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歌》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计划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1、了解《国歌》、《歌唱祖国》创作的背景以及词曲作家,知道生活中运用《国歌》的场合以及相关礼节,在歌唱与聆听活动中激起民族自豪感。
2、通过游戏初步感受“上行”音阶。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音准、模唱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结合本课三个连续上行的“起来”,让学生了解旋律上行的进行方式,并随着旋律的上行,力度也会渐强的音乐表达方式。在课后可以根据固定节奏进行旋律上行的创作,进行深层次的巩固。教学设想:
1、通过听老师讲述关于“国歌”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为下面《国歌》学习奠定基础和情感的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国旗、国歌的真挚感情。
2、在游戏中初步感受“上行”音阶,使学生更容易了解旋律上行的知识。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组织教学
在《国旗国旗真美丽》音乐中进教室。谈话导入: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旗,而且都很美丽。今天老师就要考考大家对我们国家的国旗国歌了解多少?
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
2、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二、感受“上行”音阶。
导入:同学们真聪明,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现在老师就奖励你们做一个游戏。
1、戏规则: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个台阶,旁边出示(5、1、3、5),教师按照顺序先弹奏出每一个音的音高,要求学生按照音高把这些音填到台阶上。
2、边唱边用手势感受音高行进方向。
3、教师小结“上行音阶”
三、聆听铜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很好!那在刚才大家提到的《国歌》中也有这种“上行”的音阶,老师请你们找找是哪些句子? 学生听完后回答。
1、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2、想一想:为什么作曲家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3、老师用渐强的力度范唱一遍,上行时力度有什么变化?出示渐强记号
4、并唱一唱上行句“起来、起来、起来”直接感受歌曲意境。教师小结作者作曲意图。
5、师:那你们知道国歌的作者是谁吗?谁作词?谁作曲?
6、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请举例并唱几句。
四、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以讲故事的方式简单介绍《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师:《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此歌作于1935年,是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敌人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完成寄回。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即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2、聆听国歌的其他三种形式:独唱、齐唱、刘翔在领奖台上的版本(在线观看)
师:好,同学生了解了国歌的背景,下面我们来听听不同版本的国歌,并谈谈当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观看、畅所欲言。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再次体会到《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起来!起来!”,这呼声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身负重任走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让我们歌唱祖国,祝福祖国吧。
第二篇:国歌 教案
大班音乐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国歌,知道歌曲名称。
2、体验国歌的雄壮、有力的气势,让幼儿了解国歌诞生的背景及涵义。
3、通过欣赏感受,培养幼儿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品质,增强“我是中国小娃娃”的意识及民族自豪感。活动准备:
1、国歌磁带、录音机
2、国旗图片、国歌乐谱
3、与国歌有关的各种活动场合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初步欣赏音乐《国歌》
1、听《国歌》学习解放军踏步进场。
2、师:提问:“你们听过这首音乐吗?在哪里听过?”
幼:听过,在升国旗的时候
师:对了,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是我们中国的国歌,它的名字就叫《义勇军进行曲》,跟着老师说一遍。
幼:《义勇军进行曲》(幼儿学说名称)
师:是我国着名作曲家聂耳创作的,田汉作词,聂耳还创作了歌曲《卖报歌》。
师:这首歌曲是我们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把这首歌作为我们中国的国歌。
二、欣赏音乐,引导幼儿理解国歌的涵义。感受《国歌》音乐雄壮有力的情绪
1、放国歌,提醒幼儿听清楚歌词。
师:小朋友,老师放音乐,你们听完这首歌曲后告诉老师你们刚才听到歌里都唱到了什么?听后有什么感觉?
幼: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很有力,很神气的感觉。
师:很棒,小朋友都很认真听了歌曲。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听了这首歌觉得浑身有力,对了,这首歌就是写了很多饱受压迫的人一起起来愤怒反抗时,发出了激动人心的号召:起来!起来!起来!当敌人的炮火攻过来的时候,发出有力的呼喊:前进!前进!前进!现在让我们再听一遍音乐。
2、听第二遍国歌
师:又听了一遍歌曲,你们觉得歌曲的什么地方唱的最有劲? 幼:起来的地方。
师:为什么要唱三个起来?(幼儿回答完之后回放三个起来音乐)幼:因为很兴奋
师:噢?老师告诉你们是人们全都起来了,力量大了,把敌人都赶跑了,所以长了三个起来。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引导幼儿集体唱一次)师:还有什么地方也需要唱的有劲?
幼:最后的前进。(幼儿回答完之后回放前进音乐)
师:小朋友回答的很好,这一句表达出了要不断努力,好好学习,做个有用的人才。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引导幼儿集体唱一次)
三、了解国歌的性质,进一步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师:小朋友们,刚才听了那么多遍的国歌老师问大家,什么时候会奏响国歌呢?或者什么时候会听到国歌呢?
幼:幼儿相互讨论(升旗、运动会颁奖、新闻中、看足球比赛。。)
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对,现在老师给大家看各种活动场合下奏国歌的视频。认真看噢!师:在刚刚看的图片中,小朋友们有没有认真观察到在升国旗时大家都是怎么样的?
幼:站的笔直笔直的、眼睛看着国旗、敬礼、没有声音的。
师:解放军敬礼叫军礼,小朋友看国旗时行的礼是注目礼 师:小朋友学会行注目礼师,我们听到国歌时应该怎么办? 幼:要站直、认真的看着国旗(幼儿讨论后老师小结)师:是的,要立正,眼睛望着国旗,行注目礼
四、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讲的很好,想不想再一次试试,让我们一起来看升国旗。奏国歌,全体起立,身体站直行注目礼
第三篇:国歌教案
美文诵读主持词
一、开场白
甲:菊正黄,秋正浓,西风把雁送。在这充满诗意的季节,我们“与美文同行”!
乙:这里,将飘满浓郁的书香;这里,将成为展示教师风采的舞台。甲:美文如画,诵读如歌,是心灵的振翅,是感悟的升华,是生命的阔远。乙:就让我们卸去工作的压力,洗去一身的疲惫,一起走进鲜活跳跃的文字中,共同感受美文诵读的魅力,共同走进诵读艺术的殿堂。
甲:今天我们迎来了北坛北校区教师美文诵读比赛。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他们是:
乙: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评委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宣布评分标准。甲:北坛北校区教师美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首先上场的是安庆老师,她为大家带来的是《沁园春雪》。
二、报幕
2、艾青在30年代初走上诗坛,他作品深沉而忧郁,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称之为“艾青的时代”,他的创作不仅开了一代诗风,而且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40年代后期的诗界。下面请欣赏王晶晶老师为大家带来的《冬天的池沼》《我爱这土地》。
3、人生是一场美丽的相遇,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我们邂逅了不同的人,看过了不同的风景。一段故事的结束,另一段故事的开始,不要着急,慢一些,你想要的,你想遇见的,只要心存念想,岁月终会赠予你!下面由赵晋芳老师为大家带来《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
4、一首诗歌《致橡树》,曾令无数的年轻人向往和憧憬伟大的爱情,下面就请董静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见证那不卑不亢、至纯至美的爱情吧!请欣赏《致橡树》。
5、一个人,有足够的金钱但没有高贵的灵魂,那么他最多也只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笑料的土豪。一个人,有足够的金钱,如果再拥有高贵的灵魂,那么他就会是造福于百姓的大善人。让我们在漫漫人生路上停下你忙碌的脚步滋养你的灵魂。下面有崔晓红老师为大家带来《人最尚贵的在于灵魂》
6、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未及细品,便已翻页。青春是鱼翔浅底的自由,是鸟鸣枝头的欢畅,是鹰击蓝天的勇猛,是马驰旷野的奔放。下面请欣赏剌士芬老师为大家带来的《青春的赞歌》
7、一把油纸伞,一条石板路,一段篱笆墙,一枝苦丁香。悠长的小巷,如丝的细雨,轻轻的叹息。诗人戴望舒就在这诗情画意的色彩组合之中,小心翼翼地托出了想象中美的女神。下面有请梁晓潇老师为大家带来《雨巷》。
8、长江,中华民族的摇篮; 长江,我们圣洁的母亲河。它用纯洁的清流灌溉着花的国土,它以磅礴的力量推动着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以儿女的情怀依恋长江,以饱满的激情赞美长江,以磅礴的气势歌唱长江。请欣赏由魏晋老师为大家带来的《长江之歌》。
9、有一份伟大叫母亲,有一份依恋叫妈妈。多少年风风雨雨辛酸苦辣您曾经经过,多少年默默承受无闻付出您从不问收获。您就像一棵绿叶如盖,摇曳多姿的大树,我一直走到很远都能回头便瞧见。下面有请郎丽丽老师为大家带来《门槛》。
三、结束语
一篇篇美文让人赏心悦目,感谢今天所有参赛老师的辛勤付出,下面请李校长对本次活动给予小结。
甲:读书人不一定做教书人,但教书人首先要做个读书人。
乙:让我们拿起书本,走进阅读,以书相伴,洗礼心灵,以书相知,慰藉精神。甲:北坛北校区教师美文诵读比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下面有崔晓红老师为大家带来《人最尚贵的在于灵魂》
第四篇:国歌教案
(师生问好)
一,导入
同学们是否记得,在9月的一天,突然防空警报响了,这是为什么吗? 答案:纪念,1931年,9月18日的918事变。
(简评)是的,在这一天,警报长鸣,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那同学们一定知道,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自此,中国人民被迫应战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其中不乏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英雄战士,正是他们的英勇,换得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幸福,而作为音乐人的聂耳,田汉等人也不甘落后,奋战在自己的领域,用激昂的号角般的音乐,号召人民用血肉筑起长城奋勇抗敌,下面请欣赏视频《义勇军进行曲》(板书课题)
视频中再现了当年战争的惨烈场景。其中的背景音乐就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二,创作背景 介绍
1934年春,上海电通公司为了支援抗日救亡,聘请田汉写了一个文学剧本,田汉创作了名为《凤凰的再生》的剧本梗概,但就在影片筹拍之时,田汉被反动当局以“宣传赤化”的罪名逮捕,电通公司为了尽快开拍,决定请孙师毅、夏衍把田汉的文学剧本改写成电影剧本,孙师毅征得田汉的同意后,将影片改名为《风云儿女》。
播放视频2。。1935年2月,去监狱里探监的同志辗转带来了田汉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的一段歌词,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聂耳得知后,主动要求谱曲并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后来又在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
1935年4月18日,聂耳到达日本东京,又修改了《风云儿女》主题歌的初稿并三次修改歌词,曲谱定稿后,寄回中国。
聂耳从日本寄回来的歌词谱曲的名称只写了3个字“进行曲”,电影《风云儿女》投资人的朱庆澜将军便在“进行曲”3个字前面加上了“义勇军”3个字,歌曲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成唱片,于1935年5月16日公开发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田汉受到“四人帮”迫害,他写的歌词不能再唱,正式场合只能演奏国歌的曲谱。
至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义勇军进行曲》新词。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撤销1978年3月5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新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见课本第五页国歌简史。)
三,歌曲鉴赏
1.歌曲概况:这是一首极富于创造性的歌曲。G大调,42拍,进行曲速度,一段体多乐句结构。由六个长短不等的乐句所组成。聂耳根据歌词分句的特点,把这首歌曲处理成的自由体结构。每个乐句的旋律、结构都各不相同,乐句与乐句之间,衔接紧密,发展自然,唱起来起伏跌宕、浑然一体。歌曲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2.再次欣赏《国歌》。3.歌曲分析。
这首进行曲在战争年代曾激励着亿万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去战斗。作曲家以巨大的激情投入此歌的创作。成功地把这首散文诗般的歌词,按照音乐的规律,处理得异常生动、有力和口语化;在旋律创作上,他既吸收了国际上革命歌曲的优秀成果和西欧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又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从而使此歌能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发挥其战斗作用。下面来详细分析了解该曲:
该曲前奏,采用分解的大调主三和弦(135)和三连音节奏构成号角式音调,具有铿锵的节奏,似乎在热情奔放的召唤人们奋起战斗。这一旋律音型贯穿全曲,曲末并作多次重复,给人以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其中三连音和附点音符的妙用,更增强了歌曲的战斗气氛。前奏虽然短小,却蕴含全曲情感和旋律发展的基础。
范听前奏。对照乐谱打拍子,模唱。
歌词第一、二句都是带有号召性的。作曲家把这两句旋律按“5—1—3—5”主和弦分解式,作为主干音形成的两句上行趋势的旋律,特别是节奏的安排,采用了后半拍起句,更能给人以紧迫感。歌曲由第二拍弱起,并作四度上行跳进,显得庄严雄伟而又富有推动力。
范听第一二乐句。对照乐谱打拍子,模唱。
歌词第三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全部歌词中最重要的警句。聂耳在这里不仅运用了全曲中的最高、最强音,中华民族四字连用的四个四分音符都加了重音记号,使人感到坚定,有力。它代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而且特别是创造性地在“到了”之后,突然休止半拍,从而使“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句得到突出的强调。我们似乎听到了曲作者在奋力呐喊、疾呼!这一字一音都包含着号召人民奋起挽救祖国危亡的情感和力量。范听第三乐句。对照乐谱打拍子,模唱。
第四乐句“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旋律处于全曲低音区:音符紧凑,歌词密集,旋律上行,加上巧妙的附点音符的运用,预示着中国人民发自心底的力量,不可抗拒,不可阻挠,终于爆发出了有力的吼声。范听,模唱。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可请同学尝试还原暴吼)
第五句,号角式的旋律进行由低到高,由弱渐强,承上启下首尾呼应。全曲被推向最高潮。511335起来!起来!起来!范听,模唱。
此时此刻,起来?起来干什么?歌曲的中心主题出现了,第六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奏当中,这段旋律已经出现过,号角式的旋律再次出现,进一步深化主题思想。***3151 范听,模唱。
结尾部分,重复“冒着敌人的炮火”一句后三个“前进”,并加重音,再次表现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团结抗敌的决心与信心!乐曲最后一个“进”字,看似多余,其实为点睛之笔,他加强了乐曲的终止感,同时像回音绕梁般有无限余味,象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范听,模唱。
4.聂耳简介:如此优秀的抗日优秀音乐创作,唱出了人民的心声,成为了打击敌人最有力的武器和战斗号角,着实让反动当局抓心挠肺般痛楚,于是下令逮捕聂耳。聂耳按照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决定离开上海奔赴苏联,途径日本时溺水身亡,年仅23岁。聂耳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在民族危亡时,投身革命,将他最富有时代精神的音乐献给了人民,他所谱写的大量歌曲一经演唱便广泛流传,并对中国人民政治生活,音乐生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踏实我们人民的音乐家,音乐活动家。原名聂守义,字子义(紫艺)汉族,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
5.社会影响
抗战期间在苏联、法国、捷克等地《义勇军进行曲》被灌录成唱片被翻译成不同语言,歌名大多被翻译为《起来》(CHEE LAI)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义勇军进行曲》一度成为“八百壮士”孤军营内鼓舞士气的战歌之一。此外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前曾于西北练兵,也特别强调士兵齐唱《义勇军进行曲》的重大意义。
1940年,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纽约演唱了这首歌,接着他又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宋庆龄亲自为这套唱片撰写了序言。在当时的反法西斯战线上,《义勇军进行曲》代表了中国人民最强音的一支战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义勇军进行曲》在东南亚地区广为传唱。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
1944年,马来西亚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岁月,一支由青年组织起来的抗日队伍将《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改为“马来亚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作为抗日游击队队歌传唱。一位马来西亚抗日战士在受伤被捕后,用马来语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从容就义。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就国歌一致通过了决议案,以《义勇军进行曲》为新中国的代国歌。
2003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写进宪法,作为一条修改建议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齐唱《国歌》。根据时间最后齐唱。
课后习题处理:第10页实践与创造,第二题。学习评价,第一题。
第五篇:国歌教案
教学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了解《国歌》的创作背景以及词曲作家,知道生活中运用《国歌》的场合以及相关礼节,在歌唱与聆听活动中激起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能有激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对弱起和附点小节的掌握 计划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中国的国歌是什么? 2.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范唱,听歌曲速度,节拍
2、注意音乐记号听乐曲感受其速度
3、朗读歌词感受乐曲情感
4、学唱歌曲
5、分组演唱
三、教师补充讲解: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此歌作于1935年,是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聂耳在谱曲前,也因受敌人迫害即将离国,在去日本前写成初稿,到日本后不久就把歌谱完成寄回。这首歌在影片中一唱出,立即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
四、学生当堂训练:
1、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2、想一想:为什么作曲家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3、老师用渐强的力度范唱一遍,上行时力度有什么变化?出示渐强记号
4、并唱一唱上行句“起来、起来、起来”直接感受歌曲意境。教师小结作者作曲意图。
五、课堂小结:
希望大家能够带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去演唱歌曲、并且能够牢记为新中国独立而献出青春和生命的革命烈士。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