
此活动可在娃娃家中反复玩。
活动6 吃水果
准备:
切成小块的几种常吃的水果,牙签。
过程:
1.请幼儿隔着盖布闻一闻,猜猜盘子里的水果是什么?
2.把盖布打开,看看大家猜得对不对。
3.请幼儿品尝水果,请幼儿自己用牙签取水果,说说自己吃的是什么水果。
4.告诉幼儿:水果里有许多营养的东西,它能使我们小朋友身体强壮,所以小朋友要多吃水果。
5.吃完水果,收拾餐具。
建议:
1.水果最好选用香蕉、苹果、桔子、梨等,便于幼儿辨认。
2.此活动可在午点时进行。
活动7 彩色小路
准备:
用彩色纸条做成2条长2~3米,宽15~20厘米的平行线。
过程:
1.教师示范走“小路”的动作:要走在两条彩条的中间,两臂可以侧举以保持平衡,眼睛向前看。
2.幼儿走“小路”,可以分两组走以增加练习的密度。
3.根据幼儿练习的情况。调整小路的宽窄,继续练习。
建议:
为增加游戏的兴趣性,可自编一些角色和情节。
活动8 抓泡泡
准备:
肥皂液。
过程:
1.教师吹泡泡,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吹泡泡,请幼儿抓泡泡,鼓励幼儿大胆用手抓,当泡泡破掉时,可说“呯”!
3.教师变换位置吹泡泡,引导幼儿努力向上跳起抓泡泡。
建议:
教师可以准备球、风车、彩带等在室外跑来跑去,引导幼儿参与活动。
活动9 小球进洞了
准备:
塑料圈3~4个悬吊在室外(高于幼儿举臂高度)、小球若干、球箱一个。
过程:
1.小朋友和小球做游戏。教师带幼儿在室外自由玩球,向上或向前抛出再捡回,激发幼儿玩球兴趣。
2.看看谁的小球进洞了。引导幼儿模仿教师将小球投入塑料圈内。
3.把小球送回家。教师带幼儿将小球捡到球箱内。
4.重复玩1~2次,活动结束。
建议:
本活动可以利用现成的球进行,也可以利用小沙包、纸球、飞镖等练习投掷。
活动10 你唱我也唱
准备:
红、黄、蓝、绿、黑、白等各色彩色纸。
过程:
1.给每个小朋友一张彩色纸(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2.幼儿坐一圈,教师坐中间。
3.师生对唱,幼儿按音乐做动作,音乐结束,小朋友互相检查对不对,辨认不同颜色,教师不断变换问话,让幼儿出示不同颜色的.纸。
4.幼儿互换颜色纸,反复玩。
建议:
1.彩色纸可换为彩色布、彩色帽子、彩色积木等。
2.随年龄增大,还可以扩展概念,如:“谁有圆积木?”“谁穿红裙子?”“谁穿蓝裤子?”……
附歌曲:
活动11 滑滑梯
准备:
在组织幼儿玩滑滑梯时,教幼儿学说“你不推”“我不挤”“慢慢上”等短语。
过程:
1.带幼儿玩滑滑梯,教师与幼儿对话,说幼儿重复听过的短句“你不推”“我不挤”“慢慢上”“高高兴兴”等。
2.教师与幼儿围坐在滑梯下休息,教师唱一遍歌曲。唱完后,问一问幼儿听到歌里唱了什么,帮助幼儿熟悉、记忆歌词。
3.教师带幼儿说歌词,发现发音不准的字及时纠正。
4.幼儿随教师完整学唱歌曲2~3遍。
5.请幼儿继续玩滑梯,引导幼儿要向歌里唱的那样不推、不挤,慢慢上。
附歌曲:
滑滑梯
活动12 我喜欢的颜色
准备:
各色颜料,玻璃球,纸盒,小勺,白纸,已完成的滚珠画。
过程:
1.出示滚珠画,请小朋友猜一猜是用什么画的?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如幼儿说是用笔画的,教师可当场用水彩笔在纸上画一画,请幼儿看看是不是用笔画的。鼓励幼儿猜测各种画法,没说出一种办法就试一试。
2.出示玻璃球,告诉幼儿这些漂亮的画是用小玻璃球画的。再请幼儿猜猜,小球是怎样画画的,可根据幼儿说的办法试一试。教师提示幼儿小球能滚动。
3.根据幼儿的回答情况,由教师或幼儿在教师的协助下演示滚珠画的做法:在纸盒中放一张图画纸,用小勺从颜料中取一个小球放在盒中,双手端盒随意晃动。
4.幼儿尝试:先看看有那些颜色,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颜色画。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与幼儿交谈,如:“你用的是什么颜色”“你在哪儿见过这种颜色”等。
5.欣赏别人的作品,说一说小球画的画像什么?
建议:
此活动可在自选游戏时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