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摄像机及数码相机在《观察物体》教学中的应用
摄像机及数码相机在《观察物体》教学中的应用
445400 利川市都亭一小
向清彬
北师大版数学课程标准教材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这课的教学目标是:一是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二是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三是在观察简单物体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四是在观察活动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五是通过观察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难点是从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为了突破重点、分散难点,我在教学这课时借助摄像机及数码相机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1、摄像机及数码相机的使用,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参与度
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不如对其有兴趣的接受得快。不同的学习个体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下学习效果却不相同,学习个体自身的素质固然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当然会比别人学得好。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只有真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取得最大的教育效益。现在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千方百计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于学习,从而达到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真正有效地进行学习。这次教学《观察物体》时,我把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除了学生自带的积木、包装合、玩具等学具外,还给每个学习小组发一台摄像机或数码相机。学生虽然对这些设备不敢到陌生,但这样大面积地运用于课堂教学还不算很多。于是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学生的思维之活跃,兴趣之浓厚。人人都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都想自己来操作一次,来玩一玩。愉悦的情绪使参与效果可想而知。
2、运用摄像机或数码相机记录、再现观察物体过程,降低学习难度 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缺乏、知识贮备有限。所以,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做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心理学家们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那么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借助电教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地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事物变化发展过程,并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活跃的思维空间,这样就能为学生实现由形象感知到抽象感知奠定基础,往往能达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观察物体》时,首先让学生在座位上观察讲台上的一个长方体教具。由于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最初观察时,有的孩子竟然说自己能看见四个面,甚至更多。细思原因,原来学生把没看到的面,凭着生活和学习经验也认为看到了。当时,我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他们的结果。接着让他们把看到物体的形状在纸上简单地画出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站在不同的位置认真观察这个长方体,并用摄像机或数码相机拍摄讲台上的长方体教具。最后把同学们拍摄的资料通过计算机再现到大屏幕上,这样第一次解除了学生心中的疑虑:我们在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物体,有的时候能看到物体的一个面,有的时候能看到物体的两个面,但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3、摄像机或数码相机为探究、拓展服务
在观察教具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所带的东西,如玩具、飞机、包装合、汽车、塑料椅子、绒毛玩具等物品作为观察对象,在小组内进行观察活动,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摄像机或数码相机进行拍摄观察,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两者的差异;学生在用积木摆正方体时,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之中,和学生一起摆各式各样的立体图形,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并用摄像机或数码相机把些操作过程记录下来,为后面的总结评比做准备。课后教师把这些图片、视频资料通过QQ或E-mail发到学生的电脑上,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能通过他们的探究活动逐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现代教育手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为不同年龄的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热情。这样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确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
2008年10月4日
第二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西江实验学校 康巧明
教学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已步入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如:独立审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本节课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收集背景材料。但二年级学生大多注意力难以持久、容易分散,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望。因此在教学中主要运用情景教学法、快乐教学法与讨论教学法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充足、自由的探索空间,引导他们通过分组学习、小组讨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获得发展。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物体。第6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重点、难点:
1、角度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洒水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景,激发活动的兴趣。
1、课前游戏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好吗?很简单,就是请你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动作。准备好了吗?
2、、猜一猜。
师:你知道这相片照的是谁吗?(出示背面)生:我不知道。
师:为什么看不出来呢? 生:因为照的是背面。师:对,板书:后面。
师:那要怎样才能知道这相片照的是谁呢? 生:要看正面。师:真聪明!
再出示侧面的照片。(板书:侧面)然后出示正面的照片。(板书:正面)师:现在知道这是谁了吧。生:是姚佩莹同学。
师:刚才孩子们都说的非常好,不过老师有问题要大家解决了,为什么都是照的都是姚佩莹同学,可是每张照片都不一样呢?
生:因为刚才摄影师从不同的角度拍照,所以照的也就不同。
师:说得真好!要拍出精彩的照片,就得仔细观察物体,选择最佳角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生齐读:观察物体
二、自主观察,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观察洒水壶。
(教师手拿花洒壶实物)师: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洒水壶
师:如果我们以壶嘴为前面(正面),那么壶柄就是后面。这是洒水壶的左面,这是洒水壶的右面。
师:(把洒水壶放在教室中央的桌子上)下面,请听要求:请仔细观察洒水壶,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你坐在洒水壶的什么方位,你看到洒水壶的哪一面?
指名回答。
2、用动作表示模仿出洒水壶的样子。换位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师:刚才同学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已经看到洒水壶的样子了。那我们现在来换个位置观察一下,好吗?
要求:请每组同学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另外三个位置上去。
师:这一次,在这个位置上,请同学们再仔细地看一看洒水壶,说说你看到的洒水壶是什么样子的,告诉你小组的同学。
师:那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原来的位置上看到的和在后来的位置上看到的,洒水壶的样子一样吗?
生1:我每次看到的都不一样。
生2:我每次看到洒水壶的样子都不相同。
师: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你们自己先说一说。生1:我们换位置了。
生2:位置不同了,所以看到的就不一样了。
师小结:原来我们换了位置,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就不同了,所以看到物体的形状可能就不同了。(板书:形状 是不同的)
1、根据观察者所在的位置判断所看到的图形。
师:现在我们来玩猜一猜的游戏。小猪和两位小朋友分别看到哪一幅图,请你们用手势来表示。
师:女孩看到的是小熊的(后面)师:男孩看到的是小熊的(侧面)师:小猪看到的是小熊的(前面)
2、教学书本例题。
师:看到同学们学得那么认真,有3位小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他们正在观察恐龙呢?
师:想一想,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把名字写在每幅图的下面。(指名说)
生:小亮坐在恐龙的前面,他看到的是恐龙的头。生:小明坐在恐龙的侧面,他看到的是恐龙的侧面。
生:小红坐在恐龙的后面,她看到的是恐龙的屁股和尾巴。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出恐龙的整个样子。
三、巩固练习。
师: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书本、铅笔盒等,你有没有观察过呢?瞧,有三个小朋友把数学书叠成了什么形状呢?(长方体)他们正在认真地观察。
1、教学“做一做”题。
师:我们先来认识数学书本的几个面。(屏幕出示)师:谁来说说。
生1:图1是数学书本的正面(封面)。生2:图2是数学书本的侧面。
生3:图3是数学书本的后面。(封底)生4:图4是数学书本的侧面。师:说得真好。
师:这三位同学分别在数学书本的什么方位?看到书本的什么地方?请连线。(指名学生出来说,用实物投影)
生:穿绿衣服的男孩坐在书本的后面,他看到的是书本的封底。生:穿红衣服的女孩坐在书本的侧面,她看到的是书本的侧面。生:穿黄衣服的女孩坐在书本的前面,她看到的是书本的封面。师:说得真精彩,表扬他。
2、教学练习十五第1题。
师:同学们,你观察过汽车没有?有3位小朋友正在观察汽车呢?请看到书本第70页。第1题,连线。
师:请认真观察,3位小朋友分别站在汽车的什么方位,看到哪幅图?(指名学生说,实物投影)生:穿蓝衣服的男孩站在汽车的前面,他看到的是汽车的前面。生:女孩站在汽车的侧面,她看到的是汽车的侧面。
生:穿绿衣服的男孩站在汽车的后面,他看到的是汽车的后面。师:大家同意吗?表扬自己。
四、拓展延伸
1、学习钢琴图。
师:请大家讨论一下,下面这些图分别应该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并请你说一说你的理由
生:冬冬站在钢琴的侧面,所以看到的是钢琴的侧面。生:丁丁站在钢琴的后面,所以看到的是钢琴的后面。生:芳芳站在钢琴的前面,所以看到的是钢琴的前面。生:军军站在钢琴的侧面,所以看到的是钢琴的侧面。师:他们能够看到下面这幅图吗?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生:不能。
师:这幅图是从什么角度看到的?
生:是从上面看到的。
是啊,我们观察物体时不仅可以从它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来观察,也可以从它的上面来观察,有时候还可以从它的下面来观察。
2、小动物看房子。
师:小狗建了一座房子,小动物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祝贺它。师:我们先来观察房子的几个面。师:小熊猫从房子的前面赶来。先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熊猫它们都看到了房子,那么他们看到的房子一样吗?
生:不一样。
生:熊猫看见了房子正面。(大门、窗户、烟 通)生:青蛙看见了房子后面。(烟通、窗户)生:小兔看见了房子侧面。(烟通、窗户)生:小鹤看见了房子侧面。(烟通、窗户)生:小鸟看见了房子上面。(瓦片、烟通)
师:
3、欣赏学校照片
师:同学们,你对我们的校园很熟悉了吧!下面就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去观察我们校园的几个景点,你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哪个面,请你边看边大声的说出来。行吗?
(屏幕出现)
1、教学楼照片。
2、飞机场照片。
3、科学楼照片。
4、学校饭堂照片。
五、总结。
师:这节课你玩的开心吗?在玩的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呢?四人小组互相 说一说。
生1:我知道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的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生2:我学会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生3:我知道观察物体要全面。
师:说得很好。
师:课后请大家选择生活中的其他的物体,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看看有什么不同。今节课就上到这里,教学反思:
本节观察物体的课,内容接近于实际生活,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交流观察物体的感受,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丰富的图形构造生活实景。这样避免了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1、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几何知识的教学重要的是建立空间观念。由实物抽象出实物图形,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学时先出示实物,让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看一看它的形状,感知到站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从面认识物体的上面、正面和侧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并能从这三个面观察到物体的不同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说出从某个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是观察物体的前提。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以“简单的活动,真实的感受,有效的学习”这一想法为指导,引导学生 逐步认识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由于学生坐在教室里的不同位置,不能同时看到正方体的左面和右面,因此利用这一资源,巧妙设问,让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疑惑,在疑惑中形成感受。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不仅认识了抽奖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更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观察的位置决定着观察的结果,为后面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但是因为教具不足,不由得就浪费了时间。
第三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
(一)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够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单个物体及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不同的形状。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这样一条谜语,我们比比看谁能最先猜出来。出示谜语:
一间小药房,药品里面藏,房子涂绿色,十字画中央。(打一日常用品)学生答:药箱
2、设置悬念:
装有神奇药水的小药箱不见了,官员们找到四个犯罪嫌疑人,他们每个人看了一眼小药箱后说了一句话: A说:我看到的那一面有个红十字的标志。B说:我看到的那面上写:小药箱。C说:我看到的那面是白色,没什么标记。D说:药箱相对的面颜色是一样的。
要想知道结果,做好小法官,就得认真学习今天这节课,引出题目:观察物体
二、互动新授
1、学生集体观察教师手中的粉笔盒,得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观察到的形状不一定相同。
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每小组观察准备好的正方体。将粉笔盒放在课桌中央,让学生选定一个位置观察下,并说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哪几个面?
问:一次最多看到几个面呢?
师:请你具体指一指,说一说这三个面分别叫做什么面?正对着你们观察者的的面叫正面,左边右边的面呢叫侧面,那老师看着的这个面呢?叫上面。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粉笔盒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而且从不同方向观察长方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且站在任一位置,不能同时看到粉笔盒所有的面。(相对的面不能看到)
3、观察正方体、球体、圆柱体,进行巩固练习。观察得出球体从任一角度看,都是圆形。
4、揭晓小药箱事件,到底谁说了慌,为什么?
5、教授从同一个角度看两个物体,得到的图形是什么?
6、出示两个图形,自主探究从同一角度看到的图形是什么?自己把书上39页的例2填在书上。
三、巩固练习
1、连一连:
出示一个长方体的3张图片,请同学说一说这3个同学分别是从哪面看到的?
2、判断:
(1)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2)观察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可以看到4个面。()
(3)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球体,观察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3、填空:
(1)圆柱体从它的四周看都是()形,从它的上面或下面看都是()形。
(2)球体无论从什么方向看都是()形。
4、猜一猜
看到物体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图形?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四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叶
峰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方向(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能 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和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难点关键:根据物体所呈现的形状去确定观察者所站的方向。教学准备: 课件、动物玩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学校旁边的广场都去过吧?老师拍了几张照片,一起来看看吧!
2、这些照片一样吗?为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玩具熊
1、出示教具玩具熊
2、猜猜是什么?你是怎么猜到的?
3、转动小熊,都看到了什么?
4、如果小熊放桌上不动,怎样才能看到它的全貌?
(二)、小组观察组上动物玩具
1、你在它的什么面?你看到了什么?
2、围着它转动,观察它。
3、采访学生都看到了什么。
(三)、区分被观察动物玩具的左面和右面
1、你是怎么区分它的左面和右面的?
2、除了刚才我们讲的这几个面,我们看到的还有什么面?(上面和下面)
三、总结全课:
我们今天学了从不同方向,前后左右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不同的。现在让我们稍作休息,来玩一个游戏吧!
四、课间休息: 小游戏:
考考大家,比比谁的反应快,我说动作你来做
1、伸左手,伸右手,左手拉右耳,右手拉右耳
2、老师和大家一起做。出左手,老师的怎么和大家不一样?老师做错了吗?那大家做错了?那为什么我们不一样?那你知道老师的右边是那边吗?左边呢?前面呢?后面呢?
3、那我换个方向站,你还能指出我的前后左右吗?这样站呢?那我想和大家的前后左右一样我该怎么站呢?
五、巩固练习
1、小熊题
2、连一连
六、图片欣赏
播放生活中的不同的观察位置图片
第五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红旗街小学
王炜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34、3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2)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
活动一:做一做
师: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好)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立在桌面上,请你将你的笔袋放到数学书的后面,请你坐直。你能看见你的笔袋吗?为什么?
师:不准移动你的数学书,不准移动你的笔袋,也不准变换自己的位置,你能想个办法看见笔袋吗?(站起来就能看见了)为什么现在就能看见了呢?
师总结:刚才我们坐着的时候,视线受到了数学书的阻挡,所以我们就看不见笔袋,而当我们站起来的时候,视线没有受到阻挡,我们就能看见笔袋了。看来观察的范围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范围》。(板书课题)
活动二:画一画
(贴图)秋天到了,桃子都成熟了,看!落的满地都是呢,有只小猴闻到香味赶来了,前面有一堵墙,什么都看不到了,真着急呀,没关系,爬树可是我的强项,爬到旁边的树上去看一看吧。
师:看,小猴子爬到了这个位置,它是从这一点进行观察的,(描出这个点)我们把它叫做观察点,我们把它确定为点A,那小猴在点A处能看到墙内的哪些地方呢?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鼓励学生到图上指一指)
师指墙角下一点:这个位置小猴子在点A处能看到吗?为什么?
生:不能看见,因为它的视线受到了墙的遮挡。
师:它到底能够看到多大的范围呢?我们在图上该如何表示呢?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学生充分发言后(边说边在图上标注出来并指出可以观察到的范围)
师介绍小猴在树上A处时,它能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为A》。从A》点到墙角之间这几个桃子,小猴子能不能看到呢?
生:看不到。
师: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找到离墙最近的A》点的?
生答略
师:我们可以把小猴子的眼睛看做一个点,墙的最上端看做一个点,在这两点之间进行连线,这条连线和地面的交点就是离墙最近的A》点。
师:如果小猴继续往上爬,(边说边在图上标注出来)爬到B处或者更高的C处,那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出示思考题题)指名读题,请你先想一想,再翻开书画一画,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画法和想法。
1题:指名画,并说明画法,指出离墙最近的点和看到的范围。
2题:全班汇报交流
师:老师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大家的发现,总结板书:观察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改变。(齐读一遍)
活动三:试一试
1、画出夜晚路灯下杆子的影子。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小猴子的观察范围,那你们注意过自己在路灯下的影子吗?(注意过)那你有什么样的发现? 生:我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路灯下忽长忽短的。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研究了下面这道题,你就会明白了。
(贴图)这里有四根同样高的杆子,你能画出它们在同一盏路灯下的影子吗?
生自己练习画
师:指名画,你能说出你是怎么画的吗?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影子就越短:离路灯越远,影子就越长。
师:如果我们把这四根同样高的杆子看作一个人,那刚才的问题你能解释了吗?为什么人的影子在路灯下会忽长忽短呢? 生解释。
同学们真不简单,都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那接下来我们去公路上看一看吧。
2、如图(略),有一辆客车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客车行驶到某一位置时(如位置①),司机能够看到建筑物B的一部分。
师:司机能够看到的是哪一部分呢?是如何确定的呢?接下来还有两个问题,谁来读题。(指名读题)
(1)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所能看到B的部分是如何变化的?
(2)客车行驶到位置②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
生汇报,师演示。
3、师:我们都知道猫和老鼠是一对天敌,当猫看到老鼠就会扑上去捉住它,有这么一只聪明的小老鼠就躲到残墙的后面,可是小猫在残墙前,小老鼠可以在哪个区域活动又不会被小猫发现呢,你们愿意帮助它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在图2中画出小老鼠可以活动的区域。
请你先在小组内部交流一下。
谁愿意到前面来画一下?
生到前面画并说清楚是怎么画的。然后指出哪个范围是小老鼠可以活动的区域,哪个范围小猫能够看到。
师演示一下。
我们顺利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代表小老鼠谢谢大家了。
活动四:说一说
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观察范围的现象,老师找到了家乡的几张照片,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看到这三张照片你想说什么?你能举个这样的例子吗?下课之后我们可以继续寻找,把它记下来,画下来或照下来,这就留做今天的作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