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复习教案(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2:08: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三单元复习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朝巩固统一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1、掌握秦统一的时间,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认识秦始皇的历史作用。

2、了解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

3、掌握汉武帝为开拓大一统所实行的措施;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4、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九章算术》。

5、了解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司马迁和《史记》 ;秦始皇陵兵马俑。

二、复习重点

1、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2、汉武帝为开拓大一统所进行的措施。

3、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三、复习过程

(一)、体系构建

请按照“政治上实现大一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文化繁荣科技领先”、“民族关系逐渐加强”、“中西交往日趋频繁”五个方面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形成知识结构,看谁做得最快最好。

(二)、专题概览

1、秦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类别 秦始皇 汉武帝 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 军事

评价

2、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分类 人物 朝代 成就 影响 科技 数学 天文 医学

3、秦汉时期民族关系 特征 举例 “战” “和”

(三)、典例解析

例1: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根本着眼点在于()A、压制知识分子 B、有区别地对待古代文化 B、完善法律体制 D、加强君主专制

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式单项选择题,考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本题的题干可以简化为秦汉加强思想控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B项不是加强思想控制的目的,C项与题干无关,A项是直接目的,D项才是根本目的。

例2:古人张仲素有《王昭君》诗云:“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今人翦伯赞则曰:“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以上两人()

A、都赞扬汉代的和亲政策 B、都为王昭君下嫁鸣不平B、都批评汉武帝的战争行径 D、都称颂昭君密切汉匈友好关系 解析:本题为材料式单项选择题,考察学生对材料的领悟和阐释能力。本题题干可以简化为:古人张仲素和今人翦伯赞写诗的意图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D项最符合二人意图。例3:下列秦汉科技成就中,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是()A、造纸上的发明和改进 B、《九章算术》 B、张衡发明地动仪 D、华佗制成麻沸散

解析:此为最佳选择题,旨在考察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本题题干可简化为:哪项成就推动了实际的巨大进步?四项都是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相互比较,就世界意义而言还是A项最大,因为它引起书写史上的一场革命,促进了知识文化的广泛传播。

(四)、典型考题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中的“秦王”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与史实不符的是()

A、废除丞相 B、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 D、建立皇帝制度

2、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刻石记功,当时使用的文字应为()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3、为了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A、大兴文字狱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削弱诸侯国势力 D、将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4、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境外路线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设计。在历史上,古丝绸之路是()

①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③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④横跨亚欧的洲际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两个中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与探究”活动,考察了下列四大建筑,其中属佛教建筑的是()

A、陕西韩城太史祠 B、河南洛阳白马寺

C、四川成都青城山 D、福建泉州老君像

6、中国古代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开纪传体先河,它就是()A、《史记》 B、《汉书》 C、《通典》 D、《资治通鉴》

7、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 B、外族骚扰 C、中央集权 D、儒家思想

8、新疆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A、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B、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C、公元前73年班超出使西域 D、公元前119年卫青打败匈奴

9、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

A、周朝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0、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之道,其动作模仿虎、熊、鹿、猿、鸟各种形态惟妙惟肖,请问这种体操是古代哪位医家创编的()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11、【材料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专家指出:作为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楼兰城当时充分吸纳了来自东西各方交通和商业资源潜力,加之邻近孔雀河,河道密布而水量充盈,楼兰城曾经在丝绸之路上辉煌一时。——2001年1月17日《南方都市报》

【材料二】楼兰曾有积粟百万,威服外国的壮举,曾有挟制丝路,左右西域的辉煌。然而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楼兰地区由绿洲变成了荒漠。——2001年1月18日《华声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途经楼兰王国商路的东方起点是哪一城市? 往西方贩运的货物主要有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楼兰王国消失的原因。

(3)要避免楼兰的悲剧重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3分)

第二篇:第三单元四边形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四边形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四边形特点。2.平行四边形特点。

3.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复习过程:

1、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2、复习过程

一、填空。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

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3、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它的周长是。

4、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相框,它的周长是。

二、选择题。

2、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6厘米 B、18厘米 C、36厘米 D、24厘米

3、用1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6 B、32 C、40 D、24

4、用2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A、32 B、16 C、8 D、20

5、用2个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的长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24 B、20 C、8 D、16

6、长3厘米,周长16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宽是()。A、4厘米 B、13厘米 C、5厘米 D、9厘米

7、左图甲的周长和乙的周长比,()。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比较

8、下列3个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都一样大,那么()图形的周长最长。

9、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

甲 乙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比较

三、判断题。(将错误的改正过来)

1、这是一个四边形。()

2、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它的边长一定是6厘米。()4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5、平行四边形是易变形图形。()

6、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板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7、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长方形周长比正方形周长长。

8、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9、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可以用长+宽×2。

()

10、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11、长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四、画示意图再列式计算。

1、用2个长都是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拼成的:(1)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2)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2、(1)请在上图画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4个直角。(2)剩余部分的周长是多少?

3、长6厘米,周长20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宽是多少厘米?

第三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_4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www.xiexiebang.com字词听写题:戳chuō穿

臆yì断

惊愕è门枢shū嗣sì后

笃dǔ信

臆度duó充沛pèi

分泌mì

并蒂dì

花卉huì

灼伤zhuó

褪tuì色

飞甍méng啁zhōu啾jiū

翌yì日

宽宥yòu

彗huì星

窒zhì息

器皿mǐn箬篷péng

睥pì睨nì

连亘gèn

毋wú宁

阐chǎn释

泄气

隧道光怪陆离

海市蜃楼

优柔寡断

单枪匹马

渴不可耐

欢天喜地汪洋万顷

饶有兴味

夸夸其谈

迥然不同

随心所欲

兴致勃勃聊以自娱

一语双关

人烟市肆

历历在目

万紫千红

人迹罕至文言文理解题《活板》【原文】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五代的时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原文】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发明】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板(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原文】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便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原文】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原文】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做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原文】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⑤,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原文】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使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原文】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了,到今天还珍贵的收藏着。1.如果遇到生僻而平时没有准备的字,怎么办呢?答: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2.为什么不用木料刻字印而用胶泥呢?答: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3.主体部分在具体介绍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运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和逻辑顺序说明.活板的“活”体现在:A制字是活的、B排版是活的(密布字印)、c印刷是活的(一板······一板······,更互用之)、D字印数目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E做法是活的(奇字无备,旋刻急用)、F收藏活4.介绍活版的制作(用胶泥刻字——则字平如砥)是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说明的制字、制版、排版、(拆版)、布字、火炀、按平5.介绍活版的功效、提高功效的措施、用胶泥刻字的好处等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6.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回答。答:更互用之、每一字皆有数印7.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程序。答:刻字、排板、印刷、拆板8.制作活板的第一道工序是(刻字),所用的原料是(胶泥),用火烧活字的目的是(令坚)(请分别用原文中的一个二字词回答)9.课文采用了(程序)说明方法。10.用文中的词句回答。(1)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薄如钱唇

(2)烧后的字印的特征是:字平如砥(3)活字印刷的特征是:

极为神速

(4)活版的主要特征和优点是:活11.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举例说出三种。(3分)答:列数字:常做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举例子: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打比方:薄如钱唇、字如平砥。作比较: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12.本文中指明不用木头刻字的原因是什么?而用胶泥刻字的优点又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13.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密布字印”说明排版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一板……一板……,更互用之”说明印刷是活的;“奇字无备,旋刻急用”说明做法也是活的。14.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回答。答:(1)_更互用之__(2)每一字皆有数印___15.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刻字—制版——排版——印刷16.介绍活字的制版过程,是按制字、设版、排字、炀版、平字的顺序说明的。17.文中极为神速、瞬息可就、瞬息可成、殊不沾污等说明了活板印刷的优越性。18.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我国及世界科技史上有怎样的地位?答: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唐代开始有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到了宋代有了高度发展。北宋庆历年间,毕生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比雕版印刷经济方便。这是我国己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后来流传到亚洲和欧洲各国,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核舟记》原文及译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起看一幅书画横幅。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横幅的右端,用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末端,右手指着书画横幅,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关联。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肢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篆文图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窗户八扇;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刻有船桨,刻有炉子;刻有茶壶,刻有书画横幅,刻有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1.第二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船头(或舟首)__,以__空间顺序_为说明顺序。语言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介绍的内容有_舟长、高、舱、窗、雕栏、窗上的刻字2.第二段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作比较3.第二段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4.这几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说明,作者是怎样说明的?答:先说船的正面,再说船的背面。作者按从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的顺序说明。5.第二段怎样介绍核舟?有何作用?答: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船舱,重点介绍舱旁小窗和所刻的十六字文句。突出“奇巧、灵怪”的特点。6.雕刻者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答:这两句话分别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和《赤壁赋》,写的是苏轼泛舟赤壁之所见、所感。将它们刻在小窗上,既能通过小窗启闭景象的分别说明,使读者体会王叔远刀法的精细又能暗示核舟的背景、主题,照应第一段的“大苏泛赤壁”,使读者惊叹王叔远构思的奇巧。7.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最多的是谁?为什么?答: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最多的当然是东坡。作者除了交代了三人在船头的位置,而且还刻画了东坡的肖像——“峨冠而多髯”。之所以这样描写,一是因为苏东坡的主要游览者,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二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不能违背其初衷。8.船头三人的神态有何不同?哪些描写突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答:前二人是士大夫兼诗人、学者,受世俗礼法的束缚,显得拘谨,严肃;后者是僧人,不拘礼节,放浪形骸。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突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9.这一段描写“舟子”的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答:两“舟子”虽神情有异,右边的舟子突出他“右手攀右趾”的粗犷和“若啸呼状”的悠闲自在;左边的舟子突出“视端容寂”的平静神态。但两人的神情动作均表现了一种共同的氛围——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是为使船尾之境与船头之情遥相呼应,实现对船首氛围的烘托或者沟通,从而突出“大苏泛赤壁”的“泛”。10.结尾,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答:使读者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的结论。再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与之对比,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自然引出下句的赞叹语句。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11.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按照总分总的结构顺序依次介绍.作者细致的介绍了核舟的形状,描述了舟中人物的情态,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的技艺。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四上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王丽霞

一、复习内容:

9、泉城》、《

10、九寨沟》、《

11、田园诗情》、《

12、桂花雨》、习作

3、练习3.二、复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

9、泉城》、《

10、九寨沟》3-5自然段。

2、复习3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文章蕴含的内容。

4、完成课后习题。

5、学会写信。

6、学会赞美。

三、复习准备: 四(上)语文常识、课件、练习试卷等。

四、教学方法:指导法、讲解法、练习法等。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字回眸

大约 吊桶 洞穴 占领 冒充 源头 悬崖 雪堆 敏捷 村寨 恰似

继续 山沟 藏族 县城 姿态 帮忙 吩咐 糕饼 尤其 新鲜 沉浸

左右 高低不平林深叶茂 图画

蔚为壮观 色彩斑斓 诗情画意 憨态可掬 五彩缤纷 异兽珍禽 若无其事 极目远眺

仪态端庄

悠然自得 辽阔无垠 绿意盎然 默默无闻 舒缓平稳 骠悍强壮 水声喧腾

昼夜不息 顽皮 闪烁 笨笨拙拙 香飘十里 牲畜 悬念 清澈 一泻千里 古木参天

洪大 低细 高低错落 白浪翻滚 晶莹剔透 狐朋狗友

龙马精神 鸡犬不宁 龙吟虎啸 高楼大厦 雨后春笋 月明人静 天空地宽

二、课文点击

9、泉城》

1、描写泉水流动的样子:珍珠泉:涌。五龙潭:汇注。黑虎泉:喷吐。趵突泉:冒。

2、描写泉水样子的词语:银花盛开 明珠散落 晶莹剔透 白浪翻滚

描写泉水声音的词语:水声喧腾 虎啸狮吼 秋雨潇潇 咕嘟咕嘟

描写水的词语:波光粼粼 碧波荡漾 水平如镜 波涛汹涌 惊涛骇浪

10、九寨沟》

1、《九寨沟》一文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

2、《九寨沟》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起(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的作用。整篇文章显得(中心突出)、(段落紧凑严密)。

3、九寨沟的动物真多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4、描写山水景色的词语:湖光山色 人间天堂 明月清风 桂子飘香 水光接天 江山如画 鱼米之乡

描写九寨沟的景物特点:水(清澈见底)树(古木参天)瀑布(高低错落)

描写花儿的词语:含苞待放 亭亭玉立 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沁人心脾 香飘十里

景点与所在地相连:五花海(四川)蝴蝶谷(台湾)玄武湖(江苏)庐山(江西)西湖(浙江)

11、田园诗情》

1、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的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2、《田园诗情》通过视点的转换,具体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荷兰田园风光图,看(奶牛图)、(郁金香图)、(骏马图)、(挤奶图)和(田园夜色图)。

《田园诗情》是一篇(散文),描写了(),(),()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

3、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的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4、牛犊跑前跑后,活像();老牛仪态端庄,好似()

5、《田园诗情》通过(视点)的转换,具体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荷兰田园风光图,看(奶牛图)、(郁金香图)、(骏马图)、(挤奶图)和(田园夜色图)。

6、描写草原风光的词语:一望无际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无边无际

12、桂花雨》

1、《桂花雨》一文以“桂花雨”为题目,以桂花香为线索,写出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我”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写出了桂花给家人带来的生活情趣。

2、“摇花乐”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这句话中“缠”,写出了作者盼望“摇桂花”的急切心情。

3、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这句话表现了“我”“摇桂花”时的兴奋和快乐。

4、母亲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其实就是说(外地的桂花再香,外地的环境再好,外地的生活再舒适,也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比不上家乡的环境好,比不上家乡的生活舒适)。表达了母亲(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

三、练习提示

练习3

1、重要的地方或生字新词 在下面画 ——

关键词语

在下面画 .

对某些内容有疑问

在后面画 ?

精彩的语句

在下面画。

需要重读或摘抄的章节 在前面打 △

2、歇后语(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名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

竹篮打水------一场空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月亮里有桂树------高不可攀

牙刷脱了毛------有板有眼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神枪手打靶------百发百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第二课时

一、课文填空

1.荷兰风光如诗如画,有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是天然的(牧场),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低地)之间.荷兰的确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2.《九寨沟》为我们描绘了四幅美丽的图画: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

3.桂花的用处可多啦!桂花可以(泡茶),可以(做桂花卤),还可以(做糕饼).

4.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5.趵突泉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下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6.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瀟瀟.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的趵突泉了。(趵突泉)被誉为“第一泉”

7.我最喜欢(珍珠)泉,因为(那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

8.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9.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为九寨沟.

10.“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这一节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的作用。

两个类型的训练:

二、选词填空。

1、欣赏 观赏

(1)老师带我们到公园()菊展。

(2)妈妈坐在录音机前正在()宋祖英的演唱。

2、宽阔 辽阔 宽敞

(1)大海是多么()。

(2)这间教室很()。

(3)弟弟趴在叔叔()的肩膀上睡着了。

3、幽静 恬静 僻静

(1)这条()的小巷冷冷清清的。

(2)小红那()的笑脸出现在大家眼前。

(3)迷人的月光洒在()的小路上。

三、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1、周 旬

日 季 年 月

2、寒冷 凉爽 温暖 炎热 酷热

3、劳动节 教师节 元旦 清明节 国庆节

(1)老师带我们到公园()菊展。

(2)妈妈坐在录音机前正在()宋祖英的演唱。

2、宽阔 辽阔 宽敞

(1)大海是多么()。

(2)这间教室很()。

(3)弟弟趴在叔叔()的肩膀上睡着了。

3、幽静 恬静 僻静

(1)这条()的小巷冷冷清清的。

(2)小红那()的笑脸出现在大家眼前。

(3)迷人的月光洒在()的小路上。

四、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1、周 旬 日 季 年 月

2、寒冷 凉爽 温暖 炎热 酷热

3、劳动节 教师节 元旦 清明节 国庆节

第五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掌握第三单元的生字词。

2.掌握本单元句子类型,包括反问句变陈述句,比喻句和谚语,能够正确读写,运用。

3.掌握课文内容,能够完成相关课文内容填空,知晓课文讲述的道理。复习内容:第三单元的知识

复习过程:

一、生字词复习

1.易错字音朗读。(请学生连拼音带读,然后去拼音齐读检测。)2.词语听写: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根据课件显示的拼音写出词语。(写完同桌相互检查,错的频率较高的字齐读齐记。)

3.形近字组词,生做相关练习,然后齐读。

二、句子复习

1.反问句变陈述句

课件出示:(1)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2)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3)不好好学习,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

(4)那奔驰的列车不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

2.比喻句(课本49面“读读记记”)

课件出示: 你能把下面的事物用比喻句说一说吗?(出示白云、苹果和露珠的图片)

3.谚语 课件出示:

(1)老师经常说: 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2)有时候,细节决定成败。(3)我们要时刻谨记,要想让自己苗壮成长,就得不断地去磨炼。

(4)我问小明:“你吃过臭豆腐,臭豆腐好吃吗?”小明说:

三、课文内容复习

1.整体快速阅读课文,要求背诵的部分为重点。2.课文内容填空。

课件出示

1.“亡羊补牢”的“亡”的意思是________,“牢”的意思是________。

2.《亡羊补牢》讲了一个人的羊圈破了个窟窿,狼叼走了一只羊,养羊人____________。第二天,狼又叼走一只羊,养羊人________了,赶快_______________。从此,他的羊再也没________。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_____________,认真改正,就__________。

3.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________走。他的______越好,________的本领越大,________带得越多,______得越远,就越___________楚国。

4.我想对这个楚国人说:“你太________了,你选错了________,如果不听别人劝告,及时改正,无论再怎么努力,都_____________________。” 《亡羊补牢》

我们:

《南辕北辙》告诉我们:

四、习作复习

回忆写作内容,点明重点。课件展示:

1.审清体裁:本次习作属于 作文。(写人 记事 写景 状物)2.审清内容:本次习作要写的主要人物是。

3.审清重点:本次习作要写出人物某方面的特点,如、、、……

下载第三单元复习教案(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三单元复习教案(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三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复习文学常识 朱自清,字佩弦 ,散文家 、诗人 、学者、民主战士。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散文......

    第三单元复习

    9课《小草和大树》 1) 课题:《小草和大树》 2) 这篇课文中的“小草”代表夏洛蒂•勃朗特姐妹,“大树”代指以罗伯特•骚塞为代表的英国文学家。 3) 勃朗特姐妹简介:夏洛蒂•勃朗特......

    五年级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五下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复习内容:本组教材以“语言的艺术”为主题,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杨氏之子》《晏子使楚》,两篇略读课文《半截蜡烛》《打电话》。本组的几篇文章有文言......

    十二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十二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一、复习要点: 1、复习掌握本组生字新词,了解词语意思。通过掌握多音字:待、夹、强。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本组所描写的人物的思想品质;把握主要内容,体......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共5篇)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中国近现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①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②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③了解南......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共五则)

    第 3 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一)复习教案 主备人:王静 单元复习目标: 1、学写16个生字,会认36个生字。 2、学习部首“宝字盖”、“穴字头”、“广字头”、“厂字头”、“门字框”、......

    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重点词语 侮辱盗贼招待威风 规矩 囚犯撒谎敝国柑橘取笑解释 赔不是面不改色安居乐业了如指掌不惜代价负责完好无损舍本逐末 字音重难点:“侮”是三声;“矩”......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复习本单元中所学的字词,能够读写正确 2、能流利地、正确地朗读文,背记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