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初中古代诗歌的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古代诗歌的教学方法
连云港市中云中学
张秀英
学习古代诗歌,是了解承传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一个古诗词单元。每册书集中一个单元来学习古代诗歌,增加了古代诗歌在教材中的比重。这充分体现了古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怎样依据教学大纲搞好古代诗歌教学呢?谈谈我的几点设想。
一、教学目标
古诗教学单元教学的总要求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欣赏优美的诗句,熟读背诵。在此基础上,教学中应确定的具体目标是(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2)初步进行诗歌欣赏能力的训练。(3)培养反复吟诵诗歌的习惯,背诵诗歌。其中,理解是基础,培养初步欣赏能力是目的,而反复吟诵是达成目的的有效手段。
二、欣赏过程
1、教学目的决定了思路。在欣赏中,首先立足于理解诗歌内容,具体是:
(1)、对诗歌的作者和与诗歌有关的背景作必要讲解,以有助于理解诗歌内容。由于古今语言表达的差异,历史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的距离,都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了解诗人其人以及写作诗歌时的社会时代生活背景,就能够缩减学 生和诗人间的情感距离,填补诗中由于语言表达形式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空白,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歌内容。在这个步骤中,可布置学生在课前自行搜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既能够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其自学的能力。
(2)、理解文字。诗歌教学中,词汇的积累虽不是主要任务,但一些有碍于疏通理解的文字还是要作精要讲解,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这些碍于疏通的文字的确定,应先让学生在自学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疑问,交由小组或集体讨论,教师相机点拨,以加深学生记忆,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为理解诗歌内容扫清文字障碍。
(3)、抓住“诗眼”,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诗眼”,也就是诗歌当中集中流露和具体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是理解诗文的关键所在。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诗的“诗眼”就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抓住这句作具体分析、理解,深入体会,就不难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了;《琵琶行》一诗,篇幅较长,诗眼就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上,抓住这两句就可以提挈全篇,理解作者感情了。
总之,对诗歌的理解需要立足于“文本”,也就是诗歌的本身。但诗歌的特点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有尽的“言”就是诗人写出来的诗歌,无穷的“意”则是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和诗的意蕴了。2 因其“意无穷”,所以在分析、理解诗歌时不要字字句句统一答案,译成现代汉语要留有余地,也就是为学生独立欣赏诗歌提供空间。
2、初步鉴赏能力的训练
(1)、指导欣赏优美精彩的诗句。所谓优美精彩的诗句,主要指诗歌中的名句或是富有表现力的妙句。这些句子最能引发读者情思,余味无穷,又往往在全篇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学习时,不能停留于理解诗句的意思,还要有更进一步的发掘。首先是重点分析优美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也就是诗人在行文中的“炼”字,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国破山河在”之“破”,这些字,要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和含义上的巨大包容性。其次,就是分析诗句中的“妙语”,也就是诗歌中一些词语间的奇妙组合,如“风吹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花溅泪”、“鸟惊心”(杜甫《春望》),这些词语组合到一起,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要启发学生深入体会。(2)、欣赏艺术特色。欣赏应该遵循由局部到整体或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规律。欣赏优美诗句是局部感知,欣赏艺术特色则是从整体表达上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具体到每首诗中,主要从艺术手法和艺术构思入手,如《诗经》中所选诗歌的比兴手法和一咏三叹、重章迭句的表现形式;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层层推进、蓄势转笔的艺术构思;这都是整体把握诗歌的一把把钥匙,理解了这些艺术特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表 3 达效果。
3、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欣赏能力训练的一种延伸。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形象在最初的理解中,只是一些零散的印象,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理解,把这些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一些有条理的生活图景和画面来,把自我融入诗歌中去,从而把握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好的体会诗人在诗歌中创造的意境,这是一种很好的欣赏能力培养方法。例如教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把握诗人的形象,融入自我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描摹一幅这首诗的画面,使学生充分感受其苍凉意境;教授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就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语言来刻画诗人月夜无眠,在月光的清晖中低吟、徘徊,怀人思远的情景和远方的爱人揽镜自怜的相思之苦,从而深刻感受作者在诗歌中营造的刻骨铭心的哀婉气氛。
三、欣赏方法
反复吟诵,激发兴趣,体会诗歌的艺术美。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琅琅上口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需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表现去体会。甚至诗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都可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吟诵应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
1、初读诗歌时,可选择与诗歌感情比较一致的民乐曲,做配乐诵读,以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节奏、按节拍地吟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诗中的特定氛围。这就需要在读法上加以指导,主要是在节奏、速度、轻重音等方面作具体示范性指导。当然,不必如古人那样各有曲调,只要慢慢读,适当延长某些字的读音,有一点抑扬顿挫的情味就可以了。
3、通过反复吟诵,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体验的感受,品味诗的意境。对于初学者来说,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必由之路,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4、在训练中,近体诗和词中的小令,可先让学生背下来,然后吟诵;长一点的古体诗和中长调的词则可分层练习吟诵,最后也要能背下来。
以上是关于古诗歌教学中欣赏和训练的过程和方法。在教学中,还有一个具体的环节就是导入,导入不能看作一种形式,而是要看作审美的准备,所以在导入过程中,应该创造一点审美的气氛。如果是由旧课导入,可让学生吟诵或提出赏析性的问题让学生作答;利用情景导入则应叙述得生动些,要有点诗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篇:浅谈初中古代诗歌的教学方法(精选)
浅议初中古代诗歌的教学方法
作者:lzy3470
联系方式:lzy3470@sina.com.cn
学习古代诗歌,是了解和继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每册书都集中两课(共10篇)来学习古代诗歌,增加了古代诗歌在教材中的比重。这充分体现了古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怎样依据教学大纲搞好古代诗歌教学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我的几点设想。
一、教学目标
古诗教学单元教学的总体要求应该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欣赏优美的诗句,熟读背诵。在此基础上,教学中应确定的具体目标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初步进行诗歌欣赏能力的训练;培养反复诵读诗歌的习惯,背诵诗歌。其中,理解是基础,培养初步欣赏能力是目的,而反复诵读是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
二、欣赏过程
1、教学目的决定了教学思路。在欣赏过程中,首先应立足于理解诗歌内容,具体做法是:
(1)对诗歌的作者和与诗歌有关的背景作必要讲解,以有助于理解诗歌内容。由于古今文化传统与语言表达上存在的差异,历史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的距离,都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了解诗人以及写作诗歌时的社会背景,能缩小学生和诗人间的情感距离,填补诗中由于语言表达形式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空白,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歌内容。在这个步骤中,可以布臵学生在课前自行搜集有关资料(如查看课外书籍,网上搜索等),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其自学的能力。有时,教师应可以作适当地补充。
(2)疏通文意,为进一步理解内容打下基础。诗歌教学中,词汇的积累虽不是主要任务,但一些有碍于疏通理解的文字还是要作精要讲解,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应先让学生在自学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疑问,交由小组或集体讨论,教师相机点拨,以加深学生记忆,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为理解诗歌内容扫清文字障碍。
(3)抓住“诗眼”,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诗眼”,也就是诗歌当中集中流露和具体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是理解诗歌的关键所在。如曹操的《观沧海》一诗,诗的“诗眼”就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抓住这句作具体分析、理解,深入体会,就不难理解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抱负了。
总之,对诗歌的理解需要立足于“文本”,也就是诗歌的本身。但诗歌的特点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有尽的“言”就是诗人写出来的文字,无穷的“意”则是诗人在文字之外所表达出来的感情和诗的意蕴了。因其“意无穷”,所以在分析、理解诗歌时不要求字字句句统一答案,只要大体上通顺即可,译成现代汉语要留有余地,这也是为学生独立欣赏诗歌提供空间。
2、初步鉴赏能力的训练
(1)指导欣赏优美精彩的诗句。所谓优美精彩的诗句,主要指诗歌中的名句或是富有表现力和富有哲理的妙句。这些句子最能引发读者情思,余味无穷,又往往在全篇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学习时,不能停留于理解诗句的意思,还要有更进一步的发掘。首先是重点分析优美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也就是诗人在行文中的“炼”字,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国破山河在”之“破”,这些字,要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和含义上的巨大包容性。其次,就是分析诗句中的“妙语”,也就是诗歌中一些词语间的奇妙组合,如“风吹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花溅泪”、“鸟惊心”(杜甫《春望》),这些词语组合到一起,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要启发学生深入体会。再者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就富有哲理。
(2)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欣赏应该遵循由局部到整体或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规律。欣赏优美诗句是局部感知,欣赏艺术特色则是从整体表达上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具体到每首诗中,主要从艺术手法和艺术构思入手,如《诗经》中所选诗歌的比兴手法和一咏三叹、重章迭句的表现形式;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层层推进、蓄势转笔的艺术构思;这都是整体把握诗歌的一把把钥匙,理解了这些艺术特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表达效果。
3、运用联想和想像,来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欣赏能力训练的一种延伸。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形象在最初的理解中,只是一些零散的印象,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理解,把这些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一些有条理的生活图景和画面来,把自我融入诗歌中去,从而把握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好的体会诗人在诗歌中创造的意境,以达到与作者共鸣的境界,这是一种很好的欣赏能力培养方法。例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把握诗人的形象,融入自我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描摹一幅这首诗的画面,使学生充分感受其苍凉意境。
三、欣赏方法
让学生反复吟诵,激发兴趣,体会诗歌的艺术美。古代诗歌大都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琅琅上口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需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表现去体会。甚至诗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都可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吟诵应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
1、初读诗歌时,可选择与诗歌感情比较一致的民乐曲,做配乐诵读,以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古代的诗词有很多是可以入乐的,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时候来感受这首词的内涵。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节奏、按节拍地吟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诗中的特定氛围。教师应在诗歌的节奏、速度、轻重音等方面作具体示范性指导。当然,不必如古人那样各有曲调,只要注意轻得缓急,适当延长某些字的读音,有一点抑扬顿挫的情味就可以了。
3、通过反复吟诵,引发学生的想像、联想、体验的感受,品味诗中的意境。对于初学者来说,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必由之路,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4、在训练中,近体诗和词中的小令,可先让学生背下来,然后吟诵;长一点的古体诗和中长调的词则可分层练习吟诵,最后也要能背下来。
以上是关于古诗歌教学中欣赏和训练的过程和方法。在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导入,导入不能看作是一种形式,而是要看作审美的准备,所以在导入过程中,应该创造一点审美的气氛。如果是由旧课导入,可让学生吟诵或提出赏析性的问题让学生作答;利用情景导入则应叙述得生动些,要有点诗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篇:初中古代诗歌阅读教学浅探
初中古代诗歌阅读教学浅探
【摘 要】:在古代诗歌阅读教学后加上浅探二字,实是因为我在此方面的功力浅薄,此次把多年的教学感想写出来一是总结,同时也是与同仁商量切磋。
【关键字】:喜爱 敬畏 欣赏
正 文:在古代诗歌阅读教学后加上浅探二字,实是因为我在此方面的功力浅薄,此次把多年的教学感想写出来一是总结,同时也是与同仁商量切磋
首先想讲一讲的是对待古典诗歌的一个基本态度。我近日看《南方周末》上一篇有关台湾作家吴念真的访谈。吴念真小时家贫,考上县中的第一个假期,国语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是写一篇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读书报告。吴念真打听后得知,这本书70元,父亲的工资一天才30元,那个时候他惟一能做的是在矿上扛木头挣钱,扛一根挣8毛钱。等他费尽周折得到书地时候,暑假已经快过完了,吴念真连夜捧读,厚厚一本,字很小,人名很长,除了昵称,还有简称,看到一半,人名都搞不清楚了,赶快退回去再看,看得很痛苦。吴念真很认真地写了买书看书的整个过程,最后以一个好心帮助他的矿主对他说的话作结:如果14岁的时候能看懂的话,就不是世界名著了。书已经在我的手边了,我希望长大后能把它看懂。开学后,国语老师在课堂上说:“你们这帮考上一流中学的骗子!我根本看不起你们,你们里面只有一个人是诚实的。你们14岁看不懂,我28岁还看不懂。我为什么告诉你们要看?我只是想告诉你们,很多你们不懂的东西,长大了之后就会懂,要知道知识是需要尊敬的,念书是一辈子的事情。还有,永远不要骗自己。”过了40岁以后,吴念真有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天,讲到这个故事,书架上正好有这本书,扉页上还写着“一九七几年购于金门”的字样。吴念真坐在厕所里随手看完一段,觉得很好看,讲得很有道理。“有些东西我真的懂了,这已经过了二十几年。”我觉得这个故事里最有意思的一句话就是“念书是一辈子的事情。”改一个字,“念诗是一辈子的事情。”诗歌的感情是锤炼过的,好像好茶,它的滋味是要用岁月为水,慢慢冲泡开的。看看小学的课本上的诗歌,多五绝、五律,为的是识记方便,其实五绝、五律的形式简约而内容深沉(尤擅游子、幽居、归隐的主题)感情沉郁,相比之下,七绝、七律乃至长律则活泼跳脱得多。小时我们只当儿歌念,成人以后才能相对充分的领略其风味。周汝昌先生在其论及古典诗歌的篇章里,论及古人时常只称其字号不肯直呼其名,周先生说:“古人姓名是只有其长辈可称,而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讲杜甫诗歌可能一节课其名字就要出现几十遍,一个教授写一篇杜甫评传
第 1 页 一万字其名字就要出现上百遍。这真叫古人在地下肉身不安”,他尊尊教诲年轻学人, “这都是中华文化的内容,要知道一点,不要那么轻薄”。所以,我觉得如对古典诗歌持一基本态度,于我则是:“因为喜爱,常怀敬畏”。
我们的诗歌阅读教学从小学一路向高中,其教学要求呈一直线前进的轨迹,即由诵读到理解,再到欣赏直至鉴赏,贯穿其中的是审美能力的提高。而在其发展中,我们的初中教学则是扮演了“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我觉得这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小学生已经会读、会背了不少诗歌,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概念,诗歌其实也是有好坏之分、品流之分。历史上有个有趣的小故事,讲的是给诗歌打分:“昔有以诗投东坡者,朗诵之,而请曰:此诗有分数否?坡曰:十分。其人大喜,坡徐曰:三分诗七分读耳。”(周密《齐东野语》)。这个人有点小小的狡猾,想用朗诵的水准掩盖诗歌本身的贫薄,可惜他遇上了苏轼这样的内行,当面揭了他的短。周汝昌先生也曾讲过他上大学时,一位先生曾对他说过,他通读了《全唐诗》,发现里面只有几百首真的是诗,其他都不算诗,只能说是有诗的形式。这话很是使得周先生震动,这话其实也应使得我们震动,做教师的首先得学会睁开眼睛看诗歌,读出诗味来,不能人云亦云的只管说好话、套话。
这便涉及到古典诗歌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来,古典诗歌的“共性”一般意义上说,是说“句式整齐,音韵优美,词语优美,富于形象,包含深情”,其个性,那些足以垂扬千古的作品,则一定是在这个基础上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做得“超绝群伦”的。我以为小学时代的诗歌教学应体现“启蒙重共性”,进入中学时代就应体现“欣赏重个性”了。
古典诗歌的个性其实要放在与外国诗歌相比较的平台上才能凸显。仔细审视我们的母语——汉语,尤其是在民族历史文化高峰时期,具有简隽、含蓄、内蕴、凝练、意象丰富的特点。古典汉语诗歌的本色是抒情诗,抒情诗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上比其他任何文学形式都重要得多。相对于欧洲诗歌,比照一下世所公认的最伟大的诗歌作品,如荷马的《伊利亚特》、弥尔顿的《失乐园》,但丁的《神曲》,不难发现中国传统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杰出艺术成就,是古人自然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是古人丰富心灵的集中投射,有着迥异于西方文化的特质。我们如回溯到中国的诗歌源头——《诗经》会看得很真切。我们的先师孔子极爱《诗经》,关于《诗》的论评极为精恰,他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我觉得这段话道出了发韧于《诗》的中国古诗的最基本特点。首先,是“兴观群怨”,即抒情,“诗言志,歌咏言”,这是前人对诗歌本质的概括和总结。什么是志?《毛诗序》解释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可见,所谓的“志”,第 2 页 就是诗人内心的感情的抒发。诗歌是感情的产物。即传情,往纵深里说,诗歌不仅表现自我,而且表现精神生活的走向,古典诗歌不仅包含价值判断,而且包含审美价值判断。有别与西洋诗的是,诗人言志不是用抽象的语言或者空洞的言论,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这个传统始自《诗经》,赋、比、兴三者都是将所见之物联系所咏之情,到了后代,便演绎成为创设情境,引发情思,激起共鸣的种种手法。宛如天山一捧雪,自幽谷发端,向平原流淌,渐渐汇流成中华大地的江河。第二,是说诗歌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这点看似神奇,其实并非夸大,先秦时代的上流社会皆以说话能称引《诗》为荣,在《左传》中有记录的称引《诗》的地方多达五十多处,为什么能被用于处理人际关系,其实是因为它中肯、恰切的表达了人在典型境遇中的典型情感。第三,“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因为《诗》中大量出现了山川风物,自然与人的社会是和谐相生的。这是迥异与于西方文学的存在,是需要跳出西方文学评论的框架才能看得分明,看得真切的。因为这是源于中国所独特的自然观、中国所独有的抒情方式。旧时文人论此,说中国人乃可与自然“素面相见”。这真是说的好,素面就是家常,自然而然的。是陶公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家常举止,偶一抬眼,仿佛是南山在与他打招呼,看到的就生喜悦,却没有大笑之意,是看到熟人的感觉:哦,原来你也在,很好。是李太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如对故人,如对知己,还是取其亲切之意。都没有大喜大悲,因为大喜大悲只是刺激,凡刺激必不能持久。中国人失意挂冠便说是“归田园”,“归山林”,连死亡亦是“归道山”,自然是我们永恒的家园。所以,我来看古诗的个性,便得说“一切景致皆为情设,一切手段皆因情生”。“一切景致皆为情设”就是古人说的“物与神游”,自然的景色和人的情感高度的契合,周先生说凡写诗者必为 “造境圣手”。杜甫的《曲江对酒》,写眼前春色,原写的是“桃花欲供杨花语”,后来改作“桃花细逐杨花落”,这样一改,表达的情感就不一样了“桃花欲供杨花语”是二八少女,娇柔甜美的;“桃花细逐杨花落”便是憔悴飘零,美人迟暮,后者更符合老杜当时落寞的心情。“一切手段皆因情生”,手段并非刻意雕镂形式,是情感的自然流淌。孔子爱诗,他是有丰富情感的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不是板起脸来教训弟子后辈,是他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看到那个情景,他动了情,“夫”是叹词,长长的慨叹,后代诗人把时间比作流水的慨叹都从这里来,也是因为受了触动之故。修辞里还有一种初中生觉得较难的“示现”,是想象出不在眼前之景,其实也是作者情思所至,浮想联翩。老杜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是“示现”中名句,其实究其根本,是因为老杜对妻女的爱,爱之深,念之切,如在目前。我如此总结一下诗歌创作是“缘情绘景为文”,而诗歌欣赏是“披文赏景探情”,两者是个
第 3 页 互逆的过程,但是有交汇,这个交汇点就是“情”。所以我们教师阅读诗歌其实就是架桥,架设起诗人内心通往诗歌作品的桥梁;教师教诗歌阅读也是架桥,架起学生内心通往诗歌作品、通向作者的桥梁,争取达到一个“心心相映”的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我和许多同仁努力践行的方法相差不多,我总结一下有四点。首先,重诵读,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基本功。于漪老师有篇文章深情回忆了幼时读《千家诗》的经历,觉得对自己热爱诗歌影响很大。她觉得,事后看来,比《千家诗》更好的诗词选本有不少,但《千家诗》因为幼时烂熟于心,日后每见佳日、风景便觉诗意盎然。她说到孩子幼年读、诵诗歌好处甚大,认为可以“唤起”孩子对美的知觉,“软化”人的心灵,使人“沉醉”其间,渐渐由此登堂入室,探其幽秀。第二,重比较,诗歌之相近题材多,同类题材的比较,很能帮助发现诗人特质。如九下选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阅读指导说其好处是表现了战士们舍生忘死的爱国精神。学生也就故妄读之。但我问,唐代边塞诗人不少,如王昌龄、高适、岑曽,李贺并不在此列,何以独选李诗?促使学生去比较发现这首诗写作上独特之处,学生发现这首诗的色彩运用不凡,不仅鲜明而且有冷暖的搭配,明暗的变换,凝聚与流动的对比,同色系与“撞色”的运用,是色彩的诗歌,是概念的诗歌。我再补充了一点,李贺卒年二十七,身体不好,甚少远游,更不用说边塞了。何以为此诗?学生乃悟其纯以想象为诗,内容多有不合事理之处,然而展现了一个天才少年困于时局、命运的疏放豪迈。第三,重还原。我小时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老师说末句“长江天际流”表现作者因为友人远行而无尽悲伤,我觉得前两句的“烟花三月”真不可解,但只是脑中一念闪过,不曾深究,后来看到许多注解,皆说长江句是别离的悲伤,但终于看到金性尧先生《唐诗三百首新注》(1984年版)说此句:“扬州在唐代已很繁华,孟浩然一生喜游东南;黄鹤楼在当时是名胜”,结末说“长江滔滔,流着友情。”还原出李太白写此诗的真实情怀,是两个性喜游逸,生活优越的文人雅士,饯别之所为名楼。所行之地为名胜,所处之时为美时,太白此时对友人是祝福、艳羡,和“恨不相随”的惆怅。这是基于考据的历史的还原。还有一种是基于心灵的想象的还原。如讲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的一个语感很好的女学生曾语惊四座。她说:“这一句的好是在俯仰之间,采菊是要躬身下去,地点是在东篱,家常的动作,局促的所在;但他一抬头,便看见了南山,那么旷远的,永恒的所在。短暂的、渺小的人生和无尽的、广大的自然因为采菊这一个小动作联系在一起了。”这个女生本着对诗歌的热情和敏锐的感觉,把自己还原到陶公饮酒的那一刻,不是我注六经,俨然六经注我。第四,重体察,即是我们常讲的品味揣摩诗歌中的关键性词语。孙绍振先生读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时,聚焦点只
第 4 页 在“期”和“涨”,“期”于一句中两见,非为赘语,表期望之强,期之无望;“涨”是一个过程,这就有一双眼睛一直在凝视着,这个凝视的过程真是漫长无奈。
我到大学时代,渐渐觉得《诗经》美好,诗不可译,《诗经》尤不可译,但后来见郭沫若先生1922年《卷耳集》翻译《国风》四十首,兼善兼美,惊叹不已。这次特地查了一下沫若先生当年自序,一探根由,见他这样说“我对于各诗的解释,是很大胆的。所有一切古代的传统的解释,除略供参考之外,我是纯依我一人的直观,直接在各诗中去追求它的生命(这说法其实是自谦,也自矜。作者对原文的注释其实是下了功夫的,作品下的注释都狠精到中肯,后面还特附原诗,以供读者检验)。我不要摆渡的船,我仅凭我的力所能及,在这诗海中游泳;我在此戏逐波澜,我自己感受到无限的愉快。”这一段其实是表达了诗歌阅读的规律:感知先行、理性后至的体验。喜欢,有兴味才是阅读诗歌的发端,其目的是明确的,理性的,也如沫若先生所说:“我们的民族,原来是极自由极优美的民族。„ „我们最古的优美的平民文学,也早变成了化石。我要向这化石中吹嘘些生命进去,使他苏活转来。”
第 5 页
第四篇: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高考试卷专题综合评估
(三)【测试内容】
1、(2014)元曲双调·蟾宫曲自乐【[元]孙周卿】
2.(2013)五言律诗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
3.(2012)宋词望江南【宋·李纲】
4.(2011)五言古诗晓至湖上【清·厉鹗】
5.(2010)七言绝句访隐者【宋·郭祥正】
6.(2009)五言律诗江行【宋·严羽】
7.(2008)七言绝句绝句漫兴九首(其三)【唐·杜甫】
8.(2007)七言绝句武夷山中【宋·谢枋得】
9.(2006)七言绝句端居【唐·李商隐】
10.(2005)五言律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李 白】
11.(2004)七言绝句秋夜【宋·朱淑真】
高考试题
1、(2014·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双调·蟾宫曲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②冰敲
月牙,扫山云 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
[注]①草团标: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
(1)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答:(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分)答:
2、(2013·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入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答:
(2)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答:
3、(2012·福建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望江南〔宋〕 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 ① 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答: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答:
4、(2011·福建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选自《清诗选》)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3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5.(2010·福建高考)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试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1分)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答:_____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A.开荒南野际,守拙 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6.(2009·福建高考)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
(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7.(2008·福建高考)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
8.(2007·福建高考)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德思想感情?(3分)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9.(2006·福建高考)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
(2)这首诗的第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10.(2005·福建高考)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 么?(4分)
答: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答:
11.(2004·福建高考)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答:
参考答案
1、(2014·福建高考)
6.(6分)
(1)强调了“山”在作者生活中无处不在;突出了作者的生活充满自然情趣;作者山居生活的自乐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意思对即可。)
(2)(第一问)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扫地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第二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意思对即可。)
2、(2013·福建高考)
6.(6分)(1)答案:【要点】 “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韵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答案:【要点】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3、(2012·福建高考)
6.(6 分)(1)[要点] “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宇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2)[示例]后阙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谊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4、(2011·福建高考)
6.(6分)(1)答题要点: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帐:“安得”。(意思对即可。)
(2)答题要点: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思想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解析】第一小题要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找出打上作者情感络印的名词,挖掘作者隐含在“景语”里面的“情语”,此题并不难解。第二小题的诗句通俗易懂,设题相当开放,答案有好几种,关键要围绕表达技巧进行答题,只要能有根有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5、(2010·福建高考)
6.(1)踏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诗题“访隐者”的“访”字,相呼应的必然是动作“踏”字。误区警示:本题考生误答原因是对诗歌理解不到位,对词语的表现力不敏感
(2)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误区警示:考生容易失误在答案要点不全和表述不明确上。
(3)A
解析:本题是对诗歌风格的考查,难度不大,因为本首诗描写的隐者隐居生活,这和A项陶渊明 的《归园田居 》的风格是一致的。误区警示:考生失误在对诗歌的风格把握不到位。
6、(2009·福建高考)
5.(1)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从整首诗来看,作者那种离家日久、思乡情切的情感主要通过“厌听棹歌声”尤其是“厌”来得以表露。前三联主要写自己旅途所见,最后一联写自己的感觉。
(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考生通过解答第(1)题以后,对本诗的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解答本道题时,要紧密结合第(1)题的答案,进而从命题者所指定的“景”与“情”的角度进行赏析。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景”的区域为颔联,“情”为全诗;二是答出运用的表达技巧;三是指出这种表达技巧下的“景”;四是写出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情”。
7、(2008·福建高考)
7.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久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
8、(2007·福建高考)
9.(1)【答案】 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坚贞自励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点拨】此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考查,只要抓住诗中意象特征,仔细揣摩,即可概括出
答案。
(2)【答案】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点拨】答题时从两方面切入:(1)理解此句诗的具体内容(2)概括出诗中诗人寄寓的情感。
9、(2006·福建高考)
10.(6分)(1)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他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10、(2005·福建高考)
10.(6分)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意思对即可)(或: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11、(2004·福建高考)
16.“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第五篇:·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 一 测试要点 1.鉴赏古诗的内容 鉴赏古代诗歌首先要读懂内容,如果连内容都不懂,那其他就都谈不上了。怎样才能读懂内容呢?当然先要看诗歌的题材,是写人的,还是记事的,是写景的还是抒情的;再看具体的人、物、景。同时咏史的,还要看作者是客观评价呢,还是借诗咏怀呢? 请看1994年这道高考试题: 对下列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B.第二句表现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C.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义隽用,极富艺术感染力。这道题考查如何鉴赏唐代刘禹锡的《菊花》诗,考点主要设在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上。答案为C。诗歌的后两句,是再告诉读者“偏爱菊”的原因,那是因为菊花开过以后,年内就没有别的花了。他赞赏的是菊花在寒风中独斗秋霜的勇气,这与他本人的经历不无关系,而这种想法与陶渊明“独爱菊”的原因是完全不同的。2.鉴赏古诗的语句 古诗中的一些重要语句,有时对表情达意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理解这些语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1996年的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 ”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诸葛亮。该题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词句的意义。答案为D.这首曲为元代诗人阿鲁威,题目是《双调·蟾宫曲》。A项“酾酒临江,横槊曹公”语出苏东坡的《前赤壁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该项的意思与原诗完全相符。B项的干扰因素较大,《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故此处有人认为错了。其实从当时的历史形势来看,主要是曹操与孙权之争,刘备连立足之地还没有呢,刘备只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的说法是站得住脚的。C项“便成名八阵图中”一句出自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八阵图”,指由田、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诗歌前两句正式说明了诸葛亮在辅助刘备创业中的功勋。D项是对最后一句的分析。该项的分析偏离了愿意,该句是紧承对诸葛亮的描写而来的,又对魏、吴、蜀三方作了一个小结,并非指明刘、孙、曹三位英雄。
3.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多方面的,有构思立意方面的,也有语言修辞方面的,了解诗歌的表现技巧,更有利于理解诗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如1995年高考试题 对李清照《如梦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本题答案为D.本题考查对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这首小令先交待背景,说是昨晚雨狂风猛,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好借酒消忧。一觉醒来,天已大亮,此时,她已听到侍女准备起户卷帘,一日之计已经开始,便急忙问:海棠花怎样了?侍女说,还好,还好,海棠花和原来的一样。女主人听了后,笑着说,你知道吗,应该是红的少了,而绿得多了。诗歌通过对海棠绿肥红瘦的描写来抒发她的感伤情绪,而这种感伤情绪又来自她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诗歌在表达这种情绪时,并非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而是通过委婉的问答,来轻轻地流露的。因此,说这首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是不正确的。又如1996年高考第11题 关于这首元曲(即上面所举《双调·蟾宫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的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响应。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有形象的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本题考查对诗歌的内容和表现方法的鉴赏能力。答案为C.A项考查理解这首曲的结构,B项考查理解词语运用的作用,D项考查鉴赏作品的风格,对照这首元曲,这三项都是正确的。C项的错误在于没有弄清楚该曲的基调。这首曲虽然风格雄健、高昂,但全诗主要是对历史做出客观的评价,并非要表现什么“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业”。
(一)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漫 成 一 首 杜 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越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2.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也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望 洞 庭 刘 禹 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题 君 山 雍 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 1. 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合画面。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夜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色。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他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香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2. 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的再现于纸上。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C.两首诗都巧妙的以“螺”作比,但一首将浩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得青螺,一首将倒影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D.两首诗都将洞庭湖的山水景物描写的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五)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 垂绥,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B.次句写蝉声之远船。“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场的响度与力度。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试题分析]
(一)答案为C.本题考查古诗的鉴赏能力。宋代赵师秀的《约客》,写的是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的情景。前两句描写环境:黄梅时节,雨多天闷,长满青草的池塘里蛙声不断。雨声、蛙声为什么特别清晰?原来是他在静候着友人的到来,夜越深,声音就越显响亮。第三句点明了诗题,也使得上面两句景物、声响的描绘有了着落。最后一句只是写了诗人的一个小小的动态,然而在这个动态中,将诗人焦躁而期望的心情刻画的细致入微。由于孤独一人,下不成棋,“闲敲棋子”,正体现了主人公孤独中的苦闷,而不是如C 项中所说的“表现出诗人此时的闲适恬淡的心情”。
(二)第1题,答案为C.能力层级E极。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杜甫很喜欢用这种题个,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种景色,两副对联,十分工整,但合起来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这首《漫成一首》写月夜泊船,写夜景,但作者并没有从天上之月写起,却先写水中之月影“去人只数尺”,意思是说月影靠船很近,与“江清月近人”意境是完全一致的。第二句写船中樯杆上挂着照亮的灯,在灯光下,显得宁静、柔和。可见此时的江上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平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这两句由“江月”到“风灯”,由远及近。接着三四句又由近移远,写到江岸。由于月照沙岸如雪,沙头景物依稀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与环境非常和谐。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使凝神的诗人猛地惊醒,显然刚刚有一条大鱼从那儿跃出水面。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但读者的感受恰还相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一动一静,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写得逼真、亲切。C项的错误有两处:第二句中的“风灯”,是一种有罩子能防风的灯,并非“江风吹打桅灯”;如果把它与前一句“江月”相对应来看,也不能理解为动作。
第二处是,这一句写的还是静景,说它与第一句的“静”“对比鲜明”,也是不当的。第2 题,答案为C.能力层级E极。题干上将《漫成一首》在写作上的特点已经说明,即每句写一景,四句分别写了越、灯、鹭、鱼四景,而四景又组成了统一的意境。C项诗中分别描写了丽日、花草、飞燕和鸳鸯四景,动静结合,组成了安谧、宁和的意境,与原诗确有异曲同工之妙。A项诗为王之涣的《登鹳鹊楼》,只有前两句写了两景,而后两句是述怀。B项诗为唐朝裴度的《溪居》,写了“清溪”、“古木”和“水禽”三景,第四句“红尘飘不到”不能算写景。D项诗为柳宗元《江雪》,前两句写了两景,后两句合起来才算一景。故这三首诗的写法与杜甫《漫成一首》诗写法都不同。
(三)第1题,答案为B.第一句“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是说平时很少有邻居紧挨着做伴,庭院和小路上都长满了荒草。该项却理解为“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原因是对“少”字理解错了。第2题,答案为C.该项共有两句话,第一句没有错误。第二句说“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不完全正确。因为首联只是写了李凝所居的环境,并未有“隐逸思想的流露”。
(四)这道题选了两首唐诗作比较鉴赏分析。第一首《望洞庭》,诗人选择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诗的大意是:澄澈空明的洞庭湖水与秋夜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一派宁静和谐的境界,迷蒙的湖面仿佛是一面未磨的铜镜。在皓月银辉之下,山越显青翠,水越显清澈。山与水浑成一体,远远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第二首《题君山》,诗人从水中的倒影来描写,并生发联想。起笔先描写君山的倒影,继之诗情转向虚幻,将洞庭比作湘水女神的妆镜,把君山想象成镜中映出的倒影,女神正对着妆镜欣赏自己的秀鬟。诗的大意是:广阔的洞庭风平浪静,烟波浩淼,倒映在水中的君山之影是多么凝重,凝视倒影,只见翠山不见碧水。这大概就是水中女仙梳洗的地方吧?这水中倒映的君山多么像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
第1题,答案为B.本题考查对诗中语句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B级。这两首诗描写的洞庭,角度是并不相同的。雍诗所见的景象完全是在白天,并无半语出自月夜。所以“烟波不动”没有写月光下的景象。第2题,答案为D.本题考查鉴赏能力,能力层级E级。这两首诗意在描绘洞庭湖美丽的湖光山色。刘诗高旷超俗,雍诗精巧清丽,但无论是哪一首,要说是读后就能“油然而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可能过于勉强了。
(五)答案为D.本题考查是个鉴赏能力,能力层级E级。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代托咏蝉寄意的名作。诗歌并未写景,哪里来的“ 寓情于景”?“事、景、情、议融为一体”的说法更是完全偏离了本诗的写作手法。