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19-05-15 02:0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课堂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篇:《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课堂教学实录

探本溯源,放中择优

——特级教师王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课堂教学实录

估算与精算 多样与基础

师:在超市买过东西的同学举手。

师:在超市买很多很多东西的时候,你会把所有的价钱在心里算得准准的再去付账吗?(有的学生说“会这样”,也有的学生说“不是”。)

师:有可能算,也有可能不算。那一般来说,我们买很多东西时,咱们是精确的算出答案吗?

(学生争先恐后的说不是)

师:这个时候,我们一般用什么办法?(有的学生说:“大致算一算”。)

师:估算,是这样吗?那29块钱我们一般把它估算成多少?(学生齐声回答:“30”。)师:这样就好算一些。我们可以大概估算一下有多少钱,就可以到营业员那儿去结帐了,是吗?所以在生活当中,即便是口算,我们也是要估算的。

课件出示:

2□元 3□元

师:这是玩具柜台的两辆玩具车,一辆是玩具吉普车,一辆是玩具小火车,玩具吉普车的价格是二十几块钱,玩具小火车的价钱是三十几块钱,如果买这两辆车,至少要多少钱?

生: 50块钱。

师:能具体说一说吗?

吉普车至少20块钱,小火车至少30块钱,一共至少要50块钱。师:51块钱,有可能吗?(学生齐声说:“有”。)师:52块钱呢?(学生齐声说:“有”。)

师:那么像这些情况,我们都可以把它归结为可能是五十多。那这两辆玩具车有可能是六十几块钱吗?

(有一两个学生说不可能,大部分学生都说有可能)

师:那我就觉得很奇怪了,一个二十几元,一个三十几元,不是五十几元吗?怎么有可能是六十几元呢?(个位相加可能进位)

师:能举个例子吗?(29+39)

师:个位9+9进位,确实是六十几,看来也有可能是六十几块钱。什么时候可能是六十几块钱呢?(个位6-9)

师:个位6-9,两个数相加就会怎么样?(进位)

师:当个位相加出现进位的时候,就是六十几,什么时候是五十几呢?(不进位的时候)师:这个道理就不用说了吧?

师:顾客买东西的时候是可以估算的,但是卖东西的,有一种情况下是不能估算的,你们猜是谁?(营业员)图片: 师:营业员必须要怎么样?精确的计算。

师:所以,口算在生活当中,有可能是估算,也可能需要精确的计算。精确计算我们把它简单的叫做精算。

师:那作为顾客来说,买很多东西可以估算,买两样东西,也可以进行精算。所以估算还是精算,在生活中,除了看职业特点,也要看买东西数量的多少。

师:那么同样是两个商品,要精算,只给这样的数据行吗?(2□3□)必须要知道什么?(个位)也就是价钱到底是多少。

师:你们来说一说,个位可能是多少,咱们给它们订个价。(21,22,23„„)这个呢?(31,32„„)实际上从30到39都可以。

师:那现在我要求找一个式子,它是不进位的,答案是五十多的,能找到吗?()21+31 师:可以的,咱们再找一个进位的,(25+35)有没有道理?(有)

师:为什么他举例的算式是进位的?(加起来是60)关键看哪一位?(个位)师:个位要怎么样就进位了?(相加满十)

师:刚才你没有举手,现在你想到了吗?(26+24)

师:你能再说一个吗?(29+39)这个难度可大了。咱们写下来。师:25+25进位的,25+26呢? 师:不进位的好算吗?(52)

师:简单的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1+1=2,2+3=5,合起来就是52)师:算得和她差不多的举手。(大多数孩子举手了。)

师:它是先算个位的,有没有先算十位的?这里先算十位有关系吗? 师:你是先算十位的吗?(不是,我先算个位的,因为个位有可能进位)师:这里进位吗?(不进位)

师:你是从进位的角度考虑的,所以先加个位更方便一些,是吗?

师:看来大家的想法在不进位这一块是相同的,咱们都是个位和个位相加,十位和十位相加,然后把两个数合在一起得到结果。当然,有可能先算个位,有可能先算十位,但是在这里我们把道理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两位数加两位,怎样加呢?(个位的数和个位的数相加,十位的数和十位相加)师:这就是你们刚才统一的基本方法。

师:不进位的加法还要再说吗?我出题目,口算答案。师:32+45,45+14,23+32,三题全算对的举手。(无人错)

师:再来三道,51+34,62+12,70+19,这三题也全队的也举手。师: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有困难吗?(没有)

师:再看进位的,看一看,个位满十吗?那他肯定是多少?到底是六十几?(先算个位5+6=11,然后算2+3=5,加上进的1,就是61.)

师:你的方法和刚才是一致的,先把个位和个位加起来,再把十位和十位加起来。其实刚才就像在脑海中摆个术式)

师:有不一样的算法吗?(2+3=5,5+6=11,然后再把旁边的1加上,就是61)师:她的办法有没有从个位算起?(从十位算起)

师:还有吗?(我也是先算十位,2+3=5,就是50,5+6=11,就是61.)

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算法?现当作不进位的,36—2=34,34+25=59,59+2=61)师:你刚才真是这样算得吗?很有意思。他是把这个数拆开了,拆成不进位的,34+25=59,59+2=61。

师: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就是可以把数?(拆开来)师:那么能不能把36拆成30和6?如果拆成30和6,应该怎么算? 25+30=55,55+6=61,当然也可以把25+6=31,31+30=61.师:还可以怎么拆,更符合你的习惯呢?(36拆成35和1)师:还可以怎么拆?(拆成33和3,33+25=58,58+3=61)师:难度减轻了没有?(没有)

师:我们拆数的目的是让计算的难度怎么样?(减轻)

师:你这样算是对的,但是我们拆数的目的是减轻计算的难度,想一想,怎样拆能减轻计算的难度呢?(25拆成20和5)36可以拆,25也可以拆。

师:这一类方法不再说了,和前面比,前面这种方法可以叫做数位对齐,后面叫做拆数,师:你是喜欢前一种还是后一种,心里想一想,不表态,再试一试,找到自己适合的方法,口算的方法练熟了速度差不多,但是要适合自己。

师:29+39,这道题目怎么口算?和是多少?(68)怎么算的?(9+9=18,2+3=5,加上进的1就是68)

师:这就是数位对齐相加法,是吧?还有吗?(先算十位,2+3=5,9+9=18,合起来就是68)也是数位对齐相加。还有吗?(把29看作30,39看作40,都多了1。30+40之后,把多的两个1减去,就是减2,得到68)

师:这个方法运用了数字的特点,29和39接近整十数,接近整十数可以把它现看作整十数相加,然后把多加的去掉。这种方法有要求,这两个数要接近整十数。(25+36)这道题这样算方便吗?(不方便)

师:但是如果它有这样的数字特点,很接近整十数,这样算可以吗?(可以)

(我是把29看成30,30+39=69,69—1=68.)刚才的同学是把两个数都看作整十数,师:这位同学把一个数看作整十数。整十数加两位数也很好算,再把多的1减去。师:还有吗?(把39去掉8变成31)明白了,用拆数的方法。

师:直接借位的方法,29和30相差1,直接从39里面借1,就剩下38,用30+38=68 师:这个方法从本质上是拆数,就是把39拆成38和1,把这个1给29.师:不进位 加法,我们只有一种方法没有什么异议,对于进位加法,这种方法(30+40)要满足数的特点,不满足这些特点不大使用,我们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方法来留着。那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合适更方便?觉得第一种的请举手,第二种呢?大部分同学选择的是数位对齐相加的方法。那我们在比较不进位和进位加法,哪一种对两种情况都适用?(数位对齐)

师:所以我们把它作为一种基本方法,用这种方法无论是进位还是不进位加法都能很快的解决。

师:打开书,39页,想想做做第一道,6道题,直接将结果写在书上。

核对答案,32+57,38+57,25+44,25+49,14+62,14+68,全对的举手。师:有没有同学愿意介绍一下自己错了哪道题,帮你看一看怎样避免错误。

师:25+44,把2+4算成2×4,刚开始的时候很容易将加法和乘法混淆起来。我们在口算时,先要追求做对,做好。

师:25+49,你算得是不是64啦?是的。同学们,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容易把进的1忘掉。避免这个错误啊老师有一个好的经验,先干什么?先估计,这样你就能有效的调整十位的数字,所以要先估计是几十多,再口算。出示: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35+32 45+14 37+55 26+29 35+38 49+14 21+78 44+17 35+32师:进位吗?估计一下多少?精确计算一下。35+38进位吗?估计一下多少?加一加。45+14进位吗?估计一下?加一加。49+14进位吗?估计一下?加一加。

师:还有四题,自己小声的说一说,先估计和是几十几,再精确的算一算。师:你估计了以后在算,感觉怎么样?(简单一些)师:作口算先估再算,可以提高正确率。逐题说一说。

师:估算除了能帮助我们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估算的作用是很大的,多少个小朋友?(92个)

师:92个小朋友要做两艘船去游玩,希望号最多可以坐多少人?(44)另一艘呢?(28)你觉得92个小朋友一次能载完吗?(不能)为什么?

师:一艘船可以载28人另一艘载44人,两艘船一共载72人,92人比72人多20人。师:这个小朋友是估算还是精算的,这里需要精算吗?感觉一下四十几个人加上二十几个人,最多多少人?(七十几人)和92人比怎么样?能一次载完吗?

师:这道题目你觉得需要精算吗?(不需要)当然如果你的口算速度特快,一看44,28合起来就是72,那也很快。

师:两个小朋友,淘气和笑笑。他们两人在玩套圈游戏,笑笑第一次得了多少分?(29分)套中了一个企鹅。第二次套中了多少分?30分,套中一个小猫。这两个红圈都是笑笑套中的。

师:淘气刚投了几次?一次。投中了23分。套中了一只梅花鹿。淘气如果想赢笑笑,两次的得分就要比笑笑的(多)。

师:那笑笑两次一共投中了多少分呢?(59)

师:淘气如果想超过笑笑,你觉得他再得到30分够吗?(不够)

师:套中30分不够,套中二十几分的够吗?那你觉得他至少要套中多少分才够?(最少要得40分)23+40多少?(63)比59分要大。那我们这里没有40分的玩具,有41,44,47分的,可以吗?(当然可以)那这些套中就可以超过笑笑。

师:如果他套中41分,请问他得多少分?如果套中44分,多少?如果套中47分呢,多少?

师:套中这三个分数,他就赢了,如果没有套中,他就输了。

师:还有一个小朋友小丽也来参加了,她套了两次,一共得了70分,你觉得她可能套中什么呢?(梅花鹿23分,小象47分)

师:感觉一下,是70分吗?还有其他可能吗?(企鹅29分,鸭子41分)师:感觉一下,29和41,加一下是70吗?

师:那么小丽有几种可能?(两种)可能套中23分和47分,还可能„„? 师:还有三个小朋友也在玩,他们在玩跳绳,他们是小明,小聪,和小亮。师:小聪第一次跳24个,第二次跳30人,请问他的总成绩是多少?(54)师:小明第一次29,第二次29,多少?(58)

师:你是怎么算的?(29看作30,30+30=60,60—2=58)师:他用了我们刚才的方法,看作整十数。

师:还有吗?(2+2=4,9+9=18,40+18=58)

师:我发现你特别喜欢用这种方法,相同数位相加的方法。师:还有吗?(30×2=60,60—2=58)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都是利用29接近30来算的。

师:接着来看,比赛的结果,小亮获得了第二名,他的成绩可能是多少呢?(55,56,57,58)58可能吗?(58就得第一名了。)师:他第一次跳了26个,他总成绩可能是55,56,57,那么他第二次跳多少个就能达到目标呢?你是通过55,还是56,57来算,感觉最方便?(56)师:总成绩如果是56,第二次他跳了多少个?(30)

师:很容易看出来的吧。26+30=56,你能根据这道题目类推出另外两道的结果吗? 师:如果第二次30,一共跳56个,如果一共跳55个,第二次跳多少个?(29个)师:你是怎么想的?(26+30=56,55比56少一点,所以加的少一点)师:估一估,结果是?(五十几)是55吗?(是的)

师:那总成绩是57,第二次跳多少,知道了吧?(知道,31)31比30大1,26+31,是57.师:实际上在买菜的时候,我们用到的估算是最多的,我们来看三个小朋友,每个人带了多少钱?(50块钱)

师:一只鸡多少钱(25)一只鸭子呢(29)

师:下面是肉馅,一种是牛肉馅儿,每份18元,羊肉馅儿,23元。师:带50块钱,买一样东西够不够?(当然够)师:最贵的多少?(29)50块钱够不够?(肯定够)

师:我们把问题提难一点,如果买两样东西,而且是两样不一样的东西,你觉得自己可能买什么?

师:这个女同学说自己喜欢吃羊肉,还喜欢吃鸡,请问,你这个50块钱够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25+23=48)

师:她是精确算的。48元,够了。

师:你喜欢吃什么?(牛肉,鸡)他喜欢吃牛肉,多少钱?(18)还喜欢吃鸡,同学们帮他算一算。(够)怎么确定的?(牛肉18元,鸡是25元,加起来要进位的,十位1+2=3,是四十几元)

师:她有没有精算?她是估一下的。十几块钱加上二十几块钱,最多四十几块钱。师:精算一下,到底多少?(43)

师:咱们能吃,还得能算。光吃不算不行。

(老师还有一种方法也能判断,先看十位是1+2=3,个位上只能进1不能进2,所以肯定是四十几)

师:明白了吧?估算的时候他是从个位开始还是十位开始? 师:你喜欢什么?(吃鸭和牛肉)师:够不够?方法。(和他说的一样,2+1=3,个位再进位,只能是四十几)师:能不能精算一下?用你最拿手的方法。(拆数,18拆成1和17,29+1=30,合起来是47)

师:有两种商品是不够的,你能不能一眼看出来?(鸭子和羊肉,鸡和鸭)师:25+29,个位相加要进位,就是多少?(五十多)不够的。

师:同时喜欢吃鸭子和羊肉或者是鸡和鸭的,你的钱就不够了,想吃的话就要借钱了。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有什么感受?(了解了很多方法。)你习惯了哪种方法?(第一种)

师:你习惯哪种方法就可以用哪种方法,对于其他的方法别人说你明白就可以了。

(要估算)以前我们计算时更多习惯用精算,现在你知道了在生活中用的更多的是估算。师:而且估算对精算也有好处。我们同学课后也可以针对这些内容玩一些小游戏,比如“抢100”,一个同学报33,另一个同学报67,33+67=100,一个同学报45,你就要赶快想到55,45+55=100,每个同学准备十张牌,你出题我答不出来,就输一张牌给你,你答不出来就输一张给我,最后看谁的手上剩下的牌最多,谁就赢了。这个游戏对四年级学习速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第二篇: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教材分析

“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1~92页

本课教材是以解决乘船问题为载体,通过创设 “坐船出游”的情境,让学生解决“二(1)班、二(2)班能坐下吗?”和“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这两个问题引出两位数的不进位加(23+31)和进位加(32+39),并通过对话形式给出了两个学生的不同口算思路,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探索两位数加法不同的口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已经不存在困难。而口算速度的快慢,则直接影响着后面笔算知识的掌握程度,甚至会影响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寻找一种简便的口算方式提高口算能力是这节课的重点。同时,我们知道要提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速度,通常要“直接从高位算”起,这样比较符合算式的观察和数的书写顺序。而学生却因为长期受笔算的影响,“直接从个位加起”的算法已经根深蒂固。为了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特意采用了“听算”这样一种口算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听算的过程中,感悟“直接从高位算起”算法的优越性。设计理念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数学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学习内容的呈现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因此,本课为计算教学设计了坐船出游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在本课的设计中,让学生在“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多”中自主探究,体验算法多样化,在交流、比较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想法,并在练习中感悟最佳的方法,实现方法优化。

3、在开放中合作,在交流中收获。《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而小组学习是合作交流的重要形式,学生在开放的小组群体中,可以自由自在地交流,无拘无束地谈论,独立思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在讨论和交流中,让不同地见解、不同地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启发、相互完善,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地全程对话。【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算法的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探究过程,培养 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 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能运用“直接从十位算起”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

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及优化的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附后)、把学生分为两大组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学习什么呢? 课件出示“口算”,师:小朋友的口算能力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听算尝试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即对有快!30+40=70 50+10=60 23+20=43 70+15=85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让学生初步感知“直接从十位算起”的计算方法

3、揭示完整的课题: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把复习旧知的过程隐含与揭题的过程中,既让学生自然感觉到新旧知识的紧密联系,又让学生初步感知 “直接从十位算起”的计算方法,为探索新知识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春天来了,天气暖了,小草变绿了,小树发芽了,外面的景色真美!瞧!小朋友们正准备坐船出游呢?

2、出示主题图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用贴近儿童实际的“坐船出游”的情境导入,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三、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师:从这幅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收集信息:

生1:有4个班级,各自的人数是23人,31人,32人,39人 生2:他们要去鸟岛玩

„„„„

2、筛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老师筛选信息并板书班级以及各自人数:

1班 2班 3班 4班 23人 31人 32人 39人

师:根据这么多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与乘船有关的数学问题?(1)独立思考(2)汇报交流

可能出现的问题有:A、船上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B、这么多的同学一共需要几条船? C、四个班的人坐一条船能坐得下吗?

„„„„

师:如果2个班坐一条船,我们可以怎么安排?(3)讨论解决问题策略,老师进行及时归纳梳理: 方案一: 1班,2班坐一条船;3班,4班坐一条船

方案二: 1班,4班坐一条船;2班,3班坐一条船 方案三: 1班,3班坐一条船;2班,4班坐一条船

【通过观察主题图,让学生主动地去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首要环节。因此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轻松的交流氛围,并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 程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帮助学生多策略地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添加条件,确定研究主题:

师:我们知道每种交通工具都有他最大的承受能力,这条船也不例外:

每条船限乘68人(板书:限乘68人)。

(1)明确“限乘68人”所表示的含义,最多不能超过68人。(2)确定研究主题

师:以上3种方案是否都行呢?我们先来研究第一种方案。

课件通过动态移动,出示研究主题:

1班,2班坐一条船;3班,4班坐一条船,能坐得下吗?

四、探究算法,学习新知

(一)分组自主探究“1班、2班合坐一条船;3班、4班合坐一条船,能坐得下吗?”

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四组分工合作,列出算式

第一大组,解决1班、2班合坐一条船,能坐得下吗?

第二大组,解决3班、4班合坐一条船,能坐得下吗?

(2)静静地思考,写出得数,并把方法简单地写在表格里。

比一比,谁想得方法多?

(3)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4)写好得小朋友,跟伙伴交流下方法,并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补充完善,也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2、读懂活动要求,列出各自的算式并让学生明确自主探究的方向是:

研究“ 23+31=? 32+39=?”有多少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3、学生独立思考

4、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并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补充完善。

5、分组汇报交流 第一大组:23+31=?

主要有以下几种算法:

A、20+30=50 3+1=4 50+4=54 B、23+30=53 53+1=54 C、笔算

师:以上几种方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第二大组:32+39=?

主要有以下几种算法:

A、30+30=60 2+9=11 50+11=71 B、32+30=62 62+9=71 C、40+30=70 70+1=71

D、笔算

师:当我们口算的时候,你觉得那种方法比较方便?

(经讨论后,擦去笔算的竖式)

6、算法的初步优化:这么多的方法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之后发现,以上的方法都是从十位算起,进步感知“直接从十位算起”可以提高口算的速度。

【提倡算法多样化,实质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张扬个性。但是在张扬个性的同时更应让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比较,吸取各种方法的精华,悟出最佳方法。】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听算练习:

要求学生直接写出答案,若有困难可以写出算式后计算; 并要求学生尝试从直接从十位算起。23+36= 12+49=(若发现学生的口算效果不佳,以上两道题目当作适应练习)30+40=70 50+24=74 23+32=55 36+53=89 32+46=78 15+65=80 37+54=91 22+39=61

2、拓展延伸:

(1)解决“如果我们按班级来乘船,怎么安排比较合理?”

方案一: 1班,2班坐一条船;3班,4班坐一条船

23+31=54(人)32+39=71(人)不行

方案二: 1班,4班坐一条船;2班,3班坐一条船

23+39=62(人)31+32=63(人)可以

方案三: 1班,3班坐一条船;2班,4班坐一条船

32+23=55(人)31+39=70(人)不行

(2)解决“如果我们按人数乘船,两条船够吗?” 39+32+31+23=125(人)

讨论“你是怎么算的?”

可能有A、直接从十位算起: B、两位数加两位数:

30+30+30+20=110 如:39+31=70 9+2+1+3=15 32+23=55 110+15=125 70+55=125 68+68=136 同样讨论算法

(3)这两种方案,你觉得哪种好? 让学生从切身感受出发选择合适的方案

【练习的设计紧紧围绕着教学的目标,针对教学的重难点展开:听算的练习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计算引发对“直接从十位算起”算法的优势的感悟;拓展延伸问题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及时进行优化,还有是为了对“直接从十位算起”算法进行拓展。】

六、回顾总结

1、由老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了什么?

口算方法

乘船问题

解决方法

最好方法

2、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体会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好几句话,说一说。)

【通过回顾和总结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向学生渗透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数学学习思想,而让学生畅所欲言,说收获谈体会,更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

【教学反思】

“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的主要理念之一,新教材又把数的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本节课的教学想通过对教材的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注重已有经验,体验“多样化”

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数学新课程倡导的主要理念之一,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更是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的重要途径。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从这两方面入手,让学生充分体验方法“多样化”:在学生交流不同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及时肯定、鼓励学生的不同想法,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通过对教材的再度开发和深入挖掘,让学生在解决“乘船问题”中,对“如果我们按班级来乘船,怎么安排比较合理?”“如果我们按人数乘船,两条船够吗?”这两个问题的探讨,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重视比较归纳,实现“优化”

方法是多样的,但也有 “巧”方法和“笨”方法之分。在提倡和鼓励口算方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比较、归纳,吸取各种方法中的精华,悟出最佳方法;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过程中,更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择最合理,最优化的方案。

第三篇:口算两位数加教案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执教:莫利巧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3页例1和例2,“做一做”和练习十九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 法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使学生体验数学以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五一节好多同学都出去玩了,有去过千岛湖的吗?你们想去吗?那么这节课老师就带着我们二年级的四个班的同学到千岛湖玩一玩。但在去时老师遇到了一点小问题,你们愿意帮老师解决吗?出示千岛湖图、鸟岛图。

2、出示乘船画面:你看到了什么?获得那些信息?老师的问题在那里?你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吗?“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教师同时板书四个班的人数。

3、提问:你们能设计出乘船的方案吗?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出三种乘船方案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提问过渡:我们有三个乘船方案,是否可行呢?

我们先来研究第一种方案,学生独立列式,尝试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全班交流算法,并取最优化的口算方法。板书列试:23 + 31 = 54(人)

+ 39 = 71(人)(2)这个方案合理吗?为什么?

(3)学生独立探究另外两种方法是否合理

学生独立列试计算,全班交流算法。同学们想知道方案

二、方案三是否合理?你有什么办法找出是否合理?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你喜欢哪一种口算方法?哪一种最优化?(4)比较:哪个方案最合适?为什么?

2、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既然有两种方案不合适,你有办法进行整理修改吗?,全班交流解决办法。

整理方案一,教师板书:68 – 54 = 14(人)71 – 14 = 57(人)整理方案二,教师板书:68 – 55 = 13(人)70-13 = 57(人)(2)学生口述口算的过程,你觉得哪一种口算方法最简便最优化? 揭示课题:你能给今天这节课取课题吗?板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

3、小结:在口算时,你可以选择你喜欢并比较优化的方法进行口算,这样就可以算得又对又快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

2、完成做一做。

3、完成课件上的练习。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玩得开心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延伸

请大家回去找一找在生活中用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知识能够解决的数学问题,并且解决。

时间:2008年5月20日

第四篇: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2.使学生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价值,形成估算的方法,并进一步提高比较、分析、抽象、概括、迁移、推理的能力,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发展数感;

3.通过比较,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材料

【设计理念】

1.巧设迁移引桥,帮助学生打开口算思路。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所用的口算思路可以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也可以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由于学生脑海中对笔算的思路比较熟悉,所以本课首先要帮助学生跳出单一的笔算思路,激活学生潜意识中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那根弦,打开口算的思路便成为上好本课的关键之一。为此,设计时充分运用迁移规律,在出示例题口算43+21前,有意复习口算43+20,让学生在43+21与43+20的比较中,把学生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相关经验充分激活,同时把这样的方法迁移到口算43+21中。2.在自主建构中提高深化,适时渗透转化思想。

对于知识,学生与老师之间不仅是一杯水与一桶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任何一个知识“露珠”的掌握都离不开自主建构,自主建构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在自主建构中逐步提高与深化。在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后,让学生自己出题:在方框内填上一个数字,使之成为比43+21=64更难的口算题,在学生自主填出43+29后,让学生尝试口算。由于有43+21=64方法的铺垫,学生很容易想到口算43+29的基本方法,同时鼓励一部分聪明的学生在口算43+29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原有方法,最后通过书本上的问题: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沟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与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在自主建构,互动碰撞中提高,在比较归类,对比反思中深化,把发展的迁移能力、估算能力、归纳推理等真正落到实处。

3.合理整合教材习题,让计算充满生活的气息。

怎样避免计算课的单调乏味,调动学生对计算的积极性,保持学生对计算的兴趣,是上好计算课的又一关键。本课巩固环节处,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通过米奇和米妮两个卡通人物,把有关的习题连接起来,让数学问题生活化,让计算充满生活的气息,保证了练习效率的有效、高效。如“数学超市”即为教材“例题”;“奥运展览馆”即为“想想做做”第3题,在充分体现统计与口算相结合的目的下把“集邮”换成“奥运”,更贴近当下学生的生活;“想想做做”第5题配以米奇和米妮游玩的情境更显趣味性。【课程预设】

一、复习铺垫、准备迁移。

师:今天这节课黄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口算。让我们先来口算几道题。

复习已经学过的口算题:6+8、52+7、36+9、32+40+5、20+30、30+90、300+900、43+20。

二、合作研究、灵活思维。1.不进位加法43+21=

(1)讨论得出方法

师:你是怎样口算的?有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打开口算思路,说出三种口算方法:

① 43+20=63 63+1=64 ② 40+21=61 61+3=64 ③ 40+20=60 3+1=4 60+4=64(2)比较渗透“转化”

师:我们想出了三种口算方法,这三种口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都看成整十数来口算”,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2.进位加法

(1)自主出题

师:请在方框里填上一个数字,所组成的题目要比黄老师先前出的题要难。该填什么数字呢?难在哪里呢?同桌之间商量商量。

得出三道算式:43+29=、43+28=、43+27=(2)讨论得出方法

选择43+29进行口算,交流讨论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总结比较提升认识

师:43+21和43+29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不同点:一个进位,一个不进位。

相同点:都把加数看成整十数,转化成以前会的口算题。3.小结出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口算”,重点研究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出示课题)。

三、练习。

1.米奇和米妮出题。(整合“想想做做”第1、2、5题)

师:我们请米奇和米妮给我们出几道口算题,好不好?

(1)45+31、45+36、18+25、56+

39、(2)题组

第一组

第二组 45+14=

19+6= 49+18=

19+36= 37+55=

19+76=

2.奥运统计表(即“想想做做”第3题)

师:大家看,米奇、米妮来到了国家体育馆――鸟巢(多媒体出示鸟巢)。进去看看有些什么。是一张奥运会、残奥会部分国家金牌数统计表。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填一填。

3.数学超市(即教材例题)

师:参观完鸟巢,米奇和米妮又来到了数学超市。仔细观察,你看到哪些数学信息?(小火车44元,小轿车25元,面包车38元是。)

师:看看这回米奇和米妮又会有什么问题。

①米奇(录音):我带了50元钱,想买两件不同的玩具,可以吗?

②米妮(录音):我买了两件不同的玩具,给了营业员一张50元人民币和一张20元人民币。小朋友们猜一猜,我可能买了哪两件玩具? 4.参观动物园(即“想想做做”第5题)

师:他们最后来到了动物园。看看动物园都有些什么?

问题一:从熊猫馆到老虎馆哪条路最近?

问题二:小明从猴山到蛇馆,小红从猴山到孔雀园,谁走的路近?先估计,再算一算。

四、课堂总结。

师:回忆回忆,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第五篇:《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

【题】《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39-40

【教材简解】

这部分主要教学内容是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同时,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由需要进位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口算类推出相应的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此外,还适当要求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例题以两个小朋友购买玩具火车和汽车为题材,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通过比较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口算方法上的异同,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想想做做”一个安排了7道题。以达到巩固和拓展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目标,并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目标预设】、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正确地口算有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设计理念】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结合起来;重视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并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选择合理的算法;重视学生的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设计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游戏,唤醒学生学过的旧知识,并在生活情境中,了解估算和精算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学生在尝试探究过程中,进行知识迁移,通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理解和掌握两位数的加法口算方法。最后在教学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自己读题分析,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通过创设问题,促进学生估算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唤醒旧知

、口算抢答。

6+8、2+7、36+9、32+40+、20+30、30+90、300+900、43+20

交流:说说300+900,(也要数位对齐)。

小结:口算时候也要注意数位的对齐。

【设计思路:通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唤醒旧知;在抢答中,不但复习了口算也要数位对齐的注意点,还为新学习作好了知识铺垫。】

二、在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估算和精算的意义和作用

师口述:同学们去过超市买过东西吗?生活中,买东西是不是预先算好要买的东西一共多少钱,然后正好带那么多钱去买。还是先估计一下每样大概的价钱,然后估计一下总价钱就带钱去买?(生回答)

媒体:汽车2()元,火车4()元

、估算六十多(不进位加法)

师:张老师要买1个玩具汽车和1个玩具火车,作为孩子的生日礼物,我预先打听过了,一个玩具汽车二十几元,一个玩具火车四十几元。

问:张老师至少要付多少元?(指名回答)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师口述:我有可能要付61,62,63---,可能吗?

问:什么时候两种价格相加是六十多?

(生回答个位不进位)

2、估算七十多(进位加法)

问:我可能要付七十多元吗?(生回答)追问:为什么?(生回答,个位有进位)你能举个例子吗?

师小结:当个位有进位的时候,两种价格相加是七十多。

过渡:我们顾客去买东西,可以估算。但超市里谁不能估算呢?(营业员)

口算,有时候可以估算,有时候需要精算(板书:精算)这要看职业特点

和买东西的多少。

【设计思路:通过游戏,估算结果六十多和七十多,学生认识到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区别和联系。并且感受到估算和精算在生活的意义和作用】

三、新探究口算方法

师口述:如果我们要精算出买这两个玩具要付多少钱?我们必须知道商品的确切价格。

问:你能说个例子两个玩具的价格,并且两个一共要付六十几元。

(生:汽车***火车****一共要付***元,教师板书算式)

、教学44+2(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

(媒体:玩具汽车2元,火车44元)。

⑴问:这样要付多少钱呢?(指名回答)

师: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容易口算吗?

⑵交流口算方法

问:以44+2为例,你是怎么口算的,有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打开口算思路,说出三种口算方法:

① 44+20=64 64+=69

② 40+2=6 6+4=69

③ 40+20=60 4+=9 60+9=69

⑶比较渗透“转化”

师:我们想出了三种口算方法,这三种口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都看成整十数来口算”,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设计思路:有雨学生对口算加法有较多的经验积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维习惯主动尽心探索,得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教学44+38(有进位的两位数加法)

师口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大家都会算了,那进位加法呢?

(媒体:火车44元汽车2元客车38元)

问:你能找两个一共要付八十几元的玩具吗?(44+38)

⑴问:火车和客车一共要付多少钱?(44+38)

⑵交流口算方法,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① 44+30=74 74+8=82

② 40+38=78 78+4=82

③ 40+30=70 4+8=12 70+12=82

⑶比较渗透“转化”

(和不进位加法一样“都看成整十数来口算”,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比较两种口算的异同

问:上面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师交流相机小结:两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思路和方法,只是需要注意的是相加时要不要进位,今后在口算时要注意适当加以区分。

4、适当拓展,解决新问题

师提出要求:根据图中的条,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列式口算)

小结:口算的方法要选择使计算更简便的方法和适合自己的方法。

【设计思路:通过比较不进位加和进位加,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算法】

四、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1

(1)独立完成在书本上,师巡视指导。(师提醒:做口算不要急,要慢慢的,算准确。)

(2)校对答案:师说算式,生答。

(可能出现的错误:2+44,十位上算成2乘4得8;2+49=64没有进位,进位加时容易把进的1忘加。)

(3)师介绍自己的方法:先估一估,再口算。32+7结果是八十多,89;38+7结果是九十多,9

2、想想做做第题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用老师刚刚介绍的方法)

(1)师:3+32,进位吗?和是几十多?(生:六十多)

结果是多少?(生:67)

(2)剩下的四题自己小声说一说(全班校对)

3、“想想做做”第2题

生一组一组写出得数,在组织交流。

(突出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两位数在口算方法上的联系)

4、“想想做做”第3题

师:你能看懂这张表吗?你从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各自计算并填表;指名说说填表时的计算过程;)

问:哪个年级喜欢集邮的人数最多?

、“想想做做”第4题比一比,算一算

(1)独立完成第一组60+70600+700

指名说说口算过程

(2)师引导:① 6个十加7个十,就是13个十,即130;6个百加7个百,就是13个百,即1300;

(3)用口算方法算出后面几组口算

五、拓展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提示解题策略。

①解决第一个问题。观察分析,并有条理地说出结果。

②这是动物园各个馆的分布图以及线路图。

从熊猫馆到老虎馆可以怎样走?三条路中走哪条路最近呢?为什么?。

(可以直接看出来;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估一估;还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结果)

【设计思路:培养学生解题的条理性,让学生学习逐步分析、分解复杂题型的能力,培养了直观判断能力和简单推理能力。】

2、出示情景图:(鸡2元鸭29元牛肉18元羊肉23元 三个小朋友每人带0元钱)

师:买两样不一样的东西,你可能买什么?

生交流(可以估算,也可以精算)

师:你能一下看出哪两样东西不够?

生交流

【设计思路: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所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六、全总结

师:上完这节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总结:估算对精算也有好处。回去和同学交流感受。

七、最后安排学生后的小游戏:抢100。

如一人出4,另一人想,准备10张牌,赢了就拿牌。

附:【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

44+38=82(元)

44+2=69(元)

精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估算

六十几

八十几

下载《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课堂教学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课堂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92页的内容,其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 汤有勇 我的教改课安排在星期三上午第一节课,讲的是《口算两位加两位数》。 一、没有给孩子留出自己充分动脑思考的时间 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1 《两位数加减两位口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苏教版)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 “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59~60页。 本课教材是以解决跳绳问题为......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情境图,培养学生观察及收集信息的能力。 本节课首先利用情境图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39页-40页。 教材简解: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59页例1、第60页“想想做做”第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探究过程,理解并掌握口......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39~40页“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